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晋石窟造像的初步研究_第1页
汉晋石窟造像的初步研究_第2页
汉晋石窟造像的初步研究_第3页
汉晋石窟造像的初步研究_第4页
汉晋石窟造像的初步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汉晋石窟造像的初步研究

汉晋佛像具有明显的时间特征,佛像的逐渐特征明显。例如,东汉有无畏印章,三国以后有许多嘉定印章。韩国李正晓注意到这个特点,她用“黄老浮屠”、“老子浮屠”分别比附东汉施无畏印佛像和三国施禅定印佛像的内涵。但是,这个新观点与事实不符,缺乏说服力。“黄老浮屠”和“老子浮屠”出自有关东汉时期最初佛教信仰的记载。汉明帝八年(公元65年),明帝下诏曰:“楚王诵黄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洁斋三月,与神为誓。何嫌何疑,当有悔吝?其还赎,以助伊蒲塞、桑门之盛馔。”这便是“黄老浮屠”的来源。降至东汉晚期,汉桓帝“饰芳林而考濯龙之宫,设华盖以祠浮屠、老子”,此即“老子浮屠”的出处。从以上文献来看,所谓“黄老浮屠”是东汉初期楚王英喜好的两种学说,并未提及与施无畏印的说法佛像的关系。何况印度佛像此时刚处于萌芽状态,还不一定有说法佛形象出现。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佛像是重庆丰都延光四年(公元125年)摇钱树干佛像,遑论楚王英时代的“黄老浮屠”与说法佛像发生关系?再说,祭祀“老子浮屠”是东汉晚期桓帝(公元2世纪后半叶)之事,文献中的此“浮屠”是佛塔还是佛像尚不明确,与三国时期(公元3世纪)施禅定印的佛像又有何干?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楚王英崇尚的“黄老浮屠”,还是桓帝并祀的“老子浮屠”,均为宫中、即统治者上层之事,而迄今发现的汉晋佛像,均在远离统治中心的民间。因此,把“黄老浮屠”和“老子浮屠”的文献,与东汉施无畏印的说法佛、三国时期的施禅定印佛像联系的认识,是时间和空间的错位,显然属于牵强附会。不过,李正晓注意到汉晋佛像不同阶段的特征是有重要学术意义的,启发我们去探求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利于廓清汉晋佛像的来源和发展的线索。本文拟根据归纳出的汉晋时期不同阶段佛像的主要特征,划分阶段性,探索不同阶段佛像图像志的来源。一、矿物理特性汉晋佛像可划分为3个阶段,这3个阶段佛像的主要特征分别是:东汉中期施无畏印、袒右肩和通肩衣并存,东汉晚期施无畏印、通肩衣,吴晋时期禅定印、通肩衣。1.对于中心置石的限制有确切年代的是在重庆丰都延光四年(公元125年)墓中出土摇钱树干佛像,此外还有安县摇钱树树干袒右佛和树枝施无畏印通肩佛、陕西城固树枝通肩佛、日本和泉市久保惣纪念美术馆收藏树干袒右佛。这一时期保存完好、具有代表性的佛像是安县摇钱树树干袒右佛和树枝施无畏印通肩佛。摇钱树干佛像的收藏的情况为:安县5尊,丰都1尊,日本和泉市久保惣纪念美术馆1尊,共计7尊。这些佛像的特征为:头后有横椭圆形项光,佛头顶有高肉髻,额上有圆弧形发际,大眼张开,露出圆睛,大鼻,面部丰满,为蒙古人种面型,上唇有口髭,俗称八字胡,胡须尾部分别向上弯曲,袒右,有3道长长的下垂的“U”形衣纹。左袖衣纹细密,左手掌握衣角下垂,延至右手腕下垂,右手掌心向外,施无畏印,结跏坐。