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分析复习题及参考答案_第1页
公共政策分析复习题及参考答案_第2页
公共政策分析复习题及参考答案_第3页
公共政策分析复习题及参考答案_第4页
公共政策分析复习题及参考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公共政策分析一、名词解释:1.公共政策激发机制2.政策执行客体3.公共政策学习4.公共政策工具5.政策调节6.公共危机决策7.实质性议程8.政策执行环境9.政策持续10.公共政策动力功效11.公共政策传输组织12.公共政策的正当性13.混合扫描模型14.政策方案设计15.政策的合理性16.公共政策执行主体17.政策方案评定18.政策替代19.政策原则20.麦考尔—韦伯模式二、简答题:1.公共政策决策有哪些原则?2.公共政策评定的原则有哪些?3.简要回答公共政策资源的类别。4.简要回答公共政策的目的构成。5.简要回答公共政策议程本质。6.简要回答政策终止的重要作用。7.公共政策有哪些特性?8.简要回答公共政策分析的构成要素。9.拟定公共政策目的应遵照哪些原则?10.公共政策变迁的动因重要有哪些?11.公共选择决策模型具体内容是什么?12.公共政策设计应遵照哪些原则?13.影响公共政策工具选择的因素有哪些?14.影响公共政策创新的因素哪些?三、叙述题:1.叙述公共政策决策的要素。2.叙述公共政策的功效。3.叙述公共政策分析的过程。4.叙述公共政策评定的作用。5.叙述公共政策目的的特点。6.叙述公共政策传输组织的功效。7.叙述公共政策工具选择时应注意的事项。8.叙述公共政策议程设立的激发机制由哪些因素构成。9.叙述公共政策方案优化选择的环节。10.叙述政策调节的形式。11.叙述公共政策学习的类型。12.叙述政策创新发展机制。13.叙述政策主体创新的内容。14.叙述政策持续的特点。15.叙述多源流理论发展模式。四、案例分析题:案例1:“限小”政策的终止:公共政策的方向性回归[新闻一]:备受争议的“限小”政策即将走向终止。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六部门联合发文,规定各地必须在3月底前取消对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在行驶线路方面的多个限制。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公安部、财政部、监察部、环保总局联合下发的文献规定:“各地不得以缓和交通拥堵等为由,对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采用交通管理限制方法;更新出租汽车车辆时,要在满足乘用功效的基础上,主动激励选用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近些年,中国某些地方针对小排量经济型汽车废气和噪声污染大、安全性不高、外形不够美观等问题出台限制性规定。在北京,排量1.0下列的汽车现在还不能上长安街和二、三环快速路。全国有22个省份80多个都市存在对小排量汽车的歧视政策。然而数据显示,随着油价不停上涨,低油耗、小排量汽车越来越受到消费者青睐,中国人去年上六个月购置的乘用车中大概三分之一是1.0下列的小排量汽车。在建设“节省社会”的大背景下,各地“限小”政策日益显得尴尬。除划定“解限”时间表外,六部门在联合公布的《有关激励发展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的意见》中还表达,制订产业政策主动激励“低油耗、低排放、小排量、小型化、高动力性汽车的生产和投资”,涉及加大小排量汽车及其先进发动机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激励开发、生产柴油轿车和微型车,以及使用醇醚燃料、天然气、混合燃料、氢燃料等新型燃料的汽车。(资料来源:搜狐新闻)[新闻二]:上海是全国“限小”问题的焦点都市之一。上周三,上海市政府新闻讲话人焦扬初次公开证明,上海市开始取消有关“小排量汽车限行”的规定。以前,排量在1.2升下列的轿车、排量1.3升(含)下列且车身高度在1.5米(含)以上的小型面包车被严禁在上海高架道路上通行。2月15日,随着对高污染车辆限行的方法开始实施,上海高架各上匝道口上方高悬起“高峰时段严禁无环保标志车辆通行”的标志牌,而原本设立在高架上匝道的数十块“1300CC下列小面包车禁行”的标志则被撤下。焦扬表达,取消针对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在行驶线路和出租汽车运行等方面限制的规定,是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按照国家节能法律法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和节能中长久专项规划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而拟定的。(资料来源:中国财经报2006年2月27日)问题:你如何评价该案例?案例2:南京“瓜车新政”:政策试错与决策调适为了都市建设的需要,南京市人民政府根据制订的《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从6月20日至8月10日,一律严禁拖拉机、三轮机动车运输瓜果进市区。此项政策的出台,即使初衷是为了提高都市品味,创立良好的都市环境,减少由于拖拉机、三轮汽车这些噪音巨大、通行速度缓慢的车辆在夏夜行驶时造成的噪音,以及杜绝因瓜车违反交通规则造成的事故,发明一种宁静、平安的夏天,但实施起来,却在损伤了广大瓜农的利益的同时,也给市民带了来不便,同时使政府陷入了尴尬,南京市及时作出了反映,对该项政策作出理解释和调试,使矛盾得到了缓和,公共政策的实现,首先,公共政策在制订时要充足占有信息,理解政策利害有关人的意见,权衡利弊;另首先,公共政策在执行时,政策执行者与受影响者之间要就目的或手段进行互相调试,谋求一种双方都能够接受的政策执行方式。6月20日,南京市开始执行2004年5月1日所制订的《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确规定全天候严禁三轮汽车、拖拉机、低速货运汽车驶入都市中心区,实施机动货车替代运输。