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公民意识培养_第1页
加强公民意识培养_第2页
加强公民意识培养_第3页
加强公民意识培养_第4页
加强公民意识培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加强公民意识培养

形成良好品德——《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长沙市芙蓉区教育科研中心罗溢2013,6

第一部分

2011年版“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解读课标实验稿调研情况:

一、“品社”课程标准修订的背景

(1)标准对课程理念的德育要求、价值取向和教与学的表述还不够明确,针对性不强。(2)对课程性质的表述有不同意见,很多人认为课标对课程性质的表述不清晰。(2)对课程性质的表述有不同意见,很多人认为课标对课程性质的表述不清晰。(2)对课程性质的表述有不同意见,很多人认为课标对课程性质的表述不清晰。(2)对课程性质的表述有不同意见,很多人认为课标对课程性质的表述不清晰。(2)对课程性质的表述有不同意见,很多人认为课标对课程性质的表述不清晰。(3)标准内容在学科及不同学段间的相互关联及衔接上存在问题,学科和年级间内容存在重复,内容的综合性要求体现含糊不清。(4)实施建议中针对课程实施部分的要求应进一步明确。二、“品社”课程标准修订的原则

1.强调公民素质的时代性2.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3.重视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三、本次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修订后的变化

1、在课程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2、进一步体现素质教育这一课程改革的大方向。3、课程目标和学习要求更加清晰和适度。4、课程内容的编排更加合理。5、与相关课程衔接更有层次。四、本次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修订的重点是什么?

此次修订,各部分的修订重点分别为:“前言”部分体现时代性和先进性;“课程目标”体现合理性和全面性;“内容标准”和“活动建议”体现明确性和可行性;“实施建议”体现实用性和普及性。五、关于“课程性质”的修订有哪些?(“前言”部分)

具体表述如下:“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一是从总体上修改了《标准(实验稿)》将“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并列的提法;二是从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按照三个维度具体阐述了课程性质,使表述紧扣“性质”的含义,同时,删除《标准(实验稿)》中“目标”的表述,避免前后文的重复。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本特征: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具体内容见课标)。六、关于“课程理念”的修订有哪些?(“前言”部分)

关于课程基本理念,未作大的调整,只对文字做了局部调整和重新梳理,使之更简洁。具体表述如下:品德与社会课程基本理念:(三条)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学生的生活及社会化需求是课程的基础;(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

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是课程的追求。(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

七、关于“课程设计”的修订有哪些?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修订?(“前言”部分)

“课程设计”思路未做大的调整。但呈现格式上做了简约化处理。第一,根据实验区的建议,调整了各个主题板块的名称,使之表述更加合理、一致。第二,为易于教师理解,清晰了设计中”线-面-点“的关系以及年级间的递进关系,对”螺旋上升“的表述做了修改。。第三,删除了课程关系图和结构示意图等,使之更简洁。强调本课程不是多门学科的综合,而是不同领域、不同要素的综合。品德与社会课程设计思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一条主线”即以学生的生活发展为主线;“点面结合”的“点”是社会生活的几个主要因素,“面”是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领域,在面上选点,组织教学内容;“综合交叉,螺旋上升”指的是每一个生活领域所包含的社会要素是综合的,而每个要素在不同领域、不同年段反复出现,但层次不同,螺旋上升。八、关于“课程目标”的修订有哪些?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修订?

(一)、课程总目标。为使课程目标更加简洁、清楚,有别于分类目标,在不改动原意的条件下,对文字做了简要处理.

“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公民奠定基础。”

(二)、课程分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2.“能力”目标。

3.“知识”目标。

九、关于“内容标准”的修订有哪些?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修订?

内容标准部分总体上没有做大的修改,但为使内容安排更加合理,有助于教材编写和教师教学,避免出现教材编写过于随意和教学深度难以把握的情况,在每一条内容标准后都标注了年段建议。同时,考虑到小学生的认识能力和身心发展阶段的特点,删减个别小学生难以理解的条目,适当调整、合并内容标准的条数,总条目数量有所减少九、关于“内容标准”的修订有哪些?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修订?

原标题

原条数现标题现条数(年段分配)我在成长9我的健废成长8(中2;高1;中/高5)我与家庭6我的家庭生活5(中3;高1;中/高1)我与学校8我们的学校生活7(中5;高1;中/高1)我的家}(社区)11我们的社医生活11(中6;高1;中/高4)我是中国人14我们的国家13(中0;高7;中/高6)走近世界8我们共同的世界8(中0;高6;中/高2)总计5852(中16;高17;中/高19)十、关于“实施建议”的修订有哪些?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修订?

1、在“教学建议”部分

2、评价建议

4.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3.教材编写建议。

这部分是本次修订中改动最大的部分,主要表现在着重细化了教学建议、评价建议和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最主要的理由是要解决如何使课程标准更好地面向教师、为教师服务的问题。

第二部分

修订后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及案例分析

一、倡导教师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案例1:《同在蓝天下》

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二级主题《同在蓝天下》中有两个三级的主题。教科书中有许多弱势群体的图片、采访弱势群体的活动、残疾人身残志坚的故事等。看到这些图片文字我们大致了解到这个主题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感受他们的困难,学习他们自强不息的精神。可是这两个课时,教学的侧重点应该是有所不同。教学用书上就明确的指出:“让我走近你”的立足点是让学生了解老人和残障人群的困难,认识到他们需要人们的帮助;“我们为你喝彩”则会从弱者自强不息的层面来全面认识他们,从同情到尊重,进而更自愿的帮助他们。二、注重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三、整体把握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的关系案例2:拒绝不良习惯

《课程标准》的分目标: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养成安全、健康、环保的生活习惯。教学目标:(1)知道不良习惯对生命的危害性;(2)明白身体是生命的载体,爱惜生命就要保证身心健康发展;(3)懂得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案例3:《天生我材必有用》一课的教学目标。A:本课旨在通过学习活动发展自我意识和自我概念,形成自我认同、自我悦纳的态度,积极进行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建构。

B:1.开展“展示风采“的活动,交流自己的优点和特长,加深对自我的肯定.