摇钱树干佛像中以安县佛像保存最为完整,除上述特征外,安县佛像两侧各侧立一人,头戴尖顶帽,高鼻,双手扶佛之肩部(图1)。安县和城固树枝佛像坐于璧之上,佛头后由两个同心圆组成圆形项光,边缘匀称分布6个小圈,头发梳成一个大髻,额中施加白毫相,大眼,上唇有八字胡,胡须尾部分别向上弯曲,穿圆领通肩衣,镶莲瓣纹边,左手握衣角,右手施无畏印,赤足从裤管中伸出,脚趾向下,呈盘腿状,显示结跏趺坐。佛旁侧立一人,戴尖顶帽,大眼,高鼻,张口。佛项光之上为侧立莲花,两侧为八瓣莲花,其下各侧立小莲花(图2)。2.孔望山与陶塑像这一时期佛像可分摇钱树干佛像、石雕佛像和陶塑佛像3类,主要发现于西南地区。摇钱树干佛像发现的数量为最多,据不完全统计为48尊。这类佛像出土或收藏的地点有:四川绵阳何家山、双碑,陕西汉中铺镇,贵州清镇,重庆忠县,重庆国友博物馆,国家博物馆,日本(私人收藏),英国(私人收藏),加拿大安大略博物馆。摇钱树干佛像特征:头后有横椭圆形项光,头顶有肉髻,甚为硕大,上唇有向两侧、向下斜直口髭,深目高鼻,面形瘦削,具胡人面型。穿通肩大衣,领口下垂,衣袖折皱纹路明显,右手施无畏印,左手以拳握衣角,衣角甚长,延经右手腕下垂,中央形成U形,结跏趺坐(图3)。石雕佛像有四川乐山和江苏连云港两处。乐山麻浩和柿子湾崖墓,头后有圆形项光,头顶作肉髻,V形衣领,右手施无畏印,左手握衣角,胸腹前有3重U形衣纹,似结跏坐39。连云港孔望山摩崖造像X2、X61、X71为立佛,X76为坐佛。这些佛像的基本特征:头顶作肉髻,圆领,右手施无畏印,左手握衣角,U形衣纹。X2、X61双脚呈外八字站立。在4尊佛像中,仅X71有圆形项光。陶塑佛像在四川彭山和云南昭通共计发现两尊。昭通陶佛像,螺发,面庞丰润,双眼微合,高鼻且大,V形衣领,身穿通肩衣,向下形成5重长长的U形衣纹,右手施无畏印,左手握衣角,衣袖有较宽且深的纹路,通肩衣背面从上到下形成7层略呈平行的圆弧形衣纹,似结跏坐。彭山陶座佛像,一佛二胁侍,佛像居中坐姿,束发螺髻,身穿圆领通肩衣,从胸前到腿部,自上而下呈现9重由平缓到圆弧形衣纹,具有厚重感,右手施无畏印,左手握衣角。二胁侍一僧一俗(图4)。3.釉陶透照面料特点三国西晋时期(公元3世纪中后期)。这一时期佛像可分陶瓷佛像和佛像镜两大类。主要发现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其中,鄂州出土佛像镜、釉陶佛像和江南一带发现的魂瓶佛像最具代表性,这些佛像手式分别为双手相叠、平放腿上,双手相叠、贴于腹前,衣袖相连、袖手。手式各有特点,可分为3种类型。以下分述其特点。A型,鄂州市东吴墓M4出土釉陶佛像一尊,穿尖领通肩衣,胸腹前有4道U形衣纹;衣角从两肘搭过,均匀覆于双腿之上,手下有数道圆弧形衣纹,双手相叠、平放腿上,结跏趺坐(图5)。B型,鄂州出土佛像镜,现由私人收藏。佛坐于龙虎座之上,头后有3圈横椭圆形项光,头顶有小肉髻,穿通肩衣,尖领(非右衽),用阳线纹表现衣袖的细密,衣领下有3道弧形衣纹,双手相叠、贴于腹前,手下有两道弧形衣纹,结跏趺坐,腿上有细密衣纹(图6)。C型,近年来在江南一带发现的从东吴凤凰二年(公元273年)到东晋永昌元年(公元322年)的陶瓷魂瓶佛像,它们的特征是:佛呈坐姿,睁眼,头后有圆形项光,头作螺髻或大肉髻,穿圆领通肩衣,胸腹前衣纹呈密集的圆弧形,衣袖相连、袖手放于腿上,或将双手掩于圆弧形衣纹之下,座下有两层覆莲,佛两侧有狮头(图7)103。二、彭山佛的特征和印度职业中心中心如上所述,第一阶段佛像的主要特点是袒右和通肩衣,施无畏印。