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犯行为的性质_第1页
共犯行为的性质_第2页
共犯行为的性质_第3页
共犯行为的性质_第4页
共犯行为的性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共犯行为的性质

“共同犯罪理论是刑法理论中最复杂的理论之一。”由于我国现行刑法关于共犯1本质的规定兼具内涵的质朴和外延的宽广,致使我国学者关于共犯本质的讨论乐此不疲,目前主要集中在共犯独立性说、共犯从属性说以及将二者进行调和的二重性说。虽然二重性说目前仍是我国共犯本质最权威的学说,但共犯从属性说的态势正不断加强2,而坚持彻底的共犯独立性说的学者在我国鲜为少见。无论是共犯从属性说、独立性说还是二重性说,都不能对共犯的诸多理论困惑予以合理解释。本文坚持共犯独立性说,但却不愿意把混水搅浓,而是力图重新诠释共犯本质,对共犯的诸多理论困惑予以一次全新的尝试性的解析。一、对共犯从属性和共犯独立性的分析共犯从属性说是一种客观主义的共犯理论,认为共犯的成立以正犯实施了实行行为为前提,共犯从属于正犯。至于何为共犯的从属性,有实行从属性、要素从属性、罪名从属性、可罚从属性之争。“国外多数学者已经趋向于认同所谓从属性即指实行上的从属性,”(P48)“因为罪名从属性或者可罚从属性意义上的罪名独立性、可罚独立性,即使在肯定从属性立场上也可以得到肯定,与是否采纳实行独立性说没有必然联系……真正能够作为学说对立层面上的共犯从属性和共犯独立性问题,仅指实行从属性和实行独立性问题。”(P71)共犯独立性说是一种主观主义的共犯理论,认为只要二人以上基于共同行为的关系而从事犯罪,就是共犯。二人以上对于预定的犯罪事实,有共同表现恶性的关系,虽各行为人的主观内容不一样,也不能称之为非共犯。共犯独立性说认为,共同犯罪不一定只在所实施的行为都具备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人之间发生,共同犯罪也不一定只在一个犯罪事实范围内成立,数个犯罪事实或一个犯罪事实的一部分,也可以成立共犯关系。二重性说是我国学者为了调和从属性说与独立性说的缺陷而提出的一种有关共犯本质的折衷学说,是我国关于共犯本质最权威的学说。该学说主张自己坚持了主客观相统一的刑法原则,认为共犯具有从属性,是因为共犯行为毕竟不是刑法分则所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它只有与实行行为相结合,其犯罪的性质才能得以说明;所谓独立性,是指作为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并不限于刑法分则所规定的实行行为,组织行为、教唆行为与帮助行为,因在刑法总则中加以规定,从而使共犯在犯罪构成客观方面得到补充,这就体现了共犯的相对独立性。该学说同时指出,由于共犯具备独立的主客观相统一的承担刑事责任的根据,因而其构成犯罪并不取决于实行犯是否实行犯罪,所以共犯从属性与独立性是辩证统一、不可分割的,从属性是在相对独立性基础上的从属性,而独立性是在相对从属性前提下的独立性。二、粉碎理论:克服所有理论的困惑(一)综合适用共犯共犯从属性说对于限制共犯的成立范围,反对刑及无辜、防止刑罚肆恣无疑具有历史的进步意义,但是,其无视行为人的主观犯意,割裂主观与客观的联系,只以客观方面来说明共犯的成立基础,自然存在如下难以克服的缺陷:首先,共犯从属性说认为共犯的行为不是刑法分则所规定的构成要件的行为,共犯行为的犯罪性必须以正犯的实行行为为基础,这样,就把共犯的可罚性完全建立在正犯的实行行为之上,违背了刑罚专属性原则。其次,共犯从属性说坚持“部分实行全部责任”,认为各共犯人不仅要对自己的行为及结果承担刑事责任,而且要对其他共犯人的行为及结果承担刑事责任,违背了罪责自负原则。最后,如果认为共犯的成立以正犯实施了一定的实行行为为前提,在主犯是共犯,从犯是正犯的场合,(需要说明的是,主犯与从犯和正犯与共犯并不是对等的概念。前者是根据行为人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不同所得出的划分结果,后者是以分工的不同所得出的划分结果。