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京察四格与八法_第1页
清代京察四格与八法_第2页
清代京察四格与八法_第3页
清代京察四格与八法_第4页
清代京察四格与八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清代京察四格与八法

清代的官吏考试、北京官吏的北京检查和外国官僚的计划,以及军官的军事和政治事务。标准统称为“四用八法”。“必须以四种果率的形式遵守八项法……以四种果率的形式解释工作量,并以八种法的形式实施制裁”。就文官考课而言,“四格”包括操守、才具、政事、年力四个方面。武官考课,清初绿营“四格”包括操守、才能、功绩、年貌四项,乾隆时期改为才技、年力、驭兵、给饷。八旗“四格”在乾隆时期确定,即操守、才能、骑射、年岁四个方面。文武官员考课都有“八法”,系沿袭明代而来,雍乾以后,将八法词汇统一概括为:贪、酷、罢软无为、不谨、年老、有疾、浮躁、才力不及。嘉庆《大清会典》将“八法”中的贪、酷两项排除,以法定的形式确立了六法,至此,“八法”名称被“六法”所取代。一“四扇门”1、格表述的多样化京察“四格”系借鉴前代考课标准而来,如唐宋时期的“四善二十七最”2,其中主要包括了操守、才具、政事等几方面。顺治三年(1646年),“定用才、守、政、年四格”3,其顺序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根据时局治乱做相应的调整。根据清代五部《大清会典》,不同时期“四格”的排列如下:顺治、康熙年间是才、守、政、年;雍正至道光年间是守、政、才、年;光绪年间是守、才、政、年。由此可以看出,清初顺治、康熙年间京察官员首重才能,其次是操守,再是政绩,最后是年力,这与当时的政治环境有关。入关之初,百废待兴,人材招揽是当务之急,当时最需要的是熟悉部院事务、有工作经验和能力的官员,这样可以使中央部院衙门早日走入正轨,因此官员“才”字优先,其次是“守”。雍正以后,国家政权已经稳固,官僚结构已能有效地运转,整顿京官整体素质,防止贪污腐败现象就变得很重要,此时考察京官首重“守”,在操守清廉的情况下,再考察其他方面。与前期相比,清朝统治中期更重视对官员政绩的考核,将“政”由四格中第三位提升为第二位,更加重视官僚实际行政工作中的表现。清末,国家衰颓,急需非常之才,这一时期又将“才”上升到第二位。总之,京察“四格”顺序的变化是与时局治乱息息相关的。根据会典记载,京察四格有其固定的表述填注方法,但在实际的注考过程中,四格的表述呈现多样化。守:即官员的操守。顺治、康熙年间分“清”、“平”、“浊”三等。“守浊”属于应去官员,例应受到处分。雍正之后直至光绪时期,应去官员不再注“四格”,直接归入“八法”之列。因之,雍正以后的几部会典中都明确规定,应留官员的“守”只注“清”、“谨”、“平”。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表述也有变化。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雍正、乾隆朝京察类档案中,对四格中的操守一项,有多种表述,即“慎”、“好”、“固”、“中”、“中等”、“廉”、“正”、“洁”等。如雍正四年(1726年)宗人府八品笔帖式海明注为“守慎”4,乾隆六年(1741年)侍卫府笔帖式常亮注为“守廉”5,等等。乾隆十八年以后,对于操守一项的注考用语固定化,统一为“清”、“谨”、“平”。政:即官员的政事。顺康时期有“勤”、“平”、“怠”三等,“政怠”属于应去官员。雍乾以后,会典中明确规定应留官员四格中的政事一项,注“勤”、“平”。但这一时期京察册中,“政”之注考用语却有“练”、“能”、“熟练”、“谨”、“慎”、“优”、“敏”、“去得”、“尽力”、“勤慎”、“明白谙练”、“平常”等。如雍正七年户部八品笔帖式修善、世德、鄂伦作“政慎”6,乾隆十二年盛京兵部员外郎凌泰为“政练”7。现存乾隆十八年以后的京察册对官员行政能力方面的注考用语,统一使用“勤”、“平”,并一直沿用到清末。才:即官员的才具。顺康时期有“长”、“平”、“短”三等。