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园设计第1章
概述
目录公园的概念与功用公园的起源与发展公园的类型与特点公园设计流程与任务01020304公园的概念与功用1.11.1公园的概念与功用1.1.1公园的概念《现代汉语词典》(2016年第7版)将公园定义为“供公众游览休息的园林”。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1988)称公园为“城市公共绿地的一种类型,由政府或公共团体建设经营,供公众游憩、观赏、娱乐等的园林”。《风景园林基本术语标准》(CJJ/T91—2017)将公园阐述为“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能,有较完善的设施,兼具生态、美化、科普宣教及防灾等作用的场所”。《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17)将“公园绿地”定义为“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能,兼具生态、景观、文教和应急避险等功能,有一定游憩和服务设施的绿地”。它是城市建设用地、城市绿地系统和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表示城市整体环境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公园设计规范》(GB51192—2016)将“公园”定义为“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能,有较完善的设施,兼具生态、美化等作用的绿地“,与上述公园定义核心含义基本一致,只是语言表达更为精练。1.1公园的概念与功用1.1.1公园的概念从以上定义中可以得出公园的基本特征:①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绿地最主要的一种形式;②公园的开放性体现在向全体公众开放,一般是免费使用;③城市公园的主要功能有生态功能、美化功能、休闲娱乐和旅游功能、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防灾避险功能等,涉及社会、文化、经济等多方面。1.1公园的概念与功用1.1.2公园的功用公园的作用或功能是广泛而多样的,如定义里提到的游览、观光、休憩、避灾、开展科学文化活动及体育健身等。除此之外,还有改善生态环境、开展纪念活动、促进文化交流和经济发展的功能,部分公园还有保护自然生态资源与历史人文遗迹的重要作用。01PARTONE02PARTTWO03PARTTHREE04PARTFOUR社会文化功能经济功能生态功能作为生物栖息地,增加城市生物多样性1.1公园的概念与功用1.1.2公园的功用(1)游览观光公园一般具有丰富的自然景观,有的公园还具有历史古迹、文化建筑、地方风物等人文景观,因此,无论短假户外踏青,还是长假出门远游,综合公园、植物园、动物园、游乐园、森林公园、文化主题公园、农业生态公园等各种类型的公园常常成为人们游览观光的重要目的地。社会文化功能(2)休憩娱乐公园到处绿色葱茏,鸟语花香。人们工作之余在公园里散步休息,呼吸新鲜空气,欣赏花鸟虫鱼,有助于消除疲劳、恢复身心健康。在工作和生活节奏较快的大城市,一些中心商务区的街区公园,常常成为上班族短时间午休的良好户外场地。公园中也常常设置一些娱乐设施(包括儿童和成人娱乐设施),供游客在舒适的户外环境中开展各类娱乐活动,获得丰富多彩的体验。社会文化活动如歌唱、健身、交谊等在城市公园中的开展,陶冶了市民的情操,提高了市民的整体素质。1.1公园的概念与功用1.1.2公园的功用(3)科普教育城市公园容纳着城市居民的大量户外活动。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和社会文化的进步,城市公园在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也日益成为精神文明传播及科普教育的重要场所。社会文化功能(4)体育健身公园里各种绿色植物环绕,空气清新、景观优美。在这样的环境下开展体育运动和健身活动,无疑对身体是大有裨益的。所以,公园中常设置各种体育运动设施和健身场地,为人们开展体育运动和健身活动提供便利。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一些以弘扬体育文化精神和开展群众体育健身活动为主要功能的体育公园,越来越受到广大居民的欢迎。