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河南省郑州市第十九中学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神经细胞可以利用多巴胺来传递愉悦信息。下图a、b、c、d依次展示毒品分子使人上瘾的机理,据相关信息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据a图可知,多巴胺可以被突触前膜重新回收,兴奋在此类突触间双向传递B.据b图可知,毒品分子会严重影响突触前膜对多巴胺分子的回收C.据c图可知,大量多巴胺在突触间隙积累,经机体调节导致其受体数目减少D.据d图可知,没有毒品分子时,多巴胺被大量回收,愉悦感急剧下降,形成毒瘾2.从2019年开始,澳大利亚山火持续了7个月之久,直到2020年2月才终于结束。在这场大火中,无数小动物丧生,毁坏的植被不计其数。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森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强,但其调节能力依然有限B.若失去负反馈调节,森林生态系统将不会保持稳定状态C.火灾后,该地区将发生初生演替D.森林区域在火灾后,群落依旧有演替至森林阶段的潜力3.如图是利用某野生水果种子(aa,2n=52)为材料培育无子新品种(AAA)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A植株和AAAA植株是不同的物种B.若④是AAaa自交,则产生AAAA的概率为1/16C.③和⑥都可用秋水仙素处理来实现D.若⑤是杂交,产生的AAA植株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784.小张因饮酒过多导致语无轮次、走路不稳、大小便失禁,出现这些症状的原因是由于相应中枢受到影响,它们分别是A.大脑、小脑、骨髓 B.大脑、小脑、脊髓C.大脑、小脑、大脑 D.脊髓、小脑、大脑5.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Ⅰ、Ⅱ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a是效应器的一部分B.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递是单向的C.刺激b处使其产生兴奋时,膜外电位变化为外正内负→外负内正D.传递兴奋时Ⅱ处膜发生的信号变化是化学信号→电信号6.下列关于种群、群落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种群密度的大小能反映出种群在一定时期内数量的变化趋势B.生物多样性包括种群、群落与生态系统三个层次的内容C.草原中动物没有垂直分层现象,树林中动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D.反馈调节既存在生物群落内部,也存在于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动物初次接受某种抗原刺激能引发初次免疫应答,再次接受同种抗原刺激能引发再次免疫应答某研究小组取若干只实验小鼠分成四组进行实验,实验分组及处理见下表。小鼠分组A组B组C组D组初次注射抗原抗原甲抗原乙间隔一段合适的时间再次注射抗原抗原甲抗原乙抗原甲抗原乙回答下列问题。(1)为确定A、B、C、D四组小鼠是否有免疫应答发生,应检测的免疫活性物质是______(填“抗体”或“抗原”)。(2)再次注射抗原后,上述四组小鼠中能出现再次免疫应答的组是______。初次注射抗原后机体能产生记忆细胞,再次注射同种抗原后这些记忆细胞能够_________。(3)A组小鼠再次注射抗原甲,一段时间后取血清,血清中加入抗原甲后会出现沉淀,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4)若小鼠发生过敏反应,过敏反应的特点一般有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8.(10分)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是植物体内常见的五种植物激素,近几年科学家陆续发现一些其他植物激素,比如独脚金内酯等。GR24是人工合成的独脚金内酯类似物,为了研究其作用机理,科研人员用拟南芥为材料进行了如下图1的实验,结果如下图2。请回答:(1)GR24和NAA均能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属于______。与独脚金内酯相比,GR24的优点有______。(至少写出两点)(2)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其余的无关变量应保持相同且适宜。从图2可看出,GR24与NAA对侧枝生长具有______(选填“协同”或“拮抗”)作用。(3)据图2的结果,科研人员提出了一个假设:在顶芽产生的生长素沿主茎极性运输时,GR24会抑制侧芽的生长素向外运输。为验证该假设,采用与图1相同的切段进行实验。组别处理检测实验组在主茎上端施加NAA在侧芽处施加放射性标记的NAA在琼脂块中②主茎下端的放射性标记含量对照组①同上在琼脂块中③请在表中的空白处填写相应处理内容,完成实验方案。①________;②添加GR24;③________。若检测结果为________,则支持科研人员提出的假设。9.(10分)人体进食后,胰液开始分泌。胰液分泌受神经和体液双重调节。下图为人的胰腺分泌的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分析:(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上图中,食物刺激有关感受器,最终通过迷走神经(传出神经)释放乙酰胆碱作用于胰腺,引起胰液的分泌,乙酰胆碱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中酸性食糜可刺激小肠黏膜内的S细胞分泌激素X,X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胰腺细胞,引起胰液分泌,X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该激素作用于靶细胞后就被_______________,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4)饭后30分钟,大量的葡萄糖被人体吸收。