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双控体系管理制度(汇编3)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a51ffee72eb021faea3ec9e734b6faa/8a51ffee72eb021faea3ec9e734b6faa1.gif)
![企业双控体系管理制度(汇编3)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a51ffee72eb021faea3ec9e734b6faa/8a51ffee72eb021faea3ec9e734b6faa2.gif)
![企业双控体系管理制度(汇编3)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a51ffee72eb021faea3ec9e734b6faa/8a51ffee72eb021faea3ec9e734b6faa3.gif)
![企业双控体系管理制度(汇编3)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a51ffee72eb021faea3ec9e734b6faa/8a51ffee72eb021faea3ec9e734b6faa4.gif)
![企业双控体系管理制度(汇编3)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a51ffee72eb021faea3ec9e734b6faa/8a51ffee72eb021faea3ec9e734b6faa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蓝宇[2017]5号关于执行公司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通知各部门、车间:为了全面体现预防为主的思想,实现对风险的超前预控,持续排查和消除安全隐患,特制订本制度请各部门、科室认真学习、领会并严格执行。山东蓝宇精密轴承制造有限公司二0一七年七月三十日主题词: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制度通知发:各部门、车间山东蓝宇精密轴承制造有限公司2017年7月30日印
山东蓝宇精密轴承制造有限公司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编制人:林广庆审核人:林继龙批准人:林继泉山东蓝宇精密轴承制造有限公司2017年7月30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实现安全生产的目标和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通知》(鲁政办字〔2016〕36号)、《关于深化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集中行动,推进企业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的通知》(鲁安发﹝2016﹞16号)、聊城市安委会《关于印发<加快推进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聊安委办发〔2016〕16号)、临清市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通知》(临政办字〔2016〕17号)精神,结合我公司实际,全面体现预防为主的思想,实现对风险的超前预控,持续排查和消除安全隐患,特别修订本制度。第二条安全隐患与安全风险的区别,本制度所称安全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可能导致不安全事件或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就会导致事故的发生;而安全风险是指某一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可能造成的损失的组合,它是通过评估手段进行分级管控,使生产经营活动中风险降低到能容忍程度。第三条各部门要把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预控作为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常抓不懈,建立健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预控、建档监控等制度,逐级建立并落实从主要负责人到每个从业人员的隐患排查治理、风险预控和监控责任制。第四条实施安全隐患和风险预控分级管理,定期排查、治理和报告。对安全隐患和风险要分类定级,制定措施,落实责任,限时整改或预控,使隐患整改和风险预控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时间、预案”五落实。第五条实施安全隐患和风险预控闭环管理,建立完善的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预控工作机制,落实隐患排查、建档、评估、整改、验收、销号闭环管理,对重大安全隐患实行挂牌督办、跟踪治理、逐项销号制度;落实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估、分级、分责、监控、预警、预报制度。第六条对于新开工工程、新工艺、新设备、新设施、新生产线的投入或生产安全环境有变化时,未进行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或未对风险、隐患采取有效管控措施的不得冒险作业和施工。第七条安全隐患治理应坚持“及时有效、先急后缓、先重点后一般、先安全后生产”的原则,风险预控应做到使安全风险降低到能容忍程度的原则,做到不安全不生产,安全风险不把握不生产。第二章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与风险预控职责第八条公司是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预控管理的责任主体。第九条公司总经理是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整改和风险预控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公司分管副经理,对分管范围内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预控管理过程负领导责任;公司安全负责人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进行评审,确定安全隐患级别,并对分管范围内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以及风险预控管理负技术领导责任;公司安全科长对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预控管理负监察责任。第十条公司安全负责人对分管业务范围内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以及风险预控管理负管控责任;公司安全科对安全隐患治理以及风险预控管理负监督、监察、归档和报告的责任。第十一条公司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出租的,应与承包、承租单位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并在协议中明确各方对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预控的管理职责。公司对承包、承租单位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预控负有统一协调和监督管理的职责。第三章隐患排查治理第一节隐患分级分类第十二条根据安全隐患危害程度和整改难度大小,安全隐患分为一般安全隐患和重大安全隐患。一般安全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重大安全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第十三条对查出的安全隐患要及时梳理出一般安全隐患和重大安全隐患,落实隐患治理责任主体。按照安全隐患的严重程度分为重大安全隐患和一般安全隐患,按照解决的难易程度分为A、B、C、D四个等级。A级:难度很大,公司解决不了,须由地方政府协调解决的安全隐患。B级:难度较大,安全负责人解决不了,须由公司协调解决的安全隐患。C级:难度大,车间解决不了,须由部门解决的安全隐患。D级:班组、车间、安全负责人能够自行解决的安全隐患。