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 热电阻、热点偶测温特性实验_第1页
实验三 热电阻、热点偶测温特性实验_第2页
实验三 热电阻、热点偶测温特性实验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三热电阻、热电偶测温特性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热电阻的特性与应用,了解热电偶测量温度的性能与应用范围。。二、基本原理:1、热电阻:利用导体电阻随温度变化的特性,热电阻用于测量时,要求其材料电阻温度系数大,稳定性好,电阻率高,电阻与温度之间最好有线性关系。常用铂电阻和铜电阻在0-630.74℃以内,电阻Rt与温度Rt=R0(1+At+Bt2)R0系温度为0℃时的电阻。本实验R0=100℃,At=3.9684×10-2/℃,Bt=-5.847×10-7/℃2、热电偶当两种不同的金属组成回路,如二个接点有温度差,就会产生热电势,这就是热电效应。温度高的接点称工作端,将其置于被测温度场,以相应电路就可间接测得被测温度值,温度低的接点就称冷端(也称自由端),冷端可以是室温值或经补偿后的0℃、25三、需用器件与单元:加热源、K型热电偶(红+,黑-)、Pt100热电阻、温度控制单元、温度传感器实验模板、数显单元、万用表,热电偶K型、E型、加热源。四、实验步骤:(一)热电阻:15、将Pt100铂电阻三根线引入“Rt”输入的a、b上:用万用表欧姆档测出Pt100三根线中其中短接的二根线(蓝,黑)接b端。这样Rt与R3、R1、Rw1、R4组成直流电桥,是一种单臂电桥工作形式。Rw1中心活动点与R6相接,见图11-5。图11-5热电阻测温特性实验3、在端点a与地之间加直流源2V,合上主控箱电源开关,调Rw1使电桥平衡,即桥路输出端b和中心活动点之间在室温下输出为零。4、加±15V模块电源,调Rw3使V02=0,接上数显单元,拨2V电压显示档,使数显为零。5、设定温度值50℃将PT100探头插入加热源另一个插孔中开启加热开关,待温度控制在50℃,时记录下电压表读数值,重新设定温度值为50℃+n·Δt,建议Δt=5℃,n=1表11-2t(℃)V(mv)6、根据表11-2值计算其非线性误差。(二)热电偶1、将热电偶插到温度源插孔中,K型的自由端接到面板Ek端(红+,黑-)作标准传感器,用于设定温度。2、将R5、R6端接地,打开主控箱电源开关,将V02与数显表单元上的Vi相接。调Rw3使数显表显示零位,主控箱上电压表波段开关拨到200mV,打开面板上温控开关,设定仪表控制温度值T=50℃3、去掉R5、R6接地线,E型自由端与放大器R5、R6相接,打开温控开关,观察温控仪指示的温度值,当温度控制在50℃时,调Rw2,对照分度表将信号放大到比分值大104、重新设定温度值为50℃+n·Δt,建议Δt=5℃,n=1……10,每隔1T++n·ΔtV(mv)5、根据表11-3计算非线性误差。附:分度表温度℃测量元件-500501001502003004005006008001200140016001800热电偶E(mv)03.0476.3179.78713.41921.03328.94336.99945.08561.066K(mv)02.0224.0956.1378.13712.0273.2614.2345.2377.34511.94714.36816.771热电阻Cu50(Ω)39.245060.771.482.13Pt100(Ω)80.3100119.4138.5157.31175.84212.02247.04280.90313.59375.57五、思考题:1、如何根据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