1.1公园的概念与功用1.1.2公园的功用(5)纪念活动公园也是纪念历史事件与人物,以及开展各种文化交流活动的理想场所。通过绿色植物可以营造宁静、庄重、肃穆的纪念氛围,在绿色的环境中,人们能够更好地平复心境,缅怀先人、追忆往事、铭记历史。社会文化功能(6)防灾、减灾城市公园由于具有大面积公共开放空间,不仅是城市居民平日的聚集活动场所,同时在城市的防火、防灾、避难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安保功能。城市公园可作为地震发生时的避难地,火灾时的隔火带。大公园还可作救援直升飞机的降落场地、救灾物资的集散地、救灾人员的驻扎地、临时医院所在地、灾民临时住所搭建地,以及倒塌建筑物的临时堆放场。1.1公园的概念与功用1.1.2公园的功用经济功能(1)预留城市用地公园在短期内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活动场所,在远期范围中,作为城市公共用地的公园又可以作为城市预留土地,为城市未来公共设施的发展建设提供空间。(2)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公园作为城市的主要绿色空间,在带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其中,城市公园最显著的作用是能使其周边地区的地价和不动产升值,吸引投资,从而推动该区域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许多城市在新区建设中也经常先建设公园绿地,改善新区的环境品质,带动周边地区土地价格。如上海浦东开发之初,陆家嘴中心绿地的建设改善了环境,使周边的土地得到大幅度的增值。1.1公园的概念与功用1.1.2公园的功用生态功能(1)净化空气公园绿地的园林植物对净化空气有独特的作用,能吸滞烟尘和粉尘、吸收有害气体、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①吸滞烟尘和粉尘。空气中的灰尘和工厂里散出的粉尘是污染环境的有害物质。树木吸滞和过滤灰尘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林木枝冠茂密,能起到明显降低风速的作用,沉降气流中携带的大颗粒灰尘;另一方面则是利用树木叶子表面粗糙不平、多绒毛,以及能够分泌油脂或汁液的特性,吸附空气中的大量灰尘及飘尘。②吸收有害气体。有害气体是指对人或动物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或者对人和动物的健康虽无影响,但使其感到不舒服、影响其舒适度的气体等。通常植物尤其是树木,有吸收多种有害气体(如NH3、H2S、SO2、CO等)的能力。上海地区1975年对一些常见绿化植物进行吸硫测定,发现臭椿和夹竹桃不仅抗SO2能力强,并且吸收SO2的能力也很强。大多数植物都能吸收臭氧,其中银杏、柳杉、樟树、海桐、青冈栋、女贞、夹竹桃、刺槐、悬铃木、连翘等作用明显。故林地有“有害气体净化场”的美称。③吸收CO2,释放O2。绿色植物是CO2的消耗者,也是O2的天然制造厂。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吸收CO2,放出人们生存必需的O2。由此可见,城市中的公园绿地、行道树、草坪等对调节空气有着重要的作用,这也就是人们在草木茂密的地方感到空气更为新鲜的原因。1.1公园的概念与功用1.1.2公园的功用生态功能(2)调节气候①提高空气湿度。树木在生长过程中能蒸腾水分,提高空气相对湿度。据调查:每公顷油松每月蒸腾量为43.6~50.2t,加拿大白杨林的蒸腾量每日51.2t。树木强大的蒸腾作用能增多水汽,湿润空气,使绿化区内湿度比非绿化区大10%~20%,可为人们创造凉爽、舒适的气候环境。②调节气温。绿化地区的气温常较建筑地区低,这是由于树木可以减少阳光对地面的直射,还通过消耗热量以蒸腾从根部吸收来的水分并制造养分。夏季城市绿地内的气温较非绿地可低3~5℃,较建筑物地区可低10℃左右,森林公园或浓密成荫的行道树下更为显著。③降低风速、改善城市通风条件。树木适当密植可以增强防风的效果。春季多风,绿地降低风速的效应随风速的增大而增加,这是因为风速大,枝叶的摆动和摩擦也大,气流穿过绿地时受到树木的阻截、摩擦,消耗更多能量。通过在城市夏季主导风向上设置大规模楔形绿地,把城市外部的风引入城市内部,能改善城市通风条件,减弱城市热岛效应。1.1公园的概念与功用1.1.2公园的功用生态功能(3)减弱噪声茂密的树木能吸收和隔挡噪声。据测定,40m宽的树林可降低噪声10~15dB(分贝);园中成片的树林可以降低噪声26~43dB;绿化的街道比不绿化的街道可降低噪声8~10dB。