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吕梁市曹家山中学2022年高二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山西省吕梁市曹家山中学2022年高二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山西省吕梁市曹家山中学2022年高二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山西省吕梁市曹家山中学2022年高二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山西省吕梁市曹家山中学2022年高二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省吕梁市曹家山中学2022年高二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面是几种物质的组成表,由表中所得结论错误的是

物质名称化学式相对分子质量水H2O18三聚氰胺C3H6N6126葡萄糖C6H12O6180胰岛素C254H377O75N65S6约5700人血红蛋白C3032H4816O812N780S8Fe4约64500A.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较大,是生物大分子B.蛋白质都含有C、H、O、N四种元素C.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D.三聚氰胺也是一种蛋白质参考答案:D2.用某红色溶液处理苔藓小叶后在显微镜下很快观察到如图现象,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红色区域溶液的渗透压大于绿色区域B.绿色是由于与试剂反应所致C.细胞已经死亡,细胞膜解体D.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参考答案:A根据题干信息和图示分析可知:苔藓叶肉细胞出现了质壁分离现象,红色区域是透过细胞间隙和细胞壁与细胞膜间隙的染液,但不能透过原生质层。绿色部分是含叶绿体的缩小的原生质体。根据渗透作用的原理,叶肉细胞失水出现质壁分离现象,说明红色区域落液的渗透压大于绿色区域,A正确;绿色是叶肉细胞内含叶绿素,B错误;能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没有死亡,C错误;该实验无法观察到RNA的分布,D错误。【考点定位】植物细胞的渗透作用和叶肉细胞的结构组成3.加酶洗衣粉的酶不易失活,原因不可能是()A.通过基因工程生产出的特殊酶B.用特殊化学物质将酶包裹,使其与洗涤剂隔离C.加酶洗衣粉的酶是从耐酸、耐碱、耐高温的微生物中获得的D.加酶洗衣粉的酶能耐酸、耐碱、耐高温参考答案:C【分析】加酶洗衣粉指含有酶制剂的洗衣粉,常用的酶制剂有: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其中,应用最广泛、效果最明显的是碱性蛋白酶和碱性脂肪酶。【详解】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生产出了能够耐酸、耐碱、忍受表面活性剂和较高温度的酶,并且通过特殊的化学物质将酶层层包裹,与洗衣粉的其他成分隔离。不是从耐酸、耐碱、耐高温的微生物中获得的。综上所述,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4.分析.段双链DNA的组成表明,下列的相关比值中,哪—个是可变的?(

)。

A.A/T

B.G/C

C.

(A+T)/(G+C)

D.

(A+G)/(T+C)参考答案:C5.性激素是一种固醇类物质,它可以优先通过细胞膜扩散到细胞内部,这主要与细胞的哪项结构或功能有关(

)A.膜表面的糖蛋白 B.膜内含有相应的载体多C.膜的选择透过性

D.膜的骨架磷脂双分子层

参考答案:D6.“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体现了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原理.根据这一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循环中的“物质”指的是组成细胞的各种化合物B.物质循环中的“循环”指的是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之间C.传统农业中的耕地技术可以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D.物质是能量的载体,物质循环也可以让能量循环利用参考答案:C【考点】G4: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分析】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在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C、H、O、N、P、Ca等元素,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再回到无机环境的循环.物质循环的特点:循环往复、反复利用,具有全球性.【解答】解:A、物质循环中的“物质”指的是组成细胞的各种元素,A错误;B、物质循环中的“循环”指的是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B错误;C、传统农业中的耕地技术可以加快庄稼根的呼吸,进而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C正确;D、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能循环利用,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意在强化对概念的识记与理解,是一道基础性题目.7.流经某一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A.照射到该生态系统中的全部太阳能B.该生态系统中所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体内的能量C.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体内的能量D.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参考答案:D【考点】G2:生态系统的功能.【分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过程.能量的输入是从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开始的.能量传递的途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能量最终以热能形式散失.【解答】解:流经某一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指这个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8.下表是对某两类动物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的统计结果,从表中数据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原因哺乳动物鸟类偷猎31%20%丧失栖息地32%60%生物入侵17%12%其他原因20%8%