第十四条对安全隐患应及时梳理分类,汇总分析。从生产(管理)系统和专业角度对安全隐患进行分类。公司安全隐患分类:管理、设备设施、作业环节、维修。第二节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办法第十五条安全隐患排查分四级:岗位、班组、车间、公司。事故隐患排查流程图上报公司安全负责人车间排查专业排查车间负责人确认车间评价等级班组上报车间班组排查班组上报车间上报班组岗位排查上报公司安全负责人车间排查专业排查车间负责人确认车间评价等级班组上报车间班组排查班组上报车间上报班组岗位排查公司安全负责人评价等级公司安全负责人评价等级公司安全负责人确认级别公司安全负责人确认级别公司安全负责人登记建档公司安全负责人登记建档重大事故隐患、一般事故隐患中的A、B、C级上报公司重大事故隐患、一般事故隐患中的A、B、C级上报公司公司级排查公司级排查公司总经理组织评价等级公司总经理组织评价等级公司总经理组织确认级别公司总经理组织确认级别公司登记建档公司登记建档事故隐患档案事故隐患治理流程图事故隐患档案一般事故隐患中的C、D级一般事故隐患中的B级一般事故隐患中的C、D级一般事故隐患中的B级重大隐患一般事故隐患中的A级重大隐患一般事故隐患中的A级安全负责人制定整改计划和方案安全负责人制定整改计划和方案安全负责人制定事故隐患治理方案上报公司(方案内容应当包括下列内容:1.治理的目标和任务。2.采取的方法与措施。3安全负责人制定事故隐患治理方案上报公司(方案内容应当包括下列内容:1.治理的目标和任务。2.采取的方法与措施。3.经费和物资落实。4.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5.治理的时限和要求。6.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安全负责人制定初步整改方案和措施上报公司安全负责人制定初步整改方案和措施上报公司安全负责人确定整改单位和责任人安全负责人确定整改单位和责任人按公司要进行整改落实安全负责人审批确定按公司要进行整改落实安全负责人审批确定公司组织验收安全负责人按照“公司组织验收安全负责人按照“五落实”确定整改单位和责任人进行整改落实不合格安全负责人组织检查验收安全负责人组织检查验收进行整改落实不合格进行整改落实公司组织验收公司组织验收进行整改落实进行整改落实不合格安全负责人组织检查验收安全负责人组织检查验收合格不合格合格合格合格申请公司申请公司组织验收不合格合格销档销档第十六条各部门应结合实际和专业特点,从人、机、环、管四个方面编制隐患排查表,避免隐患排查治事理过程中的人为失误。第十七条公司每季度排查一次安全隐患;公司各车间每月排查一次安全隐患并检查治理情况;科室、车间每旬排查一次安全隐患并将排查治理情况报相关业务科室和安全科备案;班组每班排查安全隐患并做好备查记录。第十八条对严重违章行为、习惯性违章现象和重复发生的隐患作为安全隐患一并排查治理。第十九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在任何时间发现安全隐患,均有权有责向安全科、公司和有关部门汇报。第二十条科室、车间对每旬排查出的安全隐患必须坚持“谁主管、谁治理,谁验收、谁负责”工作制度,确定责任人、隐患等级、治理措施,进行登记,上报。第二十一条班组排查的安全隐患必须当班消除或处置,并做好记录。当班确实解决不了的安全隐患应及时向车间和安全科汇报,并制定具体措施,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才能组织生产。第二十二条一般安全隐患中的C级和D级由本单位按照“五落实”的要求制定整改计划和方案,责成立即整改或限期整改,并下达整改通知书。对限期整改的隐患,及时建档编号,由整改责任人负责监督检查和整改验收,验收合格后报本单位主要负责人审核签字、销号,安全科对C、D级安全隐患的整改验收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第二十三条公司各部门要经常了解各领域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并督促整改。对安全隐患项目按月度实行挂牌跟踪管理,由专人监督落实。A级隐患上报公司,按公司要求整改;B级隐患由公司分管副经理、安全负责人落实,明确公司各部门整改负责人,各部门根据相关车间、科室处理意见制定初步整改方案和措施报相关部门,由相关部门、科室组织审批确定后按照“五落实”的要求进行整改,由部门首先对整改情况组织验收,合格后报请相关部门、科室组织验收。各专业部室必须负责监督落实,并现场验收,对隐患进行闭环、销号,安全科对B级隐患排查治理及整改验收情况组织检查;C级隐患由部门负责落实,由分管副经理明确职能科室整改负责人;D级隐患由各岗位、车间、部门负责整改落实。第二十四条公司及各部门要把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工作纳入业务保安责任范围,并根据安全隐患治理要求,由各分管负责人负责有关隐患治理措施及落实工作。第二十五条重大安全隐患的整改,由公司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并实施安全隐患治理方案。重大安全隐患治理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治理的目标和任务;(二)采取的方法和措施;(三)经费和物资的落实;(四)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五)治理的时限和要求;(六)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第二十六条对重大安全隐患由公司实行挂牌督办,各车间、科室负责具体牵头落实,重大安全隐患整改结束后,由相关车间、室组织验收、销号。公司安全科对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工作进行监察。第二十七条重大安全隐患治理结束后,各部门应对治理情况进行评估,编写评估报告,并将评估报告送报相关部门及安全科。第二十八条对于因自然灾害可能导致事故灾难的隐患,应及时排查治理,采取可靠的预防措施,制定应急预案。在接到有关自然灾害预报时,应及时发出预警通知;发生自然灾害可能危及人员安全的情况时,公司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第二十九条在安全隐患治理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安全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设置警戒标志,暂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对暂时难以停产或者停止使用的相关生产储存装置、设施、设备,应制定并落实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第五章信息报告第三十条对排查出的重大安全隐患,单位应当及时向公司安全科和有关部门报告。重大安全隐患报告内容应包括:(一)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二)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三)隐患的治理初步方案。第三十一条各部门及专业部门、车间排查出的重大安全隐患和一般安全隐患中的A、B、C级安全隐患,汇总后于次月4日前报公司各专业部室及安全科;各车间排查出的重大安全隐患和一般安全隐患中的A、B、C级安全隐患应及时汇总,于次月4日前发送至安全科;安全隐患在未整改完成前必须每月上报,直至安全隐患整改完成。第三十二条每季、每年对本公司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分别于次季度首月4日前和下一年度1月7日前报公司,由安全科汇总分析并分别于下季度首月6日前和下一年度1月10日前报公司安全科和有关部门。统计分析表应当由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签字。第三十三条公司安全科,每月负责对各部门上报的重大安全隐患和A级、B级隐患进行最终评审定级。对列入A级安全隐患须由公司协调解决的,由安全科向公司提交书面报告。风险预控管理公司应建立健全安全风险预控管理制度,从“人、机、环、管”四个方面全面辨识本公司生产系统和作业活动中的各种危险源,明确危险源可能产生的风险及其后果,对危险源进行分级、分类、监测、预警、控制,预防事故的发生。