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法家公论思想探析_第1页
先秦法家公论思想探析_第2页
先秦法家公论思想探析_第3页
先秦法家公论思想探析_第4页
先秦法家公论思想探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先秦法家公论思想探析

一、“公”“名以正之”在捍卫李先生的“公众”思想之前,我们必须首先讨论“个人”。韩非子说:“古者苍颉之作书也,自环者谓之‘私’,背‘私’谓之‘公’。公私之相背也,乃苍颉固已知之矣。今以为同利者,不察之患也。”韩非认为,古时苍颉造字时,把自己环绕自己即只顾及自己,叫做“私”,与“私”相背者叫做“公”。当时的人认为“公”“私”之利益相同,这是没有明察其本义所造成的错误。具体而言,法家又是如何看待“私”的?韩非子说:“匹夫有私便。”属于民众个人之利是“私”。“私”不仅包含着“利”,也包含着“义”。“私义”就是适用于个人的原则:“必行其私,信于朋友,不可为赏劝,不可为罚沮,人臣之私义也。”按个人之私义去行动,对朋友讲信用,不为君主的奖励所鼓励,不为君主的惩罚所劝阻,这便是人臣维护个人利益的原则。对于民众亦如此。故,“私”是指臣民个人之利益和原则。何为“公”?韩非子说:“人主有公利。”“公利”为“人主”所有,是属于人主的东西。即,“公利”是指君主和国家之利。“人主”也有其“公义”。“夫令必行,禁必止,人主之公义也。”君主“公义”的表现就是其命令和禁令都必须严格执行。即,“公义”就是君主和国家的意志。故,“公”是指君主和国家之利益和意志。而韩非子认为,“公”与“私”是相对立的。《慎子》言:“名以正之。”法家所谓之“名”是与“实”相符的。而“实”以“功用”,即“耕战”、“国富兵强”、“霸王”为主要内涵。这些都是为君主和国家之利益和意志服务的。所以,“名”就是符合君主和国家利益和意志的名称。“名以正之”,就是用符合君主和国家利益和意志的“名”来正量天下之是非。符合此“名”的,就是正当的;不符的,便是不正当。故法家所言之“正”便是与君主和国家利益和意志相一致的原则。如此看来,“公”是理所当然的主宰者、统治者、决定者,“私”必须服从“公”。二、“公”理论的理论基础为了论证“公”的主宰的合理与合法性,法家从哲学、政治、人性等层面来展开说明。1.“道”对万事万物的控制韩非子言:“道者,万物之始,是非之纪也。”“道”是万物之本源,是一切是非的标准。“理”是构成具体事物的理则:“理者,成物之文也。”万物各有自己的理则。而“道”统领万物各种理则:“道者,万物之所然也,万理之所稽也。”他认为“道”弘大无形、独一无二:“夫道者弘大而无形”,“道无双,故曰一。”“道”的本质是“虚静无为”的:“虚静无为,道之情也。”“道”是万物总的法则,普遍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万事万物因它而得到生存、发展和变化:“道者,下周于事,因稽而命,与时生死。”“道”衍生万物,故万物都是“道之出”。“道”对万事万物具有主宰、支配性地位,万物也须遵从“道”的规律。“道”论为其“公”论奠定了形而上的哲学基础。2.加强对少数民族之统治“道论”影响到法家政治哲学。“道”统领“理”,“理”服从“道”。“道”呈现于人间,便是“君臣不同道”。君主的行事法则来自天:“谨修所事,待命于天。”既然如此,那么君主必须按照“道”的法则来行事。而“道”是独一无二的,所以,君主必须确立自己独一无二的身份和地位,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是故明君贵独道之容。”而且,从法理言,家无二贵,国无二君,权无二主:“主尊臣卑,上威下敬,令行人服,理之至也。使天下两天子,天下不可理也。一国而两君,一国不可理也。”