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规划_第1页
长江流域规划_第2页
长江流域规划_第3页
长江流域规划_第4页
长江流域规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长江流域规划概要四、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水利部规划打算司〔1998〕一、流域概况(一)自然地理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主峰格拉丹东雪山西南侧,全长6300km,总落差5400m左右,横跨中国西南、华中、华东三大经济区。干流流经青、藏、川、滇、渝、鄂、湘、浙等八个省(自治区)。流域西以芒康山、安静山与澜沧江水系为界;北以巴颜喀拉山、秦岭、大别山与黄、淮水系相接;东临东海;南以南陵、武夷山、天目山与珠江和闽、浙诸水18018.75%。由河源至河口,整个地势西高东低,形成三级巨大台阶:第一级阶梯由青南、川西高原和横断山高山峡谷区组成,一般高程在3500—5000m;二级阶梯为秦巴山地、四川盆地500—2000m500m流域内的地貌类型众多,有山地、丘陵、盆地、高原和平原。据统计,流域的山地、84.711.34%。(二)气象水文流域气候分别属于青藏高寒区、西南热带季风区和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其中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面积约占流域的2/3。青藏高寒区大局部地区风大、气温低、空气淡薄、垂直差异大;西南热带季风区冬暖夏凉、四季如春;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夏季风明显交替,四季清楚。流域内的降水,大都以降雨为主。多年平均降雨量约1100mm,降雨空间分布趋势为由西北向东南递增;时间分布多集中在51070%--90%以上。与降水相适9616m3,仅次于亚马逊河和刚果河,居世界第三位。长江干流悬移质泥沙多年平均输沙量自直门达971t,53000t。宜昌以下有所削减,大通站多年平均输沙量为47200t。(三)河流水系长江水系发育,由数以千计的支流组成,其中流域面积在1000437100004980000810万km2。支流流域面积以嘉陵江为最大,年径流量、年平均流量以岷江最大,长度以汉江最长。长江干流宜昌以上为上游,长4504km,占长江全长的70.4%,掌握流域面积100万km2。宜宾以上称金沙江,长3464km,落差约5100m,约占全江951040km,参加的主要支流,北岸有岷江、嘉陵江,南岸有乌江;宜昌至湖口为中游,长955km,流域面积68万km2,本段参加的主要支流,南岸有清江及洞庭湖水系的湘、资、沅、澧四水和鄱阳湖水系的赣、抚、信、修、饶五水,北岸有汉江,本段自枝城至城陵矶为著名的荆江,南938km面积12和北岸的巢湖水系。(四)社会经济1935146869819954.12343.2278%。长江流域自然条件优越,历史进展悠久,人口稠密,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和城镇建设199537965亿元,343159483.2637116.8%。长江流域气候温顺、雨量充分、土地肥沃、光热资源充分,历来是中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区和商品粮生产基地,19951.6t,棉花总产147万t,油料总产877万t,34.2%、30.839%。1862004和城市带,拥有众多的钢铁、有色金属、机械、石油化工、电力、纺等工业基地。长江流域已建立起完善的包括水运、铁路、大路、航空在内的综合运输体系。(五)物产资源长江流域隐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主要有五大资源。水土资源961636%。1995年流域人口平均占有水量约2300余立方米,高于全国平均值。全流域共有土地面积180万平方公里,其中有耕地3.46亿亩,约占全国的24.32.015.8:4.2。能源资源长江流域水能资源居世界大河之首,可能开发的水能资源1.97亿kw,约占全国的53.4%,全部开发后相当于年产原煤5.6t。本流域的煤炭资源相对较少,探明保有储量约7.7%52.4%。矿产资源50%以上的有约30种其中钛、钒、汞、磷等8090%以上;铜、钨、锰锑、铋等矿产储量占全国的50%以上;铁、铅、锌、钼、金、银等矿产量占全国的30%以上。森林资源全流域有林地约7亿亩,主要分布在金沙江、岷江、大渡河、嘉陵江等河的上游。旅游资源长江流域山河壮丽、风光明媚、文化古迹众多,还有著名中外风景旅游区、革命圣地和大面积的自然保护区。二、规划概要(一)综合规划规划的沿革1955195719582恩来总理及李富春、李先念副主席率领有关部、委、院和流域内各省、市委主要负责人,视3的报告,会议通过了《关于三峡水利枢纽和长江流域规划的意见》,后经政治局会议批准。