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河南省第二实验中学高二上生物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3年河南省第二实验中学高二上生物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3年河南省第二实验中学高二上生物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3年河南省第二实验中学高二上生物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3年河南省第二实验中学高二上生物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河南省第二实验中学高二上生物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图为人体内环境甲、乙、丙三大成分之间的转化模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内环境中含有多种酶,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B.镰刀形细胞贫血症是因为甲中的血红蛋白异常C.丙中蛋白质和氧气含量均低于甲D.胰腺组织细胞分泌的消化酶、胰岛素等通过甲运输到作用部位2.将新养的宠物狗的尿液涂抹到固定的地方,以后宠物狗都会到此地撒尿;公鸡争斗时鸡冠发紫、羽毛竖起;小鸡听到母鸡的叫声会跑到母鸡身边,以上分别属于()A.化学信息、行为信息、行为信息 B.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C.化学信息、行为信息、物理信息 D.化学信息、物理信息、行为信息3.某人腰椎部受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觉。该病人受损伤的部分可能是在()①传入神经②传出神经③感受器④神经中枢⑤效应器A.②④ B.①④ C.①② D.②⑤4.某研究所将一种抗虫基因导入棉花细胞内,培养并筛选出含两个抗虫基因且都成功地整合到染色体上的抗虫植株(假定两个抗虫基因都能正常表达).让这些抗虫植株自交,后代中抗虫植株和非抗虫植株之间的比例不可能是()A.3:1 B.15:1 C.9:1 D.1:05.免疫是机体的一种重要保护性功能,下列各项不属于免疫过程的是()A.花粉引起体内毛细血管扩张 B.青霉素消灭肺炎双球菌C.抗SARS病毒的抗体清除SARS病毒 D.移植的器官被排斥6.泡菜、腐乳是人们比较喜爱的传统发酵食品。在家庭制作泡菜和腐乳过程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A.制作泡菜时向坛中加入适量陈泡菜水B.泡菜坛盖边沿的水槽中一定要保持有水C.制作腐乳时先将豆腐块进行蒸煮灭菌D.腐乳后期发酵阶段也要防止杂菌污染7.中国政府正在组织国产“新冠肺炎”病毒疫苗“应接尽接”地接种工作,并有效控制疫情。下列有关“新冠肺炎”病毒疫苗的叙述,错误的是()A.“新冠肺炎”病毒疫苗属于抗原,会刺激辅助性T细胞产生细胞因子B.“新冠肺炎”病毒疫苗能刺激人体的辅助性T细胞合成特定mRNA分子C.“新冠肺炎”病毒疫苗可使人体获得特异性免疫,从而增强人体免疫力D.“新冠肺炎”病毒疫苗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成能与“新冠肺炎”病毒结合的浆细胞8.(10分)排尿活动是一种反射活动。当膀胱尿量充盈到一定程度时,膀胱壁的牵张感受器受到刺激而兴奋,通过神经调节引起膀胱壁收缩,贮存在膀胱内的尿液排出。尿液对尿道的刺激可进一步反射性地加强排尿中枢活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婴儿因大脑的发育尚未完善,对排尿的控制能力较弱,因此经常尿床B.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憋尿”,这是一种非条件反射C.排尿活动过程中存正反馈调节D.排尿反射的低级中枢在脊髓,但它受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二、非选择题9.(10分)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蔬菜、水果等的种植、保存方面已有较多应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乙烯利是植物体产生的一种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激素B.植物生长调节剂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等优点C.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效果与使用浓度、使用时期和使用方法有密切关系D.α-萘乙酸(NAA)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10.(14分)果蝇的眼色受多对基因控制,野生型果蝇为纯合红眼。果蝇的部分眼色基因控制相关色素的合成途径及其所在染色体的位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cn物质与褐色物质同时存在时,果蝇表现为暗栗色,纯合暗栗色眼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某只果蝇具有图中所示的染色体,则2条染色体上4个基因中在有丝分裂后期会出现在细胞同一极的是________________。