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河南省郑州市八校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生物在紫外线、电离辐射等影响下可能发生突变。这种突变易发生在()A.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时 B.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时C.细胞有丝分裂的间期 D.细胞有丝分裂的分裂期2.下列事例能够体现神经系统分级调节作用的是()A.胸椎受损的患者下肢无法形成感觉 B.短期记忆的多次重复可形成长期记忆C.针刺指尖引起缩手反射 D.意识丧失的病人能排尿但不能控制,意识恢复后可控制3.肾小管与其周围毛细血管之间水分的交换是通过渗透作用完成的。如果流经肾小管的原尿中葡萄糖浓度明显增高,并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那么最终排出的尿液量将会()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确定4.下图为哺乳动物受精作用及胚胎发育的示意图,a、b表示胚胎发育的两个不同时期。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①过程中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B.②过程中细胞通过有丝分裂的方式增殖C.a时期可分离得到胚胎干细胞D.b时期会分化成三个胚层5.下图表示某田间老鼠防治前后种样的数量种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对老鼠防治的最佳时间是t2B.防治前老鼠种群数量围绕K1波动C.防治后老鼠种群数量围绕K2波动D.A与B曲线在t3时各自的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6.下列有关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高级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自主神经系统对机体活动的调节与大脑皮层无关B.大脑皮层和脊髓存在着控制同一生理活动的神经中枢C.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逻辑思维主要由大脑左半球负责D.情绪是大脑的高级功能之一,抑郁是消极情绪的表现7.下列关于种群的说法,错误的是()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B.一个池塘中全部的鱼是一个种群C.一个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种群的基因库D.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8.(10分)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乙烯可以促进果实的发育和成熟B.2,4-D可除去麦田中的双子叶杂草C.对果实喷洒细胞分裂素可促进细胞伸长D.杨树顶芽的快速生长需要侧芽提供生长素二、非选择题9.(10分)痒觉是一种区别于痛觉、触觉、温觉等的感觉。当机体大量出汗招来蚊子叮咬后,机体有关细胞释放组织胺引发被叮咬部位的反应,出现局部皮肤红肿现象,同时痒觉信号通过一系列中间神经元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痒觉,并产生抓挠行为。“抓挠止痒”的神经机制(部分)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蚊子叮咬引起局部皮肤红肿,其原因是皮肤毛细血管舒张和血管壁通透性______,血浆蛋白等渗出,导致组织液渗透压______,水分较多地从血浆进入组织液。(2)皮肤痒觉感受器中神经元的轴突处于静息状态时,主要靠______维持外正内负的膜电位。若给予皮肤痒觉感受器适宜有效的刺激,就会引起皮肤痒觉感受器中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内的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从而释放______到突触间隙,然后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这样,兴奋就从一个神经元通过突触传递到了另一个神经元。从而不断地产生新的神经冲动。此过程中a、b、c,3个细胞中能检测到膜电位变化的有______。(3)疼痛可以抑制痒觉。据图分析,痛觉感受器中神经元释放的谷氨酸(Glu)是一种_(填“兴奋”或“抑制”)性神经递质。“抓挠止痒”的原理是_________。10.(14分)右图为某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式图,其中字母表示不同组分,数字表示主要的含碳物质。回答下列相关问题:(l)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其中联系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的成分是____________。(2)图中各序号所示的含碳物质中相同的是_____(写出序号和物质),为了降低温室效应的影响,可以采取的两种措施是____(答出2点)。(3)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主要是____;D同化的能量在传递过程中的特点是____。(4)若该生态系统为农田生态系统,则其抵抗力稳定性相对较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11.(14分)如图1为某湿地生态系统主要物种之间的食物关系,图2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3表示该草原中能量流经蛇种群的示意图,其中①~⑦表示能量值。