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心拉伸实验_第1页
偏心拉伸实验_第2页
偏心拉伸实验_第3页
偏心拉伸实验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RbRa四、试验原理影CD图2-2RbRa四、试验原理影CD图2-2仪器读数互相抵销;应变符号相异时,仪器读数绝对值是两者绝对值之和。相对两臂应变符由电测原理知:8=8-8+8-8du1234I-7)式中du为仪器读数。从此式看出:相邻两臂应变符号相同时,图2-1实验二偏心拉伸实验一、实验目的1.测定偏心拉伸试样材料的弹性模量E。2•测定偏心拉伸试样的偏心距e。3.学习组合载荷作用下由内力产生的应变成份分别单独测量的方法。二、设备和仪器(同§7)三、试样采用图2-1所示的铝合金偏心拉伸试样,Ra和Rb为沿应变方向粘贴的应变片,另外有两枚粘贴在与试样材质相同但不受载荷的铝块上的应变片,供全桥测量时组桥之用。尺寸b=24mm,t=5mm。号相同时,仪器读数绝对值是两者绝对值之和;应变符号相异时,仪器读数互相抵销。此性质称为电桥的加减特性。利用此特性,采取适当的布片和组桥,可以将组合载荷作用下各内力产生的应变成份分别单独测量出来,且减少误差,提高测量精度。从而计算出相应的应力和内力。——这就是所谓内力素测定。图2-3图2-1中Ra和Rb的应变均由拉伸和弯曲两种应变成份组成,即图2-3(a)(b)8=8+8(a)(b)aFM8=8-8bFM88式中F和M分别为拉伸和弯曲应变的绝对值。若如图2-2组桥,则由(1-7)、(a)和(b)式得=8+8=28duabF若如图2-3组桥,则由(1-7)、(a)和(b)式得=8-8=28duabM通常将仪器读出的应变值与待测应变值之比称为桥臂系数。故上述两种组桥方法的桥臂系数均为2。为了测定弹性模量E,可如图2-2组桥,并等增量加载,即Fi=Fo+八AF(i=1,2, ,5)F F .…末级载荷5不应使材料超出弹性范围。初载荷0时应变仪调零,每级加载后记录仪器读数pdui,用最小二乘法计算出弹性模量E:a-AF

bt工i2i=1 工ipduii=12-1)式中a为桥臂系数。为了测定偏心距e,可如图2-3组桥。初载荷F0时应变仪调平衡,载荷增加AF'后。p记录仪器读数du。据胡克定律得弯曲应力为:c—Ep—E: du(c)MMaMafec— —(d)MWWzz由(c)及(d)式得EWPe—z•du2-2)AF' a2-2)五、试验步骤1.试验台换上拉伸夹具,安装试样2.力传感器接线、设置参数:将力传感器的黄、兰、红和白四根引线依次接在0通道的A、B、C和D端。载荷校正系数为2.72,载荷限值设置1550N。3.测弹性模量E按图2-2将有关应变片接入所选通道(注意:B、B'间短接片应脱开);对所选通道设置参数(桥路形式应与桥路接线一致,即全桥一一代号0。应变片灵敏系数K=2.23、应变片电阻R=120Q);未加载时平衡测力通道和所选测应变通道电桥,然后转入测量状态。每增p加载荷300N,记录应变读数dui,共加载五级,然后卸载。再重复测量,共测三次。数据列表记录。4.测偏心距e按图2-3将有关应变片接入所选通道(注意:B、B'间短接片应脱开)。对所选通道设p置参数。未加载时平衡测力通道和所选测应变通道电桥。加载荷1500N后,记录应变du,然后卸载。再重复测量,共测三次。数据列表记录。5.卸载。试验台和仪器回复原状。五、试验结果处理1•计算弹性模量E

,5)将三组数据参考表2-1作初步处理,从中找出线性关系最好的一组。再用这组数据按,5)iiAF(N)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8(M)duiAs(卩8)dui8 (陆)duiAs (卩8)dui8(卩8)duiAs (”8)duio00/0/0/1300260039004120051500公式(2-1)计算E。计算步骤列表示出(参考表2-2)表2-1弹性模量E数据列表注:As =£ —8 (i=1,2,duiduidui—1表2-2弹性模量E数据处理列表…b=24mm t=5mm AF=300N a=2i8 (”8)duii2i8 (”8)dui12345工/2.计算偏心距e将三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