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非文学类文本阅读高一10月学情调研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从东汉末年到魏晋,意识形态领域内的新思潮即所谓新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反映在文艺、美学上的同一思潮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呢?简单说来,这就是人的觉醒。它恰好成为从两汉时代逐渐脱身出来的一种历史前进的音响。在人的活动和观念完全屈从于神学目的论和谶纬宿命论支配控制下的两汉时代,是不可能有这种觉醒的。文艺和审美心理比起其他领域,反映得更为敏感、直接和清晰一些。《古诗十九首》以及风格与之极为接近的苏李诗(东汉无名氏文人假托李陵所作的三首抒情诗,及假托苏武所作的四首诗,被人们合称为苏李诗),无论从形式到内容,都开一代先声。它们在对日常时世、人事、节候、名利、享乐等等咏叹中,直抒胸臆,深发感喟。在这种感叹抒发中,突出的是一种性命短促、人生无常的悲伤。这种对生死存亡的重视、哀伤,对人生短促的感慨、喟叹,从建安直到晋宋,从中下层直到皇家贵族,在相当一段时间中和空间内弥漫开来,成为整个时代的典型音调。他们唱出的都是同一哀伤,同一感叹,同一种思绪,同一种音调。可见这个问题在当时社会心理和意识形态上具有重要的位置,是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的一个核心部分。这个核心便是在怀疑论哲学思潮下对人生的执着。在表面看来似乎是如此颓废、悲观、消极的感叹中,深藏着的恰恰是它的反面,是对人生、生命、命运、生活的强烈的欲求和留恋。而它们正是在对原来占据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从经术到宿命,从鬼神迷信到道德节操的怀疑和否定基础上产生出来的。正是对外在权威的怀疑和否定,才有内在人格的觉醒和追求。也就是说,以前所宣传和相信的那套伦理道德、鬼神迷信、谶纬宿命、烦琐经术等等规范、标准、价值,都是虚假的或值得怀疑的,它们并不可信或无价值。只有人必然要死才是真的,只有短促的人生中总充满那么多的生离死别哀伤不幸才是真的。既然如此,那为什么不抓紧生活,尽情享受呢?为什么不珍重自己生命呢?表面看来似乎是无耻地在贪图享乐、腐败、堕落,其实,恰恰相反,它是在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深刻地表现了对人生、生活的极力追求。生命无常、人生易老本是古往今来一个普遍命题,魏晋诗篇中这一永恒命题的咏叹之所以具有如此感人的审美魅力而千古传诵,也是与这种思绪感情中所包含的具体时代内容不可分的。从黄巾起义前后起,整个社会日渐动荡,接着便是战祸不已,疾疫流行,死亡枕藉,连大批的上层贵族也在所不免。“徐(干)陈(琳)应(玚)刘(桢),一时俱逝”,荣华富贵,顷刻丧落,曹丕曹植也都只活了四十岁……既然如此,而既定的传统、事物、功业、学问、信仰又并不怎么可信可靠,大都是从外面强加给人们的,那么个人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就突现出来了,如何有意义地自觉地充分把握住这短促而多苦难的人生,使之更为丰富满足,便突现出来了。它实质上标志着一种人的觉醒,即在怀疑和否定旧有传统标准和信仰价值的条件下,人对自己生命、意义、命运的重新发现、思索、把握和追求。(节选自李泽厚《美的历程》,有删减)材料二:如果将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都称作乱世,也许并不过分。在这种情况下,文学创作很自然地形成一些共同的主题。其中之一就是生死主题。生死主题主要是感慨人生的短促、死亡的不可避免,以及表现如何对待生、如何迎接死的思考。在汉乐府和《古诗十九首》中已有不少感叹生死的诗歌,《薤露》《蒿里》之作,以及“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等诗句,可以说是这类主题的直接源头。魏晋以后,生死主题越发普遍了,曹丕的《与吴质书》很真切地表现了当时带有普遍性的想法:“昔年疾疫,亲故多离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痛可言邪!……少壮真当努力,年一过往,何可攀援?古人思秉烛夜游,良有以也。”他因疾疫造成众多亲故死亡而深感悲痛,由此想到少壮当努力成就一番事业,又想秉烛夜游及时行乐。生与死是一个带有哲理意味的主题,如果结合人生的真实体验可以写得有血有肉,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陶渊明《拟挽歌辞》)“春草暮兮秋风惊,秋风罢兮春草生。绮罗毕兮池馆尽,琴瑟灭兮丘垄平。自古皆有死,莫不饮恨而吞声。”(江淹《恨赋》)如果陷入纯哲学的议论又会很枯燥,如东晋的玄言诗。对待人生的态度无非四种:一是提高生命的质量,及时勉励建功立业;二是增加生命的长度,服食求仙,这要借助药;三是增加生命的密度,及时行乐,这须借助酒。第四种态度,是不以生死为念的顺应自然的态度。诗人不再是一个自叹生命短促的渺小生灵,他具有与“大化”合一的身份和超越生死的眼光,因此这类诗歌便有了新的面貌。(节选自袁行霈《中国文学史》,有删减)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如果诗人的活动和观念时常屈从于神学目的论和谶纬宿命论,那么对生死存亡的思考就不可能出现。B.东汉末至魏晋诗歌中突出生命短暂、人生无常的悲伤,这是人的觉醒在文艺和审美心理领域的表现。C.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大体是乱世,在这样的历史时期文学创作上出现生死主题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D.在对待人生的态度中,诗人的第四种态度无疑与同时代其他诗人不同,因此这一类作品便有了新的风貌。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古诗十九首》以及苏李诗对后世产生的影响,不仅体现在时间的跨度上,也体现在群体的广度上。B.魏晋时期之所以会产生出新的世界观人生观,是这个时期的人们对原来占据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怀疑和否定的结果。C.从魏晋南北朝时期诗人们对待人生的态度中,我们可以想见,酒和药在文人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D.材料二以曹操、陶渊明、江淹的作品和东晋玄言诗为例,说明“因为对生死主题有了真实的生命体验,作品往往能有血有肉”。3.最能体现材料二中所提到的“对待人生的第四种态度”的一项是(
)(3分)A.
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
B.