此规定开始实施的第一天产生的sideeffect(负效应)就超出了政府的预料,据媒体报道,当天凌晨,在南京长江大桥浦珠路入桥口处,停了300多辆拖拉机和农用三轮机动车,以致其它上桥车辆无法通行,这些车辆都是被挡在城外的运输西瓜的车,进不了城,临时雇佣机动货车运瓜进城,不仅成本增加,并且,即使改用了货运汽车,也只能在每日20时30分至次日7时在规定区域内行驶。返回出产地又必然会血本无规,无奈下瓜农们只得就地以低价把瓜卖给瓜贩,600多个瓜摊绵延宁丹公里两公里,严重妨碍了交通的正常通行,以此同时,由于进城的瓜农少,西瓜的价格也比前几天上涨了两三毛钱。据南京市民的反映,“以前在窗口上叫一声就会有瓜农送瓜上门,现在得跑去超市买,不仅价格要高某些,一种瓜十来斤,拿回家得费不少力气。”这项政策遭到了社会各个方面的批评,并使得政府陷入了尴尬,在压力下,南京市六部门联合,召开了新闻通气会,对“运瓜新政”予以解释,事实上是进行了某些调节,该政策引发的矛盾,得到了缓和。问题:运用公共政策的有关知识阐释一下该案例。案例3:农民工:游走在都市的边沿徘徊在边沿的“尊严”4月11日,38名农民工带着36件行李在长春火车站前乘上了一辆225路公交车,这引发了已经先上车的乘客长春市民刘某的不满。据225路车司机冯金回想,刘某先从车的后门自行下了车,后又走到前门再次上车,规定司机退还车票钱,遭到回绝,冯金向刘某解释说,这是公司的规定,由于该车是自动售票,司机不能收钱,因此无法当时退票,刘某只得作罢,并在半路下了车。下车后刘某立刻向冯金所在的车队进行了投诉。刘某的投诉理由是他觉得“这趟车拉了太多农民工,又带着行李,太脏、身上有味,规定退票却没得到司机同意”。此后刘先生还向本地一家媒体打了热线电话投诉,他的投诉理由是:“这样一车农民工,带着大包小裹的,把整个公交车塞得满满的,让乘客上下都难……”而据司机冯金说,38名农民工上车后全部补交了行李车票,并且行李都是靠边寄存,并未挡住乘客在车厢内的通道。一路上,这批农民始终都没吭声。一名来自吉林省公主岭市的农民工冯宪海也反映说,他曾碰到过两三回下班晚赶公交车时,有空座司机也不让他们坐的状况。都市:想说爱你不容易安徽省太和县农民工冯俊岩一家到天津打工,终究能带来多少收入,能存下养老钱吗?,他们的月收入也就3000元出头,一年4万多元。再来看看他的支出,每月房费750元,一年9000元,上级主管部门收取的摊位管理费,一种月固定是600元,加上执法部门的罚款,又要添上些,这样一年也是近8000块。他儿子费用最高——补习费、托管费、矿泉水费等,平均每天在20元左右。由于他没有天津户口,每年还要交500元借读费。另外一家人一种月大概要花上1300元左右,还不算每月120元的存车费和不时收到的假钱,预计一年下来也就落个两三千元。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农民工讨薪悲剧何时休一组数字令人揪心:现在,全国拖欠农民工工资已高达10亿元,建筑公司拖欠工资的比例高达72.2%,仅有6%的民工能准时领取工资。1月18日,乌鲁木齐,40多名农民工讨要工资时,遭到保安和最少20多个身份不明男子的追砍,造成其中12名农民工被不同程度砍伤。砍杀场面就犹如黑帮电影中的画面。12月8日,一川籍农民工为索要工资和工程款,爬上了工地的塔吊。通过协调,3000元工资结清,但工程款仍未支付,还被工头叫人打了。随即,该农民工揣着匕首,再找工头要钱,争执中将其砍伤。为了便于逃跑,劫持了工头的妻子。犯罪的不归路:新生代农民工的困惑与挣扎7月8日,来自广西的打工青年阿星,因被广东潮阳一工厂辞退,薪水欠发,一气之下杀了主管。而在此之前,这个15岁开始即在深圳的“广西砍手党”团伙里做饭炒菜的小伙子,却从没参加过“砍手党”的任何一件作案,他始终不乐意加入“砍手党”。18岁开始,他便离开“砍手党”团伙,为此离开老乡,到深圳、东莞、汕头等地做工。一种故意识远离犯罪的青年,却最后杀人,一时之间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阿星说,他15岁出来打工,历来都需要忍耐老板傲慢的眼光和苛刻的条件,他永远都不属于这个都市。(刘小年:《中国农民工的行为分析:政策过程的视角》,第9页)问题:本案例反映的重要问题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案例4:“罪犯改造行为规范”的终止与调节新《监狱服刑人员行为规范》彰显人性化色彩新华网北京4月27日电,将于5月1日起实施的新版27日的《北京晨报》报道,《监狱服刑人员行为规范》今年3月2日由司法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自今年5月1日起施行,1990年11月新旧规范首先在条数和字数上有很大区别。旧规范58条,新规范只有38条,从服刑人员的行为、生活、学习和劳动四个方面进行规范;旧规范3000多字,新规范只有1200多字。另外,新规范中用“服刑人员”替代“罪犯”的称呼、把旧规范中随处可见的“不准”、“不得”等带有训诫口吻的用语改为陈说式的指导性语言等细则,显出对服刑人员的尊重和平等。在对服刑人员装扮的规定上,旧规范规定,除一种月内出监的罪犯外,一律留寸发或光头,不准留胡须、长指甲;除有特殊生活习惯的少数民族罪犯外,女犯一律留齐耳短发,不得过颈,严格严禁罪犯烫发、染发、戴假发、涂指甲、抹口红、戴首饰等。新规范中,这些严禁性内容均被删除。现在,某些监狱已允许女服刑人员化淡妆,海口监狱和上海提篮桥监狱已不再强制服刑人员剃光头等。在对服刑人员生活习惯的规定上,旧规范规定罪犯阅读健康有益的书刊,按规定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还对收看电视和收听广播的姿势也做了具体的规定,规定罪犯在收看收听电视和广播时要坐姿端正、不准从事其它活动,不准闲谈走动,不准私自开闭、选台。另外,旧规范甚至对罪犯的睡觉和走路姿势也有严格规范,规定三名以上罪犯走路时要排成纵队或靠右侧行走。不得挽臂、搭肩、拉手和横排行进。听到就寝号令立刻按指定方向躺下,不准蒙头睡觉。而这些在新的规范中都不再出现,只规定服刑人员就寝时保持安静,不影响别人休息。在礼貌称谓方面,旧规范规定对担任领导职务的工作人员称呼职务,对职务不明的工作人员统称队长;新规范则对警察统称警官,对其别人员采用对应礼貌称谓。在对服刑人员的改造方面,以往的监狱改造更重视对罪犯的思想品德、劳动和行为等方面的规范,没有涉及服刑人员的心理健康。新的规范增加了对服刑人员心理矫正的内容。