据实验,剧烈的爆炸声在森林中能传播出的距离,远短于在空旷地带传播的距离。这是由于树木对声波有散射作用,声波通过时,枝叶摆动,使声波减弱而逐渐消失。同时,树叶表面的气孔或粗糙的绒毛能起到多孔纤维吸音板一样的作用,从而把噪声吸收掉。(4)净化水体城市水体污染源主要有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降水径流等。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在城市中多通过管道排出,较易集中处理和净化。而大气降水,形成地表径流,冲刷和带走了大量地表污物,其成分和水的流向难以控制,许多则渗入土壤继续污染地下水。不少水生植物和沼生植物对净化城市污水有明显作用。如在种有芦苇的水池中,水体中悬浮物可减少30%,氯化物可减少90%,有机氮可减少60%,磷酸盐可减少20%,氨可减少66%。另外,草地可以滞留许多有害金属元素,吸收地表污物;树木的根系可以吸收水中的溶解质,减少水中细菌含量。目前许多城市纷纷建设人工湿地,通过人工湿地的水生植物对水体进行净化,从而改善水质,美化环境。公园的起源与发展1.21.2公园的概念与功用1.2.1公园的起源西方公园的起源从古埃及园林出现至今,世界造园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西方公园的起源则可追溯到古希腊的城市广场及中世纪城市郊外开放田园等。欧洲园林是西方古典园林代表,从古希腊庭院,到古罗马和意大利庄园、法兰西城堡与宫苑,再到英国自然风景园,这些园林绝大部分属于贵族私家庄园或皇家宫苑园林。直到17世纪中叶,首先在英国、继而在法国和全欧洲爆发的资产阶级革命,武装推翻了封建王朝,建立起土地贵族与大资产阶级联盟的君主立宪政权,宣告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诞生。在“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下,新兴的资产阶级没收了封建领主及皇室的财产,把大大小小的宫苑和私园向公众开放,统称为“公园”。这些园林具备城市公园的雏形,为19世纪欧洲各大城市公园的发展打下了基础。18世纪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资本主义得以迅速发展。由于工业盲目建设,城市无序蔓延,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导致城市卫生与健康环境日益恶化。在这种情况下,资产阶级为了改善居民(特别是工人阶层)的居住生活环境,缓解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盾,开始建设城市公园,从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满足居民游憩需求。第一个城市公园----伯肯海德公园1.2公园的概念与功用1.2.1公园的起源中国公园的起源中国公园的起源可以通过追溯中国古典园林起源来了解。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历经生成、转折、全盛、成熟等阶段,最终形成的主体类型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和寺观园林。古代帝王苑囿是中国最早的园林形式,如公元前11世纪的周文王之囿,不仅为王室狩猎、祭祀使用,还兼有游览观赏活动的功能。皇家园林主要为帝王及皇室成员服务,极少对社会民众开放。寺观园林除了部分特定的内部宗教活动空间外,大部分的庭院空间是对公众开放的,加之寺观多地处城郊或山野之中。在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成熟后期,也出现了一些具有现代公园特征的公共园林,主要是依托城市开放的水域空间、纪念性公共建筑环境,以及乡村聚落公共空间环境,进行适当的人工园林营造,成为文人墨客诗酒聚会、后人景仰先贤、市民消闲交往、村民休憩交流之处。
北京戒台寺园林
成都杜甫草堂
