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甘肃省夏河县夏河中学生物高二上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甘肃省夏河县夏河中学生物高二上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甘肃省夏河县夏河中学生物高二上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甘肃省夏河县夏河中学生物高二上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甘肃省夏河县夏河中学生物高二上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甘肃省夏河县夏河中学生物高二上期末达标测试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图为反射弧中部分神经兴奋传导通路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处兴奋时细胞膜两侧电位为外正内负B.反射活动中兴奋可由②处传到①处C.②处兴奋一定引起骨骼肌收缩D.③处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转换2.下列有关植物激素共性叙述中错误的是()A.都是植物体内产生的B.都属于有机物C.都直接参与细胞代谢D.都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3.运用生态学原理可以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利用性引诱剂诱捕某害虫的雄性个体,主要是通过提高害虫的死亡率来降低该害虫的种群密度B.海洋捕捞时在鱼群数量为环境容纳量的一半时捕捞能够保持鱼群数量在短时间内迅速恢复C.将农作物秸秆沤肥施给农作物,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D.合理开发和利用野生资源可以起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作用4.我国新冠疫苗的研制经过科研工作者的共同攻关已经获得成功。据报道,印度尼西亚将首先使用我国自主研制的新冠疫苗,该国疫苗接种计划在2020年12月的第三周开始进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新冠疫苗具有与新冠病毒相同的抗原B.接种新冠疫苗后人体内T细胞、B细胞的活动增强C.接种新冠疫苗后人体若感染新冠病毒,相应的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D.接种新冠疫苗后抗原会进入宿主细胞,从而引起人体产生细胞免疫反应5.日常生活中,抗生素成功使用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严重的细菌耐药性问题,病菌的耐药性增强,抗生素的杀菌效果就会下降,目前这已成为全球性的难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抗生素的使用导致病菌进化并形成新的物种B.病菌变异主要是基因突变,对病菌都是有害的C.抗生素诱发病菌基因突变,导致产生抗性基因D.抗生素对病菌的抗药性变异进行了定向选择6.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中,蝗虫侵入后其数量迅速增长,其种群数量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在0~3月期间,蝗虫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保持不变B.在蝗虫侵入后的第2个月,蝗虫种群数量增长最快C.与0~2月相比,3~4月期间蝗虫的种内竞争加剧D.在4~7月期间,蝗虫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变小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在某一片小麦田中,长着许多杂草,还有食草昆虫、青蛙、鼠、蛇等动物活动。某研究小组对该农田生态系统进行研究,请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1)研究小组要估算该农田中荠菜的种群密度,应采用____________法。在取样时,关键要做到____________。(2)消灭某种虫害时,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害虫种群正常的____________,就会使很多雌性个体不能完成交配,结果直接影响害虫的________,从而使该种害虫的种群密度降低。(3)研究小组为了监测和预报该生态系统内鼠害的发生情况,对田鼠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者通常采用___________法估算该地区田鼠的种群数量。若标记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______________(偏大、偏小)。(4)调查统计发现田鼠繁殖能力很强,在最初的一个月内,种群数量每天增加1.47%。根据调查统计的数据,构建的田鼠种群增长模型为Nt=N0•λt,由此可知田鼠在最初的一个月中的数量变化属于______型增长。(5)如图1时种群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增长曲线,图2表示某种草原布氏田鼠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比值(R)的变化曲线(R=出生率/死亡率)。据图回答问题:图1中种群数量以A曲线增长时,种群增长率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少”)。图2中,当R值为a点对应的数值时,布氏田鼠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为_________。8.(10分)Ⅰ当新冠病毒侵入人体,机体会启动免疫反应对抗该病毒。如图是免疫系统作用于新型冠状病毒的过程简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的a过程是_______________免疫(填“体液”、“细胞”或“无法确定”),细胞②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细胞②被活化需要________个信号刺激。