一、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公司应组织员工对危险源进行全面、全员、全过程的辨识和风险评估,并确保:1、危险源辨识前要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2、辨识范围覆盖本公司的所有活动及区域;3、风险评估采用LEC评价法或LS法,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值),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值),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值),确定D值即危险程度,D值大于160为高级风险,责任人为分管领导,D值在70~160之间为中级风险,责任人为职能科室负责人,D值小于70为低级风险,责任人生产科室、车间负责人。4、每年年底各单位都要根据下年度生产计划安排从“人、机、环、管”四个方面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制定风险预控措施,公司编制风险预控手册,车间及部门编制风险预控单,各岗位工种编制风险预控卡。公司领导及职能科室管控风险预控手册、车间及班组管控风险预控单、各岗位工种持风险预控卡上岗。5、每月职能科室对分管系统重新进行系统方面的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生产科室、车间等基层生产单位重新对作业场所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并更新风险预控单。6、各生产班组每班召开班前会,组织员工进行班前、作业前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对风险采取措施予于消除,对大的风险及时汇报。7、凡是有新设计、新工艺、新环境、新设备、新设施时,必须要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8、公司应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对风险预控手册进行修订和完善。二、危险源监测公司应采取措施对危险源进行监测,以确定其是否处于受控状态。并确保:1、危险源监测方法适宜,并在风险管理程序中予以明确;2、危险源监测设备定期检验,确保灵敏、可靠;(3)危险源监测信息传递畅通、及时,相关信息能及时录入管理系统。三、风险预警公司应采取措施对危险源产生的风险进行预警,使管理层和责任人能够及时获取并采取措施加以控制。(1)针对不同级别、类别的危险源和不同程度的风险,制定相应的预警方法;(2)建立完备的信息流通渠道,使预警信息传递畅通、及时。四、风险控制公司应执行政府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中对风险管理的要求,建立风险控制程序,对风险进行有效控制。(1)对危险源及其风险的控制遵循消除、预防、减弱、隔离、联锁、警示的原则;(2)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风险管理标准与措施制定及隐患消除、控制效果评价等环节符合PDCA(p计划d执行c检查a处理四个阶段八个步骤)的运行模式;(3)制定年度生产作业计划时应以上年度风险评估报告为依据,充分考虑本年度计划实施时潜在风险;(4)编制《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应急预案》及其它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应对危险源进行有效控制。(5)在高级风险范围内进行作业时,必须编制专门的安全措施,并明确安全工作程序。五、信息与沟通公司应建立信息沟通程序,以确保员工与相关方能够及时获取风险预控管理信息,并可相互沟通、告知,单位应确保:(1)员工参与风险预控管理方针和程序的制定、评审;(2)员工参与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及风险管控标准、管理措施的制定;(3)员工了解谁是现场或当班安全风险负责人;(4)组织员工进行班前、作业前风险评估,并留有记录。六、财政保障公司应根据下年度存在的风险制定安全措施投入计划,保障管控风险的投入、降低安全生产风险,并应:(1)建立《事故费用评估报告》及年度《安全生产风险评估报告》并对降低风险的投入进行相关分析;(2)对公司年度事故损失进行分类统计、分析,记录齐全;(3)对公司年度安全措施费用投入计划、完成情况进行分类统计、对未按计划完成的投入进行分析,记录齐全。七、评审公司应按规定的时间间隔对风险预控管理进行评审,以确保风险预管理体系的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1、每年年底安全负责人组织各车间、部门对各车间及部门辨识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确定风险级别、落实责任人、确定预控措施,印发次年的风险预控手册;2、每月各系统分管副总工程师组织相关专家、工程师对本系统范围内的危险源再进行辨识和评估,对新的或升级的风险重新确定风险级别、落实责任人、确定预控措施,如有变化重新修订风险预控单;3、每月各职能科室组织人对各基层分管范围内的危险源再进行辨识和评估,对新的或升级的风险重新确定风险级别、落实责任人、确定预控措施,如有变化重新修订风险预控单;4、班组每班组织员工进行班前、作业前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审。蓝宇[2017]5号关于执行公司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通知各部门、车间:为了全面体现预防为主的思想,实现对风险的超前预控,持续排查和消除安全隐患,特制订本制度请各部门、科室认真学习、领会并严格执行。山东蓝宇精密轴承制造有限公司二0一七年七月三十日主题词: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制度通知发:各部门、车间山东蓝宇精密轴承制造有限公司2017年7月30日印
山东蓝宇精密轴承制造有限公司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编制人:林广庆审核人:林继龙批准人:林继泉山东蓝宇精密轴承制造有限公司2017年7月30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实现安全生产的目标和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通知》(鲁政办字〔2016〕36号)、《关于深化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集中行动,推进企业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的通知》(鲁安发﹝2016﹞16号)、聊城市安委会《关于印发<加快推进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聊安委办发〔2016〕16号)、临清市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通知》(临政办字〔2016〕17号)精神,结合我公司实际,全面体现预防为主的思想,实现对风险的超前预控,持续排查和消除安全隐患,特别修订本制度。第二条安全隐患与安全风险的区别,本制度所称安全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可能导致不安全事件或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就会导致事故的发生;而安全风险是指某一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可能造成的损失的组合,它是通过评估手段进行分级管控,使生产经营活动中风险降低到能容忍程度。第三条各部门要把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预控作为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常抓不懈,建立健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预控、建档监控等制度,逐级建立并落实从主要负责人到每个从业人员的隐患排查治理、风险预控和监控责任制。第四条实施安全隐患和风险预控分级管理,定期排查、治理和报告。对安全隐患和风险要分类定级,制定措施,落实责任,限时整改或预控,使隐患整改和风险预控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时间、预案”五落实。第五条实施安全隐患和风险预控闭环管理,建立完善的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预控工作机制,落实隐患排查、建档、评估、整改、验收、销号闭环管理,对重大安全隐患实行挂牌督办、跟踪治理、逐项销号制度;落实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估、分级、分责、监控、预警、预报制度。