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音乐厅项目专项工程音响系统调试报告xxx公司xx-xx-xx检验报告报告编号(No.ofReport):LZYYT-001委托单位(Client)地址(ADD)电话(Tel)8580722工程名称
(Nameofengineering)XX音乐厅工程地点
(Placeofengineering)工程编号
(No.ofengineering)检验
(Test)项目(Item)最大声压级、传输频率特性、声场不均匀度、传声增益、系统噪声、混响时间日期(Date)仪器
(Instruments)SMARRT7.0测量系统、Dirac3.0测量系统、DPA测试话筒依据(Reference
documents)《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GB∕T50371―2006
《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GB∕T4959―2011检验结论(Conclusion)(1)、最大声压级:112.8dB(2)、传输频率特性:以80Hz~8000Hz的平均声压级为0dB,在此频带内观众席平均声压级变化不超过+4dB、-3.7dB(3)、声场不均匀度:100Hz时,9.8dB;1000Hz时,4.8dB;8000Hz时,7.3dB(4)、传声增益:100~8000Hz的平均值为-7.4dB(5)、系统噪声:NR-21(背景噪声达到NR-21)(6)、混响时间:中频混响时间2.4S左右,符合作为标准音乐厅的定位要求。除了系统噪声,XX音乐厅音响系统的声学指标达到文艺演出类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一级标准(详见附录一)的要求。但是扩声系统也关闭时,整个背景噪声已经达到NR-21,开启扩声系统后,几乎没有什么影响。批准(Approval)审核(Verification)主检(Chieftester)联系电话(Tel)报告日期(Date)检验报告报告编号(No.ofReport):LZYYT-002工程名称检验项目最大声压级检验时间2016-3-14检验仪器SMARRT7.0测量系统、Dirac3.0测量系统、DPA测试话筒检验依据《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GB∕T50371―2006
《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GB∕T4959―2011测量方法将粉红噪声直接接入扩声系统,将系统慢慢置于最高可用增益,然后在测量各个测量点处的最大声压级。测量数据:测点1测点2测点3测点4测点5测点6测点7测点8114.1113.1112.6114.0112.5112.1113.6112.8测点9测点10测点11测点12测点13测点14测点15113.9114.8113.8113.0111.0110.6109.9各个测点的平均值是112.8dB结论:达到文艺演出类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一级标准(详见附录一)的要求。检验报告报告编号(No.ofReport):LZYYT-003工程名称XX音乐厅检验项目传输频率特性检验时间2016-3-14检验仪器SMARRT7.0测量系统、Dirac3.0测量系统、DPA测试话筒检验依据《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GB∕T50371―2006
《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GB∕T4959―2011测量方法将粉红噪声通过调音台输入扩声系统,调节系统使得场内的线性声压级达到85dB左右,然后测量各点的1/3倍频程声压级。以80-8000Hz的平均声压级为0dB,不同中心频率的声压级与平均声压级之差和中心频率的关系就是系统的传输频率特性。电输入法测量传输频率特性:中心频率(Hz)各点平均值(dB)传输频率特性(dB)中心频率(Hz)各点平均值(dB)传输频率特性(dB)80101.5-2.71000108.13.9100101.7-2.51250103.9-0.2125102.3-1.91600104.40.2160102.5-1.72000104.80.7200106.22.12500103.2-1250107.43.23150103.2-1315106.72.64000102.2-2400105.21.15000101.5-2.7500107.33.16300100.5-3.7630108.24.08000100.6-3.58001061.9结论:达到文艺演出类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一级标准(详见附录一)的要求。检验报告报告编号(No.ofReport):LZYYT-004工程名称XX音乐厅检验项目声场不均匀度检验时间2016-3-14检验仪器SMARRT7.0测量系统、Dirac3.0测量系统、DPA测试话筒检验依据《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GB∕T50371―2006
《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GB∕T4959―2011测量方法将粉红噪声通过调音台输入扩声系统,调节系统使得场内的线性声压级达到85dB左右,然后测量各点的1/3倍频程声压级。声场不均匀度是指1000HZ和4000HZ不同测量点间的声压级差值。测量数据:中心频率(Hz)10010008000声场不均匀度(dB)(最大差值)9.84.87.3结论:达到文艺演出类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一级标准(详见附录一)的要求。检验报告报告编号(No.ofReport):LZYYT-005工程名称XX音乐厅检验项目传声增益检验时间2016-3-14检验仪器SMARRT7.0测量系统、Dirac3.0测量系统、DPA测试话筒检验依据《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GB∕T50371―2006
