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绥化市绥棱县克音河乡学校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五四学制)(含解析)_第1页
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绥化市绥棱县克音河乡学校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五四学制)(含解析)_第2页
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绥化市绥棱县克音河乡学校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五四学制)(含解析)_第3页
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绥化市绥棱县克音河乡学校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五四学制)(含解析)_第4页
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绥化市绥棱县克音河乡学校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五四学制)(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11页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绥化市绥棱县克音河乡学校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五四学制)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1.下列动物与其所属动物类群不符的是()A.鱿鱼——软体动物 B.水蛭——环节动物 C.蛔虫——腔肠动物 D.蝗虫——节肢动物2.下列有关涡虫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身体呈左右对称 B.身体背腹扁平

C.前端有口 D.通常有专门的运动器官3.下列动物中,属于恒温动物的是()A.青蛙 B.响尾蛇 C.家兔 D.扬子鳄4.屈肘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B.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C.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收缩 D.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舒张5.下列关于学习行为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只有脊椎动物才有学习行为

B.鸟类和哺乳类都有学习行为

C.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复杂

D.学习行为是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6.下列关于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B.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C.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 D.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7.如图是关节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结构3中的滑液能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

B.骨与骨通过关节等方式相连形成骨骼

C.脱臼是指图中的1从2里脱离出来

D.图中2能使关节牢固

8.下列不属于细菌菌落特点的是()A.比较小 B.有的种类表面光滑黏稠

C.有的种类表面粗糙干燥 D.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9.以下动物中,属于环节动物的是()A.蛔虫 B.涡虫 C.蚯蚓 D.蚊子10.细菌与植物细胞相比较,细菌具有()A.细胞膜 B.细胞质 C.未成形的细胞核 D.成形的细胞核11.世界上第一个发现细菌存在的科学家是()A.列文•虎克 B.巴斯德 C.弗莱明 D.达尔文12.下列特征能说明爬行动物是真正陆生动物原因的是()A.能在陆地上爬行 B.生殖和发育可以摆脱水环境

C.用肺呼吸 D.体表有角质的鳞片13.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A.小狗算算术 B.刚出生的小猪吃奶

C.大山雀喝牛奶 D.海豚表演顶球、跳跃14.在制作馒头或面包时,蒸出的馒头喧软多孔.与发面有关的微生物()A.腐生细菌 B.真菌 C.酵母菌 D.黄曲霉15.“天高云淡,望断南飞燕”,大雁在空中煽动翅膀的动力主要来自()A.羽毛 B.肌肉 C.骨骼 D.皮肤16.鲍鱼称“鱼”而非鱼类,而有些动物不称“鱼”而属鱼类,如下列动物中的()A.海豚 B.海狮 C.海豹 D.海马17.区别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主要依据是体内是否有()A.脊柱 B.肺 C.膈 D.鳃18.人体的运动系统包括的结构是()A.骨、关节、肌肉 B.骨骼、骨骼肌

C.骨骼、骨骼肌、关节 D.骨骼、骨骼肌、神经19.下列生物不能产生孢子的是()A.细菌 B.酵母菌 C.霉菌 D.蘑菇20.下列结构对家鸽飞行生活具有重要意义的是()A.嗦囊 B.气囊 C.气管 D.食管21.哺乳动物与鸟类的共同特征是()A.两者都有羽毛 B.两者都是恒温动物 C.两者都是胎生 D.两者都有翅膀22.以下动物属于哺乳动物的一组是()A.老虎和蜥蜴 B.马和狗 C.猪和鲫鱼 D.东北虎和乌龟23.鱼的呼吸器官是()A.皮肤 B.肺 C.膈 D.鳃24.下列哪个不属于“四大家鱼”()A.草鱼 B.鲫鱼 C.鲢鱼 D.鳙鱼25.狼、虎和狮都是同学们熟悉的食肉动物。它们的牙齿的特点是()A.臼齿发达 B.门齿发达 C.犬齿发达 D.犬齿退化二、判断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6.0分)26.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这对植物的生长和繁殖总是不利的。______。(判断对错)27.真菌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______。(判断对错)28.为了丰富我国的动植物资源,我国应大力引进一些外来物种。______(判断对错)29.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叫两栖动物.______.(判断对错)30.“章鱼”“墨鱼”“带鱼”“鱿鱼”等都属于鱼。______(判断对错)​A.