第六条对于新开工工程、新工艺、新设备、新设施、新生产线的投入或生产安全环境有变化时,未进行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或未对风险、隐患采取有效管控措施的不得冒险作业和施工。第七条安全隐患治理应坚持“及时有效、先急后缓、先重点后一般、先安全后生产”的原则,风险预控应做到使安全风险降低到能容忍程度的原则,做到不安全不生产,安全风险不把握不生产。第二章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与风险预控职责第八条公司是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预控管理的责任主体。第九条公司总经理是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整改和风险预控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公司分管副经理,对分管范围内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预控管理过程负领导责任;公司安全负责人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进行评审,确定安全隐患级别,并对分管范围内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以及风险预控管理负技术领导责任;公司安全科长对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预控管理负监察责任。第十条公司安全负责人对分管业务范围内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以及风险预控管理负管控责任;公司安全科对安全隐患治理以及风险预控管理负监督、监察、归档和报告的责任。第十一条公司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出租的,应与承包、承租单位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并在协议中明确各方对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预控的管理职责。公司对承包、承租单位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预控负有统一协调和监督管理的职责。第三章隐患排查治理第一节隐患分级分类第十二条根据安全隐患危害程度和整改难度大小,安全隐患分为一般安全隐患和重大安全隐患。一般安全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重大安全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第十三条对查出的安全隐患要及时梳理出一般安全隐患和重大安全隐患,落实隐患治理责任主体。按照安全隐患的严重程度分为重大安全隐患和一般安全隐患,按照解决的难易程度分为A、B、C、D四个等级。A级:难度很大,公司解决不了,须由地方政府协调解决的安全隐患。B级:难度较大,安全负责人解决不了,须由公司协调解决的安全隐患。C级:难度大,车间解决不了,须由部门解决的安全隐患。D级:班组、车间、安全负责人能够自行解决的安全隐患。第十四条对安全隐患应及时梳理分类,汇总分析。从生产(管理)系统和专业角度对安全隐患进行分类。公司安全隐患分类:管理、设备设施、作业环节、维修。第二节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办法第十五条安全隐患排查分四级:岗位、班组、车间、公司。事故隐患排查流程图上报公司安全负责人车间排查专业排查车间负责人确认车间评价等级班组上报车间班组排查班组上报车间上报班组岗位排查上报公司安全负责人车间排查专业排查车间负责人确认车间评价等级班组上报车间班组排查班组上报车间上报班组岗位排查公司安全负责人评价等级公司安全负责人评价等级公司安全负责人确认级别公司安全负责人确认级别公司安全负责人登记建档公司安全负责人登记建档重大事故隐患、一般事故隐患中的A、B、C级上报公司重大事故隐患、一般事故隐患中的A、B、C级上报公司公司级排查公司级排查公司总经理组织评价等级公司总经理组织评价等级公司总经理组织确认级别公司总经理组织确认级别公司登记建档公司登记建档事故隐患档案事故隐患治理流程图事故隐患档案一般事故隐患中的C、D级一般事故隐患中的B级一般事故隐患中的C、D级一般事故隐患中的B级重大隐患一般事故隐患中的A级重大隐患一般事故隐患中的A级安全负责人制定整改计划和方案安全负责人制定整改计划和方案安全负责人制定事故隐患治理方案上报公司(方案内容应当包括下列内容:1.治理的目标和任务。2.采取的方法与措施。3安全负责人制定事故隐患治理方案上报公司(方案内容应当包括下列内容:1.治理的目标和任务。2.采取的方法与措施。3.经费和物资落实。4.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5.治理的时限和要求。6.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安全负责人制定初步整改方案和措施上报公司安全负责人制定初步整改方案和措施上报公司安全负责人确定整改单位和责任人安全负责人确定整改单位和责任人按公司要进行整改落实安全负责人审批确定按公司要进行整改落实安全负责人审批确定公司组织验收安全负责人按照“公司组织验收安全负责人按照“五落实”确定整改单位和责任人进行整改落实不合格安全负责人组织检查验收安全负责人组织检查验收进行整改落实不合格进行整改落实公司组织验收公司组织验收进行整改落实进行整改落实不合格安全负责人组织检查验收安全负责人组织检查验收合格不合格合格合格合格申请公司申请公司组织验收不合格合格销档销档第十六条各部门应结合实际和专业特点,从人、机、环、管四个方面编制隐患排查表,避免隐患排查治事理过程中的人为失误。第十七条公司每季度排查一次安全隐患;公司各车间每月排查一次安全隐患并检查治理情况;科室、车间每旬排查一次安全隐患并将排查治理情况报相关业务科室和安全科备案;班组每班排查安全隐患并做好备查记录。第十八条对严重违章行为、习惯性违章现象和重复发生的隐患作为安全隐患一并排查治理。第十九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在任何时间发现安全隐患,均有权有责向安全科、公司和有关部门汇报。第二十条科室、车间对每旬排查出的安全隐患必须坚持“谁主管、谁治理,谁验收、谁负责”工作制度,确定责任人、隐患等级、治理措施,进行登记,上报。第二十一条班组排查的安全隐患必须当班消除或处置,并做好记录。当班确实解决不了的安全隐患应及时向车间和安全科汇报,并制定具体措施,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才能组织生产。第二十二条一般安全隐患中的C级和D级由本单位按照“五落实”的要求制定整改计划和方案,责成立即整改或限期整改,并下达整改通知书。对限期整改的隐患,及时建档编号,由整改责任人负责监督检查和整改验收,验收合格后报本单位主要负责人审核签字、销号,安全科对C、D级安全隐患的整改验收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第二十三条公司各部门要经常了解各领域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并督促整改。对安全隐患项目按月度实行挂牌跟踪管理,由专人监督落实。A级隐患上报公司,按公司要求整改;B级隐患由公司分管副经理、安全负责人落实,明确公司各部门整改负责人,各部门根据相关车间、科室处理意见制定初步整改方案和措施报相关部门,由相关部门、科室组织审批确定后按照“五落实”的要求进行整改,由部门首先对整改情况组织验收,合格后报请相关部门、科室组织验收。各专业部室必须负责监督落实,并现场验收,对隐患进行闭环、销号,安全科对B级隐患排查治理及整改验收情况组织检查;C级隐患由部门负责落实,由分管副经理明确职能科室整改负责人;D级隐患由各岗位、车间、部门负责整改落实。第二十四条公司及各部门要把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工作纳入业务保安责任范围,并根据安全隐患治理要求,由各分管负责人负责有关隐患治理措施及落实工作。第二十五条重大安全隐患的整改,由公司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并实施安全隐患治理方案。重大安全隐患治理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治理的目标和任务;(二)采取的方法和措施;(三)经费和物资的落实;(四)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五)治理的时限和要求;(六)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第二十六条对重大安全隐患由公司实行挂牌督办,各车间、科室负责具体牵头落实,重大安全隐患整改结束后,由相关车间、室组织验收、销号。