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跟随儿童“现”课程摘要: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一日生活皆课程的大课程观已经深入一线,我们对课程的认识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集体教学,而是基础课程、园本课程和生成课程的总和,但是不管何种课程模式,以儿童的视角看课程,追随儿童,让儿童站在课程中央,才是符合儿童的学习特点,会是更具持久力和生命力的课程。关键词:儿童课程跟随幼儿园基础课程的制定,一般会以省编教材的专家顶层设计为参照,园本课程的开发,亦是幼儿园领导层面的设计和制定,作为一线教师,只要较好的贯彻和落实就可以,但是幼儿园的生成课程,却需要一线教师对课程的敏感和智慧,怎样甄别出对儿童发展有益的生成课程?如何以儿童的视角开展生成课程?让儿童成为生成课程的主人,是我们真正需要研究和践行的。随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颁布,国家级、省市级课程改革方案的陆续出台,以及当今教育大环境对幼儿学习核心经验的关注,我们觉得生成课程的实施,更符合“一切以幼儿为本”理念的践行。一、课,言之果:课程起源于儿童主题教学、区域活动、午间散步等一日生活各环节都有课程生成的可能,但不管是何种状态下的生成,起源于儿童的课程,才是为他们所喜欢,所接纳的课程。我们教师要充分相信儿童,相信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智慧和能力,助推儿童站到课程中央,帮助儿童成为课程的发起者。1、调查先导凸兴趣:孩子们喜欢些什么?调查表是幼儿常用的学习方式,它能够促进幼儿的自主学习,在调查过程中,是对幼儿各项能力的综合挑战,我们一般用于生成活动开始前,能够比较真实的了解到幼儿的现有经验和关注的兴趣点。在种植园地播种时,传来了女孩“啊”的尖叫声,一群孩子都凑上前去,原来是松土的时候发现了泥土里的虫子——西瓜虫,班里的孩子再也没有兴趣种植了,把所有的热情投入到找虫子、捉虫子中。教师敏锐的发现了孩子们喜欢的内容,设计出“我找到的虫子”调查表,既充分满足幼儿对虫子探索的兴趣,又让探索的过程有了记录。2、问题梳理明方向:孩子们想知道些什么?幼儿的世界由十万个为什么构成,充满童趣的问题,需要我们教师进行及时梳理,把幼儿的问题进行聚焦,针对真问题进行探索和深入,也就是明确接下去可以开展哪些活动,来满足幼儿对生成课程“虫子”的认知。教师在晨间开展了“我找到的虫子”主题谈话,让每一位幼儿充分表达对“虫子”的认知,教师挖掘和梳理出对于“虫子”,孩子们最想知道的是什么?哪些是孩子们已知的经验,教师只做梳理即可。哪些是孩子们未知的?教师需要支持孩子们去发现和探索。西瓜虫为什么会卷起来?西瓜虫最爱吃什么?西瓜虫妈妈怎么生宝宝?那么我们就以西瓜虫为切口,进一步明晰课程开展的方向。图一:调查表梳理3、分工合作成团队:教师们能做些什么?生成课程讲究的是实践,为了确保每个幼儿都参与到课程中,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分组的标准是有着相同的问题和兴趣,幼儿自愿组队后,小组内进行自主分工,协商制作计划,有的带工具,有的请外援,有的提供后勤保障。这时候,教师应该做些什么,来支持小分队接下去的探索?我们依据幼儿的分组,提供了《法布尔昆虫记》幼儿版,满足幼儿探索过程中资料查找的需要;提供了放大镜,满足幼儿近距离观察虫子的需要。除了物质上的帮助,教师还要先于幼儿了解西瓜虫的相关特性,随时准备着给予幼儿帮助。图二:用放大镜观察虫子二、程,禾之呈:课程呈现于儿童行动儿童在生成课程探索过程中,能够走得多远?走得多深?关键取决于儿童的经验,我们要充分尊重儿童,尊重儿童在课程践行中,所发生的矛盾,所面临的问题,所做的决定,在儿童的探索和行动中,体现课程的价值和意义。1、走出课堂近自然:孩子们喜欢的学习方式是什么?走近大自然,把“课堂”移位室外,是每个孩子所向往的学习方式,亲近自然的“教学”形式,能让幼儿对知识的记忆更加深刻,也让教学的形式更加多元。