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典到现代古代华侨华人与中医药在东南亚的传播_第1页
从经典到现代古代华侨华人与中医药在东南亚的传播_第2页
从经典到现代古代华侨华人与中医药在东南亚的传播_第3页
从经典到现代古代华侨华人与中医药在东南亚的传播_第4页
从经典到现代古代华侨华人与中医药在东南亚的传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经典到现代古代华侨华人与中医药在东南亚的传播

该文化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是,一旦出现,就会立即传播。这种传播不仅取决于你的皮肤,而且在远离城市之外。文化的传播和交流,也存在着“势差”现象。一般来说,高度发展的文化往往影响低度发展的文化,而低度发展的文化,则处在被影响的地位。古代,中国传统文化在亚洲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而当时与中国临近的东南亚地区文化科技比较落后,所以很容易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人是文化的载体,移民是文化的传播使者。移民到哪里,与其相关的民族文化也就会传播到哪里。在我国古代,由于各种原因,许多中国人来到东南亚,他们有意或者无意地将祖国先进的中医药带到其所去的国家和地区,为当地居民的健康作出了贡献,对这些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也增进了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一从内容的角度来看,纠纷是重大而突出的问题,从表现到“用药”、“药物学”和“方剂学”中医中药是灿烂的中华文化中的奇葩,世界科学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在两千多年前的古典医籍中,便可见当时中国的医药学家对人体生理病理的认识和治疗疾病的方法已有深入的研究,对疾病预防与养生法则更有精到的见解。远在先秦时期,医药知识已经相当进步,周代已成为一种专业,春秋时期医术已经开始分科诊治,《皇帝内经》的问世,则标志着中医基础理论的形成。到了汉代,我国医药学更有划时代的发展,如仓公精于脉术,《史记》本传载有其医案25则,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反映了临证医学的发展,标志着中医学辩证论治原则的确立。《神农本草经》则是对战国以来药物学发展的全面系统的总结。隋唐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科学技术进步。医学也取得了全面发展。隋代著名医学家巢元方等编著的《诸病源候论》,是我国最早的病因症候学专书,对病因候学的成就进行了系统总结。孙思邈的《千金方》和王焘的《外台秘要》是两部综合性医学巨著。前者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各科作了系统全面的论述,在医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者是汇集唐以前方书之大成,对后世影响很大。药物学也有很大发展。唐政府组织编写了《新修本草》,这是我国政府颁行的第一部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民间的本草学著作也出现很多,主要的有陈藏器的《本草拾遗》、韩保升等的《蜀本草》、李珣的《海药本草》、孟诜的《食疗本草》、陈士良的《食性本草》等。由于唐代道教兴盛,养生学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孙思邈的养生理论和养生方法,至今仍有现实意义。此外,唐代太医署是历史上最早由政府开办的具有较大规模的医药学校,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医药学校。