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工作现状及完善策略9000字(论文)】_第1页
【小学德育工作现状及完善策略9000字(论文)】_第2页
【小学德育工作现状及完善策略9000字(论文)】_第3页
【小学德育工作现状及完善策略9000字(论文)】_第4页
【小学德育工作现状及完善策略90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德育工作现状及完善策略目录TOC\o"1-3"\h\u27231一、引言 一、引言由于现代社会的持续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小学生的道德教育,德育教育关系到国家、社会以及家庭的发展,只有小学生从小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培养出能为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人才。当前各个地区的德育教育工作在小学内开展的如火如荼,但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不少教师以及家长对德育教育存在错误的认识,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新媒体技术,导致小学生接触到许多负面信息,加上德育工作实施的不够系统科学,这些都严重阻碍了德育工作的顺利进行。面对这些问题,必须进行有效地解决,毕竟小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接班人,如果无法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念,树立良好的道德素养,那么如何有效建设国家,推动国家发展呢。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展开了研究与讨论,希望能够促进我国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二、基本概念界定(一)小学德育工作的概念界定如果将整个道德教育体系与建筑物进行比较,那么基础道德教育就是建筑物的基础。小学德育主要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根据在实际生活中的道德形成过程,运用以身作则的方法来有效将小学生的心理、品质以及意识形态的教育。小学德育主要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将基本的道德行为规范,文明行为以及适合小学生发展的观念、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教育等作为主要的教育内容。主要目标是为了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和心理等水平,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二)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内涵界定实效即实在的效果。小学德育的实效性主要从两方面来看,首先,德育的要求已成功地转化为个别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其次,德育的效率。也就是说,通过大量的劳动力、物质资源、经济资源、精力等消耗可以获得相应的回报,获得对小学生德育工作的效果。在普通学校教育中,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外活动,教师都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将社会所要求的道德素养传递给学生,并将其内化为学生的道德素养。然后,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以及生活中进行体现,最终才能达到德育的实际效果。(三)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评判标准界定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对德育工作的评价主要基于个人经验,而不是科学的统一标准。毕竟,通过个人经验评估所得到的有效性并不代表全国学生的德育质量有所提高。这种依靠教师的个人评估很难使人们真正了解德育教育工作进行的实际情况。《中小学德育工作条例》提到:“中小学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正常运转和学生健康成长的保证。”因此,人们将评价现代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标准制定为“三个有利于”标准,即是否能够树立正确的导向、是否能够有效提供发展动力、是否能够有效发挥保证作用。这三个标准是一个整体的实用标准,用于全面衡量小学德工作育的成败。只有正确认识和把握“三个有益”标准,才能推动德育工作的顺利进行。首先,这些标准是客观标准,不是主观标准。它是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以及现代小学生思想道德形成规律而制定的客观标准。因此,即使在课程改革之后,该标准依然可以衡量中小学德育效果。其次,这三个标准中,最根本的就是是否能够树立正确的导向。这与德育教育工作的内容有直接关系。小学德育课程的基本目的就是为了有效指导学生建立有道德的生活第三,在三个标准中,最为关键的就是是否能够有效提供发展动力。德育教育的目标是动力,它能够有效使教育者树立责任心,从而努力提高小学德育,它还可以及时纠正调整和改善学生在接受德育教育过程中出现的紧急情况。最后,是否能够有效发挥保证作用是德育教育的落脚点。通过学校教育,将德育,体育,艺术,劳动等教育工作紧密结合,共同完成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为培养促进未来社会发展的建设者和后继者奠定了基础。(四)在社会大环境下研究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必要性管理小学道德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提高小学道德教育的有效性。换句话说,德育的有效性是衡量德育领导影响力的重要标志。从德育管理的有效性来看,我国存在“无效工作”、“低效工作”甚至“负效工作”,总而言之效率不高。德育管理要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努力更新和完善德育手段、机制、内容、形式、方法等,特别强调时间,并加强适当性和效率。要确保道德教育和道德教育管理走上科学、系统、规范、现代化的健康发展之路。社会环境的大变革,彻底改变了学校的道德环境。