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环境与健康的关系2012-03-10_第1页
第二章 环境与健康的关系2012-03-10_第2页
第二章 环境与健康的关系2012-03-10_第3页
第二章 环境与健康的关系2012-03-10_第4页
第二章 环境与健康的关系2012-03-10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环境与健康的关系第一节人类的环境第二节人与环境的辩证关系第三节自然环境与健康第四节环境污染与健康第五节环境与健康关系的研究方法第六节健康危险度评价主要内容本章练习题学习目标与要求一、环境有害因素对机体作用的一般特征、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影响;二、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环境与人体的相互关系、自然环境与健康的关系、环境与健康关系的研究方法、健康危险度评价的基本内容和方法;三、人类环境的基本构成、健康危险度评价的应用。掌握熟悉了解环境(environment)是指环绕于地球上的人类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物质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体。环境包括自然环境(naturalenvironment)、人为环境和社会环境(socialenvironment),均包含有益因素(beneficialfactors)和有害因素(harmfulfactors)第一节人类的环境自然环境:指环绕在人类周围的各种自然因素(大气圈-atmosphericsphere、水圈-hydrosphere、土壤岩石圈lithosphere、生物圈-biosphere);人为环境(anthropogenicenvironment):经过人类加工改造,改变了其原有面貌、结构特征的物质环境。社会环境(socialenvironment):由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风俗习惯等社会因素构成。

生活环境(livingenvironment)是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的各种自然的和人工的环境条件,如居住、工作、娱乐和社会活动环境。

生态环境(ecologicalenvironment)是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有关的生态系统所构成的自然环境。一、人类自然环境的构成自然环境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你还记得生物圈的范围吗?水循环的卫生学意义有哪些?生态系统ecosystem生态平衡

ecologicalbalance食物链

foodchain生物富集作用

bioconcentration生物放大作用

biomagnification二、生态环境水水生浮游生物鱼贝类鸟禽类畜类空气土壤昆虫植物人对人类重要性正面:在生态系统中维持物质能量流动,保持生态平衡负面:污染物通过食物链富集生物富集作用(bioconcentration):环境污染物被生物体吸收后,通过酶的催化分解可转化成另一种物质,一些重金属和难分解的有机化学物则可在生物体内蓄积,使生物体内的浓度大大高于环境浓度,这种作用称为生物富集作用。食物链生物放大作用(biomagnification):环境中某些污染物沿着食物链在生物体间转移,并在生物体内浓度逐级增高,使高位营养级生物体内浓度高于地位营养级生物体内浓度,此称为生物放大作用。生物放大作用缩短了环境与人之间的距离。水俣病(Minamatadisease)痛痛病(Itai-Itaidisease)通常把具有活力、结构稳定和自调节能力的生态系统看做是健康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健康ecosystemhealth生态系统健康对我们的启示是什么?传统经济增长模式新经济增长模式高消耗——高污染——高增长知识经济

循环经济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组织成:“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使得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基本上不生产或者只生产很少的废弃物,从而逐步消解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

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循环经济增长模式资源——产品——消费——排入环境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在企业层面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在工业集中区建立生态工业园区在城市和省区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工作

第二节人与环境的辩证关系一、人与环境在物质上的统一性人与环境之间的最本质联系就是物质的交换和能量的转移。通过新陈代谢人与环境进行不断的物质交换,使两者在物质成分及含量上呈现高度相关性。人体血液和地壳中元素含量的相关性英国220人60多种元素人与环境的关系元素在海水中丰度与其生物必需性适应长期适应短期适应长期进化,形成了对环境的适应。在不同纬度,人肤色差异很大。北极人身材矮小,四肢发达。在高原地区的人群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含量增加等。生理生化调节,与不利环因素保持平衡,在进入黑暗的空间后,瞳孔会扩大。从事高温作业一段时间后出现热适应。二、人类对环境的适应性三、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环境对人人对环境双向关系人类主宰地球生态系统(%)诸多环境因素对机体健康的影响具有有利和有害两方面的特性。如紫外线、气温即使在传统意义上是有毒的物质,在极低剂量下也会表现出对机体的有益效应——hormesis(即某些物质在低剂量时对生物系统具有刺激作用,在高剂量是具有抑制作用)如酒精、二噁英、乙醛、铅、汞、糖精等。三、环境因素对健康影响的双重性第三节环境改变与机体反应的基本特征(一)环境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迁移单一介质内的迁移不同介质间的迁移生物性迁移一、环境介质与环境因素暴露(二)环境化学物在环境介质中的转化化学转化:氧化、还原、水解及中和、光化学氧化等。如光化学烟雾

