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残疾人社会工作_第1页
第七章 残疾人社会工作_第2页
第七章 残疾人社会工作_第3页
第七章 残疾人社会工作_第4页
第七章 残疾人社会工作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

残疾人社会工作第一节

残疾人社会工作概述一、残疾的定义和残疾人的分类(一)残疾的定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二条对残疾人的定义:

“残疾人是指在心

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

能力的人。残疾人包括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

多重残疾和其他残疾的人。残疾标准由国务院规定。”1982年,联合国发布的《关于残疾人的世界行动纲领》中指出,残疾人是由于心理上、

生理上或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或功能的任何异常或丧失的缺陷导致缺乏作为健全人以正常

方式从事某种正常活动能力的人;与其相应的障碍是指某人由于缺陷或残疾而处于某种不利

地位,以致限制或阻碍该人发挥按其年龄、性别、社会与文化等因素应能发挥的正常功能。

由此可以看出,联合国非常重视残疾人社会功能的康复和残疾预防。(二)残疾人的分类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及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我国残疾人分为视力残疾、听力

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和多重残疾等7类。(一)残疾人权利和基本需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和《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

文化生活权、社会福利权和环境友好权。1.康复权残疾人康复权是其获得良好生活质量的前提条件,也是残疾人“独立生活”的重要保证。

残疾康复水平的差异性直接决定了其未来生活质量的差异性。各级政府和部门要为残疾人康

复创造条件,完善社会化康复服务网络,逐步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对

贫困残疾人实施康复救助。2.教育权残疾人教育权是实现其就业和社会参与的重要保障,不仅要保障残疾人接受教育的平

等机会,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而且要保障残疾人接受教育过程的平等性,全面推进“完全

接纳”教育;完善残疾人教育服务体系,不断提高残疾人受教育水平。3.劳动权残疾人劳动权是社会参与的最重要方面,能够充分展现残疾人“自我生命意义”和“奉

献社会”的功能,但残疾人有特殊身心障碍,需要特殊的就业保护政策,整个社会要为残疾

人劳动就业创造条件,促进残疾人的各种就业形式的发展。4.文化生活权残疾人文化生活权是残疾人拥有平等参与各种文化、体育和娱乐的权利。

一方面要丰富残疾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是残疾人权益保障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要通过残疾人文化生活权

的确认,来展现残疾人积极向上的生活状态,构建残疾人和“健全人”之间共融共享的文化。5.社会福利权残疾人社会福利权是指享有各种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的权利,尤其是在出现“即时性”

困难时获得有效社会帮助,主要包括残疾人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社会供养与公共服务等

6.环境友好权残疾人环境友好权主要指残疾人享有平等社会生活的无障碍的权利,消除社会性环境中阻碍残疾人参与的“物化”因素。加快推进无障碍建设,方便残疾人生活,这主要包括物理环境(各类建筑物、道路和交通设施等)的无障碍、信息交流环境无障碍、公共服务无障

碍和政治参与无障碍等。逐步推进残疾人家居环境无障碍建设和改造。(二)残疾人面临的主要问题残疾人问题实质上是残疾人平等的公民权得不到实现的问题。(1)物质层面的困难。包括经济困难、住房困难、医疗困难等。(2)精神层面的困难。主要是指残疾人在心理上的压力感。传统中国文化的孽缘论和

“污名化”的残疾文化对残疾人及其家庭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导致残疾人及其家庭成员情

感变化和心理负担,并在社会支持系统等方面陷入困境,也包括残疾人家庭的长期照顾者所

常感到的孤独感、焦虑感和无奈感等。(3)社会交往的困难。由于在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弱势直接导致其社会交往的困境,

社会参与机会少,甚至有时候不得不放弃参与;婚恋困难。三、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定义及特点(一)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定义残疾人社会工作指在社会福利制度框架下,社会工作者秉承利他主义的宗旨,运用社

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方法,帮助残疾人进行能力建设并克服自身缺陷的局限性,构建社会性支

