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江淮城市群经济发展研究_第1页
安徽省江淮城市群经济发展研究_第2页
安徽省江淮城市群经济发展研究_第3页
安徽省江淮城市群经济发展研究_第4页
安徽省江淮城市群经济发展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江淮城市群经济发展研究

城市化是高度城市化的组织形式,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城市群各城市有自身的发展优势和劣势,但各自为政的行政区经济运行态势,忽视了彼此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联系,没有做到优势互补、互动发展,成为影响和制约城市群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城市群空间整合是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重大战略问题,应在整体性的科学思想指导下从单一城市视角向区域整体观转变,需要在分析城市群各城市空间联系的基础上加强城市群空间整合。目前,国内外对城市群空间联系的研究从联系现状的静态描述转向联系过程的动态解析,从空间联系理论的定性思辩转向定量模型的大量应用。1942年G.K.Zipf首次将万有引力定律引入城市体系对城市空间相互作用进行分析,建立了城市群空间相互作用的理论基础。之后,“增长极”与“增长中心”理论、“空间相互作用理论”、“空间扩散理论”等建立,为城市群空间联系研究提供较为充分的理论依据。国外城市群空间联系的研究呈现理论与实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体系,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城市群经济联系的空间结构演变、城市群空间组织等。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学者于洪俊、姚士谋、顾朝林等在城市群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方面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程大林等通过多种经济、社会联系流的直接调查与相关联系强度的空间叠置对南京都市圈进行了分析;朱英明、张虹鸥、苗长虹等利用计量和数学模型对城市群经济空间功能联系分析。研究方法上,主要是运用城市流模型或城市空间相互作用强度模型来揭示各城市之间的相互联系。但城市流仅反映城市本身对外联系强度,城市空间相互作用强度反映城市之间的空间作用程度,单一评价并不能完全说明城市群内不同对外联系强度城市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研究对象多以沿海发达地区为主,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城市群的研究较为薄弱,且实际指导意义不强。江淮城市群是安徽省结合省域经济发展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实际而提出的省域经济发展新思路。其地处安徽省中部,东临长三角经济区,位于“促进中部崛起规划”中“两纵两横”的长江经济带上,在我国区域空间发展格局中具有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的重大战略意义(图1)。目前,对江淮城市群的研究仅局限于定性描述和分析,研究成果较少。加强江淮城市群空间整合研究,对提升区域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王发曾等、方创琳等分别以中原城市群和武汉都市圈为研究对象在城市群空间整合机制及模式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为江淮城市群空间整合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但从空间联系的视角来研究城市群空间整合的成果较少。本文依据地理学相关理论,尝试从分析城市群空间联系的角度入手,综合运用城市流和城市空间相互作用强度模型,分析江淮城市群各城市对外联系强度和城市之间的空间联系强度,揭示江淮城市群空间联系方向,在此基础上提出江淮城市群空间整合的发展模式,为安徽省政府和决策部门制定区域城市和产业发展政策提供参考依据。1安徽省4所江淮城市群地跨淮河和长江两大流域,地貌类型多样,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以合肥为中心,包括六安、巢湖、淮南、蚌埠市区、滁州、马鞍山、芜湖、铜陵、池州、安庆等11个城市(图2),面积约6.5万km2。