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文化时代审美的新走向_第1页
大众文化时代审美的新走向_第2页
大众文化时代审美的新走向_第3页
大众文化时代审美的新走向_第4页
大众文化时代审美的新走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众文化时代审美的新走向

“大众文化”是中国现代学术界讨论的一个流行语言。约略从1990年代开始,大众文化研究兴起,尔后日渐成汪洋之势。大众文化是以大众传播媒介为手段、按商品市场规律运作、旨在使大量普通市民获得感性愉悦的日常文化形态。(P73)与“民间文化”、“乡土文化”、“通俗文化”不同,大众文化是现代工业化和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中国的大众文化生产是从1970年代末期伴随着中国政治与经济的转轨而开始的。1980年代初期从港台传入的邓丽君歌曲和《上海滩》、《霍元甲》等电视连续剧可视为现代中国最早的大众文化产品。进入1990年代后,大众文化以更加华丽丰富的形式植入到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中。通俗小说、流行音乐、电影电视、卡拉OK、MTV、生活广告、时尚杂志、音像制品、时装表演、选美比赛、酒吧、夜总会、洗浴城……都是这一文化的主要形式,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宣布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狂欢的时代已经来临。大众文化时代的降临,无疑对美学研究构成了一次全面的冲击与挑战。很多美学从业人员都发现,美学研究若仍然固守着过于狭窄、精细的研究范式,守候着纯艺术的领地,显得很不合时宜。其中一部分研究人员以识时务的务实、通脱态度从美学研究领地脱身出来,绝袂而去,在文化研究领域风生水起,实现了学术阵地的华丽转身。另外一部分美学从业人员虽不曾选择离开美学研究,但面对着大众文化的挑战,心有戚戚,怀有一种深深的落寞之感,并反弹出改造美学、重构美学的呼声。德国学者沃尔夫冈·韦尔施的“重构美学”理念引起了他们的强烈共鸣。他们认为,美学应该从囿于艺术论的狭隘中超越出来,重审传统美学关于审美非功利性之论的合理性,以便于美学学科能够与大众文化时代的功利性审美特征有效接洽。这都表明,面对着大众文化的冲击波,美学从业人员有了一种新的时代迷茫。值此之际,美学当何以自处?按照某些研究者的看法,若坚持审美的精神个性与自律品格,美学似乎对时代新的审美动向有着难以言说的困境。但问题同样在于:若美学放逸则失性,即:若美学沉沦于大众消费审美的洪流之中,美学研究不能恪守最基本的学科边界与阈限,那么审美之为审美的精神个性何在?美学在分科治学的现代学术版图中如何确立自身的独特角色呢?这类关涉到美学学科与审美之存在的合法性问题,不得不让每一位严肃的美学从业人员认真思量:在大众文化时代,美学如何自持?在此,或许要对美学学科的基础性话题:“何谓审美”?“审美何为”?大众文化时代出现的新的审美现象是否改写了审美的精神个性?等等诸多问题进行平实、中肯的评估。一审美的非功利性、精神性审美的精神个性是什么?一言以蔽之曰:非功利性或无利害关系性。这是十八世纪末以来近代美学确立的美学核心观念。时至今日,不管诸美学流派在思想内容和价值取向上有多么大的差异,审美的非功利性都是贯穿在这些不同美学理论之中的共识。审美的非功利性论是西人在西方自古希腊以来“知、情、意”三分的人性论基础上确立的。到1750年,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发现:哲学中研究真的有逻辑学,研究意的有伦理学,唯有情之领域尚付之阙如。