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尊师礼仪的故事(10篇)_第1页
古代尊师礼仪的故事(10篇)_第2页
古代尊师礼仪的故事(10篇)_第3页
古代尊师礼仪的故事(10篇)_第4页
古代尊师礼仪的故事(10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尊师礼仪的故事(精选10篇)

古代尊师礼仪的故事(精选10篇)

“尊师”的词义是敬重师长,它是一种中国的传统美德,也是一种对老师的尊称。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尊师礼仪的小故事,供大家参考!

古代尊师礼仪的故事篇1

“千里送鹅毛”的故事发生在唐朝。当时,云南一少数民族的首领为表示对唐王朝的拥护,派特使缅伯高向太宗贡献天鹅。

路过沔阳河时,好心的缅伯高把天鹅从笼子里放出来,想给它洗个澡。不料,天鹅展翅飞向高空。缅伯高忙伸手去捉,只扯得几根鹅毛。缅伯高急得顿足捶胸,号啕大哭。随从们劝他说:“已经飞走了,哭也没有用,还是想想补救的方法吧。”缅伯高一想,也只能如此了。

到了长安,缅伯高拜见唐太宗,并献上礼物。唐太宗见是一个精致的绸缎小包,便令人打开,一看是几根鹅毛和一首小诗。诗曰:“天鹅贡唐朝,山高路途遥。沔阳河失宝,倒地哭号啕。上复圣天子,可饶缅伯高。礼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唐太宗莫名其妙,缅伯高随即讲出事情原委。唐太宗连声说:“难能珍贵!难能珍贵!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这个故事体现着送礼之人诚信的珍贵美德。今日,人们用“千里送鹅毛”比方送出的礼物单薄,但情意却特别深厚。

古代尊师礼仪的故事篇2

“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是一个特别闻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育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谐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教导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即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尊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够聪慧,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在这里,“避席”是一种特别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敬重。曾子懂礼貌的故事被后人传诵,许多人都向他学习。

古代尊师礼仪的故事篇3

张良是西汉高祖刘邦的军师,他的祖先是韩国人。在秦灭韩后,张良立志为韩国报仇。有一次,因刺杀秦始皇未遂,受到追捕而避居到下邳。

张良在下邳闲暇无事。有一天他到下邳桥上漫步     ,遇到一个老人,穿着粗布短衣,走到张良旁边,有意把他的鞋子掉到桥下。然后回过头来冲着张良说:“孩子!下桥去给我把鞋子拾上来!”张良听了一愣,很想打他一下,但一看他是个老人,就强忍着怒气,到桥下把鞋拾了上来。那老人竟又命令说:“把鞋子给我穿上!”张良一想,既然已经给他拾来了鞋子,不如就给他穿上吧,于是就跪在地上给他穿鞋。那老人把脚伸着,让张良给他穿好后,就笑嘻嘻地走了。张良始终用惊异的目光凝视着他的去向。那老人走了里把路,又折回身来,对张良说:“你这个孩子是能培育成才的。5天以后的早上,天一亮,就到这里来同我会面!”张良跪下来说:“是。”第五每天刚亮,张良到了下邳桥上。不料那老人已经等在那里了,见了张良就生气地说:“和老人约会,怎么迟到了?以后的第五天早上再来相见!”说完就离去了。到第五天早上,鸡一叫,张良就赶去,可是那老人又等在那里了,见了张良又生气地说:“怎么又掉在我后面了?过了五天再早点来!”说完又走了。到第五天,张良没到半夜就赶到桥上,等了好久,那老人也来了,他兴奋地说:“这样才好。”然后他拿出一本书来,指着说道:“仔细研读这本书,就能做帝王的老师了!过十年,天下形势有变,你就会发迹了。以后13年,你就会在济北郡谷城山下看到我……那儿有块黄石就是我了。”老人说完就走了。

早上天亮时,张良拿出那本书来一看,原来是《太公兵法》(辅佐周武王伐纣的姜太公的兵书)!张良非常珍爱它,常常熟读,反复地学习、讨论。

10年过去了,陈胜等人起兵反秦,张良也聚集了100多人响应。沛公刘邦率领了几千人马,在下邳的西面攻占了一些地方,张良就归附于他,成为他的部属。从今张良依据《太公兵法》常常向沛公献计献策,沛公认为很好,经常采纳他的计谋,后来成了刘邦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军师。刘邦称帝后,封他为留侯。