这在印度初期佛像中可以找到它的来源。这一阶段佛像面庞丰满的蒙古人种面型、袒右、U形衣纹来受到了印度贵霜朝迦腻色伽3年、4年(公元80年—81年)秣菟罗佛像的影响。后者的特点是:圆形项光,圆脸,大眼,略呈微笑,袒右,左肩斜披半透明袈裟,左肩及手臂衣纹细密,施无畏印(图8);结跏坐佛露足,双足底向上。这一阶段佛像大肉髻、八字胡、穿圆领通肩衣的特点,在马歇尔指出的公元1世纪后半叶的犍陀罗独立圆雕佛像也能看到,后者的肉髻大且平,双眼圆睁,上唇有髭,身穿圆领通肩衣59-60。另外,这一阶段佛像硕大的项光、大眼圆睁、施无畏印等特征受到了初期秣菟罗和犍陀罗艺术的影响。摇钱树佛像的出现时间非常接近印度佛像起源的公元1世纪,而且两者图像志多有相似之处,这说明印度佛像出现不久,就通过便捷的路径,在较短的时间里直接传入了西南地区,传播途中没有经过辗转变异。第二阶段佛像的主要特点通肩衣,施无畏印。同样,这在印度初期佛像中可以找到它的来源。1.彭山陶座佛像一佛二胁侍的布局、手式、衣纹与1世纪末至2世纪初迦腻色伽同舍利盒坐佛相似。后者穿通肩衣,衣领下垂,在胸前形成一道道细密、均匀的弧线纹,右手施无畏印,左手握衣角。佛两侧立帝释天和梵天像80-81。彭山陶座佛像束发螺髻很有特点,束发向上梳是犍陀罗的特点,而螺髻则是秣菟罗的特征,彭山佛像的束发螺髻融合了秣菟罗和犍陀罗两者的风格。2.摇钱树干佛像双眉相连、凸起于表面,这种程式化的双眉是秣菟罗佛像的显著特征,秣菟罗出土的公元1~2世纪的佛头即有134。不仅如此,秣菟罗出土的公元1~2世纪的太阳神129、耆那头像305和罗摩像303也是大眼圆睁、双眉相连、凸起于表面。这些都是印度本土题材和风格。摇钱树干佛像到了东汉晚期达到极盛,到了东汉末期,摇钱树佛像铸造开始出现简化、衰退现象,到了蜀汉时期,则迅速锐减,分布范围从蜀地中心移向峡江一带。3.昭通陶佛像螺发应当是受到了秣菟罗佛的影响。螺发在秣菟罗和犍陀罗佛像中都有发现,但宫治昭指出,螺发在犍陀罗后期(公元3世纪中叶至4世纪)才出现,因此,昭通陶佛像的螺发应当是受到了秣菟罗佛的影响。第二阶段佛像与第一阶段相比,最大变化是,袒右佛像消失,全部流行通肩佛像。袒右佛装是印度秣菟罗初期佛像的着装特征,是印度本土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它的消失和通肩佛装的流行可能反映汉地对印度佛装有所选择,也可能是代表了不同阶段的印度佛像传入汉地的不同粉本。佛像穿通肩衣最早出现在犍陀罗地区,然后影响到秣菟罗地区。第二阶段佛装的变化昭示着汉地佛像犍陀罗艺术因素增加,秣菟罗艺术因素减少。第二阶段佛像的佛装变化与印度初期佛像发展趋势同步,表明印度初期佛像在这两个阶段保持着对中国几乎不间断的影响。这暗示佛像的传播途径在这两个阶段保持畅通。这一阶段出现铸造佛像的文献记载。《三国志·吴书·刘繇传》载:“笮融者,……大起浮图祠,以铜为人,黄金涂身,衣以锦采,垂盘九重,下为重楼阁道,可容三千余人,悉课读佛经。”我认为,笮融铸造佛像的年代是汉献帝初平三年四月(公元192年)至初平四年(公元193年)之间。第三阶段佛像的主要特点通肩衣,禅定佛像。前文已提到,禅定佛像有3种类型。实际上,双手贴腹和平放腿上是犍陀罗菩萨禅定印两种大同小异、略有区别的表现方式。例如,在巴基斯坦萨利·巴路尔出土的一件“太子观耕”石雕上面,太子双手相叠、大指相抵,贴于腹前(图9)210。同样是“太子观耕”石雕,白沙瓦博物馆收藏的一件造型与上例基本相同,主要区别就是双手相叠、平放腿上241。