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常青第一学校2024届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abea376edcae63e0fe08e101163a239/aabea376edcae63e0fe08e101163a2391.gif)
![湖北省武汉市常青第一学校2024届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abea376edcae63e0fe08e101163a239/aabea376edcae63e0fe08e101163a2392.gif)
![湖北省武汉市常青第一学校2024届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abea376edcae63e0fe08e101163a239/aabea376edcae63e0fe08e101163a2393.gif)
![湖北省武汉市常青第一学校2024届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abea376edcae63e0fe08e101163a239/aabea376edcae63e0fe08e101163a2394.gif)
![湖北省武汉市常青第一学校2024届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abea376edcae63e0fe08e101163a239/aabea376edcae63e0fe08e101163a239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武汉市常青第一学校2024届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1.下列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天体的运行B.鸟类的迁徙C.小树的长高D.火箭的发射2.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5kg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C.现在教室内的温度约为60℃D.乒乓球台的高度约为80cm3.雨、露、霜、冰都是自然界中水的“化身”,其中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是()A.雨 B.露 C.霜 D.冰4.对下列四幅图阐述正确的是()A.甲图,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方,用凸透镜矫正B.乙图,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后方,用凸透镜矫正C.丙图,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D.丁图,望远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5.广场舞虽然丰富了阿姨们的生活,但给每天晚上想写作业的同学带来了噪声污染。为了减弱噪声,阿姨们把声音调小,这种控制噪声的途径是()A.在声源处 B.在传播过程中 C.在人耳处 D.在声源和人耳处6.现有密度分别为a和b的两种液体,a的密度小于b,在甲杯中装满这两种液体,质量各占一半,在乙杯中装满这两种液体,体积各占一半,假设两种液体不发生混合,两个杯子完全相同,则A.甲杯中液体质量大B.乙杯中液体质量大C.两杯中质量一样大D.无法确定质量大小7.小芳吃雪糕时,看到雪糕周围冒“冷气”,由此她联想到了泡方便面时碗里冒“热气”的情景.以下是她对“冷气”和“热气”的思考,其中正确的是()A.“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他们都是气化成的水蒸气B.“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小水珠,后者是水蒸气C.“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是汽化形成的D.“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都是液化形成的小水珠8.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喜爱,下列对古诗词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冰的形成是升华现象B.“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C.“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D.“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9.中国的诗词歌赋蕴含丰富的物理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影子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B.“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倒影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C.“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疑水浅”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D.“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10.一短跑运动员沿直线跑了5s,前2s内通过16m的路程,后3s通过了30m的路程,这个运动员在5s内的平均速度是A.8m/s
B.10m/s
C.9m/s