正确

B.

错误31.节肢动物的附肢分节,身体不分节______(判断对错)三、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14.0分)32.前肢变成翼是鸟适于飞行的唯一特征。______.(判断对错)33.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和肌肉组成。______。(判断对错)34.鸟的主要特征是:体表______;前肢变成______;有______无齿;用______辅助呼吸。35.______、______是哺乳动物区别于其他生物的重要特征之一。36.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做______。37.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有坚韧的______,身体和______都分节.38.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______。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39.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牙齿有______、犬齿和______的分化。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0.0分)40.如图是关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关节示意图中,______是关节囊,它对关节起牢固作用。(填序号)

(2)4是______。

(3)关节腔内含有______,有利于减少运动时骨与骨之间的摩擦。

(4)“关节软骨对运动没有任何作用”,这种说法对吗?______(选填“对”或“错”)

(5)请写出人体的一个关节:______。

41.如图是细菌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填写图中结构名称:5______;6______。

(2)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细菌虽有______集中的区域(填名称或序号均可),却没有成形的______。这样的生物称为原核生物。

(3)细菌是靠______进行生殖的。(填“分裂”或“孢子”)42.某小组进行了“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的探究活动,他们选取鸟的标本作为观察对象,请结合标本完成下列问题:

(1)鸟的身体呈______型,可减少飞行中空气的阻力。

(2)鸟的体表覆______,前肢变成______,使鸟能振翅高飞。

(3)鸟的______发达,附着在胸骨上,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

(4)鸟的骨骼______、薄、坚固,有些骨内部中空,可减轻体重。五、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43.下面是“观察蚯蚓”的实验过程,请结合如图回答问题:

(1)取一条活蚯蚓,观察发现,靠近1______(填名称)的一端是蚯蚓的前端。它的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形______构成。蚯蚓属于______动物。

(2)用手指从前到后、从后到前触摸蚯蚓腹面,用放大镜观察,发现有许多小突起,这些小突起就是______,它与肌肉配合完成运动。

(3)实验结束后,对蚯蚓的处理方法是______。

答案和解析1.【答案】C

【解析】解:A、鱿鱼身体柔软,属于软体动物,体外有外套膜。

B、水蛭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属于环节动物。

C、蛔虫身体呈圆柱形;体壁有角质层;消化管结构简单,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属于线形动物。

D、蝗虫身体表面具有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属于节肢动物。

故选:C。

无脊椎动物包括: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环节动物、线形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解答即可。

熟练掌握各种动物的主要特征,灵活的对其进行分类。2.【答案】D

【解析】解:涡虫属于扁形动物,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前端有口,无肛门,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

故选:D。

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梯状神经系统(在前端有发达的脑,自脑向后并有若干纵行的神经索,各神经索之间尚有横神经相联,形成了梯状结构)、无体腔,有口无肛门。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明确扁形动物的特征3.【答案】C

【解析】解:A、青蛙是两栖动物,属于变温动物;

B、响尾蛇是爬行动物属于变温动物;

C、家兔是哺乳类,是恒温动物;

D、扬子鳄是爬行动物属于恒温动物。

因此体温恒定的一组是家兔。

故选:C。

(1)体温不因外界环境温度而改变,始终保持相对稳定的动物,叫做恒温动物,如绝大多数鸟类和哺乳动物。

(2)体温随着外界温度改变而改变的动物,叫做变温动物,如无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

(3)鸟类和哺乳动物,它们的体表大都被毛(羽毛),循环路线有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内有良好的产热和散热的结构,所以能维持正常的体温,为恒温动物。

关键知道动物界中只有鸟类和哺乳类动物是恒温动物。4.【答案】B

【解析】解:骨的位置的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②]肌腹和两端较细的[①]肌腱(乳白色),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例如,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双手竖直向上提起重物或双手抓住单杠身体自然下垂,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收缩;双臂自然下垂,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舒张。

故选:B。

本题考查骨、关节和骨骼肌的协调配合。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

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也有说枢纽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5.【答案】A