朱门何足荣?未若托蓬莱。C.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D.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4.请简述材料一的行文脉络。(4分)5.请以曹操的《短歌行》为例,说明它如何体现了材料一中画线句子的观点。(6分)高一上学期10月联合调研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经过几千年的不断融合创新与临床实践,中医学形成了内涵丰富、并具有自我更新与完善功能的知识体系与框架,在疾病的防治和健康促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这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阻击战,彰显了中医学的时代责任感和社会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一、疗效指标体现医学理论的特点,与医学理论同频共振不同医学体系有不同的理论基础支撑,同一医学在不同发展阶段,其理论基础也有变化。除生物学特性的体现,治疗疾病“有效性”的定义与治疗疾病的理论之间也存在某种对应关系,即不论其他医学体系如何看待和利用这些疗效指标,秉持该医学理论的医者都会以这个“疗效指标”为坐标来评价疾病治疗的效果,并据此给患者解释说明。患者也会根据自身症状的改善和预后反馈医者,久之医患就达成了关于治疗手段和疗效预期的初步共识。医者所关注的是施治后是否出现了该医学理论界定的预期疗效,以实际疗效与预期疗效的吻合度来判断治疗效果的优劣,并给出符合该医学“语言特点”的解释。几千年来人们用经验证明,中医学辨证治疗疾病的疗效是客观的和毋庸置疑的,但中医学在治疗某具体病症状时是如何起效、其疗效特点又是什么,却需要医学界予以关注和揭示。即要制定形成与时代特点相适应的、能体现中医治病客观性疗效的指标体系。当然,这个所谓的客观性也并非绝对,其受制于科技水平和大众认识。从中医学的产生看,其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和临床实践,主要理论基础与中国哲学的理论基础如出一辙。可以说,正是由于中医学所具有的技术和文化双重属性,“道法自然”的存在状态,决定了历史上中医学并没有形成独立的关于临床疗效的专用话语体系,而是充满了明喻或隐喻。受制于科技和文化发展水平,不同时代的医家对中医经典著作的注疏和印证发挥同中有异,患者对临床疗效的预期也不尽相同。近现代以来,随着西方医学的涌入和自然科学的普及,医学环境和语言发生了重大变化,一定程度造成了外界对中医药是否有效的质疑。从疗效指标层面看,人们主要质疑的是历史上形成的判定中医药疗效的指标体系是否可靠。换言之,人们似乎更期望中医学能在原有疗效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增加西医学的疗效指标。但也毋庸讳言,目前医学界对于中医有效性的评价更多的是基于制备药物、化学分析、生物活性评价、动物模型、临床试验等生物医学过程的评价,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中医学固有的疗效评价体系和语言表达。二、中医学“疗效本体”的稳定性与疗效指标体现形式的时代性和多样性一种医学体系的“疗效本体”是由患者的最基本需要和根据该医学理论治疗后预期出现的疗效两部分组成,前者如在新发恶性传染病、死亡率和致残率高的疾病、慢性进行性疾病面前,保住患者生命、促进重症患者向轻症转变,历史上扁鹊过虢国,使太子“起死回生”即是其体现之一;这部分具有普适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医药长久存在的独特价值,也是中西医学在疗效认同上可以最先达成共识的部分。后者如用中医学独特的语言描述疗效,如阴阳平衡和针刺得气,对于这部分的理解需要一定的中医学文化背景,否则会产生一定的理解困难,也可能会造成中西医学在疗效评价上的隔阂,因为“一种文化背景之下的专家认为非常有启发性的变化及特色,在另一种文化背景之下的专家眼中可能毫无意义,或者根本不存在。”([日]栗山茂久《身体的语言》),需要在社会普及中医药文化,明示中医药的语言特点。概言之,中医学“疗效本体”是“正”,需“守”,其具体的疗效指标体现形式则是“新”,需“创”。受限于检测手段,历史上中医学重视宏观症状的改变,兼顾舌苔脉象;西医学则更重视实验室指标、影像学和功能指标的改变,兼顾症状。不像湮灭在历史中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传统医学,中医复方的疗效体现大于诊断要素,使得中医学具有经过调整而适应不断发展着的现实情况的能力,如对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的治疗即契合了中医学“治未病”的理念,又明确了“治未病”的针对性。基于目前的医疗现状和患者期盼,中医学应该主动作为,在“守正”即保证其“疗效本体”的前提下,“创新”中医学疗效指标的体现形式,随着社会认知的变化而逐渐量化与细化原有中医疗效指标,将西医学的部分疗效指标纳入中医学的疗效评价,如将核酸检测转阴时间作为评价中医学治疗新冠肺炎的疗效指标体现形式之一,以避免因患者“自体感”和(或)医者“他体感”的个体差异而引起对疗效的误判,贻误病情。综上,“守正”是“创新”的前提,“创新”又可为“守正”护航。在中医临床疗效的评价即中医临床疗效指标的选择上,“守正”即守住中医学的“疗效本体”,因为这是中医学几千年发展经验在“疗效”上的表达与体现,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创新”即引进吸收西医学的部分疗效指标,创新中医学疗效指标的构成与层级,这不仅有利于中医学的行稳致远,也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认可度和推进中西医结合。但不可以西律中、本末倒置。(摘自光明网《在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上“守正创新”》,有删改)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不同医学体系有不同的理论基础支撑,持不同医学理论的医生对治疗效果评判的“疗效指标”可能会有明显差异。B.对中医有效性的评价不应该采用生物医学过程的评价,而应该注重中医学固有的疗效评价体系和语言表达。C.中医学主要理论基础与中国哲学理论基础如出一辙,决定了历史上中医学并没有形成独立的关于临床疗效的专用话语体系。D.中西医学在“疗效本体”认知上的分歧主要在于依据某种医学理论治疗后预期出现的疗效的判定方面。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治疗疾病“有效性”的定义与治疗疾病的理论之间也存在某种对应关系,所以随着医学理论的发展,评判治疗效果的指标也会发生变化。B.中医学在治疗某具体病症状时的起效原理及其疗效特点还有待揭示,所以对中医治病疗效评判难以做到客观。C.不了解中医药的文化背景,会导致对中医学独特的语言描述产生一定的理解困难,造成中西医学在疗效评价上的隔阂。D.由于检测手段的限制,历史上中医主要重视宏观症状的改变,所以随着检测手段的改进,未来中医将转为重点关注检测指标的改变。3.下列不能作为论据来证明历史上中医注重宏观症状改变的一项是(3分)A.观五脏有余不足,六腑强弱,形之盛衰,以此参伍,决生死之分。B.肺痹者,烦满喘而呕;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C.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D.候脉必先度其形之肥瘦,以调其气之虚实。4.人们质疑中医药是否有效的原因有哪些,结合材料简要说明?(6分)5.文章第二部分分别提到了扁鹊和栗山茂久,各有什么论述作用?(4分)高一上学期10月质量检测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今天,我们迎来了一个更加注重精细品质和独特体验的时代。“我是真的希望工匠精神可以变成我的墓志铭。”不久前,一位生产智能电器的企业家如是感慨。企业对高精尖、炫彩酷的不懈追求,同工匠精神不谋而合。