公司安全科对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工作进行监察。第二十七条重大安全隐患治理结束后,各部门应对治理情况进行评估,编写评估报告,并将评估报告送报相关部门及安全科。第二十八条对于因自然灾害可能导致事故灾难的隐患,应及时排查治理,采取可靠的预防措施,制定应急预案。在接到有关自然灾害预报时,应及时发出预警通知;发生自然灾害可能危及人员安全的情况时,公司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第二十九条在安全隐患治理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安全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设置警戒标志,暂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对暂时难以停产或者停止使用的相关生产储存装置、设施、设备,应制定并落实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第五章信息报告第三十条对排查出的重大安全隐患,单位应当及时向公司安全科和有关部门报告。重大安全隐患报告内容应包括:(一)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二)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三)隐患的治理初步方案。第三十一条各部门及专业部门、车间排查出的重大安全隐患和一般安全隐患中的A、B、C级安全隐患,汇总后于次月4日前报公司各专业部室及安全科;各车间排查出的重大安全隐患和一般安全隐患中的A、B、C级安全隐患应及时汇总,于次月4日前发送至安全科;安全隐患在未整改完成前必须每月上报,直至安全隐患整改完成。第三十二条每季、每年对本公司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分别于次季度首月4日前和下一年度1月7日前报公司,由安全科汇总分析并分别于下季度首月6日前和下一年度1月10日前报公司安全科和有关部门。统计分析表应当由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签字。第三十三条公司安全科,每月负责对各部门上报的重大安全隐患和A级、B级隐患进行最终评审定级。对列入A级安全隐患须由公司协调解决的,由安全科向公司提交书面报告。风险预控管理公司应建立健全安全风险预控管理制度,从“人、机、环、管”四个方面全面辨识本公司生产系统和作业活动中的各种危险源,明确危险源可能产生的风险及其后果,对危险源进行分级、分类、监测、预警、控制,预防事故的发生。一、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公司应组织员工对危险源进行全面、全员、全过程的辨识和风险评估,并确保:1、危险源辨识前要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2、辨识范围覆盖本公司的所有活动及区域;3、风险评估采用LEC评价法或LS法,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值),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值),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值),确定D值即危险程度,D值大于160为高级风险,责任人为分管领导,D值在70~160之间为中级风险,责任人为职能科室负责人,D值小于70为低级风险,责任人生产科室、车间负责人。4、每年年底各单位都要根据下年度生产计划安排从“人、机、环、管”四个方面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制定风险预控措施,公司编制风险预控手册,车间及部门编制风险预控单,各岗位工种编制风险预控卡。公司领导及职能科室管控风险预控手册、车间及班组管控风险预控单、各岗位工种持风险预控卡上岗。5、每月职能科室对分管系统重新进行系统方面的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生产科室、车间等基层生产单位重新对作业场所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并更新风险预控单。6、各生产班组每班召开班前会,组织员工进行班前、作业前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对风险采取措施予于消除,对大的风险及时汇报。7、凡是有新设计、新工艺、新环境、新设备、新设施时,必须要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8、公司应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对风险预控手册进行修订和完善。二、危险源监测公司应采取措施对危险源进行监测,以确定其是否处于受控状态。并确保:1、危险源监测方法适宜,并在风险管理程序中予以明确;2、危险源监测设备定期检验,确保灵敏、可靠;(3)危险源监测信息传递畅通、及时,相关信息能及时录入管理系统。三、风险预警公司应采取措施对危险源产生的风险进行预警,使管理层和责任人能够及时获取并采取措施加以控制。(1)针对不同级别、类别的危险源和不同程度的风险,制定相应的预警方法;(2)建立完备的信息流通渠道,使预警信息传递畅通、及时。四、风险控制公司应执行政府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中对风险管理的要求,建立风险控制程序,对风险进行有效控制。(1)对危险源及其风险的控制遵循消除、预防、减弱、隔离、联锁、警示的原则;(2)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风险管理标准与措施制定及隐患消除、控制效果评价等环节符合PDCA(p计划d执行c检查a处理四个阶段八个步骤)的运行模式;(3)制定年度生产作业计划时应以上年度风险评估报告为依据,充分考虑本年度计划实施时潜在风险;(4)编制《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应急预案》及其它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应对危险源进行有效控制。(5)在高级风险范围内进行作业时,必须编制专门的安全措施,并明确安全工作程序。五、信息与沟通公司应建立信息沟通程序,以确保员工与相关方能够及时获取风险预控管理信息,并可相互沟通、告知,单位应确保:(1)员工参与风险预控管理方针和程序的制定、评审;(2)员工参与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及风险管控标准、管理措施的制定;(3)员工了解谁是现场或当班安全风险负责人;(4)组织员工进行班前、作业前风险评估,并留有记录。六、财政保障公司应根据下年度存在的风险制定安全措施投入计划,保障管控风险的投入、降低安全生产风险,并应:(1)建立《事故费用评估报告》及年度《安全生产风险评估报告》并对降低风险的投入进行相关分析;(2)对公司年度事故损失进行分类统计、分析,记录齐全;(3)对公司年度安全措施费用投入计划、完成情况进行分类统计、对未按计划完成的投入进行分析,记录齐全。七、评审公司应按规定的时间间隔对风险预控管理进行评审,以确保风险预管理体系的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1、每年年底安全负责人组织各车间、部门对各车间及部门辨识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确定风险级别、落实责任人、确定预控措施,印发次年的风险预控手册;2、每月各系统分管副总工程师组织相关专家、工程师对本系统范围内的危险源再进行辨识和评估,对新的或升级的风险重新确定风险级别、落实责任人、确定预控措施,如有变化重新修订风险预控单;3、每月各职能科室组织人对各基层分管范围内的危险源再进行辨识和评估,对新的或升级的风险重新确定风险级别、落实责任人、确定预控措施,如有变化重新修订风险预控单;4、班组每班组织员工进行班前、作业前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审。