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民族类博物馆馆藏工作的现状与思考
现代民族文化遗产是我国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家文化的发展,许多文化机构开始关注现代民族文化遗产的收藏和研究。民族类博物馆作为收藏近现代民族文物的主要机构,在不断加强对藏品的典藏水平和保护力度,努力建立近现代民族文物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然而,对比国内同行业其他博物馆的发展,民族类博物馆的藏品管理与保护明显有所不足,缺乏理论依据和专业标准。其根源在于民族博物馆对藏品的认识还存在欠缺,对民族文物,特别是近现代民族文物的理解还未能深入,因此,难以因地制宜地提出相应的理论来支撑近现代民族文物的典藏与保护实践。目前,学界关于近现代民族文物的研究成果有很多,如民族器物学研究、民族文化研究、博物馆应用研究,以及民族文物法律法规建设、标准化制定、文物分类等课题研究等等。但是,以文物学、民族学与博物馆应用学科为基础,对近现代民族文物进行跨领域的研究并不多见。本文试图从博物馆应用学的视角,对近现代民族文物的内涵特点、保护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民族博物馆对近现代民族文物的典藏与保护的构想,并借此抛砖引玉,以期推进对近现代民族文物典藏与保护的研究。一、民族博物馆的重要内容文物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由人类创造及与人类活动有关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和纪念价值的古代、近代乃至现代的物质文化遗存的总称”。[1]在我国文物保护法中对文物的时间界定已不仅限于古代,也包括了近代、现代,甚至当代。基于此,民族文物学研究认为民族文物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而言,“从民族产生至今各族所遗留下来的有价值的实物资料皆为民族文物,其中包括考古发掘品、传世文物和近现代民族文物……狭义的民族文物指近现代各民族所使用的文物”,[2]包括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工具、宗教祭祀使用的法器、日常生活中的用品、民间传统工艺的制品、服装饰品等等。狭义的民族文物,是对民族文化类型、文化现象的直观传达与内涵表现,其更贴近于人类学和民族学的研究范畴。“博物馆学是围绕博物馆这一客体的研究形成和展开的知识体系”,[3]包含对博物馆基础理论、内部关系、外部联系、应用管理的研究,其中对博物馆藏品管理与利用的研究是重要的应用博物馆学的研究内容。以民族学为理论支撑建立起来的各地民族类博物馆,藏品绝大多数为近现代时期各民族具有代表性的实物资料,是民族博物馆展览陈列、宣传教育、学科研究、博物馆数字化等博物馆社会功能实现的资源构成,是彰显民族博物馆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的物质载体。因此,民族类博物馆妥善典藏和保护以近现代民族文物为主的收藏品,将达成文物学、民族学与博物馆学的共同作用下对近现代民族文物文化价值的最大提升。二、目前中国民族史一般观点文物作为人类社会活动的物质遗存,具有历史性、艺术性、科学性和纪念性。民族文物相对于通常意义的文物,独具特色,特别是近现代民族文物,特点更为鲜明。1.民族性。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民族识别确定了我国的民族是由主体民族汉族和其他55个少数民族共同组成。这些民族保留的传统文化及文化物质存在形式民族特色鲜明,如土家族的西兰卡普、布依族的蜡染布、维吾尔族的艾德莱斯绸、基诺族的砍刀布,这些都是具有民族工艺代表性的制品,也成为各个民族特有的族群符号。2.多元性。中国各民族文化的多姿多彩正是中国56个民族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表现。56个民族文化各具特色,仅服饰而言,就千差万别,即使是同一个民族内部因支系、地域不同,服饰也完全不同。黎族服饰因方言区域不同被分为哈、美孚、杞、润、赛五种主要服装类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正因为如此,近现代民族文物的种类繁多,数量巨大。3.典型性。民族文物是民族文化的物质体现,中国各民族的文化遗存反映出不同族群典型的文化形态特征。某一民族的一类文物或一系列文物的组合都传达着特有的文化信息,如一套兽皮服装、一杆猎枪、一支鹿哨、一件熟皮工具的组合折射出典型的北方狩猎文化。4.民俗性。各个民族人民大众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使用的工具、物品,穿着的服装,生活中的礼器,民间书画作品等等,都传达出了强烈的民俗气息。这些文物的质地以竹、木、皮、毛等有机物为主,“如鄂伦春族的文物中,无机物仅占12%,有机物占88%。云南佤族文物中,有机物占80%,无机物占20%”。