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5第5页(共10页)合川中学高2012级第六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组是()A.宁死不屈(nìng) 骊山(lí) 骨碌(gū) 鞭鞘(shāo)B.高句丽(lí)摒弃(bǐng)平仄(zè) 炽热(chì)C.装模作样(mó) 丧钟(sāng) 慰藉(jiè) 靓妆(jìng)D.砍大山(kǎn) 可汗(hán) 坎坷(kē) 寂寞(jí)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端详
肄业
坐镇
销假怨天尤人B.
国粹
吞噬
亲睐
商榷要言不烦C.毗邻骁勇秘诀收讫幡然醒悟D.禀赋引申坐落蛰居扺掌而谈3.下列各句中加点熟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如果有一大批中小企业在上海成长壮大,上海的就业和经济结构调整等难题就可望势如破竹。B.这场战斗打得异常艰苦,经过三天三夜的顽强拼搏,我军终于旗开得胜。 C.如果禁用“面粉增白剂”,利益受损的可能是食品添加剂行业,不过与几百亿产值的食品添加剂产业相比,13亿人的健康特别至关重要。 D.食品安全监管理当秉持一种“莫须有”的原则,也就是说,如果一种成分对人体没有已知的好处,那么对它的判决不需要“罪证确凿”,宁可失之严格,也不可掉以轻心。4.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随着农民工版“春天里”的走红,王旭与刘刚也被称为“旭日阳刚”。2010年11月13日晚,“怒放”摇滚英雄演唱会在上海8万人体育场举行,摇滚歌星汪峰特地邀请“旭日阳刚”同台激情演绎了“春天里”。B.虽然韩军执意在延坪岛进行炮击演练,但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部2010年1月20日发表新闻公报说,朝鲜当天没有对韩国进行的实弹射击训练进行反击,是因为“不值得这样做。”C.公司对老王和你的奖励自始至终都是一样的。老王拿了奖金后,就休假,去台湾问清楚。D.许多人将农产品涨价归结为自然灾害、加工环节、货币政策和人为炒作等原因,但从实际情况看,这些还只是“季节性、阶段性、结构性因素”,难以解释农产品价格持续走高。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秦始皇将方孔圆钱作为统一货币的原因有两种说法,一是钱铸成后要进行锉边等加工,把方形细木棍插入方孔,可以使钱固定不动,便于操作。方孔钱也便于钱上文字的定位。另一种说法被学界普遍认可,即秦始皇笃信当时极为流行的“天圆地方”的宇宙观。方与圆,象征着“万物周事”的自然;“圆者中规,方者中矩”,又象征“规矩”的权威、法的权威。《吕氏春秋》的解释可能最适合皇帝的口味:“天道圆,地道方,圣王法之,所以立上下。”故而有学者认为,秦始皇时,圆形方孔的“半两”钱体现了当时社会的文化信仰,已然是神权的象征了。说到这儿,我们不能不感佩古代中国人的智慧。一枚钱币,竟能将春秋战国几百年间政治、哲学等诸多因素融合的文化核心体现出来。而古代希腊、罗马和波斯等国早期的钱币,仅为防伪而刻有帝王头像、复杂的纹章和印玺图案,比较起来,中国的圆形方孔钱体现了中国人对天地时空无限丰富的想象,承载了更为厚重的丈化信息,要“神”得多。如果我们能从钱币本身的钻研中走出来,看一看它成长初期的社会背景,也许会对它身负“神力”的原因有更深刻的了解。事实上,自春秋战国,一直到秦汉国家一统,中国各个区域的商业发展已经颇具规模。比如春秋五霸之首的齐国,商业已经相当发达,至战国后期,齐国的城市居民已有四百万以上,占到齐国总人口据专家测算大概有五百万至七百万的一半以上。至西汉初期,“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我们从《史记·货殖列传》中看到的西汉社会,不但有富可敌国的大富豪,而且有倾郡、倾县、倾乡里的众多小富豪,可见西汉初期的社会,是一个经济蓬勃、百业兴隆的社会。“无盐氏”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中国历史上较早的富翁之一。