宋金元时期药物学和方剂学取得了突出成就。除了官修的药物学著作和方剂学著作《开宝本草》、《嘉佑本草》、《本草图经》及《太平圣惠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圣济总录》外,还出现了众多的私人编著的药物学及方剂学著作。尤其是《证类本草》代表了宋代药物学的最高水平。到了明代,随着社会经济、科学文化的发展,医药学的发展呈现出了新的趋势,不论是基础理论还是医学各科,都有不少新进展。李时珍《本草纲目》的问世,是药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对我国和世界药物学以及其它有关学科学术的发展贡献很大且影响深远。朱等人编撰的《普济方》则代表了方书的总结性成就,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方书。瘟疫的严重流行,梅毒、天花的发病,使一些医家在理论上和实践上获得了新的发明和创见。吴又可所创“戾气学说”,是传染病病因学上的卓越成果,对温病学说的创立产生了相当影响;人痘接种预防天花方法的发明,成为世界免疫学的先驱,又开辟了人类预防医学的新篇章;陈司成发明使用汞剂和砷剂治疗梅毒,亦是世界上最早的创举。清代医学也有很大发展。首先是本草学在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的影响下又有新的发展,较为突出的有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和吴其浚的《植物名实图考》。其次是温病学在吴又可“戾气”说和前代治疗急性热病和流行病经验的基础上,经过温病学家叶桂、薛生白、吴鞠通、王士雄等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形成了温病学说,从而大大丰富了祖国医学宝库。总之,中医药在我国古代已发展成为理论体系完整、实践经验丰富、科目分类详细的一门科学,在古代一直处于领先于世界的地位。正如李约瑟所说,在自然科学领域里古代天文学、数学、应用物理学、化学以及机构制造等,中国都是先驱者,古代医学也不例外。需要提及的是,我国古代中医药学的发展并不是封闭孤立的,而是在不断吸收外来医药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二东南亚国家的医药发展关于东南亚国家本土医药的发展情况,史籍中记载甚少,只散见于少数典籍中,不过从这些零散的记载中,我们仍可以了解古代东南亚国家医药发展水平的状况。有的国家没有医药。像交趾国,根据有关记载,其“服色饮食略与中国同”,但“病不服药”。有的国家,人们得病,多以为鬼神作祟,需要巫人医治。如占婆(在今越南中部)人,“遇有疾病,不求药疗,而纯托命运于巫觋”。居住在今爪哇岛的婆国亦如此,“疾病不服药,但祷求神佛”。位于今天马来半岛上的丁家卢国,元代时,其国人每遇“水旱疫疠”,也求之于神,且“祷之立应”。还有位于今天苏门答腊岛东北端亚齐的须文答剌,据《岛夷志略》记载,“其酋长每岁必杀十余人,取自然血浴之,则四时不生疾病”。也有的东南亚国家医药略有发展,对于少数病症已经可以进行简单治疗,但疾病的治疗手段比较原始。上文所提占婆,《宋史·占城传》说:“人有疾病,旋采生药服食。”表明该地区的医药水平在宋代有了很大发展。位于今天爪哇岛上的苏吉丹国,在宋代时已经懂得将荔枝晒干来治疗痢疾。在苏洛鬲国(其地在今马来半岛的吉打),对于有害热症者,“皆用水沃数四则愈”。真腊国人亦如此。“寻常有病,多是入水浸浴及频频洗头,便自痊可。”在噶喇吧(今印尼雅加达)也有“以水为药”的风俗。因为“(噶喇吧)地势卑下,天气炎热,四季皆如夏候,炎风暴厉,触之生疾,河水甘凉,浴之却病”,而且当地人凡有感冒风热病发作,产妇及小儿出痘,皆浴于河,效果甚佳。水成为这些国家和地区治疗疾病的良药。除此之外,噶喇吧人还以黄梨、黄瓜之类治疗暑气和风邪等病。另外,在苏门答腊岛的一些地方,“以老男女为医生”,“遇有病者,随意令其服药”。很显然,这些老男女不通医术,但从土著人能给予他们以足够的信任上看,这些人已经积累了一些治疗疾病的经验。还有一些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医药已有相当发展,能够识别药物,用以治病。