在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人有时并不是正犯,如教唆犯等。)会出现违背罪、责、刑相适应这一刑法基本原则的情形。如甲想得到丙(甲的伯父)的钱财,以要杀死乙(丙的司机)年幼的儿子为由胁迫乙盗窃丙家中保险柜的现金。保险柜的钥匙和密码由甲负责弄到,但乙在去盗窃的路途中因恐惧而放弃了盗窃的念头并报案。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甲构成盗窃罪预备阶段的中止,虽然行为在量上应当免除处罚,但在质上还应当以盗窃罪论处。因乙还未着手实施盗窃行为,根据共犯从属性说,甲的行为不构成犯罪,其结果是起主要作用的甲的行为不构成犯罪,起次要作用的乙的行为构成盗窃罪(预备阶段的中止),这一结论显然有违罪、责、刑相适应的刑法基本原则。尽管共犯从属性说对其诸多理论予以修正1,并在德国和日本是有关共犯本质的权威学说,但“严格说我国目前尚没有坚持纯粹的共犯从属性说的学者”。(二)甲的改革开放有利于共犯独立认定与共犯从属性说相比,共犯独立性说的最大优势在于其维护了罪责自负、刑罚专属性原则。但是,共犯独立性说的主观主义立场也决定了其如下难以克服的缺陷:首先,共犯独立性说将共犯的成立根据与处罚根据混为一谈。共犯独立性说以因果理论中的条件理论为其立论基础,忽视了共同犯罪的整体性与共同犯罪人之间的联系,混淆了共犯的成立根据与处罚根据,使刑法中判断行为架构的结构体系处于崩溃状态。行为不法与罪责的认定受不同标准的规范(行为不法的判断标准是犯罪概念和犯罪构成要件,而罪责的判断标准是犯罪构成要件及各种犯罪情节),不法是罪责的前提。共犯独立性说将前提与本体(不法与罪责)完全混淆,以行为的评价取代责任的认定。如甲为乙杀丙而提供给乙一把尖刀,共犯独立性说认为,之所以要将甲作为共同犯罪人处理,是因其“提供尖刀”的行为充分体现了甲的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共犯独立性说的思维方式是:此行为表现了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所以行为人应对行为负罪责。其先确定行为人应对行为负责,至于构成何种犯罪,再依行为的客观外在形态及有关理论确定其触犯的罪名。也就是说,该说认定共犯的出发点并非构成要件,而是行为本身,“以社会伦理作为恶性之衡量,便导致法与伦理道德之混同。”其次,共犯独立性说使刑法中“着手”的概念为之崩溃。在共犯独立性说的体制中,由于所有参与犯罪事实实现之人,在刑法的评价上,均为行为人,因此,行为既未遂的判断,并不需取决于直接实施构成要件的行为,而是以行为人自己的行为为独立判断的标准。对于判断实施构成要件之行为的既未遂,不存在问题,但对于教唆行为、帮助行为既未遂的判断,如果仍以其个别行为为基准,则将使得判断既未遂的法理产生动摇。如此一来,“着手”的概念将为之崩溃2。最后,共犯独立性说动摇了共犯理论的基石。刑法理论界与实务界研究共同犯罪的目的,在于共同犯罪是一种比单独犯罪更为严重的社会现象与法律现象,应当给予共同犯罪比单独犯罪更为严厉的制裁与打击。共犯独立性说认为,各共犯人主体独立,行为独立,那么共犯的成立究竟以何种标准为认定的基础?共同犯罪与单独犯罪又有何区别?研究共犯的实践意义何在?如果将“帮助行为”与“实行行为”完全割裂,那么如何认定帮助行为在哪些情况下是犯罪行为,在哪些情况下是一般违法行为则无据可循。如甲为乙提供一把撬门用的铁锤供乙盗窃时使用,如果乙只窃到一百元钱,乙的行为不构成犯罪;如果乙窃到十万元钱,则乙的行为构成盗窃罪。依共犯独立性说的见解,完全脱离乙的行为而判断甲行为的性质,答案不得而知。帮助犯罪行为与帮助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行为显然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行为,如果完全撇开“犯罪行为”与“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行为”而单独考察“帮助行为”,必然会动摇刑法评价的必然性,使犯罪的成立具有偶然性和不确定性。“徒使人生刑罚苛酷之感,刑法之目的仍无由而达。”我国同样“极少学者坚持纯粹的共犯独立性说。”