2.开展“猜猜他是谁“的活动,倾听别人对自己的积极评价,增强自信心。四、创设多元情境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合理地设计教学活动设计活动应注意:1、活动要生动活泼有趣,激发学生兴趣;2、活动目的要明确,应该紧扣教学目标;3、各个教学活动之间联系要紧密,注意教学内容的层次性;活动之间也可以采取并列关系,活动不是简单地重复,应注意学生多方位、不同角度的体验。4、活动方式切记单一,过多简单地模仿和表演,实施机械,趣味性、针对性、思考性不强;5、教学活动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不能只强调活动形式,内容低幼化,缺乏启发性和指导性。案例4:《男孩女孩》执教《男孩女孩》这一课,教师以“挑选礼物——身体红绿灯——男孩女孩PK赛——悦纳自己欣赏异性”四个活动层层深入,从前两个活动中学生知道男孩女孩的不同,并学会科学的对待这些差异。后两个环节在于引导学生发现异性同学的优势,正常交往、相互配合、共同成长。案例5:四大发明——造纸术问题1:如果一根竹简上能够写10个字,那么东方朔写给汉武帝的那封信大概有多少字问题2:如果用教科书那么大的一张纸来写,每页纸写1500字,大约需要多少张纸?生:20页纸(齐答)。师:大家想一想,20页纸和3000根竹简,它们的重量是多么悬殊啊!再看看,汉武帝是怎么看到那封信呢?生:三个小伙子抬进去的。师:是啊!我们再进一步算一算。我们使用的《品德与社会》教科书共有多少字?(指示学生看五年级上册内容。)生:13万8千字。师:如果用竹简书写,大约需要多少根?生:1万8千根。师:好的,估算一下自己书包中的所有的书,按20本算吧。如果用竹简书写,大约用多少根?生:27万6千根。(学生很吃惊。)师:将近28万根,这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中略)老师按照古书记载,做了一根竹简,它大约重0.05千克。我们每人上学要背20本书的话,把它换算成竹简的重量,有多重呢?(演示PPT:书包—20本书—竹简/13.8吨重。如果用一辆4吨的卡车运,可以装4辆车。)生:哇噻!师: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上学就不能再唱“小啊小二郎背着书包上学堂了——”而要唱“小啊小二郎开着大卡上学堂——”(学生一边跟着唱,一边开心的笑着)。师:中国人发明的纸,对人类文明的贡献有多么大啊!

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

案例6:秦的统一采用小组学习和角色扮演相结合的方式,先让学生四人组成一个自主学习小组,讨论秦统一带来的好处。然后,从统一文字入手,通过角色扮演深化学生们对统一的认识。步骤一:放录音。用不同的方言说同一句话。效果是,为什么同是“中国话”,怎样大家都听不懂呢?

步骤二:谈体会,如果大家都只采用方言说话,而没有统一的文字会怎样?步骤三:每个小组都“创造”自己的符号文字,让别的组的同学猜它的意思,情景是个什么样子?步骤四:以组为单位,发表自己的学习主见。六、因地制宜地拓展教学时空:课内走向课外,架起认知与实践的桥梁

案例7:我们的教科书中有不少课后延伸的点。我们可以每学期选择1——2个点结合学校活动、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后延伸活动。通过定期评比、综合反馈等方法强化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让学生在获得情感认知的同时,道德行为也能获得锻炼,让学生把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应用于实践,使知、情、意、行得到同步发展。1、校园生活是课后延伸的主阵地。案例8:“当危险来临时”在教学四年级上册《我们的生存手册》,教师就可以少先队活动的形式,开展一次“当危险来临时”的中队活动,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分别从防震、防火、交通三个内容开展,消防小组带来了不少消防知识图片,还在老师的帮助下教大家正确使用消防器械。交通小分队也介绍了不少交通常识,还将交通安全要点编成儿歌,带领大家边唱边跳。防震小队在室内来了个模拟地震活动,他们请老师将大家避震时的场景拍摄下来,然后通过重现场景的方式教大家正确的避震姿势。活动后,孩子们个个有收获,而这一切远比课堂教学来得更直接更深刻。案例9:《壮丽的河山》等

在教学四年级下册《祖国真大》这一单元《壮丽的河山》时,可结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桂林山水》《记金华的双龙洞》《七月的天山》等课文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祖国的名山大川、名胜古迹,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三年级下册《我有一把金钥匙》、四年级上册《做聪明的消费者》等内容,可与数学课相结合,运用统筹、统计等方法算一算如何合理安排时间,如何购物更合算,引导学生做个学习有方法效率高的人,做个聪明的消费者。五年级下册《科技创造新生活》等可与科学课相结合,使学生知道科学技术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影响,学会用科学的眼光去判断和分析事物,反对封建迷信和邪教。2、家庭是课后延伸的重要场所。案例10:《我能行》在学了三年级下册《我能行》后,教师可开展一次“我是家务小能手”活动。在活动进行了一周后教师将家长的反馈收集上来,让学生分组进行自评、互评,评选出8名小能手,并出好宣传专栏。有的教师将这种评比活动开展了1个月时间,不少家长反馈孩子在家能自己事情自己做,能主动帮父母分担家务,孩子懂事多了。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仅让学生明白了道理,而且使学生都得到了行为训练。类似这样长期性实践活动的评价,可利用家长会、班级qq群、家校平台等方式与家长交流,从家长客观、真实的反馈中才能全面地了解孩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