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法医病理学 刘泉(gai)_第1页
第二讲 法医病理学 刘泉(gai)_第2页
第二讲 法医病理学 刘泉(gai)_第3页
第二讲 法医病理学 刘泉(gai)_第4页
第二讲 法医病理学 刘泉(gai)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讲法医病理学刘泉主要内容:第二讲法医病理学第一节死亡第二节尸体现象第三节机械性损伤第四节机械性窒息法医学第一节死亡死亡(death)是指个体生命的永久终止。

传统医学认为:心脏和呼吸完全不可逆的停止便意味着死亡。

心脏死呼吸死脑死亡死亡的过程:濒死期临床死亡期生物学死亡期人在临时前挣扎的最后阶段。呼吸、心跳停止,又称个体死亡期。

构成人体器官组织的细胞开始死亡。人的死亡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定义:人的循环、呼吸和脑的机能活动高度抑制,生命活动处于极度微弱状态,用一般的临床方法查不出生命指征,从外表上看好像人已经死亡,但实际上人还活着。假死的原因(A、E、I、O、U)假死(apparentdeath):死亡的分类:他杀自杀意外灾害死生理性死亡即老死病理性死亡即病死心脏死呼吸死脑死亡暴力性死亡非暴力性死亡死亡死亡原因死亡性质主要内容:第二讲法医病理学第一节死亡第二节尸体现象1、早期尸体现象2、晚期尸体现象第三节机械性损伤第四节机械性窒息法医学死后变化(Postmortemchanges):人个体死亡后,各器官、组织和细胞的功能逐渐消失,尸体受物理、化学及生物学等内外因素的影响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尸体现象(Postmortemphenomena):由于死后变化使尸体呈现的特有征象。概述:死后变化和尸体现象的发生和发展过程,随环境温度、湿度、空气流通情况以及死者体质、死因等情况的不同而异。根据尸体现象是否在死后24h内出现,可分为⑴早期尸体现象﹤24h;⑵晚期尸体现象﹥24h尸体现象1.确定死亡2.推断死因3.推断死亡时间4.推断死亡性质(死亡方式)5.死亡时的体位和姿势(移尸,尸体痉挛)6.避免混淆及失误,区别生前疾病和损伤7.尽早解剖,冷藏尸体

尸体现象的意义定义:死后24小时内的尸体发生的变化常见早期尸体现象肌肉松弛、尸冷、尸斑、尸僵、尸体痉挛、皮革样化、角膜混浊和自溶等。一、早期尸体现象定义:躯体死亡后,肌张力消失,肢体变软,称为肌肉松弛。最早出现的尸体现象,存在于死后3小时内。法医学意义:推断尸体的停放地点和姿势,及有无移尸。1、肌肉松弛定义:死后代谢的停止,尸体温度逐渐下降,接近或低于环境温度。一般春秋季,10小时内1℃/h,超过10小时则0.5℃/h,至24小时与室温平衡。影响因素:环境温度、衣着、胖瘦、死因。法医学意义:推断死亡时间的参考,可测直肠温度或肝脏温度。2、尸冷概念:人死后,尸体血液因重力而坠积于低下部位未受压迫的血管,在皮肤上出现的边缘不清、红色或暗红色的斑块。机制:尸斑的形成是由于死后血管内的血液坠积于尸体低下部位组织的血管网中,使之扩张,在皮肤上显现红色或暗红色的尸斑。3、尸斑

分期死后时间(h)特点

沉降期

8~12血液在血管内,指压褪色

(坠积期)5~6h内可转移,6h后开始出现

双侧尸斑,切开血管内流出血

扩散期

12~24组织液如血管,溶血,重压稍褪,不形成新尸斑,切开血管内血液缓滴,周围组织红染。

浸润期

>24血管内溶血成分渗入周围组织间隙,尸斑固定,切开血管无血滴出。尸斑的分期及特点

①尸斑的出现,可确定死亡。②根据尸斑发展的阶段,可推断大约的死亡时间。③根据尸斑颜色能推测死因。尸斑的法医学意义概念:死后各肌群发生僵硬将关节固定,而使尸体呈强直状态的现象。尸僵出现的时间