(2)bw物质与朱红色物质同时存在时,果蝇表现为朱砂眼,黄色物质与朱红色物质同时存在时,果蝇表现为辰砂眼,则朱砂眼和辰砂眼分别由____________基因突变引起。用纯合朱砂眼雌蝇和单基因突变体辰砂眼雄蝇杂交得F1,F1相互交配得F2,F1表现型是___________,F2中红眼性状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11.(14分)对一处弃耕农田的演替过程的记录如下表所示。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演替阶段群落类型植物种类数草本植物灌木乔木1草丛34002针叶林521213针、阔叶混交林6724174常绿阔叶林1063116(1)从草丛到常绿阔叶林的演替过程中,群落对光能的利用能力____________(填“提高”或“不变”或“降低”)。(2)该地草丛、针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的丰富度不同,丰富度是指____________。(3)一般来讲,与草丛相比,常绿阔叶林的动物分层现象较为____________(填“简单”或“复杂”),原因是____________。(4)在常绿阔叶林阶段,假设该生态系统中有一食物链为甲种植物→乙种动物→丙种动物,若丙种动物的数量增加,则一段时间后,甲种植树数量也增加,其原因是____________。(5)如果一块弃耕农田位于半干旱地区,群落演替可能发展到____________阶段。(6)据调查,近5万年以来,某地区由于气候越来越干燥,森林逐渐被灌丛取代,这也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演替类型。近50年来,由于人类过度开垦,导致局部灌丛出现了荒漠化,该现象表明:与该地区具有的自然演替相比,人类的开垦活动使得该地区群落的演替速度____________(填“未发生改变”、“变慢”或“变快”),演替的方向____________(填“发生改变”或“未发生改变”)。12.人体感染流感病毒后常常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升高至39~40℃并保持一段时间,其中部分生理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初次接触一种新的流感病毒时,通常需要经_____的摄取和处理,若要消灭侵入宿主细胞的流感病毒,要依赖免疫系统产生的_____细胞与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宿主细胞裂解死亡,这种宿主细胞的死亡属于_____(填“细胞凋亡”或“细胞坏死”)。(2)病毒感染时,免疫细胞等会产生内生致热源(EP),EP作用于_____(填器官名称)中的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升高。在体温持续高热的这段时间内,人体产热量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散热量。当体温过高并且发热持续38.5℃以上,通常需要服用退热药,通过增加_____来使体温恢复正常。病毒侵入后,一定程度的发热对人体抗病有积极作用,原因是_____。(3)已知青霉素的作用机理是抑制原核细胞细胞壁的形成,从而达到灭菌的作用。当人体感染流感病毒后,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用青霉素进行治疗。少数人注射青霉素后会出现胸闷、气急和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者发生休克,这种现象是人体免疫功能失调中的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C【解析】甲表示血浆,乙表示淋巴,丙表示组织液.据此分析作答。细胞质基质是细胞代谢的场所,A错误;镰刀形细胞贫血症是基因突变造成血红蛋白异常引起的,而甲表示血浆,其中没有血红蛋白,B错误;丙和乙中蛋白质含量均低于血浆甲,组织液中氧气也是血浆中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的,所以也低于血浆,C正确;胰腺分泌的消化酶随胰液由导管直接送到小肠,不会通过甲运输到作用部位,D错误。2、C【解析】将新养的宠物狗的尿液涂抹到固定的地方,以后宠物狗都会到此地撒尿,尿液中的化学物质起到了信息传递作用,属于化学信息;公鸡争斗时鸡冠发紫、羽毛竖起是公鸡通过自己的特殊行为向同伴发出威吓、挑战等信息,属于行为信息;小鸡听到母鸡的叫声会跑到母鸡身边,这里的声音是一种物理刺激,属于物理信息。故选C。3、A【解析】兴奋在反射弧中传导方向为: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该反射弧的神经中枢在脊髓,脊髓中分灰质和白质,白质在外,连接传入神经和大脑;灰质在内,连接传出神经。【详解】“有感觉”说明感受器和传入神经没问题。“下肢运动障碍”,说明效应器是下肢肌肉,而伤在腰部,下肢肌肉未损伤,说明效应器没损伤。冲动从传入神经进入神经中枢后,先进入白质,再传到大脑,这样就会有感觉,然后经信号处理后经灰质传出到达效应器,如果受伤的地方在灰质,则会出现有感觉无效应的现象,说明神经中枢可能受伤。