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拿来主义》作业(含答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12《拿来主义》作业(含答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12《拿来主义》作业(含答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12《拿来主义》作业(含答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12《拿来主义》作业(含答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拿来主义》作业(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12《拿来主义》作业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鲁迅作品包含着深刻的人生体验,反映了丰富的历史内容,的确可以从其与政治的关系中来进行读解。但这样的读解一旦过了适当的度,就会割裂其内在的意义关系,成为一种实用主义的东西。“鲁迅"的意义到了20世纪80年代,重新回归“五四”,强调其启蒙的意义。这是由鲁迅前期小说的启蒙主义性质决定的,但更是出于反思和克服极“左"路线所造成的人格扭曲、思想异化的严重后果的历史需要。通过对鲁迅作品的重新评价,突出其批判封建蒙昧主义文化的本来意义,提倡独立思考的精神,为思想解放开辟道路。这实际上意味着鲁迅研究已经成了打破现代迷信、推动思想解放运动的重要一环,深刻地影响了新时期的历史进程。

人们对鲁迅的理解,在不同的时代有所不同,甚至是尖锐对立的,但“鲁学”始终占据着显学的位置。这种情形到21世纪初,发生了微妙而重要的变化。鲁迅从政治的符码、文化的符码,到一个活生生的人,人们可以更真切地深入他的内心,去体味他在历史最黑暗的时刻,在面对无路可走的绝望时,心里如何挣扎,如何反抗这绝望,要在没有路的地方走出一条路来。喜爱和崇敬鲁迅的读者,可以从记录他心路历程的作品中吸取精神力量去追求光明和真理,哪怕要经历鲁迅式的艰难也罢。这样的“鲁迅"就成了一座人格的丰碑。

(选自陈国恩《“鲁迅”的意义及当下价值》,有删改)

1.结合全文,说明人们对鲁迅作品的读解经历了哪些阶段。

2.20世纪80年代“鲁迅"的意义回归的原因是什么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

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

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

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着重揭露“送去主义"在学艺上的表现及其鼓吹者的媚外行径,目的是引出下文的“拿来主义”。

B.“抛给"与“抛来”有着本质的不同:“抛给"是没有目的的。不会有附加条件;同“抛来”是有目的的,定会有附加条件。

C.在文中“送去"的是古董和艺术家,这是一种媚态;“送来”的是残羹冷炙,让“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所以“送去”之外,还得“拿来",而不要“送来”。

D.节选部分若重揭露“送去"的本质和“送来”的面目,划清“拿来"与“送来”的界限,提出要“拿来",而且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4.文中画线的“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一句的含意是什么?

5.结合上下文,说说“抛给”“送来"“拿来”的本质是什么。

6.综观上面选段,作者是怎样提出“拿来主义"主张的?采用这样的方式提出“拿来主义”主张有什么作用?

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拿来主义

①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挣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②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

③_______,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_______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也不是,_______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_______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④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

⑤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⑥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

⑦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⑧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

⑨他占有,挑选。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茅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刺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

⑩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材料二:

①鲁迅先生提出了“拿来主义"的主张,我们中国人确实从西方国家拿来了不少的西方文化的精华。同时,我们也拿来了不少的糟粕。

②我曾提出了一个主张:“送去主义。”意思是把中国文化的精华送到西方国家去,尽上我们的国际主义义务。我的根据何在呢?

③我们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四大发明是尽人皆知的,无待赘言。至于无数的看来似乎是细微的发明,也出自中国人之手,其意义是决不细微的。我只介绍一部书,人家一看便知,这部书是:阿里·玛扎海里的《丝绸之路》。

④然而,日往月来,星移斗转,西方兴起了产业革命,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影响遍及全世界。最早的殖民主义国家,靠坚船利炮,完成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任务。

⑤现在屈指算来,西方以及世界其他国家已经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拿走了不少优秀的精华,但是仍然有许多精华,他们没有拿走。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和文化思想,其中有糟粕,也有精华,如中国的“天人合一"思想,如能切实行之,必能济西方之穷。另外,改革开放,由计划经济转入市场经济而获得成功,对世界其他国家就很有借鉴的价值。

