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短文二篇》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1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短文二篇》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2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短文二篇》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3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短文二篇》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4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短文二篇》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短文二篇》同步练习(含答案)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短文二篇》同步练习

《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夕日欲tuí()沉鳞jìng()跃yù()其奇者

藻()荇()交横怀民亦未寝()遂()至承天寺

盖竹柏()影也相与步于中tíng()

2.解释下列加点词。

(1)五色交辉:(2)四时俱备:

(3)晓雾将歇:(4)解衣欲睡:

(5)盖竹柏影也:(6)念无与为乐者:

(7)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8)水中藻、荇交横:

3.解释下列多义词。

(1)与

①相与步于中庭:②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交

①水中藻、荇交横:②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2)实是欲界之仙都。

(3)庭下如积水空明。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二、课内阅读

【一】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5.解释加点词:

(1)答谢中书书(2)五色交辉

(3)四时俱备。(4)晓雾将歇

(5)夕日欲颓

6.“沉鳞竞跃”的“跃”意思是_______,“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一句中的其指代的内容是_______。

7.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8.“猿鸟乱鸣”一句中的“乱”字用得好,它写出了“鸣”的状态,写出了晨景的热烈欢跃的气氛,“沉鳞竞跃”一句中的“竞”字用得也好,你能说一说好在哪里?

【二】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9.“水中藻、荇交横”中的“交”与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四季交替B.阡陌交通C.交口称赞D.君子之交

10.文中的“闲人”意蕴丰富。下列对“闲人”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有雅趣的人。以“闲人”自称,隐含着豁达的人生态度。

B.有闲暇的人。以“闲人”自称,透露出两人夜游的情致。

C.被闲置的人。以“闲人”自称,反映了两人的政治处境。

D.被贬谪的人。以“闲人”自称,表现了空虚的精神状态。

11.根据《记承天寺夜游》及下面两则材料,在后面语段中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4分)

材料一

乘兴踏月,西入酒家。不觉人物两忘,身在世外。

(李白《杂题》其一)

材料二

五月十四夜,湖风酣畅,月明如洗,繁星尽敛,天水一碧。偕内人系舟于寓楼下,剥菱煮芡,小饮达曙。人声既绝,楼台灯火,周视悄然,惟四山苍翠,时时滴入杯底,千百年西湖,今夕始独为吾有,徘徊顾恋,不谓人世也。子瞻有云:“何地无月,但少闲人如吾两人。”予则谓何地无闲人,无事寻事如吾两人者,未易多得尔。

(取材于徐釚《词苑丛谈》)

亲近自然、从自然中获得美感与精神力量,是中华民族的审美传统。同样是“乘兴踏月”,苏轼在空灵澄澈的月色下,自适其适,自乐其乐;李白在月光中以酒助兴,产生了“①”的世外之感;月明如洗,“予”在西湖夜饮,觉得此刻的西湖“独为吾有”、产生了“②”的感觉。

三、对比阅读。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己卯上元①,予在儋州②,有老书生数人来过,曰:“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从之。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③夷④杂糅,屠沽⑤纷然。归舍已三鼓矣。舍中掩关熟睡,已再鼾矣。放杖而笑,孰为得失?过⑥问先生何笑,盖自笑也。然亦笑韩退之⑦钓鱼无得,更欲远去,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鱼也。

(苏轼《书上元夜游》)

【解释】①上元:农历正月十五。②儋州:地名,现在属于海南。③民:指汉族人。④夷:指当地少数民族。⑤屠沽:泛指市井中做生意的人。⑥过:苏轼的小儿子。⑦韩退之:唐朝文学家韩愈。

12.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庭下如/积水空明B.盖竹柏/影也

C.舍中/掩关熟睡D.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鱼也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寻向所志B.予欣然从之/天子之怒,伏尸百万

C.归舍已三鼓矣/男有分,女有归D.放杖而笑/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14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与分析恰当的一项是()

A.【甲】文运用夸张的修辞,描绘了月光澄澈、竹影斑驳、幽静迷人的月夜美景。

B.【乙】文寥寥数语就将人们带回了千年前海南岛的那个上元节之夜,韵味无穷。

C.【甲】【乙】两文都是苏轼被贬期间所作,都写了苏轼主动邀请友人月夜闲游之事。

D.【甲】文中“闲”字既有赏月的欣喜,也有自我排遣的达观和些许自嘲;【乙】文中“笑”字暗含嘲笑韩愈境遇不好,不得志之意。

15.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2)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

【二】《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选文略)

16.《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两文都是写景;但所写景物有所不同。《答谢中书书》文写的是“”之美,《《记承天寺夜游》写的是“”之美。两

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不同,《答谢中书书》表达思想感情的句子是:;乙文表达思想感情的句子是:。