据图回答:(1)图1中表示生产者的物种是_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该食物网中E所占有的营养级是_______________营养级。(2)图1所示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从空中俯瞰图1所示湿地生态系统,发现芦苇、莒蒲、碱茅等植物呈散乱、交错分布状态,从群落的结构角度看,这属于群落的________________结构。(3)图2中,鹰和蛇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假设鹰和蛇从每条食物链获得的能量相等,鹰种群增加的能量为30kJ,若不考虑其他变化的影响,则至少需要消耗草的能量是___________kJ。(4)图3中⑦所对应的能量来自______________同化的能量,蛇同化的能量是____________(用图中数字作答)。12.疟疾是一种由按蚊叮咬输入疟原虫所引起的传染病。患者全身发冷、发热、多汗,周期性发作,严重者可导致贫血甚至危及生命。防治按蚊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1)雌按蚊吸血是根据人体的气味,以及皮肤温度等信息子找吸血对象,在此过程中人体传给雌按蚊的信息种类分别属______________________。雌按蚊吸血时往往将其体内的疟原虫传染给人类,疟原虫与人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疟原虫感染人体后,导致大量红细胞破裂,产生内源性致热源,刺激位于___________中的体温调节中枢,将体温调定点(类似空调的设定温度,体温调节将围绕此设定温度进行)提高,在体温上升至体温调定点的过程中,患者处于___________(填“发冷期”或“发热期”)。(3)人们可以利用多种方法降低按蚊数量来控制疟疾的传播:①若采用化学杀虫剂控制按蚊数量,第一次使用时,往往可杀灭大量的按蚊,但是随着杀虫剂使用次数的增加,被杀死的按蚊数量越来越少,请应用观代生物近化理论的观点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若在按蚊幼生生长的水体中放养捕食按蚊幼虫的鱼类,可以将按蚊的数量控制在较低的水平,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C【解析】紫外线和电离辐射等影响引起的突变称为基因突变,易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详解】紫外线和电离辐射等导致基因中碱基对增添、缺失或替换,该突变称为基因突变,易发生于DNA复制时期,即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C正确,ABD错误。故选C。2、D【解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系统中的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低级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以下的部位(如脊髓),高级中枢能够控制低级中枢的活动。【详解】A、产生感觉的中枢在大脑皮层,胸椎受损的患者下肢无法形成感觉是由于兴奋无法传入大脑皮层,没有体现神经系统分级调节,A错误;B、记忆种类包括瞬时记忆、短期记忆、长期记忆、永久记忆,短期记忆的多次重复可形成长期记忆,但不能说明高级中枢能够控制低级中枢,B错误;C、针刺指尖引起缩手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是低级的神经活动,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不能说明高级中枢能够控制低级中枢,C错误;D、排尿的低级中枢是脊髓,高级中枢是大脑皮层,所以意识丧失不能控制排尿,意识恢复能够控制,说明脊髓的活动受大脑皮层控制,D正确。故选D。3、A【解析】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构成了尿液的成分。肾小管液中溶质所形成的渗适压具有对抗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的作用。当肾小管液中溶质浓度增大而渗透压升高时,水的重吸收减少,排出尿量将增多,据此解答。【详解】肾小管液中溶质浓度是影响重吸收重要因素。肾小管液中溶质所形成的渗透压具有对抗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的作用。如果流经肾小管的原尿中的葡萄糖浓度明显增高,并且不能被肾小管完全重吸收,导致肾小管液中葡萄糖含量增多,肾小管不能将它全部重吸收回血液,使肾小管液渗透压升高,从而妨碍水重吸收,导致水的重吸收减少,排出尿量将增多。故选A。4、A【解析】分析题图:图为受精作用和胚胎发育过程,图中①为受精作用,②③④为早期胚胎发育过程,a为囊胚,b为原肠胚。受精作用就是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并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受精卵发育为桑椹胚的过程成为卵裂,卵裂就是有丝分裂。在卵裂过程中,细胞的总体积基本不变,单个细胞的体积不断减小;单个细胞的DNA含量不变,卵裂球的有机物总量减少。【详解】A、①过程是受精作用,没有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A错误;B、②过程中细胞通过有丝分裂的方式增殖,B正确;C、a表示囊胚,从内细胞团中可分离得到胚胎干细胞,C正确;D、b表示原肠胚,出现三个胚层,D正确。故选A。5、A【解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某地老鼠防治前后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这两条曲线都呈S型变化。S型曲线是在食物、空间等环境资源有限、有天敌等条件下的一种增长曲线。【详解】A、对老鼠防治的最佳时间是t2之前,此时种群的增长速率小,不易恢复原有数量,A错误;B、据图可知,防治前老鼠种群数量达到稳态时,数量围绕K1波动,B正确;C、据图可知,防治后老鼠种群数量达到稳态时,数量围绕K2波动,C正确;D、A、B两曲线在t3时各自达到K值,此时出生率均等于死亡率,D正确。