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科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学说的提出、模型的建立或科学实验完成等先后顺序,不符合科学史实的是()A.对太阳系的认识:先提出日心说,后提出地心说B.对海陆变迁认识:先提出大陆漂移假说,后建立板块构造学说C.对电磁现象的认识:先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后制造出发电机D.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卢瑟福先完成了α粒子散射实验,后提出原子的有核模型【答案】A【解析】【分析】主要从科学史,地壳运动的几种假说,电磁现象,原子结构几方面知识答题。【详解】A、对太阳系的认识:先提出日心说,后提出地心说,应该是先地心说再提出日心说,A错误;B、对海陆变迁的认识:先提出大陆漂移假说,后建立板块构造学说,先由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说再发展提出了目前较公认的板块构造学说,B正确;C、对电磁现象的认识:先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后制造出发电机,法拉弟通过实验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后根据这一原理制造了发电机,C正确;D、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卢瑟福先完成了α粒子散射实验,后提出原子的有核模型,卢瑟福在检验汤姆生的原子模型时,从α粒子散射的现象发现汤姆生原子模的不足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D正确。故选A.2.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闻气体气味 B.移走蒸发皿 C.向试管里加入粉末 D.取块状药品【答案】C【解析】【详解】A、问气体时应该使用手轻轻扇动;B、加热后的蒸发皿应该等凉后在取下;C、取用固体用镊子正确;D、固体取用用镊子或者钥匙。3.下列对宇宙的有关认识正确的是(
)A.月球表面有山、有空气,但无水和生命B.宇宙的大小结构层次为: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C.现在有很多证据已经证明宇宙是有边的、膨胀的D.太阳是一颗能自行发光发热的气体行星【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宇宙的真实系统结构和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进行解答.【详解】A.月球表面上没有空气,故A不正确;B.太阳系是银河系中的一部分,宙的大小结构层次为: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故B正确;C.现在有很多证据证明宇宙是无边的、膨胀的,故C不正确;D.太阳是炽热巨大的气体星球,太阳是恒星,故D不正确。故选B.4.“携手抗艾,重在预防”。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不让艾滋病患者进入公共场所 B.不要与艾滋病患者握手C.不能与艾滋病患者共用剃须刀 D.不与艾滋病患者共同进餐【答案】C【解析】【分析】考查艾滋病的病因及传播途径,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入手。【详解】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综合征,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HIV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因此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静脉注射吸毒、母婴传播、血液及血制品传播等;但是,交谈、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同吃同饮、共用厕所和浴室、共用办公室、公共交通工具、娱乐设施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HIV。故A、B、D说法不正确。用剃须刀剃胡须时,有可能会割破皮肤,剃须刀上可能占有血液,与艾滋病患者共用剃须刀会感染艾滋病。C做法正确。【点睛】重点掌握艾滋病的传播途径。5.2016年11月,“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体遗产代表作名录》。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与二十四节气的对应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春分这天宁波昼夜平分 B.夏至之后的节气是芒种C.秋分这天的月相一定是上弦月 D.从冬至到夏至的时间间隔为一年【答案】A【解析】【详解】读图可知,春分这天太阳直射在赤道上,此时全球昼夜平分,故A错;夏至日之后的节气是小暑,故B错;秋分这天农历日期并不确定,而月相主要随日历日期变化,故秋分这天的月相不确定,故C错;从冬至到夏至的时间为半年,故D错;所以答案选A。6.下列对微生物的认识正确的是(
)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繁殖方式是分裂生殖B.真菌都是单细胞生物C.细菌的主要结构特点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D.细菌的繁殖方式是孢子生殖【答案】C【解析】【详解】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中,繁殖方式是自我复制,A错误;真菌的种类很多,有单细胞的,如酵母菌,有多细胞的,如蘑菇、青霉、曲霉等,B错误;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C正确;细菌是单细胞的生物,为分裂生殖,D错误。7.下列符合家庭电路用电安全原则的是(
)A.