⑥这些东西如珠子在前,叫人家,特别是西方,却偏不来拿。怎么办呢?你不来拿,我们就送去。

(摘编自季羡林《我们要奉行“送去主义”》)

7.联系上下文,材料一中第③段空缺处应填入的词语是()

A.所以然而尽管因此B.当然然而虽然所以

C.当然所以虽然因此D.所以然而尽管所以

8.下列对材料一的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文章题为“拿来主义",却从批驳“闭关主义”“送去主义"“送来”写起,采用了先破后立的写法,步步深入。

B.第⑤段承上启下。其中“摩登"一词是反语,既挖苦否定了“送去主义”,也旁敲侧击了当时趋时逢迎的作风。

C.第⑨段中用鱼翅、鸦片、烟枪烟灯、姨太太分别比喻无害无益、有益有害、有益无害、有害无益的四种文化遗产。

D.文末阐明了保存遗产与开创新业的辩证法,可见“拿来主义"的思想意义并不只局限于对待外来和传统文化方面。

9.请结合材料一中第①段画线句分析本文语言特点。

10.有人认为材料一中⑦⑧段两处画波浪线的句子对“拿来”的论述存在矛盾,你怎么看?

11.在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问题上,鲁迅先生批判“送去主义",季羡林先生则奉行“送去主义”。结合材料一、材料二文段,请你说说两位先生各自所持观点的具体内容。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陈丞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陈涉起而王陈立魏咎为魏王陈平从少年往事魏王咎于临济说魏王不听人或谗之陈平亡去。初,项羽略地至河上,陈平往归之,从入破秦,赐平爵卿。汉王还定三秦而东,殷王反楚。项羽乃以平为信武君,击降殷王而还。项王使项悍拜平为都尉。居无何,汉王攻下殷。项王怒,将诛定殷者将吏。陈平惧诛,平身间行杖剑亡。平遂至修武降汉,因魏无知求见汉王。汉王召入,与语而说之,乃拜平为都尉。

遂与东伐项王。至彭域,为楚所败。引而还,收散兵至荥阳,以平为亚将,军广武。绛侯、灌婴等咸谗陈平。汉王召让平曰:“先生事魏不中,遂事楚而去,今又从吾游,信者固多心乎?"平曰:“项王不能信人,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平乃去楚。闻汉王之能用人,故归大王。臣裸身来,不受金无以为资。诚臣计画有可采者,愿大王用之;使无可用者,金具在,请封输官,得请骸骨。”汉王乃谢,厚赐,拜为护军中尉,尽护诸将。诸将乃不敢复言。其后,楚急攻,围汉王于荥阳城。久之,汉王患之,请割荥阳以西以和。项王不听。汉王谓陈平曰:“天下纷纷,何时定乎?"陈平曰:“项王为人,恭敬爱人,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至于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今大王慢而少礼,士廉节者不来;然大王能饶人以爵邑,士之顽钝嗜利无耻者,亦多归汉。诚各去其两短,袭其两长,天下指麾,则定矣。大王诚能出捐数万斤金,行反间,间其君臣,以疑其心,项王为人意忌信谗,必内相诛。汉因举兵而攻之,破楚必矣。”汉王以为然,乃出黄金四万斤与陈平。陈平既多以金反间于楚军。其明年,淮阴侯破齐,自立为齐王,使使言之汉王。汉王大怒而骂,陈平蹑汉王。汉王亦悟,乃厚遇齐使,使张子房卒立信为齐王。用其奇计策,卒灭楚。

(节选自《史记陈丞相世家》)

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陈涉起/而王陈立/魏咎为魏王/陈平从少年往事/魏王咎于临济/说魏王不听/人或谗之/陈平亡去

B.陈涉起而王陈/立魏咎为魏王/陈平从少年往事/魏王咎于临济/说魏王不听/人或谗之/陈平亡去

C.陈涉起/而王陈立/魏咎为魏王/陈平从少年往事魏王咎于临济/说魏王不听/人或谗之/陈平亡去

D.陈涉起而王陈/立魏咎为魏王/陈平从少年往事魏王咎于临济/说魏王不听/人或谗之/陈平亡去

13.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亚将,亚于大将,指副将、次将,古代常在大将后设亚将做副手。