生物转化:环境化学物通过生物相应酶系统的催化作用所发生的变化过程。汞—甲基汞、污水处理中的活性污泥法(三)环境介质中的迁移和转化对环境因素暴露的影响扩大暴露范围:增加暴露途径改变污染物的性质和毒性影响暴露剂量:稀释、生物放大作用二、暴露特征与反应(一)暴露途径:呼吸道、消化道、皮肤肺泡总表观面积大,壁薄,毛细血管丰富:吸收迅速不经肝,直接进入大循环1.呼吸道:气体、蒸汽、气溶胶特点主要经小肠吸收绒毛增加吸收面积600倍扩散方式为主,也可经载体可在肠肝循环过程中反复被吸收pH值胃肠道内容物多少、排空时间、蠕动状况2.消化道:水与食物中的有害物质特点影响因素主要经表皮,少量经毛囊、汗腺、皮脂腺透过三层屏障

——表皮角质层:阻止分子量>300的物质

——连接角质层:阻止水、电解质、水溶性物质通过脂溶性物质

——基膜(表皮与真皮间):阻止少数物质不进入肝脏,直接进入大循环脂/水分配系数易溶于脂、难溶于水、易挥发:吸收少,如苯易溶于脂、水、不易挥发:吸收多,如有机磷皮肤完整性3.皮肤特点影响因素暴露途径可以影响有害效应的产生1、影响总暴露量2、影响吸收率3、改变作用靶

随着暴露剂量的改变,产生某种反应(定量反应或定性反应)的数量而随之改变的相关关系称为剂量—反应关系(dose-responserelationship)定量反应:CO↑,HbCO↑;有机磷农药↑,全血或红细胞胆碱脂酶活性↓定性反应:有机磷农药↑,病死率↑(二)剂量—反应关系dose-effectrelationship

dose-responserelationship

剂量-反应曲线的类型(三)暴露时间重复暴露的时间包括暴露频度和暴露持续期两个要素。暴露频度和暴露持续期与靶器官和靶组织中的剂量(浓度)有关,是影响有害效应产生的重要因素。生物半减期也可影响靶器官的蓄积量。物质蓄积

功能蓄积作用时间和蓄积效应三、环境多因素暴露与联合作用凡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学物同时或短期内先后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综合毒性作用,称为化学物的联合毒性作用。联合作用的类型1.相加作用:多种化学物同时存在时的毒效应为各化学物分别作用时毒效应的总和1+1=2如:刺激性气体、有机磷农药2.协同作用:多种化学物同时存在时的毒效应超过各化学物分别作用时毒效应的总和1+1>2如:四氯化碳和乙醇对;吸烟和石棉机制:一种毒物促进了其他毒物的吸收或者是阻碍了其他毒物的排泄。3.增强作用:一种化学物对某一器官或系统无毒作用,但与另一种化学物同时作用时使其毒作用增强0+1>1,如异丙醇可增强四氯化碳对肝脏的毒性。4.拮抗作用:两种物质进入机体后,其中一种可干扰另一种的生物学作用,或两种化学物互相干扰,使其联合效应的强大低于各自单独作用的强度之和。其机制可以是功能拮抗、化学拮抗、配置拮抗或受体拮抗1+1<2

健康效应谱(spectrumofhealtheffect)当环境变异或环境有害因素作用于人群时,由于人群中个体暴露剂量水平,暴露时间存在差异,个体在年龄、性别、体质状况(健康和疾病)以及对该有害因素的遗传易感性不同,可能出现各种不同的反应。人群对环境有害因素不同反应的分布模式,类似于金字塔形,构成了人群金字塔形健康效应谱。

四、人群健康效应谱与易感人群敏感人群:通常把易受环境损伤的人群称为敏感人群(易感人群)。敏感人群对环境有害因素作用的反应比普通人群更为敏感和强烈,即在敏感人群中出现某种不良反应的反应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

个体差异:健康状况、年龄、生活条件、营养状况大体相近的普通健康人群中,对环境有害因素作用的反应仍有明显差异,即使在相同环境暴露条件下(相同暴露物质、剂量及时间)也是如此,这种现象通常称为个体差异。

