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福建省厦门市湖里中学九上化学期中调研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将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分成相等的A、B成份,在A中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粉末可产生氧气,直接加热B也产生氧气。下列图象能表示上述过程的是:A.AB.BC.CD.D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符合环保要求的是()A.垃圾及时焚烧处理 B.使用无磷洗衣粉 C.任意排放污水 D.随意丢弃电池3.给50毫升液体加热,需要使用的仪器是下列中的①试管②烧杯③试管夹④酒精灯⑤蒸发皿⑥石棉网⑦铁架台⑧玻璃棒A.①③④ B.②④⑥⑦ C.②④⑦ D.④⑤⑦⑧4.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倾倒液体 B.装入固体粉末C.加热液体 D.读取液体体积5.如图为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模型图,图中小球代表碳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化学性质不同B.原子的排列方式改变,则构成的物质种类改变C.金刚石、石墨和C60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产物相同D.在特定的条件下,石墨既可转化为金剛石,也可转化为C606.在一定条件下,一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物质abcd反应前的质量/g4051615反应后的质量/gX53026A.b可能是催化剂B.X的值等于15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D.参加反应的c与d的质量比为15:137.下列关于空气各成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B.氦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C.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反应,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8.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第4周期的一部分。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镍元素的符号为NiB.钴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58.93gC.从左到右各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D.各元素都属于金属元素9.a克木炭在b克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A.大于(a+b)克 B.小于(a+b)克C.等于(a+b)克 D.小于或等于(a+b)克10.如图把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测湿度)探头放入食品保鲜袋中,开始采集数据,然后向袋内呼出气体,采集的数据经处理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曲线X表示的是二氧化碳,曲线Y表示的是水蒸气B.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比空气中氧气含量低,不含有氧气C.200s时没有被采集数据的其他所有气体的总体积为23.34%D.教材中空气成分的“其它气体和杂质”主要指水蒸气的说法是错误的11.某校课外活动小组做实验时记录了一些实验现象,其中正确的是()A.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色的火焰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C.少量二氧化锰溶于水可得到黑色的溶液D.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12.下列实验现象叙述正确的是()A.氧化铜加入硫酸中:黑色固体减少,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B.将硝酸铵固体放入足量水中:白色固体减少至消失,放出热量C.向氢氧化铁固体中加水,再滴加酚酞试液: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D.硫酸铜溶液与铁丝反应:银白色固体表面覆盖一层黄色固体13.我们在打开饮料瓶时可看到瓶口冒出大量泡沫,哪冒出的气体是不是二氧化碳呢?有同学提出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猜想假设 B.设计实验 C.收集证据 D.得出结论14.高氯酸铵(NH4ClO4)可以为运载火箭提供动力,它分解可能排放出的气体()A.H2O B.SO2 C.CO2 D.CH415.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乙炔+氧气二氧化碳+水B.氯酸钾氯化钾+氧气C.氢氧化钙+二氧化碳碳酸钙+水D.镁+氧气氧化镁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____,地壳中含量居前两位的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取一块木炭,做如下实验并记录:①观察木炭的颜色、状态;②另取一块体积相同的煤块,比较它们的重量;③点燃木炭并检验生成的是否是二氧化碳;④把木炭砸碎;⑤把木炭放入水中。以上各实验项目中,只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知,木炭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化学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18.(8分)空气质量指数(简称AQ1)是定量描述空气质量状况的指数,其范围是0-50、51-100、101~200、201~300和大于300,分别对应国家空气质量标准中的I级(优)、Ⅱ级(良)Ⅲ级(轻度污染)、IV级(中度污染)和V级(严重污染),太原市某日的空气质量数据如下(1mg=1000μg)请回答下列问题。AQIPM2.5μg/m3PM10μg/m3Xmg/m3NO2μg/m3SO2μg/m3O3μg/m35520600.75086(1)上述污染物中的X是__________。(2)该日太原市空气污染物中含量最少的是___________。(3)该日太原市空气质量属于国家空气质量标准的___________。(4)请从上表中选择一种污染物并说明其来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请提出一条改善空气质量的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铁暴露在空气中会生锈。