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教学课件-【知识精研提升】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a7a4226f376ef3766f7d3f8dc2780ed/ea7a4226f376ef3766f7d3f8dc2780ed1.gif)
![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教学课件-【知识精研提升】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a7a4226f376ef3766f7d3f8dc2780ed/ea7a4226f376ef3766f7d3f8dc2780ed2.gif)
![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教学课件-【知识精研提升】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a7a4226f376ef3766f7d3f8dc2780ed/ea7a4226f376ef3766f7d3f8dc2780ed3.gif)
![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教学课件-【知识精研提升】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a7a4226f376ef3766f7d3f8dc2780ed/ea7a4226f376ef3766f7d3f8dc2780ed4.gif)
![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教学课件-【知识精研提升】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a7a4226f376ef3766f7d3f8dc2780ed/ea7a4226f376ef3766f7d3f8dc2780ed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宽衣博带,披头散发,脚拖木展,手持廛尾,扪虱而谈的名士形象……这大抵就是魏晋风流,亦即魏晋风度。总之,谈到魏晋风度总是离不开这些词汇,清谈、饮酒、食散、狂放、怪异、率真、唯美、无弦琴、放情山水、真真假假、病态的自由、畸形的独立、非病不可……这可真是一个既让人向往,又让人无奈的时代。——杨腊清《魏晋风度:读<风流与盛世—魏晋南北朝隋唐文化简史>》载《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2-08-20隋唐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隋唐文化是继商周、秦汉之后的又一个高峰,而且在当时居于世界的前列。……思想开放,气魄宏大,兼收并蓄,是隋唐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看一个民族的自信心、生命力和创造力,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看它对外来文化的态度,是一概拒绝,还是开放接受。
——柳肇瑞《力图再现隋唐的灿烂文化》载《中国图书评论》1991-05-01
《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裂变”与“整合”【学习聚焦】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思想活跃,呈现多元特征。“武圣”“关圣帝君”“迦蓝菩萨”儒释道三教共同敬奉的神明(史上最强跨界)一、“裂变”与“整合”结合课本内容,梳理儒、道、佛在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思想流变两汉时期魏晋时期隋唐时期东汉:佛教传入;道教兴起西汉:儒学独尊(官方正统)儒、道、佛融合,玄学出现道教主张“ ”和“ ”佛教渐趋“ ”思想上:“道”、“无为”政治上:“无为”社会风气上:“清谈”玄学“三教合归儒”,以儒为主唐中期:儒学“复兴”思想活跃多元发展贵儒尊道本土化一、“裂变”与“整合”佛教:行善积德,追求来世的幸福(一)儒学式微,佛道盛行魏晋南北朝大分裂时期,社会动荡、战乱频繁困苦的民众亟需精神寄托道教:修炼成仙,追求无限的寿命
任何时代,苦难中的人民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对暴政反抗,一是籍宗教信仰,寻找未来的幸福。
——柏杨《中国人史纲》
传统儒学充斥着伦理说教,却不能对人的生老病死提供解释和安慰。汉唐儒学简单的思想体系,已不能应对人们的各种思考和疑惑,它失去了权威的解释力。——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儒学:“敬鬼神而远之”佛道盛行直接冲击儒家思想作为核心价值观念的地位,其统治地位进一步削弱;一、“裂变”与“整合”佛道教盛行之后,给当时的社会带来了什么问题?
“正光已后,天下多虞,王役尤甚,于是所在编民,相与入道,假慕沙门,实避调役,猥滥之极。”
——《魏书·释老志》
①广修寺庙,耗费大量钱财;逃避赋税,严重影响到政府的财政收入。②人口减少,兵源枯竭,战斗力下降,造成政府统治危机。(二)佛教盛行,危机产生一、“裂变”与“整合”北魏太武帝:曾三次下诏打击佛教,令全国各地碎佛像、焚佛经,佛像经典无复遗存。国境之内,看不见一个出家人。北周武帝:破毁寺塔,焚烧经像,勒令僧人还俗。灭北齐后,废4万所寺庙,赐王公大臣充为地宅,300多万僧尼被迫还俗。唐武宗:下令焚烧皇宫内所有佛经,将宫中所供佛像皆深埋地下。在全国共废大、中寺院4600余所,废小寺庙近4万所,还俗僧尼约26万人。后周世宗:废减寺院3万多所,数万僧尼勒令还俗,销毁佛像用来铸钱,以充实国库。危机:统治者灭佛三武一宗灭佛(三)佛教危机,儒学复兴一、“裂变”与“整合”南朝:范缜