细胞④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2)图中细胞①-⑤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有_______________(填数字标号);当新冠病毒再次进入新冠肺炎康复者机体时,体内a过程引发的免疫反应的特点____________。Ⅱ为提高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因为第一个艾滋病病例是在1981年此日诊断出来的。下图是HIV侵入人体后病毒浓度和辅助性T细胞数量变化曲线,请回答问题:(3)据图可知,HIV侵入人体后主要的宿主细胞是__________________。(4)图1中A阶段,HIV侵入人体内环境后一些可以与B细胞接触,另一些被抗原呈递细胞摄取处理后,传递给_______________细胞,后者发生特定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B细胞受刺激后分裂分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5)HIV侵入宿主细胞后,主要依靠________________细胞识别并接触、裂解靶细胞。有些艾滋病患者容易患肿瘤,这是机体的_________________功能低下导致不能识别和清除突变的细胞。9.(10分)已知玉米籽粒的黄色和白色是一对相对性状,且黄色(A)对白色(a)为显性。请回答下列遗传与变异的相关问题。(1)正常结黄色籽粒的植株甲的一个花粉母细胞(相当于哺乳动物的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后形成的一个精细胞如图甲所示,这说明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除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外,还发生了___________交换,请在下图方框中画出和该精细胞来源于同一次级精母细胞的另一个精细胞中的染色体及基因关系的图解___________。(2)已知基因A、a位于9号染色体上,且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现有基因型为Aa的植株乙,其细胞中9号染色体如图乙所示。①植株乙的变异类型为___________。②为了确定植株乙的基因A是位于正常染色体上还是异常染色体上(不考虑交换),让植株乙自花授粉产生F1,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可说明植株乙的基因A位于正常染色体上。③以植株乙为父本,以正常的结白色籽粒的植株为母本,杂交产生的F1中,发现了一株结黄色籽粒的植株丙,其染色体及基因组成如图丙所示。该植株形成的最可能原因是父本在减数分裂过程中___________。10.(10分)下图表示某种动物细胞的生命历程,请回答有关问题:(1)①和③所示的变化,在生物学上分别称为_____和_____。(2)细胞体积越大,细胞物质运输的效率就越_____。(3)③变化的实质是_____。(4)④产生的过程特征是细胞呼吸速率_____、细胞核体积_____。(5)⑥属于正常的细胞死亡过程,称为_____,受_____控制。(6)白血病患者常用异体骨髓移植的方法获得新的造血干细胞D,其新产生的血细胞与该白血病患者其他体细胞相比,遗传信息将_____(填“改变”或“不改变”)。11.(15分)回答与草原生态系统相关的问题:(1)草原上鼠的天敌从鼠获得的能量最终来自______固定的能量。(2)草原上,某种鼠的种群密度除了受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影响外,还受该鼠种群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等因素的影响。(3)用样方法调查某种双子叶植物种群密度时,为避免调查者主观因素的影响,要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4)草原生物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D【解析】题图分析:a、b是两个神经元,其中①②是a神经元轴突上的两个位点,④是b神经元轴突上的位点,③是a、b两神经元之间形成的突触结构。b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及其支配的骨骼肌构成效应器。【详解】A、①处兴奋时钠离子内流,形成细胞膜两侧电位为外负内正,A错误;B、反射活动中兴奋沿反射弧由感受器向效应器单向传递,故兴奋不能由②处传到①处,B错误;C、神经递质分为兴奋性递质和抑制性递质,故②处兴奋不一定引起骨骼肌收缩,C错误;D、③处为突触,可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转换,D正确。故选D。2、C【解析】植物激素是指植物体内一定部位产生,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植物生命活动中,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详解】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的,微量、高效的有机物,参与调节细胞代谢,从而调节生命活动,植物激素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C错误,ABD正确。故选C。3、D【解析】A、用性引诱剂诱捕某害虫的雄虫,能破坏害虫的正常性别比例从而降低出生率,进而使该害虫的种群密度明显降低,A错误;B、K/2(环境容纳量的一半)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所以海洋捕捞时,捕捞后使鱼群数量维持在环境容纳量的一半时,才能够保持鱼群数量在短时间内迅速恢复,而不是在K/2时捕捞,故B错误;C、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能被循环利用,C错误;D、“合理利用就是最好的保护”,所以合理开发和利用野生资源可以起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作用,D正确。故选D。4、D【解析】1、病毒是非细胞生物,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进行生命活动。