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黑龙江省牡丹江管理局九上化学期中考试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图中“●”和“○”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下列表示混合物的是A. B. C. D.2.对物质的量的理解正确的是A.物质的量就是6.02×1023个微粒的集合体,单位是molB.物质的量是联系宏观世界和微观粒子的桥梁C.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一个物理量,用符号“mol”表示D.物质的量就是物质所含微粒的数量3.以下对O2、CO2、SO2、MnO2四种物质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都含有氧分子B.都是金属元素C.都含有氧元素D.都含有2个氧原子4.下列各种物质的用途中,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A.氧气用于气焊 B.稀有气体作电光源 C.木炭作燃料 D.氧气供给呼吸5.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既利用了物质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A.用氮气填充灯泡 B.用氢气制造燃料电池C.用铜丝制作导线 D.用干冰灭火6.下列实验目的与实验操作一致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部B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导管口冒气泡时,立即开始收集C检验蜡烛燃烧后的白烟是否为可燃物用燃着的火柴去点白烟D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用木炭代替红磷,点燃后迅速伸入集气瓶中A.A B.B C.C D.D7.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发展迅速,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努力建设“美丽中国”。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A.提倡绿色出行,践行“低碳”理念B.推广无纸化办公,使用再生纸且双面打印C.大力发展新资源,禁止使用化石燃料D.洗菜的水用来浇花8.高锰酸钾和浓盐酸发生如下应:
2KMnO4+16HCl=2KCl=2MnCl2+
5X↑+8H20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测X应是A.HClOB.ClO2C.O2D.Cl29.下列各组溶液,不外加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A.NaOH、FeCl3、HCl、HNO3 B.Na2CO3、HCl、BaCl2、NaClC.NaOH、Ba(NO3)2、NaCl、MgSO4 D.Na2CO3、NaCl、Na2SO4、Ba(OH)210.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红光D.将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11.如图是电解水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解前后元素种类不变B.实验说明水由H2和O2组成C.a管与电源的正极相连D.b管收集的气体能燃烧12.甲烷和水反应可以制水煤气,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对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甲烷分子中含有4个原子 B.反应前后元素种类改变C.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 D.该反应中,丙和丁的质量比为14:3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如图所示是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装置、气密性良好,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点燃红磷后,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塞子;待燃烧停止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1)红磷燃绕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2)打开弹簧夹后,烧杯中的水能够进入到集气瓶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3)实验结束,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瓶内空间的五分之一,可能的一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14.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比较纯净的氧气,装置组合应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写出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室制取少量二氧化碳时,如需随时控制产生气体的速率并节约药品,发生装置最好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常温下NO是一种无色、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NO2气体。选择_____(选填“I”或“Ⅱ”)收集该气体,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a”、“b”或“e”)端通入。15.实验室现有氯酸钾、二氧化锰、大理石、稀硫酸、火柴及以下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补充一种仪器①_____________;可以制取一种气体A。该仪器在此实验中的作用是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加热的实验操作中使用。(2)若补充一种药品①__________(填名称),还能制取另一种气体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果用排水法收集氧气,会发现集气瓶内液面逐渐下降,因为随着反应的进行,瓶内的气体①________,气压②_______,使瓶内压强大于瓶外压强,在压强差的作用下瓶内水排出,所以液面下降。(4)请将用上述药品制取氧气的装置图补充完整。_________________16.下图是实验室中常见装置,回答下列问题。查阅资料:①常温下,CO2难溶于饱和NaHCO3溶液;②浓H2SO4能吸收CO2中的水蒸气。(1)写出仪器x、z的名称:x______;z_______。(2)实验室制取C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此装置制取气体的不足之处是______。(3)常温下,下列收集CO2的方法中不可行的是____(填字母序号)。a向上排空气法b向下排空气法c排饱和NaHCO3溶液法(4)若要收集干燥的CO2,可将含有水蒸气的CO2通过装置C后再收集,则C中盛放的试剂y是_____。(5)向集满CO2的集气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6)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连接A、G、H装置进行实验。若实验时G装置中蜡烛燃烧更剧烈,H装置中溶液变浑浊,则A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7)下图装置可用于气体的收集、检验、除杂和体积的测量等,不能完成的实验是_____A气体从b端通入,可用于实验室收集氧气B若瓶内为澄清石灰水,气体从b通入可检验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C该装置内装水可用于医疗中给病人供氧呼吸,能观察氧气的输出速度D收集难溶于水的气体,瓶内装满水,气体从b端通入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实验室模拟工业炼铁的装置图如下图所示。写出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硬质玻璃管中的现象是_____。18.