(P46)(三)从属性与独立性的关系二重性说一方面弥补了从属性说与独立性说的缺陷,另一方面也聚集了二学说所有的缺点。首先,采用双重划分标准,除了犯逻辑性错误之外,自身也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不可否认,许多事物的性质具有二重性,这种二重性是该事物同时具有的,体现在不同方面,且相互依存,是辩证认识事物性质的结果。但是,如果在事物同一方面的性质强调两重性,会陷入不可知论。“所谓从属性和独立性问题只能放在不同理论层面上分析,不能把不同层面的从属性和独立性问题放在同一层面上,继而认为共犯既具有从属性又具有独立性。”(P71)“事实上,凡是可能调和的,国外学者都进行了调和,但从来未见国外刑法学者在共犯独立性说与从属性说之间进行调和,因为这种调和根本不可能。”其次,将二重性说运用到具体案件的分析上,其结果也是荒谬的。如当被教唆人没有犯罪时,教唆犯是具有独立性的,而过一段时间后,被教唆人又实施被教唆的犯罪,教唆犯又转而具有从属性,这是令人不能接受的。事实上,从本质上看,二重性说是独立性说的翻版。从属性说与独立性说最本质的区别是共犯行为成立犯罪是否以正犯实施了实行行为为前提的,从属性采取的是肯定立场,独立性采取的是否定立场。二重性说的实质是如果正犯没有实施实行行为,共犯也成立犯罪,如果正犯实施了实行行为,共犯当然成立犯罪。二重性说与独立性说一样主张共犯行为的犯罪性不以正犯实施了实行行为为必要条件。“二重性说总是误解从属性的涵义,或者以二重性的名义宣扬独立性的主张……将我们引入了一个更深漩涡。”(P46)三、不承担刑事责任的根据上述各学说之所以都存在难以解决的理论与实践困惑,其原因在于都坚持“共犯论是探讨数个行为人参与一个犯罪的刑法评价问题……共犯论为行为人复数与犯罪行为的单数。”(P142)共同犯罪是“一个犯罪行为由数人参与的问题。”“所有的共犯总是对同一个罪行负责任。”(P241)但是,如果认为共同犯罪是数人共为“一个犯罪”,根据罪、责、刑相适应的刑法基本原则,就不得重复多次加以处罚,此是刑事实体法上的“一罪一罚原则”,为实践这一实体法上的原则,在刑事程序法上也规定了“一事不再罚原则”。如果对于“一个犯罪”而让数人“各自”为此罪承担“全部”责任,则意味着罪责的扩张而与罪责相适应原则相违背。“共同犯罪并不变更刑事责任的根据。不论是单独行动的人,还是共同犯罪中的行为人,都只有在他们的行为包含了相当的犯罪构成的全部因素,特别是包含了像因果关系和罪过这样一类必要的构成因素时,才负刑事责任。”(P231)可见,有关共犯的三种学说都不能正确揭示刑法理论中最基本的问题:行为、罪数与处罚之间的辨证关系。(一)共犯是一个行为“无行为即无犯罪”,构成要件的核心是行为,而且一个行为只能构成一罪,这在刑法理论界与实务界已达成共识。在共同犯罪的场合,各行为人都为实现自己的犯罪而互相利用、彼此视其它各共犯人为自己实现犯罪的工具,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就整个共同犯罪的行为来说,是一个行为还是数个行为,刑法理论与实务通常以行为所充足的构成要件的个数作为判断标准。充足一个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是刑法意义上的一个行为;充足数个构成要件的行为,是刑法意义上的数个行为。不可能存在一个刑法意义上的行为同时充足数个不同构成要件的情形,否则,构成要件的定型作用不复存在。共同犯罪不以符合同一犯罪构成要件为前提,已被共犯从属性说与共犯独立性说所共同接受3,这说明“共同犯罪行为是一行为”的结论是错误的,至少是不全面的。可见,共犯行为是数人的数行为是现有的构成要件理论下共犯独立性说与共犯从属性说的必然逻辑推理所至,并非笔者为了自圆其说而牵强附会的结果。(二)第一,中国,并没有正犯对共犯进行犯罪构成。我国认为,共犯不符合“一罪三罪”这一概念,也就是正犯与共犯的造成罪当今的刑法领域不允许有“数人一罪”,刑法上的责任原则上必须是个人责任,各人仅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这是刑法责任的基本要求。单一的犯罪而产生数人的责任,有违于现代刑法所要求的个人责任。