最高权力必须由君王掌控,如此方能使四方安定:“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而臣民处于被主宰之地位:“明君如身,臣如手;君若号,臣如响。君设其本,臣操其末;君治其要,臣行其详;君操其柄,臣事其常。”君本臣末,君主臣从,君控臣劳,君决策,臣落实。按照“天道”法则,君主理应统治四方臣民,而臣民理应服从君主之统治。要巩固和扩大君主、国家之利益和意志,就必须在政治上加强对臣民的主宰和控制。这为天下服从君主的统治作了理论辩护。3.第二,“人之自为心”与“计算之心”:二者三重特质的本质措施法家认为人性是“自私”的。《商君书》言:“民之生:度而取长,称而取重,权而索利。”民众的本性,时时、处处、事事以自利为根本出发点。韩非子也认为“好利恶害”是人的本性:“好利恶害,夫人之所有也。”人为什么有这样的特性呢?更进一步,他指出,人是在“自为心”、“计算之心”的操纵下生活的。他说:“此其养功力,有父子之泽矣,而心调于用者,皆挟自为心也。”主人好心供养雇工,而雇工忠心为主人劳作,是因为他们都怀抱着为自己打算的心思。父母与子女之间也是如此:“故父母之于子也,犹用计算之心以相待也,而况无父子之泽乎!”君臣之间亦如此:“君臣也者,以计合者也。”所以,人是自私自利的。这种自私体现在既追求物质之“利”,也追求美好的荣耀、精神的“名”。如《商君书》说:“民之性:饥而求食,劳而求佚,苦则索乐,辱则求荣,此民之情也。”如果顺从人性,则“私欲”胜,这必定会损害君主、国家之利益和意志。而君主的主宰地位是合理、合法的,不容挑衅。故要维护君与国之利益和意志,就必须以法度控制、规范天下百姓之思想言行。“自私论”为其“公”论奠定了重要的人性论基础。三、“大众”的实现理论的说明,为法家“公”的主宰性提供了合理、合法的辩护,而要实现“公”,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和手段。1.“虚静化”,以实,透假见真法家首先强调了领导者自身修养对治国理政的重要性。君主须“虚静以待”方可看清事物本来之面貌:“故虚静以待令,令名自命也,令事自定也。虚则知实之情,静则知动者正。”君主谦虚、平静,不露声色,好让事物以自己的真实状态来确定自己的名称。谦虚、平静,有助于消除主观偏见,易知事物之本来面目,也易洞察行动是否正确。君主“无为”方可知“真”:“明君无为于上,群臣竦惧乎下。”君主隐藏真情,大臣就不敢随意揣测君主的心思、伪装自己,就会表露真实的想法,按照事情的本来面目行动。要“虚静无为”,就必须去除“邪心”。韩非子说:“由是观之,祸难生于邪心,邪心诱于可欲。”祸害由邪恶之心而生,而邪恶之心起于“可欲”之物。“可欲”之物,使人生邪欲。有邪欲便会使思虑混乱;思虑乱,则使欲望增强;欲望增加,便会产生邪恶之心;邪心胜,则会失去理性,做事违背事理;违背事理,祸乱便生。物是客观存在的,不依人的存亡而存亡。但人可以控制自我的意念和行为,应该远离“可欲”之物,调控内在之心,去除淫欲之情:“是以圣人不引五色,不淫于声乐;明君贱玩好而去淫丽。”无论是“五色”、“声乐”,还是“玩好”、“淫丽”,皆易扰乱感官、侵害内心。故圣人、明君都不沉湎于其中。人要控制情欲、去除邪心,方可回归正常之理性和态度。“虚静无为”,就要“去喜去恶,虚心以为道舍”,“函掩其迹,匿其端”,去除邪欲。这样,才能摒弃邪心,趋于平和,回归理性。有了平和与理性,才能以静制动,以虚见实,透假见真。这无疑有利于“公”的实现。治国理政,首先要求领导者自身要有基本的内在修养。2.“赏罚”让“公”“私”“道”治国要善用“赏罚”之道。“赏随功,罚随罪。”有功要奖,有罪要罚,赏罚要分明。这是君主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策略:“君之所以为君者,赏罚以为君。”进行“赏罚”的人性根据是人性自私论。法家认为,人性自私,趋利避害,“好爵禄而恶刑罚”。所以,以利赏之,则民喜而从之;以害慑之、惩之,则民惧而从法,利于治理。