因此,需要一门专门研究人类情感世界的的学问——美学。之后,康德继续做这种寻找人类审美活动精神个性的批判性工作,且做出了奠基性的贡献。康德的工作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把审美活动与人类的物质活动区别开来,认为审美趣味是一种“不凭任何利害计较”而能产生快感的精神活动,指出了审美活动的精神性;二是把审美活动与科学认知活动区别开来,认为“美不涉及概念而普遍地使人愉快”,指出了审美活动的感性特征。在康德美学里,非功利性是鉴定审美精神个性的奠基石,且已经为美学界所普遍接受,成为一种美学常识。为什么将非功利性确立为审美的精神个性?大概可以从如下方面理解:一是现代性知识学的必然要求。分科治学是现代学术的基本特征,是精神生产领域分工而合作的基本形式之一。任何一门学科要在现代性的学科体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都要强调其研究对象的独特性质、独特价值。非功利性正是美学区别其它学科而获得自身身份的核心特征。审美不能满足直接的裹腹御寒的物质之需,再美的审美艺术也不能当饭吃、当衣穿;审美不如科技那样是“第一生产力”;审美也不能像政治、伦理那般有立竿见影的惩戒、教化之功。因而,标榜审美的非功利性是美学得以产生、独立的逻辑起点。二是人的主体性的标志之一。审美是什么?它是对人的现实物质功利生存的一种超越,是人生的一种高级形态。人活一辈子,不能光有吃喝拉撒,不能只是整天懵懵然奔波于衣食住行,不能沉溺在斤斤计较的利害打算中患得患失。这样的生活太沉重。审美能让人过一种相对超然的精神性生活,使人的生活与低级动物的生存有别。一个人能审美,他的生活就有声有色,情趣盎然,减少了单调、刻板、百无聊赖、淡乎寡味。审美以鲜活感性的形式展示世界的多情与人生的美好,能让人对现实世界起深沉浓烈的恋世之情,而不是悲观失望,甚至轻生赴死。质言之,审美是人生之境,人生之趣,人生之艺,人生之情。(P155-158)只要承认人不可行尸走肉地活着,那么非功利性美学当是建构人之生存的独特人文价值体系的重要维度。可见,无论从现代性的学科建制还是审美的哲学品格来说,非功利性都是审美之为审美的核心属性。人类的审美活动归根结底是一种人的精神性生活,目的和效果都是满足人的精神需要。审美的品格是一时代、一民族、一个体在多大程度上超越人性与物性束缚的一种标尺。审美的非功利性、精神性,要求审美艺术需要对现实世界保持一种超功利的务虚态度。舍此主旨而谈审美艺术,均是一种犬儒主义。如果审美艺术沦落为谋求现实功利的工具,与现实世界沆瀣一气,那么它也就丧失了自身存在的独特价值。二审美教育的历史成因:“日常生活审美化”、“实践世界”像为学界所共识的那样,大众文化具有世俗性、商品性、实用性、技术性、娱乐性等特征,是现代社会大工业生存模式、商品经济、消费主义意识形态以及大众传播媒介发展、普及的产物。这一特征,使得在大众文化时代审美艺术与日常生产、生活的距离日益拉近,界限模糊。它的重要表征就是“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一现象在国外已经引起了社会学家、文化学家以及美学家的广泛关注。中国大陆学界由知名学者陶东风教授发起的关于日常生活审美化讨论也已有十余年时间了。许多西方学者如福安特、韦尔施、费瑟斯通、波德里亚、布迪厄等都一致认为,当代社会正在经历着一场审美化的深刻变革,作为一个整体的社会现实正笼罩在审美之中,越来越像一个艺术品。审美活动逐渐溢出了纯艺术、艺术馆的范围,而渗透、深入到了大众的日常生活空间中,如城市广场、购物中心、超级市场、街心花园、度假胜地、美容美发中心、健身中心等社会空间与生活场所。但是,在大众文化时代,日常生活审美化是否意味着改写了非功利性的审美观?答案似乎是否定的。