只有像手工匠人一样雕琢技艺、打造产品,企业才有金字招牌,产品才能经受住用户最挑剔眼光的检验。《说文》里讲:“匠,木工也。”今天的“匠”,已成为心思巧妙、技艺精湛、造诣高深的代名词。职业与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人与人却从来都有职业品质、专业精神的差别。工匠精神厚植的企业,一定是一个气质雍容、活力涌流的企业。崇尚工匠精神的国家,一定是一个拥有健康市场环境和深厚人文素养的国家。“将产品当成艺术,将质量视为生命”,正是这样的极致追求,将我们带往一个更为不凡的世界。一盏孤灯一刻刀,一柄标尺一把锉,构成一个匠人的全部世界。别人可能觉得他们同世界脱节,但方寸之间他们实实在在地改变着世界:不仅赋予器物以生命,更刷新着社会的审美追求,扩充着人类文明的疆域。工匠精神从来都不是什么雕虫小技,而是一种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坚守工匠精神,并不是把“拜手工教”推上神坛,也不是鼓励离群索居、“躲进小楼成一统”,而是为了擦亮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倡导质量至上、品质取胜的市场风尚,展现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为中国制造强筋健骨,为中国文化立根固本,为中国力量凝神铸魂。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炉火纯青,这固然是工匠精神,但工匠精神的内涵又远不限于此。有人说:“没有一流的心性,就没有一流的技术。”的确,倘若没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怎能有废寝忘食、尽心竭力的付出;没有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怎能有出类拔萃、巧夺天工的卓越;没有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怎能有雷打不动、脚踏实地的笃实。工匠精神中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生命哲学,也有技进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从赞叹工匠继而推崇工匠精神,见证着社会对浮躁风气、短视心态的自我疗治,对美好器物、超凡品质的主动探寻。我们不必人人成为工匠,却可以人人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气质,我们的时代将以怎样的面貌被书写,取决于我们每个人的表现。工匠精神是手艺人的安身之本,亦是我们生命的尊严所在;是企业的金色名片,亦是社会品格、国家形象的荣耀写照。工匠精神并不以成功为旨归,却足以为成功铺就通天大道。(摘编自李斌《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有删改)材料二:《经济日报》:过去我们尊称人为“师傅”,现在称“老板”;过去几级工很自豪,现在好技工很难找。这说明现在工匠的社会地位不高、收入不丰、作用不够,许多优秀人才不愿加入工匠群体。在瑞士、德国,做一个工匠是很多学生尤其是男孩子的梦想。在我国大学生被称为“天之骄子”之时,日本则把民间艺人奉为“国之瑰宝”。不形成尊重工匠的良好社会氛围,不树立“技能光荣”的社会风尚,谁来做工匠?没有工匠,哪来的工匠精神?《人民日报》:人是制度的产物,不同的制度安排会对一个人产生不同的激励,弘扬工匠精神要求人才激励制度对各类所有制经济的一视同仁。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应从“工匠精神”养成的需要来审视我国现有的有关制度,摒弃清理一批过时的制度,建立并完善人才培育制度,形成工匠职级晋升、荣誉授予国际交流的机制,收入分配要向能工巧匠倾斜,调动工匠“在车间完成创新”的积极性。《中国航空报》:在中国的儒家文化基因里,匠人是被人看不起的,是没有地位的。儒释道文化,尤其是儒学是主流文化,这种主流文化并不利于工匠精神的产生。孔子讲中庸,老子讲无为,佛教讲看破,孟子讲“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都不利于产生工匠精神。科举制度开启了选拔人才的先河,从此也有了“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些都导致民族精神中严重缺失科学严谨、求实创新和精益求精的精神。1965年制定并逐步完善的“企业八级技术等级制度”,得到当时企业工人和全社会的普遍认可,八级工成为工人终生奋斗的职业生涯目标。总的来说,中国的工匠精神被主流文化忽视,以民间口碑的形式,以百年老店,中华老字号的方式流传,忍辱负重,很委屈。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只要像手工匠人一样雕琢技艺、打造产品,产品就能经受住用户最挑剔眼光的检验。B.匠人虽然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脱离社会,但他们却实实在在地改变着我们的世界。C.想要技术炉火纯青,必先对职业热爱专一,对至善执着追求,冰心一片,物我两忘。D.考试制度必然导致科学严谨、求实创新、精益求精等精神在民族精神中的严重缺失。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虽说职业不分高低贵贱,但由于长期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工匠的职业价值仍未得到普遍认同。B.要坚守工匠精神,就要尽量排除外界的干涉,离群索居、“躲进小楼成一统”不失为好的选择。C.与瑞士、德国、日本相比,我国缺乏尊重工匠的良好社会氛围,但对学历的追逐之风远胜他国。D.尊称的变化折射出价值取向的变化,称“师傅”是对专能的尊重,称“老板”是对金钱的崇拜。3.下列选项中的事迹,能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一画线句观点的一项是(3分)()A.售货员张秉贵立足本职工作,练就了“一抓准”和“一口清”的过硬本领,他卖糖果的技艺和对顾客的热忱成为北京百货大楼的一道风景。B.铁路工人巨晓林凭借数十年如一日的专注和努力,研发、革新工艺百余项,他编撰的《接触网施工经验和方法》成为铁路施工一线“宝典”。C.钢铁工人孟泰组织了500多名技术积极分子自制成功大型轧辊,填补了我国冶金史上的空白,被誉为“为鞍钢谱写的一曲自力更生的凯歌”。D.航空发动机制造工人洪家光为掌握发动机叶片滚轮精密磨削技术,刻苦钻研,使自己从普通技工成长为一名首席高级技师,实现人生逆袭。4.梳理材料一的行文思路。(6分)5.材料二中,有一则事例被小编放错了位置,请找出誊写下来,并依据评论角度分析它应该出现在哪一家媒体的材料。(4分)第一学期高一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在动物世界里有没有相应的解毒办法呢?当然有。学会挑选食物,是对抗植物毒素的有效做法。只要注意观察,你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长颈鹿并不会在一棵树上吃太久,很快它们就会移动到下一棵金合欢树。因为,如果只吃一棵金合欢树的叶子,很容易引起中毒。因为金合欢会“通风报信”。金合欢含有特殊的化学武器——单宁。在通常情况下,树叶中的单宁含量并不高,毕竟合成单宁也需要消耗大量能量。长颈鹿在啃食树叶时,会释放出大量的乙烯,这些乙烯被金合欢感应到,接着金合欢就会提高叶片中的单宁含量。过量的单宁会影响到长颈鹿的消化系统,降低它们的消化能力,甚至引起死亡。说到挑选食物,还有一个出名的例子,那就是在澳洲的桉树林中生活的动物,可能你已经猜到了,这个动物就是树袋熊(考拉)。桉树叶子是考拉的主要食物,但是并非是棵桉树,考拉都会吃。在澳大利亚分布着约300种桉树,但是考拉仅仅热衷于吃其中的三种桉树的叶子,分别是小帽桉、细叶桉和赤桉。考拉如此挑选食物是有原因的。桉树可以说是将化学防御这件事玩到极致的植物之一。中国南方大片的桉树林根本不需要喷洒农药控制虫害,因为几乎没有动物能够解除桉树的防御武器。