无神论
“致使兵挫于行间,吏空于官府,粟罄于惰游(指僧侣的游手好闲),货殚于土木(指修建寺院)。”——《神灭论》(三)佛教危机,儒学复兴危机:民间反佛复兴儒学唐中期:韩愈
儒学复兴运动思想:用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教观点目的:维护封建统治,巩固儒学地位寄情山林、纵酒清谈(玄学)一、“裂变”与“整合”多元与创新【学习聚焦】魏晋南北朝的文学艺术成就突出,科学技术在诸多领域取得新成就;隋唐文艺达到新的高峰,科技走在世界前列。文学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归田园居》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羊。——《敕勒川》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建安文学(渴望建功立业和哀叹民生疾苦的的建安风骨)东晋田园诗(逃避现实,探寻个体)南朝骈文(讲究对仗和韵律)南北朝民歌(语言质朴,风格豪迈)二、多元与创新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盛唐:诗风开朗奔放、刚健清新,反映了唐朝国力强盛、文化开放;中唐:诗风平实浅近、讽喻诗作大量涌现,反映了唐朝的社会弊端日益暴露,阶级矛盾日益激化;晚唐:诗风凝重沉郁,多感时伤世之作,反映了唐朝的日渐衰弱,大唐盛世一去不复返。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文学二、多元与创新天下第一行书“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二、多元与创新艺术魏碑雄健晋帖秀美颜体敦厚艺术二、多元与创新柳公权《金刚经碑》怀素《自叙帖》颜真卿《多宝塔感应碑》张旭《步虚词》艺术二、多元与创新吴道子《送子天王图》阎立本《步辇图》唐朝:宗教画生活气息浓厚,代表人物是吴道子,被尊为“画圣”,代表作《送子天王图》。艺术二、多元与创新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中国的石窟艺术则了中国绘画和雕塑的传统技法和审美情趣,反映佛教思想及其本土化过程。艺术二、多元与创新
飞天的变化耐人寻味-本土化世俗化生活化。唐代飞天北周飞天北凉飞天艺术二、多元与创新中国科技有何特点?纵向传承;横向领先;领域多样;突出实用;重总结。科技二、多元与创新“开放”与“保守”【学习聚焦】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异域文化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三、“开放”与“保守”引进来:(1)从东汉到北朝,陆续有中亚、天竺的高僧来华,将大批佛经翻译成汉文。(2)中国名僧西行取经。东晋的法显从长安出发,经西域至天竺,收集了大批梵文经典。唐朝的高僧玄奘前往天竺取经,成为公认的佛学大师。三、“开放”与“保守”走出去:(1)唐朝高僧鉴真六次东渡,历经艰险最终到达日本,传授佛法。对日本等周边国家的佛教发展有着重要贡献。(2)日本、新罗等国常常派学问僧来长安求法,日本的空海就是很有名的一位高僧。三、“开放”与“保守”小组讨论:比较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的异同。玄奘(602-664)在苦心钻研的过程中发现国内佛教经论体系混乱,各家说法颇多分歧。为寻求准确的佛经,他西行求法,历经艰辛,十余年中游历百余国。回国后,他不但精炼准确地将1300多卷梵文佛经翻译成汉文,还将汉文经典翻译成梵文。鉴真(688-763),深明佛学,50余岁时,受日本邀请,发愿东渡。他排除万难,历时12年,经6次努力,终达日本。鉴真东渡对日本佛学、建筑、雕塑、医药、艺术等都产生了很大影响。——摘编自袁行霈主编《中华文明史》、白寿彝《中国通史》合作探究品质特征:两位高僧都具有持之以恒、不畏困难的品质。目的不同:玄奘西行侧重于引进域外佛教思想;鉴真东渡则侧重于输出本国佛教思想。路线、出行方式不同:玄奘西行主要沿陆上丝绸之路至天竺,交通方式为步行和骑马;鉴真东渡则从东南沿海出发经东海至日本,出行方式为行船。......交往方式:两人都以和平的方式与外国进行宗教文化交流。交往影响:两人都对中外文化交流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不同点:相同点:日本孝谦女皇仿王羲之、王献之的字体所书来自中国的松树、桂花、牡丹、芍药鉴真乾漆夹造的坐像具有中国盛唐建筑风格的建筑唐招提寺(日本)其他交流:(1)唐都长安聚集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使节、商人、侨民,成为当时的国际大都会。(2)新罗、日本向唐朝派遣了许多使节和留学生,两国文化都受到唐朝的巨大影响。(3)唐朝后期,不少西亚商人在广州、泉州等港口城市定居。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1、交流范围广泛、国家众多2、交流领域全面、政经文教3、交往渠道众多、贸易佛教4、交流的双向性、兼收并蓄5、交流过程中中华文化圈形成三、“开放”与“保守”(1)经济:经济的发展与繁荣,为文艺成就达到高峰提供物质基础魏晋时期北方经济继续发展,江南经济得到开发。隋唐大运河沟通南北,经济繁荣(2)政治:选官制度的发展与官僚政治的成熟,为文艺成就达到高峰提供人才基础从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官僚政治逐渐发展成熟,官僚成为文学艺术创作主要群体(3)社会:安定的社会环境,为文艺成就达到高峰提供了社会条件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相对安定,隋唐统一后政治稳定,带来了全国的社会安定。