学校从封闭的读书时代走向了更加开放的社会环境:不同德育来源的产生和发展,社会道德层面不同道德知识的传播,大量道德媒体的辐射,社会环境在学生思想和道德品质发展形成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等,使学校德育处在挑战与机遇并存、冲击与生机共有的复杂局面中。由于对新时期德育理论的研究和对社会现实的认识不足,学校德育还存在许多不足。它具体表现在:学校德育工作缺乏系统性、合力性、操作性、实践性和可评价性;德育的一些内容和形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学生的真实和身心特点、素质教育的要求,手段和方法相对落后;德育重校内轻校外,重课堂,轻实践,重说教管束轻体验疏导,但难以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和操作意识,导致学校德育效果不佳。因此,寻求新的思路来处理新时期学校道德教育的关系,提高学校道德教育的适应和更新能力,有效提高学校道德教育的有效性显得十分重要。三、学校德育工作现状分析当前,我国小学教育实施优质教育总体上已步入正轨,课程改革也正在大力实施。但是,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现在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问题:(一)“德育首位”没有得到真正落实小学教育长期以来倾向于强调智力而非道德。一些学校继续沿用旧的“应试教育”,认为入学率是评估学校活动质量的唯一标准。教师只强调学科的重要性,不断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一些学校领导没有充分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没有把德育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学校缺乏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在德育工作中,行动优先于效果,是外在的而不是内在的。他们认为思想教育是教育之外的,参与活动。往往就是管管东西,走个形式而已。至于学生的受教育程度和教育的影响,原则上没人感兴趣。另外,家长们的思想意识、观念也还没有真正转变,他们的一些不恰当的做法,给学校的“素质教育”实施带来了影响。种种错误认识严重影响了德育工作的效果。部分学生也只重视文化课学习,忽视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致使“德育首位”不能得到真正落实。(二)学校德育工作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现行的智育评价措施很具体,功能性很强,实施过程和阶段也很严格,学生的成绩往往直接关系到学校评价的效益,教师的收费和职称评定视德育工作情况而定,没有有效的量化培训和有效的制度等。指标和学校不把德育作为考核教职工业绩的重要依据。一些学校不分年级制定德育工作计划和措施时不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不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到了年龄阶段,训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就会大大降低。许多学校没有把德育融入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未能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立体化德育网络。部分学校德育工作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仍是枯燥说教,方法陈旧单一。有的老师德育硬的多,软的少;惩罚多,报酬少;更多的虚假,真实却更少;多批评,少表扬;扣分多,加分少;多强制,少引导;对迟到者的态度粗暴,往往应受谴责,体罚甚至中断上课,使学生产生消极和对立的情绪;行为异常的学生不能及时联系家长甚至放弃,从而失去了培养学生的最佳时机。(三)社会环境对德育实效产生消极影响我们从小学就开始教学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们说了很多道理,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原因是目前社会上的各种陋习和丑恶现象给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例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国外先进的尖端技术充斥着这个国家,突然间我们收到了好的,坏的,美的,丑的,健康的,不健康的,甚至黄色的信息。一些不健康的视频、书籍、游戏、网站等,充斥着色情、暴力等,容易腐蚀不成熟的中小学生。中小学生是参与未来市场竞争的新一代,所以,德育工作者必须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出发点出发,认真思考如何帮助中小学生坚定远大理想,塑造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不成为忘记自身利益的金钱拜物教徒。学校和课堂的思想品德教学往往被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和丑恶现象所弥补,给小学生苍白无力的说教,让他们认为学校宣传和灌输的教育是虚假的、空洞的内容。(四)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加强有的教师崇尚师道尊严,经常训斥、嘲笑、虐待学生甚至体罚或变相体罚,在社会上造成非常恶劣的影响,一些教师职业意识差,把教育工作当成一种谋生手段,厌倦并鄙视自己的工作,按照教科书讲课,敷衍工作。一些教师注重实用价值,他们的行为选择更实惠,很少投入精力进行专业讨论;一些老师发现很难在工作作风和言谈举止上为学生树立榜样,言行不一,桀骜不驯,无法为人师;个别老师把大量精力花在另一个职业,商业上,渴望从事有偿家教。上述教师类型虽然数量不多,但已经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教育影响,损害了教师形象。(五)德育合力有效整合欠佳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协调不够,相互合作不够。在实际工作中,家校教育的矛盾冲突依然存在,家校结合工作显得十分薄弱。相比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水平就显得参差不齐,而社会教育这一块就显得更为棘手。现在,大多数是独身子女家庭,大多数学生与父母和祖父母住在一起。对于学生的行为习惯,家长普遍不够重视,再加上家长对子女不恰当的爱,导致学生不会劳动,怕苦,追求享受。有些家长个人素质差,自身的不良言行、对社会的不满情绪等,给子女以潜在的影响。