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2022届高三历史第三次调研考试试题答案_第1页
广东省惠州市2022届高三历史第三次调研考试试题答案_第2页
广东省惠州市2022届高三历史第三次调研考试试题答案_第3页
广东省惠州市2022届高三历史第三次调研考试试题答案_第4页
广东省惠州市2022届高三历史第三次调研考试试题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惠州市2022届高三历史第三次调研考试试题答案题号12345678答案ACBDACAD题号910111213141516答案CCABDBCB1.【考点】春秋时期的政治变动【解析】从材料可知,天命最初是周天子论证其政权合法性的依据,春秋时期,诸侯、卿大夫开始频繁使用“天”来颂扬祖先的荣耀,解释国运的盛衰,反映了春秋时期周天子地位衰微,诸侯势力坐大的现实,体现了政治权力由周天子向诸侯转移的趋势,故答案选A。敬天法祖观念无法反映材料中的变化,排除B项;春秋时期传统社会秩序开始崩溃,C项表达不准确。无论周天子,还是诸侯都围绕天命论证自己权力的合法性,治国理政思想未发生转变,排除D项。【答案】A2.【考点】造纸术的发展【解析】秦汉时期书写材料主要为竹简,书写不便,户籍、田籍等基础账簿份数少,账簿的传达只能到县一级行政机构。魏晋时期,纸张取代简牍成为主要书写材料,便利了信息的记录和传播,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据此,选择C项。【答案】C3.【考点】中国古代官员选拔制度的变化【解析】魏晋时期的选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其选官标准是出身、道德与才能,后期主要依据出身。世家大族可凭借出身平步青云,坐至公卿。为此,魏晋时期世人非常重视家族、族谱的编纂。魏晋时期的史书中人物传记非常繁琐就是这一现象的反映。从材料中,无法得出史学体例的发展,排除A项。魏晋时期社会动乱,北方人口数量减少,且人物传记的编纂和人口数量关系不大,排除C项。魏晋时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但材料无法反映民族交融的加强,排除D项。【答案】B4.【考点】唐宋文学发展【解析】诗歌是时代的反映。唐代国力强盛,对外政策积极主动,在与少数民族的军事斗争当中占据优势,因此唐代边塞诗多表达豪情壮志。宋代实行重文轻武政策,在与少数民族的军事斗争中常处于劣势,因此宋代的士人羞于当兵,不堪忍受边境的军事生活和军事斗争的失败,产生了报国无门、归家无望的哀痛,答案选D。【答案】D5.【考点】清代社会经济发展【解析】康乾盛世期间,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发展,摊丁入亩的改革使得古代人口出现爆炸式增长。在人口增长的压力下,人们为维持生活或者继续保持一定的生活水平,在人口行为上出现了一些变化,诸如人口生育率的下降、家庭规模趋于小型化等新动向,故答案选A。清朝没有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排除B项。前清政局相对稳定,社会秩序动荡不安表述不准确。材料未体现出人口增长与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的关系,排除D项。【答案】A6.【考点】晚清外交近代化【解析】条约关系,是国际法主体之间以条约这一法律形式表现出来的一种国际关系。从材料可知,《新定条约》在形式上每一款均以“中国允”或“英国允”之类的语句,明确规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在条约中表达自己的权利主张,是一个重要进步,逐渐形成条约关系观念,体现了订约通例和规则,说明清政府初步具有近代外交意识,故答案选C。缔约国间权利、义务分配不公的国际条约、协定为不平等条约,材料反映该条约在形式上不同于以往的条约,并未体现条约内容,排除A项;“彻底抛弃”太过绝对,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该条约签订的结果,无法体现国际地位的提高,且显著提高程度太过,排除D项。【答案】C7.【考点】清末新式学堂与社会变迁【解析】蓄长辫是满清王朝统治下的标志性发型,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才通令全国剪辫。使用辫子画圆讲述西方新学是晚清学堂中独特的场景,图中黑板上写着英文,用辫子画圆是几何知识进入学堂教育的体现,学生的知识结构发生了变化,是那个时代社会新旧交替的重要特征,A项正确。BC项中“广泛”“普及”不符合史实;材料体现了清末教育与社会的近代化,排除D项。【答案】A8.【考点】中国共产党革命道路的探索【解析】从材料的时间信息及数据可以看出,1928年农民党员的占比达到了76.6%,工人占比下降,这主要是由于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中共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D项正确。国民大革命失败后,国共合作破裂,中国革命转入低潮,排除AC项;革命性质仍属于民主革命范畴,排除B项。【答案】D9.【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解析】从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1939年后,中共把三民主义完全纳入新民主主义的框架之中,以“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作为评判真、假三民主义与新、旧三民主义的依据,以马克思主义为其注入新的政治内涵,将三民主义纳入新民主主义革命话语中,创新了无产阶级革命理论,C项正确。材料与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无关,排除B项;抗战时期,国共关于三民主义的论战,对三民主义的话语差异反映了国共两党在意识形态中的较量和对中国革命话语权的争夺,排除AD项。【答案】C10.【考点】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解析】深圳经济特区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和“窗口”,诞生“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句讲时效、重实干的口号,是一种当时国内没有的市场观念、时间观念、效率观念,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平均主义、不讲经济效益等传统经济观念,时人誉之为“冲破旧观念的一声春雷”“划过长空的第一道闪电”,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经济特区建设,未提到国企改革与所有制结构调整,排除AD项;1992年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目标,排除B项。