B.三秦,指当时秦关中地,因刘邦曾将关中地分封给秦三个降将而得名。

C.昆弟,兄弟,同昆仲,长曰昆,次曰仲,也常用来比喻亲密友好。

D.请骸骨,指古代官吏请求退休。言使骸骨得以归葬故乡。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平为士坎坷,事奉两主均不顺利。为魏王献计不被采纳,又受别人谗言诋毁;为项羽击降殷王,却又因殷地失守而得罪项王,终弃项羽而去。

B.陈平智慧过人,深得刘邦赏识重用。在与刘邦交流后即被封为都尉;面对谗言和刘邦责备,陈平真诚表白,尽管刘邦极力袒护诸将,仍对陈平表示信任。

C.陈平善用计谋,帮助刘邦打败项羽。刘邦在荥阳被围的生死关头,陈平用反间计,成功离间了项羽君臣的关系,并用奇计妙策帮助刘邦消灭了项羽。

D.陈平审时度势,及时规劝刘邦言行。曾直言劝谏刘邦应借鉴项羽为人的得失,在刘邦因韩信自立为齐王而恼怒时及时提醒刘邦冷静处理。

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陈平惧诛,平身间行杖剑亡。平遂至修武降汉,因魏无知求见汉王。

②然大王能饶人以爵邑,士之顽钝嗜利无耻者,亦多归汉。

五、古代诗歌阅读

16.阅读下面这首五代词,完成题目。

鹊踏枝

冯延巳

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楼上春山寒四面,过尽征鸿,暮景烟深浅。一晌凭栏人不见,鲛绡掩泪思量遍。

(1)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昨夜笙歌"两句,正面叙写人事,与前三句景象所表现的意境呼应:笙歌之易散正如繁花之易落。

B.“楼上”是宴会之所,因人去楼空,则有高寒之意;“过尽征鸿"写人如征鸿离散。在春山四面之凄寒与暮烟冥漠中,足见词人内心的孤寂悲苦。

C.“鲛绡掩泪”句,用“鲛人泣珠"的典故,一写拭泪巾帕之珍美,二则用泣泪之人所织之绡巾来拭泪,愈见泣泪之悲苦。

D.这首《鹊踏枝》深美闳约,看似在写闺阁之情,伤春怨别,实则满含寂寞的悲凉。

(2)词的前三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六、选择题

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为引导广大市民自觉养成文明排队、有序乘车、遵守公共交通的习惯,有关部门面向社会长期招募站台引导志愿者。

B.国际民航组织处提议设立一个信息共享平台,以便民航客机及时回避并了解在飞越交战地区时可能遇到的危险。

C.在这部农村题材的小说中,温馨的乡村人际关系难见踪影,传统的乡村文化几乎毁坏殆尽,令人不禁感慨万千。

D.消费者通过网络交易平台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或者服务者要求赔偿。

18.下列词语中加横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残羹冷炙(ɡēnɡ)冠冕(miǎn)脑髓(suǐ)吝啬(lìnɡ)

B.礼尚往来(shànɡ)自诩(xǔ)蹩进(biē)鱼翅(chì)

C.发扬国光(yánɡ)国粹(cuì)玄虚(xuán)磕头(kē)

D.佳节大典(jiā)孱头(chán)摩登(mó)针灸(jiǔ)

19.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看着校史展览馆里的一张张奖状、一座座奖杯和一幅幅成果图片,还有谁会否认我们学校教育改革不是取得了很大成绩呢?

B.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C.退休以后,马永顺几乎无时无刻不忘垦荒、植树,他要用几年的时间把自己前半生砍的三万多棵树补种上。

D.在深化改革开放的今天,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仍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我们不能不为先生的睿智和深刻叹服。

20.下列词语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闭关主义展览自诩(yǔ)磕头(kē)

B.残羹冷灸魂灵冠冕(miǎn)脑髓(suǐ)

C.勃然大怒摩登女婿(xu)孱头(càn)

D.礼上往来国粹蹩进(bié)譬如(pì)

21.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

B.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C.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

D.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2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辨别摩登羡幕鞠躬尽瘁

