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上海市闵行区七宝中学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激素和动物激素一样由特定的器官产生B.植物激素直接参与细胞内多种生命活动C.植物激素能为植物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D.植物激素的含量少但具有高效的调节作用2.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中转录的叙述,错误的是()A.tRNA、rRNA和mRNA都经DNA转录而来B.同一细胞中两种RNA的合成有可能同时发生C.细胞中的RNA合成过程不会在细胞核外发生D.转录出的RNA链与模板链的相应区域碱基互补3.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只有染色体上才具有基因 B.基因和染色体的成分相同C.一条染色体上只有一个基因 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4.下列四个遗传图中所示与血友病传递方式一定不一样的一组是()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5.图1表示某反射弧的相关结构,图2为图1中Z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有效刺激X处,可引起a发生反射并在大脑皮层产生痛觉B.有效刺激Y处,电流表指针将发生2次方向相反的偏转C.图2中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③中的移动需要消耗ATPD.图2中结构④膜电位的变化与细胞膜外K+的内流有关6.图Ⅰ~Ⅲ分别表示一个细胞周期中人体细胞中发生的3种生物大分子的合成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Ⅰ、Ⅱ、Ⅲ过程中都有ATP的消耗 B.Ⅰ、Ⅱ、Ⅲ过程中都有水的产生C.Ⅰ、Ⅱ、Ⅲ过程都可进行多次 D.Ⅰ、Ⅱ、Ⅲ过程中都需酶的催化7.图为细胞膜结构模型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①是磷脂双分子层是细胞膜的基本骨架B.②在物质运输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C.③是糖蛋白D.细胞膜结构中只有①具有流动性8.(10分)下图表示某海滩湿地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的食物关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共有6条捕食食物链B.线虫、海螺、细菌、食草虫属于初级消费者C.若大米草因某种原因大量死亡,一段时间内,沼蟹数量增加,蜘蛛数量基本不变D.污染物微塑料(直径小于5mm的塑料碎片和颗粒),难降解,在沼蟹、蜘蛛体内含量较高二、非选择题9.(10分)人体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它们的活动不受意识支配,称为自主神经系统,它包括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其主要功能是调节内脏的活动。(1)自主神经系统由节前神经元和节后神经元组成,两种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相联系,此处兴奋的信号变化过程是______________。若多巴胺可使某处神经元的突触后膜产生外负内正的电位状态,毒品可卡因会使转运蛋白失去回收多巴胺的功能,由此推测服用可卡因对该处神经元突触后膜的影响是___________。(2)某同学野外玩耍,突然看到草丛里有一条蛇,此时他的交感神经兴奋,分泌增多的激素是_______,使呼吸频率加快,心率加速,同时机体的警觉性提高,反应灵敏。此时,该同学可以控制自己跑开,但却不能控制自己的心跳,后者的原因是_______。某人意外事故导致左腿的传出神经和胸部的脊髓损坏,其余部位完好,按一般规律推断,他右腿的膝跳反射___________(存在、不存在)。10.(14分)图1为种群数量特征的概念图。在调查某林场松鼠的种群数量时,计算当年种群数量与一年前种群数量的比值(λ),并得到如图2所示的曲线。请回答相关问题:(1)图1中a表示________。图1中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变化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填“a”“b”或“c”)。(2)分析图2,前4年该林场松鼠种群数量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基本不变”)。第________年松鼠的种群密度最低。第4~10年间种群的出生率________(填“<”“=”或“>”)死亡率。第8年时,种群的年龄结构是________型。第16~20年松鼠种群数量最可能呈________形曲线增长。(3)传入我国的三裂叶豚草短时间内能大量疯长,其种群数量的变化可用图3中的曲线________表示。调查某区域中三裂叶豚草的种群密度常采用________法,取样的关键是________。若图3中曲线Ⅱ表示替代控制示范区内的豚草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则种群增长速率最高的对应点是________。表明替代植物发挥明显生态作用的线段是_。(4)若某年气温明显升高,食物丰富,松鼠数量增多,但并没有呈现出“J”型增长的状态,这是___________(“正反馈”、“负反馈”)调节的结果。(5)在用标记重捕法调查动物种群密度时,若经捕获后的动物更难被捕获,则调查的结果要比实际数________(填“多”或“少”)。