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05 第五章 住院患儿的护理_第1页
儿科护理05 第五章 住院患儿的护理_第2页
儿科护理05 第五章 住院患儿的护理_第3页
儿科护理05 第五章 住院患儿的护理_第4页
儿科护理05 第五章 住院患儿的护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住院患儿的护理朱鹏云(江西护理职业技术学院)儿科医疗机构的设置及护理管理

1住院患儿的健康评估

2住院患儿及其家庭的心理反应与护理

3儿童用药护理

4目录

掌握儿童用药护理。

熟悉住院患儿的健康评估、住院患儿及其家庭的心理反应与护理。

了解儿科医疗机构的设置及护理管理。学会住院患儿的健康评估方法和对患儿正确用药。学习目标第一节儿科医疗机构的设置及护理管理儿科医疗机构形式儿童医院妇幼保健院综合医院中的儿科

门诊急诊病房

设置最全面我国小儿医疗机构基本分为3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儿科医疗机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节儿科医疗机构的设置及护理管理一、儿科门诊设置护理管理维护就诊秩序观察病情变化杜绝医疗差错预防交叉感染提供健康宣教预诊处门诊部检出传染病患儿识别急重症患儿协助选择就诊科别

挂号处、体温测量处候诊处、诊查室采血室、化验室治疗室、饮水处设置:诊查室、抢救室、治疗室、观察室、隔离室等。护理管理

重视急诊抢救五要素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度建立抢救护理常规规范急诊文件管理二、儿科急诊第一节儿科医疗机构的设置及护理管理设置普通病房:护士站、治疗室、病室、值班室、配膳(奶)室、厕所、游戏室等。重症监护室:监护病房、隔离病房和辅助用房(护士站、治疗室、医护办公室等)。

护理管理

环境管理生活管理安全管理预防感染

第一节儿科医疗机构的设置及护理管理三、儿科病房3.以下哪项是儿科病房设置的特点(

)A设带有输液架的活动床档

B病室设两个通道C门上开窗D窗户设护栏E床头设可伸展壁灯年龄室温(℃)相对湿度(%)早产儿24~2655~65足月儿22~2455~65婴幼儿20~2255~65年长儿18~2050~60不同年龄患儿病房适宜的温、湿度第一节儿科医疗机构的设置及护理管理内容:一般情况、主诉、现病史、个人史(出生史、喂养史、生长发育史、生活史)、既往史(患病史、预防接种史、过敏史)、家族史、心理-社会状况。注意事项交谈观察态度和蔼通俗易懂分辨真伪边救边问

第二节住院患儿的健康评估一、健康史的采集内容:一般状况、一般测量、皮肤和皮下组织、淋巴结、头部、颈部、胸部、腹部、脊柱和四肢、肛门和外生殖器、神经系统。注意事项环境舒适

态度和蔼顺序灵活技术熟练保护和尊重患儿

第二节住院患儿的健康评估二、身体评估家庭结构评估:家庭组成、家庭成员的职业及教育状况。家庭环境评估:家庭环境和社区环境。家庭功能评估:家庭成员的关系及角色、家庭中的沟通交流、家庭中民主化程度、家庭卫生保健功能。第二节住院患儿的健康评估三、家庭评估

第三节住院患儿及其家庭的心理反应与护理

一、住院患儿的心理反应与护理年龄对住院的心理反应心理护理婴儿期①<6个月:如生理需要获得满足,一般较平静②>6个月:分离性焦虑(哭闹);失控感(不信任感、不安全感)满足患儿的生理需要,尽量减少与父母的分离,多与患儿接触,呼唤其乳名,让患儿对护士逐渐产生好感;对患儿多抚摸、搂抱、微笑,提供颜色鲜艳、声音适宜的玩具等幼儿期分离性焦虑(明显的哭叫);失控感(剧烈反抗、退化行为);对疼痛和侵入性操作的恐惧多与患儿沟通,认真倾听患儿诉说,使其获得情感满足;对患儿的反抗、哭闹等行为给予理解,允许发泄不满,不当众指责患儿;多给予抚摸、拥抱等学龄前期分离性焦虑(偷偷哭泣、拒绝治疗);失控感(剧烈反抗、退化行为);对疼痛和侵入性操作的恐惧关爱、尊重患儿,向患儿介绍医院环境,消除陌生感;通过做游戏、讲故事等活动,帮助患儿减轻焦虑、恐惧心理;各种检查、操作前向患儿做好解释,以减轻恐惧

第三节住院患儿及其家庭的心理反应与护理

一、住院患儿的心理反应与护理年龄对住院的心理反应心理护理学龄期分离性焦虑(孤独、担心学业);失控感(恐惧死亡、残疾、失去同学朋友);对疼痛和侵入性操作的恐惧协助患儿与同学保持联系,允许同学前来探视,帮助补习功课;向患儿介绍有关病情、治疗、护理和预后,解除患儿疑虑,以取得积极配合;各种检查、操作前向患儿做好解释,以减轻恐惧,并注意维护患儿的自尊青春期分离性焦虑(孤独、担心学业);失控感(挫折和愤怒、拒绝治疗);对疼痛和侵入性操作的恐惧同上