人群易感性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年龄在45岁以上的居民死亡人数为平时的3倍,1岁以下婴儿死亡数比平时也增加了1倍,在4000名死亡者中,80%以上患有心脏或呼吸系统疾患。

你知道影响人群易感性的因素有哪些?年龄、健康状况、营养状态、行为习惯等遗传因素先天性缺乏α1-抗胰蛋白酶的个体,对刺激性气体非常敏感,易造成肺的损伤红细胞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陷者,对硝基苯类化合物及多种氧化物的损害异常敏感环境基因组计划简介EGP1997年10月美国国家环境卫生科学研究所提出环境基因组计划(EnvironmentalGenomeProject),拟在美国人口中寻找环境相关疾病的遗传基因的多态性。在美国人群中选择具有不同年龄、性别和背景的10个群体和1000个个体,并通过应用人类基因组计划所使用的方法,鉴定与环境相关疾病的易感等位基因多态性,建立这些基因多态性的中心数据库,进而服务于疾病流行病学中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人群研究。通过鉴定影响个体对环境成分反应的基因和等位片段的多态性,科学家们能准确地预测出影响威胁人类健康的危险度和帮助政府制定出环境保护策略。同时,部分多态性也可加入到国立人类基因组研究所,的SNP多态性数据库中,相互交流结果。

该计划的具体措施包括环境基因组计划的目标

鉴定对环境发生反应基因中有重要功能的多态性,并确定它们在环境暴露引起疾病的危险度上的差异

疾病流行病学中研究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1)改善遗传分析技术

(2)优化研究设计

(3)建立样品资源库异源生物体代谢和解毒基因,激素代谢基因,受体基因,DNA修复基因,细胞周期相关基因,细胞死亡的控制基因,参与免疫和感染反应的基因,参与营养的基因,参与氧化过程的基因以及与信号传导有关的基因等。

EGP涉及的基因有:EGP涉及的疾病有:肿瘤、肺部疾病、神经退行性变疾病、出生缺陷、发育障碍和生殖障碍、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第四节自然环境与健康自然环境生物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地球化学因素与健康自然环境物理因素与健康地震:由于地面强烈的震动引起的地面断裂、变形、建筑损坏和倒塌直接造成人畜的伤亡。(一)地质灾害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Ⅰ号机组泄漏日本福岛核电站泄露情况2、火山爆发:在地下深处呈熔融状态的岩浆物质,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岩浆从地壳岩层断裂处涌向地表的一种自然现象。固态:岩块、火山灰气态:碳、氢、氮、氟、硫的氧化物、水蒸气液态:熔岩流、水合固态物质混合而成的泥石流等(二)气象灾害和极端天气1、气象灾害常见的气象灾害有:台风、龙卷风、焚风、暴雨洪涝、干旱、霜冻、雪暴、冰雹、沙尘暴等。许多气象灾害可直接引起人员伤亡、严重破坏人类的生活环境、恶化人类的生存条件,造成饥荒和疾病流行。龙卷风伊拉克沙尘暴北京沙尘暴2、极端天气(1)高温天气:在气象上一般以日最高气温≥35℃作为高温天气,持续多天35℃以上的高温天气叫“热浪”2003年全世界热浪,法国因热致死13632人;2007年热浪袭击美国加州南部造成至少11人死亡;热浪袭击匈牙利,气温高达摄氏40度,有约500人死亡。(2)寒冷天气:凡使当地24h降温10℃以上或48h降温12℃以上,且最低气温降至5℃以下的强冷空气称为寒潮。海拔每升高100m,大气压就下降约5mmHg,氧分压下降1mmHg。青藏高原是典型的低气压、低氧分压区。长期生活在平原的高原移居者,可引起高原反应、高原肺水肿、红细胞增多症等。(三)高原特殊地理环境与健康(二)地球化学因素与健康四个概念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必需微量元素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常量元素(majorelement):碳、氢、氧、氮、硫、钾、钠、磷、钙、镁、氯等11种元素,占人体内化学元素总量的99.95%,称为常量元素。微量元素(traceelement):人体内正常含量小于人体体重0.01%的化学元素称为微量元素。如锌、铁、铜、锰、氟、碘、硒等。必需微量元素维持正常生理生化功能、生长发育和生殖繁衍所必不可少的元素。共14种。不能通过机体自身合成,必须从外界摄取。生物学效应:参与酶的构成和酶的激活,影响酶的活性参与某些蛋白质的合成参与激素及其辅助因子的合成,与内分泌活动密切相关维持正常的生殖功能人体元素常量元素macroelement微量元素traceelement必需微量元素非必需微量元素C,H,O,N,P,S,Cl,Na,K,Ca,MgFe,I,Cu,Zn,Mn,Co,F,Cr,Sn,Mo,Ni,Se,Si,V人体元素的分类由于地质原因使得生活在该地区的人群对某种化学元素摄入量过高或过低而引发的疾病称为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biogeochemicaldisease)。如碘缺乏病、地方性氟病、地方性砷中毒等。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地方病的特点1、疾病的分布有明显的区域性;2、疾病的发生与相关的微量元素的总摄入量有密切关系;3、疾病的发生与相关微量元素在环境中的浓度有关。三、自然环境生物因素对健康的影响1、动物毒素神经毒素、心脏毒素、细胞毒素、凝血毒素和抗凝血毒素、溶血毒素等

