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视角下《红与黑》的解读_第1页
精神分析视角下《红与黑》的解读_第2页
精神分析视角下《红与黑》的解读_第3页
精神分析视角下《红与黑》的解读_第4页
精神分析视角下《红与黑》的解读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神分析视角下《红与黑》的解读

现在让我们再谈谈红与黑似乎是不方便的。因为这部作品已经传播了很长一段时间,各种批评都是形成的。但是查阅诸多批评文字,却很少有人对这部作品的深层意蕴加以整体地把握。本文认为:《红与黑》是一部记载人类迷失与觉醒的寓言。作者以“于连”这一个体符号指代古往今来汲汲追求的人类,并试图以于连在欲望的胁迫下迷失自我,但最终反抗欲望、做回自己的价值取向,表达作者对于人类摆脱生存困境的希望。一、“他者”对人及其自己现代心理学认为,个体心理机制的确定与儿童阶段的各种因素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婴儿从脱离母体开始,成为一个独立的生物个体,但是在精神上,婴孩仍与母亲连系在一起,经历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只要个人尚未完全割断这个把他与外界连接在一起的“脐带”,他便没有真正地独立、自由。这些关连给予他一种安全感、相与感及附着感,弗洛姆将这种关连称为“原始关系”。在孩童时期缺少这种母爱关连的儿童,便会在精神上产生焦虑、自卑、耽于幻想、缺少安全感的不良状况。现在让我们进入《红与黑》的本文中,从小说提供的细节来看,首先有这样一个信息值得注意。于连曾说:“自从在摇篮里的时候起,我的父亲就憎恨我,这是我最大的不幸。”(p305)于连身体单薄不能干重体力活,他头脑敏捷,嗜好读书,但不识字的父亲对他这种读书的嗜好十分厌烦。小说描写道:“他是家里大家鄙视的对象,因此,他恨他的哥哥和他的父亲。每逢星期天,在公共场所参加游戏的时候,他总是常受挨打的。”(p25)所以,于连从小就是一个精神上的孤儿,在无意识深处,他始终在寻求着母亲的庇护,渴望着缺失的母爱,这种情形就是弗洛伊德所谓的“俄狄浦斯情结”,即“恋母情结”。然而于连的母亲始终处于不在场的状态,即拉康所谓的原始的缺失,大写的母亲/他者(M/OTHER)。“他者”是拉康精神分析理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是从他人(theother)的概念发展而来的,对于主体来说,最初的“他者”就是他自己的镜像,随后是母亲与其他人,与这一系列他人像的认同就构成了主体的自我。由于作为于连母亲的“他者”永远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所以于连这一主体的关系结构永远是残缺、不完整的,这就造成了主体永远的痛苦和永不停息的追求。荣格认为,补偿是心理的功能平衡,有意识活动是无意识定势的平衡。他说:“我特别使用‘补偿’这个词,而没有使用‘对立的’这个词,因为意识和无意识不是处于必然反对的立场,而是互为补充的,以便构成一个整体,这就是自我本身。”作品主人公于连自小失去母爱且又受到父亲的蛮横对待,他的心理机制中有严重的自卑感、不安全感和焦虑感。在表面上,他以服从的态度压抑自己的恐惧与敌意,在潜在的无意识深处则有意识地寻找一种可以补偿自己内心自卑、焦虑、不安全感以维持心理平衡的对象——权力。人的内心越是脆弱,其防御机制就越强。于连高傲、敏感,时刻不忘维护自己的尊严,实际上这就是一种防御机制,一种对内心自卑感的补偿。二、受虚假欲望的驱策在于连将权力确定为实现自身强大、获得他者尊崇的途径后,他的全部生活目标就是要摆脱低贱的地位,进入上流社会。这种对权力的追求支配着他所有的情感和行动。然而这种追求与于连善良的本心是冲突的,他总是草木皆兵、非常紧张。他的社会成功没有给他带来心境的平和,反而淹没了他的真实自我,为表象牺牲了本质。他背诵拉丁文的《圣经》和德·迈斯特的《教皇论》,完全是为了赢得本堂神父的欢心,并以之在大庭广众之前炫耀才华,但他实际上根本就不相信上帝的存在,将整部《圣经》看作谎言。