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现状分析调查报告_第1页
学校现状分析调查报告_第2页
学校现状分析调查报告_第3页
学校现状分析调查报告_第4页
学校现状分析调查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校现状分析调查报告

学校现状分析报告

一、基本情况

(一)教师数量:

目前我校共有教师51人,上级编制48人,超编3人,但实际在校教师41人。其中10名教师不在学校,分别为:1人(李国兴)借调教育办;4人(张广义、张秀斌、马立国、聂立兴)为双五人员,已经离校;3人(陈玉红、刘丕健、季成勇)借调世纪幼儿园;1人(亓爱云)常年生病在家休养;1人(韩春华)因特殊原因离校。41位在校教师中,正常上课教师37人,其余4位教师分别为:1人(刘继水)刚做完心脏手术,无法从事教学在传达室;1人(刘春厚)时常生病暂时在文印室工作;1人(张洪江)生病暂时住在医院;1人(曹和峰)在总务处工作。民办教师转公办教师31人、大中专毕业生招聘20人。非在编教师7人,在编教师44人。男教师31人,女教师20人。

(二)教师年龄结构、学历结构、普通话、职称结构、紧缺学科:

1、年龄结构:

总体来说,我校教师年龄结构不

合理,学校教师平均年龄46岁整,老

龄化现象特别严重。特别是,近三年

将要退休的人数达到11人。到那时我

校教师将严重缺编,实际在校教师不

到30人。

2、学历结构:

全体教师中本科学历23人,专科学历11人,中师及高中学历17人,总体学历基本达标。第一学历为初中的8人,中师及高中的33人,专科的6人,本科的4人。

3、普通话水平:

全体教师中普通话水平免考核32人,占全体教师的62.8%;二级乙等6人,占全体教师的11.8%,;二级甲等13人,占全体教师

的25.4%。

4、职称结构:

高级教师1人,一级教师23人,二级教师24人,未评级3人,初级职称及未评级约占52.9%,职称结构不够合理。初级职称多年未晋级中级,中级职称评而未聘人员较多,严重影响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影响了教师的职业发展。

5、学科紧缺:

数学、英语、音乐、美术、体育教师缺口较大,音、体、美专职教师各只有一名。三年之内11位退休教师中数学教师6上这种“一花独秀”的现象并不正常,极大的挫伤了其他青年教师的上进心,在评选之前就已经打退堂鼓了。

(四)优秀教师流失严重,学校教师缺少新鲜血液。从XX年9月至今,我校先后有10名教师被抽调到外乡镇、中学或别的小学任教,这7人均为我校优秀教师或年轻教师。像这样的现象:初中从小学调教师,好学校从孬学校调教师,调走的是学历层次较高、教学经验丰富的中、青年教师,留在学校教学岗位上的很多是上了年纪、体弱多病的教师。加之没有新的教师补充,教师队伍出现了严重的“断层”,成了我校教育发展难以逾越的一道坎。这在上个学期学校工作安排时就非常困难了,最近又有3位教师生病,让学校的工作更是雪上加霜。

(五)教师健康状况不乐观。我校近几年糖尿病、脑血栓、心脏病患者分别为1人、4人、1人,常常不能正常上岗;患颈椎病、腰椎病、咽炎等慢性职业病的教师就更普遍了。在XX年12月份的查体报告中可以看到,教师们的身体真的不容乐观。

(六)师资配备不齐,专业学科发展不平衡。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然而,我校无法和城区学校一样开足开齐国家规定的课程,主要是英语、音乐、体育、美术等科目教师严重缺乏,英语、音、体、美、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基本没有科班出身,基本上是其它学科教师兼任,因此处于应付状态,有的科目甚至停开。教师基本谈不上专职,更谈不上专业,只是维持教学的基本运转而已,这根本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三、建议及破解思路

1、建立中小学教师人才交流中心。各学校富余教师进入中心流动;部分优秀骨干教师也可进入中心流动,由用人学校和个人双向选择聘任,实现人才的正常流动,优化各校教育的人才配置。

2、完善中小学教师交流制度,促进各学校均衡发展。加快中小学之间教师的末位轮岗工作,引导一部分中学教师到小学任教。通过调研各小学情况,根据各校教师年龄结构、班级数、班级人数由教育办统一调配教师。

3、清理并归还被占用的教职工编制。即便无法清理,对占用学校编制的各类“在编不在岗”人员,应由教育办统一调配。不至于出现接近10位“在编不在岗”教师在一个单位的情况,平时日常的教师培训、远程研修、师德培训、人事统计、各种报表、群众路线教育、教职工信息采集、年度考核等工作无法正常进行,经常打电话催促,有时还联系不上,工作量大,任务重,导致工作很被动。

4、完善职称评聘、绩效奖惩、评先树优的相关制度。通过各项制度的完善,以此来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在去年期末全镇30名教学能手评选中,我校仅有3名教师(占)获奖,极大的挫伤了我校教师的积极性。从这方面反映出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有待提升,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各校教师配备不均、年龄结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