17个国家的科学家评出的10种动物属“世界毒王”:

1:

澳洲方水母:生活在澳大利亚沿海,人若触及其触手,30秒钟后便会死亡。2:

澳洲艾基特林海蛇:它长着一张大嘴,和澳洲方水母栖身于同一水域。3:

澳洲蓝环章鱼:这种软体动物的身长仅15厘米,蜿足上有蓝色环节,常在澳大利亚沿海水域出没。4:

毒鱼由Synanceiaverrucosa〝ReefStonefish:栖身于澳大利亚沿海水域。5:

巴勒斯坦毒蝎:生活在以色列和远东的其他一些地方。6:

澳大利亚漏斗形蜘蛛:生活在澳大利亚悉尼市近郊。7:

澳洲泰斑蛇。8:

澳洲褐色网状蛇。9:

眼镜王蛇。10:

非洲黑色莽巴蛇。2、植物毒素生物碱、糖苷、毒蛋白、藻类毒素等第五节环境污染与健康环境污染的急慢性危害环境污染与致癌危害环境污染与致畸危害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危害1、环境污染的概念由于自然或人为的原因,进入环境的污染物的量超过了环境自净能力,造成环境质量下降或恶化,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体健康,称为环境污染(environmentalpollution)。2、环境污染的来源自然因素:天然环境:砷、氟过多自然灾害:火山爆发、风暴、火灾等人为污染(主要来源):工业、农业、生活、医院、战争、其它3、环境污染的种类化学性污染物物理性污染物生物性污染物物理性污染因子:噪声、紫外线、电磁辐射、电离辐射等生物性污染物:发展中国家常见各种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卵、生物毒素等目前美国CA中登记的化学物以每周6000种的速度递增,而其中大部分是在自然界中从未发现过的新化合物。据统计,在过去的100年中,地球上人工合成化学物质的浓度已从稍大于零增加到了约1ug/kg,按目前速度,100年后将增加到mg/kg级。将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压力,也对人类健康构成极大的威胁。4、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变化及转归自净作用(purification):物理作用:扩散、稀释、沉降、挥发、逸散、紫外线照射(光解、杀菌)等;化学作用:酸碱物质的中和、氧化还原、水解作用等生物学作用:微生物的降解、植物的吸附作用等。4、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变化及转归

转移(transition):不同介质之间转移:水、土、气、生物体之间同一介质之间转移:被风力或水流转移到下风向或下游的地区(三峡库区的清库工作即为防止污染物的转移)。4、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变化及转归

二次污染(secondarypollution):浓度已有所降低的污染物,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又进入原环境形成污染。无机汞排入江河中,因沉降作用进入底泥。由于洪水的冲刷、水力工程等作用,可使底泥中的无机汞重新进入水体中,造成汞对江河的二次污染4、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变化及转归

形成二次污染物(secondarypollutant):排放到环境中的无机汞受到某些细菌的作用,转化为毒性更大的甲基汞;SO2转变成硫酸;NOx经太阳紫外线的照射发生光化学反应,形成光化学烟雾。4、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变化及转归

进入生物体内,产生毒性:直接进入机体产生毒性通过食物链进行生物富集和生物放大,高浓度进入机体产生毒性环境污染对人群健康影响的特点1、污染范围广,接触人群多2、污染物浓度低,作用时间长3、污染物种类多,接触途径多,危害多样性4、污染物之间或与环境因素之间具有联合作用5、污染容易,消除困难1、污染范围广,接触人群多