1959划要点报告》上报。19821219833[1983]285的综合编制单位。19831219883198851988出了《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要点报告》(198819905土保持工作领导小组主持,对该报告进展了审查,并原则同意。依据会议意见,最终编制成《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简要报告》(1990年修订),报国务院以国发[1990]56号文批准。规划的内容首先,规划提出了对长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综合评价,即:开发利用长江水资源,必需兴利与除害相结合,连续实行必要的工程措施,拦蓄洪水,调整径流,调剂地区间水量治理,提倡科学用水,节约用水,保护好长江水资源。其次,提出了流域防洪治理标准、方针和根本原则。连续贯彻”蓄泄兼筹,以泄为主”的严格制止任意占用或围垦河湖洲滩。再次,提出了流域水电开发总体规划布局。开发水电,要大中小结合,干支流结合,凹凸水头结合,梯级开发,综合利用,合理担当防洪和工农业供水任务等,并优先考虑综合利用效益大的工程。意见,大力进展水产事业,水土保持的规划原则和治理要点及防治措施,加强林业建设,干。(二)防洪规划流域洪水特点长江流域的洪水根本上都由暴雨形成,除青藏高原外,流域内处处都可能发生暴雨。长江流域的暴雨集中在5—10月,雨季一般是中下游早于上游,南岸先于北岸。大体上,鄱阳湖水系与湘水、资水为4—65—77—97101860187019351981类型是某些支流雨季提前或推迟,上、中、下游干支流雨季相互重叠,形成全流域的普遍暴195419311848184917887—82—l。历史上的洪水灾难洪水灾难,还有干流中游及支流尾闾冲积平原区因江河洪水泛滥或堤防溃决造成的严峻危害。滨海河口地区除受暴雨洪水灾难外还受风暴潮的侵袭。至十几米,因而是长江流域洪水灾难最集中、最严峻、最频繁的地区。依据历史记载,公元1851911209621410178886000年份工程~城区城陵矶以城年份工程~城区城陵矶以城~汉汉口以上汉~湖湖口以上1931年1935年水量上间上区间区间〔亿M3〕1830.401173.903004.30331.693335.99 431.973767.96占城陵矶(%)6139100占汉口(%)54.935.290.19.9100占大通(%)48.631.179.78.888.5 11.5100水量〔亿1365.98741.002106.98373.962480.94 285.422766.36M3〕19831983年〔亿1743.20544.552287.75302.102589.85434.953024.80M3〕占城陵矶(%)占汉口(%)762410067.52188.511.5100占城陵矶64.935.1100(%)占汉口(%)55.129.985.015.0100占大通(%)49.426.876.213.589.710.3100水量〔亿2497.00986.703483.70360.903844.60742.064586.66M3〕占城1954陵矶(%)71.728.3100年占汉口(%)65.025.690.69.4100占大通(%)54.421.575.97.983.816.2100水量〔亿M3〕1639.70740.202379.90217.712597.61394.562992.17占城1980陵矶(%)68.931.1100年占汉口(%)63.128.591.68.4100占大通54.824.879.67.386.913.1100(%)水量占大占大通 (%)18.0 75.610.085.614.4100.0221918601870110000/秒左右,洪水冲开南岸堤防,先后形成了藕池河、松滋河,两湖平原一片汪洋,受淹面积3万多km2,损失沉重。1848184920193119351949195419541023m3),加上各级政府领导群众防汛抢险得力,最终保住了重点堤防和重要城市,但洪灾损失仍很大,农田受淹475518883100都产生了显著的影响。本世纪几个大水年长江中下游平原区的洪灾损失见表2—2。2—2长江中下游平原洪灾损失表大水年份1931年1935年1949年1954年受灾田亩(万亩)5090226427214755受灾人口(万人)285010038101888淹死人口(万人)14.5414.200.573.30损毁房屋(万间)179.6040.6045.20427.60防洪规划指导思想和原则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简要报告》(1990“长江中下游防洪治理的方针仍应是蓄泄兼筹,以泄为主;还应当考虑江湖两利和左右岸兼顾,上、中、下游协调的原则。实行合理地加高加固堤防,整治河道,安排与建设平原分蓄洪区,结合兴利逐步兴建干支流水库。逐步到达以三峡水库为骨干,堤防为根底,协作建设大水库调蓄洪水的条件。因此,防洪治理的方针应坚持疏导与调蓄结合,以疏导为主,即除尽量结合兴利建库拦洪外,主要加高加固重点地区堤防、整治河道、去除行洪障碍、加强非工程措施等。”