让服刑人员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成为新推出的系列人性化方法中很重要的一项。(资料来源:央视国际,2004年04月27日)读罢该案例,你有何感想?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公共政策激发机制:激发机制是触发机制。一种触发机制就是一种重要的事件(或整个事件),该事件把例行的日常问题转化成一种普遍的共有的、消极的公众反映。公众反映反过来成为政策问题的基础,而政策问题随之引发触发事件。当一种事件把一种消极状况催化为规定变化的政治压力时,就会因触发机制的持久性而发生性质变化。2.政策执行客体:政策执行客体又称政策目的群体或目的群体。政策目的群体是政策直接作用的对象。目的群体是公共政策直接作用的对象,一定的公共政策普通是以一定的公共团体作为政策诉求的对象。任何一项政策的制订和执行都离不开政策对象的理解和支持。政策能否成功,并不是政策制订者和执行者的一相情愿,它与目的群体有着直接的关系。3.公共政策学习:依赫克罗的观点,学习就是政府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对于新形势的反映。政策学习被视为一种由政策制订者进行的,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应对外部政策“环境”的变化的行为。当环境变化时,政策制订者要让其政策成功,就必须适应这种变化。4.公共政策工具:公共政策工具是指政府为实现公共政策目的所能采用的多个手段的总称。政策工具概念往往与政府工具、管理工具、治理工具、政府手段以及政策手段、政策机制等术语有关联。是公共政策主体在执行过程中为获得政策目的而采用的手段、技术或途径,是达成政策目的的手段。5.政策调节:政策调节,也就是在政策评定所获得的有关政策系统运行、特别是政策执行效果的反馈信息的基础上,对政策系统、政策方案、方案与目的之间的关系等各个方面进行修正、补充和发展,方便达成预期政策效果的一种政策行为。6.公共危机决策:公共危机决策也称为非常规决策,它是相对于常规决策而言的,是指决策问题不常出现,或者决策情景变化无常,难以事先规定解决方案和决策程序的决策,因而是一种非程序化决策。通俗地说,公共危机决策就是在有限的时间、资源、人力等约束条件下完毕应对危机的具体方法,即一旦出现预料之外的某种紧急状况,为了不错失良机,而打破常规、省去决策中的某些“繁文缛节”,以尽快的速度做出应急决策。7.实质性议程:实质性议程是引发了更具综合性关注和回应的议题,它的解决包含着最广泛与最具潜在爆炸性的公共政策议题。实质性议程的特性有:一是大量的公共资源的分派必须是利害攸关的;二是议题必须要引发公民和公共政策制订者的严重关注;三是议题必须包含重大变化的可能性。普通状况下,实质性议程大量来源于经济问题,社会问题也是它的一种越来越重要的来源。8.政策执行环境:政策执行环境是指政策执行过程置身其间的多个自然与社会因素的总和。自然因素如一种国家或地区的自然地理状况、面积大小、气候条件等,都有可能对政策执行过程产生影响。社会因素是指由人们及其活动所形成的,并与政策执行活动产生互相影响的多个社会因素,体现为社会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以及国际环境。9.政策持续:政策持续是指政策执行的状况在通过监测与评定之后,经推测已初步满足公众的需求、价值观与机会等,即政策方案的执行已基本达成预期目的,故可继续执行政策方案,不用修改政策问题、政策目的或执行人员及经费等的现象和过程。它是政策评定成果的解决方式之一,是政策系统各个要素均处“满意”状态的政策运动过程。10.公共政策的动力功效:公共政策的动力功效是指公共政策运用本身的资源优势和符号象征对国家管理和社会改造所含有的增进和推动的能力和作用。11.公共政策传输组织:公共政策传输组织是运用传输媒介如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宣传单、黑板报等对政策信息进行传输,从而影响政策主体和受众客体的组织。它是公共政策系统运行的重要辅助手段,是开展信息传输、进行政策动员、反映政策影响的重要中介。12.公共政策的正当性:公共政策的正当性重要是指公众对其的承认和接受程度,它以政治系统即制度的正当性为基础,没有制度的正当性,公共政策的正当性也就无从谈起。知名政策科学家查尔斯·琼斯认为,政策正当性的来源有四:一是法定的权力主体,通过法定的程序制订和执行政策;二是政策代表有关群体的利益规定和愿望;三是公民的遵法习惯;四是政府为贯彻政策所采用的强制性方法。13.混合扫描模型:混合扫描模型是由阿米泰·埃茨奥尼(AmitaiEtzioni)所提出。该模型的核心观点是,由于决策的范畴和影响是多个多样的,因此决策的本质便规定不同的政策过程。混合扫描模型认为,最适宜的决策包含快速地寻找选择的办法(“扫描”),然后通过具体的探索找到最有但愿的选择。混合扫描模型建立在对基本决定和增量决定或微小决定进行辨别的基础上。14.政策方案设计:政策方案设计,即构思多个实现政策目的的可供选择的可能性方案或备选方案。政策制订作为一种决策过程,是对多个解决问题的可能性途径和办法的选择过程。因此,方案设计是政策设计的中心环节,方案的可行、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政策的实施及其后果,是影响决策效能的核心环节。15.政策的合理性:政策的合理性是指政策本身所含有的因果联系。它涉及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政策与否针对客观的政策问题,反映了客观存在的现实状况,与否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如果政策背离理解决问题的初衷,没有反映客观存在的现实状况,那么政策就丧失了合理性。二是政策的执行与否含有现实可能性,与否含有能够解决这一政策问题的条件。无视现实的条件与可能,即使是再好的政策也无法有效实施。16.公共政策执行主体:公共政策执行主体是指负责组织贯彻公共政策目的、方法的人和组织,重要涉及国家和地方政策执行的行政机关、司法机关、被赋予执行权的其它公共权力机关以及供职于这些机关的公职人员。在我国国家行政体系中,除了上述机构的人员之外,绝大部分党的各级领导机关、领导者和其它享有执行权力的党的干部都是属于政策执行主体范畴。17.