他一方面对自私伪善、等级森严的人和社会深恶痛绝,一方面又主动追逐名利、地位、以伪善的手段对待伪善的环境,“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在于连的生命体验中,他经常痛苦地徘徊在自由与禁锢、禁欲与放纵、自尊与自卑、虚伪与正直、反抗与妥协、善良与野心等相互冲突的怪圈之中。精神分析学家阿德勒指出:“没人能长期地忍受自卑,它一定会采取某种行动来解除自己的紧张状态……他所采取的每一步骤都会逐渐将他导入自欺之中……它们(旧有的自卑感)会变成精神生活中长久潜伏的暗流。”这股潜伏的暗流就是被压抑、非理性的无意识,它驱策着个体一生中追求虚假欲望(不合理的、替代性的心理需要)。合理的欲望本身具有周期性,例如生理需要,相反,不合理的欲望贪得无厌、永不满足。在作品中,由于原始缺失的存在,为了恢复内心平衡,无意识驱使于连不断地追求权力,却始终得不到欲望的满足,主体自身日益陷入人格分裂和自我异化的境地,因为这种不合理的欲望只是虚假的需求、一种替身。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潜意识中对某种独一无二不能替代的东西的热恋,会表现为一种永无休止的追寻活动,这是因为,替身终究是替身,它永远不会像真身那样满足他的渴求。”所以,于连受虚假欲望的驱策,实际上丧失了自身的主体性,他只能在违背本心的追求中认识自己、肯定自己,使自己成为自身欲望的奴隶。由“缺失”造成的欲望主体开始他的追求时,通常会在潜意识中把他碰到的第一个女子认定为母亲形象的替代物。德·雷纳尔夫人便在于连的生活中承当了这个角色。在德·雷纳尔市长家,自卑与自尊的冲突酿就了于连强烈的展现自我、肯定自我的意识,他以才华赢得了尊重,而且以极大的激情和野心征服了德·雷纳尔夫人。她美丽善良、性格单纯、崇拜天主,她对于连的爱情一开始便出自内心,“她爱他千百倍于爱自己的生命……她从来不去考虑金钱的问题”。(p120)于连起初爱上德·雷纳夫人是出于夫人的美丽和战胜自卑的动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感情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他的爱情,不再仅仅是美貌的欣赏和占有的骄傲了”。(p148)于连体验到一种心灵上的快感,“于连感到,同爱友(德·雷纳尔夫人)在一起,那是多么甜蜜幸福啊!像于连这样的心灵,是一辈子也不会忘记的”。(p643)于连童年的缺失暂时得到了填补,回归母体的欲望暂时得到了满足。但在宗教信仰的影响下,德·雷纳尔夫人不得不放弃对于连的激情之爱,于连也因权力欲望的驱使进入神学院。在巴黎,于连担任侯爵的私人秘书,他在“战胜蔑视”的挑战中坠入德·拉莫尔小姐的情网。“德·拉莫尔小姐窈窕的身材……曾使于连产生种种梦想”,(p350)然而促使于连追求德·拉莫尔小姐的还有其他更重要的内心动机:一是荣誉,二是现实的利益。“天下有的是情妇!……但是荣誉只有一种。”于连不断地树立权威,“只有使敌人恐惧,敌人才会服从我,那敌人就不敢再轻视我了……”。(p518)于连对德·拉莫尔小姐的征服使他获得了一直渴望的权力感,很明显,这种爱情更多的是占有和利用,他们不能真实地表现自己的爱与恨,因此两人的关系总是紧张的,是一场随时准备开始的战斗,就像“一位英国旅行家叙述他和老虎亲密相处的故事,他把它养大了,他经常抚弄它,但是在他的桌子上总是有一把装着子弹的手枪”。(p553)这两种爱情给于连的体验是完全不同的。对权力的欲望使他永不停息地追求,却体验不到爱情带给它的幸福安宁,在虚假欲望的追求中,于连迷失了自己。三、虚假欲望的下一步的选择为了从无意识中抹去焦虑与不安,个人只能进行自我压抑或向外寻求替代补偿,并向这个替代对象倾注自己全部的特征:他的爱、他的智慧和勇气等等,通过对这个对象的服从,获取基本的自我价值感、意义感以及力量感。但是替代对象只能带来虚假的满足,个人因为意识不到这一点,所以便永不停息地追求。弗洛姆说:“事实上,人都是一个被绳子操纵着的活动木偶,这些绳子位于人的背后或凌驾于人之上,它们又是受那些人所没有意识到的力量支配的”。这种受操作的活动木偶式的人的历史就是人类受虚假欲望奴役的历史。