1~3h出现在局部小肌群(下颌、颈部)

4~6h波及多个肌群(颜面、躯干、肩部)

12~15小时达高峰(下肢及全身关节)

24~48小时开始缓解

3~7天完全消失。4、尸僵

(rigormortis,cadavericrigidity)

尸僵的意义

①根据尸僵发展的不同阶段所需要的时间,可推断死亡经过时间。

②根据尸僵固定下来的姿态,可帮助分析死因和死亡性质。如自杀者紧握手枪或刀具、有的受害者手中紧捏所抓下的毛发、纽扣等物。4、尸僵

(rigormortis,cadavericrigidity)概念:它是一种特殊的尸僵现象。死亡发生的瞬间,肌肉未经松弛阶段直接进入僵硬状态,仍保持着死亡当时的姿态和动作的现象。常发生于死前有剧烈肌肉运动或处于高度兴奋状态。法医学意义:保持死前的动作、体位、姿势,判断死亡方式,如持枪自杀者手中握枪。

5、尸体痉挛

(cadavericspasm,instantaneousrigor)概念:又称局部干燥(localdesiccation),尸体局部表面因水分蒸发较快,而致局部干燥、变硬,外观呈淡黄色或黄褐色,似羊皮纸样。6、皮革样化

(parechment-likeransformation)常见的发生部位:口唇、阴囊、阴茎龟头、大小阴唇和皮肤皱折处等粘膜、皮肤较薄部位以及生前损伤形成的表皮剥脱、烫伤面、索沟痕或其他损伤创面等。

皮革样化概念:人死后,角膜透明度降低而变混浊的现象。角膜混浊有一定的变化规律法医学意义:利用角膜的混浊程度来推断死亡时间。7、角膜混浊(CornealOpacity)定义:受细胞本身存在酶的作用,使细胞组织溶解、变软、液化的现象。机制:自身酶的作用细菌的参与自溶可造成尸体器官破坏。8、自溶(autolysis)

主要内容:第二讲法医病理学第一节死亡第二节尸体现象1、早期尸体现象2、晚期尸体现象第三节机械性损伤第四节机械性窒息法医学定义:死后24小时后的尸体发生的变化根据尸体的保存情况,可分为毁坏型——

腐败、霉尸和白骨化等保存型——

干尸、尸蜡、泥炭鞣尸等二、晚期尸体现象定义:因腐败细菌的作用,使得器官、组织、细胞内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分解,结构破坏,直至白骨化。腐败过程及形态改变尸臭、尸绿、腐败气泡及水泡、死后循环、腐败静脉网、泡沫脏器、巨人观、其它(死后呕吐、口鼻流血(七窍流血)、死后分娩、胸腹腔及血性液体等)(一)腐败(decomposition)定义:尸体软组织经腐败后全部崩解,仅剩骨骼,称白骨化。土中尸体白骨化一般需2~3年。法医学上可以将白骨化的骨骼进行个人识别、致伤物推测、毒物化验等。(二)白骨化

(decomposedtobonyskeleton)定义:尸体水分急剧减少,不利于细菌生长,腐败中断,尸体变干、小,外观呈黑褐色皮革样化。(三)木乃伊

(mummy)定义:水中或潮湿环境中的尸体,皮肤中的皮下脂肪因腐败产生脂肪酸,后者与钙、氨离子发生皂化作用,而形成蜡样物质。多见与海水。可以是局部或全身。成年人一般1/2~1年,小孩6~7周形成。(四)尸蜡(adipocere)定义:沼泽地内尸体,因酸性物质(鞣酸、腐植酸)作用,皮肤鞣化,骨骼脱钙。特点:软尸。(五)泥炭鞣尸

(tannedcadaverinpeatbog)死后按摩搬运尸体水中尸体的碰撞及螺旋桨损伤死后公路、铁路交通工具损伤死后分尸及碎尸尸体解剖操作不当三、死后人为现象主要内容:第二讲法医病理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