桉树叶片中含有大量的桉叶油,桉叶油中的主要成分桉叶素有着特别的刺激性气味。虽然稀释过后的桉叶油也可以作为香精添加到人类的食品当中,但在高剂量下,桉叶油仍然有毒。对于食草动物而言,桉树叶是种“只可远观”的能源宝库。但是,桉树毕竟是桉树,即便是桉叶油含量稍低,但是终归是有中毒风险的。为了应对这种高毒性低热量的食物,考拉的应对策略就是少吃多消化。一只成年考拉每天最多会吃下约400克的桉树叶。考拉会细嚼慢咽,考拉的进餐时间通常为4-6小时。考拉吃下去的桉树叶,进入胃肠道之后,其中活跃的微生物不仅能将叶片中的纤维素转化为考拉可以吸收的营养,更可以分解其中的毒素,避免中毒。而考拉的这种做法显然会带来一个问题,那就是必须“节能”,毕竟所有活动所需要的能量都依赖于这半斤八两的桉树叶。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考拉总是懒洋洋的样子,因为它们根本就没有多余的能量进行剧烈运动,只能选择慢吞吞地生活。要说到解毒能力,马铃薯甲虫必然是能数得着的狠角色。1824年,科学家首次在美国落基山脉东坡发现了这种甲虫,谁也没想到这种生活在野生杂草刺萼龙葵上的小小甲虫,最终变成了人类农业生产的“噩梦”。这种虫子也被称为“科罗拉多马铃薯甲虫”。目前,马铃薯甲虫几乎遍布整个北半球的主要马铃薯产区,成为农田一霸。对于绝大多数动物来说,马铃薯的茎叶绝对不是什么好食物,因为其中富含以龙葵素为主的生物碱。说这些物质可以让动物闻风丧胆一点都不为过。首先,龙葵素可以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引起中毒反应。胆碱酯酶被抑制失活后,乙酰胆碱大量累积,以致胆碱能神经兴奋增强,引起胃肠肌肉痉挛以及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等一系列中毒症状。再者,龙葵素还能与生物膜上的甾醇类物质结合,导致生物膜穿孔,引起膜结构破裂。当龙葵素被吸收进入体内后,就会随着血液循环破坏胃肠道、肝脏等体内脏器的细胞结构。高剂量的龙葵素由于其表面活性作用可能会导致红细胞破裂,产生溶血。但是,对于马铃薯甲虫而言,这些根本就不是问题。因为马铃薯甲虫体内拥有高效的解毒体系。在马铃薯甲虫体内活跃的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系统,这类特殊的蛋白质可以促使氧气与有机物结合,从而改变有机物的性质和活性。更重要的是,马铃薯甲虫对多种农药都有强大的适应能力,到今天人类手中的大多数农药已经无法对抗来势汹汹的甲虫大军。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是用量最多的农药之一,但是对于马铃薯甲虫而言,这些农药几乎已经变成了饮料。就连新型的Bt蛋白(苏云金芽孢杆菌蛋白)类农药在对付马铃薯甲虫的时候也显现出了颓势。(摘编自史军《植物塑造的人类史》)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通风报信”在文中指金合欢在感受到大量乙烯后,就会主动提高叶片中的单宁含量。B.“只可远观”在文中指食草动物因桉叶油具有一定的毒害作用,一般不敢食用桉树叶。C.“节能”在文中指考拉选择慢吞吞的生活方式来节省能量,以减少食用桉树叶的数量。D.“噩梦”在文中指马铃薯甲虫因破坏性强、影响范围广和抗药能力强对农业影响很大。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植物中含有的单宁一旦进入动物的消化系统,就会降低动物的消化能力,甚至引起死亡。B.考拉采用少吃多消化的进食方式,成功地稀释分解了桉树叶中含有的有毒成分,避免中毒。C.马铃薯的茎叶中富含以龙葵素为主的生物碱,这种物质能够保护它不被大多数动物啃食。D.马铃薯甲虫体内的解毒体系,能促使氧气与有机物结合,从而改变有机物的性质和活性。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长颈鹿、树袋熊等动物采用挑选食物的方式来对抗植物毒素,都能通过稀释毒素来降低中毒的风险。B.桉树分泌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桉叶素来抵御动物的侵害,很多动物都难以解除桉树的这一防御武器。C.龙葵素既可以引起胃肠肌肉痉挛以及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等中毒症状出现,也能引起生物膜结构破裂。D.马铃薯甲虫对各种农药具有强大的适应能力,即使新型的Bt蛋白类农药也难以将它彻底杀灭。4.科普文和科学论文一样,也同样讲求严密的逻辑性,这篇文章是怎样体现这一特点的?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4分)5.动物世界的解毒办法究竟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秋学期高一年级学情分析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中国式盘问”如何不再纠结春节期间,网友编了两副诙谐的对联。一副描述回乡时亲朋长辈的盘问,上联“考了几分什么工作能挣多少呢”,下联“有对象没买房了吧准备结婚吗”,横批“呵呵呵呵”。另一副则是对这些盘问的“神回复”,上联“这个嘛呵呵呵呵”,下联“那什么哈哈哈哈”,横批“阿姨吃菜”。虽是寥寥数语,但返乡年轻一代遭遇“中国式盘问”的窘迫,跃然纸上。年前恐归中的纠结,年后压力下的逃离,故乡在很多人心中成了“想回去、回不去”的痛楚。不过,换个角度看,这些提问不也是亲友们对外面世界、不同生活的一种想象和好奇吗?正是在这个层面上,单刀直入的盘问和虚与委蛇的回答,折射出价值观念的碰撞、认知方式的不同。而这背后,则是城镇化过程中文化转型的大课题。“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故乡,绝不仅是舌尖的眷恋,更是精神的栖居、心灵的归宿。不过,城镇化的过程,也是以农耕文化为主导的乡村文明,向以工业化为主导的城市文明演进的过程。变动不居中,文化难免会逝者如斯。作家托马斯·哈代曾感叹英国的城镇化毁掉了乡镇的静谧和乡民的单纯,强硬的现代化支持者印度著名导演雷伊也在后期电影中反思乡村文化的衰败。当前,走向城市的亿万国人,也正处身这样一个文化的十字路口。有人汇集了近60位网友的春节回乡见闻,一个共同点是,物质丰富了,精神文化生活却仍显单调。在微博上,也有网友感叹:回家后与亲友甚至父母都无话可说,只能“举头看电视,低头玩手机”。而“中国式盘问”也正显示出,大城市与小城镇间、城市与乡村间的文化鸿沟,体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就是文化情趣的偏差、文化价值的溃散,让哪怕最亲近的人也难以彼此心灵拢聚。文化落差让很多人的乡愁无处安放,这是城镇化不能承载之重。那些要用放大镜才能在地图上找到名字的众多城镇、广袤乡村,正是我们的精神原乡。如若失去了这样的文化根基,我们的城镇化必将徒留空虚的躯壳。故乡不可能总是老模样,那只是一种原教旨的乡愁。不过,“中国式盘问”也让人审思,如何让我们的城镇化进程中“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这些不正是新型城镇化的文化蓝图吗?新一轮城镇化浪潮中,中小城市需要抓住超越自我的发展契机,但更要思考的是,在这样的历程中,如何尊重文化记忆、承续历史、滋养心灵、形塑认同,让上演着文化变形记的人们,不再是永恒的漂泊者、异乡人。(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式盘问”使返乡年轻一代年前有恐归中的纠结,年后有压力下的逃离,故乡在很多人心中成了“想回去、回不去”的痛楚。B.城镇化的过程,是以农耕文化为主导的乡村文明,向以工业化为主导的城市文明演进的过程,在不断变化中,乡村文化有可能会逐渐消逝。C.文化情趣的偏差、文化价值的溃散,让哪怕最亲近的人也难以彼此心灵拢聚,表现为回家后与亲友甚至父母都无话可说,只能“举头看电视,低头玩手机”。D.那些要用放大镜才能在地图上找到名字的众多城镇、广袤乡村,正是我们的精神原乡,而城镇化必然让我们失去这样的“精神原乡”。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第一段两副对联可以看出,面对亲朋长辈的盘问,年轻人采用了虚与委蛇的回答,其根本原因是年轻人畏惧提问内容所带来的压力。