B.C. D.【答案】C【解析】【分析】灯泡的接法:火线进入开关,再进入灯泡顶端的金属点,零线直接接入灯泡的螺旋套;三孔插座的接法:上孔接地线,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详解】首先辨别上面三根线,地线、火线、零线;灯泡接法:火线进入开关,再进入灯泡顶端金属点,零线直接接入灯泡的螺旋套,这样在断开开关能切断火线,接触灯泡不会发生触电事故,既能控制灯泡,又能更安全;三孔插座的接法:上孔接地线,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A.A图开关接在零线上了,故错误;B.B图开关接在火线上了,但三孔插座的接法错误,故错误;C.C图灯泡和三孔插座的接法正确,故正确;D.D图开关接在零线上了,三孔插座的接法错误,故错误。故选C.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杠杆一定能够省力 B.定滑轮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C.动滑轮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D.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答案】D【解析】【详解】A.杠杆分为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以及等臂杠杆,所以使用杠杆不一定是为了省力,故A错误;B.使用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故B错误;C.动滑轮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故C错误;D.使用滑轮组可以结合定滑轮的动滑轮的优点,即滑轮组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故D正确。故选D。9.下图是四位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时,出现在视野中的物像。其中最可能是因为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而形成的图像是A. B.C. D.【答案】A【解析】【分析】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正确的盖盖玻的方法是:先将盖玻片的一侧接触生理盐水滴,然后慢慢放平,避免产生气泡。【详解】正确的盖盖玻的方法是:先将盖玻片的一侧接触生理盐水滴,然后慢慢放平,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产生气泡,如果操作不当的话,在玻片内会形成许多气泡。A、视野中的物像中,有许多非常规则的圆形且边缘较粗的气泡,气泡的产生是盖盖玻片不当造成的,符合题意。B、视野中的物像示5个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效果非常好,故不符合题意。C、视野中的物像显示的是2个口腔上皮细胞,另外还有许多杂质,这可能是因为没有擦净载、盖玻片,或者碘液中含有杂质所导致,故不符合题意。D、视野中的物像显示的是许多重叠的口腔上皮细胞,这是由于在实验操作中没有涂抹所采集的口腔上皮细胞所致,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1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阳离子—定是金属离子,阴离子一定只含非金属元素的原子B.某金属元素的阳离子和某非金属元素的阴离子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C.同种元素原子形成的离子所带电荷不一定相同D.离子化合物都属于强电解质,一定都溶于水【答案】C【解析】【详解】A、氢离子是阳离子但不为金属,A项错误;B、氯化铁和氯化亚铁放在一起不为纯净物,B项错误;C、铁有三价铁和二价铁,C项正确;D、碳酸钙为不溶物,但是强电解质,D项错误。11.学习科学时我们经常会用图像来建模,下列对图像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如图表示食物中的脂肪在消化道里被消化的过程B.若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一条食物链上各种生物的相对数量关系,则在这条食物链中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是丙→丁→乙→甲C.如图为心脏结构示意图,若静脉注射消炎药,则药物通过心脏的途径是Ⅳ→Ⅱ→Ⅰ→ⅢD.如图显示温室栽培该种蔬菜时温度控制在25〜30℃最有利于提高产量,当温度在5℃以下时该蔬菜光合作用停止【答案】D【解析】【分析】(1)从口腔开始,口腔的唾液淀粉酶将淀粉转化成麦芽糖,胃中的胃液初步消化蛋白质,小肠中有肠液、胰液、胆汁,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淀粉分解成麦芽糖和葡萄糖,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2)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最重要联系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联成一个整体,所以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主渠道。(3)心脏的结构为:Ⅰ左心房;Ⅲ左心室;Ⅱ右心室;Ⅳ右心房。(4)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解答即可。【详解】A.脂肪只有在小肠内多种消化酶的作用下才能被消化,在口腔和胃内都不能被消化,所以甲图表示食物中的脂肪在消化道里被消化酶消化的过程,A正确。B.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营养级越高,数量越少;营养级越低,数量越多,所以在这条食物链中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是丙→丁→乙→甲,B正确。C.血液循环路线为:右手臂静脉→上腔静脉→左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头部动脉→头部毛细血管→病灶。所以药物通过心脏的途径是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即Ⅳ→Ⅱ→Ⅰ→Ⅲ,C正确。D.丁图显示温室栽培该种蔬菜时温度控制在25~30℃最有利于提高产量,当温度在5℃以下时该蔬菜光合作用减弱并不是停止,D错误。故选D。【点睛】此题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解答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只有基础扎实才能灵活答题。12.把一个高0.8m的平面镜竖直放置,一个身高1.6m的人以2m/s的速度沿垂直于平面镜的方向向平面镜走近,那么他在镜中的像(