【答案】C11.【考点】罗马法【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的能力和历史解释的素养。从材料中“法律行为中的证人,如事后拒绝作证的,即为‘不名誉者’”可看出罗马法对公民名誉的重视,如果名誉减损,公民权利会受到某种限制,这有利于公民诚信等美德形成,实际上这有点类似于现在的信用制度,故选A。B选项推导过度,C选项与材料无关。材料强调的是对名誉的重视,作证是公民的义务,而不是权利观念,故排除D。【答案】A12.【考点】早期殖民扩张【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时间观念和历史解释的素养。材料强调的是16世纪初期,地理大发现时代,欧洲人观念中的美洲形象,即欧洲建构的美洲形象。欧洲人用野蛮的叙事方式贬低美洲,强化自身的优越,这有利于宣扬其殖民侵略的正当性,故选B。材料反映的是欧洲人从自身的价值观念和意愿出发建构美洲形象,并非美洲生产生活方式的再现,与人文主义思想无关,也无法刺激欧洲革命的蓬勃发展,故排除ACD。【答案】B13.【考点】德意志帝国的军国主义传统【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的素养。从材料可知,德意志帝国时期,帝国军事机构在德国人心中具有崇高的地位,这反映了军国主义传统的延续,故选D。材料强调的是德意志帝国的军国主义传统,并没有反映军事力量的强大,也不是强调专制主义,故排除AB。C项明显与材料不符,故排除。【答案】D14.【考点】20世纪世界文学艺术【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的素养。依据材料中“1917年后”“精神分析学的影响”“悲观主义来反映时代的政治动乱和幻想破灭”“强调人的无意识和非理性的因素”“强调不确定性问题”等信息可以判断该绘画流派为现代主义,强调内心的自我感受,故选B。依据材料自然科学发展推动了艺术的发展,而不是艺术推动了自然科学发展,故排除A项。现实主义绘画反映客观社会现实,故C项错误。现代主义带有反传统的特点,故D项错误。【答案】B15.【考点】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的能力和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的素养。根据材料可知30年代初,苏联工资改革的重点在于提高技术人员和掌握技术的熟练工人的工资,鼓励人员提高技术,这适应了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需要,故选C。苏联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没有遭遇经济危机,故排除A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平均主义原则,与材料明显不符,故排除B项。D项与材料无关。【答案】C16.【考点】布雷顿森林体系与马歇尔计划【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的能力和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及逻辑推理的素养和能力。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欧洲外汇储备在二战中消耗殆尽,战后欧洲国家的工业生产与出口能力完全瘫痪,无法换取储备资产,而欧洲食物和原材料的进口又急需美元储备,“美元荒”严重影响欧洲重建。要实现美元和欧洲货币的自由汇兑和固定汇率制,美元成为国际结算货币,使布雷顿森林体系真正建立和运行,美国有必要通过马歇尔计划为欧洲提供美元贷款,故选B项。战后美国金融霸权是建立在美国强大的工业实力和丰富的黄金储备的基础上的,A项与材料的主旨明显不符,故排除A。欧洲统一市场正式开始运作是在1993年,故排除C项。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国际货币体系,而不是国际贸易体系,故排除D项。【答案】B17.【考点】中国古代科技、中国古代手工业、列强侵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军阀割据【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阅读材料和归纳概括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问特点(4分):从材料总体来看,材料中唐朝、宋朝、明清不同时期中国制糖技术的具体表现可以概括出我国古代制糖业发展的特点为“技术不断革新”;“明清时期,中国人发明了世界领先的……‘白糖’”一句可知,我国古代制糖业发展的特点为“明清时期制糖技术世界领先”;因“技术不断革新”和“明清时期制糖技术世界领先”的主体都是“技术”,因此,可以得出我国古代制糖业发展的特点为“技术不断革新,明清时期达到世界领先”(2分)。“唐太宗派出留学生使团学习制糖技术”说明国古代制糖业发展得到统治者的支持,可得出答案“统治者推动”。(2分)从唐朝《千金要方》中有涉及到糖的记载到两宋时期出现“专著《糖霜谱》”说明,我国古代制糖业发展中出现了新变化,可概括为“形成重要理论成果”(2分)蔗糖从汉武帝时期的“贡品”到明清时期“糖制品成为大众食品”可以得出我国古代制糖业发展使得“糖制品日益普及”,或者表述为“糖从贵族食品转变为大众食品”。(2分)第(1)问作用(4分):《千金要方》的记载“蔗糖已用于治肺寒、咳嗽上气等疾病”可得出制糖业的作用“可用于医药”,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糖可用于烹饪,因此可得出答案“用途广泛,可用于医药、烹饪等”(2分);唐朝、宋朝、明清不同时期中国制糖技术发展的表现可以得出,中国古代制糖业的发展,推动了“农业技术、手工业的发展”(2分);(明清时期糖制品)“国外销售区域编辑亚洲、美洲、欧洲等14个国家及地区”可得出“推动商品经济和中外贸易的发展”(2分)。第(2)问,台湾被称为“东方甜岛”,在中国制糖业中占据重要地位”,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台湾及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得出答案“《马关条约签订》,‘东方甜岛’台湾被割让”(2分);“19世纪中后期以后,随着甜菜机器制糖业快速发展”可推断“机器制造”冲击了“传统制造”、加上“进口洋糖……超过了中国所有民族工业的产值”可得出中国制糖业受到西方的冲击和制糖技术的革新,因此得出答案“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传统手工业逐渐破产”(2分)、“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促使制糖技术与原料的变革”(2分);“1929年进口洋糖……超过中国所有民族工业的产值”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期,中国社会动荡、军阀割据破坏了经济的发展,使得我国近代传统制糖业日渐萎缩,可得出答案“军阀混战促使社会环境动荡不安”(2分)。