雍乾以后,会典规定根据官员水平,分别注“长”、“平”。但实际注考中,才具一项的注考用语非常多,有“达”、“能”、“优”、“敏”、“明”、“中”、“常”、“端”、“正”、“裕”、“通”、“去得”、“堪用”等。如雍正四年礼部汉档房八品笔帖式马尔赛注为“才常”8,乾隆三十年内阁典籍鞠光注为“才优”9。对于才具方面的注考,用语多样化的情形至嘉庆时期还一直存在。如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京察四格,宗人府所有官员通注“才能”10。此外,对才具的注考,还有直接注明官员特长的。如雍正四年刑部满档房八品笔帖式永善注为“清字去得”11,雍正七年兵部武选司七品笔帖式佟泰注为“能翻译”12,等等。年:即官员的年力。顺康时期分“青”、“中”、“老”三等。雍乾以后,会典规定对年力一项注考用“青”、“壮”、“健”的表述。在实际考察中,还有“中”、“强”、“尚健”、“年虽老尚健”、“老健”等用语。如雍正四年工部屯田司八品笔帖式阿昌阿作“年强”13,乾隆十二年盛京工部堂主事七十四为“年中”14。负责京察的官员在填注四格之后,还需要对官员做一个整体的评价,出具考语。乾隆十八年之前,京察官员的考语没有统一的表述,其后部院衙门与盛京衙门官员的考语则统一为“称职”、“勤职”、“供职”三种,考语多样化的情形消失。根据相应的四格和考语,京察官员被列入一、二、三考等:“守清才长政勤而年或青或壮或健称职者,为第一等;守谨而或政平或才平年或青或壮或健勤职者,为第二等;守谨而才政平或才长政勤而守平年青及壮健供职者,为第三等。皆照旧供职。”152、清代贵州的注考用语与京察类似,大计也用才、守、政、年四格。大计考察后,官员有卓异官、平等应留官、八法应去官三个考等,其中平等应留官又分为一、二、三等,这样大计有三大考等,又可细分为五个考等。在顺治、康熙时期,大计三大考等的官员都要填注四格。雍正以后,只有大计平等官员一、二、三等需要填注四格。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存顺治朝地方抚按造送的大计册与雍正、乾隆、光绪等朝吏部所造有关大计的黄册中所列四格的顺序是不同的:顺治、康熙年间是守、才、政、年,雍正时期是守、政、才、年,乾隆至光绪年间是守、才、年、政。由此可以看出,不同时期的大计册中所列的四格都是将操守一项放在第一位。顺治、康熙年间,操守一项之后,先是才具,后是政事,而雍正年间改为先是政事,后是才具。乾隆以前,都是将年力一项列在最后,此后则提升到第三位。这四项考察标准的顺序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不同时期对外官要求的轻微差别。以年力一项为例,乾隆之后大计册中将年力一项排到第三位,多少也能反映出重视外官的年龄精力、及时裁汰老弱的思想。同时我们也发现,除了雍正朝之外,清代大计四格与京察四格的顺序是不同的。这可以解释为吏部为区分京察册与大计册,故将其四格顺序区分,也可以解释为朝廷根据时局变化,对外官和京官的要求有异。大计官员所注四格,雍乾以后的会典中明确规定,操守有“清”、“谨”、“平”,政事有“勤”、“平”,才具有“长”、“平”,年力有“青”、“壮”、“健”16。在实际考察中,大计“四格”的注考用语与规定并不完全一致,并且大计四格注考用语比京察要多。这可以归因为大计册出自不同省份的督抚,故其注考用语的多样化更为突出。守:在“清”、“谨”、“平”三字之外,还使用“慎”、“中”、“洁”、“廉”、“清谨”、“谨饬”、“正”、“廉谨”、“清廉”、“廉洁”、“端”、“可”等词语。如雍正十二年贵州青溪县知县钟兆熊为“守慎”17,乾隆十三年云南迤东道宋寿图为“守端”18,光绪九年署茂晖场大使俞锡祥为“守可”19,等等。才:在“长”、“平”之外,还使用“中”、“妥”、“练”、“有”、“裕”、“可”、“敏”、“优”、“明”、“称”、“奋”、“确”、“稳”、“优长”、“优裕”、“好”、“达”、“稳妥”、“历练”、“尚优”、“练达”、“中平”、“明妥”、“干”、“明达”、“老练”、“安”、“朴”、“展”、“正”等词语。如雍正十二年贵州永从县知县詹彬作“才中”20,乾隆九年直隶顺天府昌平州知州胡大化作“才明”21,光绪九年署电茂场大使傅燮和作“才朴”22,等等。