D.9.2m/s11.铺设柏油马路时,需要把沥青由固态熔化成液态。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这一过程的是()A. B. C. D.12.图中有A、B、C、D四种测量水温的操作.那种做法是正确的A. B. C. D.13.下列场景与所蕴含的物理知识,对应完全正确的是()A.春季,小明体育训练后满头大汗,回到教室不停扇风--提高液体温度加快蒸发B.夏季,小明手拿着一瓶冰冻矿泉水,冰减少,手感到凉--熔化吸热C.秋季,小明发现操场上的双杠上铺满了一层霜--霜是非晶体D.冬季,戴眼镜的小明从教室外走进教室内,镜片模糊不清--液化吸热14.小明从平面镜里看到镜子对面石英挂钟和电子钟所成的像如图所示,这时的时刻分别对应的是A.02:35和20:01 B.09:25和10:21C.09:25和10:05 D.02:35和10:0515.《乘坐自动扶梯的礼仪规范》中提到:搭乘自动扶梯时“右侧站立,左侧急行”,这不仅是国际大都市的文明规则,也是城市文明程度的象征.如果以扶梯为参照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地面是静止的 B.右侧站立的人是运动的C.扶梯是运动的 D.左侧急行的人是运动的16.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A.“海市蜃楼”奇观 B.人在地面上的影子C.用放大镜观察蚂蚁 D.雨后空中出现的彩虹17.以下长度的估测中最接近3m的是A.教室的高度 B.课桌的高度C.物理课本的宽度 D.中学生的身高18.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出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几组数据并绘出如图所示的m-V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量杯质量为40g B.50cm3的该液体质量为50gC.该液体密度为1.25g/cm3 D.该液体密度为2g/cm319.小英站在上升的观光电梯上,她相对于下列哪个物体是静止的()A.地面 B.所乘坐的观光电梯 C.附近的楼房 D.远处的树木20.为了测出金属块的密度,某实验小组制定了如下的实验计划:①用天平测出金属块的质量②用细线系住金属块,轻轻放入空量筒中③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④将金属块从量筒中取出,记下水的体积⑤用细线系住金属块,把金属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记下水的体积⑥根据实验数据计算金属块的密度以上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的是A.①②③④⑥ B.②③④①⑥ C.①③⑤⑥ D.①②③⑥21.如图是小明用手机和透镜自制的简易投影仪,它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射到白墙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手机到透镜的距离应大于透镜的两倍焦距B.墙上呈现的是手机画面正立、放大的虚像C.制作简易投影仪的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D.要使墙上的像变大,应增大手机与透镜间的距离22.下列光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A.日偏食 B.水面倒影C.汽车观后镜 D.水中筷子变弯23.有一台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它通过光束射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打到电光屏(能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进行处理)上来显示液面的高度,然后通过装置调节液面的高度。如图,所示的光路图,电光屏上的光点由移到时,表示液面的高度()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不确定2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些高科技产品不振动也可发声B.人耳可以听到的声音频率为20Hz——2000HzC.考场周边禁止鸣笛是防止噪声产生D.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25.如图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该物体A.在0~20s时间内的速度比在30~40s时间内的速度大B.在整个40s时间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C.在整个40s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2m/sD.在20~30s内物体的速度为40m/s26.下列实例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A.足球守门员戴有防滑手套 B.骑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闸C.运动鞋的底部制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D.给自行车的车轴加润滑油27.坐在匀速直线行驶高铁里的小明,看到放在自己正上方行李架上的双肩包侧兜里一包纸巾正要下落,则这包纸巾将落在()A.小明的前面B.小明的后面C.小明的头上D.小明的左侧28.小明将《中学物理》书放置在距离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时,人眼观察到成像的情形是()A. B.C. D.29.关于误差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误差是实验中产生的错误B.采用精密仪器,改进实验方法,可以消除误差C.认真测量可以避免误差D.实验中误差不能绝对避免,但可以想法尽量使它减小30.中空的铁球、木球、铝球、铅球,形状完全相同,质量和外观体积都相等,则其中空心部分最大的是(ρ铅>ρ铁>ρ铝>ρ木)A.铁球 B.铅球 C.铝球 D.木球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31.现有由同种材料制成的A、B两金属球,其中一个是实心的,一个是空心的。它们的质量分别为128g、60g,体积分别为16cm3、12cm3。实心球是___________(选填“A”或“B”)球,空心球空心部分的体积是___________cm3。32.如图所示是在城市马路旁常看到的禁鸣喇叭的标志牌,这种“禁鸣喇叭”的措施属于在_____处减弱噪声。在学校、住宅的周围植树种草可以减轻噪声污染,其原因是_____。33.谚语“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体。从物理学角度看,这是同一个人观察树叶和泰山的______不同,而这个因素的大小与被观察物体本身的_______及该物体和人眼之间的________有关。34.AB和CD是完全相同的两条带有绝缘皮的导线,它们并行地埋设在甲、乙两地之间,如图所示(假设AB和CD导线单位长度的阻值为r)。由于深埋地下,当两导线上发生断路、两导线之间发生短路及发生漏电现象(即相当于两根导线之间在漏电处接入一个未知电阻)时,故障位置不容易被观察到。为了判断故障的类型和位置,维修人员通常在导线的左右两侧安装检测电路,在左侧安装检测电路,其中已知电阻R0为保护电阻,右侧加装电压表V2,如图所示。若电流表有示数,且电压表V1与电压表V2的示数几乎相同,可视为导线无故障。