17.《答谢中书书》描摹景物角度多变,有俯视,如“”;有仰视,如“”。同时调动各种感官,包括觉、觉等,动静结合,写景生动。乙文则采用的修辞手法,描摹生动传神。

18.《答谢中书书》中“康乐”指的是;乙文中“元丰”则是指。

19.清代学者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请结合甲、乙两文,谈谈这句话的含义。

四、课外拓展阅读

白云亭记

陆游

谒寇莱公①祠堂,登秋风亭,下临江山。是日重阴微雪、天气飂戾②,复观亭名,使人怅然,始有流落天涯之叹。遂登双柏堂、白云亭。堂下旧有莱公所植柏,今已槁死③。然南山重复,秀丽可爱。白云亭则天下幽奇绝境,群山环拥,层出间见,古木森然,往往二三百年物。栏外双瀑泻石涧中,跳珠溅玉,冷入人骨。其下是为慈溪,奔流与江会。余自吴入楚,行五千余里,过十五州,亭榭之胜无如白云者,而止在县廨听事之后④。巴东了无一事,为令者可以寝饭于亭中,其乐无涯,而阙令动辄二三年无肯补者⑤,何哉?

(选自《入蜀记》)

【解释】①寇莱公:北宋名相寇准,宋真宗时封莱国公。②爬戻(liáolì):凄冷的样子。③槁(gǎo)死:枯死。④止在县廨听事之后:只是在县尉办公处的后方。⑤而阙令动辄二三年无肯补者:可是每逢县官空缺,动不动就两三年没有人肯补这个缺。阙,同“缺”,缺少。

20.解释下列加点词。

(1)谒寇莱公祠堂:(2)其乐无涯:

(3)遂登双柏堂、白云亭:(4)奔流与江会:

(5)余自吴入楚:

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古木森然,往往二三百年物。

(2)亭榭之胜无如白云者。

22.根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文中画线句“使人怅然”的原因是什么?

(2)“栏外双瀑泻石涧中,跳珠溅玉,冷入人骨。”本句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23.“文似看山不喜平”,请梳理全文写作思路,简要分析本文的波澜起伏。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

1.颓竞与zoxìngqǐnsuìbi庭

2.(1)交相辉映(2)季节(3)消散(4)将要(5)大概是(6)考虑,想到

(7)只是(8)交错纵横

3.(1)①与“相”组成“相与”,意为“共同、一起”②参与,这里是欣赏、领略的意思

(2)①交错②交相、相互

4.(1)夕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跃出水面。

(2)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3)庭院中的月光如积水般透明澄澈。

(4)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二、课内阅读

【二】

5.(1)书信(2)辉映(3)季(4)消散(5)坠落

6.跳山川之美景

7.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8.写出跃的状态,争相跳,静中有动,写出热闹的气氛

【二】记承天寺夜游

9.B

10.D

11.①物我两忘②留恋徘徊,似在仙境

三、对比阅读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12.C13.A14.B

15.(1)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

(2)今晚月亮正美,夜色很好,先生您能和我一起出去吗?

【二】《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选文略)

16.(1)山川月色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7.清流见底高峰入云视听比喻

18.谢灵运宋神宗赵顼的年号

19.“一切景语皆情语”意思是文章中一切写景的语句其实都是情感的流露。从甲文中看,“清流见底”“五色交辉”“猿鸟乱鸣”“沉鳞竞跃”这些鲜活的景物中无不饱含着的喜爱之情;乙文中“庭下如积水空明”写出了月光的冷清凄凉,而这正是当时遭贬的心境。

四、课外拓展阅读

20.(1)拜见、参拜(2)边际(3)于是(4)汇合(5)我

21.(1)古老的树木高大茂盛,许多树的树龄大概有二三百年了。(2)(所见的)亭台楼阁没有像白云亭一样壮观的。

22.(1)去的那一天“重阴微雪”,天气凄冷,根本看不到白云,看到亭子名叫“白云亭”未免有点儿尴尬,令人遗憾,所以才会“使人怅然”。(2)比喻和夸张。把瀑水倾泻涧中比作“跳珠溅玉”,瀑水“冷入人骨”,写出了瀑水的情态和寒冷的特点。

比喻生动,夸张合理,写景生动,给人印象深刻。

23.文章开篇先写白云亭“重阴微雪”不见白云,令人失望,天气寒冷,“有流落天涯之叹”。接下来写白云亭所见景物“天下幽奇”,“行五千余里,过十五州,亭榭之胜无如白云者”,抒发了对白云亭的喜爱与赞美。文章先抑后扬,波澜起伏,变幻多姿。

《白云亭记》参考译文

(我)拜访寇莱公祠堂,登上秋风亭,下面挨着长江。这一天天阴很重下着小雪,天气凄冷,再看亭子的名字,使人怅然若失,才有流落天涯的感慨。于是又登上双柏堂、白云亭。堂下原先有寇菜公所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