受影响的人群可以非常广泛,甚至涉及到整个人类。环境中每个人都有机会接触到有害因子。敏感人群(susceptiblepopulation):老、弱、病、残、幼,甚至胎儿,他们是抵抗力最弱,最容易受到有害因子伤害的人群。高危险人群(highriskpopulation):接触有害因子的机会比其他人群多、强度大、摄入量比普通人群要高得多的人群。

2、污染物浓度低,但作用时间长

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受到大气、水体稀释,一般浓度较低。多在ppm(10-6),ppb(10-9),ppt(10-12)水平接触者为长时间不断暴露于污染环境中,甚至终生接触。ppm:partpermillion百万分率ppb:partperbillion十亿分率ppt:partpertrillion

千亿分率Onepartpermillionis1inchin16miles1minuteintwoyears1centin$10,0001ounceofsaltin31tonsofpotatochips1badapplein2,000barrelsofapplesOnepartperbillionis1inchin16,000miles1secondin32years1centin$10,000,0001pinchofsaltin10tonsofpotatochips1lobin1,200,000tennismatches1badapplein2,000,000barrelsofapplesOnepartpertrillionis1postagestampintheareaofthecityofDallas1inchin16millionmiles(morethan600timesaroundtheearth)1secondin320centuries1fleaon360millionelephants1grainofsugarinanOlympicsizedpool1badapplein2billionbarrels3、种类多,接触途径多,危害多

局部作用和全身毒害特异作用和非特异作用急性、慢性、远期危害速发和迟发毒性作用可逆和不可逆毒作用4、污染物之间以及污染物与环境因素之间具有联合毒害作用相加作用(additiveeffect)协同作用(synergism)拮杭作用(antagonism)独立作用(independenteffect)环境中的有害因子种类很多,它们常常是同时综合作用于人体。污染物之间具有联合作用,污染物和环境之间也具有联合作用5、污染容易,消除困难

许多环境污染物具有以下特性:环境滞留性:性质稳定,不易降解;生物富集性:可通过食物链将浓度逐级放大,最终以高浓度进入人体;体内蓄积性:某些污染物易于在脂肪(有机物)、骨骼(重金属)等组织中长期蓄积,不易排除。(一)急性危害1、大气污染的烟雾事件2、事故性排放的环境污染问题3、核泄漏事故4、环境生物性污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一、环境污染的急、慢性危害(二)慢性危害1、非特异性影响:免疫功能下降2、引起慢性疾患:COPD3、持续性蓄积危害:

铅、镉、汞等重金属;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二、环境污染与致癌危害①肿瘤发病和死亡率不断增高,发癌年轻化;

②遗传因素和某些病毒虽可诱发肿瘤,但并非导致肿瘤大幅度增加的主要原因;

③环境化学污染与肿瘤患病率密切相关。Higginson(1969)从肿瘤患病率的地区差异与环境化学污染的相关性出发,认为:60%~90%的人类肿瘤是环境化学污染所致。按对人的致癌危险性

1类:对人致癌

2A类:对人很可能致癌

2B类:对人可能致癌

3类:可疑对人致癌

4类:对人很可能不致癌

按活化需要

①不需活化的,称为直接致癌物

②需活化的,称为前致癌物或间接致癌物。其活性代谢物为终致癌物。按是否具有诱变性

①诱变性致癌物,又称之为遗传毒性致癌物;

②非诱变性致癌物,或非遗传毒性致癌物。按化学结构空气污染与肺癌:宣威肺癌水污染与肿瘤三、环境污染与致畸危害人类出生缺陷又称为先天畸形,指胎儿的外观或体内器官的结构异常。尽管遗传因素对人类出生缺陷的发生有重要影响,但是环境因素对生殖细胞遗传物质的损伤、对胚胎发育过程的干扰和对胚胎的直接损害都对出生缺陷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

反应停事件背景资料:调查显示,孕妇怀孕时末次月经后第34到50天是反应停作用的敏感期,在此时间段以外服用反应停,一般不会导致胎儿的出生缺陷。

在末次月经后第35到37天内服用反应停,会导致胎儿耳朵畸形和听力缺失。

39到41天致胎儿上肢缺失;43到44天致胎儿双手呈海豹样3指畸形;46到48天致胎儿拇指畸形。反应停(thalidomide)事件

60年代反应停事件涉及到28个国家出生8000多短肢畸形儿,使医学界首次认识到对母体安全的化学药物对胎儿产生了不可逆的损伤。由此揭开了药物和其他环境化学毒物致畸的研究序幕,从而推动了畸胎学(teratology)的创立。被反应停夺去胳膊的孩子们四、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environmentalendocrinedisruptors定义:能干扰机体天然激素合成、分泌、转运、结合或清除的各种外源性物质。来源:

