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村落旅游发展中的村民角色参与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986f1ab48862cd044bff43a3f40590b/1986f1ab48862cd044bff43a3f40590b1.gif)
![传统村落旅游发展中的村民角色参与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986f1ab48862cd044bff43a3f40590b/1986f1ab48862cd044bff43a3f40590b2.gif)
![传统村落旅游发展中的村民角色参与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986f1ab48862cd044bff43a3f40590b/1986f1ab48862cd044bff43a3f40590b3.gif)
![传统村落旅游发展中的村民角色参与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986f1ab48862cd044bff43a3f40590b/1986f1ab48862cd044bff43a3f40590b4.gif)
![传统村落旅游发展中的村民角色参与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986f1ab48862cd044bff43a3f40590b/1986f1ab48862cd044bff43a3f40590b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6-摘要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发展,传统村落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文化底蕴,让它成为了乡村旅游开发的热点。本文以屏南县棠口镇漈头村为案例进行研究分析,运用文献参考法、参与式观察法与访谈法等方法收集材料,探讨传统村落旅游发展过程中的村民角色参与。研究发现村民参与对于传统村落旅游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他们主要做旅游资源的提供者、旅游产品的开发者、旅游服务的提供者、旅游文化的建设者、旅游形象的推广者等方式参与传统旅游发展。当然,在传统村落旅游发展的过程中,村民参与存在着参与程度低、经营形式单一、村落阶级分化、村民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不高等问题。这些问题,指引着我们可以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制度、加大村民教育培训力度,加强村民主人翁意识、丰富旅游产品,拓宽村民参与旅游发展的渠道、提升村民文化自觉,树立文化自信等方式,来作为推进传统村落旅游发展过程中村民角色参与的重要切入点。关键词:传统村落;旅游发展;村民参与;宁德漈头村 AbstractInpacewiththedevelopmentofruraltourism,Thelonghistoryandstrongculturalheritageoftraditionalvillages,inrecentyears,ithasstandoutofruraltourismdevelopment.ThispaperstudiesandanalyzesthecaseofBantouvillage,TangkouTown,PingnanCounty,usingliteraturereference,participatoryobservationandinterviewmethodstocollectmaterialsandexploretheroleparticipationofvillagersinthedevelopmentoftraditionalvillagetourism.Thestudyfoundthatvillagerparticipationisofgreatsignificancetothedevelopmentoftraditionalvillagetourism.Theyaremainlytheprovidersoftourismresources,thedevelopersoftourismproducts,theprovidersoftourismservices,thebuildersoftourismculture,thepromotersoftourismimageandotherwaystoparticipateintraditionaltourism’sdevelopment.Certainly,intheprocedureoftraditionalvillagetourismdevelopment,therehavesomemattersinthevillager’sparticipation,suchasthelowdegreeofparticipation,thesingleformofmanagement,theclassdifferentiationofvillages,thelowculturalconsciousnessandself