这是“赏罚”的理论基础。“赏罚”能使人摒除私心私意,去“私”行“公”,“行必然之道”。韩非子说:“讬是非于赏罚。”“赏罚”明是非,定公正,能惩邪处恶,扬好去坏,也能坚定人们的信心,激发人们的热情,鼓舞人们的干劲,“尽民能”。对于官员的治理,它也极为重要:“官治必有赏罚。”为什么?因为“夫善赏罚者,百官不敢侵职,群臣不敢失礼”。善“赏罚”,做得好的奖之,做得不好的罚之。官员喜奖恶罚,于是就循规蹈矩,不敢越位渎职而恪尽职守、一心为“公”。“赏罚”可以使君主更好地掌控和治理臣民、维护统治秩序。这又使主尊国强,此乃大利于“公”。相反,“赏罚”不当,“士民不死”,“下不能尽其民力”,则兵弱、国削、主卑,大不利于“公”。3.法与“术”、“法”要做到“赏罚”分明,必须依“法”而行。“法”本身就是“公正”的代表:“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的“公正性”体现在:其一,在法律面前,除最高的君主外,“人人”都是“平等”的。其罚罪不避大臣,赏善不遗百姓。其二,“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法”是世间言行的标准,具有普遍的社会规范力和约束力,是治国理政极好的规范、准则:“故治国使众莫如法。”其三,只要是“法”所确定的东西,情感、智巧、勇力等人为因素皆不可亵渎、违抗、侵犯其权威性,即“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正因为“法”的平等性、标准性、权威性,所以,在法家眼里,“法”秉大道、行公正,能摒除私智、私情、歪门邪道,能使身心安逸、天下太平。所以,“法令”是“治之本”。法家认为仅仅有“法”还不够,还需要“术”。“术”即是治理国家、操控别人的策略、方法和手段:“术者,藏之於胸中以偶众端,而潜御群臣者也。”有了“术”,才能将权力、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利用别人,操控别人的生与死:“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杀生之柄,课群臣之能者也,此人主之所执也。”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身安位稳,成就“霸王”之业:“有术以御之,身处佚乐之地,又致帝王之功也。”君主无“术”,会被人欺蒙,甚至反而被别人利用,以致混乱:“君无术则弊于上”,“身虽劳犹不免乱。”所以,对于君主而言,“术”是必不可少的。“势”即权势,是君主确立至尊地位的权力基础:“主之所以尊者,权也。”它也是君主实现统治的基本力量:“势者,胜众之资也。”没有权势,“法”、“术”都难以很好实现。“势”有巨大的威力,被何人所用便可能产生什么样的结果。权势为贤能之人所用,能使天下大治;为无能之人所用,会使天下大乱:“贤者用之则天下治,不肖者用之则天下乱。”所以,权势不可借与他人。君主必须紧紧掌握“势”。“势”是实现“公”的权力基础;“术”是巧妙运用权力,掌控、操纵别人的基本手段;“法”是实现“公”的基本规范、法律保障。“法”的“公正”使别人无隙可钻、按照统一规范办事,从而能巩固“权势”,也能使“术”得以顺利施展。要实现“公”,必须将三者牢固而灵活地掌握住,让它们相辅相成,共同作用。4.“明察”是“言”的“法”的内涵,是“观”的结果“公”实现与否以及实现的好与坏,必须经过事实的检验。这就需要重视“察”的作用。“察”便是考察,即通过认真的审查、核实,以检验其是否合法,是否“名实相符”。韩非子认为,君主治国,要做到“名实相符”,即,使名称、言论与事实相符合。“名”要根据其内在的事实、内容来确定。而“实”便是指“功用”。法家认为,言行以“功用”为目的:“夫言行者,以功用为之的彀者也。”