如在淡邈(在今缅甸的土瓦),“民多识山中草药,有疵疠之疾,服之其效如神”。在真腊,该国人不仅能识别药物,而且还在市场上售卖药物。其所卖药物“与中国之药不类,不知其为何物”。史书中记载该国癞病(相当于麻风病)流行,且该国盛产大枫子,将大枫子榨油,可用于治大风症与皮肤病。从上述记载不难推测,真腊人已经积累了防治麻风病的经验。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东南亚国家已经将医药用于战争。如渤泥国(今文莱),其国“有药树,取其根煎为膏服之,仍涂其体,兵刃所伤皆不死”。又据汪大渊《岛夷志略》三佛齐国条的记载,该国“习水陆战,官兵服药,刀兵不能伤,以此雄诸国”。可见良好的医药条件成为该国强盛的重要条件。总的来说,东南亚国家本土医药水平发展不一,有的处于原始状态,无医药可谈;有的略有发展;也有的具有相当水平。但相比较而言,特别是和医药水平发达的中国相比,其整体医药水平较低。三中国海外毒品活动在东南亚国家(一)汉初中国的医药交流秦汉时期中原王朝势力不断向南发展,中原文化也慢慢向南方地区渗透。汉末,中原地区战争频繁,局势动荡,许多中原人士南迁,将中原文化带到东南亚地区,中医药亦在其中。如史籍所言,汉灵帝崩后,“天下扰乱,独交州差安。北方异人咸来在焉,多为神仙辟谷长生之术,时人多有学者。”这些早期方士一般都通晓阴阳术树、医方占卜、吐纳延年等术。中医药便随着这些方士传播到一些东南亚国家和地区。三国时期,名医董奉游交趾,闻士燮已“病死三日”,乃“与药一丸,以水含服,捧其头摇捎之”。不久便“开目动手,颜色渐平复”。第二日“即能起座”,四天后“复能语,遂复常。”由此一记载,可见至少在公元三世纪初叶,我国医药已经传入越南。越南人称中医为“北医”,中药为“北药”,大概是因为其来自越地之北的缘故。后来为了与西医相区别,而称“东医”、“东药”。又据越南史书记载:在公元257年,中国医生崔伟曾在越南治愈了雍玄和任修的虚弱病,并著有《公余集记》行世。炼丹,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风行一时。为此许多炼丹家到越南去采药炼丹。晋朝名医葛洪听说交趾出丹,要求出任句漏令。在赴任途中经过广州,被刺史邓岳挽留,便去广州罗浮山(今广东增城、博罗二县境)炼丹。葛洪虽未到达交趾,但此一行动则反映出交趾地区的医药在内地的影响下亦已经得到提高。又南齐时,阴铿之妻在交州,因受地气卑湿而患下腹胀一症,无法治疗,后遇“苍梧道士”林胜到该地采药,遂以“温白丸”治疗而愈。隋唐时期我国经济文化很发达,与东南亚各国交往的海上交通比秦汉时期也发达得多,隋唐统治者又实行开明的对外开放政策。因此,中国与东南亚的交往更为频繁。中国前往越南的人数也明显增加。许多懂医学的名人如沈期、刘禹锡、高骈、樊绰等人都曾去过越南,医学也随之更多地传入越南。另据《历代名医蒙求》(卷下)引玉堂闲话所记,唐代中国人申光逊曾用胡椒、干姜等辛辣药物治好了安南人孙仲敖的脑痛病。此外,中国的《内经》、《脉经》等医书也于此时传入越南。甚至唐代名医孙思邈在越南也被当作医神塑于先医庙中供奉。宋元时期,我国海外贸易非常发达,因而随之流寓者很多。加之期间中国境内战乱不止,许多中原人士为躲避战乱,纷纷南迁,中间不乏医药人士。如宋高宗绍兴六年(1136),越南皇帝李神宗得了“心神恍惚”的病,来自中国长安的僧人明空给他进行医治,取得显著疗效。明空因此被封为越南“国师”。又《大越史记全书》记载,元至元十一年(1274)冬十月,由于元人侵伐,有宋人“以海船三十艘,装载财物及妻子,浮海来萝葛源”,后被安置在京城的街坊,“字号回鸡”。当时,越南称宋朝为“鸡国”,原因便是“宋有缎子、药材等物,置卖为市”。越南陈朝绍丰年间(1279—1285)元兵南侵,邹孙以医从军,后失败被俘,因医治陈朝诸侯王,多见效,受赏致富。邹孙的儿子邹庚继承父业。陈宪宗开佑十一年(1339)秋八月十五日夜,“上皇子乘舟泛西湖溺水,得之鱼梁中,上皇命医人邹庚疗治。庚曰:‘针之则复苏,但恐阳痿’,针之果如其言。自是人称庚为邹神医”。邹庚因之累迁冠服侯宣徽院大使,兼大[太]医使。可见,中国的针灸法,最迟到十四世纪时已在越南被传播和采用。