)A.高度为0.8m,以2m/s的速度靠近平面镜 B.高度变大,以2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C.高度为1.6m,以2m/s的速度靠近平面镜 D.高度变大,以4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体大小相等,像距等于物距,物像对称,进行分析即可得出答案.解:因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体大小相等,因为此人身高1.6m,所以他在镜中的像高也是1.6m.因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他以2m/s的速度沿垂直平面镜的方向上走近平面镜时,他在平面镜中的像也以2m/s的速度沿垂直平面镜的方向上走近平面镜,所以选项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评】平面镜成像现象中,不论视觉上感觉像变大还是变小,事实上像的大小都没变,总与物大小相同.13.Na2CO3的水溶液呈碱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碳酸钠在水中会电离出OHB.往碳酸钠溶液中加氯化钠固体后溶液的pH降低C.碳酸钠溶液中存在OHD.往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后溶液显红色【答案】C【解析】【详解】A、碳酸钠不含氢元素,溶于水不能直接解离出OH,故选项错误;B、氯化钠和碳酸钠不反应,故往碳酸钠溶液中加氯化钠固体后溶液的pH不变,故选项错误;C、碳酸钠的水溶液呈碱性,溶液中存在OH,故选项正确;D、碳酸钠的水溶液呈碱性,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溶液显蓝色,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睛】碳酸钠的水溶液呈碱性,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溶液显蓝色。14.如表物质符合图中转化关系的是()选项甲乙丙转化关系图AFeCuAgBCaCO3Ca(OH)2CaCl2CCuOH2OO2DNaClNaNO3NaOHA.A B.B C.C D.D【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氧化铜会和酸反应得到水,水能够电解产生氧气和氢气。故选C.考点:物质的转化15.如图所示,电源电压U=10V,定值电阻R=20Ω,闭合开关S,电压表的示数是6V,通过小灯泡的电流是()A. B. C. D.【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由图示可知,灯泡与电阻为串联关系,电压表测灯泡两端的电压;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为U1=10V6V=4V,所以电路中的电流为I=4V/20Ω=0.2A,由于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所以通过小灯泡的电流是0.2A;应选D。【考点定位】欧姆定律二、填空题16.如图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该图中虫和鸟的关系是________
.(2)图中的植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
.(3)图中的腐生细菌与鸟的细胞对比,鸟的细胞具有而细菌不具有________.【答案】①.捕食关系②.生产者③.成形的细胞核【解析】【详解】试题分析:(1)该图中虫和鸟的关系是捕食关系。(2)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为生物圈中的所有生物提供营养,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图中的植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3)细菌是单细胞个体,其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部分构成,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核区。鸟的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图中的腐生细菌与鸟的细胞对比,鸟的细胞具有而细菌不具有成形的细胞核。考点定位:此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组成和作用。17.建在布伦特冰架上的英国“哈雷六号”南极科考站,是世界上第一个可移动的科考站。2017年1月,该科考站所在的冰川出现了大裂口,将危及科考站,该站决定搬迁。如图是搬迁过程中的照片。(1)布伦特冰架虽然与陆地上的冰相连,但每年会远离大陆向大海漂移400米。以陆地为参照物,布伦特冰架漂移的速度为________米/天。(计算结果精确到0.1米/天)
(2)为便于移动,需要使用液压装置将舱体抬高,以确保科考站可以进行整体移动。在缓慢上升过程中,舱体的重力势能逐渐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牵引车的轮胎有很深的斜花纹,是为了在行驶过程中增大________,防止打滑。【答案】①.(1)1.1②.(2)增大③.(3)摩擦【解析】【分析】通过速度公式可以求出其飘移速度,分析W=Gh=mgh,可以得知舱体抬高时其重力势能的变化,影响摩擦力的因素有接触面的动摩擦因素和对接触面的压力。【详解】(1)布伦特冰架漂移的速度为V=s/t=400m/365天天。(2)在缓慢上升过程中,舱体的高度增加,重力势能逐渐增大。(3)轮胎上有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点睛】本题通过实际问题与重力势能,影响摩擦力的有关因素的考察相结合。18.我国每年进行的CBA篮球联赛,对运动员的智慧和体能都是很大的考验.请结合如图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及神经元结构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赛场上,运动员从看到篮球到准确完成投篮的过程中,对投球角度、力度作出准确判断的结构是[___]____,与维持身体平衡,协调运动有关的结构主要是[______]________
.(2)休息时,教练会和队员一起总结优点和不足,沟通需要改进的攻防策略,这个过程离不开1的表层中与____有关的神经中枢.(3)运动员能快捷、灵敏的进行比赛还与遍布全身的5密切相关,该结构是由[_____]____集结成束,外面包膜构成,具有_____