正常人体胰腺组织中的___________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可降低血糖,降低血糖的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除食物中的糖类的消化吸收外,人体血糖的来源还包括:肝糖原的分解和_______________。10.(10分)α-萘乙酸(NAA)是生长素类似物,某科研小组探究a、b、c三种不同浓度的NAA溶液对葡萄茎段侧芽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甲图所示。(1)若选用带顶芽的葡萄茎段作实验材料,要对其进行的处理是________,目的是______。(2)根据甲图所示的结果,a、b、c三种浓度中,浓度最高的是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3)在a浓度的NAA溶液作用下,葡萄茎段侧芽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生长;甲图所示的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体现NAA作用的两重性。(4)进一步探究NAA促进葡萄茎段侧芽生长的最适浓度X时,可将甲图实验称为这个探究实验的___________。据图乙分析,b、c浓度在X浓度两侧有______种分布可能性。11.(15分)人工合成的植物激素类似物常用于生产实践。某课题组研究了赤霉素(GA3)和生长素(IAA)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切取菟丝子茎顶端2.5cm长的部分(茎芽),将其基部置于培养液中无菌培养。实验分为A、B两组,分别培养至第1、8天,再用相同且适宜浓度的外源激素分别处理30天,测量茎芽长度,结果见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IAA溶液处理时,为了促进IAA分布到整个植物材料中,应该将IAA溶液滴加到茎芽尖端而不是加在培养液中,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2)A、B两组的实验结果表明,离体时间长的茎芽对外源激素的敏感性________,证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为了研究GA3的作用机理,有人用药物完全抑制DNA复制后,发现诱导的茎芽伸长生长被抑制了54%,说明GA3是通过促进___________________影响茎芽伸长生长的。(4)菟丝子茎芽细胞在生长过程中体积变化较小的细胞结构是___________(填写两个即可)。实验发现,细胞在持续生长过程中,细胞壁的厚度能基本保持不变,因此,还必须合成更多的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A【解析】多巴胺是由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在突触后膜上,图中显示多巴胺起作用后会被转运分子运回细胞,而毒品分子与突触前膜多巴胺转运载体结合,阻止多巴胺回收入细胞,导致其与后膜受体持续结合引起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详解】A、据a图可知多巴胺发挥作用后可被转运分子运回突触前膜所在的细胞,因为多巴胺作用的受体只在突触后膜上,突触前膜没有多巴胺作用的受体,因此突触间的兴奋的传递还是单向的,A错误;B、据b图可知毒品分子与多巴胺转运分子结合,严重影响突触前膜对多巴胺分子的重吸收,B正确;C、c图与a、b图相比较可以看出因为多巴胺不能回收,则大量多巴胺在突触间隙积累,经机体调节导致其受体数目减少,C正确;D、从d图可知,当没有毒品分子时,多巴胺转运分子会发挥作用,多巴胺被大量吸收,愉悦感急剧下降,形成毒瘾,D正确。故选A。2、C【解析】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其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或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两个方面。生态系统能保持相对稳定,是由于其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详解】A、森林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较强,但其调节能力依然有限,A正确;B、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失去负反馈调节,森林生态系统将不会保持稳定状态,B正确;C、火灾后,土壤条件基本保留,并且土壤中留存植物的根系,该地区将发生次生演替,C错误;D、森林区域一般分布在湿润地区,在火灾后,群落依旧有演替至森林阶段的潜力,D正确。故选C。3、B【解析】分析题图:①过程产生了A,为诱变育种;②④为自交,⑤为杂交,③⑥为多倍体育种。【详解】A、AA为二倍体,AAAA为四倍体,两者杂交产生的三倍体植株(AAA)不育,因此AA植株和AAAA植株是不同的物种,A正确;B、由于AAaa经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有AA、Aa、aa,比例为1:4:1,所以若④是自交,则产生AAAA的概率为1/6×1/6=1/36,B错误;C、③和⑥过程中都可用秋水仙素处理,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从而实现染色体数目加倍,C正确;D、AA为二倍体,产生的配子A含26条染色体;AAAA为四倍体,产生的AA配子含52条染色体,所以产生的AAA植株的体细胞含染色体数目是78条,D正确。故选B。4、C【解析】大脑皮层是整个神经系统的最高级部位,人体的大脑皮层中有语言中枢,小脑中有维持躯体平衡的中枢,排尿的低级中枢位于脊髓,低级中枢的活动受高级中枢的控制。【详解】由题意可知,小张因饮酒过多导致语无轮次说明语言中枢受影响,语言中枢位于大脑;走路不稳说明维持躯体平衡的中枢受影响,位于小脑;大小便失禁说明排尿反射不受高级中枢的支配,即大脑功能受影响,综上分析,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人体各级中枢的位置和功能,对于相关知识点的记忆是解题的关键。