政策方案评定:政策方案评定是公共政策评定的首要环节,属于政策执行前评定的范畴,也称事前评定或预评定。普通来说,政策方案评定涉及价值评定、效果评定、风险评定和可行性评定,其中,可行性评定是政策方案评定的重点内容。18.政策替代:政策替代是政策终止中比较常见的方式。从形式上来看,它也是将原来的政策废弃,但与政策废止不同的是,废弃的政策和替代的政策所要解决的社会公共问题是相似的。即原先的政策或者不能解决这一政策问题,或者社会环境发生了变化,再沿用老政策已经不能解决新条件下的这一问题了。政策替代规定新制订出来付诸实施的政策与终止的政策之间有较强的持续性,两者要较好地衔接。19.政策原则:原则是一种规则或尺度,使用它能够把各个备选方案按照适宜的次序排列起来,并且能够计量各个备选方案的效果。政策原则是一种把政策目的、备选方案和政策效果联系起来的政策范畴或政策办法。政策原则十分重要,它直接影响我们对备选方案的选择和对效果的计量,在执行中还影响到对政策的评定。政策原则往往以人们追求的理性作为基础。20.麦考尔—韦伯模式:美国学者麦考尔与韦伯认为,政策分析的内容重要涉及对政策内容与政策过程的研究。政策内容研究涉及:“政策将要影响的特定目的或目的集合,盼望的特定事件的过程,选择的特定行动路线,提出的阐明意图的陈说,以及采用的特定行动。”政策过程研究涉及:“某些行动和互相影响,这些行动和互相影响造成了对一种最佳的特定政策内容作出权威性的最后选择”、以及“还涉及政策的实施成果及对政策的评价”。二、简答题:1.公共政策决策有哪些原则?(1)政治性与公共性原则(2)导向性与预见性原则(3)正当性与权威性原则(4)目的性与层次性原则(5)参加性与程序性原则(6)过程性与动态性原则(7)选择性与满意性原则(8)调节性与平衡性原则(9)功效性与可行性原则(10)稳定性与创新性原则2.公共政策评定的原则有哪些?(1)生产力原则(2)效益原则(3)效率原则(4)公正原则(5)政策回应度3.简要回答公共政策资源的类别。(1)人力资源。(2)物力资源。(3)财力资源。(4)制度资源。(5)权威资源。(6)信息资源。4.简要回答公共政策的目的构成。(1)效率(effciency)。(2)公平(equality)。(3)秩序(order)。(4)发展(development)。5.简要回答公共政策议程本质。公共政策议程实质是列入政府或其它社会主体讨论的问题清单。公共政策议程是公共政策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政府与社会之间存在特定的互动,人们要争夺公共官员的注意力,官员也要对问题进行筛选列表。公共政策议程在政策过程中有着重要地位。首先,公共政策议程是政策过程的第一环节;另首先,公共政策议程是政府对社会价值进行权威性配备的基础。因此,研究公共政策的人与制订公共政策的组织都需要认真讨论与解决与公共政策议程有关的问题。6.简要回答政策终止的重要作用。第一,有助于节省政策资源。及时地终止失效或无效的政策,就能够将人力、物力和财力组织配备到新政策实施上去,让有限政策资源发挥出更大的作用。第二,有助于提高政策绩效。公共管理部门要对社会公共领域实施最有效的管理,使公众的利益得到最公正的调节,不可能指望通过一两个政策的实施就能实现这一目的。它必须运用政策运行的周期性特性,不停地将绩效变得低下的旧政策适时地裁减、更换、废止,让新的政策发挥出效能。通过政策的这种周期性的循环,能够保持较高的政策绩效。第三,有助于增进政策优化。只有将无效的、过时的政策,通过废止、合并、分解、缩短,才干使政策系统不停地优化,从而更能与环境相适应,更加符合社会发展需要。6.福莱特思想在行政管理思想发展史上的地位是什么?第一,为早期正统行政管理理论向行为主义行政学说的转变架起了桥梁。第二,系统进一步研究了行政管理中人的问题。第三提出了全新的行政管理观念。第四,理论观点有待系统化。7.公共政策有哪些特性?(1)公共性(2)整体性(3)动态性(4)规范性(5)目的性(6)多样性8.简要回答公共政策分析的构成要素。(1)问题(2)目的(3)备选方案(4)政策效果(5)政策原则(6)政策模型(7)政治可行性9.拟定公共政策目的应遵照哪些原则?第一,重视目的的针对性。政策目的要针对实际问题,切中政策问题的要害。第二,重视目的的可行性。普通来说,目的应含有先进性和合理性。既要高于现实水平,又必须是在现有条件下通过一定的努力能够实现的,即含有可行性。第三,重视目的的系统性。政策所要解决的总是经常是比较复杂的大问题,因而政策目的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目的的有机结合。第四,重视目的的规范性。政策目的必须符合一定的规范。第五,重视目的的具体性。政策目的的语言体现必须明确、具体、清晰,政策目的应涉及实现目的的明确的时间期限,政策目的应有明确的约束条件和适应范畴。10.公共政策变迁的动因重要有哪些?(1)政策环境的变化。(2)政策主体(政府)的个人偏好。(3)公共政策失灵。(4)公共政策执行的无效率。11.公共选择决策模型具体内容是什么?公共选择决策模型重要涉及下列几个方面:第一,不管是决策者还是投票者,都是在自利动机的引导下选择对其最为有利的行动方案。第二,决策活动中的每一种角色都是“经济人”。第三,交易性决策活动带来的后果是造成“政府失败”,涉及政府公共决策失误、政府机构工作低效率、政府扩张以及.政府寻租活动。第四,必须变化选民需求显示不充足的状况以更新决策方式。由于决策者与选民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造成行政决策往往被某一特殊利益团体操纵而成为他们谋利的工具。因此,采用新的决策方式以变化选民需求显示不充足的状况,使政治家、官员的决策与选民两者之间的理性偏好达成较为靠近的程度。12.公共政策设计应遵照哪些原则?(1)公正性原则(2)普惠性原则(3)协调性原则(4)可行性原则(5)持续性原则13.影响公共政策工具选择的因素有哪些?第一,政策工具本身的特性。第二,政策目的。第三,社会环境。第四,执政党。第五,资源因素。第六,意识形态。14.影响公共政策创新的因素哪些?(1)制度安排(2)政策资源(3)途径依赖(4)利益集团益集团三、叙述题:1.叙述公共政策决策的要素:(1)目的要素:任何公共政策都是针对一定的社会公共问题而制订、执行的,因此在决策活动中,必须要明确政策目的,而这种以拟定的政策目的展开公共决策的决策意识在公共政策过程中则是须臾不可或缺的。决策目的的拟定对随之产生的政策议程、政策选择、政策执行以及物质配备与保障等方面都有重大影响。