-confidenceofvillagers.Theseproblemsguideustoestablishascientificandreasonableinterestdistributionsystem,strengthenthevillagers'educationandtraining,strengthenthevillagers'senseofownership,enrichtourismproducts,broadenthechannelsofvillagers'participationintourismdevelopment,enhancethevillagers'culturalconsciousness,andestablishculturalconfidence,whichareimportantwaystopromotetheparticipationofvillagers'roleinthedevelopmentoftraditionalvillagetourismPoint.Keywords:traditionalvillage;tourismdeveloping;Villagers'Participation;NingdeJitouvillage目录TOC\t"一级标题,1,二级标题,2,三级标题,3"\h\u1引言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综述 -2-1.2.1国外研究 -2-1.2.2国外研究 -3-1.2.3综述研究 -4-1.3研究方法 -4-1.3.1文献参考法 -4-1.3.2参与式观察法 -4-1.3.3访谈法 -4-1.4相关概念 -5-1.4.1传统村落 -5-1.4.2村民 -5-2村民参与传统村落旅游发展的重要性 -6-2.1村民参与是传统村落旅游持续发展的必要 -6-2.2村民参与可以提高旅游产品质量 -6-2.3村民是传统村落旅游保护工作的主体 -6-2.4村民参与是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6-3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7-3.1研究对象 -7-3.1.1漈头村概况 -7-3.1.2漈头村游资源评价分析 -7-3.1.3漈头村旅游发展现状 -8-4漈头村村民参与传统村落旅游发展的方式 -8-4.1旅游资源的供应者 -8-4.2旅游产品的开发者 -9-4.2.1餐饮店 -9-4.2.2旅游商品销售 -10-4.3旅游服务的提供者 -10-4.4旅游文化的建设者 -11-4.5旅游形象的推广者 -11-5漈头村村民参与传统村落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2-5.1问题 -12-5.2建议 -12-6总结与展望 -13-6.1总结 -13-6.2展望 -14-参考文献 -15-致谢 -17- 传统村落旅游发展中的村民角色参与研究1引言1.1研究背景作为一个有着悠久的农耕文明史的国家,农耕文化贯穿中国上下几千年文明历史的发展,是中华文化的组成基础。而村落作为农耕文明的物质表现,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的载体但是,随着工业现代化和乡镇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传统村落面临着多方面的威胁。中国大部分传统村落的地理位置大多处在偏远、落后的地区,开发条件差,村落里的古建筑和传统文化得不到有效保护。再加上近年来村落里的居民进城务工,甚至全家搬迁到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教育医疗条件优越、发展机会多的城区生活,导致村落出现“空巢化”现象,村落内部的古建筑因为长期无人居住,加速毁坏,濒临崩塌。根据2018年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中国城乡建设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自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的行政村、自然村个数下降趋势明显。中国自然村数量从1990年的377.3万个减少至2018年的245.2万个,平均每年减少47178个自然村,行政村以平均每年减少10321个的速度,从1993年90万个的数量减少到2013年末的69万个。而在这些消失的村落中也包括有数量仅是行政村1.9%的传统村落,据中国传统村落官网的数据显示,在2005年至2015年的十年间,中国传统村庄的数量已从5000个减少到2500个,减少了一半。平均而言,一个传统城镇一天半就消失了。为了更好的保护传统村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颁布了第524号条例《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该条例于2008年4月22号由温家宝总理对外公布,并在2008年的7月1日开始实施,主要解决当时传统村落由于城镇化加快面临的建设与保护的问题;为明确传统村落评定体系,住建部、文化部等部门在2012年8月印发《传统村落评价认定指标体系(试行)》;2012年12月,全国共有646个传统村落入选了国家住建部、文化部和财政部三部门联合发布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单,从2012年到2019年,住建部等部门前后共公布了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总计6819座村落成为了中国传统村落,被列入保护范围。