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重庆市江津、巴县、长寿等七校联盟高二上生物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d7649ded2f8746e3df3f1bf08c6b5cb/9d7649ded2f8746e3df3f1bf08c6b5cb1.gif)
![2023年重庆市江津、巴县、长寿等七校联盟高二上生物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d7649ded2f8746e3df3f1bf08c6b5cb/9d7649ded2f8746e3df3f1bf08c6b5cb2.gif)
![2023年重庆市江津、巴县、长寿等七校联盟高二上生物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d7649ded2f8746e3df3f1bf08c6b5cb/9d7649ded2f8746e3df3f1bf08c6b5cb3.gif)
![2023年重庆市江津、巴县、长寿等七校联盟高二上生物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d7649ded2f8746e3df3f1bf08c6b5cb/9d7649ded2f8746e3df3f1bf08c6b5cb4.gif)
![2023年重庆市江津、巴县、长寿等七校联盟高二上生物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d7649ded2f8746e3df3f1bf08c6b5cb/9d7649ded2f8746e3df3f1bf08c6b5cb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重庆市江津、巴县、长寿等七校联盟高二上生物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在下列物质中,可以自由通过细胞膜的是()A.蛋白质分子 B.K+C.水分子 D.氨基酸2.近年来,成都市不断推动龙泉山森林的生态修复工程,使生态环境逐渐改善。关于生态修复工程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使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更为复杂B.使群落中物种丰富度水平有所提高C.使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增强D.使群落中各种群的数量都明显增加3.稳态是生命系统的特征,也是机体存活的条件。下列与人体稳态有关的表述正确的是()A.人吃进酸性或碱性的食物会使血浆pH发生紊乱B.有的人常吃咸鱼、咸菜,但其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仍能保持相对稳定C.在正常情况下,一个人的体温是恒定不变的D.CO2是人体细胞呼吸产生的废物,不参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4.冬季来临,今年天气多变,身边已经有许多老师同学感冒。有些人会自行服用阿莫西林或者头孢、霉素类药物,这些都是抑制细菌生长的抗生素类药品。不正确使用某抗生素使得致病细菌对该抗生素的抗药性明显提高,导致该抗生素的药效明显下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服用抗生素症状缓解后,可停止用药B.在此过程中抗生素对致病细菌进行了自然选择C.致病细菌对抗生素的适应性是药物诱变的结果D.抗生素使用越频繁,致病菌变异越快速5.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构成B.血浆和淋巴都是免疫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C.肾小球肾炎等肾脏疾病可能会引起组织液含量增多D.处于稳态时,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稳定不变6.以下关于人体激素及其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激素是信息分子,成分都是有机物B.激素直接参与细胞内的许多代谢活动C.激素只作用于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D.神经系统的某些结构也可以释放激素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在某一片小麦田中,长着许多杂草,还有食草昆虫、青蛙、鼠、蛇等动物活动。某研究小组对该农田生态系统进行研究,请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1)研究小组要估算该农田中荠菜的种群密度,应采用_____法。在取样时,关键要做到____________。(2)消灭某种虫害时,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害虫种群正常的____________,就会使很多雌性个体不能完成交配,结果直接影响害虫的________,从而使该种害虫的种群密度降低。(3)研究小组为了监测和预报该生态系统内鼠害的发生情况,对田鼠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者通常采用___________法估算该地区田鼠的种群数量。若标记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_______
(偏大、偏小)。(4)调查统计发现田鼠繁殖能力很强,在最初的一个月内,种群数量每天增加1.47%。根据调查统计的数据,构建的田鼠种群增长模型为Nt=N0•λt,由此可知田鼠在最初的一个月中的数量变化属于______型增长。田鼠大量繁殖导致植被破坏、加速土壤风蚀,控制田鼠种群数量的根本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如图1时种群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增长曲线,图2表示某种草原布氏田鼠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比值(R)的变化曲线(R=出生率/死亡率)。据图回答问题:图1中种群数量以A曲线增长时,种群增长率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少”)。图2中,当R值为a点对应的数值时,布氏田鼠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为_________。8.(10分)某林场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如图1所示,其主要种植的树种为柳杉和杉木,为速生林;其第一营养级的能量流动情况如图2所示。请回答:(1)图1中最长的食物链有___________个营养级,其中处于第四营养级的生物有_____,黑眉锦蛇和猫头鹰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由于人工林树种单一,和自然林相比,其__________________稳定性比较低,赤腹松鼠种群爆发,柳杉和杉木严重受损。