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江苏省苏州市新区实验中学高二上生物期末调研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我国热带雨林物种丰富,有巨大的生态价值,成为科学家们竞相研究的“伊甸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热带雨林林下光照较弱会使所有林下植物的种群密度下降B.热带雨林的物种丰富度大,物种组成是区别该群落与其他群落的重要特征C.若雨林内某种群的年龄结构为稳定型,则该种群数量在近期一定能保持稳定D.热带雨林内不同物种的生态位不可能出现重叠现象2.下列关于种群、群落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调查某种单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可采用样方法B.在森林群落中,植物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动物不一定有C.生态系统中生产者都能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供消费者利用D.反馈调节在个体稳态、生物群落内部乃至生态系统都普遍存在3.用纸片扩散法测定某病原菌对各种抗生素敏感性的实验,是在某病原菌均匀分布的平板上,铺设含有不同种抗生素的纸片后进行培养。图示为培养的结果,其中抑菌圈是在纸片周围出现的透明区域。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在图示固体培养基上可用平板划线法或涂布法接种病原菌B.未出现抑菌圈可能是病原菌与抗生素接触后发生抗性变异C.形成的抑菌圈较小的原因可能是微生物对药物较敏感D.不同抗生素在平板上的扩散速度不同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4.“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干旱缺水和气候严寒是草凋零的重要影响因素B.与草有竞争和捕食关系的生物因素是非密度制约因素C.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影响草种群数量的因素D.气候因素对草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无关5.下列有关动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对正常人血糖浓度的调节表现为拮抗作用B.激素由内分泌腺产生后通过体液只运输到作用部位C.激素是信息分子,不直接参与细胞内多种生命活动D激素作用于靶细胞之后往往被灭活6.加拿大一枝黄花具有超强的繁殖能力和极强的环境适应能力。下图为某地5年内主要植物种类及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因加拿大一枝黄花具有超强的繁殖能力,故其在此地将持续呈“J”型增长B.此地5年内狗牙根的数量不断减少与其和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竞争有关C.此地5年内群落进行次生演替且植物丰富度呈不断增大趋势D.因巢菜数量不断减少,调查其种群密度时应在植株密集处取样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图甲表示某一森林在遭受大火完全烧毁前后,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的生物量变化(b点为发生火灾的时间)。图乙表示3组生物(A.根瘤菌与豆科植物;B.农作物与杂草;C.狐与兔)的种间关系示意图(纵轴表示个体数,横轴表示时间)。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的种间关系是_____。a~b段,三类植物在群落中会呈现出镶嵌分布,从而形成了群落的_____;b~f段显示火灾后植物群落的演替情况,该演替类型为_____。三类植物在b~f段的增长方式近似于_____形曲线。若当地政府在火灾后清理烧毁树木、整地、栽树并抚育管理成林,这说明人类活动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_____进行。(2)判断图乙A~C3组生物对应于图乙的曲线:A_____,B_____,C_____。(填图乙中序号)(3)造成图乙中②现象是由于_____;若3种种间关系中的b死亡,对a有利的是______(填写图乙中序号)。a或b的变化曲线代表的是_____(填“种群”或“群落”)水平上的研究。8.(10分)图1表示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的部分过程,其中三碳化合物在不同的代谢过程中表示不同的化合物;图2为人工光合作用系统利用太阳能合成糖类的相关装置及过程,其中甲、乙表示物质,模块3中的反应过程与叶绿体基质内糖类的合成过程相同。(1)图1中__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进入线粒体后,被彻底分解成____________和[H]。[H]经一系列复杂的反应,与____________结合产生水和大量能量。(2)图2人工光合作用系统中执行图1过程②⑤模块是____________,它需要模块____________为其提供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3)在正常运转过程中,气泵突然停转,短时间内甲的含量将____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4)在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相等的情况下,该人工光合作用系统糖类的积累量高于植物,原因是该系统不能发生图1中的过程____________(填序号)。9.