病毒依据宿主细胞的种类可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噬菌体;根据遗传物质来分,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病毒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2、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立克次氏体、病毒等)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转基因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自动免疫制剂。应用转基因技术生产的疫苗,主要成分是病毒的表面抗原蛋白,接种后能刺激机体免疫细胞产生抵抗病毒的抗体。【详解】A、新冠疫苗具有与新冠病毒相同的抗原,A正确;B、接种新冠疫苗后人体内T细胞、B细胞的活动增强,如T细胞受到刺激会分泌淋巴因子,B细胞会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B正确;C、接种新冠疫苗后人体若感染新冠病毒,相应的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产生大量的浆细胞,从而产生大量抗体,C正确;D、接种新冠变苗后,由于疫苗失去了感染能力,抗原不会进人宿主细胞,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以新冠疫苗研制为背景考查免疫调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的能力。5、D【解析】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首先细菌的抗药性存在着变异,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使用抗生素时,把抗药性弱的细菌杀死,这叫不适者被淘汰;抗药性强的细菌活下来,这叫适者生存。活下来的抗药性强的细菌,繁殖的后代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在使用抗生素时,又把抗药性弱的细菌杀死,抗药性强的细菌活下来。这样经过抗生素的长期选择,使得有的细菌已不再受抗生素的影响了,就出现了一种具有抗药性的“超级细菌”。【详解】A、抗生素的选择导致病菌抗药性增强,但不一定形成新的物种,A错误;B、细菌为原核生物,可发生的变异主要是基因突变,病菌的变异中存在抗药性强的个体,抗药性强的变异对病菌本身是有利的,B错误;C、抗药性变异是使用抗生素之前就存在的,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抗生素不能诱发细菌产生抗药性突变,C错误;D、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抗生素对病菌的抗药性变异进行了定向选择,D正确。故选D。6、A【解析】据图分析:蝗虫迁入一个新的环境,开始需要适应一段时间,然后种群数量会迅速增加,第2个月种群的增长率最大,第2个月和第3个月由于其它物种的迁入,种群的增长率明显变小,接着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后处于波动中。【详解】A、据图可知:0-2月增长速率大于2-3月增长速率,但在2月时出现转折,故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并非保持不变,A错误;B、在2月曲线出现转折,即在此前速率一直增长,此后增长速率减小,即在蝗虫侵入后的第2个月,蝗虫种群数量增长最快,B正确;C、与0-2月相比,3-4月蝗虫数量增长明显减慢,且蝗虫数量大于0-2月,种群密度增大,种内斗争加剧,故3~4月期间蝗虫的种内竞争加剧,C正确;D、4~7月期间,蝗虫种内斗争加剧,且在7月在K值上下波动,此时的环境容纳量小于原先的环境容纳量,即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变小,D正确。故选A。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1)①.样方②.随机取样(2)①.性别比例②.出生率(3)①.标志重捕②.偏大(4)J(5)①.不变②.增长型【解析】1、据图1分析,曲线A表示J型曲线,曲线B表示S型曲线;“J”型曲线:指数增长函数,描述在食物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生物无限增长的情况;“S”型曲线:是受限制的指数增长函数,描述食物、空间都有限,有天敌捕食的真实生物数量增长情况,存在环境容纳的最大值K。2、由图2分析,当布氏田鼠的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比值R大于1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布氏田鼠的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多;当布氏田鼠的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比值R小于1时,即出生率小于死亡率,布氏田鼠的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少。【小问1详解】调查荠菜(植物)的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样方法;取样时为了避免人为因素的干扰或不能掺入主观因素,需要随机取样,这样才能减少误差。【小问2详解】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就会使很多雌性个体不能完成交配,结果直接影响害虫的出生率,从而使该种害虫的种群密度降低。【小问3详解】田鼠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较大,通常采用标志重捕法估算某地区田鼠的种群数量;标志重捕法中若某地段种群中个体数为N,其中标志总数为M,重捕总数为n,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为m,则有N∶M=n∶m,若标记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即m偏小,则由此算出的种群数量N偏大,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偏大。【小问4详解】最初的一个月内,种群数量每天增加1.47%;根据调查统计的数据,构建的田鼠种群增长模型为Nt=N0•λt,由此可知田鼠在最初的一个月中的数量变化属于J型增长。【小问5详解】图1中种群数量以A曲线增长时,属于J型增长,所以种群增长率不变;图2中,当R值为a点对应的数值时,出生率/死亡率大于1,种群数量增多,说明布氏田鼠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为增长型。