而“功用”的标准是“耕战”、“国富兵强”与“霸王”。也就是说,“名”恰当与否,要以是否有利于“耕战”、“国富兵强”、“霸王”为标准。言与事、功相符的便正当,要赏;不符的便不正当,要罚:“功当其事,事当其言则赏;功不当其事,事不当其言则罚。”不论是“言大而功小”,还是“言小而功大”,都要罚。并不是“罚小功”,也不是“不说于大功”,而是“刑名不符”的危害甚于嫉妒立大功的危害。“刑名不符”容易产生僭越之行为。不管说的、做的是好,还是坏,如果僭越成为习惯,便会使奸邪小人趁机而入,威胁正常的统治秩序。另外,不管是名称、言论超出事实,还是不及事实,都是在隐瞒真相。远离真相,于君策、国治都不利。“名实不符”会导致事物失真、决策失当、治理失效。久之,会出现“上下易用”、奸邪丛生、秩序混乱的局面。故“名”与“实”要相符。这需要深入的考察才能实现:“智术之士,必远见而明察,不明察不能烛私。”他还说人臣有八种阴谋诡计来蒙骗君主,谋取私利。如“同床”、“在旁”、“父兄”、“养殃”、“民萌”、“流行”、“威强”、“四方”等。君主若不认真细致考察其实际情况,只听信其言,只看表面现象,很容易被别人蒙骗、坑害。如果仔细考察,以“实”、“法”来衡量检验其“言”、“名”,看其“言”“名”是否与“实”、“法”相合,不合的,去之,那么他们的奸计就不会得逞。进而言之,只有细致地考察,才能识别奸邪,使“名实相符”,使真正有才与有功者得到奖赏、任用和提拔,才能选好人,用好人,治理好国家。另外,要察民情而立“法”。“法”本身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要根据民情、世情的变化进行合理的改革,制定合理的法度以适应时代发展之趋势:“因世而为之治,度俗而为之法”。如不察之,则“法”失效,事不成:“故法不察民之情而立之,则不成。”“法”与时合,才能与时俱进,反映真实的情况和需求。总之,要“明察”人、事、物,洞明事实、真相,使名称、职位、言论和赏赐等与具体的事实、功效相符;要“明察”时代、人心与人情之变化,与时俱进,制定合理的法度,反映新的事实和趋势。这些都是为了使大家按事物本有的面目和规律办事,维护统治秩序,实现君主和国家的利益和意志。四、先秦“公共”理论的反思1.从“公”到“私”,利益导向的转变法家认为“凡立公,所以弃私也”,将“公”与“私”置于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境地。他们所说的“公”就是君主和国家的利益和意志,而“私”是臣民个人的利益和原则。所谓“立公”便是最大程度地维护和发展君主的利益和意志,而“弃私”是最大程度地贬抑、削弱臣民的利益和原则。宗白华先生认为韩非子“从君主个人的立场出发,对于农民只‘取’而不‘给’”。这话很中肯。焦国成教授说韩非子:“他把最高封建主的利益说成是‘公’,而把天下臣民的利益说成是‘私’”,“所谓‘以公灭私’,从实质上说,不过是君主的大私吃掉臣民们的小私而已”。这些都是说,他站在君主的立场,一心为君主谋利,而极力排斥臣民的利益。从长远看,“公”与“私”截然对立的思维模式,不利于“公”的发展。君主与国家利益的巩固与发展,需要通过臣民个人利益的适度发展来实现。如果天下百姓都穷苦不堪,愚昧无知,长此以往,那国不可能富,兵也不可能强,君主的利益就无法实现,统治就会面临诸多困境。从长时期来看,“公”“私”对立与排斥、“立公”而“弃私”的思维模式,在弱化百姓的同时,也在不断削弱君主自身的统治和国家的实力,激化君主、统治阶层与广大民众之间的矛盾。2.德治批判以“功用”为目的,强调社会的和谐发展。据外部分为了更好实现“公”,韩非子主张“以法治国”,而否认道德在治理国家中的作用。他明确反对“德治”:“世主美仁义之名而不察其实,是以大者国亡身死,小者地削主卑。”何为“仁义”、“惠爱”?“夫施与贫困者,此世之谓仁义;哀怜百姓,不忍诛罚者,此世之所谓惠爱也。”世人所说的“仁义”就是施恩于贫困之人;“恩惠仁爱”就是同情可怜百姓而不忍心诛杀惩罚他们。