(10分)图1是人体某种反射的反射弧结构,虚线方框甲、乙代表神经中枢。图2是图1中F结构的放大图。请回答下列问题:⑴图中A~E表示反射弧的各部分,其中E表示_________________。⑵当兴奋在神经纤维D上传导时,兴奋部位电位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内流。⑶若图1是排尿反射的反射弧,则甲、乙分别位于_______________。⑷兴奋在F处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原因是神经递质只能由图2中[]_________释放,再作用于相应的结构。⑸甘氨酸是一种神经递质,破伤风杆菌分泌的毒素阻止神经末梢释放甘氨酸,引起肌肉持续收缩而痉挛,由此可知,甘氨酸使下一个神经元_______(填“兴奋”或“抑制”)。10.(10分)人及其他哺乳动物对突发的声音或触觉刺激能瞬间诱发惊跳反射(俗称“吓一跳”)。惊跳反射存在于哺乳动物整个生命周期,研究发现,当声音诱发惊跳反射时,位于脑干的谷氨酸能神经元接受来自耳蜗核的兴奋性投射而被大量激活,并产生谷氨酸(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通过脊髓运动神经元,最终影响小鼠颈部及后肢肌肉而发生惊跳反射。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惊跳反射属于___________(填“非条件”或“条件”)反射,脊髓运动神经元在惊跳反射的反射弧中属于传出神经,谷氨酸能神经元与脊髓运动神经元之间通过__________(结构)传递兴奋。(2)实验时发现小鼠受惊吓刺激时,其警觉性明显提高,抽取血样检测发现,由肾上腺分泌到血浆中的__________(激素)增多;该激素增多会引起小鼠警觉性明显提高,这表明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是__________。通过抽取血样来检测小鼠体内部分激素的含量,这是利用了激素__________的特点。检测中还发现,小鼠血液中其他成分含量仍维持相对稳定,维持这种稳定的主要机制是__________调节网络。11.(15分)为积极应对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整体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彰显了大国责任。回答下列问题:(1)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是以___________的形式进行循环的。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获取碳元素的方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世界范围内、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从全球碳循环的主要途径来看,减少_______________和增加_______________是实现碳循环平衡的重要举措。(3)人类活动向环境中排放了许多有害物质,如铅、汞等,它们会通过________________作用最终积累在食物链的顶端,危害人类,有效减少这种危害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2点即可)。(4)人类对受到严重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重建,主要是遵循_______________原理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使其恢复到正常状态,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B【解析】不同群落的物种数目有差别。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科学家研究了我国从东北到海南的木本植物的丰富度,发现越靠近热带地区,单位面积内的物种越丰富。【详解】A、热带雨林林下光照较弱,适宜阴生植物生长,因此不会会使所有林下植物的种群密度下降,A错误;B、热带雨林高温高湿,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基因库,物种数最多,物种组成是区别该群落与其他群落的重要特征,B正确;C、若雨林内某种群的年龄结构为稳定型,则该种群数量在近期可能保持稳定,也可能发生变化,C错误;D、热带雨林内不同物种的生态位可能出现重叠现象,如某些鸟类喜欢待在好几层树枝活动,会出现重叠现象,D错误。故选B。2、D【解析】群落的垂直结构指群落在垂直方面的配置状态,其最显著的特征是分层现象,即在垂直方向上分成许多层次的现象。群落中的动植物均有垂直分层现象。影响植物群落垂直分层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影响动物群落垂直分层的主要因素为食物和栖息空间。【详解】A、因为单子叶植物一般是蔓生,不容易区分株数,故不能采用样方法调查某种单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A错误;B、在森林群落中,动植物均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B错误;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供消费者利用,C错误;D、反馈调节在个体稳态、生物群落内部乃至生态系统都普遍存在,D正确。故选D。3、D【解析】纸片扩散法是药敏试验一种常用的方法,它将含有定量抗菌药物的纸片贴在已接种测试菌的琼脂平板上,纸片所含的药物吸取平板中的水分溶解后便不断向纸片周围区域扩散,形成递减的梯度浓度,在纸片周围抑菌浓度范围内的细菌生长被抑制,形成透明的抑菌圈。