为了降低经济树种的损失,可以利用捕食等种间关系进行________防治,防治害虫的关键是要__________其环境容纳量。(3)图2中,①+②+③+④代表该营养级生物的___________,②部分代表用于该营养级生物_____________的能量。能量从该营养级到下一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_____(用图中的数字表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10分)研究机构对某草原的野兔进行了调查,下表表示通过某种方法调查野兔种群密度的结果。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项目捕获数(只)标记数(只)雌性个体数(只)雄性个体数(只)初捕32321418重捕3641818(1)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___________。若调查样方总面积为2hm2,则该草原野兔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若一部分被标记的野兔被狼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相等”)。该调查方法称为___________法。(2)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野兔种群的性别比例(♀/♂)为__________。10.(10分)图为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图解,请仔细阅图后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的亲本中,父本是____________,母本是____________。(2)操作①叫做______,操作②叫做______;为了确保杂交实验成功,①的操作过程中应注意,时间上____________,操作后____________。(3)红花(A)对白花(a)为显性,则杂种种子种下去后,长出的豌豆植株开的花为______色。(4)若P皆为纯合子,让F1进行自交,F2的性状中,红花与白花之比为3:1,F2的遗传因子组成有______。11.(15分)艾滋病病毒(HIV)和新冠病毒均为RNA病毒,2021年12月1日是第34个“世界艾滋病日”,我国宣传活动主题是“生命至上,终结艾滋,健康平等”,表达了我国“十四五”时期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开展,营造全社会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的良好氛围。而面对同为RNA病毒的新型冠状病毒的预防和治疗,我国已通过注射疫苗等途径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请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下图表示人体感染HIV后,体液中HIV浓度和某种主要的免疫细胞数量变化过程,图中表示这种主要免疫细胞数量变化的是曲线__________(填“①”或“②”),这种免疫细胞在__________中发育成熟。据图分析,人体的免疫系统能够成功地抵御大多数病毒,却不能抵御HIV的原因是:__________。(2)新冠病毒一旦突破人体的第__________道防线进入内环境,就会进一步侵入人体正常组织细胞,如肺部细胞,此时人体内的__________能识别这些肺部细胞,并与之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这属于__________免疫。(3)目前,我国正在推进接种第三剂新冠疫苗,从免疫学角度分析,注射的新冠疫苗相当于__________,已有研究表明,接种第三剂新冠疫苗可明显提高机体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其原因是__________,从而增强了免疫能力。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C【解析】小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运输方式运输方向否需要载体是否消耗能量示例自由扩散高浓度到低浓度否否水、气体、脂质如甘油协助扩散高浓度到低浓度是否葡萄糖进入红细胞主动运输低浓度到高浓度是是几乎所有离子、氨基酸【详解】A、蛋白质是大分子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方式为胞吞或胞吐,A错误;B、K+通过细胞膜的方式为主动运输或协助扩散,B错误;C、根据分析可知,水分子能自由通过细胞膜,C正确;D、氨基酸通过细胞膜的方式为主动运输,D错误。故选C。2、D【解析】生态工程的实例分析:实例问题实例原理对策案例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实现物质的多级循环利用,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有较多的产出,以解决人多地少的矛盾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物质循环再生原理、整体性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建立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窦店村以沼气为中心的生态工程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小流域的水土流失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整体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运用多种原理,应用多种措施综合治理甘肃陇南县“九子登科”模式大区域生态系统恢复工程土地荒漠化大区域生态系统恢复工程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等“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湿地生态恢复工程湿地缩小和破坏湿地生态恢复工程控制污染、退田还湖江西鄱阳湖湿地生态恢复工程矿区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工程矿区生态环境的破坏矿区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工程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修复土地、恢复植被赤峰市元宝山矿区生态恢复工程城市环境生态工程环境污染城市环境生态工程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等城市绿化、污水净化、废弃物处理、合理布局等污水及垃圾处理、城市绿化【详解】A、生态修复工程作用可使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更为复杂,A正确;B、生态修复的过程中使群落中物种丰富度水平有所提高,B正确;C、生态修复使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增强,C正确;D、生态修复工程并不能使群落中各种群的数量都明显增加,D错误。故选D。3、B【解析】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