11.(14分)一植株的不同器官或同一器官不同部位生长素浓度往往不同。甲图是一株盆栽植物,乙图表示该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据图回答下列问题(要求:用乙图根、茎、芽三条曲线上相应字母所对应的浓度来表示甲图相应各点的生长素浓度):(1)乙图_____点浓度可以表示甲图①处顶芽生长素浓度,_____点表示②处侧芽生长素浓度。②处侧芽生长受抑制的原因是_____,解决的办法是_____,此后②处生长素浓度将会低于10-6mol·L-1(2)将该植物较长时间置于右侧光照射下,乙图_____点浓度可表示③侧生长素浓度;_____点表示④侧生长素浓度。此时,植物茎将_____生长。(3)将该植物向左侧放倒水平放置一段时间,可表示⑦侧浓度的是乙图中_____点浓度。表示⑧侧生长素浓度的是乙图中_____点浓度,因此根将_____生长。这种现象说明了生长素的作用表现出_____的特点。(4)下图是根、茎对生长素作用的反应曲线,图示字母中表示根近地侧的是_____,茎的远地侧的是_____。(5)有科学家认为根的向地生长不仅与生长素有关,还与乙烯的作用有关。为了研究二者的关系,做了这样的实验:将某种开花植物的根尖放在含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并加入少量蔗糖作为能源。发现在这些培养液中出现了乙烯,且生长素浓度越高,培养液中乙烯的浓度也越高,根尖生长所受的抑制也越强。此人所做实验的自变量_____,因变量是_____。12.图甲是新型冠状病毒进入人体后人体免疫反应简化模式图,图中数字表示生理过程,大写字母表示相关细胞,小写字母表示有关物质或结构。图乙是某志愿者接种新冠疫苗后两周内血液中抗体浓度的变化曲线。请回答问题:(1)人体呼吸道粘膜在一定程度上能抵御病毒对人体的攻击,这是人体的第__________________道防线,属于__________________免疫。(2)图甲中A细胞是__________________,F细胞是__________________。新型冠状病毒侵入机体后,抗体浓度会引起免疫应答,机体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主要是B细胞产生的物质d和E细胞产生的物质e,则d和e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果该志愿者在注射疫苗后的第15天感染了新冠病毒,请在乙图中画出其体内抗体浓度的变化曲线__________________。(4)有人在成功接种了新冠疫苗后不久,又患了该病,请给出一种合理的解释__________________。(提示:可以从病毒或机体自身免疫力的角度分析)。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D【解析】植物激素是指植物体内一定部位产生,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植物激素对植物体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详解】A、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一定部位产生的微量有机物,没有特定的器官产生,A错误;B、植物激素不能直接参与细胞内多种生命活动,B错误;C、植物激素对植物体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不能提供能量,C错误;D、植物激素的含量少但具有高效的调节作用,D正确。故选D。2、C【解析】转录是指在细胞内,以DNA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RNA是核糖核酸的简称,有多种功能:①有少数酶是RNA,即某些RNA有催化功能;②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③rRNA是核糖体的构成成分;④mRNA携带着从DNA转录来的遗传信息;⑤tRNA可携带氨基酸进入核糖体中参与蛋白质的合成。【详解】A、RNA包括tRNA、rRNA和mRNA三种,都是由DNA转录而来的,A正确;B、不同的RNA由不同的基因转录而来,所以同一细胞中两种RNA的合成有可能同时发生,B正确;C、细胞中的RNA合成过程主要在细胞核内发生,在细胞质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能进行转录合成RNA,C错误;D、转录是以DNA一条链为模板,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所以转录出的RNA链与模板链的相应区域碱基互补,D正确。故选C。3、D【解析】1、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2、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3、基因在染色体上,且一条染色体含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详解】A、细胞内绝大部分的基因都位于染色体上,少数位于细胞质中,A错误;B、基因的本质是DNA,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B错误;C、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C错误;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D正确。故选D。4、C【解析】血友病的遗传方式是X染色体隐性遗传,具有交叉遗传的特点,即女性患者的父子都患病。