张良始终不忘那个给他《太公兵法》的老人。13年后,他随从刘邦经过济北时,果真在谷城山下观察有块黄石,并把它取回,称之为“黄石公”,作为珍宝供奉起来,按时祭祀。张良死后,家属把这块黄石和他葬在一起。

古代尊师礼仪的故事篇4

杨时(1053?1135)是北宋时一位很有才华的才子,南剑州将乐人(今属福建)。中了进士后,他放弃做官,连续求学。

程颢(1032?1085)、程颐(1033?1107)兄弟俩是当时很出名望的高校问家、哲学家、教育学,洛阳人,同是北宋理学的奠基人。他们的'学说为后来的南宋朱熹所继承,世称程朱学派。杨时仰慕二程的学识,投奔洛阳程颢门下,拜师求学,4年后程颢去世,又连续拜程颐为师。这时他年已40,仍尊师如故,刻苦学习。一天,大雪纷飞,天寒地冻,杨时遇到疑难问题,便冒着凛冽的寒风,约同学游酢(1053?1123年)一同前往老师家求教。当他来到老师家,见老师正坐在椅子上睡着了,他不忍打扰,怕影响老师休息,就悄悄地侍立门外等候。当老师一觉醒来时他们的脚下已积雪一尺深了,身上飘满了雪。老师忙把杨时等两人请进屋去,为他们讲学。后来,“程门立雪”成为了广为流传的尊师典范。

古代尊师礼仪的故事篇5

张良年轻时,曾方案要刺杀暴君秦始皇,失败后,为躲避官府通缉,潜藏在下邳。

有一天,张良闲游到一座桥上,遇见一位穿褐衣的老翁。那老翁见张良走近,便有意将鞋坠落桥下,让张良下桥去捡。张良很不兴奋。等张良把鞋捡上来交给老翁时,老翁又让他帮着把鞋穿上。于是,张良跪着帮老翁穿上了鞋。老翁没客气,笑眯眯地离开了。临走时留下了一句话:“小子可教矣!五天后黎明时分在这里等我。”

张良按老翁的指示,五天后天刚亮,他就来到桥上,不料老翁早呆在那里,见了张良便怒斥道:“跟老人约会迟到,岂有此理。过五天再早些见我。”说完就离去了。又过五天后,鸡刚打鸣,张良便匆忙地赶到了桥上,可是不知怎么的,他还是比老翁来得晚。老翁这回更不兴奋了,只是重复了一遍上回说的,就拂袖而去了。这下张良可点急了,又过了五天,他干脆觉也不睡了,在午夜之前便来到桥上等着。一会儿老翁来了,见着他便点头称是。井从袖中拿出一本书,很神奇地说:“你读了这本王者之书,就可以做帝王的先生了。10年之后,兵事将起。再过13年,你到济北,可以与我重逢,谷城山下的那块黄石,便是我的化身。”说完飘扬而去。

天一亮,张良打开书一看,原来是太公望兵法书。张良特殊兴奋。后来张良仔细研读黄石老翁授给的那部兵法书,真的当上了汉高祖刘邦的高级参谋。

古代尊师礼仪的故事篇6

孔子带领他的同学们周游列国,在去陈国和蔡国的路上被困,一连好几天没吃上一顿饭。

孔老夫子实在受不住,只好大白天躺下睡大觉,想以此来忘却饥饿。孔子的大弟子颜回见老师饿得很,心中非常悲伤,心想,老师上了年纪,怎能经得住这般熬煎啊!再不想出方法,怕是要出危急了。颜回也没有什么好方法可想,只好去向人乞讨。这一次真是天不绝人,竟然碰上一个好心肠的老婆婆,给了他一些白米。颜回高兴奋兴地把米拿回来,赶忙把米倒在锅里,砍柴生火,不一会儿,饭就熟了。

孔夫子这时刚好醒来,突然闻到一股扑鼻的饭香,好生惊奇,便起来探看.刚一跨出房门.就观察颜回正从锅里抓了一把米饭往嘴里送.孔子又兴奋又生气:兴奋的是有饭吃了;生气的是,颜回竟然如此无礼,老师尚且未吃,他却自己先吃了起来。过了一会儿,颜回恭尊敬敬地端来一大碗香喷喷,热腾腾的白米饭,送到孔子面前,说:“今日幸好遇到好心人赠米,现在饭做好了,先请老师进食,”不料孔子一下子站起身来,说:“刚才我在睡梦中见到去世的父亲,让我先用这碗白米饭祭祀他老人家。”