江淮城市群是安徽省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和城市最为集中的地区。2008年底,区域总人口3897万,占全省总人口的57.81%;城市化水平为41.2%,高于全省38.7%的平均水平;人口最多的城市为合肥(171.58万),其次为淮南和芜湖。GDP总值为6746.4亿元,占全省的75.29%(表1)。江淮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将对安徽省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巨大辐射带动作用,给正在崛起的中部地区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对“两纵两横”经济带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2江淮城市群的空间组合特征2.1城市群分维值的计算本区城市规模层次比较丰富,等级序列较完善。39座城市及县城镇中,>100万人口1座(表2),50~100万4座,城市人口规模总体偏小。为进一步衡量和评价城市群城镇体系规模结构分布状况,根据城市等级规模分布分形理论,采用豪斯道夫(Hausdorf)维数,利用公式lnRi=lnc-DlnPi可以计算出城市群分维值。式中,Ri是第i位城市的位序,Pi是第i位城市的人口数,D为豪斯道夫维数,c为常数。拟合结果表明,本区城市等级规模分布具有较为明显的分形几何特征,分维值D为1.0474>1,表明江淮城市群人口分布较均衡,中间位序的城市较多,城市规模分布比较集中。2.2长三角城市群与非中部城市群本区城市和建制镇总数为559座,占全省的64.7%,平均密度为8.55座/103km2,高于长三角城市群(6.8座/103km2)和中部其他城市群,低于珠三角城市群(9.8座/103km2);其中设市城市数量为14座,城市的平均密度为2.14座/104km2,低于珠三角(4座/104km2)和长三角城市群(2.9座/104km2),也低于中原城市群(3.9座/104km2)。2.3城市空间结构综合开发的现状首先,江淮城市群城市分布以合肥为核心向外展开,具有较明显的圈层式空间分布特征。与合肥距离在90km半径内的有巢湖、淮南、六安;90~120km有芜湖、马鞍山、铜陵、蚌埠、滁州;120~160km范围之内的有池州、安庆。其次,主要城市沿交通线路密集分布成为江淮城市群城市分布的显著特点,一是呈东西走向沿长江布局的皖江城市带,一是呈南北走向沿合巢芜高速、合徐高速布局的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城市群内生产要素的空间分布主要集中这两条轴线上(表3)。另外,城市群内交通便捷,基本已形成以合肥为中心的交通网络(图2)。区内主要高速公路有合徐高速、合铜黄高速、合六高速、沿江高速等;铁路有合肥-蚌埠、合肥-巢湖-芜湖、合肥-六安以及沿江铁路等;航道有淮河航道及长江黄金水道。密集的水陆交通网络为江淮城市群沿轴线整合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近年来,以合肥为中心的省会经济圈发展趋势较好,但经济水平和总体实力偏弱,发育程度较低。沿江城市带(芜湖、马鞍山、铜陵、池州、安庆)发育程度较好,具有较高的经济水平和较强的城市竞争力,是安徽省经济发展最好的区域。圈层状的空间分布特征、主要城市沿交通干线密集分布以及便捷的交通网络有利于中心城市扩散效应的发挥和各城市之间功能的分工与协调,这是城市群空间整合的重要基础。3江淮地区的空间关系3.1城市流强度分布城市流强度是指在城市群区域内城市间的联系中各城市外向功能(集聚与辐射)所产生的影响量,实质上是反映城市对外联系与辐射的能力。城市是否具有外向功能量E,主要取决于其某一部门从业人员的区位商。i城市j部门从业人员区位商Lq为:Lqij=Gij/GiGj/GLqij=Gij/GiGj/G式中,Gi为i城市部门从业人员数量,Gij为i城市j部门从业人员数量,Gj为全国j部门从业人员数量,G为全国总从业人员数量。若Lqij<1,则i城市j部门不存在外向功能;若Lqij>1,即i部门在j城市中相对于全国是专业化部门,可以为城市外界区域提供服务。城市j部门具有外向功能量E为:Eij=Gij-(Gi×Gj/G),i城市m个部门总的外向功能量Ei为:Ei=(E1+E2+…+Em)i城市的功能效率N用从业人员人均GDP表示,即:Ni=GDPi/Gii城市流强度F为:Fi=N×E采用各城市7个主要外向服务部门的从业人员数据进行城市流强度分析,计算结果如表4。依据各城市流强度值,可以把江淮城市群各城市分为四类:高城市流强度值城市为合肥、马鞍山,F值分别为12.12亿元和10.23亿元,对整个区域的发展起辐射和带动作用。