【解析】解:A、不是只有脊椎动物才有学习行为,而是脊椎动物的学习能力强,A错误。

B、鸟类和哺乳类都有学习行为,B正确。

C、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复杂,C正确。

D、学习行为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行为,D正确。

故选:A。

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

明确学习行为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6.【答案】D

【解析】解:A、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而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B、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如蜜蜂采蜜。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如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挂在动物的皮毛上。

C、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而动物在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D、光合作用实质上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所特有的生理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叙述为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不正确的。

故选:D。

此题考查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在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应从维护生物圈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按照生态系统发展的规律办事.各种动物在自然界中各自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应用辨证的观点来看待动物对人类有利的一面和有害的一面,合理地保护和控制、开发和利用动物资源.7.【答案】C

【解析】解:A、3关节腔内有少量的滑液,有润滑关节软骨,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的作用,正确。

B、骨与骨通过关节等方式相连形成骨骼,正确。

C、脱臼是1关节头从4关节窝里滑脱出来的现象,错误。

D、2关节囊由致密的结缔组织组成,可以将两骨牢固的连接在一起。在关节囊里面和外面有很多韧带,使两骨的连接更加牢固,正确。

故选:C。

1关节头、2关节囊、3关节腔、4关节窝、5关节软骨。

掌握关节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是解题的关键。8.【答案】D

【解析】解:细菌菌落特征:菌落较小,形状: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易挑起,多为白色;真菌落特征:菌落较大,比细菌菌落大几倍到几十倍、形状:菌丝细长,菌落疏松,呈绒毛状、蜘蛛网状、棉絮状,无固定大小,多有光泽,不易挑,有时还呈现红色、褐色、绿色、黑色、黄色等不同的颜色(孢子的颜色)。从菌落的大小、形态、颜色可以大致区分细菌和真菌,以及它们的不同种类。可见,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1)细菌的菌落的特征:各种细菌在一定的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各具一定的特征,一般细菌的菌落比较小,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

(2)真菌的菌落的特征:真菌的菌落一般比细菌的菌落大几倍或几十倍,较厚、不透明,具有一定的颜色。霉菌的菌落较大。常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有的呈红、黄、黑、褐、绿等颜色,解答即可。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的特点。9.【答案】C

【解析】解:A、蛔虫的身体通常呈长圆柱形,两端尖细,不分节,由三胚层组成。有原体腔。消化道不弯曲,前端为口,后端为肛门。雌雄异体,属于线形动物门,错误;

B、涡虫的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梯状神经系统、无体腔,有口无肛门,属于扁形动物,错误;

C、蚯蚓通过肌肉和刚毛的配合使身体运动,身体分节可以增强运动的灵活性,是典型的环节动物,正确;

D、蚊子属于节肢动物昆虫纲,错误。

故选:C。

环节动物的特征为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代表动物有沙蚕、水蛭和蚯蚓等.

关键知道环节动物的特征,即:身体由许多体节组成.10.【答案】C

【解析】解:植物细胞的结构为: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液泡等.

细菌的细胞结构为: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未成形的细胞核等.

故与植物细胞相比,细菌具有未成形的细胞核.

故选:C

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只有遗传物质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细菌的结构特点.11.【答案】A

【解析】解:A、列文虎克,荷兰显微镜学家、微生物学的开拓者,他的放大透镜以及简单的显微镜形式很多,透镜的材料有玻璃、宝石、钻石等。一共磨制了400多个透镜,有一架简单的透镜,其放大率竟达270倍。主要成就:首次发现微生物,最早纪录肌纤维、微血管中血流。故该选项符合题意;

B、巴斯德,法国微生物学家,他研究了微生物的类型、习性、营养、繁殖、作用等,奠定了工业微生物学和医学微生物学的基础,并开创了微生物生理学。证明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是由原来早已存在的细菌形成的,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发明的巴氏消毒法直至现在仍被应用。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弗莱明,英国细菌学家。是他首先发现青霉素。青霉素的发现,是人类找到了一种具有强大杀菌作用的药物,结束了传染病几乎无法治疗的时代;从此出现了寻找抗菌素新药的高潮,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作了历时5年的环球航行,对动植物和地质结构等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出版《物种起源》这一划时代的著作,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恩格斯将“进化论”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学历史。解答时可以从生物学家的成就、贡献方面来切入。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生物学的发展历史,学生容易误选为B、巴斯德。12.【答案】B