的功能.(4)比赛中,某运动员因争抢篮板球只是扭伤了腰部,结果却造成下肢运动障碍,大小便失禁的症状,你分析他应该是损伤了腰部的[__]__,并且该结构中的排尿,排便中枢失去了[__]__的控制.【答案】①.1②.大脑③.2④.小脑⑤.语言⑥.8⑦.神经纤维⑧.传导兴奋⑨.4⑩.脊髓⑪.1⑫.大脑【解析】【分析】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图中1是大脑,2是小脑,3脑干,4脊髓,5神经,6细胞核,7细胞体,8神经纤维。【详解】(1)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2)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类有特有的语言中枢。能通过大脑皮层的人类特有的语言中枢对抽象的文字、符号、特征建立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休息时,教练会和队员一起总结优点和不足,沟通需要改进的攻防策略,这个过程离不开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的参与。(3)在周围神经系统里,许多[8]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着由结缔组织形成的膜,就成为一条神经,具有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的功能。(4)腰部受伤的病人,若下肢运动功能丧失、大小便失禁,说明脊髓从腰部横断,脊髓里腰部以下的排便、排尿中枢失去了大脑的控制,导致大小便失禁;同时大脑的“指令”也不能传到下肢了,造成下肢功能丧失。【点睛】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19.2017年5月5日,国产大型客机C919首飞成功。(1)由于地磁场的存在,C919在升空过程中,机翼会做切割_____运动,从而在机翼两端产生感应电压。(2)当它在高空巡航时,需要将机外气压较低的空气压入舱内,这一过程中,被压缩后内能___,温度升高。【答案】①.磁感线②.增大【解析】【分析】(1)能否产生感应电流,就要看图示的情景能否满足①闭合电路;②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这两个条件。(2)对空气做功,空气的内能变大。【详解】(1)C919在升空过程中,机翼会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从而在机翼内产生电流,机翼两端就会产生感应电压;(2)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内能会减少,压缩机对空气做功,空气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点睛】本题考查了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做功与内能的改变。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加,温度升高。20.根据氧气的制取和性质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装置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___。(2)要获得一瓶干燥的氧气,图甲装置中导管的连接顺序为a→________。(3)下列关于硫燃烧实验(如图乙)的相关描述合理的有________(填序号)。①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②硫燃烧是剧烈氧化的现象③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产物不同④集气瓶底留有水可以减少燃烧产物对空气的污染【答案】①.催化②.d→e→b(→c)③.①②④【解析】【详解】(1)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在反应中起催化作用;(2)要获得一瓶干燥的氧气,那么要对氧气进行干燥并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连接顺序是:a→d→e→b;(3)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但生成的均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二氧化硫;硫燃烧时集气瓶底部留有水,目的是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硫在氧气中燃烧是一种剧烈的氧化反应。故选①②④。21.溶解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下表是硝酸钾、氯化钠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单位:g/100g水)温度(℃)020406080100硝酸钾110169246氯化钠①上表中的两种物质在40℃时,________的溶解度较大;请用相应的数据列式表示该温度时硝酸钾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________(不要求计算);②请写出一种将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________;③20℃时,将20g氯化钠放入50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_g;④从NaCl溶液中得到氯化钠晶体的方法是________。【答案】①.KNO3②.③.加入硝酸钾等④.68⑤.蒸发结晶【解析】【详解】(1)40℃时KNO3、NaCl的溶解度分别是、,则在40℃时,KNO3的溶解度较大;该温度时KNO3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2)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KNO3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以采用加入硝酸钾、蒸发溶剂、降低温度等方法;
(3)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其涵义是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36g氯化钠,溶液达到饱和状态;20℃时,将20gNaCl放入50g水中,最多只能溶解18g,所得溶液的质量是18g+50g=68g;