【答案】(1)特点:技术不断革新,明清达到世界领先;统治者推动;形成重要理论成果;由贵族食品到大众食品。(每点2分,任答两点给4分,言之成理酌情给分)作用:用途广泛,医药、烹饪等;推动农业技术、手工业的发展;推动商品经济和中外贸易发展。(每点2分,任答两点给4分,言之成理酌情给分)(2)原因:马关条约签订,“东方甜岛”台湾被割让;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传统蔗糖手工业逐渐破产;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促使制糖技术与原料的变革;军阀混战促使社会环境动荡。(每点2分,任答三点给6分,言之成理酌情给分)18.【考点】欧洲职业教育【解析】此题以欧洲职业教育为主题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运用归纳、概括等历史学思维方法分析问题和解释历史事物的能力,也考查学生的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等学科素养。第(1)问依据材料“欧洲已经出现相当数量的掌握娴熟技术的人才”“一些教育家提出学校教育应该传授知识技能并通过职业技术培训为社会提供大批具备一定知识技能的劳动力”,严重制约英国经济社会发展”“以学校为基本教育场所,以近代科学知识和技术为主要教学内容”等几个方面来回答。第(2)问特点依据“企业主导模式”“优先考虑企业的需求”“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给予同样的地位”“满足中小型企业的需求”等可以概括出特点。影响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以从经济发展、后世影响、教育改革等角度来回答。【答案】(1)原因:传统手工业人才储备充足;传统学徒制教育难以适应时代需求;有识之士的推动;工业革命的需要;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西方国家的普遍重视。(每点2分,任答三点给6分,言之成理酌情给分)(2)特点:重视法律和制度的完善;突显合作企业的关键价值;构建普职衔接机制;重视中小企业的利益诉求。(每点2分,任答两点给4分,言之成理酌情给分)影响:提高劳动者的实践能力;培养大批技术专业人才;推动英国工业革命的进行和经济的发展;为其他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提供借鉴。(每点2分,任答两点给4分,言之成理酌情给分)19.【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解析】本题是开放性的小论文试题,考查学生解读表格能力、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的素养。材料选取了新中国1949年至2003年的代表性口号标语,展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学生可以选取不同年代口号标语(2至3个为宜),自拟一个论题,并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说明,主要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论证探讨问题的能力。【答案】示例:论题:标语口号的变化反映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与时俱进论述:1953年,在国民经济基本恢复后,党中央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以“一化三改”为内容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在“总路线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口号指引下,一五计划顺利实施,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同时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基本确立。邓小平在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会议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序幕。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1981年“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让农民迅速接受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生产力取得极大解放,并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奠定基础。综上所述,中国共产党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与时俱进,并通过简明扼要的标语口号,让政策方针深入人心,凝聚力量,从而引领时代的发展。其它:如中国共产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标语口号在当代中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标语口号折射出特定的时代特征;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和使命;标语口号鼓舞了中国人民战胜困难的勇气;标语口号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等。20.【考点】清末度量衡改制【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涉及到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等学科素养。第(1)问分析清末度量衡改制的背景,通过提取材料和结合时空,课本所学知识可以答出。第(2)问分析清末度量衡改制失败的原因,考生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以作答。【答案】(1)背景:商业发展和区域性市场形成的需要;有识之士的推动;原有度量衡杂乱无章的弊病;清末新政的推行;西方度量衡制度影响。(每点2分,共6分,言之成理酌情给分)(2)失败原因:传统习惯和制度影响;新政触及部分地区商人利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