不知你注意了没有,将苹果切开不久,果肉上就会产生一层咖啡色的物质,也好像是生了“锈”一样。某化学活动小组对此进行了探究。(提出问题)切开的苹果“生锈”与什么因素相关?(猜想与假设)猜想①:可能与空气没有关系,只是果肉内的物质自身相互反应而“生锈”猜想②: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而“生锈”猜想③: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氮气作用而“生锈”猜想④: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作用而“生锈”(收集证据)(一)查阅有关资料:已知苹果“生锈”是果肉里的物质(酚和酶)与空气中的一种物质发生反应,生成咖啡色的物质。(二)实验探究:针对上面的猜想①至猜想④,小明认为猜想③肯定不可能,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排除猜想③后,化学活动小组依次设计了实验方案,进行了实验验证,并依次观察到下列实验现象。请你将他们的探究方案补充填写在下表中。猜想可行的实验方案观察到的实验现象猜想①将一小块果肉浸入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观察现象。果肉表面不变色猜想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果肉表面________猜想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果肉表面________(得出结论)是果肉中的成分与氧气作用的结果,“生锈”的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果肉变色速度越快。(反思与评价)(1)在验证猜想①时,同学们发现,如果水不与空气隔绝,果肉放在水中时间长了也会“生锈”,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其实猜想①没必要验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应用)根据上述结论,要防止果汁变质,果品加工厂加工或保存果汁时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A【解题分析】两份双氧水质量相等,完全分解产生的氧气质量相等.所以AC符合这一点,而即使加入催化剂,也不会从起点就有氧气大量存在,所以起点时都应该为零,所以只有A符合,(至于到底是催化剂的影响大还是加热对反应的影响大,这个题目也无法明显看出);故选:A。点睛:催化剂是指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与生成物的质量没有必然的联系。2、B【解题分析】
A.焚烧垃圾会产生有害气体,粉尘而造成空气的污染。不利于环境保护,错误;
B、使用无磷洗衣粉,可以防止水体富营养化,有利于环境保护,正确;
C、任意排放污水,易造成水污染,不利于环境保护,错误;
D、随意丢弃电池,易造成水土污染,不利于环境保护,错误;
故选:B。3、B【解题分析】
给50毫升液体加热,需要使用的仪器是下列中的:②烧杯,用于盛装50mL液体④酒精灯,用于加热液体⑥石棉网,垫在烧杯下面,防止烧杯受热不均匀⑦铁架台用于固体实验仪器。故选:B。4、C【解题分析】
A、倾倒液体时,瓶塞要倒放,标签向手心,管口紧挨试管口,故A正确;B、在试管中装入粉末状固体,先将试管倾斜,用药匙或纸槽将药品送到试管底部,然后直立试管,故B正确;C、加热液体时,试管要倾斜向上与桌面成45度角,并且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故C错误;D、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D正确;故选C。5、A【解题分析】
A、金刚石、石墨和C60均是由碳元素形成的单质,均由碳元素组成,化学性质相同,故选项说法错误。
B、金刚石、石墨和C60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原子的排列方式改变,则构成的物质种类改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C、碳单质具有可燃性,金刚石、石墨和C60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产物相同,均为二氧化碳,故选项说法正确。
D、金刚石、石墨和C60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在特定的条件下,石墨既可转化为金刚石,也可转化为C60,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6、D【解题分析】
A、b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A正确;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40+5+16+15﹣5﹣30﹣26=15,故B正确;C、反应后a质量减小,是反应物,c、d质量增大,是生成物,该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故C正确;D、参加反应的c与d的质量比=(30﹣16)g:(26﹣15)g=14:11,故D错误。故选D。【题目点拨】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质量增加的物质是生成物,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质量不变的物质,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7、C【解题分析】A、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正确;B、氦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做保护气,故可用于食品防腐,正确;C、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但二氧化碳不是空气污染物,错误;D、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很难和气体的物质反应,稀有气体通电时能产生不同颜色的光,可做电光源,正确。故选C。8、B【解题分析】
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镍元素的符号为Ni,选项A正确;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钴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58.93,单位不是“g”,选项B错误;C、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从左到右各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选项C正确;D、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钅”字旁,各元素都带“钅”字旁,都属于金属元素,选项D正确。故选A。9、D【解题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当a克木炭和b克氧气恰好反应时,则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a+b)克;当a克木炭或b克氧气有剩余时,则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小于(a+b)克。故选:D。10、D【解题分析】