【解析】解:爬行动物体内受精,卵生,其受精卵外有坚韧的卵壳保护,生殖发育完全摆脱了对水的限制,这是爬行动物属于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的主要原因。

故选:B。

爬行动物的生殖以及幼体的发育都脱离了水的限制,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陆地气候相对干燥,与此相适应,陆生动物一般都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陆生动物与环境的相适应的特点。13.【答案】B

【解析】解: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例如:蜜蜂采蜜,蚂蚁建巢,蜘蛛织网,鸟类迁徙等。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

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建立学习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

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小狗算算术、大山雀喝牛奶、海豚表演顶球、跳跃,是通过学习模仿得来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刚出生的小猪吃奶,是生来就有的,不学就会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

故选:B。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动物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解答时可以从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的特点方面来切入。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动物行为获得途径和特点。14.【答案】C

【解析】解:做馒头或面包时,经常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经过发酵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或面包暄软多孔。可见C正确。

故选:C。

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作用,制馒头和面包要用到酵母菌,据此答题.

熟练掌握制馒头和面包的原理,同时也要注意其它的发酵产品的知识.15.【答案】B

【解析】解:大雁等鸟类的胸骨上有高耸的突起部分叫做龙骨突,龙骨突的两侧有发达的肌肉--胸肌,胸肌发达收缩有力,飞行时能产生强大的动力,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

故选:B。

多数鸟类营飞行生活,其结构特征总是与其生活相适应的。据此作答。

关键点:鸟类的胸肌发达,利于飞行。其它适于飞行的特点也要注意掌握。16.【答案】D

【解析】解:真正属于鱼类要具备鱼类的基本特征,鱼类的特征有生活在水中,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减少水的阻力,用鳃呼吸,用鳍游泳,海马因其头部酷似马头而得名,生活在水中,有鳍,用鳃呼吸,在水中成直立状前进,是一种奇特而珍贵的近陆浅海小型鱼类,海狮、海狮和海豹尽管都生活在水中,但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属于哺乳动物。

故选:D。

本题考查鱼类的主要特征。鱼类的特征有生活在水中,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减少水的阻力,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

有些动物尽管像鱼,但不是真正的鱼类,要根据其特征来判断。17.【答案】A

【解析】解:脊椎动物的体内有脊柱,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因此区分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主要依据是体内有无脊柱。

故选:A。

脊椎动物的体内有脊柱,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概念。18.【答案】B

【解析】解: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骨骼肌组成。骨骼包括骨和骨连结;骨连结包括活动连结、半活动连结和不活动连结,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也可以说运动系统主要包括骨、关节、肌肉。

故选:B。

动物的运动系统包括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运动系统的组成,需要重点注意运动系统包括那些结构和运动系统主要包括那些结构的差异。19.【答案】A

【解析】解:A、细菌的繁殖方式为分裂生殖,不产生孢子,故A符合题意;

B、酵母菌的繁殖方式有两种,即出芽生殖和孢子生殖,故B不符合题意;

C、霉菌依靠孢子繁殖后代,故C不符合题意;

D、蘑菇依靠孢子繁殖后代,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根据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真菌大多是孢子生殖,细菌是分裂生殖进行分析回答。

本题考查了细菌和真菌的繁殖方式,真菌中的酵母菌既能进行孢子繁殖,又能进行出芽生殖。20.【答案】B

【解析】解:A、嗉囊是鸟类食管的后段暂时贮存食物的膨大部分,食物在嗉囊里经过润湿和软化,再被送入前胃和砂囊,有利于消化,A不符合题意;

B、鸟类的气囊有辅助呼吸的作用,保证肺充分地进行气体交换,对飞行生活具有重要意义,B符合题意;

C、鸟类的气管是气体通道,C不符合题意;

D、鸟类的食管是鸟类的消化系统,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鸟类的主要特征是体表覆盖着羽毛,鸟的前肢变成翼,翼是鸟的飞行器官,有喙无齿,鸟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为双重呼吸,鸟的心脏有四腔,两条循环路线,循环能力强,生殖方式为卵生,体温恒定。