较高城市流强度值为芜湖、淮南,F值分别为9.56亿元和9.04亿元。淮南为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势头良好;芜湖是沿江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是皖江城市带的中心。中城市流强度值城市为铜陵、蚌埠、安庆,低城市流强度值城市有巢湖、六安、滁州、池州等,是地方集聚与辐射的中心。空间上,较高城市流强度城市主要分布在中部和沿江地区,西部地区城市流强度较小,空间差异明显(图3)。江淮城市群总城市流强度值为59.97亿元,均值为5.45亿元,远低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表5)。在中部地区,江淮城市群总城市流强度值高于长株潭城市群,低于中原城市群和武汉都市圈;均值低于其他城市群,表明本区总体发展水平较低。江淮城市群中心城市城市流强度值仅为12.12亿元,低于其他城市群;相对于芜湖、马鞍山等城市,其优势不明显,在城市群中的核心地位不够突出,江淮城市群是一个“弱核型”城市群。3.2城市间的距离和相互作用城市流反应了各城市对外联系的强度,但不能说明城市之间的相互作用程度,可以通过各城市之间的作用强度来进一步分析江淮城市群各城市间的相互联系程度。本文采用空间相互作用强度来度量江淮城市群11个城市之间的空间联系程度,其计算模型为:R=kij(Pi×Pj)/d2式中:R为城市相互作用强度;Pi、Pj分别为两城市综合发展水平,从城市经济发展与效益、城市社会与科教发展、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城市基础设施与环境等4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共26个指标,采用层次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来进行计算;d为两城市间的距离,本文采用高速公路里程作为两城市间的距离;k为引力系数,表示两城市之间的交通便捷程度。计算结果如表6。从表中可以看出,合肥与其他城市相互作用强度之和为28.13,稍高于芜湖、马鞍山,明显高于其他几个城市;作用强度之和较小的有池州、滁州、安庆、六安等城市。同合肥联系强度最大的为淮南(5.70),其次为芜湖(5.36)、巢湖(4.41)、六安(3.85)、马鞍山(3.26)等,最小为池州。城市之间作用强度最大的是芜湖和马鞍山,其作用强度为13.96,远高于其他城市。该矩阵表明合肥、芜湖、马鞍山等市对其他城市影响较大,在城市群中发挥着较为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江淮城市群各城市(i)的空间相互作用状况以及城市相互作用强度的空间走向,对各个城市选取最大的作用强度Rmaxi和相互作用强度前十位的Rnijijn:Rmaxiimax=(Ri1,Ri2,…,Rij…Ri(n-1),Rin)Rnijijn=(R1ijij1,R2ijij2,…,R10ijij10)从而获得每个城市(Ci)对应的吸引力最大的城市(C′i),即城市(Ci)的最大引力城市,然后将(Ci)与(C′i)两两连线,最后得到城市群“最大引力联结线(Lmax)”分布图(图4)。从图中可以直观地发现,合肥是联结线最多的城市,共5条,最大作用城市为淮南、滁州、六安、巢湖、安庆等,总作用强度为16.17;其次是芜湖,有两条联接线,主要联接城市为马鞍山和铜陵,总作用强度为16.20。联结线越多、总作用强度值越大表明该城市在城市群中的总吸引力越大,且具有更高的空间支配地位。通过最大联接线可以发现合肥、芜湖市是江淮城市群中最为重要的两个节点。3.3城市外辐射把相互作用强度前十位的Tij城市相互联接起来,结合城市流强度的空间分布,可以得到城市相互作用强度的空间联系走向分布图(图5)。一是以合肥为中心,呈圈层状向外辐射,主要联系城市有淮南、芜湖、巢湖、六安、马鞍山、滁州、安庆等;二是沿交通走廊呈轴线状拓展:沿合巢芜高速公路呈南北向拓展,包括芜湖、巢湖、合肥、淮南、蚌埠等城市,其相互作用强度前十位的共有7条,城市流强度达46.65亿元,占城市群总值的77.79%,是城市流最集中和作用强度最大的区域;沿江高速呈东西向拓展,包括马鞍山、芜湖、铜陵等城市,城市流强度为24.8亿元,特别是芜湖和马鞍山两市间的作用强度为13.96,是城市群内城市间联系最为密切的城市。4优化劳动地域分工空间相互作用理论认为城市群内部的空间相互作用使各城市相互依存,既有整体的分工、合作,也有个体的优势、特色,组织有效的空间相互作用并形成合理的劳动地域分工是城市群空间整合发展的重要途径。城市群空间整合的模式可以归纳为“成长三角”、“雁行”、“双核”、“多极式”等具体类型。