周文王灵囿1.2公园的概念与功用1.2.2公园的发展西方公园发展概况1938年,霍尔格·布劳姆主张增加城市公园对斯德哥尔摩市民生活的影响,布劳姆的公园计划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精神:城市公园要成为完全民主的机构,公园属于所有人。1851年,美国第一位近代造园家安德鲁·杰克逊·唐宁倡导纽约市规划中央公园,风景园林师弗雷德里克·劳·奥姆斯特德与建筑师卡尔弗特·沃克斯合作设计的方案从众多应征方案中脱颖而出,成为公园建设实施方案。进入20世纪以后,伴随着现代艺术运动、现代建筑运动、科学技术发展,以及现代庭园和公共空间景观艺术实践,公园进一步发展到现代公园的成熟阶段。纽约中央公园拉·维莱特公园北杜伊斯堡风景园1.2公园的概念与功用1.2.2公园的发展中国公园发展概况1840年鸦片战争后,欧洲列强开始了对东方文明古国的掠夺,这些外国人为满足自己的游憩生活需要,在各自租界等处仿照西方近代城市公园形式、内容和风格建造所谓“公园”(只允许少数外国人使用,不对中国人开放)。如上海租界地的外滩公园。除了外国列强租界地公园外,晚清时期,官府乃至一些地方乡绅、华侨也筹建了不同类型的公园,如齐齐哈尔龙沙公园。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先生下令将广州越秀山辟为公园,当时的一批民主主义人士也极力宣传西方“田园城市”的思想,倡导筹建公园,于是在一些城市里,相继出现了一批公园,如广州的越秀公园。1949年前,我国城市公园发展缓慢,规划设计基本停留于模仿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尤其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国家对人民文化、休闲活动的关心和对城市园林绿地建设的重视,使公园得到了较大的发展。21世纪以来,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旅游观念的转变,又出现了许许多多的主题性公园。上海外滩公园上海鲁迅公园公园的类型与特点1.31.3公园类型与特点1.3.1公园的分类依据与原则公园的分类依据(1)公园性质与主要功能将公园的性质和主要功能相结合作为依据,可以将公园分为国家公园和一般公园(非国家公园)两大类。国家公园以公益性为优先,超高价值资源环境(如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为主要功能,实际上也就是一种保护地类型。一般公园虽然也具有一般意义的环境生态保护作用,甚至公益性,但不属于保护地类型,更多的还是侧重公众游憩服务功能,有的公园还具有明显的商业性。依据性质与功能,一般公园还可进一步细分为综合公园、体育公园、纪念公园、主题乐园等。(2)公园所处区域位置依据公园所处区域位置可将公园分为若干类型,如位于城市建成区范围的城市公园,位于城区周围的环城公园、位于城市郊区和城乡接合部的郊野公园、地处城市以外农村区域的乡村公园等。另外,依据公园所处水域环境不同,有位于河边地带的河滨公园、位于海边的海滨公园等。西安环城公园青岛鲁迅公园1.3公园类型与特点1.3.1公园的分类依据与原则公园的分类依据(3)公园平面形态特征如公园建设地块长宽比较大,呈条带状的称为带状公园,如秦皇岛汤河公园;而公园形态更为细长,呈线状的称为线形公园,如美国纽约的高线公园。(4)公园管辖或审批级别依据公园所属管辖机构或设立审批的机构级别不同对公园进行分类。(5)公园服务对象依据公园主要服务对象的不同将公园分为不同类型,如儿童公园、青年公园、育人公园等。(6)公园面积规模综合公园面积宜大于10hm2,社区公园面积宜大于1hm2,游园面积宜大于0.2hm2等。(7)公园景观要素依据公园主要内容或特色,可将公园分为植物公园、动物公园、花卉公园、农业公园、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雕塑公园、文化主题公园、盆景园等。秦皇岛汤河公园纽约高线公园1.3公园类型与特点1.3.1公园的分类依据与原则公园分类原则(1)依据统一任何一种科学分类方法在同一层级上必须有统一的分类依据,只有在相同分类依据条件下,才能同时区分不同类型公园的属性或特征,否则不同类型之间就很可能发生相互涵盖和交叉。(2)系统全面分类方法一旦确立,各个层级所表述的类型应该涵盖对应依据条件下的所有类型,而不只是其中一部分。同一层级表述的类型不仅涵盖全面,而且在内容或特征上彼此不同,互不交叉,不同类型的下一层级所分类型之间也不存在相互交叉。(3)科学命名公园分类除了遵循依据统一、系统全面原则外,还要科学准确地给出每一个类型的名称,做到含义明确、特征显著。一个分类方法或分类系统中,不仅在同一依据和层级上,各类公园名称的文字含义不会产生交叉或容易使人产生歧义,在不同层级之间也应做到这一点,最终要使表述的每一类公园都有一个能区别于其他类型的恰当名称。1.3公园类型与特点1.3.2城市公园分类国外城市公园分类体系(1)美国城市公园分类体系美国城市公园分为:儿童公园;邻里娱乐公园;运动公园(包括田径场、运动场、高尔夫球场、海滨游泳场、营地等);教育公园;广场公园;市区小公园;风景眺望公园;滨水公园;综合公园;林荫大道与公园道路;保留地。