《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GB∕T4959―2011测量方法将粉红噪声馈给一放置在舞台且离地1.2米高的扬声器(测试声源),调节馈给扬声器信号的大小使得离扬声器0.5米远的线性声压级为85.0dB左右。然后将传声器放置在扬声器前方0.5米处捡拾作为整个扩声系统的信号输入,并将扩声系统置于最高可用增益。测量各测量点1测量数据:中心频率(Hz)100125160200250315400500传声增益(dB)-10-9.4-9.2-5.4-4.3-4.9-6.4-4.4中心频率(Hz)630800100012501600200025003150传声增益(dB)-3.5-5.6-3.6-7.7-7.3-6.8-8.5-8.5中心频率(Hz)4000500063008000传声增益(dB)-9.5-10.2-11.2-11100~8000Hz的平均值为-7.4dB结论:达到文艺演出类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一级标准(详见附录一)的要求。检验报告报告编号(No.ofReport):LZYYT-006工程名称XX音乐厅检验项目系统噪声检验时间2016-3-14检验仪器SMARRT7.0测量系统、Dirac3.0测量系统、DPA测试话筒检验依据《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GB∕T50371―2006
《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GB∕T4959―2011测量方法首先测量总噪声,测量方法如下:扩声系统达最高可用增益但无有用声信号输入时厅堂内各听众席处噪声声压级的平均值测量在空场条件下进行测量时厅堂内的设备例如通风调温调光等产生噪声的设备及扩声系统全部开启.测完总噪声后,把扩声系统关闭,再测一遍噪声级。总噪声级LA=66.4dB,关闭扩声系统后,噪声级LA=66.4dB,说明扩声系统系统噪声完全不被察觉,对总噪声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结论:系统噪声达到文艺演出类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一级标准(详见附录一)的要求。检验报告报告编号(No.ofReport):LZYYT-007工程名称XX音乐厅检验项目混响时间检验时间2016-3-14检验仪器SMARRT7.0测量系统、Dirac3.0测量系统、DPA测试话筒检验依据《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GB∕T50371―2006
《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GB∕T4959―2011测量方法由噪声源发出的全频带粉红噪声信号直接馈入扩声系统调音台输入端,调节扩声系统输出,使得测点处的信噪比满足测量规范要求。在观众内的预定测点进行测量(本次在池座中间位置)。测得数据如下表:结论:通过T30的测量算法,得出中频(500或1000HZ)的混响时间T60是2.4S左右,作为音乐厅来说,可以有效满足自然声演出的情况。附录一《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GB50371-2006)中所规定的文艺演出类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一级标准项目GB50371-2006文艺演出类扩声系统一级指标最大声压级额定通带内:大于或等于106dB传输频率特性以80~8000Hz的平均声压级为0dB,在此频带内允许范围:-4dB~+4dB;40~80Hz和8000~16000Hz的允许范围见图4.2.1-1稳态声场不均匀度100Hz时小于或等于10dB1000Hz时小于或等于6dB8000Hz时小于或等于8dB传声增益100~8000Hz的平均值大于或等于-8dB系统噪声NR-20附录二测试点位置测试点位置都采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公共消防安全评估合同书3篇
- 路基支挡和防护施工方案
- 装修施工安全协议书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物联网个人技术入股共同开发合同4篇
- 锦江专业花园防水施工方案
- 2025年度二零二五钢管行业风险评估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企业职工社保代缴服务合同书7篇
- 危险品货物运输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版涂料生产技术改造与投资合同3篇
- 翡翠手镯买卖协议书范本
- 基础设施绿色施工技术研究
- 高考写作指导常见议论文论证方法知识梳理与举例解析课件27张
- 宝钢BQB 481-2023全工艺冷轧中频无取向电工钢带文件
- 车辆定损情况确认书范本
- 高中英语新课标词汇表(附词组)
- 证券公司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管理理论和实践中金公司
- 2022年高考湖南卷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
- GB/T 20909-2007钢门窗
- GB/T 17854-1999埋弧焊用不锈钢焊丝和焊剂
- GB/T 15593-2020输血(液)器具用聚氯乙烯塑料
- 员工岗位能力评价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