而众多的医士、药商及僧人南来,对中医药在越南的传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中国医学和医士的影响下,越南也出现了一些有名的医生,而且到中国来治病。如《国史遗编》中记载说:“李、陈时,义闾人黎德全,自号慧靖禅师,采南药,治南人,名闻南宋。宋后有疾,遣使聘之。居江南,后没于宋。宋帝行葬,为立石志”以纪念。“后有文台达官奉北使,取石志以归,立文台界”。到越绍治六年(清道光二十六年),越“疫痘大作”,其石志显灵以济民,于是,“众为立祠”,永远纪念这位为中越中医药的交流作出过重要贡献的医药家。此外,中医药随着华侨华人也传播到了泰国。根据有关史籍的记载,中国医药大约在13世纪中叶速古台王朝时传入泰国,当时在侨居泰国的华人中,便有通晓医药者。史金纳在《古代的暹罗华侨》一书中提到,阿瑜陀耶城最受尊敬的医师来自中国,国王的御医也是中国人。从上述可知,宋元以前华侨华人在东南亚的医药活动,有以下几个特点:(1)活动的范围主要集中在越南。(2)由于许多华侨华人医生医术高超,故很多华侨华人医生活动或供职于所在国的皇室贵族、王公大臣等上层社会,并深受他们的器重和敬服。(二)明清时期,外籍华人在东南亚的医疗活动明清时期,以郑和下西洋为先导,华侨华人随后大量移民到东南亚,使得中医中药更多地传入东南亚。1.为所到达的东南亚国家居民防病治病,会有极高度的原因;根据《郑和家谱》、《瀛涯胜览》等书的记载,郑和船队共配医官、医士180余名,大约平均150名官兵有1名医官或医士。这些医官、医士的来源一是明太医院派出,二是从民间良医中应征招募,一般医术较高。如根据《嘉兴府志》的记载,医官“陈以诚善诗画,尤精医,永乐间,应选隶太医院,累从中使郑和往西洋诸国,归擢院判”。匡愚,医士,常熟人,出身世代医家,永乐三年(1405)至七年(1409)曾随郑和三次下西洋。陈常,字用恒,上海人,学医于外祖父家,有医名。永乐十六年(1418)遣使下西洋,陈常以医从往,凡三次往返,由于他的医疗工作勤奋认真负责,颇受器重。除上述三人外,有名可考者还有彭正。。这些医务人员主要负有以下责任:其一,为出使人员防病治病;其二,由于郑和下西洋朝贡贸易中从国外输入的主要商品是香药,即香料和药材。香药的真伪和品质的鉴别需要有专门技术,因此,他们负有对药材的鉴定、调查、采集和购买等任务。郑和船队的医务人员包括郑和在内还为所到达的东南亚各国居民防病治病,传授医学知识。如陈伦炯的《南洋记》有记载说:“暹罗番病,每向三宝求药,无以济施,药投之溪,令其水浴,至今番、唐人尚以浴溪浇水为治病。”又杨文瑛在《暹罗杂记》一书中提到:“妇人分娩后,赤身卧板上,烘火数日,口渴则饮冷盐水,虽盛暑亦然,不如是则多生疾病。……小孩初生,每日必浸冷水数次,直至面白唇青,始抱起。妇人抱子睡,必念不堪入耳之催眠歌。叩其故?则曰:‘此皆三保公所教也’。”华侨生长温带,骤移于热地,不耐其炎威,故早晚必淋冷水百数十盆。新加坡更近赤道,华侨之淋水较暹罗又多。偶有身体虚弱,因冲凉过甚,而生种种疾病者,虽至腰酸腹痛,寒象显然,老华侨尚曰:“华人淋水,乃三保公所教,必遵守勿违,你淋水不力,故有是病也。”琼岛地方,已入热带,往暹水程较潮州近两日,故其人至暹少淋水,或全免者,亦曰:此三保公赦免之。谓:“当日三保公到暹,曾教琼人不须淋水故也。”每年九、十月,川滇洪水来,江河皆涨,水味清淡,人多预贮缸中,以备水咸时之用,而必于十月十五日为佳,谓之“圣日”,咸谓“每年此日,三保公必下药于江河,若在此日汲水,可久藏不坏。”暹人尤信之,至十五之夜,家家汲水。上述记载郑和传授医药治病之事,尽管其真实性和科学性都值得质疑,因为它记载前后矛盾,而且其治疗方法与我国传统医学的科学性相去甚远,但从中可见郑和在东南亚地区影响之大,也不难看出郑和及其船队为所到达的东南亚国家居民防病治病和传授医学知识的痕迹。郑和七下“西洋”,带去了中国本土的人参、麝香、大黄、茯苓、肉桂、生姜等中药材,受到沿途各国的欢迎,也带回了亚非各国特有的珍贵药材,如犀角、羚羊角、阿魏、丁香、木香、乳香、没药、芦荟、木别子等约78种。其中一部分药物品种,被种植于南京静海寺和天妃宫后院内,直至万历年间,尚保存甚多,供后来习医者之研究参考。郑和船队的医官、医士掌握世界一流的医术,在为西洋各国居民治病过程中向西洋各国传授先进的中国医药学,同时也吸收各国有效的医药学知识,促进了中外医药学的交流,影响是久远的。