而“仁义”与“惠爱”就是人们常说的“道德”。他认为,治理国家,讲“仁义”、“惠爱”,是在鼓励懒惰、智巧、投机,必将导致人们都不想为国出战,不想劳作而想靠投机取巧以获得利益与高官厚禄。这不利于“耕战”、“国富兵强”和“霸王”之业,其后果是“地削主卑”、“国亡身死”。而“法”代表君主与国家之利益和意志,以“功用”为目的,明确奖惩的标准,规范上下之政治秩序,严惩奸邪之徒,激发人的激情,鼓励人们参加“耕战”,有利于“国富兵强”和君主的“霸王”之业。一言以蔽之,“道德”无益于“公”,而“法”有利于“公”。故“为治者”“不务德而务法”。并且,在治理国家事务上,法家主张“严刑重罚”。商鞅说:“去奸之本莫深于严刑。”韩非子也说:“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用,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法家否认“道德”在治理国家中的作用,并且还主张“严刑重罚”,这是很片面的。先秦法家思想对秦朝治国思想有直接的影响。而秦朝的严刑峻法无疑是加速其自身灭亡的重要原因。司马迁说:“故秦之盛也,繁法严刑而天下振;及其衰也,百姓怨望而海内畔矣。”这既是对秦朝“严刑峻法”社会的真实描述,也是对先秦法家“严刑重罚”论的隐性讽刺。现代学者也对韩非子的“不务德而务法”、“严刑重罚”理论提出批评:“他把赏罚或者说刑罚当作惟一的手段,认为用严刑峻法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从而完全否认德治的重要性,否认道德在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中的作用”。“不务德而务法”、“严刑重罚”,在一定时期内、一定程度上能够使国家实力得到提升。但完全排斥“德治”,走入极端,长此以往,不利于国家和社会长期健康和谐发展。法家之“法”以“功用”(“耕战”、“霸王”)为目的。处处以“功用”为目的,并且以“严刑重罚”来达到此目的,就会使整个社会产生极端功利主义思想,这又会使人人为了实现“功用”而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相互猜忌、相互排挤、不择手段,甚至进行残酷的斗争。这不利于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也不利于国家的健康发展。这是法家“不务德而无法”、“严刑重罚”论可能带来的后果。而“法”所产生的弊端和矛盾,可以由道德来加以适当引导和调解。道德以爱人、助人、乐人为旨归,陶冶情操,感化心灵,使人们懂得相互尊重、爱护和帮助。“法”所产生的“功利性”在道德的调解下,就不会走入片面和极端。如有道德的感化,无论是君主还是普通人,在追求“功利”的时候,就不会为所欲为、不计后果,就会适当尊重他人的正当利益和需求。诚然,治理国家,“法”是基础,必不可少。但是,法家之“法”的规定和执行过于严苛,易入极端,久之,不利于社会和谐。这就需要道德来加以引导和调解。“法”“德”结合,才更有利于社会健康发展,也有利于“公”的实现。3.法与“一”:“齐”的意义法家主张用“法”这个唯一的标准进行奖惩。商鞅提出“审壹”的观点。即,圣君治国,要统一奖赏,统一刑罚,统一教化。“圣人之为国也,壹赏,壹刑,壹教。”这“三壹”从法律的角度统一了奖惩、教化的标准,在很大程度上是有利于“公”的。韩非子也认为确立“法”这个统一的标准,并以之进行奖惩有利于“公利”:“息文学而明法度,塞私便而一功劳,此公利也。”这里,法家有将“壹(一)”理解为“唯一”、“整齐划一”的倾向。韩非子推崇法治,尊重“法者”,而认为“学者”、“言谈者”、“商工之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