B.“文化的十字路口”指的是:一方面是城镇化过程中乡村文化的消逝;一方面是保留乡村文化,乡村还能成为精神的栖居、心灵的归宿。C.文化落差让很多人的乡愁无处安放,这是城镇化不能承载之重。加强乡村的精神文化生活建设,能够一定程度减小这种落差。D.城镇化过程中“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是保留乡村“文化根基”的有效措施。3.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五段观点的是一项是(3分)()A.某地建造大型电子商务园,将两村合并,整合土地,标准化统一布局。B.某地重引导村民保护古村村貌,村民修整翻新老屋,房屋与周围古屋融为一体。C.某地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着力拆迁,大面积圈地划块,建单元楼。D.某地党员群众修缮革命旧址,依托红色旅游资源,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4.材料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目的?请简要分析。(4分)5.阅读整篇材料,分条概括“中国式盘问”产生的原因。(6分)非文学类文本阅读高一10月学情调研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从东汉末年到魏晋,意识形态领域内的新思潮即所谓新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反映在文艺、美学上的同一思潮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呢?简单说来,这就是人的觉醒。它恰好成为从两汉时代逐渐脱身出来的一种历史前进的音响。在人的活动和观念完全屈从于神学目的论和谶纬宿命论支配控制下的两汉时代,是不可能有这种觉醒的。文艺和审美心理比起其他领域,反映得更为敏感、直接和清晰一些。《古诗十九首》以及风格与之极为接近的苏李诗(东汉无名氏文人假托李陵所作的三首抒情诗,及假托苏武所作的四首诗,被人们合称为苏李诗),无论从形式到内容,都开一代先声。它们在对日常时世、人事、节候、名利、享乐等等咏叹中,直抒胸臆,深发感喟。在这种感叹抒发中,突出的是一种性命短促、人生无常的悲伤。这种对生死存亡的重视、哀伤,对人生短促的感慨、喟叹,从建安直到晋宋,从中下层直到皇家贵族,在相当一段时间中和空间内弥漫开来,成为整个时代的典型音调。他们唱出的都是同一哀伤,同一感叹,同一种思绪,同一种音调。可见这个问题在当时社会心理和意识形态上具有重要的位置,是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的一个核心部分。这个核心便是在怀疑论哲学思潮下对人生的执着。在表面看来似乎是如此颓废、悲观、消极的感叹中,深藏着的恰恰是它的反面,是对人生、生命、命运、生活的强烈的欲求和留恋。而它们正是在对原来占据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从经术到宿命,从鬼神迷信到道德节操的怀疑和否定基础上产生出来的。正是对外在权威的怀疑和否定,才有内在人格的觉醒和追求。也就是说,以前所宣传和相信的那套伦理道德、鬼神迷信、谶纬宿命、烦琐经术等等规范、标准、价值,都是虚假的或值得怀疑的,它们并不可信或无价值。只有人必然要死才是真的,只有短促的人生中总充满那么多的生离死别哀伤不幸才是真的。既然如此,那为什么不抓紧生活,尽情享受呢?为什么不珍重自己生命呢?表面看来似乎是无耻地在贪图享乐、腐败、堕落,其实,恰恰相反,它是在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深刻地表现了对人生、生活的极力追求。生命无常、人生易老本是古往今来一个普遍命题,魏晋诗篇中这一永恒命题的咏叹之所以具有如此感人的审美魅力而千古传诵,也是与这种思绪感情中所包含的具体时代内容不可分的。从黄巾起义前后起,整个社会日渐动荡,接着便是战祸不已,疾疫流行,死亡枕藉,连大批的上层贵族也在所不免。“徐(干)陈(琳)应(玚)刘(桢),一时俱逝”,荣华富贵,顷刻丧落,曹丕曹植也都只活了四十岁……既然如此,而既定的传统、事物、功业、学问、信仰又并不怎么可信可靠,大都是从外面强加给人们的,那么个人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就突现出来了,如何有意义地自觉地充分把握住这短促而多苦难的人生,使之更为丰富满足,便突现出来了。它实质上标志着一种人的觉醒,即在怀疑和否定旧有传统标准和信仰价值的条件下,人对自己生命、意义、命运的重新发现、思索、把握和追求。(节选自李泽厚《美的历程》,有删减)材料二:如果将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都称作乱世,也许并不过分。在这种情况下,文学创作很自然地形成一些共同的主题。其中之一就是生死主题。生死主题主要是感慨人生的短促、死亡的不可避免,以及表现如何对待生、如何迎接死的思考。在汉乐府和《古诗十九首》中已有不少感叹生死的诗歌,《薤露》《蒿里》之作,以及“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等诗句,可以说是这类主题的直接源头。魏晋以后,生死主题越发普遍了,曹丕的《与吴质书》很真切地表现了当时带有普遍性的想法:“昔年疾疫,亲故多离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痛可言邪!……少壮真当努力,年一过往,何可攀援?古人思秉烛夜游,良有以也。”他因疾疫造成众多亲故死亡而深感悲痛,由此想到少壮当努力成就一番事业,又想秉烛夜游及时行乐。生与死是一个带有哲理意味的主题,如果结合人生的真实体验可以写得有血有肉,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陶渊明《拟挽歌辞》)“春草暮兮秋风惊,秋风罢兮春草生。绮罗毕兮池馆尽,琴瑟灭兮丘垄平。自古皆有死,莫不饮恨而吞声。”(江淹《恨赋》)如果陷入纯哲学的议论又会很枯燥,如东晋的玄言诗。对待人生的态度无非四种:一是提高生命的质量,及时勉励建功立业;二是增加生命的长度,服食求仙,这要借助药;三是增加生命的密度,及时行乐,这须借助酒。第四种态度,是不以生死为念的顺应自然的态度。诗人不再是一个自叹生命短促的渺小生灵,他具有与“大化”合一的身份和超越生死的眼光,因此这类诗歌便有了新的面貌。(节选自袁行霈《中国文学史》,有删减)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如果诗人的活动和观念时常屈从于神学目的论和谶纬宿命论,那么对生死存亡的思考就不可能出现。B.东汉末至魏晋诗歌中突出生命短暂、人生无常的悲伤,这是人的觉醒在文艺和审美心理领域的表现。C.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大体是乱世,在这样的历史时期文学创作上出现生死主题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D.在对待人生的态度中,诗人的第四种态度无疑与同时代其他诗人不同,因此这一类作品便有了新的风貌。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古诗十九首》以及苏李诗对后世产生的影响,不仅体现在时间的跨度上,也体现在群体的广度上。B.魏晋时期之所以会产生出新的世界观人生观,是这个时期的人们对原来占据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怀疑和否定的结果。C.从魏晋南北朝时期诗人们对待人生的态度中,我们可以想见,酒和药在文人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D.材料二以曹操、陶渊明、江淹的作品和东晋玄言诗为例,说明“因为对生死主题有了真实的生命体验,作品往往能有血有肉”。3.最能体现材料二中所提到的“对待人生的第四种态度”的一项是(
)(3分)A.
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
B.