同学们在实验室里用如图装置进行了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并在此基础上继续进行了一系列探究:(1)燃烧匙内盛放的物质是______,燃烧时的现象是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燃烧结束后,将装置冷却到室温,打开止水夹,观察到______,由此测出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2)实验结束后,小贾提议先不拆开装置,而是用高能激光笔(照射时的光可产生高温)持续照射燃烧匙内的药品,发现药品又进行了短暂的燃烧,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由此说明(1)中的实验结论有误差。(3)同学们提出:不同区域的空气中氧气含量可能不同,例如同学们在门窗紧闭的教室中学习一段时间后,去操场上会感觉到呼吸顺畅。于是同学们对正在学习的门窗紧闭的教室中和操场上的空气中氧气含量进行了对比,具体操作是______,现象是______,结论是______。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在2A+B=3C+D的反应中,已知60gA和30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75gC,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0,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____。若16g某物质完全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则该物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C【解题分析】
分子由原子构成。不同的“小球”代表不同的原子,小球和小球构成分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不同种分子构成混合物,由同种分子构成纯净物。C中由两种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A、B、D都是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故选C。【题目点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叫做混合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是纯净物。2、B【解题分析】
A、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它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表示物质所含微粒数与阿伏伽德罗常数之比,单位是mol,故选项说法错误;B、物质的量是联系宏观世界和微观粒子的桥梁,故选项说法正确;C、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一个物理量,其符号为n,单位为mol,故选项说法错误;D、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它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3、C【解题分析】A.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是一个分子中原子的个数,故都含有氧原子,错误;B.二氧化锰中含有金属元素锰,O2、CO2、SO2中不含有金属元素,错误;C.都含有氧元素,正确;D.四种物质的一个分子中都含有2个氧原子,错误。故选C。4、B【解题分析】
A、氧气用于气焊,发生了化学变化,故利用了氧气的化学性质,故错误;B、稀有气体作电光源是稀有气体发生光的色散,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故利用了物理性质,故正确;C、木炭做燃料发生了化学变化,故利用了化学性质,故错误;D、氧气供给呼吸发生了化学变化,故利用了化学性质,故错误。故选B。5、D【解题分析】
A、氮气作为灯泡填充气是利用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属于化学性质;B、用氢气制造燃料电池利用了其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C、铜线制电缆是利用铜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D、用干冰灭火是利用了升华能吸热和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物理性质);既不能够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化学性质。故选:D。6、C【解题分析】
A、氧气验满要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选项A不正确;B、待气泡连续均匀冒出再收集,否则收集到的气体不纯,选项B不正确;C、蜡烛燃烧后的白烟是蜡烛固体颗粒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的,可以用燃着的火柴去点白烟,检验是否具有可燃性,选项C正确;D、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虽然氧气被消耗,但生成了二氧化碳,瓶内压强变化不大,不能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选项D不正确。故选C。7、C【解题分析】
A、提倡绿色出行,践行“低碳”理念;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推广无纸化办公,使用再生纸且双面打印;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大力发展新资源,现阶段化石燃料仍然是主要能源,不能禁止使用化石燃料;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D、洗菜的水用来浇花,可以节约用水;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C。8、D【解题分析】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题目详解】由2KMnO4+16HCl=2KCl+2MnCl2+5X↑+8H2O可知,反应前后钾原子都是2个,锰原子都是2个,氧原子都是8个,氢原子都是16个,反应前氯原子是16个,反应后应该是16个,其中10个包含在5X中,因此X的化学式是Cl2。故选D。9、B【解题分析】
A.FeCl3溶液是黄色,能与FeCl3溶液反应产生红褐色沉淀的是NaOH,另取剩下的试剂,加入产生的沉淀中,能使沉淀消失的是HCl或HNO3,但无法区别这两种酸,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能与一种物质反应产生气体,与另一种物质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的是Na2CO3,能与Na2CO3反应产生气体的是HCl,能与Na2CO3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的是BaCl2,剩余的物质是NaCl,此选项符合题意;C.能与两种物质发生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的是MgSO4,不能与MgSO4反应的是NaCl,但无法鉴别NaOH、Ba(NO3)2,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能与两种物质发生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的是Ba(OH)2,不能与Ba(OH)2反应的是NaCl,但无法鉴别Na2CO3、Na2SO4,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题目点拨】解答此题必须熟悉物质的性质、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及反应现象。10、B【解题分析】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说法正确。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故选项说法错误。D、将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不点燃,不会剧烈燃烧,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11、B【解题分析】