由于政策领域是极为广泛复杂的,因而政策目的应立基于公共利益的保障和发展,为公共福利的增进服务。(2)主体要素:政策主体是直接或间接地参加政策制订、执行、评定和监控的个人、团体或组织。普通而言,政策主体要素涉及官方政策活动者与非官方政策活动者,他们对于公共议程的发展、政府议程的推动、决策信息的分析把握、政策方案的设计与选择、政策工具的鉴别以及再决策等公共政策活动均含有重大影响。公共决策过程本质上是一种政治过程,政策主体通过政治过程决定资源在不同公共物品之间的配备或决定全社会价值、利益在不同阶层、团体或个人之间的分派。(3)工具要素:政策工具又称治理工具或政策工具。作为公共管理办法和技术论域,其核心是关注如何将政策意图转变未管理行为,将政策抱负转变为政策现实。基本的政府工具或政策工具能够分为市场化工具、工商管理技术和社会化手段三类。其中,市场化工具涉及民营化、用者付费、管制域放松管制、合同外包、内部市场等;工商技术涉及战略管理技术、绩效管理技术、顾客导向技术、目的管理技术、全方面质量管理技术、标杆管理技术和公司流程再造技术等;社会化手段则涉及社区治理、个人与家庭、志愿者组织、公私伙伴关系。(4)信息要素:决策信息收集整顿与分析与否到位关系导决策的成败。当代化、科学化的公共决策需要对决策信息的收集、整顿、储存和传递等活动精确、高效、快捷,确保决策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迅捷性是成功决策的根本要素。在当代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各类信息高度膨胀,其中不乏非精确性、错误、失真的信息。公共决策者应对作为决策根据的信息进行适度选择,对公共决策信息的公共价值进行分析,进而在数字化智能解决基础上实现公共决策信息的最优选择途径。2.叙述公共政策的功效:(1)导向功效:公共政策的导向功效是指政策能够引导人们行为和事务发展方向。从发挥效力的形式看,公共政策的导向功效分为直接导向功效和间接导向功效。从作用的成果形式来看,公共政策导向功效分为正导向功效和负导向功效。公共政策的导向功效具体体现以下:第一,统一思想。第二,确立目的。第三,因势利导。(2)制约功效:公共政策的制约功效是指政策能够对作用对象的行为与事务发展失范的控制和约束。制约功效所要达成的目的是制约、严禁政策制订者所不但愿的行为发生。公共政策制约功效是一种消极性功效。政策制约功效是公共政策规范性的重要体现形式。公共政策制约功效能够分为硬性制约功效和软性制约功效。(3)管理功效:公共政策的管理功效是指政策在其运行过程中应承当和可能承当的基本政策任务。其核心问题是要充足调动和发挥政策主客体服从政策的主动性和主动性。公共政策的管理功效重要体现在它的决策职能、计划职能、组织职能、控制职能以及协调职能上。(4)分派功效:公共政策的分派功效是指政策在一定时期内新发明出来的价值或体现这部分价值的利益在社会生活中进行分派的能力和作用。公共政策作为一种社会规范,它的一项基本功效就是调控多个社会关系及其整个社会组员的利益分派机制,它需要回答利益向谁分派、如何分派、为什么分派、需不需要再分派等一系列政策对象所关心的问题。(5)动力功效:公共政策的动力功效是指公共政策运用本身的资源优势和符号象征对国家管理和社会改造所含有的增进和推动的能力和作用。公共政策组合物质的、精神的、动力的多个要素,运用物质动力、精神动力和信息动力,发明出多个物质的或精神的新产品与行为,以不停地调节社会关系和满足不停发展的社会需要。政策的物质动力重要是政策运用物质刺激、奖金激励等手段所体现出来的效力;政策的精神动力重要是政策运用精神信仰、精神激励等手段所体现出来的效力;政策的信息动力重要是政策运用大众传媒等多个信息杠杆作用所体现出来的效力。(6)准法律功效:公共政策的准法律功效是指政策作为一种社会规范起到了指导、补充甚至替代法律的功效。政策作为一种社会规范,与道德规范、法律规范同样,是对作用对象的观念和行为进行的约束和限定的规范形式。任何时代、任何国家制订和实施法律,都必然地要以一定的政策作指导;任何法律由于不可能对现实生活做出尽善尽美的规定而在其实施过程中必须以政策作补充;当法律出现缺位或过时又要以政策作为替代。3.叙述公共政策分析的过程:(1)阐释目的:阐释目的是政策分析过程中核心的下一步。只有对的地阐释目的,才干确保整个分析过程的对的进行。阐释目的的工作涉及:分析有关问题和争论点;搞清这些争论的来龙去脉;阐明目的;发现起作用的重要因素以及获得对它们之间关系的初步认识。(2)寻找方案:备选方案是实现政策目的的方法和工具,政策分析的第二步就是寻找备选方案。在这个阶段,分析人员必须广泛收集信息,不停寻找多个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这个过程的工作涉及:根据政策目的,搜寻、设计出可能的备选方案,涉及对已有方案的整顿,在此基础上,收集与方案有关的资料和数据,并进行分析。寻找备选方案的途径涉及决策者和其它专家两个途径。(3)预测效果:预测效果的工作涉及:根据备选方案的内容和性质,以及方案实施的环境和条件,对方案的效果作出预计。奥拉夫•赫尔黙认为预测应当分为下列几步:一是审查备选方案,预计会出现的状况并预计其出现的概率;二是研究备选方案之间可能出现的互相影响,拟定某种可能控制因素,并预计其控制范畴;三是在多个可能出现的状况中作出优先选择分析,并预计多个干预条件的变化对有关概念的影响;四是展示分析成果,并从中导出可能的行动方案的效果。(4)构造模型:构造模型的目的是为了对政策方案的效果作出预测,模型办法本身也是一种预测办法,并且只有在预测的指导下,才干构造出适宜的模型。构造模型的工作涉及:构造一种或多个有关政策系统及其环境的模型;根据模型,对政策系统的操作进行分析,并对政策系统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性能作出预计。(5)评定方案:评定方案的工作涉及:选择一定的(一种或多个)原则,把多个备选方案按照优先次序排列起来,使决策者更容易作出选择。评定方案是在前一阶段的构造模型和预测效果的基础上进行的,只有对备选方案的效果作出预测,才干比较多个方案;只有比较多个方案,才干排列这些方案。4.叙述公共政策评定的作用:第一,政策评定是检查政策效果的基本途径。一项政策在出台前通过了长久酝酿、多方论证,并不能确保它必然会较好地解决原先的政策问题,获得预期的效果。政策执行后终究与否达成了预期目的,获得了如何的效果,有时候并不是一目了然的,表面的观察与实际的状况可能存在很大误差,为了避免政策实施的盲目性,就有必要及时地对政策效果进行调查、分析和判断。