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的起源与发展_第1页
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的起源与发展_第2页
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的起源与发展_第3页
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的起源与发展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古代的人才选拔制度起源于先秦时期,废除于清末。它历史悠久,历史悠久。经历了“选士、养士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四个阶段。同时,古代人才选拔制度对教育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重要作用。值得我们今天进行人才培养和选拔时加以借鉴。一、养士风盛行,促进了学术的繁荣从先秦的文献记载中可以得知,在西周时期已经开始实行“选士”的选拔制度。所谓“士”,是在乡遂组织的庠、序学校中选拔出来的,这就使得许多没有继承权的“士”,通过官学可以取得任官资格,使得当时的官学教育得到发展。到了春秋战国,由于官学的衰落,私学逐步兴盛繁荣,“士”的人数增多,地位不断提高,影响也日益扩大,因而成为当时一股重要的政治力量。于是养士之风大盛。养士既壮大了各国执政者的势力,客观上也为私家授徒讲学创造了条件。因为“士”是要经过一定的学习与训练,人们需要拜师求学,于是纷纷就学读书,希望有朝一日能“学而优则仕”27。因此,由养士而形成的求学从师风尚又进一步促进了私学的发展,产生了不少著名的私学与大师。养士之风的盛行,直接推动了春秋末期的孔子、墨子及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兴起,各学派从自己的立场出发,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治国治民方案,进行理论探讨和争论,开创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促进了学术的繁荣。由于各学派都很重视教育问题,所以百家争鸣又促进了教育理论的发展。如儒家的孔子、孟子、荀子,墨家的墨子,道家的老子、庄子,法家的商鞅、韩非和李斯。他们的教育理论不仅对当时的教育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而且对后世教育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二、“察举制”的改变秦统一后,“焚书坑儒”政策的推行,使学校教育受到了重创。到了汉初,汉高祖为了适应封建专制政体的需要,在人才匮乏的情况下,刘邦发布了一道要求各地举荐“贤士大夫”的诏书,正式拉开了察举选官的序幕。汉文帝即位后“察举制”发展为一种比较完备的选拔制度,而确立其在两汉选官制度中的主体地位,则是在汉武帝时期。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令郡举“孝廉”,“策试”以尽其才,后又增加了“秀才”和专门选拔具有特殊人才的“异科”,察举的对象也由原来基本限于现任官吏扩大到布衣之士。“察举制”开创了士人政治的先河,也为后世科举考试开创了先例。从此,凡是具有真才实学的人,经由州郡察举初试,再经“策试”即可入仕,致使天下才俊“学而优则仕”。政府推行“兴太学,以养士”和“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的文教政策103,促进了当时学习风气的盛行,激发了人们的学习热情,私学得到大的发展,进一步繁荣了儒家学术理论。汉时的地方儒学教育也得到了发展,方式与太学相似,只是规模程度较低,它主要为地方培养各类行政管理人才和学术人才,对各地的区域文化和精神文明产生了较为广泛深刻的影响。汉代官学和私学在教育的过程中都确立了完整的制度,如采用“大讲堂”的讲课方式,鼓励学生课外自学;设立“博士官”和定期考试制度;形成了“师法”和“家法”的经学教育原则。对后世的大学研究生教育、班级授课制、导师制都产生了重要影响106。三、“九品中正制”的优化了选拔人才方式东汉末年,由于官僚用察举培植集团势力,士族借乡党控制察举,使察举制度流弊丛生。再加上战争频繁,致使汉以来的“乡举里选”制度失去了存在的基础。三国时期,曹操提出“唯才是举”的方针。后魏文帝实行“九品官人法”,即“九品中正制”。这种制度成为魏晋南北朝时的主要人才选拔制度。开始时期,“九品中正制”对名世大族有一定的制约作用,政府选择的中正也符合“贤有识鉴”的标准,品第人物能以才德为主要依据,而不专重家世阀阅,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东汉以来州郡名士左右荐举的局面,国家也选到了一些德才兼备之士。西晋以后,“九品中正制”逐渐被势力雄厚的门阀世族控制,东晋时期,门阀制度发展到高峰,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门第界限分明,实质上造成了按门第高低选拔人才。于是“九品中正”的选官制度变成了以家世出身作为品评的唯一标准,成为了巩固门阀政治的工具,弊端越来越多,严重打击和摧残了下层人士学习的积极性,影响了当时的学校教育。值得重视的是“九品中正制”的选拔人才方式对魏晋南北朝时的家学教育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九品中正制”将举官察吏的标准定在品行情操上,而衡量其高下的唯一尺度是儒学的仁义忠孝。于是,“家训”、“家诫”的家学教育便适时而盛起来,家庭教育得到重视。它们在传播儒学思想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并在私学教育的家族化、社会化方面将道德品质的修养贯穿于文化教育之中,自觉不自觉地对社会产生了十分广泛的影响。