“长江下游区的大通以下河槽宽阔,行洪力量大,洪水变幅相对较中游为小,在大通以上对超额洪水妥当处理的根底上,可以用加高加固堤防,整治河道,解决防洪问题。”“中下游各支流的防洪,应依据本身条件实行适宜的措施,其中对有拦洪作用的水库,应考虑在干支流洪水患病时与干流防洪统一调度的可能性很重,故干流防洪一般不能依靠这些水库。”防洪规划的主要内容依据长江流域防洪治理规划指导思想和原则,长江流域防洪规划的主要内容是进展堤措施建设。30000km3600km,按防护对象的重要性区分为三类。第一类为重点堤防,包括:荆江大堤、武汉市堤、无为大堤、南线大堤、汉江遥堤等,以及上海、南京、芜湖、安庆、九江、南昌、长沙等主要城市市区堤防。其次庭湖和鄱阳湖的一般圩垸。长江上游地区的堤防主要分布在四川省腹地岷江、沱江、嘉陵江及其支流上,总长3750km870加高加固。分蓄洪区。长江中下游洪水峰高量大,在患病大洪水时,除充分利用河道泄洪力量排一。1954年洪水所需分蓄洪量,安排了约500洪区。河道整治。与长江中下游防洪亲热相关的河道整治主要任务有:重点河段的护岸和河势掌握;裁弯取直扩大泄量;去除河道内行洪障碍;扩大或疏挖排洪河道等。1966年和19691972理问题。城陵矶以下有些重要河段,因河势不稳定,崩岸严峻,或防洪与航运冲突突出,均一拟定整治规划并实施。干支流水库建设。结合兴利修建干支流水库进展调洪,是解决长江中下游洪水灾难的治本性措施之一。其中对中下游洪水进展掌握调整作用最显著的,主要是干流的三峡工程。长江上游地区目前已建有乌江渡(乌江)和碧口(白龙江)两座大2020当考虑中下游的防洪需要进展调度。水土保持。长江上游山地、丘陵多,且山高坡陡、土层浅薄,暴雨多而强度大,加上人口急剧增长,陡坡开荒和滥伐森林,使水土流失状况加重,造成一些地区土壤流失,失去济和群众脱贫致富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削减流入江河的泥沙和江河、湖泊、水库的淤积,也有利于长江中下游防洪治理。1988年国务院成立了长江水土保持委员会,在长江上游增加四片全国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三、规划实施状况(一)综合规划实施状况1.主要成就和效益19907报告》(19909[1990]56间取得的治江成就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水利资金的投入,从而保证了流域综合规划逐步实施和“八五”水利进展打算的完成。流域治理开发和重点骨干工程建设步伐加快。三峡水利枢纽的开工建设,标志着长江进入综合开发的时期。大江大河大湖增加了防洪力量,战胜了199119961994“八五”期间全流域增除涝面积170长江中下游干流重点河段的治理取得显著进展,河势得到初步掌握。(6)“八五”期间全流域净增有效浇灌面人、3450万头牲畜的饮水困难。(7)“八五”期间,水利系统共增装机容量250—300kW,流域内其次批85初级电气化试点县全部达标。“八五”期间共建设城市供水工程48126.5万t,4.6t。水土保持工作呈现的局面。长江上游为全国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区之一,第一期、其次期治理工程已于199519951083.9水利工程前期工作取得较大进展,保有了一批设计储藏。2.规划实施状况规划工程的实施状况如下: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的主体和关键性工程,19941214跨世纪雄伟工程——南水北调前期工作正在抓紧进展作。长江防洪及建设工作取得的成就,战胜了长江流域1998年特大洪水,并正在对干支流主要堤防进展全面加高加固。10056(550528.1228.9211.62453.6kW1152.5kW.h,1223.2促进了流域内水利水电工程前期工作的开展58200053经济进展和生产力布局的优化。(二)防洪体系建设状况1.防洪规划实施概述批具有防洪作用的水库,从而使长江防洪力量有肯定的提高。1984年,累计完成306500九江市堤、同马大堤、无为大堤等,已得到不同程度的加高加固,形成了总长约30000km3600km。与此同时,兴建了荆江分洪工程、汉江杜家台分洪工程、洪湖隔堤工程,以及按规划兴40500800余km30.5m。100多座大型水库。通过以上防洪工程建设,目前长江中下游主要堤防能够防范1954年实际消灭的最高洪水位,即沙44.67m33.95m29.73m21.68m10.22m。1954年洪水,在抱负运用状况下,所需分蓄的超额洪水由19541023700重点工程建设状况程。堤防工程:堤防是长江流域最古老、最根本和格外有效的防洪设施。长江堤防大致可分为长江上游堤防、长江中下游平原堤防和长江海塘三个局部。长江上游堤防:长江上游堤防分布在四川盆地主要河流的中下游河道两岸,全长3100km,堤高一般3—5m,以卵石堤较多。由于洪峰峰型尖瘦,上游堤防一般较小且留有退水缺口,因此长江上游堤防独具特色。长江中下游平原堤防:长江中下游平原堤防包括长江干堤、主要支流堤防以及洞庭湖区、33500km3880030007100km30余km为土堤。