A、呼吸作用是消耗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氧气的含量减小,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故A不正确;B、呼出气体中含有氧气,故B不正确;C、由图示可知:200s时未采集数据的所有气体,总体积分数为1-17.17%-3.67%-2.50%=76.66%,故C不正确;D、由图示可知,空气中水蒸气的体积分数为1.98%,而空气成分的气体杂质体积分数为0.03%,所以教材中空气成分的“其它气体和杂质”主要是指水蒸气是错误的,故D正确。故选D。11、A【解题分析】
A、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A正确;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故B不正确;C、二氧化锰不溶于水,不能形成溶液,故C不正确;D、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实验结论,故D不正确。故选A。【题目点拨】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描述实验现象时,不能出现物质的名称,若出现物质的名称描述的是结论不是现象。12、A【解题分析】
A、氧化铜加入硫酸中,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黑色固体减少,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故选项说法正确。B、硝酸铵易溶于水,溶于水吸热,将硝酸铵固体放入足量水中,白色固体减少至消失,吸收热量,故选项说法错误。C、氢氧化铁难溶于水,滴加酚酞试液,溶液不变色,故选项说法错误。D、硫酸铜溶液与铁丝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银白色固体表面覆盖一层红色固体,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13、B【解题分析】试题分析:打开饮料瓶时可看到瓶口冒出大量泡沫,哪冒出的气体是不是二氧化碳,有同学提出可能是二氧化碳。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猜想与假设,故答案选择A考点:科学探究的环节14、A【解题分析】
高氯酸铵中不含有硫元素、碳元素,分解不能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甲烷;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分解可能生成水。故选A。15、D【解题分析】
A、乙炔+氧气二氧化碳+水,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两种,不属于化合反应,故A错误;B、氯酸钾氯化钾+氧气,该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故B错误;C、氢氧化钙+二氧化碳碳酸钙+水,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两种,不属于化合反应,故C错误;D、镁+氧气氧化镁,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故D正确。故选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氮气(或N2)SiO2【解题分析】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占空气总体积的78%)。地壳中含量居前两位的元素是氧元素和硅元素。可以形成二氧化硅,化学式为SiO2。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④木炭砸碎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的生成③木炭燃烧的过程中有二氧化碳生成;木炭是黑色固体,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木炭可以燃烧;【解题分析】
物质的变化是指一个过程,根据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将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质的性质是指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特性,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在描述性质的语句中常加有“能”,“难”,“易”,“会”,“就”“是”等词语。【题目详解】④是物理变化,因为把木炭砸碎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的生成,故是物理变化;③是化学变化,点燃木炭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检验生成的是否是二氧化碳的过程中有碳酸钙生成,故是化学变化;①②⑤不是木炭发生的变化;由上分析可知,木炭的物理性质有木炭是黑色的固体,不溶于水,等;化学性质有木炭可以可以燃烧。18、COO3良(II级)SO2,化石燃料的燃烧减少私家车的使用(答案合理即可)【解题分析】
(1)参与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为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联想课程设计
- 节约用电的课程设计
- 罐体基础沉降观测记录表
- 红军研学特色课程设计
- 差异化管理课程设计
- 绿萝插花课程设计理念
- 石化专业前期课程设计
- 模具课程设计评语
- 2024社区保洁合同范文
- 农业学科训练课程设计
- 安吉游戏培训课件(全)
- 班会课之习惯养成(27张PPT)
- 施工电梯安装(拆卸)安全技术交底
- ABAP新手资料-SAP Script 编程指南-DOC
- 北京应急指挥系统建设
- 译林版五年级上册Project1-An-animal-school-第2课时课件
-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秋天》精品课件【最新】
- 螺栓剪切强度计算
- 三国演义-刘备 讲解课件
- 2022年安全生产事故档案(范本)
- 新疆克拉玛依市白碱滩区2019-2020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无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