2.华侨华人在越南的交流明末,一些不堪忍受战乱以及满族人统治的人士纷纷南逃到东南亚,以避战乱。其中,有不少医药人士随之南来。清代,尽管统治者多次颁布限制、禁止商民出海的法令,但仍有越来越多的华侨华人到东南亚各国,其中有很多从事医药事业者,且这些人在当地从事医药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广泛,影响也越来越大。在越南,据莫氏家谱所载道:“初,明末大乱,我莫太公玖,因不堪胡虏侵扰之乱,越海南投”。当时和他同行的约有千人之多,多为同族或同乡。而其主要的人物计有:该籍五戎大将军汉阳侯徐公,招武大将军美侯莫忠定……宋智府医官等。后莫氏家族在越南河仙地区割据达三十多年(约1736—1767)。又有福建漳州府龙溪县二十八都四鄙玉洲上社人陈养纯,于顺治初年因不满满清的统治,南迁越南。他在原籍的情况,无从详考,但从他移入越南之后,以经商为业,且鼓励子孙研儒医之术来看,想在原籍时也是经商兼习医。后来,陈氏成为越南承天明乡社之一大宗派,并成为越南华侨中的主流之一。有的华侨医生因为长期在越南从医,受到越南人民的敬仰与爱戴,甚至由于怀念他,为之立庙,将他神化。如据《越南杂纪》记载:作者曾环游越南,访察华侨史迹,在越南朱笃市西小涌畔,有一座古庙,外额题翰林庙,内额题周泰庙(也许此华侨姓名为周泰,笔者注),庙联有三对:其一,尽节不移,干蛊昭心仇蒙古;孤忠匪解,励坤贞名显当今。其二,浩气长留,人大明神大越;英魂不陨,药至妙符至灵。其三,武将扬威,村中真其有福;先生施德,诸儒咸赖文书。可见“神”乃中国人,明亡不甘事虏,浮海来越教化诸儒,而长为越人景仰。据越人说,神常降乩语,指示众生,或以符药治病,往往奇验,有时“延不暇至,则遣弟子孔申代笔云”。也有的华医在越南从医参与助军活动。比如《大南实录》中记载说:“[明命十五年(道光十四年,1834)]嘉定有业医者何文力,自出家药以治病,兵痊愈者众。”此史料中,虽未说何文力是华侨,但据有关史料的记载道:“其巫祝医命、星卜算术诸家,皆唐人为之”。可知其为华人。当越南皇帝闻知此事,乃“赏授正九品医生,令照所需还其值”。又有清人杨端朋,亦“赍药就军医治”,所治病兵多至四千余人,越南政府先是赏赐给他“衣银钱”,后有省臣奏言,端朋所治病兵甚多,于是,“复加赏白金一百两,授太医院医正,秩从七品,隶嘉定省。”在暹罗,通行的医术有中医、西医和暹医。起初,“华人不学暹医,暹人亦不习中医”,双方势同水火。但随着中暹两国人员往来的增多,交往的频繁,华侨华人在当地融合的加深,两国的医师也互相取长补短。如暹罗的医生使用的药物,中药占百分之三十,他们亦采用中医的望、闻、问、切的诊治方法。反之中国医师也吸收泰国的草药,以丰富草药的品种。为适应中医治疗的需要,泰国药材业兴起。广东省澄海县东里乡旅泰的李松青是有名可考的“第一个代客煎药赠医施诊”的华侨医生,他在曼谷创办李天顺堂药材店,世代相传,成为药业世家。此外,中国的针灸术也流行于泰国,从事这种医业的绝大多数是华侨华裔。在印尼,情况亦如此,频繁的贸易往来,使得侨居于印尼的华侨人数也随之增多起来。其中当然包括中医,有些中医医术颇为高明。在《开吧历代史记》中有记载说,1681年,里耶克罗夫·范·戈恩斯总督因病退休,有一位名叫周美爷的华人医生,一路护理他回到荷兰。一年后,周美爷返回吧城(今雅加达)。之后,凡总督或高级官员有病时,都邀请周美爷给予医治。因此,他得了“吧中第一位神医”的称号。在相关的记载中,还提到在护送总督回国途中,周美爷曾把他的中国式诊断法的知识传授给了总督夫人。上述记载表明中医药在得到印尼人接受的同时,也得到了欧洲人的信任和青睐。又有记载道,1740年中国人在雅加达起义之后,在拉查威西(新埔头)有个名叫韩兴祥的人,他作巫医过生活,据拉·阿·尼地阿地宁拉特说,天猛公新埔头的女儿生了不治之病。该天猛公就宣布说,谁能治愈他女儿的病,谁就可以做他的女婿。韩兴祥把天猛公女儿的病治好了,于是他们成了亲,并生了五个孩子。由于华侨、土生华人和印度尼西亚人民长期的密切相处,相互影响,所以在印度尼西亚语中可以找到大量汉语(主要是闽南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