(4)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不大,从NaCl溶液中得到NaCl晶体的方法是蒸发结晶。2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是12cm,蜡烛放在距凸透镜________24cm的位置时,移动光屏可以得到一个清晰的________、缩小的实像。【答案】①.大于②.倒立【解析】【详解】试题分析:凸透镜成像:(1)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f<v<2f),如照相机;(2)物体在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v>2f)。如幻灯机。(3)当物体位于二倍焦距上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4)物体在焦距之内(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凸透镜焦距是12cm,蜡烛放在距凸透镜大于24cm的位置时,移动光屏可以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实像。考点:凸透镜成像三、实验探究题23.为探究山核桃外果皮提取物是否有防护辐射损伤的作用,某研究小组设计如下实验:(1)完善下述实验步骤中空格内的有关内容.①将生长发育状态相似健康的未接受过辐射的10只小鼠分成5组,分别标记为甲、乙、丙、丁、戊.②甲、乙、丙三组每天分别注射15g/mL、9g/mL、3g/mL三种不同浓度的山核桃外果皮提取物10mL,丁、戊两组每天分别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③5组小鼠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15天后,甲、乙、丙、丁4组小鼠分别用相同剂量的γ射线辐射处理,戊组________.④实验第5天,提取各组实验动物的血液,分别用SOD活性测定仪器测定各组实验动物血液中SOD的活性(注:实验动物血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简称SOD,其活性可作为确定防护辐射损伤作用效果的标志),记录、统计分析各组实验数据.请根据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2)预期的实验结果与结论:若甲、乙、丙三组SOD的活性与丁组接近,且明显低于戊组,说明由核桃外果皮提取液________防护辐射损伤的作用.(选填“具有”或“不具有”)(3)请指出该实验设计的不足: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答案】①.不处理②.不具有③.实验每组只用2只小白鼠数量太少,容易出现偶然性,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或没有进行重复实验)【解析】【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详解】(1)③本实验探究山核桃外果皮提取物是否有防护辐射损伤的作用,所以实验组注射山核桃外果皮提取物,对照组不作处理,戊组是对照组,因此不作处理。(2)甲、乙、丙三组每天分别注射15g/mL、9g/mL、3g/mL三种不同浓度的山核桃外果皮提取物10mL,结果甲、乙、丙三组SOD的活性与丁组接近,且明显低于戊组,说明山核桃外果皮提取液不具有防护辐射损伤的作用。(3)将生长发育状态相似健康的未接受过辐射的10只小鼠分成5组,分别标记为甲、乙、丙、丁、戊。每组只有2只老鼠,数量太少,容易出现偶然性,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点睛】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24.如图甲所示是小明“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中所连接的实物图,各元件及连接均完好.(1)将图甲中的滑动变阻器阻值调到最大,试触开关时,会看到的现象是电压表________:电流表:________
(2)图甲中只有一根导线的一个接头接错,请在错误处画“×”,并在图上改正.________(3)若将这个定值电阻换成小灯泡,还可测出小灯泡的电阻,如图乙是小灯泡的U﹣I图象,它的电流与电压不成正比,其原因是小灯泡的电阻________.(4)当滑片向右滑动到某一位置后,继续向右滑动,电压表、电流表均有示数,但小灯泡始终不发光,这是由于________的缘故.【答案】①.②.0A③.解:取消定值电阻左端连接电压表的导线,使其改接在电压表的“﹣”接线柱,如图所示;④.随温度变化而变化⑤.小灯泡上的电压太小【解析】【详解】(1)图中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电流表并联在电路中了,即电压表与电流表位置接反了,滑动变阻器移到最大阻值处时试触开关,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电流表因电压表串联开路而无示数,电压表又选择小量程,电源电压大于电压表量程,故电压变指针偏转到表盘右侧无刻度线处(超过量程);电流表指针不偏转;(2)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中,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只改动一根导线,改动如下图所示;(3)图乙是小灯泡的UI图象,它的电流与电压不成正比,即电压与其对应的电流的比值(灯泡电阻)是变化的,其原因是小灯泡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4)当用灯泡做实验时,当滑片向右滑动到某一位置后,继续向右滑动,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虽然电压表、电流表有示数,但由于小灯泡两端电压太小,导致灯泡不发光,即灯泡两端电压小于灯泡的发光电压;所以灯泡不发光的原因是小灯泡上的电压太小。【考点定位】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25.某物理兴趣小组学习了导体电阻的知识后,对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什么因素有关提出了以下猜想:①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溶液的浓度有关.②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溶液的质量有关.③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溶液中两点间的距离有关.为了验证猜想,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将电路中的a、b两金属片分别插入如图甲、乙、丙、丁溶液中所示位置(金属片a、b每次插入溶液中的深度都相同)进行探究:(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________,本实验电路中接入电阻R0的目的是________.