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国家领导人充分肯定了旅游业对于国家活动的重要作用,都大力支持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不仅是该国发展经济和增加就业的有效途径,而且是迫切需要改善其公民的生活。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人们的休闲,娱乐和旅游不再局限于城市。寻求差异的动力源使人们愿意去乡村体验旅游,并且越来越多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变得很流行。村民是传统村落旅游开发的核心因素,来自传统村庄的村民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参与者,不仅是直接的参与者,而且是影响游客的旅游体验的重要因素,与游客之间的关系更加多样化。本文将以宁德市屏南县棠口镇漈头村为例来探讨村民参与传统村落旅游发展的形式。从传统村落村民的参与角度入手,探讨传统村落旅游的发展,加强了案例的深度挖掘,从村民参与旅游目的地发展的视角进行的研究,具有积极意义。1.2研究综述1.2.1国外研究KoscakM(1996)提到居民参与乡村旅游发展是乡村全面旅游发展的三大原则之一[1]。KneafseyM(2001)以法国布列塔尼乡村地区为例,通过对当地居民和移民社区参与的研究发现,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在社区参与的程度、方式和决策上存在很大的差异[2]。HornC,SimmonsD(2002)通过比较新西兰两个城镇居民对于当地旅游业发展的态度,发现他们对于旅游业的发展的接受度和游客夫人包容性受到社区参与程度的影响[3]。MeamsMA,ToitASA(2008)基于对游客的感知和对原生土著文化村旅游从业者的感知,运用知识回顾工具对当地土著文化的变迁进行了检测[4]。MbaiwaJE(2011)发现,由于旅游的发展,村庄经济收入增加,村民们对于传统意义上的生活必需品需求减少,当地房屋逐渐现代化,传统村庄生活受到了较大的影响[5]。GhaderiZ,HendersonJC(2012)通过调查居民对旅游业发展的态度和相关政策,发现村民对当地自然文化资源在旅游业中的利用十分关注,意识到旅游业对他们的影响弊大于利,村民利益缺乏相关政策的保障[6]。BennettN,LemelinRH,KosterRetal.(2012)基于五个研究对象的定量分析,提出了资产框架模型通过七自然资产方面,物质资源和建设、金融资源、政策、管理、社会、文化和人力资源,它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参考为当地社区旅游的发展和环境保护[7]。AhmadA(2013)对KampongAyer旅游研究发现,旅游开发造成的垃圾排放、火灾、犯罪、缺乏真实性,以及旅游服务信息和设施的缺乏等缺陷,已经影响到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和当地生活[8]。DewiLKY(2013)在研究巴厘岛旅游的时候,发现当地政府、旅游开发商和当地居民的矛盾激烈,其主要原因是旅游开发导致了当地环境破坏严重,原生文化价值遭到冲击[9]。
1.2.2国内研究黄洁和吴赞科(2003)基于对浙江兰溪市诸葛和长乐古村落居民对于旅游影响的感知调查,将当地居民对旅游业发展的态度分为三种:倾向乐观主义者,乐观主义者和现实主义者[10]。杨效忠和张捷(2008)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提升古村落社区参与旅游的整体水平,减少社区参与旅游水平空间上差异的根本方法是“让利于民”,加强社区的利益分配能力,其中政府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11]。卢松等(2009)通过分析西递居民对旅游业影响的历时认识,发现随着时间的流逝,当地居民越来越依赖旅游业。西递居民对于旅游业带来的社会文化影响和环境影响的重视也随着旅游的发展而更一步加深。居民自身、景区和政府等因素都是对旅游影响历时认识的影响因素[12]。翁时秀和彭华(2010)通过对南溪河芙蓉村旅游利益相关者关系的研究,发现当地社区参与旅游的限制因素主要为当地的利益关系网络[13],他们(2011)针对权力意识淡薄的古村落,提出了三种社区授权方式:以心理权力的激发为核心的社区赋权,以群体为层次划分受众类型,以多元授权主体参与社区授权[14]。陶琳(2011)在对多个传统村落调查研究后发现,具有行政权力、传统权力和经济权力的各种精英在传统村落中共存和发展。其中,经济精英在社会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15]。翁时秀和彭华(2011)研究指出,在古村落景观变化过程中,主要参与者是县(市)政府、乡(镇)政府、有关村民和无关村民。