从他的发家史我们或许可以对西汉社会有个窥斑见豹的了解。西汉吴楚七国之乱时,京师长安的列侯封君从军,向当时的“子钱家”借贷。子钱家因成败未决,不肯借。无盐氏便以十倍的利息出千金借贷。不久,吴楚之乱平息,他得到十倍利息的还款,遂成关中巨富。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西汉社会借贷子钱这一行业的兴旺。经济史学专家、香港树仁学院经济系教授宋叙五先生甚至认为,从中可见当时政治上的有权者不会借着政治权力而欺压平民,强令子钱家借钱,也不会赖债。而平民有钱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决定自己的商业行为,政权、兵权,完全不会干扰其商业行为。这是一种良好的政治气候及商业气候可惜这样的“气候”自西汉初期以后,再也没有了。他认为胡适晚年的入室弟子、史学家唐德刚教授说西汉本来可以走上资本主义社会的观点“诚为有据而言”。我们暂不论西汉走上资本主义社会的可能性有多大以及这种社会形态的萌芽又如何被斩断,只看在当时的社会里,人们存有崇拜金钱财富的观念是太正常了。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有如下传世之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人各任其能……以得所欲……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那么,利之所聚的“钱”、几乎能决定人的命运的“钱”、有着神圣血统且凝聚着天地伦理的“钱”又被推上“神坛”拜将起来,顺理成章。可以与此相呼应的是,恰在西汉时,被称为“摇钱树”的明器出现了。如此看来,在古代中国人的心目中,“钱”的身上具有超乎自然的神秘力量,可以战胜妖邪并寄托人间的祈愿,是可以理解的了。中国人的宗教观相当实用,神灵也比较分散、灵活,有学者略统计一下,就有三百余位,且不少神仙都有着助人为乐的情操。那么,在这大大小小的诸神中,会不会有一位“钱”的代表“钱神”?(节选自《中华遗产》有删改)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A.古代希腊、罗马和波斯等国早期的钱币,为防伪而刻有帝王头像、复杂的纹章和印玺图案,和中国的古钱币相比较,中国的古钱虽然体现了当时的文化核心和对天地时空的无限丰富的想象,但造型单一,其防伪性能自然就要降低许多。B.古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中的“方与圆”,象征着“万物周事”的自然;“圆者中规,方者中矩”,又象征“规矩”的权威、法的权威。C.战国后期的齐国,城市居民已超过四百万,占到齐国总人口的一半以上,充分说明了当时齐国商业经济的发达和规模巨大。D.“摇钱树”等明器的出现也从另一方面证明了西汉时期“钱”被推上了“神坛”,成为人们膜拜的对象。6.以下对西汉经济发展的论述中,结论有误的一项是()A.西汉初期,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的描述让我们看到当时的社会是一个经济蓬勃、百业兴隆的社会。B.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的说法“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证明了钱有着神圣血统且凝聚着天地伦理这一观点。C.西汉初期社会有良好的政治气候及商业气候,即使在动荡的时期也是如此,而这样的“气候”自西汉初期以后就没有了。D.当时的社会,由于商品经济的发达和繁盛,人们存有崇拜金钱财富的观念是很正常的。7.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圆形方孔的古钱体现了当时社会的文化信仰,体现了中国人对天地时空无限丰富的想象,承载了更为厚重的文化信息,因此显得“神”。B.根据“无盐氏”的发家史,我们可以了解到西汉社会初期平民有钱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决定自己的商业行为,政权、兵权不会干扰。C.价值。D.