日本学者佐伯博士也指出:“我们既然把共犯理解为一种方法上的类型,那么,成为共犯的各人的行为就分别是一个犯罪,二人以上的共犯者不是共同犯一个罪,而是各自通过事实上的共同进行自己的犯罪。”我国通说也认为,犯罪构成是判断罪数的惟一标准,“刑法分则规定的只是实行行为之犯罪,非实行行为包括帮助犯、教唆犯的构成是以刑法分则所规定的具体的犯罪构成为基础,结合总则的有关规定修正而成的犯罪构成。”既然我国通说认可共犯的犯罪构成是不同于正犯的犯罪构成,在正犯与共犯共同犯罪时,这种不同的犯罪构成也说明了共同犯罪是数罪而不是一罪。即使是坚持共犯从属性说的我国的学者,也认为在成立共同犯罪的前提下,存在分别定罪的可能性,“共同犯罪不排除罪名的不一致”;“共犯的成立不以同一罪名为前提”(P117)。根据共犯独立性说,在将犯罪理解为行为人人身危险性的表现时,也不存在数人共同实施一个犯罪的余地,也会得出共同犯罪是由数人各自的行为实施数个犯罪的结论。可见,共同犯罪是数人共同进行自己的犯罪,是数人数罪;共犯行为是数人实施的刑法意义上的数行为,各共犯人都是为自己的行为而承担刑法上的责任,这足以厘清行为、罪数与处罚之间的辨证关系。四、共犯行为与构成要件之关系问题是:如果认为共同犯罪行为是数人的数行为,各行为人都因自己的行为充足了构成要件而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那么就会出现如下理论困惑:构成要件的核心是实行行为,实施实行行为的是正犯,共犯的行为从形式上只是帮助行为和教唆行为,非构成要件的共犯行为怎么可能充足构成要件?在不违背刑法基本理论的前提下,应当如何辨析共犯行为与构成要件之间的关系就成为“数行为说”的核心问题。本文认为,正如间接正犯中“工具”的行为被评价为利用者本人的行为一样,共同犯罪中各被利用者的行为也应当被评价为利用者行为的一部分,这样才能对各共犯人的行为进行全面的评价。在共同犯罪中,“各共犯人相互利用、补充对方的行为……每个共犯人的行为都是其他共犯人行为的一部分,其他共犯人的行为也是自己行为的一部分”(P39);“共同犯罪人之间既相互勾结,又彼此利用”。如果承认正犯的实行行为是共犯行为的一部分,那么有关共犯的各种理论困惑都迎刃而解,但这必然会引发这样一个疑问:为什么应当将正犯的实行行为视为共犯行为的一部分?本文认为,将正犯的实行行为评价为共犯行为的一部分不仅可能而且正当。(一)评估一个人的犯罪行为是一个共同犯罪的一部分1.刑法的评价目的是对客观体的整体所采取的过程,不是目将正犯的实行行为评价为共犯行为的一部分符合哲学评价论的基本原理。犯罪是国家对行为的刑法评价,这一评价活动必须遵守哲学上评价论的规律。评价是评价主体对客观存在的价值关系系统的反映和建构,它是由评价者、评价对象和评价手段等基本要素构成(P4)。作为评价的对象,其特殊性就在于它是一种主体性事实。“我们通常把事实分为两类,即自在性事实和主体性事实。自在性事实是知识性认识的对象,主体性事实则是评价性认识的对象。自在性事实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属性、规律或事物之间的关系。这是一种没有渗入主体需要的信息、没有打上主体的烙印、不依主体内在尺度为转移的客观事实。主体性事实是以客体的属性、规律为前提,通过主体本身的存在和变化而表现出来的一种事实。这种属人的、社会的、历史的事实,渗入了主体的需要和能力,因而不同于价值客体本身所固有的属性、规律或事物之间的关系,而是价值客体的属性与人的需要发生关系而形成的新的属性和规律。”(P3-4)也就是说,在评价活动中,作为评价对象的客体并不是事实的本然状态(即自在性事实),而是主体根据评价目的,对客体的本然状态加以整容而使之成为符合评价目的之价值客体(即主体性事实)的过程。经过这样的整容而变为评价客体的主体性事实,已与其本然状态有了明显的差异。可见,主体对客体的评价过程,并非是对客体本然状态的全部接受,而是主体在目的性支配下对客体加以整容的过程。刑法对行为的评价,同样并非是对行为客观本然状态的全盘接受,而是在评价目的的支配下对自然行为加以整容的过程。主体总是通过其实践活动改造客观世界,行为之所以能够成为法律评价的对象,就是因为行为是人对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能够影响法律所保护的利益(P109)。犯罪的评价,就是主体(国家)对客体(行为)改造客观世界的一种价值判断。