A.人类偷猎行为对生物生存的威胁远超过生物入侵B.栖息地的丧失对生物生存的威胁最大C.哺乳动物比鸟类有更强的适应能力D.鸟类的栖息地更容易受到破坏参考答案:C略9.右图表示某草地上草、虫、鸟三类生物数量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丙依次是鸟、虫、草

B.a点时丙数量的上升主要是食物的增加

C.b点时丙的下降主要是天敌的减少

D.生态系统崩溃的原因最可能是鸟类的锐减参考答案:D10.下列关于反射和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A.反射弧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反射活动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C.只要有完整的反射弧,必然出现反射活动

D.反射和反射弧在性质上是完全相同的参考答案:B11.如图表示两细胞间发生某种信息传递的过程.细胞Ⅰ、Ⅱ以及物质M、N的名称与图示含义相符的是()①胰岛A细胞、肝细胞、胰高血糖素、肝糖原;②浆细胞、肺结核杆菌、抗体、抗原;③甲状腺细胞、垂体细胞、甲状腺激素、受体;④传出神经元、传入神经元、神经递质、受体.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参考答案:D【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突触的结构;动物激素的调节;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由图可知,图示过程为细胞Ⅰ释放物质M作用于细胞Ⅱ上的物质N,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的功能,物质N是受体.【解答】解:①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作用于肝细胞膜上的受体,肝糖原位于肝细胞内部,①错误;②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可与肺结核杆菌表面的抗原结合,②正确;③甲状腺细胞分泌的甲状腺激素通过反馈作用于垂体细胞表面的受体,③正确;④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即只能由传入神经释放神经递质,与传出神经细胞膜上受体结合,④错误.故选:D.12.以下是某种分泌蛋白的合成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此过程有水生成,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B.①上面所有的碱基都可以和②结合而开始合成C.④形成后即进入高尔基体加工,然后分泌出细胞D.①上通常可以相继结合多个②参考答案:D13.下图表示四个不同国家,在相同的时间内人口种群大小与每英亩土地粮食产量的关系示意图(实线为人口种群大小,虚线为每英亩土地粮食产量)。若在无粮食进口的情况下,能生存更长久的国家是A.A国

B.B国

C.C国

D.D国参考答案:B14.人类的白化病由b基因控制,正常由B基因控制;红细胞形态由一对等位基因(H、h)控制。镰刀形细胞贫血症有关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如下表:

HHHhhh红细胞形态全部正常部分镰刀形,部分正常全部镰刀形临床表现不患贫血症不患贫血症患贫血症现有一对不患白化病但有部分镰刀形红细胞的夫妇,生了一个男孩—李某。这对夫妇的父母均正常,妻子的弟弟白化病患者。下列有关判断错误的是A.性状的显隐性关系不是绝对的B.白化病和红细胞形态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C.妻子的基因型是BBHh或BbHhD.李某不患镰刀形细胞贫血症的概率是1/4参考答案:D15.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相比较,减数分裂特有的是A.着丝点的分裂

B.染色体的缩短变粗C.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D.染色体的复制参考答案:C16.4.细胞内合成RNA聚合酶的场所是A.细胞核

B.核区

C.核糖体

D.内质网参考答案:C17.下列关于细胞工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植物细胞必须先用胰蛋白酶处理细胞获得原生质体B.克隆动物技术只用到细胞核移植和胚胎移植两方面技术C.经细胞核移植培育出新个体只具有一个亲本的遗传性状D.用于培养的植物器官属于外植体参考答案:D18.如图是某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病系谱图。若III6与有病的女性结婚,则生育一个男孩是正常的概率是 () A、1/3 B、2/3 C、1/6 D、1/4参考答案:B19.右图为动物的某组织,其中1为毛细血管壁、2为红细胞、3为血浆、4为细胞内液、5为组织液,据图判断,列说法正确的是()A.3和5的成分有区别,3中有血红蛋白,5中可能有乙酰胆碱B.葡萄糖由3经1和5到达4的过程,依靠自由扩散来完成C.图中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部位是5D.2中的氧气到达4需要经过4层膜,2处的氧气浓度高于4处参考答案:D20.在化合物叶绿素、血红蛋白、甲状腺激素中含有的特有的元素分别是A.N

S

P

B.Mg

Fe

I

C.N

P

S D.I

Fe

Mg参考答案:B21.右图是某地生态农业系统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物质经过多级利用,实现了良性循环B.每一级生产的环节都获得产品,提高了生态经济效益C.由于食物链延长,能量逐级损耗,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降低D.由于各级产物都可以利用,减少了废物和污染参考答案:ABD22.遗传的基本规律是指