体内水少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饮水);
体内水多→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少→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详解】A、人吃进酸性或碱性的食物并不会使血浆pH发生紊乱,因为其中有缓冲物质的存在,A错误;B、有的人常吃咸鱼、咸菜,由于机体中的水盐平衡调节机制,因此即使细胞外液的渗透压有所升高,机体依然能利用自身的调节机制,使细胞外液渗透压能保持相对稳定,B正确;C、在正常情况下,通过人体自身的体温调节机制,能维持自身体温的相对稳定,C错误;D、CO2是人体细胞呼吸产生的废物,体液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会刺激机体的呼吸中枢,使呼吸运动加强、加快,从而将更多的二氧化通过呼吸运动排出,显然二氧化碳参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D错误。故选B。4、B【解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详解】A、感冒症状减轻,但体内的致病菌还没有完全清除,一般情况,症状完全消失也要加服药品1到2日,A错误;B、在此过程中抗生素对致病细菌进行了自然选择,淘汰了无抗药性的细菌,保留了有抗药性的细菌,B正确;C、致病细菌对抗生素的适应性是药物选择的结果,C错误;D、抗生素只能对细菌的抗药性进行选择,不能导致细菌产生抗药性变异,D错误。故选B。5、D【解析】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组成、稳态及组织水肿的原因,旨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以及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的核心素养。【详解】A、环境是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组成,A正确;B、免疫细胞位于血浆和淋巴中,故血浆和淋巴都是免疫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B正确;C、肾小球肾炎等肾脏疾病可能会造成血浆蛋白减少,从而使组织液增多,C正确;D、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并不是稳定不变的,D错误。故选D。6、B【解析】AB、人体激素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对机体生命活动有显著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而是作为信息分子,给细胞传达一种调节代谢的信息,A项正确,B项错误;C、激素通过体液的运输,只作用于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C项正确;D、神经系统的某些结构也可以释放激素,如下丘脑的某些神经分泌细胞能够分泌抗利尿激素,D项正确。故选B。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1).样方
(2).随机取样(3).性别比例(4).出生率(5).标志重捕(6).偏大(7).J(8).(增加环境阻力,)降低其环境容纳量(9).不变(10).增长型【解析】1、种群的特征:种群的密度、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种群的年龄组成、种群的性别比例,其中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种群密度,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影响种群密度。2、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1)条件:在食物(养料)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和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下;(2)特点:种群内个体数量连续增长;增长率不变。3、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1)条件:有限的环境中,种群密度上升,种内个体间的竞争加剧,捕食者数量增加;(2)特点:种群内个体数量达到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值(K值)时,种群个体数量将不再增加;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为K值。【详解】(1)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是样方法,取样的关键是随机取样。(2)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使雌性个体不能得到交配的机会,影响害虫的出生率,从而使该种害虫的种群密度降低。(3)由于田鼠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所以常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数量。标志重捕法是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将这些个体进行标志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定期限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志的个体占总捕数的比例,来估算该种群的数量,若某地段种群中个体数为N,其中标志总数为M,重捕总数为n,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为m,则有N:M=n:m,N=Mn/m,若标记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即m偏小,则由此算出的种群数量N=Mn/m偏大,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偏大。(4)根据题干分析可知田鼠在最初的一个月内的生存环境条件是理想条件,种群数量增长的曲线是J型曲线,根本措施是降低环境容纳量,增加田鼠生存的阻力。