第二,政策评定是决定政策将来走向的重要根据。政策在执行后来,其发展走向能够分为三种,一是延续,即继续执行原政策;二是调节,即在执行过程中,政策问题或环境发生变化,原来的政策已明显不适应新的政策状况,或在实践中发现政策方案存在不完善之处,那么我们必须对原有政策进行调节;三是终止,即完全终止原来的政策。无论采用哪种走向,我们都不能只凭想固然,必须做到有理有据,而道理和根据的获得则依赖于对政策执行效果进行的全方面系统的分析和科学合理的评定。第三,政策评定是合理配备政策资源的基础工作。政府的政策资源是有限的,而政府部门却往往需要同时实施多项政策,因此必须首先明确各项政策要素的价值,拟定资源投入的优先次序和比例,以谋求较优的资源配备方案,推动政策活动高效优质进行。政策评定的实施正是出于这样的目的。它首先能够使决策者从整体和全局角度出发,使有限的资源产生更大的效益;另首先能够避免因过多考虑局部利益所带来的资源过分投入。第四,政策评定有助于增进政策制订的科学化。公共政策的制订与实施是政府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实践证明,随着社会条件的不停变化和政府活动的日益复杂,那种经验式的、缺少跟踪和反馈、盼望一劳永逸的决策模式已经不适应当今的社会环境。政策评定正是使决策迈向科学化的必由之路。要建立科学的决策模式就必须大力加强制度建设,完善政策程序,做好政策评定,提高政策质量。5.叙述公共政策目的的特点:首先,公共政策目的含有多重性。从横向来考察,公共政策有显性目的与隐性目的之分,有重要目的与次要目的之分,有定性目的与定量目的之分等;从纵向来考察公共政策有总目的、子目的、孙目的之分,有最高目的、中档目的、最低目的之分,有长久目的、短期目的之分等。因此,现实的公共政策目的是多重的,而非单一的。另首先,公共政策目的含有动态性。从公共政策系统内部来看,公共政策过程就是从政策目的的拟定到政策目的的实现,再到政策目的的评定过程;从公共政策目的的外部影响因素来看,公共政策目的面对日益复杂、千变万化的公共事务管理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它必须规定含有弹性、必须对多变的外界环境做出辉映,因而它可能要作某些修改或调节。再次,公共政策目的含有激励性。公共政策目的的具体化和明确化能够使组织行为走向统一协调,实现系统理论所揭示的“整体不小于部分之和”的目的。政策目的能将组织和组织之间协调起来,能将组织成就和个人需要结合起来,能充足地调动政策参加者的主动性。最后,公共政策目的含有可考核性。公共政策目的的设立可觉得组织任务完毕提供一种统一的工作原则,能够对公共政策的制订、执行、评定的工作绩效进行考核和评价。6.叙述公共政策传输组织的功效:一是政策咨询功效。传输组织能够及时理解社会内部以及外部环境的状况和变化,并作一定分析和判断,把信息传递给政策决策机构和特定的社会组员,供决策者参考和选择。同时,传输组织还成为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利益集团以及政府与公众之间协商对话的重要渠道。二是政策动员功效。传输组织承当政策信息传递者的重要角色,向公众宣传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领域的各项重要政策,使公众能够尽快而又精确地知晓政策。同时,为了使公众对政策进行理解和阐释,它不停地进行政策教育。政府和社会的政治领导力量也需要通过传输组织动员、说服、激励、鼓舞社会组员,引导和动员他们实现公共政策目的。三是政策批评功效。传输组织的批评和所起的作用是多个多样的,重要有下列几个:(1)政策批评能够作为一种宣传手法,以支持为基调用批评作陪衬;(2)为变化政策制造舆论;(3)可对某些政策问题起救急、治标的作用;(4)批评官吏违法行为能够是政治斗争手段,但也能够收到维护法制之效。四是政策反馈功效。传输组织及从业人员通过现场采访、实地调查等形式,理解公共政策的执行状况和公众的满意状况,从而对公共政策进行监测和评定,大大提高公共政策的效果和效益。7.叙述公共政策工具选择时应注意的事项。(1)多个政策工具都有其优点,也各有其缺点,并无绝对的优劣。(2)在选择政策工具的时候,公共利益是基本的出发点。(3)政策工具的选择必须是理性的,并且必须以多元理性为基础。(4)在选择和评定不同政策工具的时候,其原则也应当是多元的。重要的原则应当涉及效果、效率、充足、公平与回应等等。(5)政策工具的选择必须考虑到多元利害关系人,进行多元利害关系人分析。(6)不同政策工具的效果取决于多个因素,并不完全取决于政策工具本身。(7)在当代社会,公共问题的复杂性,使得任何单一的政策工具都局限性以完全解决某一公共问题。8.叙述公共政策议程设立的激发机制由哪些因素构成。一是需要或利益。人的行为都是在内在的需要驱使下开展的。这种需要外化则是社会生活中具体的利益,主体的需要与利益是政策问题向公共政策议程转化的动力。二是认识或文化。认识是人的行为的先导。这种认识作为宏观的构造就是社会文化。公共政策议程的发展,必然具体地是受参加者的认识引导的,又宏观地受到外部文化或气候的影响。三是政策或制度。人在社会中生活,因此,必然要有规则。现存政策与制度是一种框架,约束着问题的建构与问题的解决。四是关系或权力。在一种分化的社会里,人们之间的地位并不是平等的,人们占有的资源也有多寡之分,因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大小,参加公共政策议程建构的现实机会也有区别。这样不同人与组织围绕公共政策议程的设立转,就会有公共政策议程的有关过程的展开。这是公共政策议程发展的核心。五是情境或环境。人作为一种社会实践者,现有内在的需要与利益诉求,有认识与文化的引导,也有外在的社会制度与社会关系等作为背景。全部这些都通过人的行为的场域统一起来。这种场域涉及直接的情境,以及作为背景的普通环境。它们提供了公共政策议程发展的地点。9.叙述公共政策方案优化选择的环节:(1)公共政策方案的评定公共政策方案优化选择过程中,政策方案的评定是方案择优的前提。所谓政策方案的评定,就是对全部制订出的政策方案进行全方面的评价。由于这种评定活动发生于政策执行之前,因此带有一种预测分析的性质。政策设计者运用所获得的有关信息资料,对每一种政策方案的收益、成本以及可能碰到的多个问题进行预测,就方案的可靠性、可行性和绩效等方面进行评定,并且阐明各个方案的优缺点。(2)公共政策方案的择优政策方案的择优就是在若干通过评定的可行性方案中,选择最佳方案的过程。