堤防特点是堤身高大,主要堤防高8—10m,其中荆江大堤个别堤段高达16m。荆江大堤、武汉市堤、汉江遥堤为长江重点堤防;四邑公堤、巴铺大堤、黄宽阔堤、黄石市堤为省级重点堤防。建国以来,全区堤防完成培土约22m3。1520026912288793500km,1510km。除津市区为砖石防水墙外,其他均为土堤,堤身高度一般710m。依据湖区堤垸大小和重要性,洞庭湖区划定沅澧、大通湖、华容护城、烂泥湖、松澧、沅南116257km2,耕地512.81186.2km。建国以来,全区完成加堤土方约11鄱阳湖区:全区总面积9123平方公里,通江湖泊3900平方公里,圩垸581个,耕地面积5592790km,其中富大有堤、赣抚大堤为特等圩堤。湖区堤高一般5m610m。6.4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000万亩,堤线总长8158km。区内有上海、南京、南通、镇江、扬州、芜湖、马鞍山、安庆等重要城市,有京沪、津浦、沪宁、沪杭等重要铁路。江堤一般高5m左右,无为大堤、同马大堤高达7—9m。建国以来,全区完成加培土方约6亿立方米。太湖流域现已形成独立的防洪系统,堤防一般高约2m3—3.5m。长江海塘:长江海塘北岸自扬州地区至长江口沿黄海岸至东水道口,长400km。南岸自常熟市经长江口沿东海岸至金山位,长533km。长江海塘是长江东部经济进展的重要屏障。早期的海塘多为土塘,近代以来已渐渐被钢筋混凝土海塘所取代。5019721980年两次长江中下游防洪座谈会后,依据会议要求按防1954405004个,蓄洪容积54亿立方米;洞庭湖区24160160668米;鄱阳湖区4个,蓄洪容积252519945.54保安全供给了.肯定的物质根底。具有防洪作用的综合利用水库,如汉江丹江口水库、资水柘溪水库、沅水五强溪水库、凤滩水库、修水柘林水库、沮漳河漳河水库、唐白河鸭河口水库、青弋江陈村水库、清江隔河岩防洪也有肯定的作用。在正在兴建的水库中,三峡工程地理位置适中,防洪库容巨大,将是长江防洪体系中的核心工程。长江流域已建库容102—32—4。河道整治工程:长江中下游干流全长约1800km,一般可分为顺直(或微弯)型、婉蜒型和分汊型三种河型。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整治工程实行“因势利导,全面规划、远近结合、分期实施”的原则。整治措施主要有护岸、裁弯取直和堵支强干等。损失等具有权其重要的作用。据统计,长江2—310m3以上水库的防洪库容表水库名称掌握面积(km2)总库容(m3)防洪库容(m3)丹江口95200209.0077.20--55.00东江471981.201.58柘林934079.2032.00柘溪2264035.658.00隔河岩1443034.005.00五强溪8380029.9013.60安康3570025.8011.00陈村280024.767.68花凉亭188024.0810.55乌江渡2779023.0013.50漳河221220.353.43凤滩1750015.443.49万安3700022.1610.19富水245916.208.07升钟175613.392.70鸭河口303012.203.40白莲河180012.504.98黄龙滩1114011.621.50狮子滩302010.272.232—410m3库容以上的水库水库名称掌握面积(km2)总库容(m3)防洪库容(m3)三峡1000000393.0221.5二滩6400057.933.7宝珠寺2842825.12.8江垭7.41500km19981100km,约占766700多万m3327.140m2,丁坝68519.4km。下荆江河段,婉蜒曲折,行洪格外不畅。1960年,长江委编制提出了荆江系统裁弯规划,5处裁弯取直工程。196719691972然裁弯。经分析,三处裁弯共缩短流程78km,在一样流量下,降低上游沙市水位0.5m,防洪效果格外显著。目前,关于石首河湾的整治和熊家洲至城陵矶河弯的整治正在争论之中。于稳定河势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防洪非工程措施建设。防洪非工程措施建设是一种遵循自然、适应自然、削减洪灾报模型以及防范特大洪水方案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洪水测报与警报系统建设:依据能把握整个流域水雨情变化的根本原则,长江流域从1949201993754198160693长江流域的水文自动测报系统也得到了快速进展,陆水水库水文自动化测报系统、荆江防汛实践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水情信息的传递上,初步实现了水情信息交换网。洪水预报模型:依据不同的分工要求,长江流域机构和相应各省水文总站均设置了洪603400km,预报范围由金沙江的石鼓站至长江下游的大通站面积约14533—7195419811983的预报,为防洪决策供给了贵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