B.欣然倘若蹩脚高屋建瓴

C.挖掘磕头针炙呼天抢地

D.烟俱鼓吹糟粕默守成规

七、选择题组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面对古人给我们留下的众多遗址,如果仅仅依靠历史记录或偶然发现来寻找是不够的。即使发现了一些遗址,也大多_________,难以从整体上和空间上了解古人的社会生活。()特别是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航空航天的发展则为空间遥感提供了基础。随着数据获取越来越便捷,多源影像被综合应用于考古研究。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与遥感的结合,使得探测目标不仅仅局限于地面上的物体,还能穿透至地下进行深层次的探测。

我国遥感考古技术应用较晚,开始主要服务于重大工程建设。比如,上世纪60年代修建三门峡水库时,考古工作人员利用航空照片对库区古代遗址、墓葬的分布进行分析。2006年,我国启动京杭大运河申请世界遗产名录工作,但这项工作并非________。困难之一是目前运河的不少踪迹已经从地面上消失了,只留下保存在地下的遗址。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证明大运河的存在、走向?这时,遥感技术便可以_________。科学家根据遥感数据,_________地制定了大运河遗址的生态保护措施。

2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为恰当的一项是

A.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与遥感的结合,使得探测目标不仅仅局限于地面上,还能扩展到地下深层次空间。

B.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与遥感的结合,使得探测不仅仅局限于地面上,还能扩展至地下目标进行深层次的探测。

C.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与遥感的结合,使得探测目标不仅仅局限于地面上,还能穿透至地下进行深层次的探测。

D.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与遥感的结合,使得探测不仅仅局限于地面上,还能穿透至地下深层次空间目标。

24.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之所以如此,过去数十年中,国内外科学家纷纷应用遥感技术开展考古工作。

B.之所以如此,国内外科学家过去数十年中纷纷应用遥感技术开展考古工作。

C.正因为如此,过去数十年中,国内外科学家纷纷应用遥感技术开展考古工作。

D.正因为如此,国内外科学家过去数十年中纷纷应用遥感技术开展考古工作。

25.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支离破碎驾轻就熟小试牛刀有的放矢

B.分崩离析驾轻就熟小试牛刀有条不紊

C.分崩离析轻而易举大显身手有条不紊

D.支离破碎轻而易举大显身手有的放矢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鲁迅看来,中国要在与世界列强的竞争中立于_____________,“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若其道术,乃必尊个性而张精神"。

鲁迅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激越变革的时代,既有亡国的危险,又有破茧新生的希望。西方资本主义的肆意扩张,将中国逼到了一个背水临渊的绝境,每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打算为国家的新生和富强设计一套、临渊一跃的方案,从而在世界文明的竞争中胜出。从龚自珍提出“自改革”开始,到20世纪初,已经过去整整100年,其间经历的洋务运动与维新运动虽都已_____________,但足以刺激后来者进一步思考:中国的出路究竟在哪里?

从鲁迅的《文化偏至论》中,我们看到了这位思想先驱在思考这个问题时的理念和思路。当时思想界、文化界言必称“希腊",视西方文明为神灵,以为只要拿来,才能生效的风尚,他冷静地看到:这是“使中国之人,由旧梦而入于新梦”。他认为,要纠正这种偏颇,只能从两方面入手,“曰非物质,曰重个人"。()。人所以立,这是个基本条件。

26.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不败之地决一死战烟消云散不同凡响

B.不败之地背水一战烟消云散与众不同

C.一席之地背水一战风流云散与众不同

D.一席之地决一死战风流云散不同凡响

2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针对当时思想界,文化界言必称“希腊”,视西方文明为神灵,以为只要拿来,定能生效的风尚

B.针对当时思想界,文化界言必称“希腊",视西方文明为神灵,以为只有拿来,定然生效的风尚

C.当时思想界,文化界言必称“希腊”,视西方文明为神灵,以为只要拿来,定能生效的风尚

D.当时思想界,文化界言必称“希腊",视西方文明为神灵,以为只有拿来,定然生效的风尚

2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所谓重个人,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个人利己主义,而是觉悟人的尊严,确立自我意识,学会独立思考,张扬人的个性

B.所谓重个人,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个人利己主义,而是张扬人的个性,觉悟人的尊严,确立自我意识,学会独立思考