不同的参与者具有不一样但是相互关系的行为逻辑[16]。庄晓平(2012)从制度伦理的角度,对广东省开平市子里村和马江龙村村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进行了研究,发现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当地村民对市民社会的伦理诉求越来越强烈[17]。冯淑华(2013)认为,在古村落开发旅游的过程中,涉及到当地居民、政府、投资者和开发商、旅游者四个利益相关者相互关系、相互影响,具有不同的角色、不同的预期利益和不同的价值取向。存在着各利益相关者利益协调共生发展的问题[18]。陈志永(2013)在对琅德苗族村社区的研究中发现,村民自我组织、政府政策保障、社区精英参与和政府的有效介入可以提升社区参与旅游水平,保障社区权益[19]。陈振华和闫琳(2014)认为中国大陆乡村旅游社区参与可以借鉴台湾鼓励村民参与社区自治、积极参加社区公共事务管理、增加社区参与活力等方法来促进旅游的持续发展[20]。1.2.3综述研究从上述观点可见,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在2000年来逐渐成为国内外研究学者的关注重点。更在2007年后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相关理论也逐渐成熟。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学者通过更多样化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角度注意到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主体地位。相关理论的丰富夯实了相关研究的理论基础。但相关研究更加注重社区参与对于旅游发展的积极性,忽略了社区参与旅游发展以人为本的本质要求。1.3研究方法本文采用了文献参考法、参与观察法、访谈法的方式,实地考察深入的了解传统村落漈头村的当地文化特色以及村民的意见。本次研究是针对传统村落发展中的漈头村为例,以村民的角度进行对旅游开发的调查与研究。本次研究将以对传统村落的保护文化和传承精神为传统村落的旅游发展的的基本前提。村民作为传统村落的东道主,更是传统村落旅游的旅游吸引物,具有复合身份。本研究需要充分了解当地产业特设、旅游文化、村民生活方式等众多材料为研究依据。并尽可能的发挥村民的在漈头村的旅游发展的作用。也需要结合当代社会发展,整合传统村落的合理旅游开发的方案。1.3.1文献参考法通过查阅本课题相关的文献与研究,了解当前传统村落旅游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收集整理漈头村的历史文化以及与旅游相关特色。1.3.2参与式观察法利用假期住在传统村落漈头村的村民家中,多次与当地各旅游发展的相关者互动,进行参与式观察、与村民保持长期联系等方式收集研究所需的资料。1.3.3访谈法实地走访村落村民进行访谈法,针对不同类型和各阶层的村民了解村民在传统村落的参与方式及参与内容。以及访谈中了解村民们对于传统村落旅游发展的看法和意见。访谈对象见表1。表3-1主要访谈对象分布类别内容村民漈头村村民6人游客包括本地游客(宁德市内)及外地游客5人资料来源:据实际调研整理所得1.4相关概念1.4.1传统村落在中国的早期,没有明确指出传统村庄的概念,传统村庄的定义相对模糊。根据外国学者的研究,一些国内学者将传统村庄作为古老村庄和传统聚落进行管理。费孝通先生将这个村庄解释为“农民生活的基本功能单位”。从地理上讲,村庄是人们长期居住的固定区域,而古老村庄则更多地关注其历史和特色文化。目前,传统村落的定义是在原来古村落定义上进行延伸。2012年末,住建部及化部等国家相关部门考察了传统村落,并在考察后发布了传统村落定义相关通知。政府部门在征询主题专家的意见后,在通知中提到了传统村庄的定义:“传统村庄是指形成较早,传统资源丰富,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和经济价值的村庄,应该保护的村庄。”[21]此后,这个定义被大部分相关研究采用,以便能准确地反映传统村落的有形和无形文化遗产。1.4.2村民目前,我们对“村民”概念的理解和界定一直处于模糊状态。20会议北京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7月25日,2000年,当他们讨论了“人民”的概念,该委员会的成员定义的村民的概念:他们相信所有居民户籍必须超过18岁的村民在村子里。这些村民的配偶和户口没有迁移,但他们也是村里的居民。这个定义解决了当时基层工作由于“村民”定义模糊、界定不清带来的麻烦,减少了许多额外的矛盾。村落的产生是历史的和自然的。无论采取何种行政手段,村民的归属感都不会相应改变。传统意义上的村落,它的地理概念是永恒的。改革开放后,由于社会结构的调整和农民户籍的变更,村民的性质和属性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村民”一词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取得居住权的特定地区或城镇的居民”这赋予了村民四个特征:世界性,永久性,永久性和暂时性生活[22]。