作者:ZHANGJIAN仅供个人学习,勿做商业用途双控体系经管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以下简称“双控体系”)前期顺利推进、后期双控体系的正常运行,提高双控体系的针对性、实用性及可操作性,强化安全发展理念,创新安全监管模式,不断加强和改进安全生产工作,进一步加强我公司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把风险预控放在隐患排查治理前面,把隐患排查治理放在事故前面,预防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结合我公司安全生产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部门、各区队。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第二章风险辨识流程及规范第三条术语及定义、缩略语1.风险: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风险有两个主要特性,即可能性和严重性。可能性,是指事故(事件)发生的概率。严重性,是指事故(事件)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即风险=可能性×严重性。2.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其中:根源,是指具有能量或产生、释放能量的物理实体。如起重设备、电气设备、压力容器等等。行为,是指决策人员、经管人员以及从业人员的决策行为、经管行为以及作业行为。状态,是指物的状态和环境的状态等。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3.风险点是指伴随风险的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以及在特定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过程,或以上两者的组合,风险点有时亦称为风险源。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4.风险辨识是识别企业整个范围内所有存在的风险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风险管控流程见图1。图1风险管控流程第四条安全风险辨识范围公司井上、井下所有区域,包括所有系统及生产经营活动的区域和地点。遵循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经管、范围清晰的原则,组织对生产全过程进行风险点排查,形成风险点名称、所在位置、可能导致事故类型、风险等级等内容的基本信息。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第五条安全风险辨识方法风险评价是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常用的风险评价方法: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法)、风险矩阵法(L·S)。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1.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用于系统风险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的乘积来评价操作人员伤亡风险大小。三种因素分别是: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和C(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给三种因素的不同等级分别确定不同的分值,再以三个分值的乘积D(危险性)来评价作业条件危险性的大小,即: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D=L×E×C。D值越大,说明该系统危险性大。根据以往经验和估计,分别对这三个方面划分不同的等级,并赋值,详见表1、表2、表3、表4。表1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L)分值分数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10完全可以预料6相当可能3可能,但不经常1可能性小,完全意外0.5很不可能,可以设想0.2极为不可能0.1实际不可能表2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E)分值分数值暴露于风险环境的频繁程度6连续暴露3每天工作时间2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1每年几次暴露0.5非常罕见地暴露表3事件发生的后果(C)的分值确定分数值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10010人以上死亡或50人以上重伤或直接经济损失5000万元以上403-9人死亡或10-49人重伤或直接经济损失1000-5000万元151-2人死亡或10人以下重伤或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下7伤残(严重、重伤、或造成一定财产损失)3重伤(致残、或造成较小财产损失)1轻伤(需要救护、或造成很小财产损失)表4风险等级评定规范(D)分数值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预警颜色D≥160重大风险70≤D<160较大风险20≤D<70一般风险D<20低风险2.风险矩阵法(L·S)风险的数学表达式为:R=L×S。其中R代表风险值;L代表发生伤害的可能性;S代表发生伤害后果的严重程度。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从偏差发生频率、安全检查、操作规程、员工胜任程度、控制措施五个方面对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进行评价取值,取五项得分的最高的分值作为其最终的L值,见L、S、R取值范围及风险判定规范见表5、表6、表7、表8。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第六条安全风险分级按照风险辨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定量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安全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表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由公司进行监管,风险点所在的区队总体管控,班组或岗位负责责任范围内的风险管控,一般风险由区队直接监管,班组胡岗位负责管控,低风险由班组或岗位管控或因风险较可直接忽略。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第七条安全风险数据库依据安全风险类别和等级建立安全风险数据库,绘制“红橙黄蓝”四色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风险点的定级按照风险点各危险源评价做出的最高风险级别作为该风险点的级别,分别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表5事件发生可能性L判定准则等级规范5在现场没有采取防范、监测、保护、控制措施,或危险有害因素的发生不能被发现(没有监测系统),或在正常情况下经常发生此类事故或事件。4危险有害因素的发生不能被发现,现场没有检测系统,也未作过任何监测,或在现场有控制措施,但未有效执行或控制措施不当,或危险有害因素常发生或在预期情况下发生3没有保护措施(如没有防护装置、没有个人防护用品等),或未严格按操作程序执行,或危险、有害因素的发生容易被发现(现场有监测系统),或曾经作过监测,或过去曾经发生类似事故或事件,或在异常情况下发生过类似事故或事件。2危险有害因素一旦发生能及时发现,并定期进行监测,或现场有防范控制措施,并有有效执行或过去偶尔发生危险事故或事件。操作规程齐全,但偶尔不执行。1有充分、有效的防范、控制、监测、保护措施,或员工安全卫生意识相当高,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极不可能发生事故或事件。