还有的家长教育方法不当,只注重子女的升学情况、物质生活要求,而对子女的思想、精神、心理需求等,疏于引导和教育,有的过分溺爱、过分袒护,有的放任自流,有的对孩子的错误行为用武断粗暴的方式解决等,于是出现了许多物质生活丰富、精神生活空虚的不快乐孩子。在学校教育方面,有的学校不重视家庭教育或者根本没有家庭教育,导致家庭教育滞后,家长不履行职责;有些学校不承担教育家长、向家长披露家庭教育信息、提高家长科学教育孩子能力的责任。很多学校的家长会制度并不完善,有的甚至把家长会变成了成绩分析会。有些老师很少主动联系学生家长,很少上门,学校也缺乏与家庭必要的联系和沟通。从社会方面看,学生成长缺少良好的外部环境,因此,学校德育工作便出现了“高投入、低回报”的局面。(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难度加大由于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有的学生缺乏远大理想和高尚信念,在人生理想的追求上,存在迷惘和偏差。据调查,崇拜伟人和英雄模范的未成年学生不足20%,并且有多达44%的同学崇拜歌手,大款,大牌。很多同学认为,“只要有钱,做什么都不难。”有的同学为了当选班干部,请同学吃饭,让别人给自己投票;有的学生贪图享乐,盲目攀比,向往高消费;有些同学认同“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观点,一味要求别人为自己负责,却不知道自己对社会、对家庭、对他人有相应的责任。他们对他人缺乏起码的理解和宽容,当面对困难时,他们不会做出积极的反应,而是变得恐慌和沮丧,动不动就离家出走,甚至自杀。四、德育工作实效性基本对策与方法小学德育现状要求我们顺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巩固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为重点,不断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一)以人为本,确立德育首要地位作为一个学校,其宗旨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建设者和追随者。学校是专门育人的地方,克服重视智育轻德育,重升学轻素质,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必须把德育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德育对学校教育具有导向作用,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指导作用,德育对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提高具有保证作用。因此,必须更新育人观念,坚持以人为本,端正办学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就是要求以德为头,同时注重“五育”,要求有整体的眼光,抓后进生的转化;坚持全程负责,抓学校、家庭、社会教育有机结合;坚持全面丰收,抓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建立学校没有小事,一切事情都有教育,每个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想法,增加了全体员工的德育意识。这种全面育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的共识,才是提高中小学德育实效的根本所在。(二)构建“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不仅仅是学校和教育部门,家庭和社会各个领域都应该一起支持和关心。学校、家庭、社会在教育过程中的角色和作用不同,各有利弊,但总的目标是一致的。这三个教育计划的出发点是,全面实现德育的大目标,相互统一,相互借鉴,形成三环协同网络,是提高德育整体有效性的基础。也是从根本上改变德育不良现状的重要环节。学校应主动与家庭和社会建立密切联系,相互合作,达成共识,相互协调,使三方教育优势互补,形成合力,为学校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学校、家庭和社会环境;要实行全员德育制度,实行“教书育人、领导育人、服务育人”;利用家长学校、家庭教育委员会、家长会、家访和“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等方式广泛实施家庭教育,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推广成功的家庭教育经验,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教育的科学性。(三)发挥家庭教育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人的个性及其发展是社会环境的产物,而社会环境的因素构成了人的整个教育影响力的源泉。”家庭是社会环境中最重要的基本社会群体,是构成社会的分子。古往今来,家庭不仅是孩子的居所,也是学生接触最早、受影响最深的教育环境。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日益计算机化,家庭教育的作用正在扩大和加强[9]。首先,告诉家长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其实家长总是希望孩子在学业和学术两方面都很优秀,工作能力强,更希望孩子成为优秀的人才。这些想法与学校道德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只要学校在教育活动中与家长建立起沟通的渠道,可以避免“双方目的相同,手段不同,使受教育者迷失方向,最终收效甚微”的现象。二是邀请家长参与并帮助学校的德育活动。提供优质培训的过程,要正确地引导家长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巨大潜力。一方面,为适应学校德育工作的需要,可以邀请家长走进校园,与家长共同做好学生德育工作。另一方面,通过家访活动,让学校德育走入家庭。学校发动教师定期进行家访活动,使学校的教育要求为学生家长所了解。同时充分发挥家长的特长,让学生在不同的家庭,学会交往,学会合作,开阔视野,锻炼能力。(四)加强师德教风建设,转变教师教育教学理念邓小平同志说:“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增加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有社会主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更要把人教育好,要做各方面的榜样。”它揭示了教师在教育发展中的主导和核心作用。