C.他所谓重个人,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个人利己主义,而是觉悟人的尊严,确立自我意识,学会独立思考,张扬人的个性

D.他所谓重个人,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个人利己主义,而是张扬人的个性,觉悟人的尊严,确立自我意识,学会独立思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如果说,五四时期的“盗火者”曾经将西方文化视为现代性的启蒙,那么,现今的历史语境中,中国文化业已成为更重要的思想资源。当然,所谓的中国文化不仅包括众多古代思想家的真知灼见,同时也包括晚清以来无数志士仁人的思想探索。中国文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门类繁杂,一批饱学之士始终,专心致志地从事清理和阐释工作。然而,正如马克思所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法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只有意识到现今中国文化对于“改变世界”负有的历史使命,人们才能更为深刻地理解这一批饱学之士的学术贡献。也恰恰因为意识到这种使命,人们才不会满足于某些徒具形式的表面文章,诸如儒冠儒服、之类。中国文化的真正活力并非不是刻意保护某种古老的礼仪,而是力争进入当今社会,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革命与战争、民族与国家、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中国文化必须介入与回应这些历史巨变,展示民族精神和中国智慧。因此,理论家的工作并非仅仅复述古人的词句,而是阐述中国文化的特征如何与当前的现实紧密互动。事实上,二者之间的联系已经愈来愈紧密。工业社会的机器节奏响彻生活的每个角落时,农耕社会的古典诗学——例如“意境"“情景交融”乃至“天人合一"——保存了哪些不可或缺的文化基因?启蒙、革命、利益、市场以及围绕这些概念产生的社会关系瓦解了古代的乡绅之治以后,儒家的“修身”与西方文化的宗教具有哪些不同的社会功能?在一个群雄争霸、的时代,“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蕴含着哪些重大的启示?()。

2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浩如烟海通宵达旦三教九流风起云涌

B.星罗棋布孜孜矻矻三跪九叩方兴未艾

C.浩如烟海孜孜矻矻三跪九叩风起云涌

D.星罗棋布通宵达旦三教九流方兴未艾

3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中国文化的真正活力不仅是刻意维护某种古老的礼仪,而且是进入当今社会,力争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

B.中国文化的真正活力并不是刻意维护某种古老的礼仪,而是进入当今社会,力争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

C.中国文化的真正活力并不是刻意保护某种古老的礼仪,而是力争进入当今社会,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

D.中国文化的真正活力不仅是刻意保护某种古老的礼仪,而且是力争进入当今社会,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

3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这些问题的提出与展开,已经显现出中国文化对话历史、对话现实的思想含量与独特价值

B.中国文化对话历史、对话现实的思想含量与独特价值已经显现在这些问题的提出与展开中

C.这些问题的提出与展开,已经显现出中国文化对话历史的思想含量、对话现实的独特价值

D.中国文化对话历史的思想含量、对话现实的独特价值已经显现在这些问题的提出与展开中

八、语言表达

32.下面是节选自某学生作文的一个片段,请指出其中出现的几处逻辑错误。

天空深邃悠远,是因为它有飘逸的云儿和飞翔的小鸟;大海广阔无边,是因为它有跳动的浪花和畅游的鱼儿;草原葱绿壮美,是因为它有茁壮的小草和驰骋的骏马;我快乐穿梭于天地,是因为我有“悦读”的行囊。

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

33.下面文段有三段推断存在的问题,请参考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小强觉得今天一天糟透了。一大早按时起来,小强推窗一看,车道上湿漉漉的,一定是下雨了。他穿上不合脚的胶鞋,带上雨伞出门。到十字路口时,信号灯坏了,路口车来人往,一片混乱。小强想,这种情况下,一定会出车祸,还是绕道上学吧。结果小强迟到了。走进教室,班主任批评小强:“你一定是因为赖床了才迟到的!"