2村民参与传统村落旅游发展的重要性2.1村民参与是传统村落旅游持续发展的必要旅游可持续发展是指不破坏当地自然环境,不损坏现有和潜在的旅游资源,及合理利用旅游资源,保护已开发的现有资源的情况下,在环境,社会,经济三效合一的基础上持续发展的\t"/item/%E6%97%85%E6%B8%B8%E5%8F%AF%E6%8C%81%E7%BB%AD%E5%8F%91%E5%B1%95/_blank"旅游经济开发行为。[23]村民作为村庄的主人公,传统村落旅游可持续发展必须考虑村民的参与。村民参与传统村落旅游可以获得自身的利益诉求,提高他们保护传统村落文化的自觉性,并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到旅游发展的过程,从而促进。因此,村民参与是传统村落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2.2村民参与可以提高旅游产品质量游客满意度是旅游产品质量和价值的主要衡量标准。相关人员的服务态度是影响游客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在传统村落旅游发展的过程中,作为利益相关者的村民如果不能参与到旅游发展中,不能成为旅游发展的受益者,那么他们对于村庄旅游开发的积极性将严重受挫,对于游客的包容性也将大大降低,甚至对旅游发展和游客出现厌恶的心理。游客满意度会因为村民们的消极态度而大大降低,使得传统村落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受损,当地旅游产品的质量评价也将受到影响。2.3村民是传统村落旅游保护工作的主体保护是发展传统村落旅游的前提条件。非物质文化作为村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之一,自然是传统村落保护的主要内容。传统村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由村民们代代相传,村民作为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如果缺席村落保护工作,将会导致村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逐渐消亡。2.4村民参与是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一种表现形式,却能够带动第一二产业的整体发展,乘数效应显著,关联度极高。旅游业的发展可以为村落村民们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增加村落经济收入渠道,是村庄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由外地人主导的传统村落旅游发展,将会导致当地部分旅游收入通过工资或商业利润等方式流出,旅游发展起不到应有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削弱了旅游发展应有的经济贡献作用。事实证明,村民参与旅游发展,可避免传统村落成为“旅游飞地”,加强旅游业的“乘数效应”,促进旅游目的地经济的发展,助力乡村扶贫攻坚战。3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3.1研究对象3.1.1漈头村概况漈头村位于宁德市屏南县棠口乡,始建于唐僖宗乾符3年(公元876年),古时人称“龙漈乡”,迄今已经一千一百多年的历史,悠久绵长的历史积淀了漈头村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历史上漈头村曾被誉为“屏南好漈头”、“戏曲之乡”,名列“四大书乡”之首。漈头村山水环绕,风景秀丽,人称“鲤鱼溪”的竹溪贯穿全村,具有显著特色的田园风光。2007年,漈头村被授予“福建省历史文化名村”称号,2010年,获得了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荣誉称号,2012年,漈头村经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专家委员会评审认定,被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单中。3.1.2漈头村游资源评价分析目前在漈头村内,传统建筑、村落景观和传统特色文化都保存完好,成为了优秀的旅游资源。(1)旅游资源类型多样。漈头村的旅游资源包括龙岗寨日照岩瀑布、竹溪等自然景观资源,黄童御葬墓、传统古建筑等人文景观资源,漈头扁肉为代表的传统饮食资源、科举文化、戏曲文化文化资源等(2)人文历史底蕴深厚。漈头村拥有千年历史,有完整的传统文化,被誉为“历史文化名村”。屏南县人民政府在2006年将其评选为首批县级历史文化名村;福建省人民政府在2007年将其列为第三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2008年时被评选为闽东“十美村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更是在2010年授予第五批国家级“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荣誉称号;“平讲戏”也能够在2008年列入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3)传统文化丰富多彩。