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犯罪 课件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_第1页
预防犯罪 课件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_第2页
预防犯罪 课件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_第3页
预防犯罪 课件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_第4页
预防犯罪 课件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课二框

预防犯罪学习目标1.知道犯罪的基本概念和特征,了解刑罚的主要类型。2.认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的危害。3.增强法治观念,增强防范意识,杜绝不良行为,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遵纪守法的人。自主学习请阅读教材P52-57的正文内容,找到以下问题,并标注在课本上。1、刑法的作用?规定的内容?2、犯罪的含义?犯罪的特征?3、刑罚的含义?刑罚的种类?4、如何加强自我防范,预防犯罪?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以上图片中行为的性质和应承担的责任。这是老板让加的这可是地沟油啊欠债还钱!否则别怪我不客气!抢劫罪

《刑法》中有关抢劫犯罪的规定:第二百六十三条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罪《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条: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患,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者对人体健康造成特别严重危害的,依照本法第一百四十一条的规定处罚。非法拘禁罪《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条规定:

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探究一1.刑法规定的内容?有何作用?刑法的内容:刑法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

作用: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行为一:殴打他人,造成轻微伤害的,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轻微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属于一般违法行为。行为二:殴打他人,导致其重伤甚至死亡的,触犯了《刑法》,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属于犯罪行为。

试对比分析上述行为。据此,你能总结出犯罪的含义和特征吗?探究二2、犯罪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犯罪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性(犯罪最本质特征)(犯罪的法律标志)(犯罪的必然结果)三个基本特征的关系:相互联系、不可分割,他们共同构成了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判断下列行为中哪些是犯罪行为?并说出你的依据。1、频发垃圾短信骚扰他人2、过马路闯红灯3、给教室内的饮水机投毒4、在校门口的胡同里持刀抢劫5、捡到价值高昂的财物后非法占有,拒不交出6、课间互相打闹导致同学受轻微伤练一练

2018年2月9日9时30分,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在本院第二法庭公开宣判被告人莫焕晶放火、盗窃一案,以放火罪判处被告人莫焕晶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以盗窃罪判处其有期徒刑五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二罪并罚,决定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1、莫焕晶受到法律的制裁说明了什么?案例分析:杭州保姆纵火案3、哪些是主刑?哪些是附加刑?2、她的行为是属于什么性质的违法行为?受到的处罚有哪些?违法需担责属于犯罪行为死刑、有期徒刑是主刑;剥夺政治权利、罚金、是附加刑。3、什么是刑罚?犯罪的法律后果是刑罚。刑罚又称为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试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主要内容。管制拘役刑罚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驱逐出境没收财产主刑附加刑刑罚的种类只能单独使用既能独立适用也能附加并用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不得超过1年。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不得超过3年。期限为6个月以上15年以下,数罪并罚时有期徒刑总和刑期不满三十五年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年,总和刑期在三十五年以上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五年。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2、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3、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4、担任国家公司、企业、事业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驱逐出境,是指将犯罪分子从我国境内驱逐到我国境外的一种刑罚处罚。驱逐出境只适用于不具有中国国籍的,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外国公民和无国籍公民。1.区分“拘役”与“拘留”

拘役是刑事处罚,适用于犯罪分子,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

拘留不属于刑罚。被拘留的,不一定是罪犯。2.区分“罚金”与“罚款”

罚金属于刑事处罚,而罚款属于行政处罚。3、区分“刑法”与“刑罚”

刑法是法律名称,它包含刑罚,而刑罚是强制方法,它由刑法规定。

知识点区分:

小明有一天看了一则法律的新闻,是一个政府官员被判死刑的消息。小明在日记中写道:“那个大贪官违反了行政法,受到了刑法处罚,真是大快人心!我们不能向这样的人学习,否则有了一般违法行为,受到这样的处罚就惨了!”

指出文中的三处错误.刑法刑罚刑事违法2.加强自我防范关注未成年犯罪:甘肃8名未成年殴打一男子并活埋思考:这起案例对我们有什么启示?提示: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有人说,年龄小的人一般不会犯罪,即使犯了罪也不会受到刑罚处罚。你同意吗?提示:犯罪与年龄无关,尽管法律规定人到了一定年龄实行严重危害社会行为才可能构成犯罪,但是年龄小不受刑法处罚的说法是错误的。预防犯罪刑法第十七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法律依据:这些同学的想法对吗?谈谈你的看法。

有的同学认为:成年人犯罪应该受法律制裁,我现在年龄小与犯罪无关,即使犯罪了,我年龄小也不受处罚。话题探讨①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5.青少年怎样加强自我防范,预防犯罪?(重点)

15岁中学生陈某,原本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自从结识了一些社会上一群游手好闲的“朋友”,他逐渐无心学习,经常旷课。开始他还有些自责,觉得对不起父母和老师,后来便放纵自己,并因偷东西、打骂同学等受到学校处分。但他并没有吸取教训,反而经常偷窃财物等,因此被公安机关拘留。但他仍不思悔改,为搞到钱去网吧玩游戏,他和另外两个“朋友”竟拦路抢劫,在短短几天内多次作案,最终因犯抢劫罪被判刑。思考一:陈某是如何走上犯罪道路的?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不良行为犯罪1234交友不慎严重不良行为②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怎样加强自我防范、预防犯罪?不良行为产生原因整改措施旷课、夜不归宿学习积极性不高;自我约束力差;抵触家长、老师...家长和老师改变教育理念,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意义;加强自我管理...打架斗殴家庭教育失当;个人不良嗜好、太讲哥们儿义气、容易冲动...树立法治观念;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善于调控情绪...敲诈、勒索存在不劳而获思想懂得金钱取之有道变相赌博经受不住不良诱惑培养有益身心的兴趣爱好拓展空间12岁女孩哭着来“自首”:思考:小女孩“自首”的行为给了我们什么启示?青少年怎样加强自我防范,预防犯罪?(重点)③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④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违法违法

违法违法违法违法违法如何加强自我防范,预防犯罪?(背诵)④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①我们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②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③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1.正在读初中的魏某曾被评为“三好学生”,但是自从结识了社会上游手好闲的“朋友”后,他开始小偷小摸,继而发展到偷盗同学家的财物,并在行窃时被当场抓获。这说明(

)①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

②我们要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③一般违法与犯罪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不同

④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C巩固训练2、下列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严重不良行为的是()①吸食、注射毒品②逃课、旷课③参与赌博,屡教不改④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A3刑法修正案(十一)规定,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这警示青少年()①要防微杜渐,预防违法犯罪②年龄小,违法犯罪也不要紧③要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④要厉行法治,坚持严格执法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D4.《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第三款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于这条法律规定下来理解不正确的是(

A.未成年人受到国家法律的特殊保护

B.犯罪要受到法律惩罚

C.未成年人犯罪比成年人犯罪代价小

D.未成年人应当远离违法犯罪C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