选择在择优过程中,如果多个政策方案优劣明显,择优就比较容易进行,但是,由于政策问题的复杂性,多个有关因素诸多,因此制订出的多个政策方案往往是互有利弊,很难一下子分别优劣。因此,在实际择优的过程中,必须根据政策设计的原则,运用科学的程序和办法来进行评比。有时,择优还呈现出一种综合的过程,即以一种较好的政策方案为蓝本,吸取其它方案的优点,综合出一种新的、较为满意的政策方案。10.叙述政策调节的形式。=1\*GB2⑴政策的修正。这是对正式实施中和正在试行中的政策的具体内容、作用范畴所作的修改与订正。重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政策修改。即在保持原政策基本框架不变的状况下,对其部分内容、合用范畴及有关实施手段、技术所作出的改动;二是政策修订。即在保持原政策的基本框架不变前提下,对其内容、功效范畴进行的修改订正。其目的是为了使具体政策更为精确、完整。=2\*GB2⑵政策的增减。这是对执行中政策的内容、作用范畴和合用时间所作的缩小与扩充。其重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政策补充;二是政策删减。这两种方式的目的是为了拓呈现行政策的功效或者缩减现行政策的功效。=3\*GB2⑶政策的更新。这是实施中的现行政策所作的变革。政策更新普通是一种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出现重大变革的时期发生的政策调节形式,是用一种新的政策框架取代旧的政策框架。11.叙述公共政策学习的类型。内生学习。内生学习发生于小的、集中的政策网络;它的目的是学习政策背景或政策工具。这种学习能够称之为“吸取—教训”(lesson-drawing)型。这种类型的学习源自于正式的政策过程内部,并且对政策制订者在实现目的的努力中对使用何种办法或技术所做出的选择产生了影响。这些教训可能会根据政策过去的运作状况,关注政策循环中不同方面的实际建议。例如,哪些政策工具在哪些环境中成功了,而哪些失败了;或者哪些问题在议程设立过程中得到了支持,而哪些没有得到。外生学习。外生学习发生于广泛的政策社群,并且可能涉及到对问题的解读或者为解决这个问题而制订的政策目的的质疑。这种学习被称为社会学习(sociallearning)。它源自于政策过程外部,并且影响了政策制订者变更或变化社会的约束或能力。12.叙述政策创新发展机制。公共政策创新的发展机制(developmentmechanism)重要指三方面的含义。一是通过扩散和传输后的创新政策的初始设计或最初发动进一步延伸,出现创新政策群或政策创新域。二是对政策创新过程中的过渡性的政策设计加以去除。三是将不停出现的创新政策逐步规范化、构造化,特别是形成合理、优良的创新政策构造体系。从而确保政策创新的可持续进展。政策创新的发展机制是由创新政策制度化、创新政策调节、创新政策体系化、政策再创新等几个方面构成。在政策创新的发展机制功效中,合理、科学和巧妙地将单项的创新政策结合起来,形成高质量的创新政策构造是极其重要的。其中一种重要的环节是将创新性的政策设计加以合理的给合,从而将一种个单项政策创新变成服务于新体制的政策体系。13.叙述政策主体创新的内容。(1)不停优化政策主体的知识构造、培养政策主体的创新思维。知名的公共政策学家德罗尔曾经指出,在极端困难的处境中,若要提高制订改革政策的质量,需要加深和拓宽政治家的见解和知识。因此,只有不停优化政策主体的知识构造、加大政策主体的知识储藏才干避免决策中的“拍脑袋、拍桌子,拍屁股”的简朴决策模式。(2)不停拓宽公共政策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渠道,变化少数政治精英垄断政策议程的不合理状况。政府官员及其机构的本身偏好和自利行为以及利益集团的干扰,往往容易使得公共政策在制订和执行中偏离公共利益,成为为某一利益集团或少数人服务的工具,造成公共服务的变异。因此必须建立开放式的公共政策创新体制,就规定公共政策主体在政策问题界定、信息收集和意见征集等方面保持畅通的沟通渠道,激励各方面的利益主体从各个方面提出不同的意见规定,采用集体决策与民主协商的机制,综合权衡各方面的利益诉求,制订出对各利益主体造成最小影响的公共政策方案,从而使公共政策主体创新方略的选择与公众意愿相一致。(3)不停建立和完善有效的监督机制,避免公共政策主体的公权滥用。公共政策创新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公共政策主体运用民众赋予的公共权力对不适合现实社会的滞后的公共政策进行修整与完善的过程。公共政策主体在进行政策创新时,如果没有良好的监督机制进行约束,就容易出现公权滥用的现象。因此,应当发明条件建立和完善有效的监督机制,涉及拓宽社会监督渠道、强化监督手段、增强接受监督的自觉性以及加强内部的自我监督等。14.叙述政策持续的特点:=1\*GB2⑴稳定性。政策持续是政策稳定性的反映。政策稳定性是政策体系存在和运行的一种基本特性。它涉及两重含义:一是指一项在其有效时间内是处在稳定状态的,其政策目的、政策方法是不变的;二是指一项政策一旦形成,就处在相对稳定的运动状态,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其运动过程总是趋于一种方向,其整体状态能持续出现。显然,政策持续就是政策的相对稳定。政策在监测评定前后没什么不同,政策执行的任务仍是原班人马,人们对政策后果的盼望程度普通也比较低。=2\*GB2⑵关联性。在政策持续状态下,政策的目的、手段和效果等各个方面保持互相之间内在的连接和有机的联系,含有承继性、有关性和某种一致性。政策的目的、方法和环节之间没有矛盾,没有断然分开。政策方法和政策阶段之间的过渡都在同一种基本方向的制约之下。同时,政策持续也反映着政策利害关系人保持着原有利益格局,是互相内在关联的均衡博弈。这种完全合作状态下的博弈,正反映政策持续的关联性。=3\*GB2⑶有序性。政策有序性也是政策运行的状态特性,它是一项政策根据一定的秩序和方式构成整体构造并有规则地运动。政策在一定规则的范畴内,与政策环境之间不停保持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流,由无序走向有序、由低序走向高序并不停持续地向前发展。就某一政策过程来说,它是由一系列不同的环节、环节和阶段构成的。每一种阶段都有自己的相对独立和固定的目的与内容,政策持续就是有计划、分环节地推动政策的进程。