在每年的二月二龙抬头,根据当地的惯例,漈头村的村民们都会做米粿、吃米粿、泡蛋茶,舞由稻草和蕨类植物编织而成的香火龙,两百多年历史的香火龙对于村民们来说既能辟邪,更能祈求来年风调雨顺,而在孙悟空的诞辰(农历十月二十七日)上,村民们更是进行南少林寺武术和闽东传统武术的表演,平讲戏和乱弹戏表演在当日也是必不可少。3.1.3漈头村旅游发展现状近年来,屏南一直致力于在漈头传统村落3A级景区建设和乡村旅游建设,集体验、观光和休闲于一体。投资1000万元完成了漈头传统村落旅游配套设施的建设。已建成停车场、旅游公共厕所、旅游服务中心、旅游标志,漈头村传统建筑维修,电线整改和路灯安装,道路铺设等,这些项目建设大大改善了漈头村整体形象,这大大增加了来漈头村参观游览的游客。悠久的历史和才人辈出使得漈头村的“耕读文化”尤为出名,保存完好的文化景点让村落的文化氛围更加浓郁,这些特点让漈头村成为了宁德市中小学生研学线路安排的热点。此外,县政府还开通了从县城直达的公交车,大大提高了漈头村的可进入性。虽然漈头村旅游还处在“养在深闺人不识”的阶段,还未被大批游客所观赏,但旅游发展形势愈加良好。4漈头村村民参与传统村落旅游发展的方式传统村落的建筑以及村民保持下来生活状态是传统村落最为重要的文化特色。村民不仅是传统村落旅游发展的利益相关者,相比于政府跟旅游开发商,他们能够直接与游客接触,参与传统村落旅游发展的方式更为多样化。4.1旅游资源的供应者古民居、传统美食、民俗活动、遗存的农耕文化等传统村落的生活景观、生产景观和传统聚落景观是传统村落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世代居住在漈头村的村民们作为旅游资源的主要拥有者,在漈头村旅游发展过程中成为了旅游资源的重要供应者。提供人文景观。漈头村拥有几条保存良好的古街道,这些建筑景观极具特色。这些古建筑内部带有的精致的木雕石刻、灰塑以及彩画装饰更是古建筑的一大亮点。作为漈头村旅游的一大亮点,漈头耕读博物馆里收藏了一万来件的文物这些文物都是馆长张书岩从村民的受众手中收集而来,每一件物件都在诉说这一个关于漈头村的故事,还原了漈头人晴耕雨读的耕读场景。这些都成为漈头村传统城村落旅游发展中的重要旅游景观。提供民俗风情。作为千年传统村落的漈头村,不但人文荟萃,民俗风情也很浓郁。每年农历十月二十七日,漈头村都举办民俗文化节,有相传二百多年的南少林武术表演,有老艺人精彩的唱腔展示,还有奇特的踩街活动。4.2旅游产品的开发者旅游发展过程中需要有一定必不可少的旅游产品,由于漈头村目前仍需要依附其他更为知名的旅游景区,在旅行社的旅游线路设计中,往往都被当做附加景点或是设计成为学生研学线路,如此一来,游客在村落里逗留时间不长,消费水平较不高。这些问题使那些旅游投资者们都不看好这方面的投资。这种形势给当地村民,特别是有经济实力的村民发现了商机,如办餐饮、旅游商品销售等。4.2.1餐饮店漈头村不仅是有名的书乡,特色小吃也特别出名。早在清乾隆年间,漈头村饮食文化的名气早就已经远近皆知,特别是精巧玲珑的漈头扁肉。在漈头村,扁肉的皮和馅儿都是按照特定的配方调制而成,纯手工打制的肉馅儿、猪头骨熬制的高汤加上自制的的花生酱,搭配上丁点葱花便已经香味扑鼻,柴火铁锅烹制现包扁肉。城市吃不到的味道,扁肉滑嫩入口,汤中加入本地酱油,一点味精不用,已经浓郁难忘。游客们在参观游览完漈头古村后往往会选择当地村民自家开的扁肉店用餐,张职强扁肉店深受老漈头人和外来游客的喜爱。导游说回到宁德市区要两个多小时,如果饿了的话,可以选择扁肉。真的特别安利漈头扁肉,传统的烹饪技术制作的扁肉,皮薄馅儿大,扁肉皮入口即化,一口咬下去,却又QQ弹弹的,很有嚼劲,而且相对于其他景区,价格也便宜——温州游客陆小姐在每年的旅游旺季,游客都是玩完白水洋后,来漈头村逛逛,很多客人都会走进来我店里吃上一碗,有些人是真的玩饿了,有些是外地的,见到我们真材实料的做,也愿意走进来试试,吃完后大家都是竖起大拇指啊。还有宁德其他地方的,周末特地自己开车来吃。——张职强扁肉店老板张大哥4.2.2旅游商品销售旅游商品与乡村旅游相互依附,结合密切。随着近年来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乡村旅游目的地已逐渐成为重要的旅游和购物目的地。当地村民出售的旅游商品在游客中更受欢迎。漈头村里有许多的特产,如夏季香菇、光饼等,对于村民来说,省去了交易的中间环节,增加了收入。还有村民开起小卖部,专卖零食饮料和鱼食。以前买东西都是到大城市里买,现在这种时代,还有人回来我们农村里买东西,自己家种的东西摆在自己家的门口就有人来买,这放在以前谁敢想。——当地村民陈奶奶陈奶奶19岁从甘棠乡嫁到漈头村,至今已经有五十几年。她现在主要在自家门口售卖一些莲子、光饼、小馒头等类似的鱼食,每天收入不算多,但是老人家很愿意自己找点工作,减少子女们的负担。我们是周末从宁德市区自驾来白水洋玩,上午白水洋水太凉了,便先开车来漈头。来鲤鱼溪就是为了看鲤鱼嘛!这里的鲤鱼不怕人,孩子都喜欢喂鱼,买点鱼食,一包一两块,也不贵,当亲子活动来玩。孩子玩得开心,也不枉跑这一趟。——宁德游客李小姐4.3旅游服务的提供者除了餐饮,有些当地村民也为游客们提供其他旅游服务,如提供导游服务。漈头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需要许多的旅游服务提供者,村民作为传统村落旅游发展利益相关者的主体,当仁不让的成为了主力军。