5、C【解析】A、由于效应器是由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组成,所以a是效应器的一部分,A正确;B、由于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具有单向传递的特性,所以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递是单向的,B正确;C、刺激b处使其产生兴奋时,钠离子通道打开,钠离子大量内流,所以膜外电位变化为正电位→负电位,C错误;D、Ⅱ处为突触后膜,其上有受体与递质结合,所以传递兴奋时Ⅱ处,膜发生的信号变化是化学信号→电信号,D正确。故选C。6、D【解析】1、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年龄组成可以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2、群落的垂直结构指群落在垂直方面的配置状态,其最显著的特征是分层现象,即在垂直方向上分成许多层次的现象.影响植物群落垂直分层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影响动物群落垂直分层的主要因素为食物和栖息空间。3、保护生物多样性(1)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详解】A、种群密度能反映种群的数量大小,年龄组成能反映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也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A错误;B、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物种、生态系统三个层次的内容,B错误;C、草原中动物和树林中动物都具有垂直分层现象,C错误;D、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D正确。故选D。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①.抗体②.A、D③.迅速增殖分化,快速产生大量抗体④.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⑤.发作迅速、消退较快【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特异性免疫及过敏反应的有关知识。抗原进入体内,经过吞噬细胞的摄取处理,传递给T细胞,T细胞一方面会发生增殖分化,形成记忆T细胞和效应T细胞,效应T细胞会攻击靶细胞,引起靶细胞的裂解死亡;另一方面,T细胞会分泌淋巴因子,促进B细胞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B细胞和效应B细胞(或浆细胞),效应B细胞可以分泌抗体,抗体可以与抗原(病原体)结合,从而抑制抗原(病原体)的繁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免疫异常疾病包括: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和免疫缺陷综合征。【详解】(1)抗体、淋巴因子属于免疫活性物质,抗原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抗原引发机体免疫反应产生抗体。故要检测小鼠是否发生免疫应答,应该检测抗体水平。(2)A和D组两次注射的抗原相同,故会发生二次免疫,B、C组两次注射的抗原不同,不会发生二次免疫。初次免疫产生的记忆细胞,可以识别抗原,再次注射同种抗原,这些记忆细胞可以快速识别抗原,增殖分化产生更多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可以分泌更多的抗体,发挥更强的免疫反应,及时清除抗原。(3)初次注射抗原甲时,体内会发生免疫反应产生抗体,再次注射抗原,机体会产生较多的抗体分布于血清中,血清中加入抗原甲后,抗体会与抗原甲特异性结合形成细胞集团或沉淀。(4)过敏反应属于免疫功能异常引起的,特点是: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严重的组织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等。【点睛】是否能够发生二次免疫,需要看两次注射的抗原是否相同,若相同,可以发生二次免疫;若不相同,则不能发生二次免疫。8、(1)①.植物生长调节剂②.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作用时间长等(2)①.NAA和GR24的有无(和培养时间)②.协同(3)①.在主茎上端施加NAA②.不添加GR24③.实验组下端放射性标记物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解析】1、植物生长调节剂是由人工合成的具有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的特点。2、由题干信息分析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GR24的作用机理,自变量是NAA和GR24的有无,因变量是侧枝长度,其余的无关变量控制应该相同且适宜。【小问1详解】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GR24和NAA均能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与独脚金内酯相比,GR24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的优点是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作用时间长等。【小问2详解】由图2可知,实验自变量是NAA和GR24有无和培养时间,因变量是侧枝长度,其余的无关变量控制应该相同且适宜。由图2曲线可知,与对照相比,NAA和GR2单独处理都抑制了侧枝的生长,而NAA和GR24共同处理,侧枝生长受抑制更严重,二者在调节侧枝生长方面具有协同作用。【小问3详解】由图分析可知,该实验是验证在顶芽产生的生长素沿主茎极性运输时,GR24会抑制侧芽的生长素向外运输的假设,自变量为是否加GR24,放射性标记的NAA(或生长素)可以跟踪激素的运输情况,因此实验组:在主茎上端施加NAA,在侧芽处施加放射性标记的NAA(或生长素),在琼脂块中加入GR24;对照组:在主茎上端施加NAA,在侧芽处施加放射性标记的NAA(或生长素),在琼脂块中不加入GR24。