(4)文化:民族交融及开放包容的外交政策,为文艺成就达到高峰提供了文化基因探究:三国至隋唐时期中国文化繁荣领先的原因是什么?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合作探究三教交融魏晋-乱中交融文艺灿烂科技领先隋唐-气象万千中外互鉴佛教盛行-本土化道教传播-融儒学儒受冲击-吸佛道三教合一三教归儒儒学正统儒受冲击三教并行道受推崇佛化禅宗反佛声音儒学复兴宋明理学儒学吸收佛道再次走向辉煌题材多样文学-建安文学/田园诗/南朝骈文/民歌书法-隶草行楷兼备-书圣王羲之绘画-顾恺之“以形写神”-洛神赋图雕塑-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等。唐诗-李白仙杜甫圣。颜筋柳骨怀素狂。题材多-四类/吴道子开放,进取,博大统一安定;经济繁荣;科举教育;民族交融;中外交流。数学祖冲之圆周率;农学贾思勰《齐民要术》地理裴秀《禹贡地域图》应用性赵州桥;雕版印刷;火药;僧一行子午线;孙思邈千金方;唐本草-药典;领先性;应用性;传承性;农业性。政策开放开放性地区广泛海陆并举双向交流领域广泛形式多样中心地位影响深远兼容并蓄本课小结随后出现的隋唐统一王朝,国力强盛,疆域开拓,经济繁荣,民族往来和对外交往活跃,制度上也有重要建树。文治武功成就,达到了中国历史上新的高峰,在当时世界范围内首屈一指。
——《中外历史纲要》(上)单元概述第27页唐朝前期,疆域东到大海,西达咸海,东北至外兴安岭、库页岛一带,南及南海,空前辽阔。南海诸岛及相关领域纳入中国的版图,成为第一个地跨长城南北、综合农牧地带兼容各族的统一多民国家。
唐太宗曰:“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通鉴·唐纪十四》
大运河的开通江南经济开发(经济新格局)均田制曲辕犁手工业发展城市繁荣开皇之治、贞观之治、贞观遗风、开元盛世
国家统一、政治开明、制度创新。制度创新是隋唐封建国家繁荣的重要表征,也是巩固大一统格局的根本保障(科举制、三省六部制、租庸调制与两税法)
兼容并包文化多元全面繁盛思想:思想活跃多元特征文艺:唐朝走向新的高峰科技:隋唐走在世界前列对外交往活跃:开放包容、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异域文化影响中国文化、中华文化圈形成1.(2021·湖北高考·3)唐代杜佑《通典》称:“理(治)道之先,在乎行教化。”该书内容分为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九门,其中“礼门”占全书篇幅的一半。从内容上看,杜佑修撰《通典》特别强调()A.道家的无为而治B.史学的通古贯今C.儒家的伦理纲常D.理学的格物致知C2.(2014·全国新课标卷Ⅰ文综·25)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宗又大规模地“灭佛”。这反映出唐代()A.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B.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C.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C课堂练习3.(2023·辽宁高考·3)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收录两汉及以前画家16人;收录魏晋南北朝时期画家128人,其中包括顾恺之、张僧繇等杰出画家。这一变化发生的原因有()①纸张的普遍使用②门阀士族的推动③北人的大量南迁④儒家思想的影响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A4.(2022·全国乙卷·25)盛唐洋溢着刚健丰伟、庄重博大的时代气象,这在书法艺术上亦有体现。宋代书法家米芾推崇唐代某位书法家的作品“如项羽挂甲,樊哙排突,硬弩欲张,铁柱将立,昂然有不可犯之色”。能够突出体现这一风格的书体是()A.小篆B.楷书C.行书D.草书B课堂练习5.(2018·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26)我国第一部药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游戏型元素在社交平台中的融入及竞争情况探讨
- 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评价中的应用
- 2025年度体育用品品牌代理销售与市场拓展合同
- 2025年度绿色建筑设计与施工总承包合同范本-@-1
- 生产部门员工培训与激励策略探讨
- 环保教育在生态旅游中的推广与经济影响
- 现代建筑设计与城市文化融合的实践案例
- 电商数据分析在运营策略中的应用
- 生产现场5S管理推广与应用
- 生活规律下的胃部健康与幽门的关联性研究报告
- 2025年营口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药膳与食疗理论试题答案
- 紧急维修与故障处理管理制度
-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唐朝建立与贞观之治
- 8.3+区域性国际组织+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 2025年国网陕西省电力限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1100人(第二批)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深度学习的7种有力策略》
- 李四光《看看我们的地球》原文阅读
- 手术分级目录(2023年修订)
- 抖音火花合同电子版获取教程
- 电力配网工程各种材料重量表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