作为犯罪评价对象的行为,当然不能根据该自然行为外观上的本然状态而直接做出判断,而应根据刑法对行为的评价目的而对之整容后方可得出结论。尽管某一自然行为从本然状态而言是他人直接实施的,但这只是一种自在性事实,并非总是评价对象的主体性事实,国家还必须从刑法的评价目的出发,对这一本然状态的行为加以整容,使之成为刑法评价对象的行为。人“通过实践改造对象世界”,“马克思所谓的实践……是人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通过一定的手段而进行的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借助一定手段而进行的中介性活动,即人借助于各种形式的工具或中介,集中体现自己理性的力量,并满足自身的需要,实现着人的内在尺度和外在尺度的统一的活动。”(P35)对于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改造对象世界的情形,人们自然会将此一特定的实践活动评价为特定主体的行为,但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以他人的活动为中介以达到自己改造对象世界的目的的情形,人们也可以根据特定的目的,将被利用者的行为评价为利用者的实践活动。因此,本然状态是被利用者实施的自然行为,成为刑法评价的对象之后,就可能被评价为利用者实施的刑法行为。2.是否必须把自己中小型的行为作为实行行为的对象来进行判断“刑法上的行为概念具有规范性的特征,因此不应当从物理的、自然主义的意义上进行解释……作为并不仅限于个人的物理性身体运动。”“刑法学正在从自然主义的考察方法向价值的、规范的考察方法发展。”(P223)共犯从属性说与共犯独立性说都将实行行为是由谁亲手实现作为区别正犯与共犯的惟一标准,主张亲手实现实行行为的是正犯,只实施帮助或教唆行为、没有亲手实施实行行为的是共犯。但是,“与此相反,日本的判例自古以来就认为望风者可以构成共同正犯,而且这种看法一直延续至今……判例的基本态度是正当的。”(P276)可见,在以共犯从属性说为通说的日本,判例也认可某些情形中的望风行为可以构成正犯。即使在我国,由于间接正犯、不作为犯、片面共犯、原因自由行为理论的存在,通说也认可实行行为不受自己亲手实施这一限制。如此一来,在共同犯罪中将实行行为限制于自己亲手实施、认为非自己亲手实施就不能充足构成要件的行为理论并不具有充分理由。将实行行为仅仅限定为自己的身体动运,认为实行行为仅存在于亲手实施构成要件的行为之中的见解,背离了刑法上对实行行为概念的规范性把握,这等于以自然主义的见解理解刑法上的行为。既然实行行为不受自己亲手实施这一限制,那么何种状态下不是自己亲手实施的实行行为可以视为自己的实行行为又成为一个新的问题。刑法学界一般认为,亲手犯是与间接正犯相对的概念。亲手犯是行为人亲自实施犯罪的情形,间接正犯是利用不构成犯罪的他人的行为为工具而实施犯罪的情形。在间接正犯中,被利用人是利用人的“工具”;在共同犯罪中,各行为人彼此相互利用,每一共犯人都是其他各共犯人的“工具”。间接正犯的“工具”与共同犯罪的“工具”惟一的区别就在于“工具”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如果“工具”的行为构成犯罪就成立共同犯罪,如果“工具”的行为不构成犯罪就成立间接正犯。同样是以“人”为“工具”,为何间接正犯中被利用人(工具)的行为应当被视为利用人的行为而共同犯罪中被利用人(工具)的行为就不能被视为利用人的行为?仅以间接正犯的“工具”不能构成犯罪、而共同犯罪的“工具”能构成犯罪为由而说明在共同犯罪的场合“工具”行为不能被视为利用者的行为,这种理由显然不具有说服力。笔者认为,共同犯罪的工具性与间接正犯的工具性并无二异,只是在行为是否有充足构成要件的情形下,间接正犯因不存在“二人以上共同犯罪”而与共同犯罪有所区别这一点上不同罢了。“不应当在所谓形式的客观说的意义上理解这种实行行为,而是应当将行为的主观方面与客观方面综合起来加以理解。因此,客观上只不过实施了预备行为或帮助行为的人,如果可以认为他自始至终都支配着整个事件的进程,即具有所谓的行为支配的场合,就应当将之评价为实行行为人即正犯……如果从没有亲自实行犯罪的其他共犯的角度来看,由于其亦为合意的成员之一,因此,通过制定负责实施实行行为的人将来的行动方向来支配其行动,应当说最终可以认为其是通过负责实施实行行为的人来实行犯罪的人。”