(5)图1中A曲线是J型增长,种群以λ倍增长,所以增长率不变。据图2可知,a点R值大于1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布氏田鼠的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多,年龄结构为增长型。【点睛】本题考查种群的特征,难点是种群数量增长的变化曲线和标记重捕法的误差计算,学生要充分理解λ的含义;同时结合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来解决实验误差问题。8、(1)①.5②.黑眉锦蛇、猫头鹰③.捕食、竞争(2)①.抵抗力②.生物③.降低(3)①.同化量②.未利用的植物、枯枝落叶③.③÷(①+②+③+④)×100%④.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解析】分析图1:图1为食物网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草、柳杉和杉木为生产者,其余生物都为消费者,生产者为食物链的第一营养级,从生产者开始,到猫头鹰结束,该食物网一共含有12条食物链。分析图2:某一营养级(最高营养级除外)能量的去向:通过呼吸作用消耗,一部分用于自身生命活动,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流向下一个营养级;被分解者分解利用;未被利用。因此图2中②表示未被利用的能量。【小问1详解】图1中最长的食物链为:草→食草昆虫→蛙→黑眉锦蛇→猫头鹰,有5个营养级;草、柳杉和杉木属于第一营养级,根据图中食物网可知,食物网中处于第四营养级的生物有黑眉锦蛇、猫头鹰,黑眉锦蛇和猫头鹰都捕食黑腹绒鼠,为竞争关系,猫头鹰捕食黑眉锦蛇,为捕食关系,故黑眉锦蛇和猫头鹰之间的关系是捕食、竞争。【小问2详解】由于人工林树种单一,营养结构简单,因此和自然林相比,其抵抗力稳定性比较低。利用捕食等种间关系进行害虫防治属于生物防治。防治害虫的关键是要降低其环境容纳量。【小问3详解】①为呼吸释放的能量,②表示未被利用的能量,③表示流向下一个营养级的能量,④表示流入分解者的能量。因此①+②+③+④的能量表示该营养级生物的同化量。图2为第一营养级的能量流动情况,②表示未被利用的能量,即未利用的植物、枯枝落叶。能量从该营养级到下一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③(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①+②+③+④)×100%。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和能量流动的相关知识点,了解食物网中的组成成分并数出食物链的条数,弄清楚不同生物所处的营养级以及不同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还要能够利用同化量计算不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9、(1)①.种群密度②.144只/hm2③.偏大④.标记重捕(2)8:9【解析】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主要有标记重捕法和样方法,其中标记重捕法中种群数量估算公式是:标记个体数×重捕个体数÷重捕标记个体数,结合表格数据和题干信息计算,该草原野兔的种群密度=32×36÷4÷2=144只/hm2。【小问1详解】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该草原野兔的种群密度为144只/hm2;题干中调查野兔种群密度的方法为标记重捕法,若一部分被标记的野兔被狼捕食,导致标志后重新捕获数变小,则计算出来的种群密度估算结果将偏大。【小问2详解】根据表格数据计算,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野兔种群的性别比例(♀/♂)=(14+18):(18+18)=8:9。【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理解标志重捕法的概念和计算公式,并能够根据题干信息和表格数据计算该草原野兔的种群密度,进而结合题干要求分析答题。10、(1)①.白花植株②.红花植株(2)①.去雄②.人工授粉③.要在花粉未成熟之前进行④.要套袋(3)红(4)AA、Aa、aa【解析】如图是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过程图解,其中①为去雄过程,②为人工异花传粉过程。人工异花授粉过程:去雄(在花蕾期去掉雄蕊)→套上纸袋→人工异花授粉(待花成熟时,采集另一株植株的花粉涂在去雄花的柱头上)→套上纸袋。【小问1详解】在豌豆杂交实验中,提供花粉的植株是父本即白花植株,接受花粉的植株是母本即红花植株。【小问2详解】根据图示可知操作①是去雄,操作②是传粉;由于豌豆为自花传粉且为闭花受粉植物,为确保杂交实验成功,应在要在花药未成熟之前进行;为避免外来花粉干扰,去雄操作后应进行套袋处理。【小问3详解】已知红花(A)对白花(a)为显性,则杂种种子(Aa)播下去后,长出的豌豆植株开红花。【小问4详解】若亲为本显隐性纯合子,则F1为杂合子,F1自交,F2代会出现性状分离,F2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红花):Aa(红花):aa(白花)=1:2:1,即红花:白花=3:1,所以F2的遗传因子组成有3种,分别为AA、Aa、aa。【点睛】本题结合人工异花授粉的过程图,考查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基因分离定律及应用,首先要求考生掌握人工异花授粉过程,能判断图中各操作的明确及父本、母本的性状;其次还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分离定律,能根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个人商业贷款抵押合同(1997年)版
- 个人债务履行担保合同示例
- 个人定向捐赠合同模板修订版
- 与道具研发企业之间的订制合同范本
- 家装样板房装修合同范本
- 个人股权转让合同协议书
- 餐厅保洁服务合同
- 个人承包餐饮店的合同范本
- 临时仓储设施租赁合同范本
- 二手房交易补充合同
- FTTR-H 全光组网解决方案装维理论考试复习试题
- 2024年安全生产月主题2024年学校安全生产月活动方案
- 2024年广东佛山市中医院三水医院招聘61人历年高频考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测绘保密协议书保密协议(2024版)
- 中级半导体分立器件和集成电路装调工技能鉴定考试题库(含答案)
- HG20202-2014 脱脂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固定资产培训课件共-51张
- 2024年高考语文思辨类作文预测+考前模拟题+高分范文
- 2024年演出经纪人考试必背1000题一套
- 课题达成型品管圈
- 刑事判决书标准格式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