朱门何足荣?未若托蓬莱。C.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D.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4.请简述材料一的行文脉络。(4分)5.请以曹操的《短歌行》为例,说明它如何体现了材料一中画线句子的观点。(6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1.A
解析:“如果……那么……就不可能出现”错。对应材料一原文第二段“在人的活动和观念完全屈从于神学目的论和谶纬宿命论支配控制下的两汉时代,是不可能有这种觉醒的”,原文中提到的是,如果人的活动和观念完全屈从于神学目的论和谶纬宿命论就不会诞生人的觉醒,而人的觉醒并不等同于对生死存亡的思考。材料一的第五段中也有原文“生命无常、人生易老本是古往今来一个普遍命题,魏晋诗篇中这一永恒命题的咏叹之所以具有如此感人的审美魅力而千古传诵,也是与这种思绪感情中所包含的具体时代内容不可分的”,表明生死存亡的思考古往今来都有,只是审美魅力和包含的具体时代内容不一样。2.D
解析:材料二以曹操、陶渊明、江淹的作品和东晋玄言诗为例,说明……”说法错误,原文在材料二第二段,“如果陷入纯哲学的议论又会很枯燥,如东晋的玄言诗”,以东晋玄言诗为例只是为了说明“如果陷入纯哲学的议论又会很枯燥”而不是说明“因为对生死主题有了真实的生命体验,作品往往能有血有肉”。3.C
解析:A.出自于《驱车上东门行》,意思是四时运行无停歇,命如朝露短时尽。是感叹人生过于短暂,与“不以生死为念的顺应自然的态度”不同。B.出自于郭璞的《游仙诗》,意思是富贵有什么值得荣耀的,不如托身仙山,借游仙也表达了归隐的向往。与“不以生死为念的顺应自然的态度”不同。C.出自于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意思是姑且顺随自然的变化,度到生命的尽头。乐天安命,还有什么可疑虑的呢?体现了顺应自然的超越态度,属于对待人生的第四种态度。D.出自于《古诗十九首》,表达的是“及时行乐”的主题,对应的是第三种人生态度。4.首先提出从东汉末年到魏晋,意识形态领域内新思潮以及反映在文艺、美学上的同一思潮的基本特征是人的觉醒(1分);接着以《古诗十九首》和“苏李诗”为例写了“人的觉醒”在当时文艺和审美心理领域的具体表现(1分);最后探讨了“人的觉醒”产生的原因(背景)(1分)和意义(影响)(1分)。
5.①《短歌行》中“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表达了对人生短促的哀叹,看似是悲观消极的。(2分,举例和说明各1分)②诗歌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还表达了对于“人才难得”的忧愁和广纳人才的渴望。(2分,举例和说明各1分,)③正是因为看到了人生短促,曹操才如此渴望在短暂的生命中能够建功立业,因此要广纳人才。也就是在这人生短促的消极哀叹中,恰恰深藏着他对于建功立业的强烈欲求。(2分)高一上学期10月联合调研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经过几千年的不断融合创新与临床实践,中医学形成了内涵丰富、并具有自我更新与完善功能的知识体系与框架,在疾病的防治和健康促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这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阻击战,彰显了中医学的时代责任感和社会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一、疗效指标体现医学理论的特点,与医学理论同频共振不同医学体系有不同的理论基础支撑,同一医学在不同发展阶段,其理论基础也有变化。除生物学特性的体现,治疗疾病“有效性”的定义与治疗疾病的理论之间也存在某种对应关系,即不论其他医学体系如何看待和利用这些疗效指标,秉持该医学理论的医者都会以这个“疗效指标”为坐标来评价疾病治疗的效果,并据此给患者解释说明。患者也会根据自身症状的改善和预后反馈医者,久之医患就达成了关于治疗手段和疗效预期的初步共识。医者所关注的是施治后是否出现了该医学理论界定的预期疗效,以实际疗效与预期疗效的吻合度来判断治疗效果的优劣,并给出符合该医学“语言特点”的解释。几千年来人们用经验证明,中医学辨证治疗疾病的疗效是客观的和毋庸置疑的,但中医学在治疗某具体病症状时是如何起效、其疗效特点又是什么,却需要医学界予以关注和揭示。即要制定形成与时代特点相适应的、能体现中医治病客观性疗效的指标体系。当然,这个所谓的客观性也并非绝对,其受制于科技水平和大众认识。从中医学的产生看,其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和临床实践,主要理论基础与中国哲学的理论基础如出一辙。可以说,正是由于中医学所具有的技术和文化双重属性,“道法自然”的存在状态,决定了历史上中医学并没有形成独立的关于临床疗效的专用话语体系,而是充满了明喻或隐喻。受制于科技和文化发展水平,不同时代的医家对中医经典著作的注疏和印证发挥同中有异,患者对临床疗效的预期也不尽相同。近现代以来,随着西方医学的涌入和自然科学的普及,医学环境和语言发生了重大变化,一定程度造成了外界对中医药是否有效的质疑。从疗效指标层面看,人们主要质疑的是历史上形成的判定中医药疗效的指标体系是否可靠。换言之,人们似乎更期望中医学能在原有疗效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增加西医学的疗效指标。但也毋庸讳言,目前医学界对于中医有效性的评价更多的是基于制备药物、化学分析、生物活性评价、动物模型、临床试验等生物医学过程的评价,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中医学固有的疗效评价体系和语言表达。二、中医学“疗效本体”的稳定性与疗效指标体现形式的时代性和多样性一种医学体系的“疗效本体”是由患者的最基本需要和根据该医学理论治疗后预期出现的疗效两部分组成,前者如在新发恶性传染病、死亡率和致残率高的疾病、慢性进行性疾病面前,保住患者生命、促进重症患者向轻症转变,历史上扁鹊过虢国,使太子“起死回生”即是其体现之一;这部分具有普适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医药长久存在的独特价值,也是中西医学在疗效认同上可以最先达成共识的部分。后者如用中医学独特的语言描述疗效,如阴阳平衡和针刺得气,对于这部分的理解需要一定的中医学文化背景,否则会产生一定的理解困难,也可能会造成中西医学在疗效评价上的隔阂,因为“一种文化背景之下的专家认为非常有启发性的变化及特色,在另一种文化背景之下的专家眼中可能毫无意义,或者根本不存在。”([日]栗山茂久《身体的语言》),需要在社会普及中医药文化,明示中医药的语言特点。概言之,中医学“疗效本体”是“正”,需“守”,其具体的疗效指标体现形式则是“新”,需“创”。受限于检测手段,历史上中医学重视宏观症状的改变,兼顾舌苔脉象;西医学则更重视实验室指标、影像学和功能指标的改变,兼顾症状。不像湮灭在历史中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传统医学,中医复方的疗效体现大于诊断要素,使得中医学具有经过调整而适应不断发展着的现实情况的能力,如对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的治疗即契合了中医学“治未病”的理念,又明确了“治未病”的针对性。基于目前的医疗现状和患者期盼,中医学应该主动作为,在“守正”即保证其“疗效本体”的前提下,“创新”中医学疗效指标的体现形式,随着社会认知的变化而逐渐量化与细化原有中医疗效指标,将西医学的部分疗效指标纳入中医学的疗效评价,如将核酸检测转阴时间作为评价中医学治疗新冠肺炎的疗效指标体现形式之一,以避免因患者“自体感”和(或)医者“他体感”的个体差异而引起对疗效的误判,贻误病情。综上,“守正”是“创新”的前提,“创新”又可为“守正”护航。在中医临床疗效的评价即中医临床疗效指标的选择上,“守正”即守住中医学的“疗效本体”,因为这是中医学几千年发展经验在“疗效”上的表达与体现,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创新”即引进吸收西医学的部分疗效指标,创新中医学疗效指标的构成与层级,这不仅有利于中医学的行稳致远,也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认可度和推进中西医结合。但不可以西律中、本末倒置。(摘自光明网《在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上“守正创新”》,有删改)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不同医学体系有不同的理论基础支撑,持不同医学理论的医生对治疗效果评判的“疗效指标”可能会有明显差异。B.