(2)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可以由________来判断(3)将金属片a、b分别插入如图甲、乙所示位置可探究猜想________(选填序号),为了探究猜想②应将金属片a、b分别插入____两图所示位置(4)将金属片a、b分别插入如图乙、丁所示位置,若I乙≠I丁,由此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答案】①.断开②.防止电流过大烧坏电流表,起保护③.电流表示数大小④.①⑤.甲、丙⑥.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溶液中两点间的距离有关【解析】【分析】(1)连接电路时,应断开开关,为防止电流过大,烧坏电表,实验中应串联一个保护电阻;(2)金属片a、b插入盐水中,电源电压一定,盐水导电性越强,电阻越小,电流越大,电流表示数越大,用电流表示数大小来反映盐水电阻的大小.食盐水即氯化钠溶液,内部有大量的钠离子和氯离子;(3)(4)盐水的电阻可能跟盐水的浓度、质量、金属片之间的距离有关.探究盐水电阻跟盐水浓度的关系时,控制盐水的质量和金属片的距离不变;探究盐水电阻跟质量的关系,控制盐水的浓度、金属片之间的距离不变;探究盐水电阻跟金属片距离的关系,控制盐水的浓度、盐水的质量不变.【详解】(1)连接电路时,必须断开开关,本实验接入电阻R0,是防止电路中的电流过大来保护电路;(2)若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比较强,其电阻就比较小,电流表示数较大;反之,电流表示数较小,可见,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可以由电流表示数的大小来判断。(3)a、b分别插入甲、乙所示位置,盐水的质量和金属片的距离不变,可探究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溶液的浓度有关,可探究猜想①。为了探究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溶液的质量的关系,需要保持溶液的浓度和溶液中两点间的距离不变,改变溶液的质量,应将金属片a、b分别插入甲、丙两图所示位置。(4)将金属片a、b分别插入乙、丁所示位置时,溶液的浓度相同,质量也相等,溶液中两点间的距离不相等,若I乙≠I丁,所以,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溶液中两点间的距离有关。26.李洋同学在实验室用木炭和氧化铜两种黑色粉末在高温下反应制取单质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CuO高温2Cu+CO2↑。他联想到单质碳的一些化学性质,认为在该实验中还可能会有CO产生。查阅资料:CO气体能使湿润的黄色氯化钯试纸变蓝色。(1)实验验证:C装置中湿润的黄色氯化钯试纸变蓝色,证明李洋同学的判断是________的.(填“正确”或“错误”)。(2)实验反思:李洋同学对CO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①原因一:木炭和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直接发生反应产生CO;②原因二:反应C+2CuO2Cu+CO2↑中的一种产物和反应物木炭又发生了新的化学反应,产生了CO;请你从原因一、原因二中选择其一,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存在此原因的化学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设计装置时还要考虑环保因素,因此要在装置C处之后添加________装置。【答案】①.正确②.原因一,C+CuOCu+CO↑;原因二,CO2+C2CO③.装置C处放置一只点燃的酒精灯或套上一只气球等【解析】【详解】(1)C装置中湿润的黄色氯化钯试纸变蓝色,说明有一氧化碳气体生成,证明李洋同学是判断是正确的.(2)碳在高温下与氧化铜能生成一氧化碳,还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
故答案为原因一,C+CuOCu+CO↑;原因二,CO2+C2CO.(3)在设计装置时还要考虑环保因素,因此要在装置C处添加处理尾气装置.如放置一只点燃的酒精灯或套上一只气球等.