持系统并克服各种环境障碍,使得残疾人能够全面融入社会生活,并提升人类社会整体生活

质量的活动。(二)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特点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目标是尊重残疾人的公民权利,促进残疾人平等的社会参与,实现

残疾人体面工作和尊严生活,推动残疾人树立“自尊、自信、自强、自立”观念,全面提升

素质,使其为社会作出更大贡献构建“残疾友好”社会。1.理论视角的特殊性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理论视角主要包括残疾发生上的社会代价理论、残疾康复上的社区

照顾理论和残疾融合上的社会网络理论。(1)社会代价理论。该理论认为,残疾的发生是人类创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必然付

出的代价。无论是从人的自然属性还是社会属性来看,残疾和伤残都是与人类社会共存的。(2)社区照顾理论。该理论强调,残疾人是社会上的困难群体,需要通过社区照顾服

务提供在社区的正式服务与非正式服务。提升残疾人“独立生活”能力。(3)社会网络理论。该理论从系统论角度来分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强调社会工作者

与服务对象之间应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2.功能发挥的特殊性(1)微观层面,主要是针对残疾人个体的微观服务。包括为残疾人提供直接的物质性帮助;为残疾人提供能力建设的支持服务。(2)中观层面,主要涉及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组织层面。包括推动残疾人组织和为残疾人服务的社会组织的发育;推动社区性残疾人社会支持系统的发育。(3)宏观层面,涉及政府政策和社会文化的变迁。包括推进残疾人社会政策的变迁;增加社会资本,形成“亲和力”的残疾人文化。3.实务前提的特殊性残疾人是人类社会中一个较大群体,由于其自身缺陷和社会环境阻碍,常常无法获得

平等发展机会,使其在社会生活中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由于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也直接导致了

残疾人社会工作实务前提的特殊性,包括残疾人社会工作服务更加注重残疾病患应该得到长

期的照料;更注重社会资源的整合,更重要的是激发残疾人及其家庭成员的潜能;更注重挖掘服务对象的优势和能力,强调潜能的发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意见,将社会工作纳入我国残

疾人服务体系,不仅推动了我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我国残疾人社会工作专业

发展。

一是形成了专业的价值理念。二是探索并发展出更为独特的优势服务模式。三是初步

建构了残疾人社会工作理论体系。四是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服务程序和规范。五是初步形成了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服务范畴和领域。第二节

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一)残疾人社会工作服务理念变迁目前,社会对残疾的理解已经从主要归因于“个体和家庭”的个体模型转向更加重视“人

与环境互动”的社会模式。社会模型强调在多元化的社会中,

“标准和隔离”是丧失“人性”

的表现,不是个体患有残疾,而是社会环境导致了残疾,社会应为了适应个体的需要而改变。

社会环境包括人为环境、社会价值观、社会机构、社会个体和残疾人文化等。这种主导性理论的变化,促使人们反思和理解传统的残疾人观念存在的几大误区:1.防止把导致残疾的原因归诸个体的生理性因素或道德层面的缺失。2.防止把残疾人个体的问题“普适化”。3.防止把残疾人简单地看作社会的“受害者”。4.防止把残疾人看作“理所当然”需要帮助和社会支持的人。(二)残疾人社会工作服务模式变迁国际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发展越来越朝着专业化和职业化方向发展,残疾人社会工作的

发展正在经历从“医学治疗模式”向“社会康复模式”的转变。1.残疾人社会工作理论层面的转型(1)在致残原因的理论分析上,从个人责任理论转向社会责任理论。(2)在残疾现象的理论分析上,从社会标签理论向社会照顾理论转变。2.残疾人社会工作方法层面的转型(1)在工作方法的理念分析上,残疾人社会工作正在实现由供养理论向回归社会理论