对中医有效性的评价不应该采用生物医学过程的评价,而应该注重中医学固有的疗效评价体系和语言表达。C.中医学主要理论基础与中国哲学理论基础如出一辙,决定了历史上中医学并没有形成独立的关于临床疗效的专用话语体系。D.中西医学在“疗效本体”认知上的分歧主要在于依据某种医学理论治疗后预期出现的疗效的判定方面。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治疗疾病“有效性”的定义与治疗疾病的理论之间也存在某种对应关系,所以随着医学理论的发展,评判治疗效果的指标也会发生变化。B.中医学在治疗某具体病症状时的起效原理及其疗效特点还有待揭示,所以对中医治病疗效评判难以做到客观。C.不了解中医药的文化背景,会导致对中医学独特的语言描述产生一定的理解困难,造成中西医学在疗效评价上的隔阂。D.由于检测手段的限制,历史上中医主要重视宏观症状的改变,所以随着检测手段的改进,未来中医将转为重点关注检测指标的改变。3.下列不能作为论据来证明历史上中医注重宏观症状改变的一项是(3分)A.观五脏有余不足,六腑强弱,形之盛衰,以此参伍,决生死之分。B.肺痹者,烦满喘而呕;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C.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D.候脉必先度其形之肥瘦,以调其气之虚实。4.人们质疑中医药是否有效的原因有哪些,结合材料简要说明?(6分)5.文章第二部分分别提到了扁鹊和栗山茂久,各有什么论述作用?(4分)1.B2.A3.B4.1、中医学所具有的技术和文化双重属性,没有形成独立的关于临床疗效的专用话语体系;2、受制于科技和文化发展水平,医家对医学著作的理解及患者对临床预期不一;3、西方医学的涌入和自然科学的普及,促使人们产生了对中医是否有效的质疑。(1点2分)5.答案:举扁鹊事例,证明中医可以满足患者的基本需求,保住患者生命、促进重症患者向轻症转变;(2分)引用栗山茂久的话,说明不同文化背景可能会导致对医学疗效评价的隔阂。(2分)高一上学期10月质量检测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今天,我们迎来了一个更加注重精细品质和独特体验的时代。“我是真的希望工匠精神可以变成我的墓志铭。”不久前,一位生产智能电器的企业家如是感慨。企业对高精尖、炫彩酷的不懈追求,同工匠精神不谋而合。只有像手工匠人一样雕琢技艺、打造产品,企业才有金字招牌,产品才能经受住用户最挑剔眼光的检验。《说文》里讲:“匠,木工也。”今天的“匠”,已成为心思巧妙、技艺精湛、造诣高深的代名词。职业与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人与人却从来都有职业品质、专业精神的差别。工匠精神厚植的企业,一定是一个气质雍容、活力涌流的企业。崇尚工匠精神的国家,一定是一个拥有健康市场环境和深厚人文素养的国家。“将产品当成艺术,将质量视为生命”,正是这样的极致追求,将我们带往一个更为不凡的世界。一盏孤灯一刻刀,一柄标尺一把锉,构成一个匠人的全部世界。别人可能觉得他们同世界脱节,但方寸之间他们实实在在地改变着世界:不仅赋予器物以生命,更刷新着社会的审美追求,扩充着人类文明的疆域。工匠精神从来都不是什么雕虫小技,而是一种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坚守工匠精神,并不是把“拜手工教”推上神坛,也不是鼓励离群索居、“躲进小楼成一统”,而是为了擦亮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倡导质量至上、品质取胜的市场风尚,展现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为中国制造强筋健骨,为中国文化立根固本,为中国力量凝神铸魂。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炉火纯青,这固然是工匠精神,但工匠精神的内涵又远不限于此。有人说:“没有一流的心性,就没有一流的技术。”的确,倘若没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怎能有废寝忘食、尽心竭力的付出;没有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怎能有出类拔萃、巧夺天工的卓越;没有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怎能有雷打不动、脚踏实地的笃实。工匠精神中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生命哲学,也有技进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从赞叹工匠继而推崇工匠精神,见证着社会对浮躁风气、短视心态的自我疗治,对美好器物、超凡品质的主动探寻。我们不必人人成为工匠,却可以人人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气质,我们的时代将以怎样的面貌被书写,取决于我们每个人的表现。工匠精神是手艺人的安身之本,亦是我们生命的尊严所在;是企业的金色名片,亦是社会品格、国家形象的荣耀写照。工匠精神并不以成功为旨归,却足以为成功铺就通天大道。(摘编自李斌《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有删改)材料二:《经济日报》:过去我们尊称人为“师傅”,现在称“老板”;过去几级工很自豪,现在好技工很难找。这说明现在工匠的社会地位不高、收入不丰、作用不够,许多优秀人才不愿加入工匠群体。在瑞士、德国,做一个工匠是很多学生尤其是男孩子的梦想。在我国大学生被称为“天之骄子”之时,日本则把民间艺人奉为“国之瑰宝”。不形成尊重工匠的良好社会氛围,不树立“技能光荣”的社会风尚,谁来做工匠?没有工匠,哪来的工匠精神?《人民日报》:人是制度的产物,不同的制度安排会对一个人产生不同的激励,弘扬工匠精神要求人才激励制度对各类所有制经济的一视同仁。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应从“工匠精神”养成的需要来审视我国现有的有关制度,摒弃清理一批过时的制度,建立并完善人才培育制度,形成工匠职级晋升、荣誉授予国际交流的机制,收入分配要向能工巧匠倾斜,调动工匠“在车间完成创新”的积极性。《中国航空报》:在中国的儒家文化基因里,匠人是被人看不起的,是没有地位的。儒释道文化,尤其是儒学是主流文化,这种主流文化并不利于工匠精神的产生。孔子讲中庸,老子讲无为,佛教讲看破,孟子讲“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都不利于产生工匠精神。科举制度开启了选拔人才的先河,从此也有了“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些都导致民族精神中严重缺失科学严谨、求实创新和精益求精的精神。1965年制定并逐步完善的“企业八级技术等级制度”,得到当时企业工人和全社会的普遍认可,八级工成为工人终生奋斗的职业生涯目标。总的来说,中国的工匠精神被主流文化忽视,以民间口碑的形式,以百年老店,中华老字号的方式流传,忍辱负重,很委屈。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只要像手工匠人一样雕琢技艺、打造产品,产品就能经受住用户最挑剔眼光的检验。B.匠人虽然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脱离社会,但他们却实实在在地改变着我们的世界。C.想要技术炉火纯青,必先对职业热爱专一,对至善执着追求,冰心一片,物我两忘。D.考试制度必然导致科学严谨、求实创新、精益求精等精神在民族精神中的严重缺失。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虽说职业不分高低贵贱,但由于长期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工匠的职业价值仍未得到普遍认同。B.要坚守工匠精神,就要尽量排除外界的干涉,离群索居、“躲进小楼成一统”不失为好的选择。C.与瑞士、德国、日本相比,我国缺乏尊重工匠的良好社会氛围,但对学历的追逐之风远胜他国。D.尊称的变化折射出价值取向的变化,称“师傅”是对专能的尊重,称“老板”是对金钱的崇拜。3.下列选项中的事迹,能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一画线句观点的一项是(3分)()A.售货员张秉贵立足本职工作,练就了“一抓准”和“一口清”的过硬本领,他卖糖果的技艺和对顾客的热忱成为北京百货大楼的一道风景。B.铁路工人巨晓林凭借数十年如一日的专注和努力,研发、革新工艺百余项,他编撰的《接触网施工经验和方法》成为铁路施工一线“宝典”。C.钢铁工人孟泰组织了500多名技术积极分子自制成功大型轧辊,填补了我国冶金史上的空白,被誉为“为鞍钢谱写的一曲自力更生的凯歌”。