解答此题要掌握鸟类的身体结构及功能。21.【答案】B

【解析】解:A、只有大部分的鸟类体表被覆羽毛,而大部分的哺乳动物体表被毛,为错误项。

B、哺乳动物和鸟类,它们的体表大都被毛(羽毛),循环路线有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内有良好的产热和散热的结构,所以能维持正常的体温,为恒温动物,为正确项。

C、鸟类的生殖方式为卵生,哺乳动物的生殖方式为胎生(鸭嘴兽除外),为错误项。

D、鸟的前肢变为翼,是飞行器官,而哺乳动物没有,为错误项。

故选:B。

在动物界中只有哺乳动物和鸟类为恒温动物,知道两类动物的特征,据此答题。

恒温动物比变温动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强。22.【答案】B

【解析】解:A、老虎属于哺乳动物,而蜥蜴属于爬行动物,不符合题意;

B、马和狗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为哺乳动物,符合题意;

C、猪属于哺乳动物,而鲫鱼属于鱼类,不符合题意;

D东北虎是哺乳动物,而乌龟属于爬行动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B。

本题考查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可以从哺乳动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殖发育的方式来考虑.

关键知道大多数的哺乳动物都有胎生哺乳的特征.23.【答案】D

【解析】解:鳃是鱼的呼吸器官。水从口进入后经过鳃流出,水流方向正好与鳃板中的血流方向相反,形成逆流交换系统能高效地既带来氧又带走二氧化碳。

故选:D。

鱼类的主要特征:生活在水中,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心脏一心房一心室,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

解答此题要掌握鱼类的主要特征。24.【答案】B

【解析】解:四大家鱼是青鱼、草鱼、鲢鱼、鳙鱼。这四种鱼是我国渔业者养殖的重要经济鱼种,由于食性和栖息习性不同,这四种鱼很适合混养在一个池塘里,能充分利用天然饵料和水域空间,养殖效益更大,因而成为我国传统性的养殖鱼类,因此鲫鱼不属于四大家鱼。

故选:B。

四大家鱼是青鱼、草鱼、鲢鱼、鳙鱼。

解答此题要掌握四大家鱼的种类。25.【答案】C

【解析】解:哺乳动物的牙齿有门齿、臼齿、犬齿的分化,门齿适于切断食物,臼齿适于磨碎食物,犬齿适于撕裂食物;狼虎和狮子等肉食性动物的牙齿就有门齿、臼齿、犬齿,而且犬齿发达适于撕裂食物。

故选:C。

本题考查哺乳动物有牙齿分化的特征。

关键知道肉食性哺乳动物的牙齿犬齿发达适于撕裂食物。26.【答案】×

【解析】解: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如蜜蜂采蜜。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会减少植物的数量,同时动物会把植物的果实、种子带到远方,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如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挂在动物的皮毛上,有的果实有香甜的浆液,能诱使动物来吃,动物吃下果实后,不少种子随着粪便排出,利于传播。因此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这对植物的生长和繁殖也有有利的一面。

故答案为:×。

动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对维持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能促进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种子。27.【答案】√

【解析】真菌有单细胞的如酵母菌,也有多细胞的,如霉菌;真菌的菌体是由许多细胞连接起来的菌丝体构成的,营养菌丝深入营养物质内吸收营养,直立菌丝(气生菌丝),生长到一定阶段,顶端产生孢子囊,孢子囊内有大量的孢子,孢子落到适宜的环境就会萌发生出菌丝,形成新个体。这样的繁殖方式叫做孢子生殖。

故答案为:√

此题可以从真菌的结构特点方面来分析解答。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真菌的特征,能结合题意,灵活解答。28.【答案】×

【解析】解:某些外来物种的入侵能破坏我国的生态系统,因为外来物种成功入侵我国后,适应当地环境,又没有天敌控制,大量繁殖后与农作物、水生生物争夺生存的空间、营养物质等,给农业和水产业以及林业生产带来巨大的破坏作用;使生物种类会迅速减少,破坏了食物链,影响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当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一些生物不在适应环境,迁走或死亡,如鸟类和哺乳类大量减少。鸟类减少,各种农林害虫失去天敌的控制,就大量繁殖起来,给农作物和树木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因此也会加速种类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因此,外来物种的入侵能破坏我国的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故答案为:×

引进外来物种不慎造成“生物入侵”,使原有物种的生存受到威胁。因此我们不能盲目引进外来物种。

理解生物入侵的危害是解决本题的关键。29.【答案】×

【解析】解:两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既可以生活在陆地上,也可以生活在水中;而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不一定是两栖动物如海龟.所以题干的水分不正确.