请分析维修人员检测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若检测电路中电流表示数为0,电压表V2示数为0,表明输电线故障为______。(2)若检测电路中电流表为I,电压表V1示数为U,电压表V2示数为0,表明输电线故障为___________。则故障处与甲地的距离约为_________。(用r、I、U、R0表示)(3)若检测电路中电流表为I,电压表V1示数为U,电压表V2示数为U′,且U′明显的比U小,则表明输电线故障为___________。则故障处与甲地的距离约_________。(用r、I、U、U′、R0表示)35.生物课上,小明用一个放大镜近距离观察小昆虫,当他发现看不太清楚小昆虫时,正确的做法是_____(填“将放大镜离小昆虫稍远一点”或“放大镜离小昆虫稍近一点”).由于小明不小心将放大镜掉在地上摔掉了一小块,他用此放大镜_____(填“能”或“不能”)成一个完整的小昆虫的像.36.航天员从地球航行到太空后,其所处的空间位置发生了变化,但其_____没有改变。给自行车的转动部分加润滑油,可以减小轴和轴承之间的_____。37.如图轿车尾部安装的安全倒车雷达,在倒车时尾部在非安全距离内遇到人或障碍物,雷达就会报警。它是通过测量车尾的探头发送_________波(选填“超声”或“次声”)遇到障碍物后反射回的时间,计算出车体与障碍物间的实际距离。来若探头发出声波经0.01s接收到回声,则此时轿车尾部与障碍物间的距离为______m(声音的速度取340m/s)。38.图记录了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甲图中汽车的运动是_____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乙图汽车行驶速度越来越______(选填“快”或“慢”),0~30s之间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39.有些小朋友喜欢玩如图所示的激光笔,但是非常危险!因为激光有一个特点是亮度高,如果激光照射到人眼,由于眼球的晶状体相当于______(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激光经过眼球______(填“会聚”或“发散”)在视网膜上,会严重灼伤视网膜,造成永久性伤害。40.如图所示,当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在两者界面处会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则折射角______入射角(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当入射光线与液面的夹角为55°,则反射角是______°,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______(选填“增大”、“不变”、“减小”)。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2题,15分)41.在探究凸透镜的成像原理时,小明同学研制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用水透镜模拟眼睛,光屏模拟视网膜,通过对水透镜注水或抽水可改变水透镜的厚薄。蜡烛、光屏和水透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1)实验时,首先要使烛焰、水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_________上,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中心;(2)三者摆放位置如图所示,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像未画出),该像为倒立、________的实像。利用了这个成像规律的是___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3)用水透镜模拟正常眼睛,将图中的蜡烛移动到光具座上40cm处,透镜和光屏都不动,此时应对水透镜__________(填“注水”或“抽水”),使其焦距变_______(填“长”或“短”),才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一个清晰的像。42.如图所示是小丽同学用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1)实验前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它们在______上;(2)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倒立、______的实像,生活中利用这个规律可以制成______(选填“投影仪”、“放大镜”或“照相机”);(3)若想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得更大一些,在不改变凸透镜位置的情况下,应将蜡烛向______(选填“左”或“右”)适当移动一段距离,再调整光屏的位置;(4)实验过程中,小丽发现当蜡烛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与像都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题,20分)43.将一个质量为8.9kg的铜质零件,改用铝来制作,质量是多少kg?(ρ铜=8.9×103kg/m3,ρ铝=2.7×103kg/m3)44.一辆载重汽车沿笔直的公路匀速行驶,已知车及货物总重1.5×105N.(1)当它行至某桥头处,桥头上矗立着如下图所示的提示牌,这个指示牌的含义是什么?试通过计算说明这辆汽车能否从该桥上安全驶过?(2)当它行至某高速公路,车上的速度表和路边标志牌如下图所示,此时该车速度为多少m/s?如果该车以速度表的指示速度匀速行驶,从标志牌处到上海需要多长时间?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1、C【解题分析】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据此解答【题目详解】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天体运动是相对于地球或其他星体有位置的变化,所以是机械运动;鸟类的迁徙,地理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是机械运动;小树的长高,是生物在生长,不是机械运动;火箭的发射,火箭相对于地面位置发生了变化,是机械运动,综上所述,只有C符合题意,故选C。2、D【题目详解】一个苹果质量不会大于0.5kg,人步行速度不会大于2m/s,夏天教室温度不会高于40℃.乒乓球台的高度约为人高的一半,而普通人高在1.7m左右,故乒乓球台的高度约为0.8m=80cm。答案选D。