(2)德国城市公园分类体系德国城市公园分为:郊外森林公园;国民公园;运动场及游戏场;各种广场;花园路;郊外绿地;蔬菜园;运动公园。(3)日本城市公园分类体系我国城市公园分类与特点公园设计流程与任务1.41.4公园设计流程与任务1.4.1公园设计的基本程序承担设计任务我国目前承担设计任务一般有直接委托与设计竞标(议标)两种方式。基础资料的收集城市的历史沿革;公园所处的地理位置、面积,在城市中的地位;公园服务范围内的人口组成、分布、密度,人口成长、发展及老龄化程度;公园所处区位的自然环境;公园的土地使用与交通状况;公园所在区位的政治与经济活动状况;城市的总体发展模式。有关公园设计的前期调研(1)区域现状调研区域现状调研主要包括:自然环境的调查,人文环境调查,地区特征、社会经济环境的调查。(2)场地现状调研场地现状调研主要包括:现状图,包含位置、比例、方位、边界、等高线、地上物、产权、水体、电网、建筑物、既有树木等;现状记录,包含景观特征、良好景观的位置、有损景观的位置、良好的视野范围、可能保存的树木等。(3)定性与定量的调研①定性调研:确定公园的性质,从而进行定性的调查与研究分析。如为动物园时,就应该对动物分布与观赏者进行统计分析;为运动公园时,就应该对参与运动的人数和既有的运动设施进行统计分析。②定量调研:确定公园的规模大小、设施容量、使用面积等。③公众参与与民意调查:公园的规划设计,需要反映城市居民的实际需求。提高公众参与,重视民意调查,不仅可以做出符合居民需求的规划,更可以获得居民的支持。1.4公园设计流程与任务1.4.1公园设计的基本程序确立设计标准和准则①对基础资料和有关公园的调查和研究分析:对基础资料和现状进行调查、整理和分析,或以图表,或以文字整理研究分析结果。②对公园进行定性、定量的研究分析:进一步研究分析得出公园规划的定性定量的标准和指标,确定公园的设施内容、设施容量、服务人口、服务半径、人均使用面积等等。③对公园相关法规、法令的研究分析以及对国内外公园案例的研究分析。④对公园所在区位内城市居民的行为活动、生活习惯、文化特征等方面的分析。方案的拟订规划设计方案确定,施工图设计;公园的开发方式;公园的投资预算;公园对环境的影响(包括对社会文化、居民生活等的影响)等。方案的评审、修正和选定主要是对所设计的方案进行专家评审、市民评价,提出修改意见,选出适宜建设的方案,从而使公园的方案更为切实可行,更符合市民的需求,更能体现城市总体发展的要求。设计实施设计实施,即方案的付诸实践,包括施工图设计和施工。在实施过程中,对方案进行改进、修正以及现场设计。实施后的评价和改进设计在实施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一些实际的问题,需要重新回过头来对方案进行修正和改进。公园在建成投入使用后,也会出现一些在规划设计阶段未能考虑到的问题,应进行总结和检讨,并使之得以改正和改进,力求在以后的公园规划设计中尽量避免问题的重复出现。
1.4公园设计流程与任务1.4.2公园规划设计的主要任务基础调查与分析(1)自然环境的调查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化工助剂销售合同范本
- 公司销售授权合同范本
- 专属模特签约合同范本
- 北京新房二手房合同范本
- 上海小产权合同范本
- 刚果劳务雇佣合同范本
- 全国中图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第四单元加工表达信息第二节《创作电子作品》教学设计
- 农村机井托管合同范本
- 办公空房出租合同范本
- 制衣小厂转让合同范本
- 新编地图学教程(第三版)毛赞猷_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
-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形近字组词参考
- 经销商授权协议合同书(中英文对照)
- 第三章走向混沌的道路
- 化探野外工作方法及要求
- 2006年事业单位工资改革工资标准表及套改表2
-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条例2021
-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公开招聘面试答辩PPT课件
- 举世无双的建筑师
- 常见导管的固定与维护PPT课件
- 白龟湖湿地公园调研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