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石基床整平工艺开发与船研制_第1页
抛石基床整平工艺开发与船研制_第2页
抛石基床整平工艺开发与船研制_第3页
抛石基床整平工艺开发与船研制_第4页
抛石基床整平工艺开发与船研制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抛石基床整平工艺开发与船研制

1抛石基床机械平整工艺的必要性和关键技术1.1抛石基床工程概况长江口深水运河一期和二期水库总面积为141.484km,其中50.01km的结构类型为半圆形结构(180t和450t)和半圆形沉淀池结构(每件120t)。需要72.104m的整平基质,0.5.2m的含矿量,以及石头和整平的广泛设计。施工水域逐渐远离陆域趋向外海,工程现场风大、浪高、流急、水中泥沙含量大,能见度极低。根据水文和气象资料统计分析,每年水上可作业天数只有155d,抛石基床工期十分紧迫。面对恶劣的施工条件,宏大的工程规模和紧迫的工期要求,沿用我国传统的抛石基床人工整平工艺是难以保质、保量、保工期、保安全完成的。因此,研制机械化作业效率高、抗风能力强、操作简便,可工作时间长和作业效率高,并能满足抛石基床整平质量精度的专用整平工艺和船机势在必行。1.2关键技术1适应长江河口恶劣环境的条件做到抗风、抗流、抗浪,适应远离陆域,是增加有效工作时间,减少船舶避风次数,安全、优质、高效地完成抛石基床整平作业的关键。2高效研磨抛石技术在定位抛石、整平和质量检测各个工序中,抛石工序的时间约占80%以上,因此,配置高效率的抛石设备,或者采用预抛和现抛相结合,是提高抛石整平总效率的关键。3基于gps的“三化”合一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的施工,采用的是船、机一体化构思,并以此为出发点进行研制和开发。充分集成现代化先进技术成果,实现“三化”合一,并高度重视对施工过程和质量的监控。由于施工区域处在开敞的海域,采用先进的卫星定位系统即GPS是最佳选择。“三化”合一,具体体现在抛石、整平采用了机械化,船、机定位、高程测定、质量检测采用自动化和智能化。整个施工过程处于流水作业,从而较大限度地提高了恶劣工况条件下的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和安全程度的提高。2锚系统设计组成1)长江口航道治理工程所处的水域水底是粉细砂,坡度平缓,而且具有80kPa的承载力,抛石基床要求设在已铺好的软体排上,这就为整平船坐底提供了可能。为此,设计整平船的两侧箱船体坐底,艏艉与两侧箱船体联成整体,同时为形成连续基床,实现移船搭接,在船艏底部开一个“门”字形缺口,开口处设活动闸门为作业提供一个理想的“静态”环境,整平机设在船体的开口“腹腔内”成为机、船一体。鉴此,根据工程图样设计制造的“青平1号”主尺度为总长57m,型宽25m,艏艉楼及两侧箱船体顶甲板型高12m,侧箱片体型宽4.5m,型深5m,满载吃水3.5m,空载吃水2.8m,最大坐底工作水深9m,中间开口42m×16m。按长江口水域工作条件设计,7级风以下海况可24h正常作业,10级风以下海况可以就地坐底抗风停泊。“青平1号”设中央集控室及供40人居住的房间,配备餐厅、厨房、洗手间、会议室等。配有作为工作船所需要的机舱、燃油舱、泵舱、淡水舱、冷却循环水舱、传感器舱,压载舱等。形成六大系统即压载系统,消防、救生系统,供水、环保系统,压缩空气系统,透气、测量、注水系统,通风系统。船舶所有动力选用3台200kW柴油发电机组,可任意2台并车,1台备用。2)为适应长江口水域风浪大、水流急的特点,整平船需配备强大的锚系设施,即主甲板艏艉四角设电动锚绽车4台,锚机工作负荷200kN,最大拉力300kN,制动负荷600kN,速度3~10m/min,缆绳为准40mm钢丝绳700mm长,5185kgAC1-14平台大抓力锚。便于移船定位和减少移锚次数,提高工作效率。3)取消潜水作业,全部操作均在水上进行。设计的整平机主要由整平框架和整平“刮刀”两部分组成。整平机框架由两根纵向主梁和两根横向联接梁组成,主梁上设固定导轨(供整平“刮刀”前后移动)和吊座,框架四周装有导向滚轮导向滑块(用于定位),框架四角装有吃水传感器。框架尺寸小于船体开口尺寸,为41m×14.81m。整平机的升降用4组500kN液压缸吊装在两侧箱船体的桁架上,根据设在整平机框架四角的压力传感器测深系统和GPS系统提供的数据(显示在中控室显示屏上),通过调整4个液压缸的行程对整平机进行升降和水平调整,实现整平基床高程的控制。整平“刮刀”类似推土机铲斗,具有一定的刚度和重量,安装在整平机框架上。整平机的行走为轮式装置,并装有反向钩轮,使行走时保持水平,避免因跳动而引起整平误差。