A.性状的传递规律

B.蛋白质的传递规律C.基因的传递规律

D.染色体的传递规律参考答案:C23.人体组织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甘油的量取决于(

)A.组织液中甘油的浓度 B.细胞膜上载体的数量C.细胞中ATP的含量 D.组织液中的含氧量参考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考查对物质进出细胞方式及其特点的理解。明确常见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详解】甘油属于脂溶性物质,通过自由扩散方式进出细胞,该运输方式不需要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协助,物质从高浓度一侧运输到低浓度一侧,不需要消耗能量,人体组织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甘油的量取决于组织液中甘油的浓度,选A。【点睛】不同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影响因素:(1)自由扩散:只受细胞内外浓度差的影响;(2)协助扩散:受细胞内外浓度差和载体蛋白数量的影响;(3)主动运输:受载体蛋白数量和细胞内能量供应有关。24.下图表示糖类的化学组成和种类,则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②、③依次代表单糖、二糖、多糖,它们均可继续水解B.①、②均属还原糖,在加热条件下与本尼迪特试剂发生反应将产生红黄色沉淀C.④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使用纤维素酶可将其破坏D.④、⑤分别为纤维素、肌糖元,二者均贮存能量,可作为贮能物质参考答案:C25.胚胎干细胞是哺乳动物或人早期胚胎中的细胞,可以进一步分裂、分化成各种组织干细胞,再进一步分化成各种不同的组织细胞。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各种组织干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细胞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B.胚胎干细胞有细胞周期,神经干细胞分化形成的神经细胞没有细胞周期C.造血干细胞分化形成红细胞、白细胞的过程是不可逆的D.肝脏干细胞分化成肝脏细胞的过程表现了细胞的全能性参考答案:D26.某生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见右图,该生物属于A.高等动物

B.高等植物C.原核生物

D.硝化细菌参考答案:B27.右图为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示意图。该食物网中

A.共有两条食物链

B.能量可循环利用

C.鹰和蛇只有捕食关系

D.昆虫和鼠处于同一营养级参考答案:D28.下列有关生物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火灾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冰川泥地上进行的演替都属于次生演替B.演替过程中由草本植物阶段渐变为灌木阶段,主要原因是灌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阳光C.在生物群落发展变化过程中,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是群落的演替D.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是群落内部因素的变化。参考答案:A29.若某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识别序列是CCTAGG,它在A和G之间切断DNA。下图表示用该酶处理某基因后产生的片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正常基因中有4个CCTAGG序列B.产生的DNA片段可用DNA连接酶连接起来C.用该酶处理得到图示基因片段要水解3个磷酸二酯键D.若该基因某处有一个CCTAGG突变为CCTAGC,用该酶处理后将产生5个片段参考答案:B由图可知,该基因经酶切后形成4个DNA片段,因此该正常基因中有3个CCTAGG序列,A错误;产生的DNA片段可用DNA连接酶连接起来,B正确;DNA分子是两条链,用该酶处理得到图示基因片段要水解6个磷酸二酯键,C错误;若该基因某处有一个CCTAGG突变为CCTAGC,则只剩2个切点,用该酶处理后将产生3个片段,D错误。30.干扰素是治疗癌症的重要药物,它必须从血液中提取,每升人血中只能提取0.5μg,所以价格昂贵.美国加利福尼亚的某生物制品公司用如下方法(如图所示)生产干扰素.从上述方式中可以看出该公司生产干扰素运用的方法()A.个体间的杂交 B.基因工程 C.蛋白质工程 D.器官移植参考答案:B【考点】Q3:基因工程的应用.【分析】基因工程又叫DNA重组技术,是指按照人们的意愿,进行严格的设计,并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等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从而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据图分析,该过程属于基因工程从淋巴细胞中获取干扰素基因,干扰素基因和细菌质粒形成重组质粒,将目的基因导入酵母菌,干扰素基因表达.【解答】解:A、图中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形成,不涉及个体间的杂交,A错误.B、图中获取干扰素基因与质粒形成重组DNA,导入酵母菌细胞表达,属于基因工程,B正确;C、图中没有从预测蛋白质的功能出发和设计预期蛋白质结构,而是生产自然界已存在的蛋白质,不属于蛋白质工程,C错误;D、图中移植的是DNA,属于分子水分的操作,器官的移植涉及细胞工程,D错误.故选:B.31.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的表述,错误的是A.外植体可以来自于植物的任何细胞B.培养应在无菌条件下进行C.以花粉作为外植体可得到单倍体植株D.不同阶段的培养基中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的比例不同参考答案:A32.马达加斯加群岛与非洲大陆只隔狭窄的海峡,但两地的生物种类有许多不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A.它们的祖先不同