【点睛】本题考查估算种群的密度、种群数量变化,考查学生分析曲线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能正确分析题图,理解种群数量增长的两个模型。8、(1)①.体液②.B淋巴细胞#B细胞③.两④.细胞毒性T细胞(2)①.①②④②.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分化后快速产生大量抗体(3)辅助性T细胞(4)①.辅助性T②.浆细胞和记忆B(5)①.(新形成的)细胞毒性T②.免疫监视【解析】据图分析,题Ⅰ图中细胞①是辅助性T细胞,细胞②是B淋巴细胞,细胞③是浆细胞,细胞④是细胞毒性T细胞,细胞⑤是抗原呈递细胞,物质甲表示细胞因子,物质乙表示抗体,a过程表示体液免疫,b过程表示细胞免疫。【小问1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a过程表示体液免疫;细胞②是B淋巴细胞,其活化需要两个信号刺激,还需要细胞因子的作用;细胞④是细胞毒性T细胞。【小问2详解】图中除了⑤抗原呈递细胞和③浆细胞没有特异性识别抗原的能力外,其余细胞都具有特异性识别抗原能力,即①②④;当新冠病毒再次进入新冠肺炎康复者机体时,记忆细胞或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的浆细胞,再由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小问3详解】据图分析,从第2年开始,HIV浓度不断上升,而辅助性T细胞数量不断减少,说明HIV侵入人体后主要的宿主细胞是辅助性T细胞。【小问4详解】根据体液免疫过程分析,HIV侵入人体内环境后,有一部分被抗原呈递细胞摄取处理后,传递给辅助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发生特定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B细胞受刺激后分裂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小问5详解】根据细胞免疫过程分析,能够识别并接触、裂解靶细胞的是细胞毒性T;由于艾滋病患者的免疫监视功能低下,不能识别和清除突变的细胞,所以容易患肿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详细过程,准确判断图中各个数字代表的细胞的名称,并能够分析出各物质的名称和两个字母代表的过程的名称。9、(1)①.同源染色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或上的等位基因)②.(2)①.染色体结构变异(或染色体部分缺失)②.黄色∶白色=1∶0③.同源染色体未分离【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1)玉米籽粒的非糯性与糯性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杂合的非糯性植株经减数分裂可产生两种花粉,比例为1:1。(2)9号染色体中的一条染色体缺失了某一片段,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以植株甲(Aa)为父本,正常的白色籽粒植株(aa)为母本杂交产生的F1中,发现了一株黄色籽粒植株乙,其染色体及基因组成如图乙所示,由于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即含有A的精子不能参与受精作用,所以黄色籽粒植株乙(Aaa)中有一个a来自母本,还有A和a都来自父本,由此可见,该植株出现的原因是由于父本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未分离。【小问1详解】由图甲分析可知,在该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未分离,且同源染色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和图中精细胞来源于同一次级精母细胞的另一个精细胞的基因型也是Aa,图示如下。【小问2详解】①根据图形判断,植株乙的变异类型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②若A基因位于正常染色体上,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则植株乙(Aa)产生的雄配子为A,雌配子为A:a=1:1,植株乙自交所得F1的基因型为AA和Aa,全部为黄色,故黄色∶白色=1∶0。③由题意可知,亲本的基因型为aa(母本)、Aa(父本),而子代的基因型为Aaa,由于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则母本提供的卵细胞的基因型为a,父本提供的精子的基因型为Aa,由此推测植株丙形成的原因是父本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未分离。【点睛】本题结合题图,考查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及应用及染色体变异等相关知识,重点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及应用。10、(1)①.细胞分裂②.细胞分化(2)低(3)基因的选择性表达(4)①.减慢②.增大(5)①.细胞凋亡②.基因(6)改变【解析】分析题图:①②表示细胞分裂,③表示细胞分化,④表示细胞衰老,⑤表示细胞癌变。【小问1详解】①②表示细胞分裂,③表示细胞分化,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小问2详解】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即表面积与体积比)越小,细胞物质运输的效率就越低。【小问3详解】③表示细胞分化,细胞分化过程遗传物质不变,而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小问4详解】④为细胞衰老过程,该过程中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能力降低,细胞呼吸速率减慢,细胞核体积增大。【小问5详解】⑥属于正常的细胞死亡过程,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称为细胞凋亡。【小问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