1家庭中女性患者的父或子正常;2号家庭女性患者的父亲患病;3号家庭女性患者的儿子正常;4号没有女性患者,无法确定,所以不符合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家庭是1号和3号家庭。故选C5、B【解析】分析题图:c是感受器,Y是传入神经,b是神经中枢,X是传出神经,a是效应器;①是突触小泡,②是突触前膜,③是突触间隙,④是突触后膜。【详解】A、刺激X引起的反应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A错误;B、有效刺激Y处,产生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先后经过电流表的左侧和右侧,发生2次方向相反的偏转,B正确;C、图2中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③中的移动不需要消耗ATP,C错误;D、图2中结构④为突触后膜,其膜电位的变化与细胞膜外Na+的内流有关,D错误。故选B。6、C【解析】分析题图:图中Ⅰ表示DNA的复制过程,Ⅱ表示转录过程,Ⅲ表示翻译过程【详解】A、图示三个过程都需要能量,因此都有ATP的消耗,A正确;B、图示三个过程中都会发生单体脱水缩合形成多聚体的过程,因此都有水的产生,B正确;C、一个细胞周期中,ⅠDNA的复制过程只进行一次,Ⅱ、Ⅲ过程可进行多次,C错误;D、Ⅰ过程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Ⅱ过程需要RNA聚合酶,Ⅲ过程也需要相应的酶,D正确;故选C。7、D【解析】分析图示,①是磷脂双分子层,②是蛋白质,③是糖蛋白,据此答题。【详解】A、据上分析可知,①是磷脂双分子层,是细胞膜的基本骨架,A正确;B、②是载体蛋白,在物质运输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B正确;C、③是糖蛋白,有利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C正确;D、细胞膜结构中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都具有流动性,D错误。故选D8、D【解析】分析题图:图中共有3条捕食食物链,即藻类→海螺、藻类→线虫→沼蟹、大米草→食虫草→蜘蛛。【详解】A、图中共有3条捕食食物链,即藻类→海螺、藻类→线虫→沼蟹、大米草→食虫草→蜘蛛,A错误;B、细菌分解藻类和大米草的遗体残骸,属于分解者,B错误;C、若大米草死亡,遗体被细菌分解,将导致细菌数量增多,线虫数量也增加,进而导致沼蟹数量亦增多;大米草死亡,导致食虫草数目减少,进而导致蜘蛛数量减少,C错误;D、污染物微塑料难降解,在最高营养级中富集,即沼蟹、蜘蛛体内含量较高,D正确。故选D。二、非选择题9、(1)①.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②.使后膜持续性的兴奋(2)①.肾上腺素②.心跳等内脏器官的活动是受自主神经系统支配的,不受意识控制③.存在【解析】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脑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脊神经、脑神经、自主神经,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调节人体内脏功能的神经装置,所以也叫内脏神经系统,因为其功能不完全受人类的意识支配,所以又叫自主神经系统,也可称为植物性神经系统。【小问1详解】两种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相联系,此处兴奋的信号变化过程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若多巴胺可使某处神经元的突触后膜产生外负内正的电位状态,毒品可卡因会使转运蛋白失去回收多巴胺的功能,由此推测服用可卡因对该处神经元突触后膜的影响是持续性的兴奋。【小问2详解】某同学野外玩耍,突然看到草丛里有一条蛇,此时他的交感神经兴奋,分泌增多的激素是肾上腺素,使呼吸频率加快,心率加速,同时机体的警觉性提高,反应灵敏。此时,该同学可以控制自己跑开,但却不能控制自己的心跳,后者的原因是由惊恐引起的心跳与呼吸变化是由内脏运动神经控制的,是不随意的。某人意外事故导致左腿的传出神经和胸部的脊髓损坏,其余部位完好,按一般规律推断,他右腿存在膝跳反射。【点睛】本题考查了神经调节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反射弧的组成,掌握膝跳反射的过程,结合所学知识准确判断。10、(1).性别比例(2).b(3).基本不变(4).9或10(5).<(6).衰退型(7).J(8).Ⅰ(9).样方(10).随机取样(11).b(12).ef(13).负反馈(14).多【解析】图1,c为种群密度,b为年龄组成,a为性别比例。图2,4年内种群数量不变,4-10年种群数量下降,10-16年种群数量增加,16-20年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图3,阴影部分可表示因环境阻力而减少的部分。【详解】(1)图1中a表示性别比例。图1中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变化的主要依据是b年龄组成。(2)前4年该林场松鼠种群数量基本不变。4-10年种群数量持续下降,故第10年松鼠的种群密度最低。第4~10年间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第8年时,种群的年龄结构是衰退型。第16~20年松鼠种群数量最可能呈J形曲线增长。(3)传入我国的三裂叶豚草短时间内能大量疯长,其种群数量的变化可用图3中的曲线Ⅰ表示,呈J形增长。调查某区域中三裂叶豚草的种群密度常采用样方法,取样的关键是随机取样。图3中曲线Ⅱ表示S形曲线,K/2时增长速率最快,即为b点。ef段数量下降,说明替代植物发挥明显生态作用。