B.自然选择的方向不同C.变异的方向不同

D.岛上的生物未进化参考答案:B33.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神经-体液调节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参考答案:D34.下列不属于细胞衰老的说法,错误的是A.与正常细胞相比,衰老细胞的新陈代谢能力下降B.细胞衰老是一种出现在老年阶段的现象C.衰老细胞的体积较正常细胞小D.衰老细胞的自由水含量较正常细胞少参考答案:B35.组成DNA和RNA的核苷酸.五碳糖和碱基各共有()A.8.8.8种 B.8.2.5种 C.2.2.4种 D.2.2.8种参考答案:B【分析】

DNARNA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碱基A(腺嘌呤)、C(胞嘧啶)、G(鸟嘌呤)T(胸腺嘧啶)A(腺嘌呤)、C(胞嘧啶)、G(鸟嘌呤)U(尿嘧啶)五碳糖脱氧核糖核糖磷酸磷酸磷酸分布细胞核(主要)、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主要)【解答】解:组成DNA和RNA的五碳糖分别是脱氧核糖和核糖,共2种;DNA碱基有A、G、C、T,RNA碱基有A、G、C、U,故碱基有5种;DNA的单体是4种脱氧核苷酸,RNA的单体是4种核糖核苷酸,故核苷酸共8种;磷酸都是一样的,1种.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DNA和RNA结构相关知识,另外注意二者不同点:①是组成核苷酸的五碳糖不同,组成DNA的核苷酸中,五碳糖为脱氧核糖,而组成RNA的核苷酸中,五碳糖为核糖;②RNA特有的碱基中有U,DNA特有的碱基是T.

36.某人由于营养不良,身体浮肿,其食疗补救措施是A.多吃蔬菜

B.多喝豆浆

C.多吃馒头

D.多喝水参考答案:B37.在下列遗传实例中,属于性状分离现象的是()①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后代全为高茎豌豆②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后代有高有矮,数量比接近于1∶1③圆粒豌豆自交后代中,圆粒豌豆与皱粒豌豆分别占3/4和1/4④开粉色花的紫茉莉自交,后代出现红花、粉花、白花三种表现型A.②③④

B.③④

C.②③

D.③参考答案:B38.下列各项中,哪项是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

参考答案:C39.蜜蜂群体中的雌蜂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雄蜂是由未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一雌蜂和一雄蜂交配产生F1代,在F1代雌雄个体交配产生的F2代中,雄蜂基因型共有AB、Ab、aB、ab四种,雌蜂的基因型共有AaBb、Aabb、aaBb、aabb4种,则亲本的基因型是

A.aabbAB

B.AaBbab

C.AAbbAB

D.AABBab参考答案:A40.下列关于细胞成分、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孔是蛋白质、DNA和RNA进出细胞核的通道B.胰岛的A细胞和B细胞合成的蛋白质种类不同,是因为两种细胞的核糖体结构不同C.分泌功能越强的细胞,高尔基体膜的更新速度越快D.组织细胞内都存在将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酶,说明这些细胞还没有分化参考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41.科学家将萤火虫的萤光基因分离出来,转移到烟草的细胞中,成功得到了能够发出萤光的烟草植株。这一实验的成功说明A.萤火虫和烟草的细胞结构相同B.萤火虫和烟草的基因相同C.萤火虫和烟草的遗传信息相同D.萤火虫和烟草共用一套密码子参考答案:D42.调查某草原田鼠数量时,在设置1公顷的调查区内,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鼠43头,将捕获的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这次共捕获36头,其中有上次标记过的个体12头。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该地区田鼠种群个体总数为N,则N=

头。

A.98

B.

121

C.

112

D.

129(2)要使上面计算的种群个体总数和实际相符,理论上在调查期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A

.有较多个体迁出调查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