为游客提供旅游服务不仅提供了就业机会,也增加了村民们的收入。屏南天星旅行社的张白露导游便是在漈头村出生长大,他非常擅长给游客们讲解漈头村,包括漈头村的历史文化、建筑特色、名人事迹还有一些漈头村特色的民风习俗。你毕竟是在这个村子里土生土长的,有些活动你从小看到大;有些故事,你的爷爷经常在你耳边说起,跟外面的导游比起来,我可能专业水平不是最高的,但是讲解我自己的家,他们外面那些高级导游肯定都介绍得没有我好。——张白露导游4.4旅游文化的建设者漈头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历史遗存下来的不仅仅是物象化的古建筑和文物,更多的是历代村民流传下来的民俗风情跟宗教信仰。村民们历代生活在村庄里,长期的群居生活留下了许多宝贵的习俗,村民们往往是这些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诉说者,村民们很愿意向外来游客展现自己的特色文化,如当地特色风俗、节事传统、传说等,并且他们对于外来旅游者的文化输出极具原真性[24]。漈头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具有浓厚的古文化积淀。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科举文化、农耕文化、武术文化、戏剧文化、饮食文化、医术文化等。因此,漈头村向来有着“屏南好漈头”的美誉。称漈头村是“戏剧之乡”一点也不为过,屏南县地方戏有四个剧种都发祥于漈头。漈头平讲戏剧团曾参加全国四平腔学术研讨会期间演出,受中外专家的一致好评。2008年12月被列入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漈头村每年节庆,村落里祠堂内的古戏台上,都会回荡起高亢激昂的戏曲声,时间一周至半个多月不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张贤读、省级非遗传承人张贤楼、老演员张尊盟、年轻演员张贤菊等当地10多位民间艺人正在为传承与发扬平讲戏不懈努力。4.5旅游形象的推广者随着传统村落旅游的发展,村民越来越意识到文化品牌的保护。传统村落是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旅游业的前提是保护传统村落的原生文化,同时必须激活传统村落的由优秀历史文化。通过创造力,可以将坚实的历史文化转变为文化旅游品牌,增加文化的影响和辐射,并在提高文化品牌的竞争力的同时塑造出良好的品牌形象。将传统的观光旅游转变为文化旅游,使游客沉浸在不同的历史文化中,体验不同的文化体验,并改善游客的体验、参与度和娱乐性。村民们也知道,发展传统村落旅游应该深入挖掘乡村民俗和非物质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的特征,并尝试各种形式的地方文化展示,以规避市场同质化竞争。所以村民们都会自发的学习自己村落里的传统工艺、继承传统习俗,以此来让自己引以为傲的家园有别于普通乡村。村民们甚至会在旅游淡季时(每年11月-次年3月)自觉组织开会,互相要求要友好的对待游客,并且在跟游客接触时尽量使用普通话。这些村民的自发行为塑造良好的村落旅游形象,并进而推进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5漈头村村民参与传统村落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5.1问题(1)村民参与旅游规划与决策的程度低,参与渠道有限。村民虽然应该参与到旅游发展过程中,村民参与对传统村落旅游的发展有决定性的影响,但在自上而下的传统村落旅游发展决策过程中,村民参与的渠道和机会决定了村民是否能够真正参与到旅游发展中来。许多地方政府没有明确认识到村民的权利和在传统村落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也没能够为村民的参与提供渠道和机会。(2)村民参与传统村落旅游经营的形式单一。由于游客来到村中主要是为了吃农家饭、住宿、体验农家风情,村民们由于资金与经营能力有限,参与旅游经营的形式主要有农家饭店和民俗活动表演,参与旅游经营的形式单一。(3)村落里出现了阶层分化。一些精明的村民,抓住旅游发展的机遇,迅速成长为乡村精英,这些人的成长也让村庄内出现了不平等关系。当然,除了由于分层而在村庄内部形成的不平等关系外,村落里的基层分化还影响不同村民参与传统村落旅游的方式和程度。(4)村民尚未形成保护传统村落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许多村民不能正确意识到自身文化的保护价值,甚至在旅游发展的过程中接触外来文化的同时,出现原生文化自卑自鄙的心理。尽管村落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单,村民们仍然希望村落开发,政府能够推翻原来古老的传统建筑重建新房的方式来实现安居的愿望。5.2建议(1)建立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制度传统村落旅游发展过程中,村民们最为关心的就是利益的分配,特别是经济利益的分配。传统村落旅游发展最重要的是资金,村民参与旅游发展最想要的也是资金。