表6事件后果严重性S判定准则等级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人财产损失万元环境影响停工公司形象5违反法律、法规、规范死亡>50大规模公司外部分装置(大于2套)或设备停工重大国际国内影响4潜在违反法规、规范丧失劳动能力>25公司内严重污染2套装置停工或设备停工行业内、省内影响3不符合上级公司或行业的安全方针、制度、规定等截肢、骨折、听力丧失、慢性病>10公司范围内中等污染一套装置或设备停工地区影响2不符合公司的安全操作规程轻微受伤、间歇不舒服<10装置范围污染受影响不大,几乎不停工公司及周边范围1完全符合无伤亡无损失没有污染没有停工没有受损表7风险等级判定及控制措施风险程度等级应采取的行动或控制措施实施期限20-25红色标识重大风险在采取措施降低危害前,不能继续作业,对改进措施进行评估立刻15-16橙色标识较大风险采取紧急措施降低风险,建立运行控制程序,定期检查、测量及评估立即或近期整改8-12黄色标识一般风险可考虑建立目标、建立操作规程,加强培训及沟通2年内整改<6蓝色标识低风险无需采取控制措施,但需要保存记录有条件、有经费时治理表8风险等级判定严重性S可能性L123451123452246810336912154481216205510152025第八条安全风险管控措施根据风险的分级,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高;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必须管控。风险控制措施包括工程技术措施、经管措施、培训教育措施、个体防护措施、应急处置措施等。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第九条专项辨识评估1.年度风险辨识评估每年由总经理亲自组织,制定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工作方案,抽调各部门、区队技术人员,重点围绕瓦斯、水、火、煤尘、顶板、提升运输系统及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良因素和经管缺陷等要素,结合我公司生产系统、设备设施、作业场所等部位和环节,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并对辨识出的各类安全风险进行分类梳理,综合考虑作业场所、受威胁人数、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通过对系统的分析、危险源的调查、危险区域的界定、存在条件及触发因素的分析、潜在危险性分析,确定安全风险类别。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2.新水平、新采(盘)区、新工作面设计前,由总工程师组织相关业务部门,重点对地质条件和隐蔽致灾因素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一次专项辨识,辨识评估结果用于完善设计方案,指导生产工艺选择、生产系统布置、设备选型、劳动组织确定等。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3.在生产系统、生产工艺、主要设施设备、隐蔽致灾因素等发生重大变化时,由各分管副矿长和总工程师组织相关业务部门、区队,重点对作业环境、生产过程、隐蔽灾害因素和设施设备运行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一次专项评估,辨识评估结果用于指导重新编制或修订完善作业规程、操作规程。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4.启封火区、排放瓦斯及石门揭煤等高危作业实施前,新技术、新材料实验或推广新应用前的风险辨识,由总工程师及各分管副矿长组织相关业务部门、区队,重点对作业环境、工程技术、设备设施、现场操作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一次专项评估,辨识评估结果作为安全技术措施编制依据。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5.本公司发生死亡事故或设险事故、出现重大事故隐患或所在省份发生重特大事故后,有总经理组织分管负责人和业务部门开展一次针对性的专项辨识。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第三章风险分级管控第十条根据安全风险评估,重大风险、较大风险由公司进行监管,风险点所在的区队总体管控,班组或岗位负责责任范围内的风险管控,一般风险由区队直接监管,班组胡岗位负责管控,低风险由班组或岗位管控或因风险较可直接忽略,逐级分解落实到每级岗位和经管、作业员工身上,确保每一项风险都有人经管,有人监控,有人负责。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第十一条由总经理亲自组织实施,针对重大安全风险等级,按照采取消除、替代、转移、工程、隔离、行政经管、个人防护的顺序制定管控措施和工作方案,人员、资金要有保障,并在划定的重大安全风险区域设定作业人数上限。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第十二条由总经理牵头组织召开专题会,每月对评估出的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和管控效果进行检查分析,识别安全风险辨识结果及管控措施是否存在漏洞、盲区,针对管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调整完善管控措施,并结合年度和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结果,布置下一月度安全风险管控重点。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第十三条由分管副总经理牵头组织召开专题会,每月各专业系统针对本系统存在的每一项安全风险,从制度、经管、措施、装备、应急、责任、考核等方面逐一落实管控措施,组织对月度安全风险重点管控区域措施实施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分析,落实管控措施是否符合现场实际,不断完善改进管控措施。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第十四条由安全副总经理牵头,“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办公室负责严格对照每一项安全风险的管控措施,抓好日常监督检查,确保管控措施严格落实到位。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第十五条公司领导下井带班上岗过程中,要严格监督检查各区域、作业点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第十六条各业务部门要突出管控重点,对重大危险源和存在高安全风险的生产系统、生产区域、岗位实行重点管控,有针对性地开展监督检查等日常管控工作。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第十七条实时动态调整,高度关注生产状况和危险源变化后的风险状况,动态评估、调整风险等级和管控措施,实时分析风险的管控能力变化情况,准确掌握实际存在的风险状况等级,并随着风险变化而随时升降等级,防止出现评级“终身制”,确保安全风险始终处于受控范围内。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第四章安全风险公告警示第十八条完善安全风险公告制度,全公司要在井口或存在高安全风险区域的显著位置,公告存在的高安全风险、管控责任人和主要管控措施。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第十九条各业务部门、工区要积极探索采用信息化经管手段,实现对安全风险的记录、跟踪、统计、监测和预警等全过程的信息化经管。加强信息共享和协调联动,由HSE部及时将安全风险区域的有关信息及应急处置措施告知受风险危害的相邻作业区域区队、班组、岗位。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第五章隐患排查治理第二十条公司领导、副总师、各部门、车间、班组或岗位按照制定好的风险防控清单进行日常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对排查发现的隐患信息及时上报系统。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第二十一条隐患填报检查人员按照风险防控清单填报日常排查的隐患信息,检查结果合格的业务直接进行归档处理,不合格业务进入隐患整改阶段。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第二十二条隐患整改安全隐患整改责任人接收查看隐患信息,并按照整改要求对隐患进行整改,填写隐患整改情况。