3、C【题目详解】A.雨是液态的,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是液化现象;B.露是液态的,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是液化现象;C.霜是固态的,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是凝华现象;D.冰是固态的,是由液态的水凝固而成的,是凝固现象。故选C。4、B【题目详解】A.甲图中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说明该眼睛是近视眼,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即折光能力)增强,应佩戴发散透镜(凹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故A错误;B.乙图中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面,说明该眼睛是远视眼,远视眼应该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使光线提前会聚);故B正确;C.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放大的虚像;其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成放大的实像,故C错误;D.望远镜中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正好落在目镜焦距内的位置,目镜再对这个像进行放大;因此其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故D错误。故选B。5、A【题目详解】把声音的音量调小,这是在声源处控制噪音。故选A。6、B【解题分析】模型1即为甲杯:由于ρ1<ρ2两种液体的质量且各占一半,可得密度ρ1的液体体积大于密度ρ2的液体,密度ρ1的液体体积用灰色标记,密度ρ2的液体体积用蓝色标记。模型2即为乙杯:两种液体体积相等,密度ρ1的液体体积用灰色标记,密度ρ故选B7、D【题目详解】人眼看得见的是小水珠,水蒸气是我们用肉眼看不见的,所以凡是看得见的就绝不是水蒸气,看到雪糕周围冒“冷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雪糕液化成的小水珠,泡方便面时碗里冒“热气”,是碗里蒸发出的水蒸气在上升过程中,遇到温度较低的空气液化成的小水珠,所以它们两者本质是相同的,都是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D正确符合题意.8、B【题目详解】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冰是水由液态变为固态形成的,属于凝固现象,故A错误.B.“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雾是悬浮在空气中的小液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B正确.C.“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是小液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C错误.D.“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发生凝华形成的,故D错误.9、B【题目详解】A.“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错误;B.“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倒影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正确;C.“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疑水浅”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错误;D.“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故D错误。故选B。10、D【解题分析】运动员的路程s=16m+30m=46m,运动员的运动时间t=5s,运动员的平均速度v=st=46m【题目点拨】1、本题考查了平均速度的计算,解答本题学生要掌握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2、求出运动员的运动的总时间;3、然后由平均速度公式求出运动员的平均速度.11、B【题目详解】沥青为非晶体物质,它没有固定的熔点,所以它的熔化曲线不会出现平直段,沥青熔化吸收热量,温度随着时间增长而上升,故B符合题意。故选B。12、B【分析】在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正确的方法是:①测量前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选择合适的温度计,明确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②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③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④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的液柱上表面相平.【题目详解】A、温度计玻璃泡接触了烧杯底部,使用方法错误;B、温度计放置及读数方法正确;C、温度计玻璃泡接触了烧杯底部,使用方法错误;D、温度计玻璃泡没有接触液体,使用方法错误.故选B.【题目点拨】此题考查的是温度计的使用,在物理实验和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温度计,关键是我们要熟练掌握其使用和读数方法.13、B【题目详解】A.春季,小明进行体育训练后满头大汗,回到教室不停扇风--提高液体上方空气流动加快蒸发,故A错误:B.冰块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所以手感到凉,故B正确;C.秋季,小明发现操场上的双杠上铺满了一层霜--霜是晶体,故C错误;D.冬季,戴眼镜的小明从教室外走进教室内,镜片模糊不清,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液化放热,故D错误.14、C【解题分析】根据镜面对称的性质求解,在平面镜中的像与现实中的事物恰好左右或上下顺序颠倒,且关于镜面对称来解答此题【题目详解】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所以图中的表的数字顺序与实际表的数字顺序正好相反,所以该钟的实际时间是9时25分,因为是从镜子中看,所以对称轴为竖直方向的直线,2的对称数字是5,镜子中数字的顺序与实际数字顺序相反,这时的时刻应是10:05.