自然界(如某些植物激素)

人工合成(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环境雌激素(Environmentalestrogens,EEs)外源性雌激素(Xenoestrogens,XEs)内分泌干扰物(Endocrinedisruptingchemicals,EDCs)内分泌活性化合物(Endocrineactivecompounds,EACs)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EDs)名称衍变模拟

在结构及性质上均类似天然激素;拮抗

结构上类似但性质上不同,从而作为竞争者,阻滞或拮抗天然激素与受体的结合;改变激素的代谢影响体内激素的合成、储存、释放、转运、清除等多个过程;弱化受体水平如调低受体数量,或降低受体与正常激素结合的敏感度等。作用机制危害及后果

人类及动物生殖能力下降:精子平均数从1940年1.13亿/ml下降到1990年的0.66亿/ml,不育症患者越来越多。生殖系统肿瘤发病率增加:乳腺癌、前列腺癌等儿童性发育异常。美国EPA公布的第一批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67种(类))Dioxinsandfurans二恶英及其多氯代苯并呋喃类(1)高温焚烧含氯有机物后形成;(2)农药中的杂质或副产品;(3)纸浆的氯化漂白过程中形成 Polychlorinatedbiphenyl(PCBs)多氯联苯热媒、无碳复写纸、电容器变压器绝缘Polybromobiphenyl(PPB)多溴联苯防火材料Hexachlorobenzene(HCB)六氯苯杀菌剂Pentachlorophenol(PCP)五氯苯酚杀菌消毒剂、除草剂、防腐剂2,4,5-Trichlorophenoxyaceticacid2,4,5-三氯苯氧基乙酸(2,4,5-滴)除草剂 2,4-Dichlorophenoxyaceticacid2,4-二氯苯氧基乙酸(2,4-滴)除草剂Amitrole杀草强除草剂、树脂硬化剂Atrazine莠去净除草剂 Alachlor草不氯除草剂Simazine(CAT) 西玛津除草剂HexachlorocyclohenaneEthylParathion六氯环己烷乙基对硫磷杀虫剂Carbaryl 西维因杀虫剂Chlordane 氯丹杀虫剂Oxychlordane氧化氯丹 氯丹的代谢中间产物Trans-Nonachlor 反式-九氯 杀虫剂1,2-dibromo-3-chloropropane1,2-二溴-3-氯丙烷杀虫剂DDT滴滴涕杀虫剂DDEandDDD滴滴伊和滴滴滴 杀虫剂(DDT的代谢中间产物)Kelthane(Dicofol) 三氯杀螨醇 杀虫剂 Aldrin 艾氏剂 杀虫剂 Endrin 异狄氏剂 杀虫剂 Dieldrin 狄氏剂 杀虫剂 Endosulfan(Benzoepin) 硫丹 杀虫剂 Heptachlor 七氯 杀虫剂 Heptachlorepoxide 环氧七氯 七氯的代谢中间产Malathion 马拉硫磷 杀虫剂 Methomyl 灭索威 杀虫剂 Methoxychlor 甲氧滴滴涕 杀虫剂 Mirex 灭蚁灵 杀虫剂Nitrofen 除草醚 除草剂 Toxaphene(Campechlor) 毒杀芬 杀虫剂Tributyltin三丁锡鱼网之防腐剂、船上抗腐蚀油漆 Triphenyltin三苯锡鱼网之防腐剂、船上抗腐蚀油漆 Trifluralin 氟乐灵 除草剂 Alkylphenol(fromC5toC9)烷基酚(从C5至C9)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降解产物 BisphenolA双酚A合成树脂原料,牙科填充材料 Di-(2-ethlhexyl)phthalate(DEHP)二(2-乙基己基)邻苯二甲酸酯 增塑剂 Butylbenzylphthalate 丁基甲苯基邻苯二甲酸酯(BBP)增塑剂Dicyclohexylphthalate 邻苯二甲酸二环己酯(DCHP)增塑剂Dicyclohexylphthalate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增塑剂Diethylphthalate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增塑剂Benzo(a)pyrene 苯并芘 非产品Dichlorophenol 二氯酚 染料的中间产物Diethylhexyladipate己二酸二乙基酯 增塑剂Benzophenone 二苯酮 医疗合成原料,保香剂等4-Nitrotoluene4-硝基甲苯2,4-二硝基甲苯的中间产物Octachlorostyrene 八氯苯乙烯 有机氯化物副产品Aldicarb 涕灭威 杀虫剂 Benomyl 苯来特 杀菌剂Kepone(Chlordecoae) 开蓬 杀虫剂 Manzeb(Mancozeb) 代森锌锰 杀菌剂 Maneb 代森锰 杀菌剂 Metiram 代森联 杀菌剂 Metribuzin 赛克津 除草剂 Cypermethrin 氯氰菊酯 杀虫剂 Esfenvalerate 亚尔发菊酯 杀虫剂 Fenvalerate 速灭菊酯 杀虫剂 Permethrin 氯菊酯 杀虫剂 Vinclozolin 烯菌酮 杀菌剂 Zineb 代森锌 杀菌剂 Ziram 福美锌 杀菌剂 Dipentylphthalate 邻苯二甲酸二戊酯(DPP) 增塑剂Dihexylphthalate 邻苯二甲酸二己酯(DHP) 增塑剂Dipropylphthalate 邻苯二甲酸二丙酯(DprP)增塑剂Styrens 苯乙烯制造橡胶、塑料的未反应物n-Butylbenzene 正丁苯合成中间体、制造液晶用