第二十三条隐患复查企业安全检查人员收到隐患整改完成消息后,对隐患的整改情况进行复查,填写隐患复查情况,复查合格的一般隐患进行归档处理,复查不合格的隐患进行再次整改,直到复查合格为止;复查合格的重大隐患进入申请验收阶段。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第二十四条申请验收企业安全经管人员对复查合格的重大隐患向安全生产监管部门提交验收申请。第二十五条组织验收安全生产监督经管部门对重大隐患进行验收,登记验收结果,验收符合要求的重大隐患进行归档处理,验收不符合要求的重大隐患再次进行隐患整改,直至验收符合要求为止。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第二十六条隐患归档对安全隐患进行归档备案处理。图2隐患排查治理流程图第六章考核办法第二十七条对风险辨识评估负责人员的考核1.每年未组织开展风险辨识工作的,考核分管领导1000元,考核主要负责人500元,考核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200元,考核相关技术人员200元。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2.在生产系统、生产工艺、主要设施设备、隐蔽致灾因素等发生重大变化时,未开展专项辨识评估的,考核分管领导1000元,考核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500元,考核相关技术人员200元。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第二十八条对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考核1.对未按风险管控清单频次检查的,考核分管领导500元/次,考核责任部门负责人200元/次。2.系统负责人未及时下发隐患整改通知单的,考核系统负责人200元/次。3.隐患责任部门未及时整改的,考核责任单位500元/次,考核负责人200元/次。4.对整改隐患的及时销号的,考核分管领导500元/次,考核相关部门负责人200元/次,考核系统负责人200元/次。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第七章附则第二十九条本办法至下发之日起开始执行。第三十条本办法由HSE部负责制定、修改和解释。
版权申明本文部分内容,包括文字、图片、以及设计等在网上搜集整理。版权为张俭个人所有Thisarticleincludessomeparts,includingtext,pictures,anddesign.CopyrightisZhangJian'spersonalownership.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用户可将本文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文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人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Usersmayusethecontentsorservicesofthisarticleforpersonalstudy,researchorappreciation,andothernon-commercialornon-profitpurposes,butatthesametime,theyshallabidebytheprovisionsofcopyrightlawandotherrelevantlaws,andshallnotinfringeuponthelegitimaterightsofthiswebsiteanditsrelevantobligees.Inaddition,whenanycontentorserviceofthisarticleisusedforotherpurposes,writtenpermissionandremunerationshallbeobtainedfromthepersonconcernedandtherelevantobligee.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必须是以新闻性或资料性公共免费信息为使用目的的合理、善意引用,不得对本文内容原意进行曲解、修改,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Reproductionorquotationofthecontentofthisarticlemustbereasonableandgood-faithcitationfortheuseofnewsorinformativepublicfreeinformation.Itshallnotmisinterpretormodifytheoriginalintentionofthecontentofthisarticle,andshallbearlegalliabilitysuchascopyright.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公司实施方案为深入学习中央、省、市、县有关安全生产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各级安监部门关于建立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重大决策部署,强化安全发展战略,突出预防为主,按照“关口前移、重心下移、统筹协调、广泛动员”的原则,健全完善安全生产预防控制体系,全面提升矿山安全生产综合治理能力,有效遏制各类矿山生产安全事故。根据《旺苍县非煤矿山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工作实施方案》(旺安监〔2017〕219号)的要求,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一、重大意义构建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控制机制是安全生产管理理论的一次重大创新,在安全生产领域推行风险管理理念,主要意义在于规范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控制生产安全事故,真正落实隐患排查治理,关口前移,风险管控,再一次关口前移,实现超前预防;体现双控机制的出发点——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二、总体思路以安全风险辨识和分级管控为基础,以隐患排查治理为手段,把风险分级管控挺在隐患前面,把隐患排查治理挺在事故前面。从源头系统识别风险、控制风险,并通过隐患排查,及时寻找出风险控制过程可能出现的缺失、漏洞及风险控制失效环节,把安全隐患消灭在事故发生之前。全面辨识和排查企业安全风险和隐患,采用科学方法进行评估与分级,建立安全风险与安全隐患信息管理系统,重点关注重大风险和重大隐患,采取工程、技术、管理等措施有效管控风险和治理隐患。构建形成点、面有机结合,持续改进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木工支模内排架工程劳务分包合同-4
- 二零二五年度办事处影视作品推广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办事处设计、施工、品牌授权合同
- 装修合同清单模板(茶楼)
- 二零二五年度宝宝日间托管与营养膳食合同
- 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终止协议年
- 数据分析与决策实战指南
- 信息科技安全保障体系构建
- 企业融资流程详解和步骤说明
- 酒店行业智能化客房智能控制系统方案
- 2023年初中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题及答案
-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 学习目标的分解、叙写与评价 课件
-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标准操作规程sop文件
- 电子产品设计生产工艺流程课件
- 最完善的高速公路机电监理细则
- 即兴口语(姜燕)-课件-即兴口语第五章PPT-中国传媒大学
- 高等无机化学理论—原子参数及元素周期性
- 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ppt
- GA∕T 791-2019 现场指掌纹信息卡式样
-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演练英语试卷(八省联考)
- 《神笔马良》阅读测试题(50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