于连的可悲之处也就在这里:他一直在汲汲追求着权力,却体验不到幸福和快乐。正当于连踌躇满志,即将与德·拉莫尔小姐结婚并真正踏入上流社会之时,德·雷纳尔夫人的来信毁灭了他的希望,巨大的心理反差使于连丧失了理智,他枪击了自己曾经深爱过的女人。事后,安静的监禁生活使他从精神上的半疯狂状态中平静下来,这时他觉得,“人生对他来说并不讨厌,他开始从新的角度去观察一切事物。他不再有野心”。(p202)于连终于体验到了他与德·雷纳尔夫人的爱情。通过入狱以来这段短时间的相会与对过去的回顾,他的爱欲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身份感与孤独感得到克服,他终于超越了虚假欲望的驱策,认识到自己一直以来对权力的追求实际上并不可能给自己带来幸福和心境的平和。像从一场噩梦中醒来那样,于连从自己的迷失中醒来,他不再受权力欲望的奴役,他自由了,“野心已经在他心里死去,……他绝对不再去想念他在巴黎的成功,他已经对它感到厌倦了”。(p203)从虚假欲望的迷雾中走出的于连摆脱了不由自主的状态,开始心境平和地做出自己的人生选择。之前他枪击德·雷纳尔夫人,有可能会被判处死刑。但是,德·拉莫尔小姐已运用家族的权势、金钱在幕后调停解救,只要于连还像以前那样汲汲于权力,他很容易就能出狱,而且还能很快地重新踏上出人头地之路。但他清醒地反抗欲望,拒绝像以前一样在欲望的胁迫中生活,并坚决在法庭上以“自杀性”的演说捍卫自己的选择。他拒绝上诉,坦然地等死,并认真反思自己的一生,在迷茫的生与觉醒的死之间,于连选择了后者。死亡,“从基督观点来看又可爱,又仁慈”,被认为是代表着“探索者在生命本身的伟大冒险后的回归”。于连的选择在人文意义上也就是人类的自我拯救。没有爱,没有生命诗意的栖息地,于连认为死亡是他做回自己的唯一归宿。他的慷慨就死包含着丰富的哲理内涵,它实质上是在否定生命的无价值中肯定有价值的生命,它是对人的本体价值的肯定。四、从“成功”到身份认同的转变在上文分析了作品主人公于连的欲望浮沉后,我们再从整体上把握作品的深层意蕴。在作品全文的总目录下,著者司汤达写有一句英文题词:“Tothehappyfew”,意即“献给少数幸福的人”。也就是说《红与黑》这本书是为少数幸福的人写的,但是幸福的人总是少数,也只有这少数的人才能理解《红与黑》。这句题词给所有阅读此部作品的人造成了一种思想上的挑战和冲击:“您是那少数幸福的人之一吗?”司汤达曾说:“一个人的幸福不取决于智者眼中的事物的表象,而取决于他自己眼中的事物的表象。”入狱前的于连在社会中追求权力,以他者(智者)的眼睛看待事物,所以他要“30岁当上司令官”、“年薪10万的大主教”,要受到巴黎美妇人的青睐——凡此种种,都是“智者眼中的事物的表象”,即他者的承认,社会的承认。在“成功”的喧哗中,于连这一个体生命的独立与自由消失在欲望的胁迫中。所以,入狱前的于连步步高升,却不是一个幸福的人。狱中的于连终于从权力欲望的迷失中清醒过来,获得了精神层面上的否定权和行为层面上的选择权。他说出了心中的感悟:“从前我们在韦里埃的树林里散步的时候,我本来可以多么的幸福啊,可是一种强烈的野心却把我带到虚幻之国去了”。(p585)狱中的于连自觉地意识到无意识中异己的支配力量,他拒绝重新为欲望所奴役,复归为一个真正独立、自由的人。小说写道:“(去受刑的那天),美丽的阳光使万物生机勃勃,于连也全身充满了勇气。在露天中行走,给了他一种甜美的感觉,好像在海上长期漂泊的航海者登上陆地散步一样。‘前进吧,一切顺利’,他自言自语道,‘我一点也不缺乏勇气’。”(p645)两相对比,读者不能不认为,于连的“成功”并没有给他带来幸福,反而是他的失败促使他走上幸福之路。所以,司汤达所说的“少数幸福的人”,是入狱后大彻大悟的回归独立和自主的于连。走出作品,于连只是一个文学中的虚构人物,但他的形象中折射着普遍人性的光辉,每个人都能在于连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今日,发展的社会鼓励人们不断生产,不断工作,不断消费,不断寻求刺激和满足,人们却日益无法掩盖内心的空虚感和孤独感。欲望的满足构不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