故选C.15、D【题目详解】A.以扶梯为参照物地面与扶梯位置发生改变,是运动的故A错误;B.右侧站立的人相对于扶梯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是静止的,故B错误;C.选择参照物不能以研究对象为参照物,故C错误;D.左侧急行的人相对于扶梯位置发生了改变,是运动的,故D正确.16、B【题目详解】A.“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现象,故不符合题意;B.人在地面上的影子是由光沿直线传播被人体遮挡形成的,故符合题意;C.放大镜成像的本质是光的折射,故不符合题意;D.雨后空中出现的彩虹是色散现象,本质是光的折射,故不符合题意。17、A【题目详解】A.一层楼的高度约3m,教室的高度与此差不多,在3m左右.故A符合题意;B.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0.8m左右.故B不符合题意;C.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物理课本的宽度与此差不多,在17cm=0.17m左右.故C不符合题意;D.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中学生的身高略小于成年人,在160cm=1.6m左右.故D不符合题意.18、B【题目详解】A.从图中可以看到,当总质量时,液体的体积,这意味着量杯中有液体,这个40g总质量是量杯和液体的总质量,量杯的质量不是40g,A错误;BCD.从图中还可以看到,当液体的体积时,总质量;由上述可知,80cm3液体的总质量减去20cm3液体的总质量,可以得到对应液体的质量,这个质量大小是这对应液体的体积是那么该液体的密度是C、D错误;50cm3的该液体质量是B正确。19、B【分析】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由此来突破此题。【题目详解】静止站在上升的观光电梯中的小英,和所乘坐的观光电梯之间的位置没发生变化,所以相对于电梯是静止的,但是小英相对于地面、附近的楼房、远处的树木来说,相互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是运动的,则B符合题意。故选B。20、C【题目详解】由密度的测量原理知道,我们要测出金属块的密度需要测出的物理量是:金属块的质量;金属块的体积.根据题意知道,可以用排水法进行测量金属块的体积的测量,金属块的质量可以直接用天平进行测量;A、在④这两个步骤中,金属块拿出是会带走一部分水,产生较大的误差,故A不合理;B、该方案没有测的金属块质量,故B不合理;C、①步骤测出了金属块的质量,③⑤利用排除法测出了金属块的体积,且该方案都没有明显的误差,故C合理;D、由于②③两个步骤无法测出金属块的体积,故D不合理.21、C【题目详解】A.手机相当于物体,在投影仪的应用中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应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故A错误;B.投影仪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错误;C.制作简易投影仪的透镜是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故C正确;D.要使墙上的像变大,应减小物距或增大像距,所以应减小手机与透镜间的距离或增大投影仪到墙面的距离,故D错误。故选C。22、D【题目详解】A.日偏食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不符合题意;B.水面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与物体等大的虚像,不符合题意;C.汽车的观后镜是一个凸面镜,起扩大视野的作用,是光的反射现象,不符合题意;D.插入水中的筷子变弯了是由光的折射原理形成的,符合题意。故选D。23、B【题目详解】由于入射光线是固定的,且光在水面上发生的是镜面反射,当水面发生变化时,故反射光线的方向与原来的反射光线是平行的,如下图所示:;由图可见,当反射到光电屏接收平面上的光点从点移向点,表明被监视的液面是下降的。故选B。24、C【题目详解】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不振动不能发出声音,故A错误;B.正常人耳听到声音的频率为20Hz~20000Hz,振动频率高于20000Hz,或低于20Hz,人耳听不到声音,故B错误;C.考场周边禁止鸣笛是防止噪声产生,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正确;D.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故D错误。故选C。25、C【题目详解】由图知道,在0~20s与30~40s都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在0~20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40m,则速度是:;30~40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80m-40m=40m,则速度是:,即物体在0~20s时间内的速度比在30~40s时间内的速度小,故A错误;由图象知道,物体在0~20s内的速度是2m/s,在30~40s内的速度是4m.s,在20~30s处于静止状态,所以物体在40s内不是都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整个40s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80m,所以,物体的平均速度是:,故C正确;由图象知,物体20~30s内,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故物体的速度为0,故D错误.26、D【解题分析】A.足球守门员戴有防滑手套,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的方法增大摩擦的;B.骑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闸,是在接触面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的方法增大摩擦的;C.运动鞋的底部制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的方法增大摩擦的;D.给自行车的车轴加润滑油,可以将接触面分离,用光滑的油膜代替接触面,减小摩擦力;故D是为了减小摩擦,符合题意.