[2]这些文物是民族生活的无法分离的组成部分。三、文物藏品的内涵“典藏”本意是将重要的典籍、典章收藏起来,后引申为对重要、珍贵物件进行收藏。同时“典”除了指典籍文献,还有“规范、法规”的含义。因此“典藏”不只是普通的收存,而是一个对重要物件采取规范性、制度化保管的过程。具体到博物馆行业,文物典藏是指博物馆对馆藏文物进行规范化、专业化收藏、利用和管理的流程工序。文物保护基本内容包含文物保护管理和文物技术保护。文物保护管理是通过对法规、计划、技术、专项、人才等系统管理,实现“协调、处理文物保护与国家各部门、各社会团体及全体国民的关系,并通过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制止和防止人为的与自然力对文物的破坏与损害,以达到保护文物的目的”;[1]文物技术保护主要是从科学技术角度研究自然破坏力对文物的影响,采取措施预防文物损毁与劣化,包含“文物科技保护处理、文物保护监测与控制、建筑及遗址工程综合保护”。[4]具体到博物馆操作层面,馆藏文物保护是通过文物征集保护和文物养护保护加以实现的。目前近现代民族文物的典藏与保护还存在诸多不足,这些问题已经成为民族类博物馆发展的绊脚石。(一)民族博物馆文物搜集、收藏与鉴别我国改革开放以前没有一座真正意义的民族博物馆,我国大量的少数民族文物被处于人类学研究前沿的德国、日本等国家的博物馆所收藏,以及被西方的一些研究机构、私人收藏者通过专营民族文物买卖的商贩所收购。这其中大多为年代较久远、艺术价值高、代表性强的文物精品。近年来,国内收藏界也开始青睐民族工艺品的收藏,很多民族民间艺术品被私人广泛收藏,这大大影响了博物馆可收藏文物的数量与质量。近几十年来,中国少数民族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传统生产方式被取代,民族传统文化植根的土壤消失了,传统生产生活用具、服装服饰等渐渐退出少数民族生活舞台,民族传统手工艺面临失传,民族文物征集对象缺少。在收藏过程中,民族博物馆一方面通过田野调查的方式很难搜集到具有历史感和艺术性的民族文物,另一方面却面临市场化带来的更为广泛的文物获取渠道,怀有不同目的的形形色色的人群向民族博物馆推荐、销售、捐赠文物。这其中不乏具有文物价值的藏品,但也有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的现象。面对错综复杂的文物征集渠道,民族博物馆文物鉴选的难度日渐增大。去伪存真,评估价值,还原近现代民族文物真实面目,是民族类博物馆典藏文物需要认真面对的问题。(二)普通的历史文物界对近代民族文物的保护和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国内博物馆界多年来以国家文物局发布的文物保管行业标准为指导,结合专题博物馆特点,进行了馆藏文物登记、管理、技术保护等操作规范的研究,为博物馆文物的典藏与保护提供了依据。然而,针对近现代民族文物的博物馆典藏,国家文物局发布的行业标准依然不够完善,基于此进行的专题性研究因而更显不足。就文物登录规范而言,国家文物局行业标准对文物登录工作的范围、术语、定义、工作流程、相关档案的数据采集等都提出了明确的规定,但其基本信息的指标设置对于近现代民族文物的首要信息———“民族”属性存有弱化问题;就文物定级而言,目前还没有有关近现代民族文物的鉴定标准,使得文物无法科学分级,增加了文物鉴选和文物层级保护的难度;就文物分类而言,更是一个尚无结论的课题,制约了博物馆科学管理近现代民族文物的水平。时下,各民族博物馆都以各自的方式进行文物典藏,整体近现代民族文物的典藏工作并没有建立起行业内的通行标准,因而各博物馆文物登录规范、文物档案规范、文物数据库信息采集方法等都不相同,这为今后民族馆藏文物的高科技管理和资源共享留下了隐患。民族类博物馆文物典藏行业标准的缺失不利于民族文物的保护,不利于博物馆标准化建设。(三)缺乏对民族文物技术保护的理论指导近现代民族文物异常丰富,由于自身材质、年代和入藏前使用情况不同,文物大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因此,建立文物技术保护理念,运用文物保护技术对民族文物进行保护尤为必要。目前,我国博物馆行业的文物保护技术已经比较成熟,有关文物技术保护的理念、原则,以及不同质地文物保护的传统与现代工艺技法都有大量的理论研究成果和领先的实施机构。这些都为民族博物馆开展文物技术保护提供了支撑。然而,民族类博物馆在文物技术保护的实际操作中还缺乏更具针对性的理论指导。如近现代民族文物的收购价格普遍较低,但实施技术保护的复杂性与难度并不亚于传世文物,如何认识文物价格与技术保护成本的巨大差距,这是一个理论性的认知的问题;又如近现代民族文物中很多是民间生产生活用具,使用痕迹明显,破旧情况严重,如何把握技术修复的程度,使其既保留民族文化原貌,又利于保藏,还能达到可展示的艺术效果,需要融和文物学、博物馆学、民族学、民俗学等多领域知识。因而,民族类博物馆开展近现代民族文物技术保护,亟待解决的不是技术问题,而是认识问题,是相应的理论对实践的支撑。四、专业研究相对滞后对于博物馆学科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力的国际博物馆,有加拿大文明博物馆、美国印第安人博物馆、法国盖布朗利博物馆、日本大阪人类学博物馆、德国人类学博物馆等,这些博物馆都是以民族文物为收藏对象,传播民族文化知识与传承民族文明,与我国民族类博物馆相近。