【详解】A、在图示固体培养基上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病原菌,A错误;B、病原菌在接触抗生素之前发生抗性变异,B错误;C、微生物对药物较敏感,形成的抑菌圈应较大,C错误;D、纸片所含的药物吸取平板中的水分溶解后便不断向纸片周围区域扩散,不同抗生素在平板上的扩散速度不同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D正确。故选D。4、B【解析】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迁入率和迁出率。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种群数量,出生率和死亡率以及迁入率和迁出率能决定种群的数量变化,年龄组成能预测种群数量变化,性别比例影响种群数量变化。【详解】A、水和温度都会影响植被的生长,干旱缺水和气候严寒是草凋零的重要影响因素,A正确;B、非密度制约因素,即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无关的因素,与草有竞争和捕食关系的生物因素会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进而影响种群的密度,属于密度制约因素,B错误;C、出生率和死亡率是种群的数量特种,能决定种群的数量变化,是影响草种群数量的因素,C正确;D、气候、季节、降水等的变化,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没有关系,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D正确。故选B。5、B【解析】激素作用的一般特征:(1)微量高效;(2)通过体液运输(3)作为信息分子起调节作用(4)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因此,体内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详解】A、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胰岛素降低血糖,所以二者对正常人血糖浓度的调节表现为拮抗作用,A正确;B、激素由内分泌腺产生后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只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B错误;C、激素是信息分子,不直接参与细胞内多种生命活动,对生命活动有调节作用,C正确;D、激素作用于靶细胞之后往往被灭活,所以身体需要源源不断的产生激素,D正确。故选B。6、B【解析】由于环境条件是有限的,所以加拿大一枝黄花不可能持续呈J型增长,最终是S型增长,A错误;狗牙根和加拿大一枝黄花都是植物。两者存在竞争关系,在竞争中,狗牙根失败了,B正确;根据提供信息可知该群落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植物丰富度呈不断下降趋势,C错误;调查植物种群密度应该随机取样,不能在密集的地方取样,D错误。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1)①.竞争②.水平结构③.次生演替④.“S”⑤.速度(和方向)(2)①.③②.②③.①(3)①.农作物与杂草二者共同争夺阳光、空气、水等且生存能力相同②.②③.种群【解析】分析图甲:图示为某一森林在遭受大火完全烧毁前后,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的生物量变化示意图,首先先出现草本植物,其次是灌木,最后是乔木。题图乙分析:图①表示捕食关系:捕食是指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数量曲线分析有时相反,有时平行,两曲线是“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非同步性变化,代表捕食关系;图②表示竞争关系:竞争是两种生物生活在同样的环境条件中,由于争夺资源、空间等而发生斗争的现象,竞争结果往往对一方不利,甚至会被消灭,图中两曲线是“你死我活”的同步性变化,代表竞争关系;图③表示共生关系:共生是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数量曲线呈平行关系,两曲线是“同生共死”的同步性变化,代表互利共生关系。【小问1详解】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都是生态系统成分中的生产者,它们会竞争阳光、水和无机盐等,因此它们之间的种间关系是竞争。图中a~b段,三类植物在群落中的斑块镶嵌分布,体现群落水平结构的特点。b~f段,从各种植物出现的先后时间可推断演替的过程是:草本植物群落→灌木群落→乔木群落,属于次生演替。三类植物在b~f段的增长呈现出先增加后趋于稳定,其方式近似于S形曲线。当地政府在火灾后清理烧毁树木、整地、栽树并抚育管理成林,会加快群落演替的速度,说明人类活动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小问2详解】A、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属于共生关系,对应③;B、农作物与杂草属于竞争关系,对应②;C、狐与兔的种间关系属于捕食关系,对应①。【小问3详解】图②现象表示a与b之间是你死我活的竞争,如农作物和杂草,这种关系的形成是由于二者共同争夺阳光、空气、水、肥等,且生存能力相同,也就是发生了势均力敌的竞争。若3种种间关系中的b死亡,对a有利的是②,这是由于a和b属于竞争关系,b死亡后,不再和a竞争资源等。a或b是属于种群,所以a或b的变化曲线代表的是种群水平上的研究。【点睛】熟知群落的空间结构和演替类型、群落中种间关系的种类以及相关图像的辨析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能根据图中的关系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合理的分析、综合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8、(1).