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文庙建筑的新技术新材料创新_第1页
哈尔滨文庙建筑的新技术新材料创新_第2页
哈尔滨文庙建筑的新技术新材料创新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哈尔滨文庙建筑的新技术新材料创新

哈尔滨文庙位于北侧,有三座庭院。庭院中央以大成殿为中心,由北向南,形成中轴线。从南端的影壁向北看,包括盘池、盘桥、灵星门、大成门、大成殿和崇圣寺。中轴线两侧牌楼、石碑、两庑、掖门、耳房对称配列。文庙占地25000m2,地势呈南高北低,前后高差约60~70cm。通深276.3m,东西面阔85.6m。建筑面积6058m2,原建门、殿古建11座,共计63间,建筑面积3016.21m2,后建殿房建筑面积1723.04m2,两项合计门、殿、房总面4739.25m2。另有三座牌楼建筑面积409.61m2,两座碑建筑面45.60m2,墙垣建筑面积672.04m2。金龙星门木画像石组文庙南端是由三座影壁组成且向外凸斗形的万仞宫墙,黄色琉璃庑殿式瓦顶,绿琉璃冰盘檐,额枋绿地绘黄琉璃明式旋子彩绘,中腰丹壁中心花与四角叉角花皆为绿牡丹嵌黄琉璃花,下部花岗石须弥座。中影壁高5.8m、长21.82m,两侧八字影壁高4.8m、长10.89m。八字影壁两侧连以丹垣,其墙帽仍用黄琉璃大式瓦顶,檐下则改作水泥抹面,中腰红土刷饰,下肩也改作水泥抹面。丹垣折北,东垣墙体间设“德配天地”牌坊,西垣墙体间设“道冠古今”牌坊,两坊皆为三间四柱三楼庑殿式黄琉璃瓦顶,明间四重昂九踩斗拱、次间三重昂七踩斗拱,斗口一寸半(5cm),合清式斗拱第十等材。大小额枋间夹心花板,四柱下部周匝夹杆石,原建柱、石堵为混凝土结构,材制已入制。重点修缮时夹杆石已改作青花石。四柱前后又斜支木质斜柱八根,小额枋之下设雀替,檩枋绘作金钱大点金龙锦枋心清式旋子彩画,台明低平海墁花岗石条。牌楼外观悉如明清式正宗古建。宫墙之北,两坊间甬路南侧中轴处设南向半月形泮池,中架状元桥,池、桥绕以连周汉白玉勾栏,计望柱46件,栏板50块,桥头四件抱鼓石。池底铺墁水泥方砖。桥洞已改作明清尖券做法。桥与甬路之北为棂星门(文庙的大门),两边无垣,无中门,恐是有东西垣设两坊为入口之故。今为利于管理,在东垣牌坊外侧加筑一个套院,前建单檐庑殿式琉璃瓦顶,下布丹壁大门。院后部建三间单檐硬山捲棚布瓦顶小式房作守护办公之用。棂星门形制与东西两牌坊相同,是三间四柱三楼庑殿式黄琉璃瓦顶,明间斗拱也是四重昂九踩,次间三重昂七踩,而檩枋彩画则绘作金龙和玺最高一等的清式彩画,突出了中轴大门的地位。棂星门内,中东西三条水泥方砖铺墁的甬路通向南北,甬路间草地池内栽植数株名贵青松和树丛,环绕气氛,庄严肃穆。门内东西配殿,单檐歇山布瓦大式瓦顶,是大脊正吻、垂脊垂兽、四角狮子各五件。面阔七间,进深显四间(七檩前后廊结构大木做法),墙体上身外檐丹壁,内檐提刷香色灰彩,下肩及槛墙十字缝干摆砌法,台明陛条、陡坂、三级垂带踏垛皆花岗石砌筑,殿内外地面及四散水皆铺墁仿金砖水泥方砖,在清式正宗古典之下稍有改制。金里安装六抹、四角菱花槅扇;廊及殿内上架夔龙井口天花;梁枋外檐金钱大点金清式旋子彩画;廊柱间雕饰雀替,全为正宗清式古典做法。大成门是祭孔主殿大成殿的前门,丹檐庑殿黄琉璃瓦顶、五样琉璃,四角仙人后随走兽七件做法。面阔五间、进深显二间(七檩中柱式大木做法)。中柱间安朱红大板门,门钉九路九列做法,“椒图”铺首。外檐平板枋之上安重昂五踩斗拱,斗口二寸(6cm)。内檐梁枋间槅架斗拱,一斗三升上托替下安驼峰。