钱成为利之所聚、决定人的命运、有着神圣血统且凝聚着天地伦理的东西,也成为人们膜拜的对象。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齐炀王宪①字毗贺突,太祖第五子也。性通敏,有度量,虽在童龀,而神彩嶷然。少与高祖俱受诗、传,咸综机要,得其指归。大祖尝赐诸子良马,惟其所择。宪独取驳马。大祖问之,对曰:“此马色类既殊,或多骏逸。若从军征伐,牧圉②易分。”大祖喜曰:“此儿智识不凡,当成重器。”世宗即位,授大将军。武成初,除益州刺史。初,平蜀之后,太祖以其形胜之地,不欲使宿将居之。诸子之中,欲有推择。遍问高祖已下,谁能此行。并未及对,而宪先请。太祖曰:“刺史当抚众治民,非尔所及。以年授者,当归尔兄。”宪曰:“才用有殊,不关大小。试而无效,甘受面欺。”太祖大悦,以宪年尚幼,未之遣也。世宗追遵先旨,故有此授。宪时年十六,善于抚绥,留心政术,辞讼辐凑,听受不疲。蜀人怀之,共立碑颂德。(建德)四年,高祖将欲东讨,独与内史王谊谋之,余人莫得知也。后以诸弟才略,无出于宪右,遂告之。宪即赞成其事。及大军将出,宪表上私财以助军费。诏不纳,而以宪表示公卿曰:“人臣当如此,朕贵其心耳,宁须物乎。”乃诏宪率众二万为前军,趣黎阳。高祖亲围河阴,未克。宪攻拔武济,进围洛口,收其东西二城。以高祖疾,班师。宪素善谋,多算略,尤长于抚御,达于任使,摧锋陷阵,为士卒先,群下感悦,咸为之用。齐人夙闻威声,无不惮其勇略。寻而高祖崩,宣帝嗣位,以宪属尊望重,深忌惮之。宪独被引进,帝先伏壮士于别室,至即执之。宪曰:“我位重属尊,一旦至此,死生有命,宁复图存。但以老母在堂,恐留兹恨耳。”因掷笏于地。乃缢之。时年三十五。(选自《周书·齐炀王宪传》,有删改)[注]①齐炀王宪,即宇文宪,字毗贺突,北周太祖宇文泰第五子。②牧圉(yǔ):指养牛马的人。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欲使宿将居之 宿:老的,久的B.善于抚绥,留心政术 绥:退军C.辞讼辐凑,听受不疲 凑:会和,聚集D.乃诏宪率众二万为前军,趣黎阳 趣:奔赴,奔向9.以下各组句子中,能直接表现宇文宪智识不凡的一组是①咸综机要,得其指归②此马色类既殊,或多骏逸③蜀人怀之,共立碑颂德④后以诸弟才略,无出于宪右,遂告之⑤摧锋陷阵,为士卒先⑥长于抚御,达于任使A.①②③ B.②④⑥ C.①②⑥ D.①②⑤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宇文宪通达聪慧。太祖曾经赏赐众儿良马,宇文宪挑选了一匹并不健美的毛色杂驳的马。了解其想法后,太祖认为他智慧见识不凡,将来会成大器。B.宇文宪敢于担当。平定蜀以后,太祖想让众儿中的一个做蜀的刺史,只有宇文宪主动请求就任。但世宗追遵先帝意旨,没有同意宇文宪的请求。C.宇文宪忠于朝廷。建德四年,高祖想向东征讨,宇文宪上表愿献私财充军费。高祖很欣赏他的忠心,于是下诏书让宇文宪率军作先头部队。D.宇文宪勇略双全。高祖围河阴没能攻克,而宇文宪攻下武济,又进军围住洛口,收复那里东西二城。齐人早就听说他的威名,没有一个不害怕他的勇略。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20分)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22分)11.(1)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释译成现代汉语。(共7分)①太祖大悦,以宪年尚幼,未之遣也。(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诏不纳,而以宪表示公卿曰:“人臣当如此,朕贵其心耳,宁须物乎。”(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加横线的部分断句。(3分)飞至孝,母留河北,遣人求访,迎归。母有痼疾,药饵必亲。母卒,水浆不入口者三日。家无姬侍吴玠素服飞饰名姝遗之飞曰主上宵旰岂大将安乐时却不受。玠益敬服。(选自《宋史·岳飞传》)1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送人归京师①
陈与义②