四、唐初的学校教育科举制度是隋朝以后历代封建王朝设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隋朝是科举制的创立期。隋文帝时,为了强化中央集权,采用考试的办法,以分科举人取代了“九品中正制”。隋炀帝时设进士科,分科取仕与考试相结合,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产生。隋朝时期,经济的发展对教育提出了要求,统治阶级重视文教,设立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提倡开办私学,专科学校也得到重视,为加强对教育的管理,还设立了中央行政的教育管理机构国子监,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唐朝是科举制的极盛时期,分为常科和制科两种。常科每年举行,科目分为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等;制科则是依据形势的需要,由皇帝临时设置的,每次录取的最多五六人,在科举制度中不占重要地位。而常科一般经过两次考试,先去州县考,合格者中举人,再参加由吏部组织的省试,及第后再经过吏部的考试,然后才能授官。科举考试内容逐步增多,考试程序不断完善,考试方法大体有口试、帖经、墨义、策问、诗赋等五种,唐朝诗歌的繁荣主要得益于“诗赋”这种考试方法的促进。唐太宗实行偃武修文的文教政策,“一方面扩建校舍,振兴教育,为国家培养后备人才,以确保科举取士的数量与质量。另一方面通过开科考试来网罗人才,钳制人们的思想,以达到巩固统治的目的”162。由于实行学校与科举并重的方略,唐初的学校教育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武则天崇信佛教而不重儒学,只重视科举取士而不重学校育士。她亲自策问,开创了殿试的形式。又采取糊名考试的办法,开创了糊名考试的先例,一直沿用至今。另外,为选拔军事人才,开设了武举考试科目。但因为武则天轻视学校教育,任命一些不懂儒学的人担任学校领导和教师,对教育制度频繁变动,结果造成二十年间,学校殆废。唐中宗复位后,恢复唐初建立的教育体系,唐玄宗励精图治,调整了学校与科举的关系,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了相应的学校教育机构,允许私人办学。他要求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必须经过学校的学习,对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到了开元、天宝年间,唐朝的学校教育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封建教育制度形成了完备的形态,具有一套有效的管理体系,无论是学校的种类、形式及管理制度、教学内容,还是学生的数量、质量等各方面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宋代科举更加严格,考试内容重视经书义理,比唐代难度有所提高,增加录取名额,提高被录取人的待遇。选拔到了象司马光、王安石的优秀官吏。但王安石反对官吏,主张广设学校,朱熹也反对科举,创设书院,书院与官学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它的教学目标是为教育而非科举预备的。明清科举达到空前完备,同时走向灭亡。明代学校的教学目标、内容都与科举有直接关系,学校无形中成为科举的预备场所。而科举应试又以“八股”为主,于是教育的重心完全放在如何教“八股”和如何学做“八股”了。清代统治者重视科举,且不断兴起文字狱,广大士人不敢接触现实政治,学塾的教学也成为了科举的预备,科举考试成为统治者政治上控制知识分子的紧箍咒。科举制度从隋唐一直沿用至清末,它对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首先,科举制通过一定的考试内容、方法来取士,这就要求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从而迫使人们学习各种文化知识,在客观上起到了刺激学校教育的发展。其次,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是儒家经典,重新将人们的思想统一于儒学,结束了思想混乱的局面168。统一的考试内容促使教育内容和教材的统一,进一步推动了学校教育的普及与发展。再次,科举考试中设有明法、明字、明算、道举、武举,及名目繁多的制科,它不仅扩大了人们的知识视野,而且对于扭转封建教育中重文轻武,重经学轻科学,重成人轻儿童的现象,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第四,科举考试的方式对后世的考试形式有启迪和借鉴作用,可以说,现代的考试形式相当一部分是从古代的科举考试方式借鉴而来的。而到了明清时期,科举制度的消极作用日趋明显,科举考试的内容单一,考试方法又注重死记硬背。导致学校的教学工作也就重文辞轻实学,使知识分子养成了空疏的学风。另外,因为科举取士的名额太少,竞争激烈,有的人为了出人头地就不择手段地走后门,甚至出卖自己的人格、良知。这种具有强烈功利色彩的畸形读书观、学习观严重毒害着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败坏了学校和社会的风气,阻碍了教育的正常发展。当前,我国正在进行新一轮的高考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从历史的发展经验看,它必然会影响到中小学教育的取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