①车道上湿漉漉的不一定是下雨了。

34.下面是《南方周末》记者对莫言的一段访谈。请根据访谈内容,补写出文中空缺处的语句。每句不超过15个字。

南方周末:您说过您深受中国古典文学的影响,①

莫言:因为我和蒲松龄是同乡,《聊斋志异》里的很多故事,我小时候听村里老人讲过。《聊斋志异》那精美典雅的文言文,让我很着迷。相对于其他作品,它对我的创作影响更大。

南方周末:法新社认为,您的长篇小说《蛙》是最勇敢的作品。②

莫言:没有。《蛙》是以我姑为原型创作的,她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开始做妇科医生,一直做到退休。写这样一个人,自然要涉及从1980年延续至今的计划生育政策,③_________________。和创作其他作品一样,并不需要更大的勇气。这个小说是文学作品,挑战性并非在于题材本身,而在于小说的形式和塑造人物的难度。

九、现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求乞的女孩,阳光跪在你面前

张烨

淡黄的长发披散着

宛如玉蜀黍的缨穗遮掩

珍珠般的脸盘

为着小小的愿望

你低垂着稚嫩的脖颈

默默地跪在阳光下

你是否觉得阳光也跪在你面前

就像树跪在落叶的苦难面前

35.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怎样的女孩形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6.“你是否觉得阳光也跪在你面前/就像树跪在落叶的苦难面前”,阳光为何会跪在女孩的面前?结合全诗说说你的理解。

十、句子默写

37.补写出下列鲁迅诗句中的空缺部分。

(1)横眉冷对千夫指,_________。(《自嘲》)

(2)运交华盖欲何求,_________。(《自嘲》)

(3)无情未必真豪杰,_________?(《答客诮》)

(4)寄意寒星荃不察,_________。(《自题小像》)

十一、材料作文

3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李子柒,一个分享“中国式"田园生活的网红,她曾经创下了全网视频播放量超30亿,YouTube粉丝735万的佳绩,其影响力与美国最大媒体CNN不相上下。

她的视频主要取材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时令节气、传统节日、民风民俗等,既分享了中国传统美食,也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李子柒身上体现了多重热点话题或时代精神:诗意家国、田园情怀、文化传承、匠人精神、智慧创业、奋斗青春、知识变现、美丽乡村……,得到了无数粉丝的青睐。

——微博

材料二: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鲁迅

请综合以上两则材料的内容,结合你的感悟与思考写一篇作文。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①侧重政治,实用主义阶段;②20世纪80年代,重新回归“五四”,强调启蒙意义;③21世纪初,关注活生生的作者本人。2.①时代反思的历史需要;②鲁迅早期小说具有启蒙主义性质;③读者基于打破迷信和推动思想解放的重新评价。

3.B4.这一句话是反语,意思是:用活人代替古董并不是什么进步,而是媚外求宠愈演愈烈的一种表现。5.“抛给"犹如嗟来之食,那意味着轻蔑侮辱;“送来”是接受者的自我安慰,自我粉饰,表面上颇体面,实际上并非如此;“拿来"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完全独立自主地决定要什么不要什么。6.先破后立,破中有立。把“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作为“拿来主义”的铺垫,“拿来主义"的提出就顺理成章了。作用:“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与“拿来主义”形成鲜明的对比,把“拿来主义"衬托得更加突出。

7.B8.C9.犀利幽默,运用反语,用精炼、传神的动词,恰如其分的修饰语和限制语。10.并不矛盾。只有这样才是有思考,有鉴别,有选择的拿;只有先得“拿来”,然后才能去辨别,才能吸取精华,剔除糟粕。11.鲁迅先生针对的是当时国民党政府在文化上奉行的媚外求荣和欺世惑众的政策。

季羡林先生的观点是为了增强中外文化交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帮助解决世界性难题,是文化自信的表现。

12.D13.B14.B15.①陈平害怕被杀,自己单身一人拿着宝剑抄小路逃走了。陈平于是到达修武投降汉军,通过魏无知求见汉王。

②但是大王您又能够大方地给人爵位、食邑,那些贪婪无耻好利忘义之徒又多归附汉王。

16.(1)B

(2)景象:词的前三句写千万片梅花凋谢时流连、“多情"、随风飘飞的景象。用意:①作者移情于梅,赋予梅花多情缱绻的性格;②描绘了缤纷而悲凉的意象,营造了凄美深情的氛围;③为后文抒发怨情张本(做铺垫)。

17.D

18.C

19.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