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
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注】①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②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
(1)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诗中触发“一段愁”的诱因有哪些?(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补写下列名篇名句和文学常识的空缺部分。(6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李白《蜀道难》)(2)______________________,留恋处,兰舟催发。 (柳永《雨霖铃》)(3)__________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4)______________________,纫秋兰以为佩。 (屈原《高骚》)(5)《左传》是我国现存较为完备的编年体史书,它与《公羊传》《》合称为“春秋三传”。(6)卡夫卡,是_______________(国籍)小说家,与法国作家普鲁斯特,爱尔兰作家乔伊斯等称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五、现代文阅读:(2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7题。书
朱湘拿起一本书来,先不必研究它的内容,只是它的外形,就已经很够我们的赏鉴了。那眼睛看来最舒服的黄色毛边纸,单是纸色已经在我们的心目中引起一种幻觉,令我们以为这书是一个逃免了时间之摧残的遗民。他所以能幸免而来与我们相见的这段历史的本身,就已经是一本书,值得我们思索、感叹,更不须提起它的内含的真或美了。还有那一个个正方的形状,美丽的单字,每个字的构成,都是一首诗;每个字的沿革,都是一部历史。飙是三条狗的风:在秋高草枯的旷野上,天上是一片青,地上是一片赭,猎犬风一般快的驰过,嗅着受伤之兽在草中滴下的血腥,顺了方向追去,听到枯草飒索地响,有如秋风卷过去一般。昏是婚的古字:在太阳下了山,对面不见人的时候,有一群人骑着马,擎着红光闪闪的火把,悄悄向一个人家走近。等着到了竹篱柴门之旁的时候,在狗吠声中,趁着门还未闭,一声喊齐拥而入,让新郎从打麦场上挟起惊呼的新娘打马而回。同来的人则抵挡着新娘的父兄,作个不打不成交的亲家。如果在你面前的是一本旧书,则开章第一篇你便将看见许多硃色的印章,有的是雅号,有的是姓名。在这些姓名别号之中,你说不定可以发见古代的收藏家或是名倾一世的文人,那时候你便可以让幻想驰骋于这硃红的方场之中,构成许多缥缈的空中楼阁来。还有那些硃圈,有的圈得豪放,有的圈得森严,你可以就它们的姿态,以及它们的位置,悬想出读这本书的人是一个少年,还是老人;是一个放荡不羁的才子,还是老成持重的儒者。你也能借此揣摩出这主人翁的命运:他的书何以流散到了人间?是子孙不肖,将他舍弃了?是遭兵逃反,被一班庸奴偷窃出了他的藏书楼?还是运气不好,家道中衰,自己将它售卖了,来支持家庭?书的旧主人是这样。我呢?我这书的今主人呢?他当时对着雕花的端砚,拿起新发的硃笔,在清淡的炉香气息中,圈点这本他心爱的书,那时候,他是决想不到这本书的未来命运。他自己的未来命运,是个怎样结局的;正如这现在读着这本书的我,不能知道我未来的命运将要如何一般。更进一层,让我们来想象那作书人的命运:他的悲哀,他的失望,无一不自然的流露在这本书的字里行间。让我们读的时候,时而跟着他啼,时而为他扼腕太息。要是,不幸上再加不幸,遇到秦始皇或是董卓,将他一生心血呕成的文章,一把火烧为乌有;或是像《红楼梦》《水浒传》一般命运,被浅见者标作禁书,那更是多么可惜的事情呵!只说书这件东西,它是再与世无争也没有的了,却要受这种厄运的摧残。至于白鹤一般兀傲的文士,他们的遭忌更是不言可喻了。试想含意未伸的文人,他们在不得意时,有的樵采,有的放牛,无异于庸人,然而,世俗越对他白眼,他却越有精神。