茹志鹃《百合花》阅读理解汇编及答案_第1页
茹志鹃《百合花》阅读理解汇编及答案_第2页
茹志鹃《百合花》阅读理解汇编及答案_第3页
茹志鹃《百合花》阅读理解汇编及答案_第4页
茹志鹃《百合花》阅读理解汇编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的开头写部队决定晚上总攻,借完被子后小通讯员赶回团部准备参加战斗,较详细地记叙了某战斗连在紧急情况下有条不紊的备战全过程。B.作者善用白描,文中“我们走进老乡的院子里”后的描写,使读者像一个见证者,站在近旁,听着屋子里的“响动”,看着通讯员“颇不服气”的样子。C.小通讯员为借被子向“我”求助时欲言又止;“我”向新媳妇解释后,她只是笑,却不说明第一次借被子时的情形,这两处“留白”都引发了读者联想。D.小说以“我”的视角叙事写人,不仅巧妙地在小通讯员和新媳妇之间穿针引线,而且将“借被”“献被”的情节天衣无缝地连接起来,使结构谨严有序。2.小说通过多种描写手法塑造了小通讯员这个充满人性美的革命战士形象,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3.试探究小说以第一人称“我”叙述故事,有什么作用?(6分)【参考答案】1.A(没有写备战的全过程)2.①动作描写。小通讯员没借到被子被“我”批评和在新媳妇手中接过被子的尴尬动作,都体现了革命战士憨厚朴实的纯朴美。②对话描写。小通讯员几次与“我”的对话都言之不尽,体现了单纯的年轻战士的纯真美。③行为描写。小通讯员将自己积攒的口粮留给我,体现了革命战士互相友爱的善良美。【答对2点即可。每点3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3.①“我”作为叙事的线索,串连起整个故事,使之成为一个整体,同时也推动了情节的发展;②“我”是小说中的“通讯员”和“新媳妇”的内心变化和性格丰富的见证者,使情境显得更为真切,拉近与读者的距离:③文中“我”从一个女性的角度来反映战争的残酷,使小说充满了抒情意味,更能凸显军民情深的小说主题。8.下列对原文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小说叙述了宏大战争背景下发生的一个小故事,在政治主题之外,还表现了人情美、人性美,具有丰富的审美意蕴。B.男主人公本是一个稚气、腼腆的小通讯兵,却在残酷战争中成长为一个英勇无畏的革命战士,形象真实、立体、丰满。C.小说中描写的中秋的温馨场面与战争的残酷形成一种强烈的反差,使小通讯兵的牺牲更刺痛人心,增强了艺术张力。D.小说以第一人称讲述故事,通过“我”串联男女主人公形象、推动情节发展,并通过“我”的细腻感受,增强了抒情性。9.文中划线部分描写新媳妇从“笑”到“不笑”再到“笑”的神态变化,反映了她怎样的心理?请简要分析。10.小说中两次写到新媳妇要为通讯员补肩上的破洞,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答案】8.B“成长为一个英勇无畏的革命战士”错误,本文的男主人公本身具有稚气、腼腆和英勇无畏的两面,不是从“稚气、腼腆”成长为英勇无畏。9.第一处“笑”:=1\*GB3①她觉得小通讯兵的稚气、腼腆很可笑,②她对“我们”把她喊为“大嫂”觉得好笑。第二处“不笑了”:=1\*GB3①她内心充满了对共产党的敬意;②她内心允满着借与不借的矛盾。第三处“笑”:她觉得小通讯兵的慌张、腼腆很可爱。10.①人物形象上:第一处表现出新媳妇对小战士的喜爱,第二处表现她对小战士的敬意和对死者的尊重,两处都体现出小媳妇的淳朴和善良。②主旨上:体现出了战争年代的军民鱼水情和人性的善良。③情节上:前后情节形成照应。④艺术效果:先是想补没有补成,最后补成了,小通讯兵却牺牲了,前后对照,增强了小说的悲剧色彩。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百合花》是一篇将战争主题和人性审美意蕴巧妙结合的佳作,对战争的描写用笔俭省,而对通讯员、新媳妇则不惜笔墨,从中我们能体会作者的审美感受。B.“你去借吧!……老百姓死封建。……”表达通讯员因没借到被子而看不起新媳妇,也为他得知真相后自责埋下伏笔,两处省略号则勾勒出他不善言辞的窘态。C.小说中有不少意蕴丰富的意象,如“百合花”,一方面指被子上的百合花图案,预示新婚夫妻百年好合;另一方面又象征了年轻媳妇的朴实美丽与纯洁无瑕。D.“天边涌起一轮满月”的描写充满了诗情画意,它为人物活动提供了背景,对战斗的激烈残酷起到了反衬作用,同时对人物的思想情感美起到了正衬作用。8.小说的女主人公,不是姑娘,也不是大嫂,作者有意设定为新娘、新媳妇,有何妙处?请简要说明。(6分)9.独特的女性视角是小说的一个重要特点。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其艺术效果。(6分)7.答案:B【评分说明】本题共3分。选B给3分,其他选项不给分,两个选项及以上不给分。【解析】理解不当。通讯员的话表达的是没有借到被子的不满,他得知真相后也没有自责。8.参考答案:①突出“新”字,更易于体现女性之美,进而以之衬托年轻通讯员的高大形象。②能够突出那条白百合花被子的新与珍贵,更能表现她对革命的支持与对烈士的关爱,从而凸显其心灵之美。③能为借被子、给伤员擦拭污泥血迹等情节提供心理依据,使之更真实可信、生动感人。④更易于表现借被之难与帮忙之羞涩,从而反衬出军民之间的感情的圣洁美好,突出小说的主旨。9.参考答案:①女性观察细致,以其视角叙述故事,可更多地展现细节,增强情节的生动性,让人如临其境。②女性感觉敏锐,可更好地刻画人物形象。如通讯员的牢骚、新媳妇的羞涩,更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特点。③以女性视角描写战争,绕开激烈的战斗场面,从侧面突出战争的残酷,更能引发读者的想象。④可引导读者从女性的角度理解战争、理解人物,从而产生独特的感受,更好地把握内容和主题。18.请你以新媳妇的叙述视角,把下面的故事情节补充完成。(3分)两名战士来我家借被子--->①-->②--->我为小战士擦拭身子,缝好了他肩上的破洞--->③19.小说中对同一事物的细节描写多次出现,请你从文中找出一例,并分析其表达效果。(3分)20.这篇小说塑造了鲜活的人物形象,你最喜欢哪个人物?请结合具体内容说明理由。(3分)答案:18.答案示例:①我之前舍不得但后来还是借给了他们。②我到卫生所帮忙,看见了受伤的小战士③我把百合花的被子献给了小战士。评分:本题共3分,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得分。19.答案示例:示例一:借到被子时,描写被子“上面撒满了白色百合花”,后来写到新媳妇“把自己那条白色百合花的新被,铺在外面屋檐下的一块门板上”,最后写“我也看见那条枣红底色上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作者对百合花的被子进行多次的细节描写,使文章前后呼应,浑然一体,而且通过强调“百合花”这一事物,象征了军民之间纯洁美好的情谊。示例二:对通讯员给“我”开饭的馒头的两次描写,使文章前后呼应。同时第一次对馒头的描写表现了通讯员的细致和对同志的关心。第二次的描写表现了“我”痛失战友的悲痛心情。评分:本题共3分,找出具体内容进行分析2分,结构作用1分。20.答案示例:示例一:我最喜欢小战士。他枪筒里插着树枝、野菊花,把馒头给“我”,为保护担架队员英勇牺牲,这些可以看出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