第三节住院患儿及其家庭的心理反应与护理

二、住院患儿家庭的心理反应与护理家庭对患儿住院的心理反应父母对患儿住院的心理反应:否认和质疑、自责和内疚、不平和愤怒、痛苦和无助、焦虑和悲伤。兄弟姐妹对患儿住院的心理反应:内疚、焦虑、不安全感、怨恨。

住院患儿家庭的心理护理对患儿父母的心理护理:介绍疾病、做好解释、沟通安慰、探视陪护等。对患儿兄弟姐妹的心理护理:解释病情,消除疑惑;允许探视交流,鼓励参与护理。第四节儿童用药护理一、儿童药物选用及护理药物种类用药护理抗生素长期使用易致肠道菌群失调和真菌感染;氨基糖甙类药致耳、肾毒性;氯霉素可抑制造血功能,新生儿尤其早产儿可引起灰婴综合征;四环素可引起黄斑牙,8岁以下禁用;喹诺酮类药物影响软骨发育,婴幼儿禁用退热药常用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但剂量不宜过大,可反复使用,用药后注意观察患儿体温和出汗情况,及时补充液体;婴儿不宜使用阿司匹林,以免发生瑞氏综合征(Reye综合征)镇静止惊药常用苯巴比妥、地西泮、水合氯醛等,应注意观察呼吸情况,以免发生呼吸抑制;吗啡易产生呼吸中枢抑制,婴幼儿禁用镇咳袪痰平喘药婴幼儿一般不用镇咳药,多用袪痰药或雾化吸入,配合体位引流排痰;哮喘患儿主张局部吸入β2受体激动剂,茶碱类药物易引起精神兴奋、惊厥,新生儿及小婴儿应慎用

灰婴综合征是指在妊娠期,尤其是妊娠末期和临产的24小时内孕母使用氯霉素,可致使出生的新生儿出现呕吐、呼吸急促或不规则、皮肤发灰、低体温、软弱无力等症状,甚至造成死亡。妊娠期使用氯霉素,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在正常情况下,氯霉素于葡萄糖醛酸结合成为无活力的物质从肾脏排出。但是,胎儿应肝脏内某些酶系统发育不完全,使氯霉素与葡萄糖醛酸结合能力较差。因此,氯霉素便在胎儿体内蓄积,进而影响新生儿心血管功能,导致出现上述“灰婴综合征”的症状。一、儿童药物选用及护理药物种类用药护理泻药及止泻药儿童便秘一般不用泻药,多采用调整饮食和松软大便的通便法;儿童腹泻不主张用止泻药,因为会加重肠道毒素吸收而导致全身中毒症状,多采用调整饮食和液体疗法,可适当使用肠黏膜保护剂和微生态制剂糖皮质激素严格掌握适应证,在诊断未明确前一般不用,以免掩盖病情,不可随意减量或停药,以防出现反弹现象;长期使用可抑制骨骼生长,影响水、电解质、蛋白质及脂肪代谢,降低机体免疫力,引起高血压和库欣综合征;水痘患儿禁用激素,以免加重病情驱虫药常用甲苯达唑、阿苯达唑、枸橼酸哌嗪、左旋咪唑等,于晚上临睡前或清晨空腹服用第四节儿童用药护理按体重计算:最常用、最基本方法。

每日(次)剂量=每日(次)每千克体重所需药量×患儿体重(kg)按体表面积计算≤30kg儿童体表面积(m2)=体重(kg)×0.035+0.1>30kg儿童体表面积(m2)=[体重(kg)-30]×0.02+1.05每日(次)剂量=每日(次)每平方米体表面积所需药量

×患儿体表面积(m2)按年龄计算:常用于剂量幅度大、不需十分精确的药物。按成人剂量折算

儿童剂量=成人剂量×儿童体重(kg)/50

二、儿童药物剂量计算第四节儿童用药护理口服法:最常用,常用糖浆、水剂、冲剂。注射法肌注:进针快、注药快、拔针快。静注:多用于抢救,速度要慢,防外渗。静滴:调控滴速,保持通畅。外用法:软膏、水剂、混悬剂、粉剂等。其它方法:雾化吸入、灌肠法、含剂、漱剂等。三、儿童给药方法第四节儿童用药护理喂药时可根据新生儿的具体情况采取以下方法使用滴管。家庭中使用喂鱼肝油的滴管,将药液吸满后,把管口放在新生儿口腔颊粘膜和牙床间慢慢地点点滴入,要随着新生儿吞咽的速度缓慢进行。使用奶瓶。将药液倒入奶瓶,让新生儿自己将药液吸吮进去。但奶瓶容积较大,药液不免会沾在瓶内,为保证喂进足够的药量,最后应用少许的温开水洗净瓶内,再喂新生儿。使用小勺。喂药时新生儿的头要偏向一侧,把装有药液的小勺紧贴其嘴角,直接慢慢倾入,要等新生儿把口内药物全部咽下后再喂第二口。速度要慢,喂药后再喂几口清水或糖水。1,捏鼻子硬灌药2,撬开嘴喂药3,趁宝贝熟睡时喂药4,用果汁送服药

贴心小提示:以上4种方法均为错误做法,

前3种方法有可能会使药物进入宝贝气管,从而可以引起呛咳,甚至造成呼吸道堵塞而窒息;第4种方法容易使药物在果汁中被分解破坏,影响吸收和治疗效果。

特别提示:1,给宝贝喂药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