他们有的把柴挑在背后,拿书在手里读;有的骑在牛背上,将书挂在牛角上读;有的在蚊声如雷的夏夜,囊了萤照着书读;有的在寒风冻指的冬夜,拿了书映着雪读。然而时光是不等人的;等到他们学问已成的时候,眼光是早已花了,头发是早已白了,只是在他们的头额上新添加了一些深而长的皱纹。咳!不如趁着眼睛还清朗,鬓发尚未成霜,多读一读“人生”这本书罢!14.“单是纸色已经在我们的心目中引起一种幻觉,令我们以为这书是一个逃免了时间之摧残的遗民。”请阐释画线部分在文中的意思。(4分)15.请概括指出作者在文中写到了哪几类人的命运。(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请简要分析本文的内容是如何逐层深入的。(6分)17.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作者是怎样把本文写得情趣盎然的(6分)六、(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8.请找出下列三项中有语病的一项,并针对语病进行修改。(4分)
①温家宝总理近日说,近年来相继发生的“染色馒头”等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到了极严重的地步。
②他为家乡主编的致富信息小报,信息量大,可读性强。每月印出来后,不到一小时的时间里,数百份小报就被老乡们索要一空。③费佩德不辞辛劳,走遍大江南北,忠实地记录了清末民初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答:有语病的一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现代著名散文家柯灵对微型小说的创作要领有如下感受:(微型小说)“关节处一着棋活,妙手成春;结穴处临去秋波那一转,令人低回不尽。”(1)柯灵的话运用了(修辞)手法(2)请你将柯灵的话用平易朴实的语言重新表述。(不超过40个字)(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2011年3月,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本市棉纺一厂和棉纺二厂进行了调查。调查情况如下表。请根据下表所反映的情况,补充下面文段中A、B两处空缺的内容。要求内容完整,语言简洁,语意连贯。棉纺一厂和棉纺二厂情况调查表技术人员工人管理人员年产值棉纺一厂50人200人30人8600万元棉纺二厂26人400人32人5400万元从上表看,棉纺一厂的产值明显高于二厂,主要原因是A,由此可见B。21.下面一段话有重复啰嗦的地方,在不影响原意的情况下,必须删去的有那三处?今天我去百货大楼①买钢笔,当我向卖钢笔的②营业员说明来意后,她马上拿出好几种③钢笔让我挑选④。我左挑右选⑤也没有挑到一支令我满意的⑥。百货大楼⑦那位⑧营业员始终⑨热情服务,她的服务⑩态度真好必须删除的三处是七、作文(60分)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螃蟹在树林里迷了路,遇到青蛙,问道:“青蛙哥哥,到河边去怎么走?”青蛙指着前面说:“你一直往前走,一会儿就会到达河边。”螃蟹走了老半天,还是没走到河边。后来,螃蟹遇见了青蛙,指责道:“你害得我好苦,走了老半天还是没有见到河的影子。”青蛙说:“我没有骗你!叫你一直往前走,你却横着爬,当然到不了河边。”
请以“目标与方法”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所写内容不能脱离材料范围和含意,不得套作。年级:年级:班级:姓名:考号:______________座号:_____考室:__________密封线答题不得超过此线语文答题卷第Ⅱ卷(共60分)四、(22分)11.(1)①_______(3分)②_________(4分)(2)飞至孝,母留河北,遣人求访,迎归,母有痼疾,药饵必亲。母卒,水浆不入口者三日。家无姬侍吴玠素服飞饰名姝遗之飞曰主上宵旰岂大将安乐时却不受。玠益敬服。(3分)12.(1)(2分)_(2)(4分)______13.(6分)(1)____ (2)____(3) (4)___(5)_ (6)___五、(22分)14.(4分)_________15.