A、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发生改变,故正确;B、实验的结论是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故错误;C、a管产生氧气,与电源的正极相连,故正确;D、b管产生氢气,氢气能燃烧,故正确。故选B【题目点拨】易错点: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12、D【解题分析】A、由图中甲物质可知,甲物质的化学式为CH4,1个甲烷分子中含有1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共含有5个原子,错误;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质量不变,故错误;C、由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的方程式为:CH4+H2OCO+3H2,反应前分子的总数目为2个,反应后分子的总数目为4个,数目改变了,错误;D、反应的方程式为:CH4+H2OCO+3H2,丙和丁的质量比为:(12+16):6=14:3,正确。故选D。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4P+5O22P2O5红磷燃烧将集气瓶内氧气消耗掉,使瓶内压强减少,在大气压作用下,将水压入集气瓶红磷量不足(合理即可)【解题分析】本题考查了空气组成的测定。难度不大,掌握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其反应化学方程式:4P+5O22P2O5;(2)实验结束后,打开弹簧夹,烧杯里的水进入瓶中的原因是集气瓶中的氧气被消耗,压强小于外界压强,在大气压作用下,将水压入集气瓶;(3)实验结束,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瓶内空间的五分之一,可能的一种原因是红磷的量不足或装置漏气等。14、长颈漏斗试管DF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B碳酸钙+氯化氢氯化钙+水+二氧化碳Ia【解题分析】
(1)图中标号①的仪器名称是长颈漏斗;②的仪器名称是试管;(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比较纯净的氧气,装置组合应选用DF,因为高锰酸钾制氧气需要加热条件,所以选D作为发生装置,又因为排水法收集到的气体较纯,所以选用F作为收集装置;此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3)实验室制取少量二氧化碳时,如需随时控制产生气体的速率并节约药品,发生装置最好选用B,因为B装置可利用分液漏斗的活塞来控制液体的滴加速率来控制反应速率并节约药品;实验室通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的原理来制备二氧化碳,此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碳酸钙+氯化氢氯化钙+水+二氧化碳。(4)常温下NO是一种无色、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NO2气体。所以只能用排水法收集,用排水法收集时,要选择I装置收集该气体,应先将瓶内装满水,再将气体从a端通入,因为NO的密度比水小。【题目点拨】因为一氧化氮能与氧气反应,所以一氧化氮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只能用排水法收集。15、铁架台用于固定和支持试管稀盐酸CaCO3+2HCl=CaCl2+H2O+CO2↑增多增大【解题分析】(1)由于加热的实验操作中使用,所以需要将试管的等固定,所以需要铁架台,用于固定和支持试管,加热制取气体;(2)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3)随着氧气不断生成,集气瓶内液面逐渐下降,这是因为其密度比水小,且不易溶于水,使集气瓶内气体内气体压强增大,大于外界大气压,在压强差作用下,集气瓶内水面下降。(4)图中为排水取气法收集氧气,装置图为:。16、长颈漏斗锥形瓶ACaCO3+2HCl═CaCl2+CO2↑+H2O不能控制反应的速率,浪费药品等b浓硫酸CO2+Ca(OH)2=CaCO3↓+H2O2H2O22H2O+O2↑AB【解题分析】
(1)仪器x的名称是锥形瓶,仪器z的名称是长颈漏斗;(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不需加热,属于固、液常温型,可选用发生装置A或B,B中长颈漏斗没有插入液面以下,生成的气体会逸出,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发生装置应选用A;大理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CO2↑+H2O;装置A的缺点是不能控制反应的速率,浪费药品等;(3)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不可用向下排空气法;二氧化碳不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能与碳酸钠反应,所以可以用排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收集,同时又能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杂质,故选b;(4)浓H2SO4能吸收CO2中的水蒸气。若要收集干燥的CO2,可将含有水蒸气的CO2通过装置C后再收集,则C中盛放的试剂y是浓硫酸;(5)向集满CO2的集气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6)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连接A、G、H装置进行实验。若实验时G装置中蜡烛燃烧更剧烈,H装置中溶液变浑浊,则A装置中产生了氧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7)A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氧气从a端通入集气瓶,可收集氧气,故A错误;B、在瓶内装澄清石灰水,可检验气体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气体需从a通入,故B错误;C、瓶内装有部分水,a端接氧气钢瓶可观察是否有氧气输给病人,且能观察氧气的输出速度,故C正确;D、瓶内装满水,气体从b端通入,可收集难溶于水的气体,故D正确。故选AB。【题目点拨】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Fe2O3+3CO2Fe+3CO2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解题分析】
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2Fe+3CO2;硬质玻璃管中的红棕色氧化铁被还原成铁,故现象为: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18、红磷红磷燃烧,冒出大量的白烟4P+5O22P2O5烧杯的水会被吸入到集气瓶中,进入水的体积大约到1处集气瓶的氧气有剩余把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盛有教室内空气和操场上的空气的集气瓶中教室内的空气瓶中木条燃烧火焰小,燃烧时间短;操场上的空气瓶中木条燃烧燃烧火焰大,燃烧时间长教室内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比操场上的要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铸件阀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广东省兴宁一中届高三期末测试语文试题
- 高考作文考点解析系列之观点具有启发性
- 大型起重设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课时作业18逍遥游节选含解析粤教版必修2
-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第1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讲义人民版必修3
- 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第四单元第八课第一框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 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第4章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乙卷)物理试题含答案
- 污水处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申请备案
- (2024)湖南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卷及答案解析
- 2025年部编教材的网络培训心得体会
- 《篮球规则》课件
- 中医24节气课件
- 《化工安全技术》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 环卫应急预案8篇
- 《与顾客沟通的技巧》课件
- DB14-T2980-2024低品位铝土矿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规范
- 2024小学语文新教材培训:一年级语文教材的修订思路和主要变化
- 上消化道异物的内镜处理
- 健康教育学全套课件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