若检测结果为实验组下端放射性标记物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则支持科研人员提出的假设。【点睛】本题考查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意在考查学生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及获取信息的能力,能掌握实验设计的思路。9、①.反射②.神经递质③.促胰液素④.灭活⑤.胰岛B⑥.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抑制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⑦.脂肪等非糖物质的转化【解析】据图分析:图示表示胰腺分泌活动的调节示意图,食物刺激有关感受器,最终通过迷走神经(传出神经)释放Ach作用于胰腺,引起胰液分泌;酸性食糜可刺激小肠黏膜内的S细胞分泌激素X促胰液素,X促胰液素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胰腺细胞,引起胰液分泌。因此胰液分泌受神经和体液双重调节。【详解】(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2)Ach是迷走神经细胞释放的一种神经递质。(3)图中酸性食糜可刺激小肠黏膜内的S细胞分泌激素X,X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胰腺细胞,引起胰液分泌,则X是小肠黏膜细胞分泌的促胰液素,该激素作用于靶细胞后就被灭活,以维持内环境的稳定。(4)正常人体胰腺组织中的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可降低血糖。胰岛素降低血糖的途径包括: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抑制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除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和吸收外,人体血糖的来源还包括肝糖原的分解和脂肪等非糖类物质转化。【点睛】本题以胰液分泌为载体,考查了神经-体液调节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10、(1)①.去顶芽②.避免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对侧芽的生长造成影响(2)①.a②.通过abc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只有a组是抑制生长的浓度;由于NAA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因此a浓度最高(强调了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即可)(3)①.能②.能(4)①.预实验②.4【解析】分析曲线图:a、b、c三种不同浓度的NAA对葡萄茎段侧芽生长的影响与空白对照相比较,b、c浓度的侧芽生长速度比空白对照组快,即具有促进作用,a浓度的生长速度比空白对照组慢,即具有抑制作用。根据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可知,a浓度最高。【小问1详解】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a、b、c三种不同浓度的NAA对葡萄茎段侧芽生长的影响,而顶芽能产生生长素,因此用带顶芽的葡萄茎段实验时,要去除顶芽,避免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对侧芽的生长造成影响,排除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小问2详解】NAA的作用具有两重性,通过a、b、c与空白对照相比,对葡萄茎段的侧芽生长具有促进作用的是b、c浓度,具有抑制作用的是a浓度,由于NAA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因此a、b、c三种浓度中,NAA浓度最高的是a。【小问3详解】由图可知,a浓度下葡萄茎段侧芽的生长速度比空白对照组慢,但仍能生长;甲图中b、c浓度对葡萄茎段的侧芽生长具有促进作用,a浓度对葡萄茎段的侧芽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体现NAA作用的两重性。【小问4详解】若要探究生长素的最适浓度,则要先做预实验,找到最适浓度范围,避免浪费。进一步探究NAA促进葡萄茎段侧芽生长的最适浓度X时,可将甲图实验称为这个探究实验的预实验。b、c浓度的侧芽生长速度比空白对照组快,即具有促进作用,X浓度是生长素的最适浓度,b、c浓度可能都在X浓度左侧,且b<c;b、c浓度可能都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抽血的规范操作
- 汽轮保温施工方案
- 小燕子的演员培训
- 中层管理者面试技巧
- 志愿服务工作培训汇报
- 陕西省卫生健康系统事业单位招聘(医学影像)历年考试真题库-含答案解析
- 江苏省卫生类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药类近年考试真题库及答案
- 教育实习心得体会
- 2024-2025学年下学期高一英语外研社版同步经典题精练之动词词义辨析
- 河北省滦州市2025年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含解析
- 对标一流-2025年国央企风控合规案例白皮书
- 与信仰对话 课件-2024年入团积极分子培训
- 2024《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全文课件
- 反诉状(业主反诉物业)(供参考)
- 医保药品管理制度
- 四年级下册劳动教育全册教学课件
- 日间手术出院后随访登记表
- 典型示功图分析(全)
- ERP沙盘模拟软件之三木工具完结版之修改版本
- 简单易学的4种游泳姿势PPT专题课件
- O形密封圈用挡圈标准(共15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