*未包括具有内分泌干扰效应的药物、植物激素、真菌激素、重金属铅、镉、汞的化合物。第六节环境与健康关系的研究方法环境健康环境因素的理化及

生物学特征机体的生理、生化和病理学反应宏观与微观人群调查与实验室研究

环境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环境毒理学研究方法(一)基本内容:

1.研究已知的环境暴露因素对人群的健康效应;

2.探索引起健康异常的环境有害因素;

3.暴露剂量—反应关系的研究;一、环境流行病学研究方法(Environmentalepidemiology)(二)基本方法:

描述性研究:生态和现况研究分析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定群研究实验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环境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应用:

1.已知暴露因素,欲研究对人群健康的危害及程度,可采用现况研究和定群研究及实验研究。

2.出现健康异常或临床表现后探索环境致病因素,可以先进行现况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

暴露测量健康效应测量暴露与健康效应评价(三)环境暴露与健康效应的测量1、暴露测量人体接触某一有害环境因素的过程称为暴露(exposure)。环境暴露水平是指人群接触某一环境因素的浓度或剂量。在暴露测量中,被检测的剂量有三种外剂量(externaldose)内剂量(internaldose)生物有效剂量(biologicallyeffectivedose)(1)环境暴露测量环境暴露测量即测量环境的外暴露剂量。测定人群接触的环境介质中某种环境因素的浓度或含量,根据人体接触的特征,估计个体的暴露水平。是研究该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基础资料。指过去一段时间内机体已吸收入体内的污染物的量。通过测定生物材料(血、尿等)中污染物或其代谢产物的含量来确定。能真实的反映暴露水平,不仅能反映多种途径暴露的总水平,还能避免由外环境暴露剂量估计暴露水平时吸收率的个体差异性的影响。(2)内暴露剂量测量经吸收、代谢活化、转运、最终到达器官、组织、细胞、亚细胞或分子等靶部位或替代性靶部位的污染物量。如致癌物或其活化产物与DNA或血红蛋白形成的加合物的含量。(3)生物有效剂量测量包括疾病率的测量及生化和生理功能测量。疾病率: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等生化和生理指标:临床检测指标、生物标志物等2、健康效应测量对于暴露和健康效应测量的结果,应采用正确的流行病学和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做出正确的评价。混杂因素:识别与控制因果关系判断:关联的强度、关联的稳定性、关联的时序性、分布的符合性、医学及生物学的合理性、剂量--反应关系3、暴露与健康效应关系评价(四)生物标志与环境流行病学

生物标志是生物体内发生的与发病机制有关联的关键事件的指示物,是机体由于接触各种环境因子所引起机体器官、细胞、亚细胞的生化、生理、免疫和遗传等任何可测定的改变。传统流行病学暴露疾病生物有效剂量效应标志结构功能改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