故答案为:×

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常见的两栖动物有青蛙、蟾蜍、大鲵、蝾螈等.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两栖动物的特征.30.【答案】B

【解析】解:带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属于鱼类。而章鱼、墨鱼、鱿鱼的身体柔软,有外套膜,贝壳退化,都属于软体动物。故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B。

鱼类的特征:生活在水中,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减少水的阻力,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

关键知道鱼类的主要特征,即: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31.【答案】×

【解析】解:节肢动物的特征是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的,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体表有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因此题干的说法不正确。

故答案为:×

节肢动物的特征是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节肢动物的特征。32.【答案】×

【解析】解:鸟类的结构特征总是与其生活相适应的。如前肢变成翼,有大型的正羽,排成扇形,适于飞行;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体内有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有的骨中空,有的骨愈合,直肠很短,能减轻体重;胸肌发达,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食量大、消化能力强,能为飞行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

故答案为:×.

前肢变成翼是鸟适于飞行的特征之一,不是唯一特征。

掌握鸟类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特点,结合题意,即可正确解答。33.【答案】×

【解析】解: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是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组成的,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在运动中,骨起杠杆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

故答案为:×

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组成,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骨骼肌、骨、关节相互配合活动,在神经系统的支配和其他系统的辅助下共同完成的。

明确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是解题的关键。34.【答案】被覆羽毛

气囊

【解析】解:鸟类具有的特征有:鸟的体表覆盖着羽毛;鸟的前肢变成翼,翼是鸟的飞行器官;有喙无齿;鸟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为双重呼吸;鸟的心脏有四腔,两条循环路线,循环能力强;生殖方式为卵生,体温恒定等特征。

故答案为:被覆羽毛;翼;喙;气囊

多数鸟类营飞行生活,其结构特征总是与其生活相适应的.如鸟类大多体表被羽毛,前肢变成翼,适于飞行;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等特征。

鸟的飞行生活是和它的形态结构特点相适应的,可结合着鸟类的主要特征理解掌握。35.【答案】胎生

哺乳

【解析】解:胎生和哺乳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生殖发育特点,哺乳是哺乳动物的特有行为,即母兽以乳腺分泌的乳汁哺育分娩的幼崽。胎生是动物的受精卵在雌性动物体内的子宫里发育成熟并生产的过程,这样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故答案为:

胎生;哺乳。

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有毛,牙齿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胎生,哺乳。

解答此题要掌握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36.【答案】生态平衡

【解析】解: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数量不是不变、而是相对稳定,生态系统中动物的数量取决于这个生态系统中的植物数量,如草→兔,兔多了草就少,草少了兔就被饿死,兔因饿死数量减少,草的数量就会慢慢增多,草多了,兔因食物充足数量也慢慢增多,但最终草的数量远大于兔的,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并维持一定的比例。因此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生态平衡。

故答案为:生态平衡

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态平衡的概念。37.【答案】外骨骼

附肢

【解析】解:节肢动物的特征是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的,附肢也分节;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另外在节肢动物的头部有的有单眼和复眼,有的只有复眼,一对触角和口器等特点,所以节肢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

故答案为:外骨骼;附肢。

节肢动物的特征是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

关键知道节肢动物的特征。38.【答案】组织

【解析】解: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

故答案为:组织

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雄性个体是最占优势者为“首领”,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社会行为的特点。39.【答案】门齿

臼齿

【解析】解: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的表面有被毛,用肺呼吸,大脑比较发达。身体一般分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体温恒定,是恒温动物。牙齿分化为门齿、犬齿和臼齿。

故答案为:

门齿;臼齿。

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有毛,牙齿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胎生,哺乳。胎生和哺乳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生殖发育特点,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解答此题要掌握哺乳动物牙齿的特点。40.【答案】2

关节窝

滑液

膝关节

【解析】解:(1)2是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包绕着整个关节,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在关节囊及囊里面和外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