“刮刀”设计宽度12m为双齿,推力为2×400kN,在本船上是由艏至艉为前进方向。“刮刀”底高程即整平高程系通过GPS系统及设在框架两端的压力传感器测深系统提供的数据,操纵液压缸升降整平机框架来完成。整平机可整平的基床厚度为0.5~2.3m,有效长度35m,最大宽度(基床顶宽)12m,当石料规格为10~100kg时,可用“刮刀”一次刮平,达到整平目的。整平“刮刀”的驱动设备由电动机、减速箱、传动齿轮、导链轮和链条构成。主动力是一台30kW电动机,通过两组减速箱后带动链轮,两组链轮安装在同一根传动轴上保持准确同步。电动机转动,经减速箱变速后带动链轮转动,链轮带动两根链条正转或反转,链条通过导向轮牵引整平“刮刀”在框架内间歇式纵向移动,进行整平作业。4)为使抛石整平和质量检测一体化,需设置抛石设备。而该设备的工作效率是决定总效率的关键之一。因此,采用高效设备——克令吊和抓斗。整平船坐底作业、两侧箱船体可直接作为石料运输船的停靠“码头”,船上抓斗从运输船上抓取石料进行抛石作业。同时,在整平船工作甲板开口区上方设置可移动的工作平台,在其上进行质量检测工作,为边抛石、整平,边质量检测提供条件。3船舶船员的配置船舶人员配备(二班制)见表1。4整平工艺4.1中央集控室内操作采用GPS预定船位后,对角抛下艏艉锚各一个,调整锚缆松紧及长度,确认船位无误后,由锚艇送出其余两个锚。在中央集控室内操作4台锚机主令控制器,操纵锚机调整船位和控制移船速度。待CRT显示器上设定的船位与GPS输入船位重合时,准备注入压载。4.2保护船位和流场整平船准确定位后,打开海底阀门,开启通向各个压载舱的电动蝶阀,向各压载舱自然注水或强制注水。在下沉过程中随时调整各个阀门的开度,以调整船的浮态,保证船体平稳下沉,并随时用4台锚机调整船位以保证准确定位。确认船已坐底后各压载舱的蝶阀应敞开使舱内水面同舱外保持一致,以适应潮水涨落时对船体的浮力的变化要求。在水深较深时,为避免靠船及整平机作业时船体发生滑移,应单独向几个压载舱强制注水到一定水位,其注水深度参考本船坐底稳定计算书舱容曲线。高潮时最大水深控制在9m以内。4.3预留沉降量1)“刮刀”底高程为基床设计高程加预留沉降量。2)由船上2个GPS和8个压力传感器测深系统确定整平“刮刀”高程,用4台液压缸进行调整。4.4抛石铺平4.4.1石材规格基床石料规格为10~100kg。4.4.2基床、实抛高度抛石前,整平“刮刀”及作业平台应靠紧艏部。石料自“刮刀”前沿按基床断面分行定点抛放,每行宽度为2~3m。基床实抛高度应高出要求高度30~50cm,在基床断面两侧下料要高一些。抓斗抛放密度应由抓斗实际抓石量和基床厚度确定,抓斗开斗时应尽量靠近水面。4.4.3抗混叠保护时表的误动值1)牵引“刮刀”前进,以前进1档行走,将石料刮平并密切注意电流表的读数,发现超载(已设两级超载保护)及时停机,排除故障。2)考虑青平1号艉部无“门”字形缺口,故抛石至整平框架尾部4~5m时,控制抛石高度要低于设计高度,以防整平时刮石卡住整平“刮刀”。4.5工程质量评定整平完的基床随时进行验收。验收方法采用在整平船甲板上架设水准仪,塔尺测点,基准点高程由GPS系统提供,测量点数和验收标准按照《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一期工程整治建筑物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进行。通过工作平台测水深对已抛的基床检验是否满足要求,不足之处应补抛。4.6船岸起浮时停止排水1)本船位整平的基床验收合格后,开始排压载水,待船体起浮30~50cm时停止排水,移船至下一船位。2)下个船位整平面与上个船位整平面搭接1m,即一船位“刮刀”起点前已有1m整平好的基床。5“长建1号”抛石整平船坐底式基床抛石整平船具有以下优点:1)抗风浪能力强,大大增加了作业时间。2)船位及高程定位准确,整平质量好、精度高。3)抛石、整平和质量检测一体化流水作业,机械化程度高,避免了潜水员水下作业,全部操作均在水上进行,工作效率高。4)基床抛石损耗量低。5)各种机械设备性能良好,工作安全可靠,操作简单。6)船上生活设施齐全,可作为水上作业的指挥中心。经过长江口工程的基床抛石整平施工,证明整平船的研制是成功的,整平误差控制在±5cm,整平效率达到2~3个船位/工作日,日进尺60m,创国内水运工程机械化抛石整平精度、效率及完全取消潜水作业的新纪录,填补了国内水下基床整平工艺的空白,是一种值得发展和推广的方法。在“青平1号”成功应用的基础上,为适应长江口二期工程的深水、软弱地基作业和基床断面加宽的需要,一航局受长江口航道建设有限公司的委托,又建造了一艘坐底式基床抛石整平船“长建1号”。“长建1号”的结构型式、工艺原理与“青平1号”基本相同,但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