虫子的生长环境在泥土里,这就需要我们把“课堂”搬到野外,走向自然。我们的家长义工,在多方考察后,找到近郊一片空旷的泥地,以小组为单位,找虫子、捉虫子、观察虫子、了解虫子,发现潮湿的石块下、木棒下,西瓜虫最多。图三:幼儿在室外找虫子2、发现问题调策略:孩子们还想知道的是什么?随着活动的不断深入开展,幼儿萌发了更多关于虫子的问题,对于自己找的虫子,兴趣愈发浓厚,经常会在自主性游戏时间,有孩子来告状,某某小朋友又去逗虫子了,经过询问发现,是孩子对西瓜虫吃什么产生了兴趣。原本想在充分认识西瓜虫以后,组织孩子们讨论:西瓜虫吃什么?是益虫还是害虫?但是当发现幼儿对某一事物的探索更加多元时,我们立即进行了调整,满足幼儿探究的需要,在讨论过后发现:西瓜虫喜欢吃蔬菜的嫩芽,是害虫。让幼儿对西瓜虫的认知不仅仅停留于外形,而是更加立体和深入。3、借力“外援”显多元:孩子们需要得到的帮助是什么?生成活动中,教师必须有足够的知识储备量,才能满足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需要,在课程推进中,我们对于幼儿发现的更多虫子的认知显得“力不从心”,于是我们把问题抛给幼儿:关于这么多虫子的秘密,连老师都不清楚地时候该怎么办?幼儿开始想办法、提建议,有的说到电脑里找,有的说看书,哲哲自告奋勇推荐:我爷爷是种菜的,他认识很多菜地里的虫子,可以请他来帮助我们。于是,爷爷进课堂诞生了,爷爷的加入,让我们生成课程的“课堂”更加丰富和多元。三、课之程:课程效果聚儿童发展生成课程开展后,我们教师要促进儿童的发展,帮助儿童梳理开展过程中的经验,把个体的经验成为集体的经验,把零散的经验成为聚焦的经验,多维度促进儿童发展,提升儿童的各项能力。1、主题墙面记过程:孩子们能力的锻炼课程不会随着活动的结束而结束,为了促进幼儿的发展,教师要把课程与环境进行有机整合,把课程开展的过程以照片、表征、表格等形式,陆续展现在主题墙面,在幼儿园进行的环境评比中,作为课程的主人,我们的幼儿进行班级环境的介绍和讲解,感同身受的经历,让孩子有话可讲,提供讲解的平台,让孩子有话会讲。在介绍班级环境的过程中,幼儿的语言表达,讲话的仪表仪态,介绍的逻辑性等多种能力得到锻炼。2、痕迹整理促反思:孩子们经验的积累一次生成课程的结束,会有诸多资料和痕迹留下,幼儿和教师需要把痕迹进行归类和整理,通过谈话活动、自主性游戏等,一起回顾课程中让自己记忆深刻的事情,一起反思课程中让自己遗憾的地方,一起商讨如果再来一次“虫子”的探索,哪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好,把有利的经验带到下一次生成活动中。幼儿成长过程中,经验的丰富,不就是在一次次课程的小主人中累积的吗?课程结束后,孩子爸爸的一段回顾:3、畅谈感受引话题:孩子们良好品质的习得生成课程持续的时间不受成人控制,可能一周,可能需要一个月,一个完整的生成课程,需要幼儿园、家长、社区的密切配合。其中幼儿的感触是最深刻的:过程中和朋友发生过矛盾吗?合作的时候出现过问题吗?对虫子害怕吗?“虫子”课程结束后,我们组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谈话活动,幼儿们畅所欲言,纷纷表达自己的感想。探索过程中,同伴间的协商,克服害怕的心理,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都是幼儿良好品质的养成。幼儿园课程的架构,是一项细水长流的工作,需要倡导和践行以儿童为本理念,让儿童成为学习的主人。生成课程的开展,充分遵循幼儿教育的本质和规律,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方式,是一个动态的师生共同学习、共同建构对世界、对他们、对自己的态度和认识的过程。只有紧紧跟随儿童,才有属于儿童的课程;只有静静聆听儿童,才有属于儿童的声音;只有细细观察儿童,才有属于儿童的行动。在课程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