(2)在直接介入模式的理论分析上,由单一的个案模式向综合服务模式转变。(一)本土化视野下的残疾人社会工作服务1.确立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新理念。2.进一步完善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框架。3.实现残疾人工作机制的创新,构建网格化的服务模式。4.加强残疾人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组织和人才队伍建设。5.构建全社会“友善”的残疾人价值观。(二)政策层面: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的政策体系1.残疾人社会保护政策体系建设。2.残疾人的民生权利和人身权利的法律确认和保障。3.实施发展残疾人事业的国家规划。(三)服务层面:残疾人康复服务残疾人社会工作主要包括教育康复、职业康复、社区康复三个方面。1.教育康复及其主要内容教育康复是针对在社区或机构中的婴幼儿、学龄前儿童和学龄期的青少年以及部分成

年人,其重点是从出生到学龄前的残疾婴幼儿和少年儿童的早期干预,以及义务教育阶段后

的与职业康复和就业安置等相关的教育工作。残疾人社会工作者和特殊教育的老师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残疾人社会工作在教育康

复中的主要内容包括:(1)针对残疾人群体①开展人与环境互动的教育。②针对不同残疾提供差异化的“补偿性”功能的训练。(2)针对残疾父母、监护人或家属等①要给予家庭照顾者以及家庭成员以心理支持,缓解精神压力。②普及残疾人教育康复的相关知识,同时提升照顾者的康复技巧。③帮助构建社区型社会支持系统,提升社区志愿者的服务质量。(3)针对社会组织、残疾人服务组织和各类爱心人士加大对从事残疾人服务的组织、志愿者团队和爱心人士的宣传、教育和培训,提升服务于残疾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2.职业康复及其主要内容职业康复是指通过一系列措施,稳定且合理地解决残疾人的就业问题,主要是提供职

业服务,如职业咨询、职业评估、\t"/content/23/0805/14/_blank"职业指导、职业训练和有选择地安置工作。职业康复重点

就是实现残疾人助人自助和奉献社会的价值。职业康复的流程包括:职业咨询、职业评估、职业培训、就业指导。3.社区康复及其主要内容(1)开展残疾的预防工作。(2)开展康复评定和建档工作。(3)开展具体的康复服务。第三节

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一)开展社区康复工作的有利条件1.社区建设工作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组成部分。2.社区中有配置较为合理的资源。3.在社区中残疾人可以得到方便、及时的康复服务。4.在社区中可因地制宜地为残疾人提供各种康复服务。(二)如何开展社区康复1.社区康复的原则①社会化的工作原则。②成本低、覆盖广的原则。③因地制宜的原则。④因陋就简的原则。⑤因势利导的原则。⑥康复对象及其家庭积极参与原则。2.社区康复的内容(1)开展残疾的预防。(2)开展康复评定。(3)开展全面康复服务。(一)社会康复的概念与内容社会康复的概念是:从社会的角度,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为残疾人创造一种适合其生存、

创造、发展、实现自身价值的环境,并使残疾人享受与健全人同等的权利,达到最终全面参

与社会生活的目的。具体而言,机构和社区中针对残疾人的社会康复方案包括5个方面的内容:1.协助康复医师正确地诊断、有效地医治。2.要考虑残疾人康复后应有的基本医疗设施。3.家庭照顾方案的实施。4.要与有关机构协调,开展一切必要的和可能的社会服务项目。5.提供社会工作的专业服务。(二)社会康复的措施1.协助政府机构制定法律、法规和各种政策来保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2.保障残疾人生存的权利。3.为残疾人自身的发展提供帮助。4.消除家庭中、社区里和社会上的物理性障碍。5.大力提倡和实现人道主义精神。6.组织残疾人与健全人一起参加社会文化、体育和娱乐活动。7.帮助残疾人实现经济自立,或提高其经济自立能力。8.鼓励和促进残疾人参与社会的政治生活,保障其政治权利。1.咨询:考虑到残疾与障碍对个体职业活动的影响和限制,要注意他们对其职业的适应能力。2.评估:评定残疾人的作业水平和适应职业的可能性。3.培训:就业前培训和上岗前培训。4.就业指导:目的在于帮助残障者选择职业、选择职业课程、介绍就业、提高职业效率。(一)特殊教育教育康复的主要对象是机构中和城乡社区的各类残疾人,也称为特殊教育。不仅在残

疾类型上有肢体、智力、听力、语言、视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