本来,审美与生活是有距离的。生活作为衣食住行、油盐酱醋、吃喝拉撒的集合形态,是功利的,而审美是非功利的。在大众文化时代,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意味着审美与生活之间的距离感逐渐缩小,二者之间的边界日渐模糊,即生活变成美的了,而审美艺术全面融入到了生活之中。但是,这并不是审美性质的改变,而是一种历史的生成,即历史上审美与生活之间相对疏远的关系在进入现代社会以后变得日益亲密,水乳交融。“日常生活审美化”、审美艺术的泛化所表征者,是非功利性审美观的一次历史性胜利,而非沉沦。日常生活审美化,意味着当代大众的生活境遇、生活态度日渐从功利性的生存重压下解脱出来,而有了一种相对超然的精神自由。它实际上是现代社会物质极度发达在精神领域的反映。历史地看,审美的非功利性、精神性是需要条件的。马克思曾说过,一个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会无动于衷。一时代、一个体若物质极度匮乏、衣食尚忧,审美艺术之花难以在其中绽放。没有腹饱、衣暖、屋安的物质作为支持,审美不但不会泛化,反而会萎缩、死亡。审美作为非功利性的精神活动,是人类物质生活充分发展后的超越性需求,是物质生活的附丽物。认识不到这一点,就是书生气的迂腐之谈。当代大众对日常生活普遍抱审美化的生存态度,是以相对富裕的物质生活为前提的,使非功利的审美精神从隐匿、局部走向了前台、全局的状态。当代社会与大众花费那么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扮靓自己的工作、生活场所、身体,甚至一块街砖、一柄门把手,若仅从物质功利利益计,难以解释。单从物质利益角度考虑,对生活空间的过度美饰是一种浪费。居所遮风避雨即可,衣服御寒保暖就行,犯不着那么讲究费事。因此,当代大众生活中的审美化蔓延并非全然出于物质功利的考虑,而有精神上的原因。让生活更美化,是为了赏心悦目,为了精神享受。审美作为人类精神生活的基本形式之一,生活迈向审美化,是人与动物生存的重要区别,是生存境界的重要标志,是人类文明向高级阶段演化的重要尺度。历史地看,人类审美活动局限于纯艺术的象牙塔里,被供奉于殿堂之上,是审美精神的历史无奈。在人类审美史上,曾产生过许多伟大的艺术家,光耀千古。但是,这些伟大艺术家的灿烂,是以当时代大众精神生活的黯淡为代价的。而大众文化的兴起,日常生活审美化潮流的出现打破了精英贵族对审美艺术的垄断局面,实现了审美的全民共享,让越来越多的人沐浴在审美艺术的光辉之下。审美获取了愈来愈多的人缘,这既是审美的胜利,也是一种历史的进步。从这个角度说,没有必要对审美艺术的殿堂感、神圣感的式微怀有失落感。当然,审美艺术从殿堂位移于大众不等于它自身精神品质的降格。如前所论,审美拥抱现实与维护、实现审美的非功利性、精神性品格是历史地统一的。在现代社会中,只有当审美走向大众,走向生活,审美的非功利性、精神性品格才能得到最大限度实现与普及。但是,审美的大众化、平民化不是审美性质的改变,而是历史的生成。这意味着,在大众文化时代仍然要坚守、捍卫审美的非功利性的精神品格。在大众审美领域出现的“三俗”(庸俗、低俗、媚俗)现象以及犬儒主义文艺,尤其使人感到重申审美的精神性品格是极为必要的。某些相声小品节目把肉麻当有趣;某些婚恋节目宣扬“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某些小说作品充塞连篇累牍的“拳头+枕头”的暴力、色情描写;某些通俗歌曲鼓吹低层次、动物性、买卖式爱情(如《小三》、《爱情买卖》等);某些文艺娱乐电视节目热衷制作皮笑肉不笑的低级笑料,以(主持人)自我丑化博取笑声,靠人为制作“热点”、“噱头”、“恶搞”、披露隐私而哗众取宠,廉价地向大众兜售快乐。