丙酮酸(2).CO2(3).O2(4).模块3(5).2(6).[H](7).ATP(8).增加(9).①(①③)【解析】1、分析图1:①表示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②表示暗反应中C3还原成有机物过程,⑤表示C3再生C5过程,④表示光合作用暗反应CO2的固定,③表示丙酮酸产生CO2过程。2、图2中模块1相当于光合作用中色素吸收光能;模块2进行光反应中水的光解和ATP的合成;模块3进行暗反应,其中甲为C5,乙为C3。【详解】(1)能够进入线粒体被利用的物质为丙酮酸;丙酮酸在线粒体中被彻底分解为CO2和[H];在线粒体内膜上,[H]与O2结合生成水,同时产生大量能量。(2)图1中②表示暗反应中C3还原成有机物过程,⑤表示C3再生C5过程,对应图2的模块3;暗反应过程需要模块2光反应过程为其提供[H]和ATP。(3)若正常运转过程中气泵突然停转,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二氧化碳的固定减少,则C5的消耗减少,同时由于C5的来源不变,故短时间内甲C5的含量增多。(4)由于人工光合作用系统没有呼吸作用消耗糖类,故在与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相等的情况下,该系统糖类的积累量高于植物,呼吸作用消耗糖类的过程相当于图1中的①(①③)。【点睛】本题结合图示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要求学生识记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反应过程和中间产物,能分析图示,明确图示中各序号代表的生理过程,辨析出序号指示的含意即可作答9、(1).效应器(2).Na+(3).大脑皮层脊髓(4).④突触前膜(5).抑制【解析】(1)由于B上有神经节,故B为传入神经,A为感受器,E为效应器。(2)神经纤维未兴奋部位膜电位为外正内负,兴奋传导到为兴奋部位,细胞膜对钠离子通透性增加,膜外钠离子内流,膜电位为外负内正。(3)排尿反射神经中枢在脊髓,但受大脑皮层相关中枢控制,故乙为脊髓相关中枢,甲为大脑皮层相关中枢。(4)F处为突触,兴奋在突触通过神经递质传递,而神经递质只能图2中④突触前膜和①突触小泡融合后释放,作用于③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所在神经纤维兴奋或抑制。(5)已知破伤风杆菌可阻止神经末梢释放甘氨酸,因而能引起肌肉痉挛和惊厥,据此分析甘氨酸没有释放,肌肉持续收缩,说明甘氨酸使肌肉舒张,即抑制肌肉兴奋,为抑制性递质,使突触后膜的化学信号转变成电信号受阻。10、(1)①.非条件②.突触(2)①.肾上腺素②.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③.通过体液运输④.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解析】1、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条件反射是由于信号刺激引起的反射,一般建立在学习的基础上,而非条件反射是与生俱来的、恒久不变的,是生物的基本生存能力。2、反射是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规律性反应。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3、肾上腺素是由肾上腺髓质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肾上腺激素在医学上也称为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在人体在受到惊吓、恐惧、兴奋等各种刺激时分泌量增加,它使士兵的瞳孔扩大、呼吸加快,心跳加快,血液的流动速度也加快,从而身体能量增加,因此反应速度也更快。【小问1详解】根据上述分析,惊跳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脊髓运动神经元在惊跳反射的反射弧中属于传出神经,谷氨酸能神经元与脊髓运动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结构传递兴奋,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神经递质-电信号的转化。【小问2详解】肾上腺素在人体在受到惊吓、恐惧、兴奋等各种刺激时分泌量增加,发现小鼠受惊吓刺激时,其警觉性明显提高,抽取血样检测发现,由肾上腺分泌到血浆中的肾上腺素增多;该激素增多会引起小鼠警觉性明显提高,这表明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是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体液调节的特点是激素等调节信号分析需要通过血液循环进行运输到全身各处,还需与特定靶细胞上的受体特异性结合,发挥完作用之后就代谢性失活。通过抽取血样来检测小鼠体内部分激素的含量,这是利用了激素通过体液运输的特点。检测中还发现,小鼠血液中其他成分含量仍维持相对稳定,维持这种稳定的主要机制是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网络。【点睛】本题考查人体内环境稳态维持的机制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网络。难点是理解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的区别,理解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11、(1)①.二氧化碳②.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捕食、分解作用(2)①.化石燃料的开采和使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