同时它们也反映出了一个现象,即民族类博物馆在发达国家博物馆学科的研究和实践操作中的引领地位是无可替代的。与之相比,我国民族博物馆的专业研究还相对滞后。有鉴于此,我国民族博物馆学科的研究有待加强,首要加强博物馆基础资源的应用研究,拓建民族博物馆对近现代民族文物科学化、规范化的典藏与保护路径。(一)搜集、收藏与维护文物收藏者对文物的评估取决于其历史年代和艺术价值。长期以来博物馆观众,甚至于博物馆界都在追求“精英艺术”,因此近现代民族文物一直被“冷落”。但是,如今的后博物馆学理论提出博物馆不应该只关注“精英艺术”,更应该去发掘和收藏“大众艺术”、“通俗艺术”,为了明天而收藏。这使得对近现代民族文物价值的重新认定有了博物馆学的理依据。从上世纪初开始,我国人类学家就深入民族地区展开调查研究,搜集民族日用品,新中国成立至今,各文化机构陆续开展对民族文物的搜集与收藏,为今天的民族类博物馆积累了大量研究成果与藏品资源。这些藏品资源为民众认知民族文化,感受近现代民族文物的文化艺术价值提供了物质实证。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新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博物馆的各项活动中,特别是在增强博物馆与观众的交流中,博物馆将提供给观众更为高效的学习方式和周到的参观环境,使民族文物的文化艺术价值在博物馆得到最大化的体现。(二)完善文物登录、留所服务登记参照国家文物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行业标准》,结合各民族博物馆和研究机构的有关成果,制定适合近现代文物典藏的文物登录规范,对藏品从入馆、接收、登编、入库排架、提用到修复的典藏系列行为加以规范。文物登录规范将涵盖文物登录工作所有内容,对馆藏文物工作专业术语给予准确定义;完善文物信息数据库,更新提用记录等项目明确为文物登录的流程;特别要对文物登记内容的指标进行细化,确定文物登记号、文物入藏序号、文物名称、文物原名、文物类别、文物分类号、文物照片、民族属性、地区属性、时代属性、文物实际数量、文物尺寸(重量)、文物来源、文物搜集经过、文物鉴定情况、文物简述等作为民族文物的基础信息,对文物存放位置,文物出、归库记录,文物修复、复制记录等动态情况也需要做跟踪填写。其中重点应对民族属性、文物定名、文物分类、文物简述等指标作出专门的要求,突出近现代民族文物的特色,明晰民族类博物馆的功能定位。同时,还要建立起与文物典藏配套的文物档案规范、文物数据采集规范等,最终形成民族博物馆文物典藏规范。(三)完善我国民族文物的含量、离子消毒和保存价值民族博物馆需设立由具备民族文物鉴定水平的专业人员组成的文物征集机构,建立有关征集规则。征集机构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充分考虑本馆性质与藏品特点,研究博物馆的实际需求,制定科学的征集计划,针对近现代民族文物的特性重点开展专题征集。“把那些有着内在联系的,可以全面系统地说明某一方面问题的成组材料收集起来……搜集一个地区民族文物时,既要重视可以展示这个民族的风俗习惯的实物资料,又要将那些能够反映当地社会性质、生产发展等方面的实物和资料收集起来”。[5]严格科学地做好文物原始记录,将其流传经过、传闻趣事、文化内涵进行客观记录,使文物的保存价值得以体现,“某一器物在民间风俗或民族生活中起到了一种特殊作用,如不加以说明,缺少必要材料,他就只是一件极为普通的生活用器,从而失去收藏的意义”。[5]有必要由有关机构建立近现代民族文物鉴定委员会,评估文物价值,辨别真伪,为文物的入藏提供科学依据。通过以上方式,实现文物征集的科学性、根据的丰富性,为文物保护与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四)文物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马集中学七年级(上)月考数学试卷(10月份)(含答案)
- 贵州公务员面试模拟15
- 河北省申论模拟36
- 地方公务员山东申论180
- 福建公务员面试模拟170
- 2014年6月23日上午辽宁公务员面试真题
- 秋季2011年11月15日上午福建省公务员面试真题
- 高中健康教育教案
- 山东面试模拟22
- 电大的社会调查报告
- 智慧能源(电力)大数据平台建设方案
- 废弃塑料直接再生技术
- 【天学网】2023年日浙江新高考读后续写讲解
- 急性脑梗死的桥接治疗课件
- 《中国工艺美术史》考研备考题库(知识点整理)
- 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临床技术操作规范2023版
- 商铺商务套房交付确认书
- 设计助理师职位说明书
- 郑州人民医院进修鉴定表
- 古法制作传统六堡茶手工制作技艺
-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后作业第11课《牛郎织女(二)》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