(6分)__________16.(6分)__________17.(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16分)18.(4分)错误的是。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4分)修辞___________表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20.(4分)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21.(4分)删除的三处是__________________合川中学高2012级第六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参考答案1.A(B.摒弃bìng C. 模(mú) D.坎坷(kě) 寂寞(jì))2.B(亲—青)3.D(A应换成“迎刃而解”;B原指军旗一展开,战斗就取得了胜利。比喻事情刚开始就取得成功。与“异常艰苦、三天三夜”矛盾。C“特别”与“至关重要”重复)4.D(本题主要考查书名号、引号、问号、顿号的用法。A项,两个“春天里”前后的引号应改为书名号;B项,句号应放在后引号外面;C项,句中的两个问号均应改为逗号,因为整个句子是陈述语气。)5.A(“但造型单一,其防伪性能自然就要降低许多”于文无据)。6.B(“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是为了证明人们存有崇拜金钱财富的观念,而不能证明“钱有着神圣血统且凝聚着天地伦理”这一观点。)7.D(由原文第5段中“几乎能决定人的命运的钱”可知D项说法绝对。)8.B(绥:安,安抚。)9.C(③是间接表现宇文宪治理有方;④是间接表现其智识不凡;⑤表现宇文宪的勇敢。)10.B(文中说“遍问高祖已下,谁能此行。并未及对,而宪先请”,即宇文宪是首先请求就任,不一定只有他主动请求。)11.(1)①太祖非常高兴,但是因为宇文宪年纪还小,没有派遣他前往。(3分)(得分点:“以”“不之遣”各1分,句意1分)②高祖下诏书没有同意,并且把宇文宪所上之表拿给公卿看,说:“做人臣理当如此,我看重的是他的忠心啊,难道一定要献出财物来吗?”(4分)(得分点:“以”“表示”“贵”各1分,句意1分)(2)母卒,水浆不入口者三日,家无姬侍/吴玠素服飞/饰名姝遗之/飞曰/主上宵旰/岂大将安乐时/却不受。玠益敬服。参考译文:岳飞十分孝顺,母亲留在黄河以北,他派人去寻找探访,(并把她)迎接回来。母亲得了经久不愈的病,(岳飞)一定亲自煎药熬汤。母亲去世,岳飞三天水米不进。家里没有侍妾。吴玠平常就佩服岳飞,希望同他交好,把有名的美女打扮好送给他。岳飞说:“皇上天不亮就穿衣起身,天黑了才吃饭,难道是大将享安乐的时候吗?”推却不接受,吴玠更加敬重佩服(岳飞)。12.(1)借以抒悲苦哀怨之情。(或:思念故土,有家难归的悲伤)(2分)(【解析】本题难度不大。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传说中的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常夜鸣,声音凄切,故借以抒悲苦哀怨之情。)(2)门外子规鸟叫个不停;日落时分在山村中幽梦不断;国土沦丧,南北分裂;友人归京(4分)13.(1)剑阁峥嵘而崔嵬 (2)都门帐饮无绪(3)万里悲秋常作客 (4)扈江离与辟芷兮(5)谷梁传 (6)奥地利14.书犹如遗民,经历了岁月的淘洗,经历了种种变故或磨难,才得以幸存。这样的书积淀了丰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大意答到即可)15(1)书主人的命运(2)作书人的命运(3)含意未伸的文人(或“白鹤一般兀傲的文士”)的命运(大意答到即可)16.(1)鉴赏书的外观,思索书的历史。(2)欣赏文字的美丽、文字的历史、文字的文化内涵。(3)表达对文人命运的悲悯和思考。(4)发出学会读人生这本“书”的感喟。17.丰富而飘逸的联想与想象;充满诗意的形象化描写;化用典故,使文章饱含深厚的文化底蕴;比喻的运用和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