很多文艺性节目华丽富有,却一无所有——声色绚烂,强调感官刺激,却心灵荒芜沙化。庸俗、低俗、媚俗的文艺遵循实用、商业的功利逻辑,违背审美非功利的精神品格,因而格调极为低下,已经丧失了文艺陶情冶性的人性升华功能。除了“三俗”,值得警惕的还有“大话文艺”现象,如《大话西游》、《沙僧日记》、《Q版语文》等。“大话文艺的基本特征,是用戏仿、拼贴、混杂等方式对传统或现存的经典话语秩序以及这种话语秩序背后作为支撑的美学秩序、道德秩序、文化秩序等进行戏弄和颠覆。”(P252)如《大话西游》中的唐僧变成了婆婆妈妈的傻瓜,孙悟空和白骨精成了爱情至上的情圣,完全篡改了他们在传统经典中的本有形象。《沙僧日记》中的唐僧师徒全是贪吃好色之辈,没有了佛教徒的基本精神品格。《Q版语文》将好几代人都能耳熟能详的语文经典课文彻底戏谑成了无厘头爆笑故事。如朱自清《荷塘月色》中的“我”本来是一个情趣高雅的知识分子,为了放松心情而月夜放步荷塘,而在《Q版语文》中,“我”傍晚出来仿佛不是为了欣赏月夜的荷塘景色,而是在想:“荷塘里应该有MM在洗澡吧。”鲁迅先生《一件小事》中的人力车夫本是一个虽地位低微但心灵伟大的形象,而在《Q版语文》中成了猎艳高手。从市场效果看,“大话文艺”现象很受大众“热捧”,它通过戏仿、拼贴等方式解构了传统、经典文本的既定秩序,既改写经典,又调侃现实,在“博人一笑”中成为了大众茶余饭后的精神快餐。如何评价“大话文艺”现象?它们可能在客观上具有颠覆正统意识形态和话语体系的作用,在游戏形式中具有撕破正统话语、权力秩序假面、脸谱的喜剧美学功能。但是,这似乎是一种消极效果,因为以《大话西游》《Q版语文》为主要代表作品的“大话文艺”的创作者们(如林长治)未必具有积极、自觉的启蒙主义的价值立场与历史使命感。因此,对于“大话文艺”所具有的构筑人文价值的意义未可高估,相反倒要警惕它的犬儒主义倾向对于重建人文价值体系的破坏性。当“大话文艺”以一种“一点正经也没有”的游戏态度颠覆、解构正统价值,让受众获得了一种冒犯、泄恨的快感时,却没有为大众指明、建构可以值得依傍的价值体系。所以,“大话文艺”引来受众爆笑之后,却让受众处于价值的真空状态与心灵的荒芜化。对现行的正统价值与话语都不信任且采取肆意嘲讽的态度,却无力甚至压根儿就不存有历史使命感来重建新的价值体系,这很容易使全社会陷入“不相信”、“怀疑一切”的迷茫与虚无之中。因怀疑、嘲讽既有意识形态、价值体系的假面、不真实而放弃价值追求,激浊而未能扬清,这正是犬儒主义的基本特征。若嬉皮笑脸地嘲笑一切价值与意义成为社会风尚,痞子就会成为社会明星,这是一种社会的精神灾难。情绪化、偏激地与所有价值为敌,无异于为是非、善恶、美丑不分的价值混乱推波助澜、保驾护航。从这个角度看,“大话文艺”暗含着对审美的根本否定。因为审美从根本上说仍然是一种价值肯定,是一种涵养性情、温暖人心、启迪智慧的积极的人文化成。如果让社会处于价值的真空状态,不辨别最基本的是非、美丑、善恶之别,审美价值何以确立?审美不是价值虚无形态,从逻辑角度看,否定任何价值与意义、具有虚无主义、犬儒主义的“大话文艺”是一种伪审美、伪美学。诚如“重构美学”论者所认为的那样,美学研究不应该龟缩于纯艺术/文学领域,而应当积极关注、研究大众文化时代涌现的新审美现象。但是,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正如陶东风教授一再提醒学界要辨析的一个学术常识是:将一个事物在学术上纳为研究对象,并不等于在价值上毫无辨析地倡导它。在大众文化时代,多元化的审美元素的涌现并不等于审美精神的提高,甚至还会在泥沙俱下、鱼龙混杂中导致大众审美品格的滑坡。“三俗”现象、“大话文艺”都能说明这一点。不过,这不应当成为我们质疑审美“非功利”的理由。从逻辑上看,将“非功利性”确立为审美的核心特征是没有错的。“三俗”现象的出现、“大话文艺”的偏至是一个历史问题。