故答案为装置C处放置一只点燃的酒精灯或套上一只气球等.四、解答题27.硫酸是常见的酸,也是常用的化工原料.由于浓度不同,浓硫酸与稀硫酸在性质上存在较大差异,如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吸水性和强腐蚀性等.某课外兴趣小组为了探究浓硫酸的某些特性做了如下一些实验.请结合有关实验,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浓硫酸在滤纸上写字,过后观察,字迹显黑色,这主要是由于浓硫酸具有________性,使纸中的纤维素炭化的缘故;在洗气瓶中盛放浓硫酸,除去氢气或氧气中的水分,是利用其________性.(2)探究浓硫酸的吸水性.兴趣小组把98%的硫酸10mL和63.3%的硫酸(用10mL98%的硫酸与10mL水配成)约20mL分别放入两个相同的大表面皿中,称量、观察、记录、分析.根据室温环境下实验的数据绘成的曲线如图:①稀释浓硫酸时,应将________缓缓地注入盛有________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②由如图曲线你能得到的实验结论有哪些?(写两点)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脱水②.吸水③.浓硫酸④.水⑤.浓硫酸和一定浓度以上的稀硫酸都具有吸水性⑥.浓硫酸吸水能力比稀硫酸强(吸水速度快、吸水量大)【解析】【详解】(1)浓硫酸具有的脱水性与吸水性,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浓硫酸在滤纸上写字,过后观察,字迹显黑色是因为其脱水性导致的纸张炭化,而除去氢气或氧气中的水分,是利用其吸水性,起到干燥剂的作用;(2)①浓硫酸的稀释时应酸入水并不断搅拌使溶解时产生的热量尽快散失;②从曲线观察两种不同的酸的吸水情况的变化可知:浓硫酸和一定浓度以上的稀硫酸都具有吸水性;浓硫酸吸水能力比稀硫酸强(吸水速度快、吸水量大);开始两者吸水速度差异比较大,随着时间的推移吸水速度越来越接近,吸水能力越来越弱;硫酸浓度越稀吸水性越弱,到一定浓度后就失去吸水性;硫酸吸水能力可能会受环境温度、湿度、气压、酸的用量、表面积等因素的影响等。28.宁波开展“剿灭劣Ⅴ类水体”攻坚。2017年3月起,对月湖水域进行清淤,重构月湖水生态。(1)清淤前,技术人员需对月湖淤泥中的氮、磷等元素含量进行检测,因为氮、磷元素含量偏高会导致水体________,可能造成污染。
(2)清淤时,技术人员对淤泥进行固化处理,产生的“泥饼”制成营养土或绿色肥料。“泥饼”中的________元素能促进植物茎叶茂盛、叶色浓绿。【答案】①.富营养化②.N(或氮)【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我们要积极保护生态环境,破坏生态环境就等于破坏我们的生态家园。【详解】(1)月湖淤泥中氮、磷元素含量偏高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会导致藻类植物大量繁殖和生长,可能造成水体污染。
(2)植物的生活需要多种无机盐.其中以含氮的、含磷的、含钾的无机盐需要量最大,含氮的无机盐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繁叶茂,所以“泥饼”中的氮元素能促进植物茎叶茂盛、叶色浓绿。【点睛】理解掌握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29.2。请回答下列问题:(1)从植物细胞吸水或失水原理分析,若储水盆内所用营养液浓度过高,会导致植物细胞_____。(2)浮子在水中漂浮时,浸入水中的深度是多少?________(3)当储水盆盛有密度比水大的营养液时,营养液对漂浮的浮子底面的压强多大?________【答案】①.失水②.由于浮子漂浮液面上,则F浮=G=0.02N,由F浮=ρgV排得:V排==2×10﹣6m3;浮子浸入水中的深度:h==0.04m.答:浮子在水中漂浮时,浸入水中的深度是0.04m.③.由于浮子漂浮在液面上,则浮子底面的压力F=G=0.02N,所以p==400Pa.答:当储水盆内盛有密度比水大的营养液时,营养液对漂浮的浮子底面的压强是400Pa.【解析】【分析】(1)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吸水。吸水还是失水取决于细胞液浓度与周围环境溶液的浓度大小,二者的差越大吸水或失水的动力就越大。(2)由于浮子漂浮在液面上,因此可以利用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其重力来求得浮力的大小,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出的排开液体的体积,利用可求出所处深度。(3)由于营养液对漂浮的浮子底面的压力与浮子的重力相等,根据即可求出压强。【详解】(1)从植物细胞吸水或失水原理分析,若储水盆内所用营养液浓度过高,大于萝卜细胞液的浓度,会导致植物细胞失水。(2)由于浮子漂浮在液面上,则F浮=G=0.02N,由F浮=ρgV排得:;浮子浸入水中的深度:。(3)由于浮子漂浮在液面上,则浮子底面的压力F=G=0.02N,所以。答:(1)失水;(2)浮子在水中漂浮时,浸入水中的深度是0.04m。(3)当储水盆内盛有密度比水大的营养液时,营养液对漂浮的浮子底面的压强是400Pa。