梁架柱网全为传统大木做法。墙体丹垣,下间十字缝干摆砌法,内外桥梁枋皆绘金钱大点金龙锦枋心清式旋子彩画,金龙井口天花。台明陛条、陡板、踏垛堵为花岗岩石条砌筑,台明前后各出三陛,中陛九级踏剁间安汉白玉五龙戏珠高浮雕御路石,台明前后檐及垂带处安汉白玉勾栏。门前后地面铺墁仿金砖水泥方砖。东西掖门,丹檐悬山捲棚黄琉璃瓦顶,垂脊垂兽,仙人后随龙凤二件走兽做法。面阔单间,进深显二间(五檩中柱式),梁枋绘金琢墨苏式彩画。中柱间安板门两扇,台明花岗石条,前后三级如意踏垛。神推动的明碑第二进院卡子墙为黄琉璃瓦顶墙帽。东西掖门内东西两侧耸立着青花石龙趺碑,东碑赑屃碑额正面镌刻篆体“文庙碑记”四字,碑身正面镌刻着由著名的张学良将军撰文的《哈尔滨文庙碑记》全文,下为龙趺水盘,雕汇水牙,四角雕鱼鳖虾蟹。台明及四出五级垂带踏垛用花岗岩石砌筑。西碑赑屃碑额正面镌刻篆体“文庙碑志”四字,碑身正面镌刻着由东省特别区行政长官张景惠写的《东省特别区创建哈尔滨文庙碑志》全文。碑阴镌刻文庙修建捐募者的名单及捐款数额。此碑形制同《碑记》碑。第二进院北部建主殿——大成殿及前部月台。大成殿是主祭孔子的殿堂,面阔十一间(即堂九夹室二之最高规制),进深显六间(上檐十一檩、连下檐共十五檩结构也为全国古建最高规制)。重檐庑殿黄琉璃瓦顶,上檐四角仙人后随九件走兽,下檐四角仙人后随七件走兽。翼角翘飞椽,上檐23翘、下檐21翘,外檐斗拱,上檐丹翘重昂七踩、下檐重昂五踩,斗口二寸三分(7.5cm),檐短梁架大木做法。里外金柱改制成钢筋混凝土,金柱柱顶石用水磨石做成。殿堂正中摆放雕龙贴金神龛和孔子牌位,在神龛正上方悬挂着“道洽大同”金字横匾,题匾之人是清末状元、著名书法家刘春霖。大殿檐柱柱顶、槛垫石、台明陛条、陡板、月台陛条、三面出陛十级垂带踏垛皆用花岗石砌筑,前出三陛左右各出一陛垂带上及台明前檐与月台四周围绕汉白玉勾栏,前正中一陛十级踏垛间安汉白玉五龙戏珠高浮雕御路石。明确规定建筑等级结构第三进院东西北三面垣墙为黄琉璃瓦顶墙帽,后部建崇圣祠及前部月台。崇圣祠是专祀孔子前五代的殿堂,面阔七间,进深显五间,单檐歇山黄琉璃瓦顶,四角仙人后随七件走兽。台明、月台全用花岗石条砌筑,地面铺墁仿金砖水泥方砖。外檐斗拱重昂五彩,斗口二寸(6cm)做法。拉网梁架皆大木做法。外檐梁枋金钱大点金龙锦枋心清式旋子彩画,内檐雅伍墨夔龙花草枋心清式旋子彩画与团鹤井口天花。东西配楼为后建之钢筋混凝土结构,丹檐歇山布瓦顶二层楼。哈尔滨文庙是按照大型祭孔仪式的规模,仿照皇宫之制而设计建造的,院落布局严谨,尺度划分适宜,建筑序列层层展现。通过规格尺度、瓦顶色彩、彩绘规制把建筑等级表现的淋漓尽致。在建筑创作上采用了清官式做法,而在结构材料上部分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使传统建筑技术与现代建筑材料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哈尔滨文庙作为中国这一历史时期传统建筑的延续和技术变化的典型建筑,1996年11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几经风雨,历尽沧桑,哈尔滨文庙以独特的东方建筑风格、雄伟壮观的气势,屹立在以西欧古典建筑风格为主要基调的哈尔滨建筑群体之中。哈尔滨文庙作为儒学的象征,传播的载体,以丰富的历史遗存和文化积淀,在传承儒学思想、弘扬民族文化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