做好中小学德育工作,引导学生端正思想认识,形成正确的观念,关键在教师,教师的表率作用很重要。“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实践表明,模范教学是无声的教学,也是最民主的思想道德教育。它不包含强迫性,具有巨大的吸引力。换句话说,以身作则是最具体、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直观教育。教师的作用首先表现在他的人格力量方面,然后才是知识、学问,只有他们能够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学风等方面充分以身作则,自觉以身作则,才能真正为他人树立榜样,发挥典型教师的道德作用。这样不仅在学生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同时也培育了典型,我们不失时机地利用这些师德典型对学生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教育。(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育人环境实用教育家杜威曾经说过:“每一种学科文化都有自己的风格,它的组织力量都有自己独特的安排。”优化的校园环境总是给潜在的学生呈现独特的符号,将一些观念、规范和价值观公开或者潜移默化地植根于学生的思想之中。这类教育的一个独特之处在于,它可以绕过意识的障碍,让学生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接受。所以我们学校在校园文化的具体布置时,要做到高标准、高品味。特别要注意充分利用精美的雕塑、醒目的标语、美丽的草坪、花草树木等来营造校园的人文景观。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培养学生的情感,并起到鼓舞人心的作用。利用校园宣传栏、阅报栏、广播站等,并努力建设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课堂文化和宿舍文化,为学生提供相互学习和交流的平台。校园精神必须以校规、校歌、校刊、校风、教风、学风等来呈现。通过让师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自然而然地受到校园精神的启发和鼓舞。新课程改革理念“德育活动室”必须在各个领域建立、完善和充分利用,使之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基础。应选择“优秀德育活动室”和“校园文化建设示范学校”来促进学校德育的发展。(六)积极开展系列德育活动,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小学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学生道德信仰和思想信念逐步确立的关键时期。教师需要在日常工作中一步一步地努力,日积月累,谨慎地进行培训。例如开展感恩主题教育活动,我们针对学生普遍缺乏责任心的问题,以感恩教育为核心,内容是感谢父母的养育,感谢老师的养育,感谢别人的关心,感谢社会的恩赐,以情感体验为切入口,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感恩主题系列教育。一是在内容上注重继承发扬和把握导向。坚持继承传统美德和发扬时代精神相结合,明确感恩教育内容,即“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社会和祖国、感恩同学和朋友、感恩自然”五项内容,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感恩意识;二是在对象上关注年龄特点和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坚持低年级抓引导、重习惯,中高年级重体验、重养成的原则,因材施教,把感恩教育渗透到各类德育工作中;三是在载体上注重丰富多样和特色创新。创设“三大”系列活动,推进感恩教育。开展文化熏陶系列活动,要求学生看感恩影视片,唱感恩歌曲,读感恩文章和中华经典,讲感恩之言;开展道德评议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对身边的感恩行为进行评议,实现自我教育和提高。开展创优评比系列活动,组织“感恩小明星”评比活动,以先进典型引导学生学习感恩;开展主题教育系列活动,组织国旗下讲话、集体宣誓、征文比赛、演讲比赛、故事会、唱歌比赛等主题活动;四是在形式上注重实践体验。突出实践活动,充分利用重大节日组织学生为父母长辈和老师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时,注重将感恩教育与学校工作全面结合,力求整体推进。与学校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相结合,与道德经典诵读结合,人手一册《弟子规》,让学生在读经典、诵名句中懂得中华传统感恩文化和思想;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开辟心理咨询平台。经过实践,感恩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得到普遍认同。感恩教育已经逐渐深入到广大教师、家长和学生的心里。认同感恩教育的重要性的人群占97.1%,认为有必要在未成年人当中开展感恩教育的占95.4%。感恩教育给学生成长带来积极的影响。在学科教育中,要加强德育渗透,注重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成长和良好礼仪的养成,对违反学生法纪和科学纪律的行为要及时正确处理。在以往的德育工作中,大部分要求过高、过急,在学生可接受的水平之上,所以急是不够的,存在动机与影响、愿望与现实的矛盾[12]。我们需要吸取过去的经验和教训,真正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适当确定不同阶段、不同年龄和不同群体的学生的德育目标。教师要从学生的一般行为模式和心理现象出发,针对回答最多的心理问题和最应该解决的心理矛盾,教给学生必要的知识,引导学生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加强学校德育,提高德育水平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作为教育工作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应该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德治校、超前认识,明确德育为素质教育之首的理念,突出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人格,体现个体价值,全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