年:在“青”、“壮”、“健”之外,还使用“强”、“富”、“中”、“盛”、“强壮”、“壮盛”、“尚壮”、“强健”、“颇健”、“正强”、“健壮”等词语。如雍正十二年贵州安西县知县陈以明是“年强”23,乾隆十五年甘肃按察使调任福建按察使顾济美是“年健壮”24,等等。政:在“勤”、“平”之外,还使用“慎”、“中”、“敏”、“练”、“明”、“优”、“勤干”、“勤敏”、“勤慎”、“黾勉”、“尚勤”、“裕”、“老练”、“敏练”、“优裕”、“勉”、“理”、“达”、“干”、“实”、“安”、“能”、“举”、“治”、“详”、“协”等词语。如雍正十二年广西隆安县知县刘观栋称“政慎”25,乾隆十五年陕西户县知县李文汉称“政实”26,光绪十八年河南宜阳县县丞赵季枚称“政协”27,等等。雍正以后,大计四格仅应用于平等官员(即大计应留一、二、三等官),而对于大计最高等卓异、最低等八法处分官员则并不需要标注。与京察类似,“守清才长政勤而年或青或壮或健称职者,为第一等;守谨而或政平或才平年或青或壮或健勤职者,为第二等;守谨而才政平或才长政勤而守平年青及壮健供职者,为第三等。皆照旧供职”28。3、第二,关于越界四格军政四格与文官京察、大计四格不同,并且绿营武官与八旗武官的四格也有所区别。顺治时期,已有绿营军政的四格。顺治十一年,规定了绿营官员军政考察的四个方面:“一曰操守,或廉或平或贪;一曰才能,或长或平或短;一曰功绩,或多或平或少;一曰年貌,或壮或平或老。”29与考察文官不同,军政“四格”将政事一项改为功绩,这是由武官的职掌特点所决定的。武官负责地方军务防务,故攻战胜负、歼敌数目等军事方面的功绩是考察官员的重要标准。乾隆时期,绿营四格发生了改变,“定以四格,曰才技,曰年力,曰驭兵,曰给饷”30。较之前期,操守、功绩两项被驭兵、给饷两项所代替。这种改变与清朝军事形势的改变有关。乾隆时期,全国性的战争不复存在,身处“太平之世”的绿营军队承担的任务更多是维护地方治安、平定叛乱等,一般武官很难有机会立战功,因此军政考察的内容便演变为日常的驭兵、给饷等常规的军务。八旗军政,原无固定的标准。乾隆七年奏准:“今京畿道留旗员军政,向无定式。嗣后考察定以四格,一曰操守,或廉或平或贪;一曰才能,或长或平或短;一曰骑射,或优或平或劣;一曰年岁,或壮或中或老,并将各官履历及有无出征効力、受伤、得功注明于册,送部核覆。”31由此,确定了八旗军政四格:操守、才能、骑射、年岁。八旗军政与绿营军政的四格不同,有“骑射”一条,这是保持满洲民族特质和八旗兵战斗力的一种体现。由于现存资料中未发现有关军政四格的注考实例,故无法对考察中四格的注考用语进行列举。根据京察、大计中四格的注考用语的多样化的情况,可以推测军政四格的注考用语也应是多样的,并不仅限于会典中的规定。二贪、酷、大事件是因公权力的干预而产生的文武官员考课,“纠以八法”,对于八种情形的官员,给予相应的处分。清初沿用明朝的八法条目。在《明会典》中并未确指“八法”,《明史》中概括为:“曰贪,曰酷,曰浮躁,曰不及,曰老,曰病,曰罢,曰不谨。”康熙《大清会典》记载了顺治时期的“八法”,条目有贪、酷、疲软无为、素行不谨、年老、有病、才力不及、浮躁八项,其中“在逃”一项归并入贪酷内。雍乾以后,将“在逃”一项去除,将八法词汇统一概括为:“曰贪,曰酷,曰罢软无为,曰不谨,曰年老,曰有疾,曰浮躁,曰才力不及。”部院长官根据官员的表现,注以相应的八法条目,但用语并不是完全按照八法词语来写,可用类似的词语来代替。京察、大计、军政的“八法”所列的条目,在实际的考察中有其对应的标准。以大计为例,对八项条目进行说明。“贪”、“酷”:只要官员有贪污、严酷的事迹即可列入,多以“杀掳及贪残不职”32、“贪婪不法”33、“贪婪酷虐”34等词语来表示。“年老”、“有疾”:是通过考察官员的年龄、疾病等方面的情况,斟酌列入。如顺治十六年安徽等处大计,歙县见任县丞金起元被开列年老,“本官查履历年开六十二岁,而朽迈不堪任事”35。乾隆二年浙江温州府乐清县学教谕朱锦被开列有疾,“本官病患风瘫,半身不遂”36。“疲软无为”:官员性格方面软弱、不果断,以致政务废弛。乾隆十三年直隶临城县知县张光华,“本官性本迂拘,人复软弱,生监胥吏不能弹压,难胜民社之任”37。