点睛:重点是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牢记影响滑动摩擦力的两个因素,即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可以通过增大压力或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反之减小摩擦力,另外用滚动代替滑动可以大大减小摩擦力.27、C【题目详解】高铁匀速直线行驶,纸巾和小明都是匀速向前行驶的,纸巾下落时,以小明为参照物,纸巾是竖直落下的,那么这包纸巾将落在小明的头上,故选C。28、D【题目详解】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当物体距离凸透镜距离在二倍焦距以外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选D。29、D【题目详解】A.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误差不是错误,故A说法错误;BCD.误差是可以减小的,但误差不能消灭,也就是误差是不可避免的;错误是可以消灭的,B说法错误;C说法错误;D说法正确。故选D。30、B【题目详解】假设四个球都是实心的,质量相等,球的体积为V=,∵ρ铅>ρ铁>ρ铝>ρ木,∴V木>V铝>V铁>V铅,又∵四个球的体积相等,∴铅球的空心部分体积最大,故B正确,ACD错误.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31、A4.5【题目详解】[1]A、B两金属球的密度分别为:ρA===8g/cm3,ρB===5g/cm3,同种材料制成的A、B两金属球,实心金属球的密度大于空心金属球的密度,所以A球是实心的;[2]B球是空心的,且金属的密度ρ=ρB=8g/cm3,由ρ=可得,B球金属的体积:V金属===7.5cm3,空心球空心部分的体积:V=VB−V金属=12cm3−7.5cm3=4.5cm3。32、声源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题目详解】[1]城市公路旁安装“禁鸣喇叭”的标志牌,能在声源处减弱噪声。[2]学校周围种草植树,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33、距离大小距离【题目详解】[1][2][3]眼睛之所以能看到物体,是因为要么物体反射光源的光传播到人的眼睛,要么物体本身是光源发射光到眼睛里;“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说明泰山反射的光线不能绕过叶子传播到人的眼睛,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从物理学角度看,这是同一个人观察树叶和泰山的距离不同,而这个因素的大小与被观察物体本身的大小及该物体和人眼之间的距离有关。34、断路短路漏电【题目详解】(1)[1]若检测电路中电流表示数为0,说明电路可能是断路,电压表V2示数为0,电压表V2无法与电源形成闭合回路,表明输电线故障为断路。(2)[2]若检测电路中电流表为I,说明电路可以形成闭合回路,电压表V1示数为U,电压表V2示数为0,说明电压表V2被短路,所以表明输电线故障为短路。[3]此时电路中的总电阻为输电线的电阻为输电线的长度为故障处与甲地的距离约为(3)[4]若检测电路中电流表为I,电压表V1示数为U,电压表V2示数为U′,且U′明显的比U小,说明电压表V2测量的不是电源电压,则表明输电线故障为漏电。[5]漏电现象为两根导线之间在漏电处接入一个未知电阻,未知电阻与R0串联,此时电路中的输电线上分担的电压为输电线的电阻为输电线的长度为故障处与甲地的距离约为35、将放大镜离小昆虫稍远一点能【题目详解】根据凸透镜的成像特点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时,离焦点越近时,像越大,故要使看到的昆虫的像更大些,应将放大镜离昆虫远些;镜片掉了一小块,但其形状未变化,其它地方仍能折射光线,所以仍能看到一个完整的像.故答案为将放大镜离小昆虫稍远一点;能.【题目点拨】此题考查了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类似于将凸透镜的一部分遮住,其它部分仍能折射光线,使物体成像.36、质量摩擦力【题目详解】[1]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与形状、位置、状态和温度无关,航天员从地球航行到太空后,所处的空间位置发生了变化,他的质量不变。[2]给自行车的转动部分加润滑油,可以在摩擦面间形成一层油膜,减小轴和轴承之间的摩擦力。37、超声1.7【分析】倒车雷达是利用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Pyridyl-disulfide-Dexamethasone-生命科学试剂-MCE-7118
- 2025年度生姜种植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标准与法律依据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小微企业贷款服务合同
- 2025年度门头制作施工与绿色建筑认证服务合同
- 2025年度幼儿园品牌授权与技术转让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质押式回购证券化合同模板
- 二零二五年度劳动合同终止证明及竞业禁止合同
- 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中对于慢病包括慢肾病的分层次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 中小企业劳动合同标准格式参考
- 2025年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高职单招英语2016-2024历年频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
- 医保政策与健康管理培训计划
- 策略与博弈杜塔中文版
- 无人化农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届上海市金山区高三下学期二模英语试题(原卷版)
- 学生春节安全教育
- GA/T 1280-2024银行自助设备安全性规范
- 2024-2025年校长在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会议上讲话
- 2025届江苏省常州市高级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 高三日语一轮复习助词「で」的用法课件
- 保险业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计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