=4\*GB2⑷动态性。政策持续是政策在“满意”状态之下的动态运行,它包含了稳定发展和灵活调节的内容。也就是说,政策时持续稳定并不是完全排斥政策的变动性。政策持续要和政策的灵活性结合在一起,对的地把握政策在一定时期内的状况,应付社会条件的发展变化给政策带来的多个冲击。政策的本身规定和政策环境的细微变化,都是政策持续过程中所考虑的既定问题,由于政策问题与没有完全解决的老问题亲密有关。因而政策的变化比较小,政策持续是一种内含潜在变化的动态过程。15.叙述多源流理论发展模式。多源流理论是美国知名政策学家金顿(Kingdon,JohnW)构建、试图解释议程受到被决策者注意或无视的因素的理论。作为这种理论的中心观点,是以政策之窗的形式揭示了公共政策议程设立的激发机制。(1)影响政策议程建立的因素政策议程的建立受问题、政策与政治三种源流的影响。首先是问题源流。政策制订者对哪些问题予以关注,取决于官员理解实际状况的办法和如何定义问题。另首先是政策源流。政策源流及不同意见主张的集合。意见主张需要通过多个方式的实验和检查,仅有少数能引发高度重视。第三是政治源流。政治源流是由国民情绪、压力集团的争夺行动、行政或立法上的换届等因素构成。国民情绪和政府的换届这两个因素的结合,会对议程产生最强有力的影响。(2)时间之窗时间之窗是一种核心时间点,是“提案支持者们推广其解决办法或吸引别人重视他们的特殊问题的机会。”在一种核心的时间点上,三大源流汇合到一起,问题就会被提上议事日程。这样的时间点称为政策之窗。它是由急迫的问题或是政治源流中的重大事件打开的,持续时间较短,某些能够预测,某些则无法预测。当政策之窗被打开的时候,政策公司家(Policyentrepreneurs),即那些乐意投入时间、精力、信誉、金钱以在能够预见的将来获得物质的、故意追寻的重大回报的人,必须快速抓住机会开始行动,否则就会失去机会,等待下一次机会的来临。(3)政策议程的建立多源流理论认为,议事日程是由政治源流中的事件、急迫性问题以及像当选官员那样明显的参加者所决定的。可供选择的政策方案的细化过程受政策源流中的选择过程的指导,也受有关政策领域内相对属于幕后参加的专家的影响。四、案例分析题:案例1:[解读]“限小”政策:公共政策的取向性错误所谓小排量汽车,普通是指排量在1.0升下列的微型机动车。小排量汽车的使用者多为社会的中低收入者,他们所占有的社会资源有限,对“限小”政策的抵触能力亦是有限,政策执行的成本不高,对于政府有关部门而言,采用这一政策无疑成了最佳选择。“限小”政策的推行是一种基于政府本身视角的错误取向,作为多元利益主体之一,政府也会谋求本身的利益的最大化,从而将公共政策异化为“私人政策”,事实上多个各样“限小”政策的出台,就是把公共政策异化为“私人政策”的体现。都市的交通道路属于一种公共产品,固然亦是一种稀缺资源,使用者过多必然发生道路拥挤的状况,但这并不能构成限小政策的充足条件。交通拥挤不仅与车辆过多有关,还与都市的道路布局状况,都市的规模以及政府在居民消费中的引导状况有关。人为的提高政策门槛,将一部分人排除在道路的使用者之外,其实质是将道路这一公共物品异化为部分人的私有物品,严重违反社会公益的政策取向。政府管理的近视之症在地方政府中,普遍存在一种近视之症,体现为两个方面:其一是只看眼前,不管久远。现在,能源危机日益严重,油价的不段上扬使得经济实用的小排量汽车受到民众青睐,“限小”政策不仅漠视民众的需求,更与建设节省型社会的宗旨相违反。“限小”的最大好处就是减轻了对应管理部门的压力,其实质是管理者将部门利益凌驾于社会公益之上。其二是解决问题的邻近法则,即谋求达成目的地的近来距离。小排量汽车不是造成交通拥挤的因素,但是与其它的管理方法相比,“限小”却能获得直接性的效果,其时效性,成果的可预见性是其它的方法所无法比拟的,所谓立竿见影,并且对应的部门所需为之付出的成本亦是很小,自然受到了诸多地方的“眷顾”。然而,政策的颁布不是赛跑,能最快达成目的的却不一定是最佳的。并且,“限小”政策事实上并未解决交通拥挤问题,只但是制造了一种虚假的影像,通过压制部分群体的需求,以一部分人的利益换取另一部分人的利益而已。“限小”政策终止的制度之思由于那些体现国家产业政策和厉行节省的国策大都是以不具刚性的政策、意见、告知、规划等形式公布的,因而,当这些政策与地方政府所面临的棘手问题或者所关注的利益不一致时,其执行往往会大打折扣。这种政令不畅的问题在我国乃是普遍现象,造成中央诸多好的,深得民心的政策得不到有效贯彻。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办法应当从制度层面着手,不仅要提高地方违规的成本,提高政策规章的威慑力,让多个政策法令含有实际的可操作性,还应构建完善的利益体现、协调机制,予以民众制约政府的权力。案例2:[解读]从该项政策制订的过程来看,该政策的出台,并没有通过听证程序,这是数年来制度安排的一种惯性-无视农民主体的存在,都市里水电涨价,景点收费涨价时都进行听证,但是该项牵扯到农民,影响农民利益的政策却没有进行听证,由此可见该项政策出台并没有进行广泛的调查,充足理解利益当事人的意见,程序上也存在问题。从政策影响主体来看,本次被栏的车,多为外地车,由于外地瓜农不理解南京出台的这项规定,这凸显了地方政府的缺位问题,地方政府应当主动引导、协助瓜农,理解瓜农销售西瓜的流向,并及时向瓜农提供有关销售地的政策,避免瓜农驱车数百里,却吃闭门羹的事件的发生,并且应当在瓜农受到伤害时,出面为瓜农们交涉并寻找出路,但是到现在为止,并没有看到有哪一种地方的政府出面来解决这个问题。从政策执行过程中所作的调试来看,南京市在6月20日的“运瓜风波”后,于6月22日六部门联合召开了新闻通气会,事实上是对该项新政进行了某些调节,市容部门针对瓜果摊点管理出台了专门的《有关加强夏季瓜果市场管理的告知》,市容处将给瓜农发放“季瓜果摊临时设立卡”,凭借该卡瓜农今夏可进社区设摊,浦口区政府针对机动货车替代拖拉机、农用车运输西瓜进城后,增加瓜农运输成本的状况,将对改用机动货车运输的瓜农予以一定经济补贴,交管部门规定,今年6月20日至8月10日期间,严禁运输瓜果的拖拉机、农用三轮车通行,但是机动货车、低速货车(四轮农用车)每天20:30至次日7:00能够进城,从起,全方面严禁运输瓜果的拖拉机、农用车进城,全部实施机动货车替代运输,这些举措,对新政的实施是有主动意义的。公共政策要有一定的持续性和稳定性,要考虑与原有政策的衔接和过渡,避免朝令夕改,大起大落,影响社会稳定。在进行政策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