光绪十八年(1892年)河南新蔡县教谕曾之棨,“柔懦反复,不堪司铎”38。“才力不及”:官员的才能不够,不能胜任其目前的职位。乾隆十三年福建省大计,才力不及官汀州府归化县知县王道,“本官才识钝拙,不谙吏治,难司民牧”39。咸丰六年(1856年)直隶省大计,大兴县采育司巡检段桂森,“才具中平,修防不力”40。光绪十八年河南阳武县知县宋安书,“识见迂滞,难膺民社”41。“浮躁”:官员的性格粗率、擅意妄为。如乾隆二年浙江严州府经历周鹏,“本官躁妄轻浮,嗜酒狂悖”42。同年山东省大计,浮躁官济南府德平县教谕王御日,“本官躁妄暴戾,动辄辱詈士子,有忝秉铎之任”43。再如光绪十八年,浮躁官河南夏邑县县丞周镇西,“办事任性,不洽舆情”44。“不谨”:官员不守官箴、不注意个人形象、不能约束属吏等。如乾隆九年湖南善化县教谕毛大鹤,“本官不守官箴,全无师范,难居司铎之职”45。乾隆十三年直隶邢台县西黄村巡检王紫垣,“本官不守官箴,时与村民往来,笑谈狎玩,全无体统”46。“八法”中的贪、酷两项,在考察实践中逐渐地被排除。顺康时期的官员考课,被列入贪、酷两项的官员还占一定比例,雍乾以后逐渐减少,几乎很少有官员在京察、大计或军政中被列入贪官或酷官。“八法”条目在乾隆后期逐渐发生改变。光绪《大清会典事例》记载:乾隆二十四年奏准,“各省犯贪酷官员,该督抚随时题参(不入计典),革职提问,永不叙用。其年老、有疾、疲软无为、才力不及、不谨、浮躁六法等官,仍照原例议处”。嘉庆会典中首次不提“八法”,而只列“六法”。所谓“六法”:“一曰不谨,二曰疲软无为,三曰浮躁,四曰才力不及,五曰年老,六曰有疾。”其处分方法是:不谨、疲软无为者,革职;浮躁者,降三级调用;才力不及者,降二级调用;年老、有疾者,休致。“凡官贪者、酷者,则特参,不入于六法。”至此,“八法”中的贪、酷两项被排除,归平日随时参劾,仅余六项。“八法”名称被“六法”所取代。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表明,定期的考课已经无法解决现实中的官员贪赃枉法问题,同时也从一个侧面显示出国家对惩治贪酷的重视。三“四格八法”、“明确规定”的考察标准是受考课标准的继承与超越中国古代王朝都有相应的考课标准,有的朝代考课标准似显笼统,如秦代的“五善五失”,唐代的“四善二十七最”,金代的“四善十七最”。有的朝代的考课标准根据不同的官职有不同的要求,如宋代对州县官有“四善三最”、“四善四最”,对监司则考以“七事”;明代,地方官往往以《须知文册》为依据,京官考核则以《诸司职掌》为依据,进行相应的考察,标准不够明晰。清代考课的标准是四格八法,这是在前代考课标准的基础上提炼而成的,“虞廷三考、周官六计、唐四善二十七最之成规,均已兼收其效”47,清晰明了。清代考课四格,分别明确规定了对文武官员的考察内容,使得考察更有依据性,这是与明代考课不同的地方之一。同时,外官大计和武官军政还规定了卓异官员的标准,在根据四格的四项标准进行考察之外,还必须满足力行教化、力行保甲、无加派、无滥刑、无盗案、无钱粮拖欠、无亏空仓库银米、日用品现金平买等条件。清代八法基本继承了明代八法,稍有改动,根据“贪、酷、不谨、疲软、年老、有疾、才力不及、浮躁”八项条目裁汰不职官员。“四格八法”的考课标准,要求官员在考课中相应开注属员事实,根据事实将其列入相应的考等。这样清代考课的标准,一方面有一个总括性的条目、较为清晰,另一方面又从实绩出发,对不同的职位定以具体的标准。“四格八法”在制度设计的层面有其合理性,但在实际的考察实践中,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关于“四格”,光绪年间冯应寿奏称:“夫守之清浊易知也,年之壮老易见也,才之长短亦可于催科、听断诸端参考之也,独政之一格,所包者广,总以有关民事为先务。乃近日州县之所谓政者,日行事件书押标行而已,于闾阎疾苦乐利之事无与也,督抚所以考察州县之政者,钱谷刑名清厘案牍而已,于劝课、存恤、宣讲诸务皆略也。臣愚以为报政之要,必先核其为民兴利者若何,为民除弊者若何,养民教民之见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