颜回一把将那碗米饭夺了回去,赶忙说:“不行!不行!这米饭不洁净,不能用它来祭祀!”孔夫子故作不解地问道:“为何说它不洁净呢?”颜回答道:“刚才我煮饭时,不当心把一块炭灰掉到上面,我感到很犯难,倒掉吧,太惋惜了,但又不能把弄脏的饭给老师吃呀!后来,我把上面沾有炭灰的饭抓来吃了。这掉过炭灰的米饭怎能用来祭祀呢!”孔夫子听了颜回的话,才恍然大悟,消退了对颜回的误会,深感这个弟子是个贤德之人。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2000多年前的古书《礼记》里记载:“天生时而地生时,人其父生而师教之。”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人的素养打算着社会文明和国家强盛,而人的素养的形成与他所接受的教育亲密相关,老师则起着关键性作用。尊师才能重教,这不仅是对老师的尊崇,也是对体现在老师身上的人类文明的充分确定。古往今来,很多尊师重教的故事广泛流传。

古代尊师礼仪的故事篇7

汉明帝刘庄,东汉其次位皇帝。明帝在位期间,吏治特别清明,境内安定团结。

博士桓荣是汉明帝做太子时的老师,而明帝对老师一向特别的敬重,后来他继位作了皇帝“犹尊桓荣以师礼”。

有一次,明帝到太常府去,在那里放了老师的桌椅,就请老师桓荣坐在东边的方位,又将文武百官都叫来,当场行师生之礼。桓荣生病,明帝就派人专程慰问,甚至亲自登门探望,每次探望老师,明帝都是一进街口便下车步行前往,以表敬重。

桓荣去世时,明帝还换了衣服,亲自临丧送葬,并将其子女作了妥当支配。明帝能放下自己九尊之躯的至高身份来尊敬老师,可见他的专心与风范,值得大家学习。

古代尊师礼仪的故事篇8

东汉末年,有一位名叫魏昭的人,当他还在童年求学的时候,看到郭林宗,心想这是一位难得的好老师,便对人说:“教念经书的老师是很简单请到的,但是要请到一位能教人成为老师的人,就不简单找到了。”而郭林宗汗牛充栋,熟读各家典籍,乃是远近著名的大儒。后来,魏昭到京城洛阳任官,毅然打算拜远在南阳的郭林宗为师,并派奴婢侍奉老师。但是郭林宗体弱多病,有一次他要魏昭亲自熬药给他吃。当魏昭端着煮好的药进来的时候,郭林宗便呵责他熬的药太烫,而魏昭就再熬一次,送上后郭林宗又说药太苦。这样一连三次,到了第四次,当魏昭再端重新熬的药而又没有不好的脸色时,郭林宗才笑着说:“我以前只看到你的外表,今日最终看到你的真心啦!”于是大喜,将毕生所学的都全部教给了魏昭,而魏昭也终终成大器,成为中国历史上闻名的儒家学者。

古代尊师礼仪的故事篇9

子贡,孔子杰出弟子。后弃官从商,成为孔子弟子中最富有者,商界历来公认他为“儒商始祖”。

公元前479年,中国古代宏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圣人孔子溘然长逝。孔子死后,众弟子皆服丧三年,相诀而去,独有子贡结庐墓旁,守墓六年,足见师徒情深,尊师之诚,实属中华尊师孝道楷模第一人。

后人感念此事,建屋三间,立碑一座,题为“子贡庐墓处”。因子贡为孔墓所植为楷树,后世便以“楷模”一词来纪念这位圣徒。

古代尊师礼仪的故事篇10

公元前521年春,孔子得知他的同学宫敬叔奉鲁国国君之命,要前往周朝京都洛阳去朝拜天子,觉得这是个向周朝守藏史老子请教“礼制”学识的好机会,于是征得鲁昭公的同意后,与宫敬叔同行。到达京都的其次天,孔子便徒步前往守藏史府去拜望老子。正在书写《道德经》的老子听说誉满天下的孔丘前来求教,连忙放下手中刀笔,整顿衣冠出迎。孔子见大门里出来一位年逾古稀、精神矍铄的老人,料想便是老子,急趋向前,恭尊敬敬地向老子行了弟子礼。进入大厅后,孔子再拜后才坐下来。老子问孔子为何事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