人类的审美活动从来不是一个孤立的系统,它与一时代、一社会的政治、经济、道德乃至宗教信仰状况紧密关联。文艺领域中“三俗”现象的出现以及“大话文艺”的犬儒主义倾向,说明当代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道德水准以及民众素养还不足以能够让审美精神完全“保真”地融入日常生活,离真正的、更高境界的日常生活审美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真正的、格调更高的日常生活审美化时代的到来,仍然要期于历史,憧憬未来。三“爱知”与“爱其他”在此为审美的非功利的精神性质辩护的意义在于,指明一个最基本的学术事实:美学研究可以一种开放的胸襟关注大众文化时代的多元审美现象,但不能“乱花渐欲迷人眼”,被多元杂陈、光怪陆离的审美现象迷失了对审美之非功利性、精神性的基本判断与定位。因为假如我们在审美之为审美的核心内涵上都变得六神无主,那么面对现实审美现象的价值评判将会无所适从。作为美学从业人员在有关“何谓审美”、“审美何为”之类的问题上都含糊不清,游移不定,那么这样的美学研究必然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我们想强调的是,“审美”并不是一个纯描述性的概念,它更是一个包含价值判断的规范性概念与意义生成方式。在大众文化时代,真正的、更高境界的日常生活审美化在于能够敞亮出生活的诗意和引领出世界的意义。日常生活审美化,不止于给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娱诸多方面披上一层华丽的审美外衣,不止于五彩斑斓、流光溢彩的声色诱惑,更在于建构起大众与生活之间的情感、精神联系,让生活世界成为大众可以为之激动、为之依恋而一往情深的精神家园。“呵,生活多美啊!”这种缘于生活的赞美与感慨才是格调更高的审美化生活,是基于对生活的情感沉醉基础上的心灵抒发。“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种将采菊活动与惟恍惟惚、欲辨忘言的悠然心境融为一体、人淡如菊的日常生活才是境界更高的审美生活和诗意人生。在此,采菊不只是单纯的劳作,菊花也不是客观的实物,采菊与菊花之于陶渊明无疑都具有精神接纳的意义。正是在这里,审美才显示了与一般实用学问的区别,突出了自己的独特价值,并有现实意义。从当代中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诉求来看,所谓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并不仅止于实用性的文化产业的发展与繁荣,更在于为社会大众构筑健康、积极、高贵的精神气质与品格。正是如此,只有坚持审美的非功利、精神性品格,美学才能以自身的独特方式助益于当代中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要求。面对着大众文化时代的挑战和正如火如荼展开的文化研究的独特学术魅力,美学研究大可不必顾影自怜,自惭形秽,还基于这样一种认识:与1980年代的美学热相比,1990年代以来的美学研究确乎显得相对平淡了些,但这并不是某些外部因素影响使然,而是中国美学研究向纵深发展的必然状态,美学研究仍然大有可为。这需要我们对美学的学科发展状态有一种平实通观:“美学草创期已过,进入一个由显入隐、精耕细作的时代。专业化乃美学自我深化的必由之路,专业化又必然使美学由大众之学转化为专家之学。因此,美学家当不再谋求普遍、巨大的社会声誉,或追求一言以立家,一篇以创学的轰动效应,而需要收视返听,谨勤自守,做一些更为具体的专题研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