(4)若某年气温明显升高,食物丰富,松鼠数量增多,但并没有呈现出“J”型增长的状态,这是负反馈调节的结果,负反馈调节是保证生态系统稳定的基础。(5)经捕获后的动物更难被捕获,会造成重捕数变少,则调查的结果要比实际数多。【点睛】种群数量曲线变化模型可分为J形和S形,前者属于理想状态下的变化,一般在物种入侵时短时间内出现或实验室条件下实现,后者是现实情况下的呈现形式。11、(1).b(2).f(3).①处(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在②处(侧芽)抑制②生长(4).去除顶芽(5).g或k(6).c(7).向右(向光)弯曲(8).e(9).a(10).向重力弯曲(11).两重性(12).B(13).C(14).生长素浓度(15).乙烯浓度及根尖生长情况【解析】1、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较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植物根的向地生长和顶端优势是生长素作用两重性的重要体现;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植物的根、芽、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依次降低。2、植物向光生长的原因是单侧光照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背光侧生长素分布多,长得快,向光侧分布少,长得慢。【详解】(1)根据甲图所示,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在侧芽部位积累。顶芽处生长素浓度处于最适宜芽生长的浓度,即图乙的b点;②侧芽受到抑制,其生长素浓度为图乙的f点;由于①处(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在②处(侧芽),导致侧芽生长素浓度过高,从而抑制②生长;如果去除顶芽,将减少侧芽的生长素浓度,顶端优势被解除。(2)将该植物较长时间置于右侧光照下,③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生长快,④向光侧光侧生长素浓度低,生长慢;乙图g或k点浓度可表示③侧生长素浓度;c点表示④侧生长素浓度;此时,植物茎将向右(向光)弯曲生长。(3)若将该植物向左侧放倒水平放置一段时间,由于生长素受重力的作用,会从⑧侧运输到⑦侧、会从⑥侧运输到⑤侧,对于根来说:⑦侧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根的生长,对应于乙图的e点,⑧侧生长素浓度降低,对应a点,促进根的生长,因此根将向重力弯曲生长,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4)图是根、茎对生长素作用的反应曲线,图示字母中表示根近地侧的是B(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根的生长)、茎的远地侧的是C(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茎的生长弱)。(5)根据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计算机基础考试理论试题及答案
- 2024年计算机基础考生心态调整建议及试题和答案
- 汽车冷却系统检测与维修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汽车长期维护需要的技巧试题及答案
- 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英语试题(含答案)
- 二手车评估师考试复习策略及试题及答案
- 2024年二手车评估师战略规划与考试试题及答案
- CPBA考试技术点试题及答案
- 美容师行业独特之处与发展方向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美容师考试相关法律法规知识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国内儿童绘本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前景与投资机会研究报告
- GB/T 45344-2025建筑用装配式预制燃气管道通用技术条件
- 2025年美丽中国第六届全国国家版图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中小学组)
- 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第一次月考模拟练习(含答案)
- 2025年广西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智慧物流赛项)参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4年内蒙古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含答案解析与翻译)
- 2025年春新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课件 三 20以内数与减法 第3课时 凑数游戏
- 劳务外包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标)
-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教学指南》有效应用策略
- 2024年低碳生活科普知识竞赛题库
- 2025-2030全球藻源虾青素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