建立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制度,在减少村民们不满情绪的同时,也能增加村民参与旅游发展的积极性。(2)加大村民教育培训力度,加强村民主人翁意识通过定期的培训,提高村民旅游服务技能,进一步提升村民对于旅游发展的参与度;加大文化宣讲力度,加深村民文化认同,发挥主体参与作用真正让村民成为传统村落旅游发展的主人翁。(3)丰富旅游产品,拓宽村民参与旅游发展的渠道发展多元化的乡村旅游产品,才能拓宽乡村旅游的就业渠道,扩大村民参与的宽度和深度。因此,要充分挖掘当地乡村旅游特色,打造综合性旅游产品,增强旅游吸引力,拓展市场,提高旅游经济效益,调动村民参与经营,支持旅游发展的积极性。(4)通过多种方式提升村民文化自觉,树立文化自信传统村落在申报和建设中国传统村落工作的时候,可以动员村民共同参与;组织举办获得“中国传统村落”称号庆典;规划旅游开发决策时,征求村民们的意见,建立文化宣传公众号,并定期在公众号上发布村落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经常举办文化活动,加强村民对于自家文化价值的了解;定期举办宣讲活动,提升村民文化自觉,树立文化自信。6总结与展望6.1总结传统村落旅游有别于普通旅游,村民参与是保证传统村落文化原真性的必要条件。漈头村的村民们分别以旅游资源的提供者、旅游产品的开发者、旅游服务的提供者、旅游文化的建设者、旅游形象的推广者等形式参与到当地传统村落旅游发展中。当然,由于旅游发展过程中政府政策的不足、村民自身能力限制等原因使得村民在参与的过程中,存在着参与程度低、经营形式单一、村民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不高等问题。6.2展望传统村落是村民生活的家园,保护和发展都应该由村民共同参与,但随着传统村落旅游的发展,村落内部出现了许多问题,如村民们无法做到肃本清源,不能保证自己的文化不走样、不变质,村落的文化活动变得商业化,真正的文化内涵被忽视;随着外来文化的输入,村落里的文化真实性受到挑战等,传统村落发展和保护最终要落实到村民自身,多部门应该联合出手,改善传统村落的文化环境,重新引导村民们重视自己的传统文化。参考文献[1]KoscakM.Integraldevelopmentofruralareas,tourismandvillagerenovation,Trebnje,Slovenia[J].TourismManagement,1998,19(1):81-86.[2]KneafseyM.RuralCulturalEconomy:TourismandSocialRelations[J].AnnalsofTourismResearch,2001,28(3):762-783[3]HornC,SimmonsD.CommunityAdaptationtoTourism:ComparisonsbetweenRotoruaandKaikoura,NewZealand[J].TourismManagement,2002,23(2):133-143.[4]MearnsMA,ToitASA.Knowledgeaudit:Toolsofthetradetransmittedtotoolsfortradition[J].InternationalJournalof[5]MbaiwaJE.ChangesontraditionallivelihoodactivitiesandlifestylescausedbytourismdevelopmentintheOkavangoDelta,Botswana[J].TourismManagement,2011(32):1050-1060[6]GhaderiZ,HendersonJC.SustainableruraltourisminIran:AperspectivefromHawamanVillage[J].T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新能源技术研发团队聘用合同样本
- 2025年度数据中心运维服务外包合同
- 2025年中国CIP清洗设备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
- 2025年度合伙购买二手车评估鉴定服务合同
- 消费品牌数据分析与品牌决策支持
- 提振消费背景与意义
- 2025年度教师健康管理与安全防护服务协议
- 2025年加油站新能源充电桩建设合作协议
- 2025年度健身俱乐部线上线下营销推广合同
- 2025年度废弃资源回收处理服务协议书
- 二零二五年度大型自动化设备买卖合同模板2篇
- 2024版金矿居间合同协议书
- GA/T 2145-2024法庭科学涉火案件物证检验实验室建设技术规范
- 2025内蒙古汇能煤化工限公司招聘300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中国融通资产管理集团限公司春季招聘(511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宠物护理行业客户回访制度构建
- 电厂检修管理
- 小学英语 国际音标 练习及答案
- 优秀班主任经验交流课件-班主任经验交流课件
- 2023年广州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血液科品管圈汇报-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