故选A。6、A【解析】自主神经系统是脊椎动物的末梢神经系统,由躯体神经分化、发展,形成机能上独立的神经系统。单一地或主要地由传出神经组成,受大脑的支配,但有较多的独立性,特别是具有不受意志支配的自主活动。【详解】A、自主神经系统受大脑皮层的支配,A错误;B、一般来说,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这样,相应器官、系统的生理活动,就能进行得更加有条不紊和精确,B正确;C、大多数人的大脑右半球负责形象思维,是创造的脑;左半球负责逻辑思维,是理性的脑,C正确;D、情绪,是对一系列主观认知经验的通称,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以及相应的行为反应,是大脑的高级功能之一,抑郁是消极情绪的表现,D正确。故选A。7、B【解析】1、种群是指生活在同一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总和。判断是否是种群需紧扣“同一区域”、“同种生物”、“全部个体”进行判断。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详解】A、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A正确;B、池塘中鱼的种类不止一种,一个池塘中全部的鱼不是一个种群,B错误;C、基因库是指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C正确;D、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正确。故选B。8、B【解析】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1、应用赤霉素等种理种子,可打破休眠,促进萌发,提高种子发芽率,使出苗早而壮。2、多效唑、矮壮素等具有较好的培育壮苗的效果,主要施用方法有种子处理和苗期叶面喷施。3、啤酒生产中,用赤霉素处理大麦种子,可以使大麦种子无需发芽就可以生产α-淀粉酶,从而简化工艺、降低成本。4、低浓度生长素防止落花落果,促进结实,高浓度的生长素可疏花疏果。5、乙烯促进成熟。6、脱落酸能加速衰老,促进叶子和果实的脱落。【详解】A、乙烯可促进果实的成熟,A错误;B、利用高浓度的2,4-D做除草剂,可除去麦田中的双子叶杂草,B正确;C、对果实喷洒细胞分裂素可促进细胞分裂,C错误;D、杨树顶芽的快速生长需要的生长素来自顶芽自身产生的生长素,D错误。故选B。二、非选择题9、(1).增强(2).升高(3).K+外流(4).神经递质(5).a、b(6).兴奋(7).当抓挠皮肤时,痛觉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传递到中间神经元c时,会抑制痒觉中间神经元b兴奋,导致大脑不能产生痒觉【解析】1、静息电位形成原因:神经细胞内K+浓度高于膜外,K+外流,最终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动作电位形成原因: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加,Na+内流,最终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2、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故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详解】(1)蚊子叮咬后,有关细胞释放的组织胺作用于毛细血管,会引起皮肤毛细血管舒张和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血浆中的蛋白质和液体渗出使得组织液渗透压升高,导致水分较多地从血浆进入组织液,局部组织间隙液体增多,从而出现局部红肿现象。(2)神经元轴突处于静息状态时,主要靠K+外流维持外正内负的膜电位。若给予皮肤痒觉感受器适宜有效的刺激,轴突末梢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然后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传递信号。由于在突触处兴奋只能单向传递,故此过程中,a、b细胞能检测到膜电位变化。(3)据图分析可知,痛觉神经元释放的Glu能使中间神经元c兴奋并释放神经递质,故Glu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抓挠止痒”的原理是抓挠之后,痛觉感受器接受痛觉信号并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传递到中间神经元c之后会抑制痒觉相关的中间神经元b兴奋,进而抑制痒觉信号的传递,导致大脑不能产生痒觉。【点睛】本题考查兴奋传导和传递的相关知识,明确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的。10、(1).生态系统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营养结构)(2).生产者和分解者(3).①②③④⑦为二氧化碳、⑤⑥为含碳有机物(4).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开发新能源、增加生产者的量、加强二氧化碳的固定(5).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6).单向流动、逐级递减(7).生物成分单一、营养结构简单【解析】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两部分:(1)生态系统的成分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组成;(2)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2、题图分析:A为生产者,B为分解者,D为初级消费者,C为次级消费者,E为大气中CO2库。