D.航空发动机制造工人洪家光为掌握发动机叶片滚轮精密磨削技术,刻苦钻研,使自己从普通技工成长为一名首席高级技师,实现人生逆袭。4.梳理材料一的行文思路。(6分)5.材料二中,有一则事例被小编放错了位置,请找出誊写下来,并依据评论角度分析它应该出现在哪一家媒体的材料。(4分)1.C。A项“只要……就”表充分条件,即条件满足就会出现同样的情况。“只有……才”表必要条件,没有这个条件,就不可能得到下一个分句所说的结果。B项“别人可能觉得”只是主观推测,不一定是客观事实。D项科举制度只是考试制度的一种,不是所有考试制度都会导致这样的恶果。2.B。作者对离群索居、“躲进小楼成一统”的做法并不赞同。3.A。张秉贵虽不是工匠,但却具备工匠精神。4.首先,借企业家的感慨引出话题——时代品质与工匠精神。然后,对“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进行了深入、拓展的探讨,最后,强调发扬工匠精神的时代意义,辩证分析工匠精神的作用。(每点2分)5.(1)不当例子:1965年制定并逐步完善的“企业八级技术等级制度”,得到当时企业工人和全社会的普遍认可,八级工成为工人终生奋斗的职业生涯目标。(1分)(2)应出现在《人民日报》的材料中。(1分)《人民日报》材料的评价角度是弘扬工匠精神需要变革制度(需要有制度保障),该事例切合这一角度。(2分)第一学期高一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在动物世界里有没有相应的解毒办法呢?当然有。学会挑选食物,是对抗植物毒素的有效做法。只要注意观察,你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长颈鹿并不会在一棵树上吃太久,很快它们就会移动到下一棵金合欢树。因为,如果只吃一棵金合欢树的叶子,很容易引起中毒。因为金合欢会“通风报信”。金合欢含有特殊的化学武器——单宁。在通常情况下,树叶中的单宁含量并不高,毕竟合成单宁也需要消耗大量能量。长颈鹿在啃食树叶时,会释放出大量的乙烯,这些乙烯被金合欢感应到,接着金合欢就会提高叶片中的单宁含量。过量的单宁会影响到长颈鹿的消化系统,降低它们的消化能力,甚至引起死亡。说到挑选食物,还有一个出名的例子,那就是在澳洲的桉树林中生活的动物,可能你已经猜到了,这个动物就是树袋熊(考拉)。桉树叶子是考拉的主要食物,但是并非是棵桉树,考拉都会吃。在澳大利亚分布着约300种桉树,但是考拉仅仅热衷于吃其中的三种桉树的叶子,分别是小帽桉、细叶桉和赤桉。考拉如此挑选食物是有原因的。桉树可以说是将化学防御这件事玩到极致的植物之一。中国南方大片的桉树林根本不需要喷洒农药控制虫害,因为几乎没有动物能够解除桉树的防御武器。桉树叶片中含有大量的桉叶油,桉叶油中的主要成分桉叶素有着特别的刺激性气味。虽然稀释过后的桉叶油也可以作为香精添加到人类的食品当中,但在高剂量下,桉叶油仍然有毒。对于食草动物而言,桉树叶是种“只可远观”的能源宝库。但是,桉树毕竟是桉树,即便是桉叶油含量稍低,但是终归是有中毒风险的。为了应对这种高毒性低热量的食物,考拉的应对策略就是少吃多消化。一只成年考拉每天最多会吃下约400克的桉树叶。考拉会细嚼慢咽,考拉的进餐时间通常为4-6小时。考拉吃下去的桉树叶,进入胃肠道之后,其中活跃的微生物不仅能将叶片中的纤维素转化为考拉可以吸收的营养,更可以分解其中的毒素,避免中毒。而考拉的这种做法显然会带来一个问题,那就是必须“节能”,毕竟所有活动所需要的能量都依赖于这半斤八两的桉树叶。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考拉总是懒洋洋的样子,因为它们根本就没有多余的能量进行剧烈运动,只能选择慢吞吞地生活。要说到解毒能力,马铃薯甲虫必然是能数得着的狠角色。1824年,科学家首次在美国落基山脉东坡发现了这种甲虫,谁也没想到这种生活在野生杂草刺萼龙葵上的小小甲虫,最终变成了人类农业生产的“噩梦”。这种虫子也被称为“科罗拉多马铃薯甲虫”。目前,马铃薯甲虫几乎遍布整个北半球的主要马铃薯产区,成为农田一霸。对于绝大多数动物来说,马铃薯的茎叶绝对不是什么好食物,因为其中富含以龙葵素为主的生物碱。说这些物质可以让动物闻风丧胆一点都不为过。首先,龙葵素可以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引起中毒反应。胆碱酯酶被抑制失活后,乙酰胆碱大量累积,以致胆碱能神经兴奋增强,引起胃肠肌肉痉挛以及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等一系列中毒症状。再者,龙葵素还能与生物膜上的甾醇类物质结合,导致生物膜穿孔,引起膜结构破裂。当龙葵素被吸收进入体内后,就会随着血液循环破坏胃肠道、肝脏等体内脏器的细胞结构。高剂量的龙葵素由于其表面活性作用可能会导致红细胞破裂,产生溶血。但是,对于马铃薯甲虫而言,这些根本就不是问题。因为马铃薯甲虫体内拥有高效的解毒体系。在马铃薯甲虫体内活跃的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系统,这类特殊的蛋白质可以促使氧气与有机物结合,从而改变有机物的性质和活性。更重要的是,马铃薯甲虫对多种农药都有强大的适应能力,到今天人类手中的大多数农药已经无法对抗来势汹汹的甲虫大军。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是用量最多的农药之一,但是对于马铃薯甲虫而言,这些农药几乎已经变成了饮料。就连新型的Bt蛋白(苏云金芽孢杆菌蛋白)类农药在对付马铃薯甲虫的时候也显现出了颓势。(摘编自史军《植物塑造的人类史》)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通风报信”在文中指金合欢在感受到大量乙烯后,就会主动提高叶片中的单宁含量。B.“只可远观”在文中指食草动物因桉叶油具有一定的毒害作用,一般不敢食用桉树叶。C.“节能”在文中指考拉选择慢吞吞的生活方式来节省能量,以减少食用桉树叶的数量。D.“噩梦”在文中指马铃薯甲虫因破坏性强、影响范围广和抗药能力强对农业影响很大。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植物中含有的单宁一旦进入动物的消化系统,就会降低动物的消化能力,甚至引起死亡。B.考拉采用少吃多消化的进食方式,成功地稀释分解了桉树叶中含有的有毒成分,避免中毒。C.马铃薯的茎叶中富含以龙葵素为主的生物碱,这种物质能够保护它不被大多数动物啃食。D.马铃薯甲虫体内的解毒体系,能促使氧气与有机物结合,从而改变有机物的性质和活性。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长颈鹿、树袋熊等动物采用挑选食物的方式来对抗植物毒素,都能通过稀释毒素来降低中毒的风险。B.桉树分泌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桉叶素来抵御动物的侵害,很多动物都难以解除桉树的这一防御武器。C.龙葵素既可以引起胃肠肌肉痉挛以及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等中毒症状出现,也能引起生物膜结构破裂。D.马铃薯甲虫对各种农药具有强大的适应能力,即使新型的Bt蛋白类农药也难以将它彻底杀灭。4.科普文和科学论文一样,也同样讲求严密的逻辑性,这篇文章是怎样体现这一特点的?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4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30年中国地产绿化商业计划书
- 2024-2030年中国咸菜市场发展前景调研与投资策略分析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印花热熔胶融资商业计划书
- 2024年体育用品销售租赁合同
- 满洲里俄语职业学院《STEM课程教学与微课制作》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儿童个性化教育服务聘请教师劳动合同模板3篇
- 2024年房屋中介居间协议2篇
-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画法几何与土建制图》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铜川货运从业资格证模拟考试下载什么软件
- 2024年标准格式个人等额本息贷款合同版B版
-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应用题100题及答案
- 质量管理中的流程改进与优化
- 成长赛道-模板参考
- 室外晾衣棚施工方案
- 儿童健康管理服务总结分析报告
- 殡葬行业的风险分析
- 通信工程冬季施工安全培训
- 痛风病科普讲座课件
- 工作岗位风险评估报告
- 护理查房肺部感染心衰
- 拒执罪申请书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