因此,该病人受损伤的部位可能是在反射弧的传出神经或神经中枢。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首先要求考生识记反射弧的组成;其次采用排除法,根据题干信息“有感觉”、“下肢运动障碍”排除感受器、传入神经和效应器,再进一步选出正确的答案,有一定难度,也属于易错题。4、C【解析】阅读题干可以知道,本题涉及的知识有基因工程和基因的分离定律,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详解】根据抗虫植株的体细胞含两个抗虫基因,且随机整合到了染色体上。①如果两个抗虫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中的两条染色体上,则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的配子中都含Bt基因,因此,后代中抗虫植株和非抗虫植株之间的比例为1:0;②如果两个抗虫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则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的配子中含Bt基因与不含Bt基因的比例为1:1,因此,后代中抗虫植株和非抗虫植株之间的比例为3:1;③如果两个抗虫基因位于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则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的配子中含Bt基因与不含Bt基因的比例为3:1,因此,后代中抗虫植株和非抗虫植株之间的比例为15:1。故选C。5、B【解析】对付病原体和体内异常细胞,要靠免疫调节。免疫调节是依靠自身的免疫系统来实现的。【详解】A、花粉引起体内毛细血管扩张属于过敏反应,过敏反应是一种免疫功能过强引起的免疫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B、青霉素不是动物体自身产生的抗菌物质,用青霉素消灭肺炎双球菌利用了青霉素的药物杀菌特性,故B符合题意;C、抗SARS病毒的抗体清除SARS病毒是典型的体液免疫过程,故C不符合题意;D、器官移植中发生的排斥反应是细胞免疫过程,外来的器官为抗原,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6、C【解析】家庭制作发酵食品通常利用的是食材或环境中自带的微生物,泡菜利用的是白菜表面的乳酸菌,腐乳利用的是豆腐中的毛霉菌,乳酸菌是原核生物,其代谢类型是异养厌氧型,毛霉是真核生物,其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详解】A、陈泡菜水中保留有泡菜发酵需要的微生物,因此,加入陈泡菜水有利于加快泡菜成熟速度,A正确;B、泡菜发酵需要严格的无氧环境,因此泡菜发酵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保持隔绝空气,B正确;C、制作腐乳时,豆腐块不能进行蒸煮灭菌,否则不仅会影响腐乳的“形”还会影响到野生菌种的获得,C错误;D、腐乳制作的后期发酵阶段时间比较长,需要注意防止杂菌污染,以防引起腐败变质,D正确。故选C。7、D【解析】体液免疫过程为:大多数病原体经过吞噬细胞等的摄取和处理,暴露出这种病原体所特有的抗原,将抗原传递给辅助性T细胞,刺激辅助性T细胞产生细胞因子,少数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B细胞受到刺激后,在细胞因子的作用下,开始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小部分形成记忆细胞。抗体可以与病原体结合,从而抑制病原体的繁殖和对人体细胞的黏附。【详解】A、“新冠肺炎”病毒疫苗属于抗原,会刺激辅助性T细胞产生细胞因子,从而加速B细胞的增殖分化,A正确;B、“新冠肺炎”病毒疫苗能刺激人体的辅助性T细胞中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从而合成特定mRNA分子,B正确;C、“新冠肺炎”病毒疫苗可使人体产生相应的记忆细胞和抗体,使得人体获得特异性免疫,从而增强人体免疫力,C正确;D、“新冠肺炎”病毒疫苗刺激B细胞,促进其增殖分化成浆细胞,而浆细胞不能与“新冠肺炎"病毒结合,是浆细胞产生的抗体能与“新冠肺炎"病毒结合,D错误。故选D。8、B【解析】1、负反馈调节的主要意义在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正反馈的意义在于使生理过程不断加强,直至最终完成生理功能。2、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大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调控。【详解】A、婴儿因大脑的发育尚未完善,对排尿的控制能力较弱,因此经常尿床,A正确;B、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憋尿”,这种行为受大脑皮层支配,是一种条件反射,B错误;C、由“尿液对尿道的刺激可进一步反射性地加强排尿中枢活动”可知,排尿活动过程中存在正反馈调节,C正确;D、排尿反射的低级中枢在脊髓,但它受相应的高级中枢,如大脑皮层的调控,D正确。故选B。