【点睛】本题是学科综合题,重点考查阿基米德原理和浮力产生的原因,关键是运用公式计算时注意单位的统一。30.如图所示电路,电源两端电压为12V且保持不变,灯丝电阻也不变.灯L1与灯L2电阻之比R1:R2=1:3,将开关S、S1闭合时,R3消耗的功率为1W,电压表的示数为U1,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P总;将开关S、S2闭合时,R4消耗的功率为4W,电压表的示数为U1′,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P总′.U1′=2U1.请你解决下面问题:(1)画出图的等效电路图;_____(2)求灯L1的电阻值;_____(3)求P总与P总′之比._____【答案】①.②.8Ω③.1:2【解析】【分析】(1)根据实物图判断出电路的连接方法,图中有电压表,有电流表,那么首先对电压表采用“先摘除再复原”的处理方法,然后将电流表视作导线,再判断电路的连接方式: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流经开关S后,分成两支:①通过灯S1、L2、R3;②通过S2、R4;两路汇合后,通过L1回到电源的负极;电压表测L1两端的电压;(2)当开关S、S1闭合时,先画出等效电路,然后利用P=表示出R3消耗的功率为①式;再根据电阻和电源电压表示出电压表的示数为②式;当开关S、S2闭合时,同理,先画出等效电路,然后利用P=表示出R4消耗的功率为③式;再用电源电压和电阻表示出电压表的示数位④式;然后根据两次电压表示数的关系求出灯L1的电阻值.(3)已知电阻直接利用P=即可求出总与P总′之比.【详解】(1)由分析可知L2、R3串联后R4与并联,又与L1串联,开关S控制整个电路,S1控制L2和R3,S2控制R4,电压表测量L1两端的电压。等效电路图如图所示(2)当开关S、S1闭合时,如图所示三用电器串联P3=()2R3=1W
①U1=⋅R1②当开关S、S2闭合时,如图所示两用电器串联P4=()2R4=4W③U′1=R1④U′1=2U1⑤将数值代入以上公式,可解得R1=8Ω,R2=24Ω,R3=16Ω,R4=16Ω(3)当开关S、S1闭合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与开关S、S2闭合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之比:===31.宁波奉化是水蜜桃之乡。春天,各个品种的桃花竞相开放,相互传粉。小科疑惑:结出的桃子是否会由于异花传粉、受精而改变口味?小科咨询果农得到以下信息:①种植多年的桃树结出的果实口味没有改变;②桃核繁殖的桃树结出的果实口味改变,退化严重;③桃核繁殖的桃树只能作为嫁接时的砧木。小科思考后明白了其中蕴含的科学道理。请回答:(1)图甲中的桃花传粉受精后,最终发育成图乙的结构。图中A结构的名称是________。(2)果实口味是一种________,由基因决定。不同品种的桃花相互传粉受精并不改变________(选填“果皮细胞”或“种子中胚的细胞”,下同)的基因组成,改变的是________的基因组成。【答案】①.种子②.性状③.果皮细胞④.种子中胚的细胞【解析】【分析】当一朵花完成传粉与受精后,子房发育为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为种子。果实的形状和口味是由果皮的遗传物质决定的,果皮是由子房壁发育形成的,和母本的基因型相同,传粉受精后遗传物质改变(基因)的是种子。一朵花完成传粉与受精后子房的发育如图:
【详解】(1)观图可知:A是种子,胚珠发育成种子。
(2)性状是指生物体所有特征的总和。任何生物都有许许多多性状。有的是形态结构特征,有的是生理特征,如果实口味,由基因决定。果皮是由子房壁发育来的,和母本的基因型相同,传粉受精并不改变果肉细胞的基因型,改变的是种子中胚的细胞的基因组成。【点睛】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个人抵押贷款合同季度范本
- 临街店铺购买合同范本
- 二次供水设备采购合同
- 专业服装管理软件经销合同书
- 上海市股权转让合同标准范本
- 二手房销售代理合同协议
- 中外合作种植战略合作合同
- 云计算服务提供商数据保密合同
- 返聘人员协议书
- IT行业员工培训劳动合同范本
- 小红书种草营销师(初级)认证考试真题试题库(含答案)
- 癫痫病人的护理(课件)
- 企业资产管理培训
- 2024年WPS计算机二级考试题库350题(含答案)
- 2024年4月27日浙江省事业单位招聘《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试题
- 2024年6月浙江省高考地理试卷真题(含答案逐题解析)
- 医院培训课件:《如何撰写护理科研标书》
- 风车的原理小班课件
- 河南省郑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数学 含答案
- 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英语试题卷(含答案)
- 2024年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全册数学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