本文在借鉴长三角、武汉、长株潭等城市群空间整合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江淮城市群城市流强度和城市空间相互作用强度具体实际,提出江淮城市群空间整合模式。4.1重点发展圈层“圈层”状发展模式的提出主要依据圈层结构理论。这类模式是以城市群核心城市为中心,以圈层状的空间分布为特点逐步向外发展。一般而言,靠近核心城市的圈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根据江淮城市群的发展现状及特点,本区可以形成以合肥为中心的三个圈层:紧密层、中间层和外围圈层。紧密层主要包括淮南、六安、巢湖、滁州,为现阶段重点发展圈层(图6)。目前,区域内的体制环境、产业分工合作、城市功能等方面还有待加强,特别是合肥作为省会中心城市的带动和辐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要尽快强化、突出合肥市在江淮城市群中的核心地位,提高其辐射能力,强力打造“省会经济圈”,把省会经济圈建设成安徽省核心增长极。中间层包括蚌埠、安庆、池州、铜陵、芜湖、马鞍山,与紧密层联系密切;外围圈层为省内其他城市及周边省份部分城市。依托合-巢-芜、合宁、合徐、合蚌、G3等高速公路,加强其他城市与合肥之间的联系,形成各圈层城市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的有机统一整体。“圈层”状发展模式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强化核心城市的极化作用,提升核心城市综合竞争力,同时,又充分利用核心城市的辐射和扩散促进了周边城市的发展,进而促进整个城市群的发展。4.2形成“双轴”发展模式“T”型发展模式主要依据于“点-轴”系统理论。这类模式在城市群内通过发达的高速公路、铁路或航道等交通走廊为发展轴线,轴线上各城市间的产业联系十分密切,产业链条在整个城市群区域上延伸、交叉,形成城镇密集带和产业发展轴。依据城市流强度和城市之间的相互作用强度,江淮城市群可以发展两条发展轴,形成“双轴”型发展模式(图7)。一条为“蚌-合-芜”南北向轴线,包括蚌埠、淮南、合肥、巢湖、芜湖等城市,主要依托合巢芜高速和合徐高速,本条轴线是城市流强度最为集中的区域,是安徽省重要的南北向发展轴。另一条为“马鞍山-芜湖-铜陵-池州-安庆”等市组成的皖江城市带,具有较大发展潜力与优势,其最大的特点是沿江通海,与长三角对接,是安徽省东向发展战略的前沿地带和桥头堡。但皖江城市带在城市规模上劣势明显,总体实力偏弱,产业分工不明确,因此,一方面要强化皖江城市带垂直的产业关联,努力成为长三角的原材料和配套产品生产基地;另一方面发展水平层面上的产业关联,借助长三角的技术力量和产业优势,大力发展产品组装和深加工。努力提升皖江城市带的区域竞争力,使之成为安徽省“黄金T字型”双轴线。“T”型发展模式对于安徽省南北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有着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为江淮城市群最终形成网络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4.3突出城市发展,加快城市建设的步伐。在中心城市在城市群发展过程中,城市群中某一城市首先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随着城市群的进一步发展,次中心城市逐步发展起来,与中心城市规模相当,具有较强的吸引辐射力,对城市群整体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逐步形成“双核”型城市群。江淮城市群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城市群,中心城市总体实力较弱,需要进一步提升。因此,现阶段主要以合肥为中心,努力提升核心城市的综合实力。随着城市群的发展壮大,内部功能逐步完善,依靠单一增长极,难以推动城市群的进一步发展。芜湖市位于“T”型双轴线的交点,是安徽省联系长江三角洲的门户城市,GDP总量和人均GDP在安徽均处于前列,是皖江城市带的核心城市,对安徽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安徽正承接发达地区转移产业,设立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努力构筑区域经济增长极,随着芜湖市综合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逐步形成以合肥、芜湖为双中心发展模式。5城市空间相互作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