二、非选择题9、A【解析】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的化合物。【详解】A、乙烯利是人工合成的,不是激素,A错误;B、植物生长调节剂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等优点,故被广泛应用,B正确;C、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效果与使用浓度、使用时期和使用方法有密切关系,故在使用时需要注意浓度、方法等,C正确;D、α-萘乙酸(NAA)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属于生长素类似物,D正确。故选A。10、(1)①.AAbbXDEXDE、AAbbXDEY②.A、B、D、E(2)①.A、D②.红眼③.9/16【解析】据图可知,A和B基因均为2号染色体上,D和E基因基因均为X染色体上,连锁的染色体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详解】(1)结合图2可知,bbXEX-和bbXEY可以控制cn物质出现,A_XDX-和A_XDY可以控制褐色物质出现,所以纯合暗栗色眼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XDEXDE、AAbbXDEY;有丝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移向两极的基因完全相同,均为原细胞中的所有基因,即有丝分裂后期会出现在细胞同一极的是A基因、B基因、D基因、E基因。(2)E基因和B基因可以控制岀现朱红色物质,D基因可以控制出现bw物质,A基因会使bw物质生成褐色物质,bw物质与朱红色物质同时存在时,果蝇表现为朱砂眼,所以朱砂眼的出现是由A基因突变引起的。黄色物质与朱红色物质同时存在时,果蝇表现为辰砂眼,黄色物质的出现需要D基因突变;用纯合朱砂眼雌蝇(aaBBXDEXDE)和单基因突变体辰砂眼雄蝇(AABBXdEY)杂交得F1(AaBBXDEXdE、AaBBXDEY),F1表现型是红眼,F2中红眼性状(A-XDE-)所占比例为3/4×3/4=9/16。【点睛】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果蝇的染色体组型、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基因的转录和翻译过程,通过一对性状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和伴性遗传,要求学生根据F2中表现型比例以及题干信息判断,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11、(1)提高(2)群落中物种数日的多少(3)①.复杂②.常绿阔叶林的种类数多并且有较为复杂的分层现象,能为动物提供复杂的栖息场所和食物来源(常绿阔叶林的分层为动物分层创造了条件)(4)由于乙种动物以甲种植物为食,丙种动物的数量增加导致乙种动物的数量减少,从而导致甲种植物数量的增加(5)草本植物(或稀蔬灌木)(6)①.变快②.未发生改变【解析】群落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可分为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1.演替是群落组成向着一定方向、具有一定规律、随时间而变化的有序过程。它往往是连续变化的过程,是能预见的或可测的。2.演替是生物和环境反复相互作用、发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可逆变化。3.演替使群落的总能量增加,有机物总量增加;生物种类越来越多,群落的结构越来越复杂。4.顶极群落是演替达到的最终稳定状态,顶极群落并不是绝对稳定的,而是处于不断变化的相对稳定状态。【小问1详解】从草丛到常绿阔叶林的演替过程中,垂直方向上变得更复杂,群落对光能的利用能力提高。【小问2详解】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物种丰富度越大,生态系统营养结构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越高。【小问3详解】常绿阔叶林的种类数多并且有较为复杂的分层现象,能为动物提供复杂的栖息场所和食物来源(常绿阔叶林的分层为动物分层创造了条件),因此常绿阔叶林的动物分层现象较草丛相比更为复杂。【小问4详解】食物链上的生物彼此之间有调节作用,由于乙种动物以甲种植物为食,丙种动物的数量增加导致乙种动物的数量减少,从而导致甲种植物数量的增加。【小问5详解】群落演替的最终阶段由当地环境决定,弃耕农田位于半干旱地区,可能发展成草本植物(或稀蔬灌木)群落。【小问6详解】人类过度开垦,导致局部灌丛出现了荒漠化,说明人类的开垦活动使得该地区群落的演替速度变快;近5万年以来,某地区由于气候越来越干燥,森林逐渐被灌丛取代,自然状态下也是演替为沙漠,因此演替方向未变。【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群落结构及群落演替,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12、(1).吞噬细胞(2).效应T(3).细胞凋亡(4).下丘脑(5).等于(6).散热(7).体温上升可促进免疫细胞的活动,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