“太子观耕”见于西晋竺法护《普曜经》卷三“坐树下观犁品第八”,释迦太子“见阎浮树,荫好茂盛,则在彼树,阴凉下坐,一心禅思,三昧正定”。此外,佛像衣袖相连、袖手的特征也来自于犍陀罗艺术。这类佛像头作束发肉髻,穿圆领通肩衣,从左肩向右撇出均匀、呈抛物线状衣纹,结跏坐,双袖相连,颇似袖手(图10)。从姿态来看,这类佛像应为禅定像,可能是施工雕凿时简化的缘故,遂成双袖相连的形象。这种粉本被吴晋时期魂瓶佛像所吸收。这3型禅定佛像可能受到了马歇尔犍陀罗艺术“晚期成熟期”(公元140年—230年)风格的影响32-98。除了部分佛像头着螺髻、佛两侧有狮头是受到了秣菟罗艺术的影响外,这3型禅定佛像具有明显的犍陀罗艺术风格,与第一、二阶段施无畏印的说法佛像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与佛像粉本的来源不同有关。汉末,因北方战乱到吴地避祸的僧人不在少数,其中有安世高、支谦等人,他们对吴地进行了佛教启蒙。但是,使用佛像影响江南的则首推康僧会,据慧皎《高僧传》(卷1)载,“康僧会,其先康居人,世居天竺,……以赤乌十年(公元248年)初达建业,营立茅茨,设像行道”。就考古发现而言,长江中游最早的佛像是武汉莲溪寺东吴永安五年(公元262年)墓出土铜片镂刻立佛像,而长江下游地区出土数量较多的陶瓷魂瓶中,最早有确切纪年的是南京赵士岗凤凰二年(公元273年)佛像,上述佛像的年代都晚于康僧会“初达建业”的赤乌十年(公元248年)。这些事实说明,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现的佛像来源可能是康僧会“设像行道”的佛像粉本。康僧会采用佛像传播佛教,其佛像粉本有可能直接来自印度,至少与长江上游地区佛像的粉本是不同的。长江中、下游吴晋佛像均施禅定印与长江上游东汉中、晚期均施无畏印佛像特征的差别,反映了印度初传中国佛像不同时期的阶段性差异。三、游的早期佛像传播趋势我曾经指出,长江上游的汉晋佛像数量较少、年代较早,中下游的早期佛像数量较多、年代较晚,从佛像载体、布局和艺术风格的演变来看,汉晋佛像总体上呈顺江而下的传播趋势。这种传承关系还可以从汉晋佛像各局部特征的具体变化得到印证。1.干枝项光,干麻黄项光第一阶段项光有两种形式:安县摇钱树枝佛像为圆形项光,安县树干佛像项光则呈横椭圆形。圆形和横椭圆形项光分别为第二阶段的乐山麻浩崖墓和摇钱树干佛像、第三阶段的吴晋魂瓶和鄂州佛像镜所继承。2.活性肉多肽细胞第一阶段摇钱树佛像的束发肉髻延续至第二阶段摇钱树干佛像,以及第三阶段鄂州陶瓷佛像,其特征是硕大肉髻。第二阶段的彭山佛像出现了融合秣菟罗和犍陀罗两种特点的束发螺髻,演变成第三阶段魂瓶佛像的螺髻。3.受摇钱树干佛画的开放学特点安县摇钱树枝佛像八字胡形似蝌蚪,胡须尾部向上弯曲,具有装饰性,到第二阶段摇钱树干佛像胡须变成向下撇直,第三阶段的鄂州釉陶佛像胡须变得粗直,有写实特点。4.v型钢领的演变第一阶段安县等摇钱树干佛像袒右特点到第二阶段即已消失。安县摇钱树枝佛像的圆领到第二阶段由彭山佛像继承;乐山和昭通佛像则演变为V字形领。第三阶段的魂瓶佛像同时流行圆领和V字形领。5.阶段、三阶段特点第一阶段安县等摇钱树枝佛像通肩衣一直延续到第二、三阶段。安县摇钱树干佛像手下3重U形衣纹,先后为第二阶段昭通陶佛像和第三阶段的鄂州釉陶佛像5重U形衣纹所继承。另外,第二阶段彭山佛像出现的圆弧形衣纹,影响到第三阶段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