(P258-259)可见,犯罪的实行行为并不仅仅局限于自己亲手所为,即使是他人的行为,如果在自己的利用范围内,也应当视为自己的实行行为。这一结论不会与人们的法感情产生抵触。(二)行为的等价性1.从行为“等价性”的观念来考察,将正犯的实行行为评价为共犯行为的一部分是正当的行为“等价性”的观念,源自于不纯正不作为犯的理论。不纯正不作为犯,是指以不作为的方式实施通常由作为构成的犯罪。不作为犯其外观往往表现为消极的身体的静止,而作为犯往往以积极的身体运动充足构成要件,那么,何以能够说明不纯正不作为犯能够充足作为犯的构成要件?因此,要以作为犯的构成要件处罚不纯正不作为犯,就必须解决两者的等价问题。等价的本质不在于事实,而在于价值,即以不作为方式构成的犯罪事实与通过作为方式构成的犯罪事实在违法价值上相等。违法的实质是结果无价值与行为无价值的统一,当某种作为与不作为具有等值的社会危害性时,即认为二者具有等价性(P111)。所以,行为等价理论相当于一座桥梁,使得社会危害性相等的作为与不作为得以“换算”。既然“等值的社会危害性”是行为之间互相换算的桥梁,那么利用他人的犯罪行为以达到自己的犯罪目的,因与自己亲自实施犯罪具有社会危害性上的等值而当然可以“换算”成自己的行为。如甲自己亲手杀死乙与甲唆使丙、由丙杀死乙,因所造成的客观危害——乙的死亡——具有价值上的等同,并且甲的主观上都有剥夺乙生命的故意,所以此二种行为具有等价性。“借刀杀人”与自己亲手杀人无论是从行为无价值还是从结果无价值的角度来看,并无二异。可见,将利用他人的犯罪行为以达到自己的犯罪目的的行为评价为自己的犯罪行为,如同不纯正不作为犯理论中将不作为视为“等价”的作为一样,是完全正当的。2.将正犯的实行行为评价为共犯行为的一部分,能够充分发挥刑法中行为的结合性机能现代刑法理论认为,行为的基本机能包括三个方面:作为基本要素的机能、作为结合要素的机能、作为界限要素的机能。作为结合要素的机能是行为这一概念应当将违法的、有责的、可罚的这些无价值的判断结合起来。换言之,行为的概念,将能够表征行为人主观之恶的主观意思与能够体现客观之害的身体动静予以联合,为刑法全面评价主观恶性和客观危害性提供基础。要充分发挥行为的结合性机能,就必须使行为的形态能够全面联结那些能够体现行为人主观之恶的主观意思与能够体现客观之害的身体动静。在利用他人的犯罪行为以达到自己的犯罪目的的场合,如果不将他人的行为视为自己的行为予以评价,就不能对主观之恶与客观危害进行全面的评价。如甲为了达到杀害乙的目的,唆使丙杀死乙,如果不将丙的死亡评价为也由甲的行为所致,认为甲主观上只有杀人的故意,客观上只有唆使的行为,当然不能对甲的行为所造成的客观危害——乙的死亡——进行全面评价。也就是说,外观上由他人实施的行为,实际上可以基于自己的主观恶性,实现自己所希望或放任的客观危害的结果。五、维护刑法的基本理论体系认为共犯行为是复数的危害行为,正犯的实行行为也是共犯行为的一部分,共同犯罪不是一罪而是数罪,是对共犯行为性质的真实反应,能对共同犯罪中各共犯人的行为做出合理而科学的阐述和论证,使得各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建立在自己行为的基础之上,统一了行为与罪责之间的辩证关系,维护了刑法基本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和科学性。(一)保证构成要件充足性构成要件是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以及量刑的惟一标准,在我国刑法理论界与实务界已被普遍接受。本文通过对共同犯罪中“实行行为”的评述,认为共同犯罪中各行为人之行为的构成要件充足性是各共犯人承担刑事责任的惟一根据,维护了构成要件的稳定性及定型性。同时,本文坚持各共犯人之间的关系是彼此利用,各共犯人都是其它共犯人的工具,这样就把各共犯人的行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避免了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