【详解】(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营养结构);其中生产者将光能固定成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残骸或动物排遗物中的有机物分解,能量释放到无机环境,因此,两者是联系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的成分。(2)图中指向E的箭头最多,所以E代表大气中CO2库,而E只指向A,故A代表生产者,D、C分别代表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B代表分解者。由于生物与无机环境间碳循环的形式为CO2,所以①②③④⑦代表二氧化碳,生物群落内部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行循环,因此⑤⑥代表含碳有机物。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开发新能源、植树造林增加生产者的量、增加植被加强二氧化碳的固定,都可以降低温室效应的影响。(3)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主要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D同化的能量一部分用于呼吸消耗,另一部分用于该营养级生物的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能量在传递的过程中单向流动、逐级递减。(4)该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只有A→D→C,生物成分单一、营养结构简单,因此农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低。【点睛】本题考查了生态系统的功能,意在考察学生的识图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明确碳循环涉及的生物类型和相关生理过程是解题的关键。11、(1).B和F(2).第三、第四(3).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4).水平(5).捕食和竞争(6).4250(7).鼠和青蛙(8).②【解析】在自然界,任何生物群落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总是通过能量和物质的交换与其生存的环境不可分割地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着,共同形成一种统一的整体,这样的整体就是生态系统。能量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逐级传递,太阳能是所有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一个营养级的生物所同化着的能量一般用于4个方面:一是呼吸消耗;二是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也就是贮存在构成有机体的有机物中。贮存在有机体的有机物中能量有一部分是死亡的遗体、残落物、排泄物等被分解者分解掉;另一部分是流入下一个营养级的生物体内,及未被利用的部分。【详解】(1)生产者是其他生物食物的根本来源,由图1可知,B和F为生产者。B和F为生产者,属于第一营养级,E位于4条食物链中,分别占第三、第四营养级。(2)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组成成分(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群落的结构分为垂直结构与水平结构,其中水平结构是由于地形等因素形成的镶嵌分布现象。(3)由题设条件可知,鹰的能量1/3来自鼠,1/3来自蛇,1/3来自兔。蛇的能量1/2来自鼠,1/2来自青蛙。至少消耗草的能量按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榆林市榆阳区2025年五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答案
- 江苏省启东市长江中学2025届高考冲刺七历史试题含解析
-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2024-2025学年初三期末热身联考英语试题含答案
- 玉柴职业技术学院《搜索引擎系统应用实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华新现代职业学院《大学英语III》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海事大学《科技档案管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天津美术学院《诊断学(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宁夏工业职业学院《生物医药与新材料化工科研创新训练》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西省晋中学市榆社县2024-2025学年初三中考考前辅导生物试题含解析
- 南通职业大学《临床检验设备与技术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
- 可燃气体报警仪检验记录
- 自动控制原理全套ppt课件(完整版)
- 手卫生相关知识考核试题与答案
-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课件人教新课标
- 产业经济学第三版(苏东水)课后习题及答案完整版
- 初中综合实践课程标准
- 首件检验记录表(标准样版)
- 中建六局建设发展公司责任目标管理考核办法
-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PVsyst运用
- 压实沥青混合料密度(表干法)自动计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